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情,体现学科特点--基于合作学习的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102.67 KB
- 文档页数: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一、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教学设计关于信息技术和学科融合,这是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融合,就像粉笔、黑板一样是一种常规,这是10多年时间取得的学习革命的成功。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目标针对学生而言: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指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和学习工具,进行探究学习;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与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和创造性学习。
针对教师而言:革新课程内容,扩充课程资源,在教材和参考资料等纸质资源的基础上,引入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信息技术手段;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学者等交流,扩大课程资源的范围。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创造新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式。
2.教学设计的内容和阐述教学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活动、教学支架、组织形式、教学环境、教学评价。
设置教学目标是要把握好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水平进行恰当的表述,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教学内容应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注意信息技术的引入对于学习内容的影响,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点,合理分析学习任务,寻找完成学生学习任务的知识起点和逻辑顺序。
选择合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活动进程和结构形式。
教学模式的选用决定教学内容的顺序和教学活动的类型、顺序和结构。
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应结合学科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定。
学生常见的组织形式有接受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个体学习。
要进行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强调进行实质的非人为的接受学习,信息技术融合于探究学习,学生既可以从网络上获取大量数据,还可以十分方便地处理数据、制作图表,撰写文章,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博客来交流自己探究的成果。
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主动参与问题解决过程,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以下将介绍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实施步骤。
一、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1.以问题为导向: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一个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研等方式主动获取信息,并深入思考和研究问题。
3.引导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
学生可以在小组或者全班一起进行探究活动,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发现和观点,从而促进思想的碰撞和知识的共享。
4.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探究式教学中是主角,教师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提高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步骤1.导入探究活动:教师首先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引发学生兴趣和思考。
可以通过故事、图像、实物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构建学习任务:根据问题和学科特点,结合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教师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实践。
3.组织合作学习: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同时,教师也要提供适当的引导和问题,促进小组内外的互动和合作。
4.实践探究过程:学生根据问题和任务,进行实践探究。
可以通过实验、调研、观察等方式获取信息和数据,进一步思考和探讨问题。
5.总结和反思:学生在探究过程结束后,要对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反思。
可以通过小结、展示、讨论等方式共享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6.评价和反馈: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鼓励并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和发展情况。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
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二、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三、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活动中理解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分析信息编码以及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的奥秘。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
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兴趣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初中巩固兴趣发现特长拓展+提升初步具备一技之长自主选择综合运用创新能力培养,改进方案,动手创新↓↓↓↓↓高中专业学习和发展兴趣自选门类专业发展信息→知识→智慧某一技术门类的设计、制作、创造二、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的设置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计划(15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计划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总结计划1一、指导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学科特点,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尝试,多思考,多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形成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总目标(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期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打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抓好中上生,促进学困生提高,使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逐步提高。
三、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信息与计算机,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与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第二单元键盘输入法,主要是让学生学习熟悉键盘的操作与使用方法。
第三单元管理好自己的文件,主是是让学生掌握文件的管理。
教学重点、难点:①、基础知识的掌握。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0篇】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一、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一)任务驱动,激趣导入(二)初步尝试,探究新知(三)教师引导,巩固新知(四)强化练习,形成技能(五)课外实践,拓展延伸二、具体阐述如下:(一)激趣导入讲授新知首先,教师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你喜欢电脑吗?会用电脑干什么?同学们会这么多呀!现在我可要考考你们了:看,知道这是什么吗?(课件出示埃尼阿克)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加以简单的总结:它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名为埃尼阿克,它于1946年生于美国,它的主要元件是电子管。
此环节设计目的是创设美好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的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情景中主动、积极地接受任务,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同时复习已经掌握的操作技巧,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
(二)教师引导,探究新知:同学们,随着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就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你们能通过自已的能力找到答案吗?任务一:电脑发展史如: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时期组成器件时间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1945年~1955年)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1955年~1965年)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年~1980年)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0年~至今)这一环节我把学生分成4人1小组,分工协作1位组长,2位搜索资料(不仅仅只有网上收搜索),1位加工整理,1位负责汇报。
这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看教材、或上网找资料自己完成任务。
孩子们都有很强探索欲和表现欲,教师正是抓住了孩子们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亲自体验,在探究中学习到蕴含在其中的技能。
在这种情境中,就有可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
可能有人会担心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去做,有的孩子完不成任务会挫伤他的积极性,我认为孩子都有很强的好胜心,这一环节他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会促使他带着问题更好的学习。
初中信息科技项目化学习的探索与思考摘要:项目化教学特征明显,一般具有特定项目主题、强调活动实践性、学习方式开放、学习过程富有探究性。
本文以项目化学习内涵及应用价值为立足点,以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为例,为初中信息科技项目化学习进行实践探索和思考,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项目化学习2022年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教学应当围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充分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具备问题初步解决能力和一定熟悉合作探究能力,还能积极践行信息社会责任。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兼顾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创建多样化项目情境,构建融合学科基础知识、技能、计算思维等实践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项目化学习中,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1 项目化学习内涵及应用现状所谓项目化学习,是基于明确目标和教材内容,以学生兴趣为抓手,设计组织的一项富有吸引力、真实、复杂的问题、任务或活动[1]。
通过学生实际参与,使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问题解决和合作探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换言之,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突破了传统课程教学限制,强调学习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做中学”为理论基础,升级优化具有前瞻性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中,受各种因素影响,常见项目化学习流程过于繁琐,耗时长,程序多。
初中生所要学习的学科较多,在一门学科中花费的时间有限,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正向反馈,长时间的项目运行,也会使学生产生目标分离感,不利于学生学习,继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丧失。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仔细研究项目化教学内涵及特征,积极发挥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优势,将两者有机融合,结合学情,设定适宜时间范围和任务难度,科学计划、组织和控制项目进程,合理利用既定资源,充分发挥项目化学习优势。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探究一、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究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其内涵、特点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是一种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特点,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即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前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在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情境创设过于简单、缺乏针对性,或者情境创设与教学目标脱节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需要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以期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背景与意义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
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情境创设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通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填空题(附答案)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具有()、()和()。
4.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适应现代生活及进一步学习必备的()、()、()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合作交流的意愿;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
5. 数学源于对()的抽象,通过对数量和数量关系、图形和图形关系的抽象,得到数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关系;基于抽象结构,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符号运算、形式推理、模型构建等,形成数学的结论和方法,帮助人们认识、理解和表达现实世界的本质、关系和规律。
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7.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包括()、()、()、()、()。
8. 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核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使学生获得数学“四基”即基础知识、()、()和()发展,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四能”即()、(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形成正确的()。
9. 新课程倡导改变单一讲授式教学方式,注重()、()、()、()等,探索()教学,积极开展()和()等综合性教学活动。
10.课程内容组织的重点应是对内容进行(),探索发展学生()的路径。
11.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应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与()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与()的关系。
12. 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呈现应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的方式。
13.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和()的统一,()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与()。
14. 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24年信息技术说课稿四篇信息技术说课稿篇1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__,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九课——为“世界地球日”宣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及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编辑高手---word》第三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页面设置、边框和底纹,表格的插入及修改,艺术字,这些都是word的基础功能,所以这节课是基础性章节,学生对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同时,这节课与生活紧密相连,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经过之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Word的界面有所认识,能够使用Word 中完成一定的任务。
大部分同学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感性思维丰富。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生知识基础及思维特征,创设良好情景,采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习目标及重难点(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设置页面和边框的方法。
(2)掌握表格的插入、合并、设置。
(3)掌握填充表格的方法,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观察、思考、讨论、操作,采用范例教学法及任务驱动法,学会制作课程表,培养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及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WORD的神奇作用,在实践操作中体会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和美学情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重难点1.重点:掌握表格的插入及修改和艺术字的设置。
2.难点:正确合并单元格。
四、教法及学法(一)教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教学中主要采用范例教学法,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二)学法学生学习中,重视自主探究及合作学习,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首先,展示三个优秀的课程表,引起学生注意。
课题名称:《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课题类别:专项课题课题批准号:063220923学科分类:信息技术课题承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课题负责人:姓名:冯瑜。
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一级教师。
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主要研究人员:梁婕副校长济宁市实验小学徐军主任济宁实验小学徐宁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杨新忠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曹华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李霞主任济宁市实验小学盛梅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戈延华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宋学峰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杜敬教师济宁市实验小学课题研究内容: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已迫在眉睫。
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反馈快,交互性强等优势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课题《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直观、形象、化静为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点,学生能主动的建构知识,并给学生提供想象力的介质,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起了创新思维与学习问题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进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
二、课题的目标1、探索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各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的氛围,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使全体实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2、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资源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等,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思路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研究思路在当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时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学科教学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地融合起来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旨在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进行评估和探讨,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评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时,首先需要明确“深度”和“广度”两个概念的内涵。
深度指的是在特定学科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从简单到复杂、从表面到深入的程度。
广度则指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覆盖到学科教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估等。
深度和广度是衡量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程度的两个重要维度。
在评估深度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角色应该是辅助工具还是主导力量,它能否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交互方式。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再次,信息技术是否能够拓展学科教学的边界,使学生能够跳出传统的框架,进行跨学科的思考和研究。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否帮助学生培养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评估广度时,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是否能够提高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和支持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信息技术是否能够在教学实施中提供实时的反馈和个性化的辅导,促进学生在学科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我评价能力。
再次,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否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和专业发展。
信息技术是否能够促进学科教学与社会、行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
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需要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和探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遵循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引入信息技术,并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教师信息技术教学总结一、从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以讲为辅,以练为主,以用为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实践中或“玩”中学会如何使用电脑,改变过去以课堂讲授为主的呆板教学方法,利用《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提高学生学习电脑的兴趣。
开学时,学生大多数刚接触电脑,对电脑有着一种神秘感,对学习电脑也有着一种极大的兴趣感,作为教师要怎样才能将学生的这种兴趣继续保持下去呢我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先问学生什么是电脑,电脑有什么作用,然后根据书本讲了许多有关电脑方面的科学知识,让他们感到电脑原来是这样一回事,使他们对电脑有了一定的认识,打破了不敢碰电脑的神秘感。
接着讲解了电脑的作用,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二、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介入点,由实际入手,从游戏中得到锻炼。
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多是从游戏开始的,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
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所以我就从游戏开始,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鼠标的操作,又通过《金山打字》,比赛谁的成绩好。
学生在“吃苹果”“打地鼠”等游戏的实践中发现,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练习好指法。
在这种情况下,再讲解指法练习,学生学得就很认真。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这个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
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高涨,而且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
三、互相合作,自主探究。
由于学生本身存在的不同的差异,有的同学已经能很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了,而有的学生才刚刚开始接触计算机,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中顾及到全体学生,即让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有学习新知的新鲜感,又要让那些没有基础的孩子觉得得心应用。
所在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组成小组,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监督检查。
水平相当的能一起探索、实践,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得到基础好的、学习兴趣深厚学生的帮助,这样发挥了优秀学生“小老师”的作用,激励其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