会计学原理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857.50 KB
- 文档页数:55
《会计学原理》讲义第一章会计概说第一节会计概说正如我们所能观察到的,无论是营利性质的企业,还是非营利性质的事业、行政机关、非盈利性质的社会团体等单位,均设有“会计”工作岗位,配有会计人员。
只要有经济活动的地方,不论是组织还是个人经营,都在开展着从简单到复杂的会计核算活动。
与此相适应,不管是高等教育,还是中等专业教育,甚至是职业教育,都设有会计专业,共同为社会培训和输送着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人才。
“会计”作为一种工作,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现有的学科群体中,“会计”作为一门科学,也正备受关注;而作为一项职业,毋庸说,“会计”职业显然是经济社会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行当,会计的职业道德以“诚信”为准则,会计信息以真实、及时为基本要求,会计人员及其所开展的会计活动因此得到社会的信赖和尊重。
这一切都说明:社会非常需要会计,社会非常重视会计。
一、会计行为探源会计是人类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的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
人类要生存,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和消费。
生产物质资料的目的,在于向人类社会提供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过程,所以,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通过使用劳动工具,耗用劳动资料,投入劳动量,花费劳动时问,生产出劳动产品,必然十分关心自己的劳动成果,会自觉地将生产过程的内容记录下来,盘算、比较其生产耗费(所费)和生产成果(所得)的数量损益。
如果生产所得不足以抵补生产所费(称为亏损),这种生产纯粹在消耗社会财富,或者说是对社会财富的浪费,毫无经济效益可言,应立即停止;如果生产所得在抵补生产所费后还有结余(称为盈利),则生产有了经济效益。
结余部分如仅够供给生活消费,则只能按原有规模重复进行简单再生产,社会不能发展;结余部分如在满足生活消费后还有多余作为追加生产投资,则可按更大的规模进行扩大再生产,社会由此向前发展。
可见,社会发展的程度取决于所能扩大的规模即生产过程经济效益的好坏。
会计学原理绪论总论会计: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基本职能: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核算职能:是指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和报告的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
算账是指在记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一定时期的收入、费用(成本)、利润和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
(行政、事业单位是对一定时期的收入、支出、结余和一定时期的资产、负债、净资产进行计算)报账是在算账的基础上,对企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行政、事业单位是对其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以及财务状况),以会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报告。
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和前提,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
除了基本职能,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职能。
会计对象: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
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一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和资金运动。
资金运动包括个特定对象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和资金退出。
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以及资金退出三部分。
既有一定时期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又有一定时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第一节会计概述(了解)会计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财务会计)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管理会计)第二节会计核算方法(了解)设置账户: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