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三综合试题讲课讲稿
- 格式:docx
- 大小:213.48 KB
- 文档页数:10
(精品教案)【精品】讲课稿范文集锦三篇精心整理的讲课稿6篇,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讲课稿篇1高中生物选修3第一章基因工程,是选修3整本书的重点,它是其它几个章节的基础。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又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上承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下接蛋白质工程,难点多,内容杂,较抽象,学生别易明白。
1.知识目标:依照大纲和课程目标,本节课内容要求了解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明白基因工程的应用。
2.情感态度目标:①经过对基因工程原理及基本操作程序的明白,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朴实观念以及对当今世界的前沿技术有更深刻的了解。
②经过对四步基本操作程序的具体操作技术的学习以及各国对此技术的重视,增强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和建设祖国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建立起知识制造价值,知识为人类服务,使人类日子质量更好的美好愿望。
3.能力目标:经过让学生了解世界最前沿技术,追踪社会热点,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和合作态度。
重点:①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程序的四个步骤(知识重点)。
那个知识点是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基础。
②怎么利用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情感重点)。
此是本文的情感重点,社会别断进步,科学别断进展,做为祖国将来的接班人,惟独趁如今年少,仔细学习,掌握最新的科学知识,才干利用所学知识,为人类服务。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难点:从基因文库中猎取目的基因。
以及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因为没有实际可见的东西,而且无法用具体的感性材料来帮助学生的明白,比较抽象,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故将其列为难点。
教法:本节课我采纳的是说述法,但别是传统的填鸭式,而是结合了直观教具(图片),多媒体教学,讨论式的教学办法,由此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体现其主体性。
让学生读——经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的能力,增强明白力。
让学生说——讨论分析信息,让学生用自个儿的话自主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高中生物选修三的教案学科:生物年级:高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及影响因素。
2. 掌握生态系统演替中各种生物群落的演替规律。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并提出改善措施。
教学重点:1. 生态系统演替的定义和过程。
2. 不同生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的变化。
3. 影响演替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教学难点:1. 生态系统演替的机理和规律。
2. 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具准备:1. 幻灯片或PPT。
2. 实物或图片展示生态系统演替过程。
3.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原始生态系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演替过程。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 生态系统演替的定义和过程。
2. 演替过程中各种生物群落的特点。
3. 影响生态系统演替的因素。
三、案例分析(15分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演替过程中不同生物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
四、课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六、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就所学内容写一篇小结,分析一种生态系统演替的情况。
评价方法:1. 参与度和注意力。
2. 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堂练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高中生物选修三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生物选修三的内容,该选修课程内容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教学任务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体会到生物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
此外,任务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2、教学对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在先前的生物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细胞结构、遗传学基础和生态学原理等基础知识。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同时也可能存在注意力分散、学习策略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及蛋白质工程等。
(2)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3)学会运用生物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如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农作物,利用细胞工程治疗疾病等。
(4)掌握生物实验的基本技能,如DNA提取、PCR扩增、细胞培养等,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探讨生物技术问题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2)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技术的研究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生物技术的利弊,培养他们客观评价事物的能力。
(4)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总结归纳、比较分析、图表绘制等,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物技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使他们认识到生物技术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高三选修三生物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选修三生物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2.生物信息学基础3.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4.生物学伦理与生物安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生物信息学基础、生物技术的应用及生物学伦理。
2.教学难点:实验方法的掌握、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和生物技术的具体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物学实验方法与技术1.导入新课回顾选修二中的生物学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实验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等。
实验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如PCR、分子克隆、基因测序等。
3.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学实验方法在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第二课时:生物信息学基础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生物信息学的起源和发展,引导学生了解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
2.教学内容生物信息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
3.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第三课时:生物技术的应用1.导入新课回顾生物技术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内容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生物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3.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生物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第四课时:生物学伦理与生物安全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生物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伦理的重要性。
2.教学内容生物学伦理的基本原则:尊重生命、公平正义、尊重个人隐私等。
生物安全的含义、内容及其在生物技术应用中的重要性。
3.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生物学伦理与生物安全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1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概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
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1)两种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的比较: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DNA连接酶来源于T4噬菌体,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鸟枪法人工合成2.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
3.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转录法_和化学合成法_。
4.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1)原理:DNA双链复制(2)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第二步:冷却到55~60℃,引物结合到互补DNA链;第三步:加热至70~75℃,热稳定DNA聚合酶从引物起始互补链的合成。
高二生物第一单元试卷(选修3专题一)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3×10=30)1.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用同种限制酶切割载体与目的基因可获得相同的黏性末端B.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为依据合成的目的基因与原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C.检测到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就标志着基因工程操作的成功D.用含抗生素抗性基因的质粒作为载体是因为其抗性基因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2.下列关于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cDNA文库中只含有某种生物的部分基因,基因组文库中含有某种生物的全部基因B.如果某种生物的cDNA文库中的某个基因与该生物的基因组文库中的某个基因控制的性状相同,则这两个基因的结构也完全相同C.cDNA文库中的基因都没有启动子D.一种生物的cDNA文库可以有许多种,但基因组文库只有一种3.限制酶MunⅠ和限制酶Eco RⅠ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C↓AATTG—和—G↓AATTC—。
如图表示四种质粒和目的基因,其中,箭头所指部位为限制酶的识别位点,质粒的阴影部分表示标记基因。
适于作为图示目的基因载体的质粒是( )4.研究人员将鱼的抗冻基因导入番茄体内,获得抗冻能力明显提高的番茄新品种。
下列操作合理的是( )A.设计相应DNA单链片段作为引物,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B.利用限制酶和DNA聚合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C.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番茄细胞之前需用Ca2+处理细胞D.运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抗冻基因是否在番茄细胞中表达5.我国转基因抗虫棉是在棉花细胞中转入Bt毒蛋白基因培育出来的,它对棉铃虫具有较强的抗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Bt毒蛋白基因是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中分离的B.Bt毒蛋白基因可借助花粉管通道进入棉花细胞中C.培育的转基因棉花植株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D.用DNA聚合酶连接经切割的Bt毒蛋白基因和载体6.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原理或实质的叙述,合理的有( )①基因诊断的基本原理是DNA分子杂交;②基因治疗的原理是将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③DNA探针技术的原理是探针与样品中变性处理的DNA单链配对杂交;④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实质是基因突变;⑤PCR技术的实质是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A.一项 B.两项C.三项D.四项7.下图表示蛋白质工程的操作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中对蛋白质分子结构的了解是非常关键的工作B.蛋白质工程是完全摆脱基因工程技术的一项全新的生物工程技术C.a、b过程分别是转录、翻译D.蛋白质工程中可能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基因8.动物基因工程前景广阔,最令人兴奋的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成为乳腺生物反应器,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如转基因动物生产人的生长激素。
说课稿高中生物选修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一节高中生物选修课的内容。
本次课程的主题是“基因工程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从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其在现代农业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伦理和环境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基因工程,又称为遗传工程技术,是一种通过人为手段直接操纵生物体基因组的技术。
它包括了基因的克隆、重组、修饰和转移等多个步骤。
通过这些技术,科学家们可以将一个生物体的特定基因提取出来,然后将其插入到另一个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赋予后者新的遗传特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基因工程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病虫害的防治、作物产量的提高、抗逆性的增强等。
基因工程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转基因作物,可以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通过基因工程还可以培育出耐旱、耐盐碱等抗逆性强的作物品种,使农业生产更加可持续。
然而,基因工程的应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和环境问题。
首先,转基因作物的广泛种植可能会影响生物多样性,导致非目标生物的损害。
其次,转基因作物的基因可能会通过花粉传播到其他植物中,造成基因污染。
此外,转基因作物的长期使用安全性也受到人们的关注。
因此,在推广基因工程作物的同时,我们必须加强监管,确保其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基因工程及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认识。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提取植物的DNA,并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基因工程的魅力和挑战。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基因工程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其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需要我们审慎对待。
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其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1.下列与基因工程无关的是2. A.利用“工程菌”生产胰岛素 B.基因治疗3. C.蛋白质工程D.杂交育种4.由以下四种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出的新个体中,体内遗传物质均来自一个亲本的是A.组织培养B.细胞融合C.动物胚胎移植D.细胞核移植3. 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所选择的实验材料与实验目的配置错误的是哪一组4.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成功培育出第一头携带人白蛋白基因的转基因牛。
他们还研究出一种可大大提高基因表达水平的新方法,使转基因动物乳汁中的药物蛋白含量提高了30多倍,标志着我国转基因研究向产业化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以下与此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转基因动物”是指体细胞中出现了新基因的动物B.所谓“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指设法使牛的乳腺细胞中含有更多的人白蛋白基因C.人们只在转基因牛的乳汁中才能获取人白蛋白,是因为人白蛋白基因只在转基因牛的乳腺细胞中是纯合的,在其他细胞中则是杂合的D.转基因牛的肌肉细胞中有人白蛋白基因,但不能表达5.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之一,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是A.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B.防风防沙生态工程C.湿地生态恢复工程D.“三北”防护林生态工程6.设计试管婴儿利用了下列哪些技术手段①体外受精技术②胚胎移植技术③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④克隆技术⑤转基因技术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培养动物细胞与培养植物细胞所用的培养基成分相同B.利用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可以生产乙肝疫苗和抗乙肝病毒的单克隆抗体C.基因工程实施必须具备的条件是:目的基因、工具酶、运载体和受体细胞D.人工种子的培育中应用的主要技术是植物体细胞杂交8. 科学家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试管牛时,首先用激素促进良种母牛多排卵,然后进行体外受精和培育,最后把胚胎送入母牛子宫内,孕育成小牛产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运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的试管牛属于动物克隆范畴B.在胚胎移植前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快速繁殖良种牛C.供体与受体在胚胎移植前后的生理环境须保持一致D.体外受精形成的受精卵需移入发育培养液中继续培养9. 引发伦理问题的生物技术包括①克隆人②设计试管婴儿③基因身份证④生物武器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④10. “石油农业”是指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使用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由于需要大量的石油、煤、天然气等作为原料或动力而得名。
该生产模式的缺点不包括A.高投入B.高污染C.不符合可持续发展D.高产出11. 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A.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B.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C.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物D.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12. 生物武器的危害有传染性强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下列哪项不是防护生物武器的有效措施A.提前接种和个人防护B.发现病人,立即报告,及时隔离C.注意空气消毒,动植物本身具杀菌能力,不需消毒D.注意切断传播途径13.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时,通常要在培养基中补充一定浓度的某些物质。
下图是血清对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培养影响的实验结果。
从该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有①有无血清对正常细胞培养的影响不同②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增殖速率相同③培养基中补充血清有助于正常细胞的培养④培养基中是否补充血清对癌细胞的培养影响不大A.①③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14.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紫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草素、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都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B.在进行组织培养时,由根尖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细胞脱分化、染色体变异或基因突变,而不可能发生细胞分化和基因重组C.“试管婴儿”实质上就是“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产物”,但无法使不能产生精子或卵细胞的夫妇得到自己的孩子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诱导融合的方法、所用的技术手段、所依据的原理均相同,都能形成杂种个体15. 我国自主研制的复制型艾滋病疫苗,是把艾滋病病毒RNA的几个重要片段逆转录后插入天花病毒DNA中,形成重组病毒疫苗。
该疫苗在人体内具有复制能力,产生的抗原蛋白可以持续刺激免疫系统,使人产生较强的免疫能力。
在该疫苗研制过程中A.运用了RNA病毒容易突变的特点B.运用基因工程手段,用质粒作载体C.可以利用培养的动物细胞培养天花病毒D.体现了天花病毒的间接使用价值16. 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羊乳腺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培养出克隆羊多利,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为了证明细胞的全能性,科学家用导管细胞作为实验材料C.红细胞能合成血红蛋白,心肌细胞能合成肌原蛋白,像这样的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属于细胞全能性之一D.利用植物的花粉人工培育出单倍体植物,这一成果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17. 2007年,科学家研制出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的“万能细胞”。
其诞生过程如下图,图中OCT4、SOX2、NANOG 和LIN28是在胚胎干细胞中能高度表达并决定其全能性的四个基因,将“万能细胞”植入小鼠身体,植入的细胞长成了“肿瘤”,“肿瘤”中出现了神经、骨骼、肌肉等多种类型的细胞。
关于这一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逆转录病毒与目的基因结合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利用了逆转录病毒感染效率高且具致癌性的特点C.图中的OCT4等四个基因只存在于胚胎干细胞中D.“万能细胞”植入小鼠身体后将表达其全能性18.动物细胞中的基因一类是维持生存的,在各种细胞中都处于活动状态;另一类是选择性表达的基因。
下图细胞是经HAT培养基筛选出的能产生单克隆抗体A的杂交瘤细胞,关于该细胞中标出的三个基因的开闭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抗体基因B.其中有两个是打开的C.其中有一个是打开的,即ATP合成酶基因D.其中三个都是打开的19. 在基因工程中不会出现()A.DNA连接酶将黏性末端的碱基连接起来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用于目的基因的获得C.目的基因需有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切割运载体20. 胚胎分割要将内细胞团均等分割的原因是()A.以免影响胚胎的恢复和进一步发育B.保证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C.确保胚胎发育后期营养物质的供应D.防止分割而来的两个体性状差异21. 下列不是精子和卵子发生的区别的是()A.初级精母细胞和初级卵母细胞的形成时间B.MⅠ和MⅡ的时间连续性C.成熟生殖细胞是否经过变形D.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22. 据下图分析,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任意结合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应用限制酶Ⅰ、Ⅱ同时切割二者B.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的作用部位都是磷酸二酯键C.与启动子结合的是RNA聚合酶D.能够检测到标记基因表达产物的受体细胞中,也一定会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23. 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性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其简要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PCR技术叙述不正确的是()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C.每扩增一次温度发生90℃→75℃→55℃变化D.应用PCR技术与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24. 下列说法符合胚胎移植生理学基础的是()A.供受体的发情时间要一致,才能使胚胎在移植前后所处的生理环境保持一致B.供体胚胎移入受体子宫的位置,应与在供体内的位置完全一致C.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发生排斥反应,是胚胎移植过程需要重点克服的难题D.胚胎移植产下的个体在质基因控制的性状上与受体母亲相似25. 下图中甲.乙.丙表示生物个体或结构,①—③表示相应过程,下列叙述与图示不符的是()A.若甲为二倍体植株,乙为花粉粒,丙为单倍体,则③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B.若甲为植物体一部分,乙为愈伤组织,丙为胚状体,则①过程通常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C.若甲为成熟哺乳动物个体,乙为配子,丙为受精卵,则基因重组发生在②过程D.若甲为成年母羊,乙为去核的卵母细胞,丙为重组细胞(胚胎),则③过程的核心技术是胚胎移植26. 人工种子是人们模仿天然种子结构制造出来的生命有机体,它能像种子一样萌发生长。
人工种子的核心部分——胚状体可以由悬浮培养的芽尖细胞得到,也可以通过试管培养的花粉或胚囊获得,由此人们把胚状体分为“体细胞胚”和“花粉胚”。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种子可以解决某些作物品种繁殖能力差、结子困难、发芽率低等问题B.培育胚状体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同一种植物“体细胞胚”和“花粉胚”的染色体组数目比为1︰1D.该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27. 下列有关细胞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除需要适宜的温度、pH和无菌条件外,还需要植物激素进行调节B.植物体细胞杂交前需要用相关的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用灭活的病毒促进融合C.利用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的方法得到克隆动物是培育新物种的一种方式D.动物细胞应在含5%CO2的恒温箱中培养,CO2的作用是为细胞提供碳源28.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肝、神经等多种组织细胞。
下图表示培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大致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B.图中通过离心、去上清液可以除去胰蛋白酶C.图中培养液若是人工合成的,则不需要加入人的血清D.出现接触抑制前,培养瓶中的细胞数量呈“J”型增长29. 甲型H1N1让全世界对流感感到恐慌,流感的预防和治疗再次成为世界各国的热点。
可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该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B.将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均为单克隆抗体C.将等量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成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D.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均会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30. 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
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火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31.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进行重组,并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得以表达。
但在进行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需使用特定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便于重组和筛选。
已知限制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据图回答:(1)过程①所需要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