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用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六第七单元诗词五首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6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背诵篇目《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米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兼葭》兼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兼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兼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诗词五首》原文及译文【语文版】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描述了一位少年从军六十五年后返回故里看到的情景。
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怨恨与同情的思想感情。
乐府诗集:原指古代掌管音乐的官署,乐府搜集演唱的诗歌被称为乐府诗。
原文:《十五从军征》汉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注释1.始:才;归:回家。
2.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
3.阿(ē):语气词,没有意思。
4.君:你,表示尊敬的称呼;遥看:远远地望去。
5.松柏(bǎi):松树、柏树;冢(zhǒng):坟墓、高坟;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6.狗窦(gǒu dòu):给狗出入的墙洞,窦,洞穴。
7.雉(zhì):野鸡。
8.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长;旅:旅生,植物未经播种而野生;旅谷:野生的谷子。
9.旅葵(kuí):即野葵。
10.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谷子的皮壳或捣碎。
11.持:用;作:当做;12.羹(gēng):就是用菜叶做的汤。
13.一时:一会儿就。
14.贻(yí):送,赠送。
15.沾:渗入翻译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
路上碰到一个乡下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他说)“从远处望去,你家就在那个松柏环绕着的坟墓中。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知识点整理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参考译文】清晨我进入这古老寺院,初升的太阳照在山林上。
竹林中的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名句赏析】1.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答:用词准确,“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2.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答:这两句对仗工整,情景交融,采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景中的情趣,传达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绪。
“悦”写出了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畅的情态,“空”写出诗人见到后禅院的优美景色而内心宁静平和的感受。
3.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答:以动写静,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而耳中只有钟磬音,也表现了一心向往佛门清净的心情。
【真题演练】1.《题破山寺后禅院)并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抒发了诗人寄情山水而忘却尘俗的隐逸情怀。
2.《题破山寺后禅院》尾联两句矛盾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不矛盾。
诗人采用以动衬静手法,以“钟磬”的清音裊袅来反衬破山寺后禅院的幽静。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参考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
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
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
频频挥手作别从此离去,马儿也为惜别声声嘶鸣。
【名句赏析】1.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首联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
这两句中“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偶句,别开生面;而且“青”、“白”相间,色彩明丽。
“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用词准确而传神。
八年级下册语文所有古诗词八年级语文老师在古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驾驭古诗文的一般学习方法:“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下册语文的古诗词,盼望对大家有协助!▼▼书目▼▼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八年级语文课外描写春的古诗八年级语文课外关于春天的诗句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裂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漫长,千里共婵娟.【山坡羊潼关心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踟)躇.难过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饮酒(其五)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闲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行路难(其一) 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zhé),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sǎ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qiú)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qiāng)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chè)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际.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返回书目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词《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际假设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终南别业》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行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孤独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味道在心头.《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苏幕遮》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返回书目八年级语文课外描写春的古诗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到处闻啼鸟。
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诗五首十五从军征汉代乐府民歌的叙事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课文分析:①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出封建兵役制度的极端的不合理。
“十五”和“八十”两个词用了夸张的手法。
目的是极言从军之久。
因为诗的重点并不在为后人提供服役的确切时间,而是揭露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②“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老人对亲人家园的现状由茫然无际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询问,内心非常矛盾。
③“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远看。
是说作者长久在外不得归家,归家后亲人都已离自己而去,表达了诗人的悲痛和思亲之情④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遥看到近见,满眼一派凄凉破败景象,以悲凉的景象烘托老兵心中的悲哀。
赏析这两句的妙处: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⑤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进一步表现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
⑥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突出老兵出门张望(“出门东向看”)与老泪纵横(“泪落沾我衣”)这一细节,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绝的孤独茫然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3、主题思想:诗歌描绘了一个久经征战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凄凉处境,揭露了封建社会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诉衷情(词牌名)陆游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1、诗歌分析:①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词人再现往日的壮志凌云、越马扬戈、驰骋在南郑前线的勃勃英姿。
●“当年”领起词,点出所叙是往日豪放军旅生活的回忆。
●“觅封候”,引用班超的典故,写自己报效祖国、收拾旧河山的壮志。
●“觅”显示词人当年的自许、自负、自信的雄心和坚定执着的追求精神。
●“万里”和“匹马”行成空间形象上的强烈对比,匹马征万里,呈现出一派超绝不凡之气。
②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在前线仅半年,陆游就被调离,从此关塞河防,只有时时在梦中出现,而梦醒不知身何处,只有旧时貂裘戎装,已是尘封色暗。
一个“暗”字将岁月的流逝,人事的消磨,化作灰尘堆积之暗淡画面,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失落惆怅。
③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三个三字句,形式排比,步步紧逼,声调短促,意思贯珠,说尽平生不得志。
●这一句在承接上片的三、四两句“未、先、空”三字流露出沉痛的感情。
④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总结自己一生,反省现实。
理想不能实现,空有报国之心却不能在“天山”抗金前线奋战,而只能老死在滨水河滩。
●“谁料”二字写出了往日的天真和今日的失望,流露出对南宋统治集团的不满。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先抑后扬,体现出词人壮志难酬的无奈心情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无比愤慨。
2、※★●词的结构特色:这首词上片两句思昔,两句抚今;下片句句抚今,而又句句与思昔相关,这体现了词人创新的意向。
在结构上打破了一般词常用的上片思昔下片抚今的结构方式,这样有利于情感的跌宕回旋。
3、主题思想: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1、背景简介:辛弃疾在1204年被改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历史上曾经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与金人对垒的第二道防线。
每当他登临京口(即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
“南乡子”是词牌名3、课文分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词人登上高高的北固楼,放眼望去是美好的神州风光,这牵发了他的联想,思古之情油然而生。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想到了国家的盛衰,千古的兴亡,正好比悠悠东逝的长江水,滚滚流不尽,令人惘怅感喟不已。
最后一句化用了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
上片是落笔眼前引遐思,下片则纵怀远古寄豪情。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年少”指孙权。
词人赞叹年少的孙权雄才大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引用《三国志》中的一个典故。
曹操对刘备说,只有号称天下英雄的曹刘才是孙权的对手。
●生子当如孙仲谋:也是引用《三国志》中的一个典故。
此处赞叹年少的孙权雄才大略,实际上暗指类似东吴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没有出一个象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令词人慕古伤今,忧患惘怅。
4、自选一个角度赏析这首词:选艺术特点角度。
这首词时空纵横开阖,气势宏大,容典故入词,毫无斧凿印记,寄情委婉深沉,与典故合二为一,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
5、主题思想: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被金兵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的怀念,并希望有像孙权那样有雄才有胆略的皇帝来领导抗金斗争,收复失地,统一中国。
《诉衷情》和《南乡子》两首都是怀古伤今之作,都抒写了词人的爱国情怀朝天子.咏喇叭(王磐)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朝天子,曲牌名咏喇叭,散曲题名王磐,明代散曲家全曲以“吹”字贯穿始终。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写“吹”之声●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写“吹”之功用●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水尽鹅飞罢——写“吹”之恶果。
表达对“吹”的憎恨。
●表面上句句是在咏喇叭,实际上句句是在揭露宦官敲诈百姓的罪行,活脱脱勾画出一群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
※★●举例说明本曲借物咏怀和讽刺手法运用的好处。
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全曲在戏谑中寄憎恨之情,于诙谐中寓抨击之意。
题材新颖,寓意深刻。
例如:通过“曲儿小腔儿大”的对比,使“喇叭,唢呐”及所影射的对象——宦官穷尽其相,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腔”字道出了喇叭和宦官的共同特征,把那些贪官污吏的丑恶本质刻画得入木三分。
“乱如麻”三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的骄横神态描摹殆尽。
●主题思想:这首散曲表面是吟咏喇叭,实际上是借物咏怀,讽刺和揭露了明代宦官狐假虎威、残害百姓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人民的痛恨情绪。
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诗五首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huì),带月荷(hè)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课文分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作的地点:南山;劳作的成果:草盛豆苗稀;把“盛”与“稀”形成对比,写出了作者不善劳作的特点,同时也写出了劳作的艰辛。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交代了劳作的时间:一整天;写出了劳作的艰辛,"带月荷锄归”写出了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相伴。
月下,诗人扛着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中,构成一幅美丽的“月下归耕图”,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逸兴。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反映劳作的艰辛和劳动带来的轻松喜悦的心情。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点明主旨:劳作虽艰辛,但自己不与世同流合污的意愿没有被违背,保全了自己高洁的人格,暗含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黑暗社会污浊的批判,反映了作者高洁傲岸,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
“愿”更强调不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3、主题思想: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的勤劳生活,表达了诗人归隐园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贵品质。
自食其力,以保持高洁人格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试举例说明。
例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
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陶诗平淡醇美的艺术特色。
5、陶诗于平淡中又富于情趣。
试举例说明陶诗的情趣来自于写意。
例如“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
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目解说: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引荐做官,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
诗的前半部分写“望洞庭湖”,后半部分写“赠张丞相”,“赠”因“望”起,所以这首诗为感兴之作。
课文分析★※诗的前四句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洞庭湖。
①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包含的意思。
“虚” “太清”都是指天空。
“浑太清”即水天相接。
诗人不说天空倒映在湖中,而说湖水涵容天空;不说水天一色,而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突出洞庭湖的宏大气象给诗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②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蒸腾在湖上的水气弥漫了云、梦二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摇动。
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
“撼”,摇动(动词,生动形象)。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前四句作者所看到的景象:仲秋八月的一天,诗人登上岳阳城楼,观赏洞庭湖。
放眼望去,之间湖水漫溢,都快与堤岸齐平了,天空倒映在湖面上,天水一色,洞庭湖蒸腾的水汽弥漫了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诗人简直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晃动。
这两句的意思是:蒸腾在湖上的水气弥漫了云、梦二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感到脚底下的城楼都在摇动。
诗人从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和触觉感受写出了洞庭湖博大的气势,写得雄浑壮阔,极富艺术感染力。
★※诗的后四句写诗人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出一番事业。
不过,说得很委婉。
③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面对波澜壮阔的洞庭湖生发出的感慨,借双关(“济”字含义双关: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意,也有“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意。
)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有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