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4
经络学试题及答案___《经络学》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与脏腑有直接络属关系的是十二经脉。
2.“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是别络。
3.大多循行于人体深部,且有一定循行径路的是经脉。
4.具有联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作用的是经筋。
5.能调节十二经脉气血,主要与___之腑间关系密切的是奇经。
6.具有“溢奇邪”、“通荣卫”作用的是浮络。
7.有一定的起止、循行径路和交接顺序的是正经。
8.分别起自四肢,循行于体腔脏腑深部,上出于颈项浅部的是足三阴经。
9.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筋。
10.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是皮部。
11.内踝上八寸处以下,循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足少阴肾经。
12.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的经脉是心肺心包经。
13.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的经脉是肾膀胱胃经。
14.在头面部,分布于面部、额部的经脉是阳明经。
15.上达头部巅顶的经脉是足少阳胆经。
16.“头为诸阳之会”是由于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均在头面部交接。
17.十二经脉气血流注形式为循环贯注。
18.不与脏腑连属的经脉是带脉。
19.具有约束纵行诸经作用的经脉是督脉。
20.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是冲脉与任脉。
21.与足厥阴肝经终端相接的是手太阴肺经。
22.十二经脉在腹面的分布,由内向外的顺序为足厥阴经、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少阴经。
23.与手太阴肺经的起点相接的是手阳明大肠经。
24.多气多血的经脉是手足阳明经。
25.在体表循行最长,经过部位最多的经脉是足太阳膀胱经。
26.绕口唇的经脉是肝经、胆经、胃经、冲脉。
27.入于上齿中的经脉是足太阴脾经。
28.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均会于大椎穴。
29.具有加强足三阴、足三阳经脉与心脏联系作用的是经别。
30.十二经脉气血流注次序中错误的是足阳明→足少阳→足厥阴→手太阴。
针灸学专业多选题(四十一)D型题1.公元6世纪,吴人知聪携带到日本的著作是A.《内经》B.《针灸甲乙经》C.《明堂图》D.《针经》E.《十四经发挥》2.下列各组经脉,按流注次序正确的是A.肝、胆、三焦B.胆、肝、肺C.肾、肺、大肠D.肾、脾、心包E.大肠、胃、脾3.奇经八脉中的冲脉又称作A.血海B.气海C.阴脉之海D.阳脉之海E.十二经之海4.分布于前发际上4寸的穴位有A.正营B.承灵C.承光D.前顶E.通天5.位于腕横纹上2寸的手厥阴心包经的腧穴属特定A. 郄穴B.原穴C.八会穴D.络穴E.八脉交会穴6.外关穴A.为原穴B.为八会穴C.为八脉交会穴D.为郄穴E.通于阳维脉7.与手太阳经脉联系的脏器有A.肺B.胃C.心D.脾E.肝8.属于督脉的穴位是A.印堂B.百会C.腰奇D.脑户E.脑空9.疾徐补泻的操作方法为A.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补B.疾速进针,徐徐出针为泻C.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补D.徐徐进针,疾速出针为泻E.徐徐进针,徐徐出针为补;疾速进针,疾速出针为泻10.隔姜灸的作用主要为A.温胃止呕B.解毒杀虫c.散寒止痛D.回阳救逆E.温阳补肾11.关于皮肤针轻刺。
正确的是A.适用于一般部位及一般患者B.适用于病属实证,新病者c.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D.适用于老弱,妇女患者E.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12.风池是下列经脉交会穴的是A.阳维脉B.阴维脉c.阳跷脉D.足少阳胆经E.手少阳三焦经13.不论何种头痛均可选取A.百会B.太阳C.风池D.列缺E.足三里14.以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口角口呙斜,而无意识障为主症者,属 A.中风B.中脏腑C.中经络D.真中风E.中风先兆15.针灸治疗脾虚子宫脱垂当取A.脾俞、气海B.气海、中脘、血海C.子宫、足三里、三阴交D.合谷、三阴交、脾俞E.百会、气海、维道16.针刺治疗急惊风醒脑开窍可用A.水沟B.涌泉C.合谷D.印堂E.神门17.乳痈证为火毒甚者针刺治疗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A.大敦B.太白C.太溪D.太冲E.厉兑18.漏肩风的基本治则是A.针灸并用B.只针不灸C.只灸不针D.泻法E.平补平泻19.脱肛兼见肾气不足者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A.脾俞B.肺俞C.肾俞D.阳陵泉E.三阴交20.神经性皮炎兼见血虚者,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A.肝俞B.太冲C.风门D.足三里E.三阴交X型艨1.下列著作之中,具有对我国针灸医学总结意义的著作是A.《内经》B.《难经》C.《针久甲乙经》D.《针灸大成》E.《针灸大全》2.气街的主要部位在A.头B.胸C.腹D.胫E.脑3.下列经脉名称中正确的是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厥阴肝经D.手厥阴心经E.足太阴脾经4.十二经脉的分布特点是A.横向的B.纵行的C.可深人体腔D.与脏腑直接联系E.左右对称5.经别在经络系统中的作用主要是A.加强十二经脉的内外联系B.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环的不足C.扩大了经穴的主治范围D.加强了经脉的体表联系E.加强经脉所属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6.在经络系统中。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针灸学)-试卷2(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角(头)B.烦(面)C.贲(胸)D.阴器(腹)E.背、臀(分数:4.00)(1).手三阴经筋结于(分数:2.00)A.B.C. √D.E.解析:解析: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啕)。
(2).手三阳经筋结于(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A.头面部B.胸中C.心中D.腹中E.手足末端(分数:4.00)(1).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 √B.C.D.E.解析:解析: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2).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B. √C.D.E.解析:解析: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C.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分数:4.00)(1).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分数:2.00)A. √B.C.D.E.解析:(2).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上肢体部的分布规律是(分数:2.00)A.B.C.D. √E.解析:解析: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二、 A1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膏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足大趾内端√B.足大趾外端C.足二趾内端D.足二趾外端E.足三趾内端解析:解析: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
2.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分数:2.00)A.心中√B.肺中C.胸中D.手小指端E.足大趾内端解析:解析: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心中。
(A)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基础理论1(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A1型题{{/B}}(总题数:45,分数:90.00)1.十二经脉大多循行于∙ A.体表∙ B.分肉之间∙ C.四肢∙ D.躯干∙ E.头面(分数:2.00)A.B. √C.D.E.解析:[考点] 经络[解析] 经络为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纵行分布,循行部位较深,大多循行于分肉之间;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的分布,犹如网格一样遍布全身,循行部位较浅。
2.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从足走头∙ B.从头走足∙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足走腹(分数:2.00)A.B.C.D.E. √解析:[考点] 经络 [解析]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
3.手足三阳经交于∙ A.手∙ B.足∙ C.头∙ D.腹∙ E.胸(分数:2.00)A.B.C. √D.E.解析:[考点] 经络 [解析]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胸),在胸中交手三阴经。
4.手厥阴经分布在∙ A.上肢内侧前缘∙ B.上肢外侧前缘∙ C.上肢内侧中线∙ D.上肢外侧中线∙ E.上肢内侧后缘(分数:2.00)A.B.C. √D.E.解析:[考点] 经络 [解析] 手经分布在上肢,足经分布在下肢;阴经分布在内侧,阳经分布在外侧。
四肢内外侧又分为前缘、中线、后缘。
太阴经、阳明经分布在前缘;厥阴经、少阳经分布在中线;少阴经、太阳经分布在后缘。
手厥阴经分布在上肢内侧中线。
5.足少阳胆经分布在∙ A.下肢内侧前缘∙ B.下肢外侧前缘∙ C.下肢内侧后缘∙ D.下肢外侧中线∙ E.下肢外侧后缘(分数:2.00)A.B.C.D. √E.解析:[考点] 经络 [解析] 下肢内侧,足厥阴肝经分布在前缘,足太阴脾经分布在中线,至内踝上八寸两经交又后,足太阴脾经在前缘,足厥阴肝经在中线。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足三阴与足阳明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
至内躁八寸处交又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手厥阴心包经)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手之阴阳也。
”相为表里的两经,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侧的相对位置,并在四肢末端交接;又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从而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相合关系。
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不仅由于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衔接而加强了联系,而且由于相互络属于同一脏腑,因而使互为表里的一脏一腑在生理功能上互相配合,在病理上可相互影响。
在治疗上,相互表里的两经的腧穴经常交叉。
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流注,是人身气血流动不息,向各处灌注的意思。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而十二经脉则为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气血在十二经脉内流动不息,循环灌注,分布于全身内外上下,构成了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又名十二经脉的流注。
其流注次序为: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流至足厥阴肝经,再流至手太阴肺经。
这样就构成了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十二经脉整体循行系统: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明小肠经----足太明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明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肺中----手太阴肺经[附]十二经循行歌:1.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中焦起,下络大肠胃口行,遂人寸口上鱼际,大指内侧爪甲根,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闹内萦,支络还从腕后出,接次指交阳明经,前于心与心包脉,下肘循臂骨上廉。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经络系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下列各项中,对经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其循行均起始于四肢末端B、行于体表,不入内脏C、有刚筋、柔筋之分D、手三阴经筋起于贲E、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2、足三阳经的循行规律是A、从胸走手B、从足走头C、从头走足D、从足走胸E、从胸走足3、对奇经八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阳维脉总督六阳B、阳跷脉调节肢体运动C、冲脉涵蓄十二经气血D、任脉总任六阴经E、跷脉司眼睑开合4、被称为“十二经之海”的是A、任脉B、冲脉C、督脉D、带脉E、阴维脉5、被称为“阴脉之海”的是A、任脉B、冲脉C、带脉D、阴脉E、阴维脉6、被称为“阳脉之海”的是A、带脉B、督脉C、冲脉D、阳维脉E、阳脉7、十二经脉的别络从本经分出的部位是A、腕踝关节以下B、肘膝关节以下C、肘膝关节以上D、肩关节、髀枢周围E、四肢末端的指、趾部8、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别络,以及A、带脉之络、冲脉之络、脾之大络B、带脉之络、冲脉之络、胃之大络C、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D、任脉络、督脉络、胃之大络E、任脉络、督脉络、冲脉之络9、下列各项中,论述错误的是A、任脉别络散布于腹部B、督脉别络散布于头部C、脾之大络散布于全身D、大肠经之络脉走向肺经E、心经络脉走向小肠经10、分别属于六脏,分布于上肢内侧和胸腹。
具有此分布规律特点的是A、奇经八脉B、手三阴经C、手三阳经D、足三阴经E、足三阳经11、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A、太阳在前,阳明在中,少阳在后B、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C、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D、阳明在前,太阳在中,少阳在后E、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12、手足三阴经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上的分布规律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1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C、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14、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上肢体部的分布规律是A、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C、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15、以下哪组经脉不属于表里关系A、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B、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C、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D、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E、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16、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心中B、胸中C、腹中D、头面部E、手足末端17、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胸中B、腹中C、心中D、头面部E、肘膝部18、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肘膝部C、胸中D、心中E、手足末端19、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鼻旁B、目外眦C、目内眦D、无名指端E、足小趾端二、B1、A.头面部B.胸中C.心中D.腹中E.手足末端<1> 、同名的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C、D、E、<2> 、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B、C、D、E、2、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C.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1> 、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A、B、C、D、E、<2> 、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上肢体部的分布规律是A、B、C、D、E、3、A.从胸走手B.从手走胸C.从手走头D.从头走足E.从胸腹走足<1> 、手三阴的循行走向规律是A、B、C、D、E、<2> 、足三阳经的循行走向规律是A、B、C、E、4、A.手小指端B.无名指端C.足小趾端D.足大趾内端E.足大趾外端<1> 、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的交接部位是A、B、C、D、E、<2> 、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的交接部位是A、B、C、D、E、5、A.任脉B.冲脉C.带脉D.阴脉E.阴维脉<1> 、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是A、B、C、D、E、<2> 、具有维系六阴经作用的是A、B、C、D、E、6、A.调节全身阴经经气B.涵蓄十二经气血C.调节六阴经经气D.调节肢体运动E.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1> 、带脉的功能是B、C、D、E、<2> 、冲脉的功能是A、B、C、D、E、7、A.手少阳三焦经B.十二经筋C.十二皮部D.十五络脉E.阴维脉<1> 、属于奇经的是A、B、C、D、E、<2> 、属于正经的是A、B、C、D、E、8、A.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背部B.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C.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胸部D.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E.从长强分出散布于腹部<1> 、任脉别络的分布是A、B、C、D、E、<2> 、督脉别络的分布是A、B、D、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经脉有三阴三阳:三阳是阳明、少阳、太阳,三阴是太阴、厥阴、少阴。
对于三阴三阳的概念,我们学习和记忆的时候总感觉太抽象,太难记住了。
为了能更方便记住三阴三阳经脉在人体的分布,以便继续深入学习经络,我们尝试用地球仪的经线,以及人体用不同方位面对阳光时,阳光能照射到的部位来理解和记忆经脉中三阴三阳的概念。
“经络的三阴三阳在人体分布”地球仪上,纵横排布着经线与纬线;我们要精确定位某个地区,只需要提供经度、纬度两个数值就可以实现了。
同一条经线上的各点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会在同一时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
人体的12条经脉也是纵向分布,可以把这些经脉想象为人体上的经线。
假设我们自然直立,双手放松,自然下垂;双脚并拢,脚尖向前。
当我们正对太阳时,阳光直射到的部位有哪些呢?头面口鼻,颈结喉部,胸腹部,上肢(手臂、手)正前方,下肢(大腿、小腿、足)正前方。
这些部位,在中医学中,有一个特定术语来命名,叫做阳明。
当我们以侧面正对太阳时,阳光直射的部位,就变成了:侧头部,耳,扇部,身侧部,上肢外侧,下肢外侧。
这些部位,同样有一个特定的名字,叫做少阳,当我们以后背正对太阳时,阳光就会照射到:后头部,项部,背部,腰部,以及上下肢的后侧。
这些部位,称为太阳。
除这些部位以外,我们发现,还有一些部位,是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的,主要是上下肢的内侧面。
中医将这些部位进行三等分后,从前到后,分别命名为太阴、厥阴和少阴。
也就是说,太阳能照到的地方称为阳,进一步分为阳明、少阳和太阳;太阳照不到的地方称为阴,进一步分为太阴、厥阴和少阴。
如此便形成了最基本的三阴三阳的概念。
中医又根据手足的不同,将此概念更进一步地细化为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
对这些阴阳对应的部位,单是进行如此模糊的界定,很不方便学习和掌握,于是古人以“划线”的形式,对这些部位进行更为直观的表述,从而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十二经脉。
北宋以前,医生主要按照唐代《皇帝明堂经》指定的人体经穴进行针灸治病。
针灸学练习题库1.足三阳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是()[单选题]*A.太阳在前,XXX在侧,少阳在后B.太阳在前,少阳在侧,XXX在后C.少阳在前,太阳在侧,XXX在后D.XXX在前,太阳在侧,少阳在后E.XXX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足三阳在下肢的分布规律和三阳在头面部分布规律一样,XXX在前,少阳在侧(中),太阳在后。
2.下列各组经脉中,不属于表里关系的是()[单选题]*A.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B.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C.手少阴心经、手少阳三焦经(正确答案)D.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E.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答案解析:《素问•血气形志》所载:“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XXX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
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XXX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本题可以按照经脉所属脏腑相表里的关系进行直接判断,心和三焦相表里,故正确答案为C。
3.足三阴经在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规律是()[单选题]*A.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精确谜底)B.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C.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D.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答案解析: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4.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单选题]*A.心中B.胸中C.腹中D.头面部E.手足末了(精确谜底)答案解析: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5.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单选题]*A.头脸部B.肘膝部C.胸部(正确答案)D.腹部E.手足末了谜底剖析: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代,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代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代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代于肺中。
6.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单选题]*A.心中(正确答案)B.肺中C.胸中D.手小指端E.足大趾内端7.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交代部位是()[单选题]*A.肺内B.腹中C.胸中(正确答案)D.心中E.目旁8.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单选题]*A.鼻旁B.目外眦(精确谜底)C.目内眦D.无名指端E.足小趾端谜底剖析: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脸部交代,如手足阳明经交代于鼻旁,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一)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三阴经循行的起点是从胸部始,经脯(上臂内侧肌肉)臂走向手指端;手三阳经从手指端循臂指(经穴名)而上行于头面部;足三阳经,从头面部下行,经躯干和下肢而止于足趾间;足三阴经脉,从足趾间上行而止于胸腹部。
“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这是对十二经脉走向规律的高度概括。
(二)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交接:即阻经与阳经在四肢部衔接。
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由掌中至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跗(即足背部)上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从足小趾斜走足心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跗上分出,至大趾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阳经与阳经交接:即同名的手足三阳经在头面相交接。
如手足阳明经都通于鼻,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阴经与阴经交接:即阴经在胸腹相交接。
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等。
走向与交接规律之间亦有密切联系,两者结合起来,则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交手三阴经,构成一个“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循行径路,这就是十二经脉的走向和交接规律。
总之,十二经的循行,凡属六脏(五脏加心包)的经脉称为“阴经”,多循行于四肢内侧及胸腹。
上肢内侧者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下肢内侧者为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
凡属六腑的经脉称为“阳经”,多循行于四肢外侧及头面、躯干。
上肢外侧者为手三阳经,由手走头;卞肢外侧者为足三阳经,由头走足:阳经行于外侧,阴经行于内侧。
中医宝典微信号zhongyidaxue奇经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脉阴维脉阳跷脉阴跷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简介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奇经八脉-八穴歌奇经八脉的作用奇经八脉的特点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奇经八脉名称经络学说经络简介经脉简介络脉简介别络简介(十五络脉)浮络简介孙络简介十二皮部简介十二经别简介藏象学说藏象学说简介藏象学说理论形成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藏象五系统脏腑关系运气学说(五运六气)精气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阴阳学说阴阳简介阴阳特性阴阳变化阴阳属性阴阳关系阴阳临床应用阴阳相倚阴阳渊流五行学说中医五行简介五行归类的方法五行的相乘、相侮五行的相生、相克五行的制化、胜复五行的母子相及五行指点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中医五行归类表相关文章中医学简介中医史中医治病的实质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中医的起源中医的历代称呼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中医辨证“辨症”病因辨证:外伤证候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病因辨证:七情证候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脉象分类与主病。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 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如手太阴肺经在 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 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 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 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背上分出,至大趾外端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 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 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 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 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见下图。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手太阴肺縊煤,手阳明XJR 经需弋阳朋经足當翁・足太阴睥经打申交檢M 册经^£磐1足太阳醪毗呜讐手烟小肠鹽那晳端新阴心经 胸中交接玮阴心包经 書足少阳三騒_^>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里经「名阳经1里经「I_手衣阴f 手阳明-足阳明〜足太阴「I r ---------------- &中 ----------------- 1I 1~~手少阴f 手太阳—足衣阳-*足少阴1 I I ---------------- 中 ------------------ ' I "f 手厥阴一手少阳f 足少阳一足厥阴1 I ------------------ 肺中 ---------------- 1手阳f大肠经—足阳明胃经 —手太甲小肠经 —足太占膀胱经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和中广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 9足厥阴肝经—►手少学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无甫娜淀少阳三焦经黔■足少阳昭一»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① 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什扌旨末端「手太阴肺经 ----------- 手阳明大肠经无名指端手厥阴心包经 --------- 手少阳三焦经小扌旨端U 手少阴心经 ---------- 手太阳小肠经足大趾广足阳明胃经 ----------- 足太阴脾经足大趾后彳足少阳胆经 ------------ 足厥阴肝经足小趾匚足太阳膀胱经 ---------- 足少阴肾经② 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 头为诸阳之会”)酣中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手 走向规律<I 足手三阴从胸走千1匕I 手三阳从手走头r足三阳从头走足1足三阴从足至胸腹手阳明大砒貲『■足太阴脾绘足少阴肾经 珂許足太阳膀脱手太阳小肠经*乎小折轴55T心中 交接手少阴心经交接鼻翼旁(迎香)「手阳明大肠经 ------------- 足阳明胃经目内毗《睛明〉<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目外眦(瞳子器〉J 手少阳三焦经 ------------- 足少阳胆经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心中厂足太阴脾经 ----------- 少阴心经 W 足少阴肾经 ------------- 手厥阴心包经肺中L 足厥阴肝经 ----------- 手太阴肺经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手蹶阴心包统瓚零%足少阳空经 鹭•足少阳验竺泸r —“ *手太阴肺絳手阳明走肠经蠶卄阳明的经足當■足农阴睥经手犬阳小肠盤•期时女揍”手少阴心经前中羊阳明犬肠经离f 足阳明軒焯足警严・足太阴脾经足抑阴胃輕斗足會評 足龙阳㈱胱理叫避吨手太阳小肠I 手曲* 交療手少阴心经手蹶阴心包统瓚塑少阳詁範 鹦•足少阳胆经魅1曲1*足.鞍阴丽綾***WMfe 手砂犬肠经畫卞阳鹦宵轻足鴛■■足太阴脾经心中交毬M册经<£翳足太阳㈱毗嗚磐手烟小肠盤那皙端新阴心经胸中交接1 r手赣阴心包经丄孵*足少阳三瘵径瞬虬足少阳麗疑垒遴叫足厥阴秤螳。
十二(十四)经脉循行=起始、终端路线=与交接规律一、手太阴肺经循行路线(起始—终端):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回绕胃口,过隔属肺脏,从“肺系”喉、肺交联处横行出来(中府),上行锁骨下(云门),向外下沿前臂内侧前下行肘窝中(尺泽),沿小臂内侧前缘入寸口(太渊),沿鱼际边缘出拇指内侧端(少商)。
注:支脉、从列缺处分出,走向食指内侧端(商阳),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主要病候:咳嗽、气喘、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疼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证。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喉、胸、肺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太阴肺经穴分寸歌:中府乳上三肋间,上行寸六云门安,云在璇玑旁六寸,天府腋三动脉求,侠白肘上五寸主,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上七寸处,列缺腕上一寸半,经渠桡突内陷取,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共11穴。
二、手阳明大肠经循行路线(起—终端):起于食指末端(商阳),沿食指桡侧向上过一、二掌骨间(合谷,)向上进入两筋(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的凹陷(阳溪)处,沿前臂前方致肘外侧(曲池)处,再沿上臂外侧前缘上肩端(肩髃),沿肩峰前缘向上出于颈椎“手足三阳经聚会处”(大椎、属督脉)、再向下进入锁骨上窝(缺盆)处,络肺、过膈属大肠。
注:支脉、从缺盆分支上走颈部,过面頬入下龈(故:大肠经火下齿疼痛),回绕上唇交叉于人中,左脉向右,右脉向左,分部在鼻孔两侧(迎香)处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主要病候: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症。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头面,五官,咽喉病,热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
手阳明大肠经穴分寸歌:商阳食指桡侧边,二间、三间节根边,合谷虎口岐骨间,阳溪腕上两筋间,偏历、温溜三、五寸,池下四、三,上、下廉,二寸三里在眼前,屈肘纹头曲池现,池后髁根肘髎近,若问五里上三寸,臂臑七寸三角根,肩髃举臂前凹陷,巨骨肩端胛锁间,天鼎-扶突下一寸,本穴结旁有三寸,人迎隔(胸、锁)肌前面找,禾髎沟旁有五分,鼻翼唇沟迎香闻;共20穴。
绪言一、单项选择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A、"素问"B、"灵枢"C、"难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逢源"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A、*渡舟B、杨继洲C、孙思邈D、"内经"E、滑伯仁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A、唐代孙思邈B、北宋王惟一C、晋代皇甫谧D、明代杨继洲E、元代渭伯仁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孙思邈、皇甫谧 D、王惟一 E、滑伯仁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二、多项选择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素问"B、"灵枢"C、"足臂十一脉灸经"D、"脉经"E、"阴阳十一脉灸经"四、判断题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 对 )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开展的兴盛时期。
〔错〕6、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根底上。
〔错〕第一章经络总论一、单项选择1、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7、有调节、总任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8、有调节、总任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9、有调节、总任全身阴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11、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A、循行走向B、离入出合C、奇恒之腑D、一源三歧E、别道奇行13、经络系统中能加强表里经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14、经脉在复局部布由内侧到外侧的排列顺序是:( )A、任脉、肾经、胃经、脾经B、任脉、胃经、肾经、脾经C、任脉、肾经、脾经、胃经D、任脉、脾经、胃经、肾经E、任脉、脾经、胃经、胆经15、经脉所分出的小支是BA、奇经八脉B、络脉C、皮部D、经筋E、气街16、足少阳胆经是( )A、三焦经的同名经B、心包经的同名经C、小肠经的同名经D、肾经的同名经E、大肠经的同名经答:A17、足厥阴肝经是( )A、三焦经的同名经B、心包经的同名经C、小肠经的同名经D、肾经的同名经E、大肠经的同名经答:B18、心中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B19、胸中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C20、鼻旁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A21、四肢内侧和胸腹分布有( )A、手三阴经B、足三阳经C、属六脏的阴经D、手三阳经E、足三阴经答:C22、足三阴经从开场部位至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答:D23、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足厥阴肝经答:C24、沿腹中线旁开2寸,胸中线旁开4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足厥阴肝经答:A25、行于下肢外侧前线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答:D26、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A、外侧前缘B、内侧中线C、外侧后缘D、内侧前缘E、外侧中线答:E27、患者病发心绞痛,沿手少阴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A、下肢外侧后缘B、上肢内侧中线C、下肢外侧前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内侧后缘答:E28、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B、六腑的经脉C、督、带脉D、循行胸腹经脉E、循行背部经脉答:A29、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A、阴阳,五行,脏腑三方面的内容B、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C、阴阳,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D、五行,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E、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答:C30、足三阳经行走方向的规律是〔〕A、从手走头B、从胸走手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E、从足走胸答:D31、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E、足少阳胆经答:C32、脾之大络分出的部位的穴位是〔〕A、丰隆B、内关C、大包D、公孙E、支正答:C33、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脉E、十二皮部答:C34、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络,加:〔〕A、阴维络、阳维络、脾之大络B、阴跷络、阳跷络、脾之大络C、任脉络、督脉络、冲脉络D、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E、任脉络、督脉络、胃之大络答:D35、络脉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C36、络脉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B37、络脉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A38、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分出A、络穴B、俞穴C、募穴D、原穴E、郗穴答:A39、奇经八脉有"一源三歧"现象。
针灸学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奇经八脉2.刺手3.特定穴4.经络5.热则疾之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经络的作用有联系内外,网络周身;;抗御病邪,反映病症、。
2.我国现在最早的针灸专著除《灵枢》外是《》,由代编著。
3.《灵枢脉度》篇说:“经脉为,支而横者为,络之别者为”。
4.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在衔接;阳经与阳经(指同名经)多在与衔接;阴经与阴经多在衔接。
5.痛经实证针灸处方的主要用穴为、、。
6.五输穴配五行,阴经井穴属,阳经井穴属。
7.临床上使用短针宜采用进针方法,长针宜采用进针法。
8.手阳明大肠经的荥穴是,原穴是。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 )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2.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经脉是( )A.足太阳膀胱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足厥阴肝经3.作为定取背部穴位的标志,肩胛下角约平( )A.第5胸椎B.第6胸椎C.第7胸椎D.第8胸椎4.下列特定穴中,除……外,基本上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A.八脉交会穴B.络穴C.五输穴D.八会穴5.下列特定穴中,治疗急性病当首选( )A.原穴B.俞穴C.郄穴D.八会穴6.行针的基本手法是( )A.刮柄法B.弹柄法C.震颤法D.提插法7.治疗阴痒的经验效穴是()A.太冲B.大敦C.蠡沟D.隐白8.以下各穴,除……外,均是募穴,可治疗脏腑病( )A.章门B.期门C.京门D.石关9.在手太阴经穴中,治疗头项强痛当选用( )A.中府B.尺泽C.列缺D.太渊10.治疗肝气犯胃型胃痛的主要处方是( )A.中脘足三里内关期门阳陵泉B.中脘足三里公孙膈俞C.中脘足三里胃俞气海关气D.中脘足三里胃俞脾俞内庭11、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何处交接?()A 拇指B 食指C 中指D 无名指12、耳前三穴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是()A 耳门、听宫、听会 B听宫、耳门、听会 C听宫、听会、耳门 D耳门、听会、听宫13、两穴均与脐相平的是()A 天枢、章门B 大横、带脉C 大都、肓俞D 天枢、期门14、下列经脉中“入耳中”的是()A 手阳明大肠经B 手少阳三焦经C 足太阳膀胱经D 足阳明胃经15、下列穴位中不是郄穴的是()A 交信B 中都C 筑宾D 照海16、下列各穴中,治疗上齿痛最好选用()A 合谷B 劳宫C 内庭D 太冲17、以下除哪项外,均属于募穴()A 中极B 章门C 日月D 俞府18、以下神门穴的主治,哪项不对?()A 心痛B 心悸C 健忘D 盗汗19养老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A 郄穴B 原穴C 络穴D 五输穴20、下列经脉中,除-------外都经过肺()A 手少阴心经 B足少阴肾经 C 足厥阴肝经 D 足太阴脾经四、多项选择题(共15分,每题1分)1、在中极、关元穴处交会的经脉有( )A.冲脉B.任脉C.足太阴D.足厥阴 E足少阴2、阳陵泉在特定穴中属于( )A.五输穴B.八脉交会穴C.络穴D.下合穴E.八会穴3、对于“阳黄”证,应疏泄肝胆、清化湿热,宜取用( )A.胆俞B.阳陵泉C.阴陵泉D.内庭E.太冲4、小儿疳积可用下列哪些方法治疗( )A.取用足太阴、阳明经穴B.灸隐白C.点刺四缝穴D.针刺中脘、足三里、四缝E.皮肤针叩打脾俞、胃俞、华佗夹脊穴5、下列有关奇经八脉论述正确的是( )A.任与督、冲与带、阴跷与阳跷、阴维与阳维有表里关系B.所有经脉皆由下而上C.经脉都有各自的病候D.各经穴位寄附于十二正经E.可以调节十二经脉的气血运行6、腧穴分类有:()A、经穴B、阿是穴C、奇穴D、输穴E、俞穴7、经脉包括:()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8、以下各项属于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的是()A、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B、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C、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D、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E、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9、下列经脉排列中按照十二经脉的循行流注次序的是()A、胆、肝、肺B、大肠、胃、脾C、心、小肠、肾D、肾、心包、三焦E、三焦、胆、肝10、正确的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是()A、手三阴经从胸走手B、手三阳经从手走足C、足三阳经从头走足D、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E、足三阴经从足走头11、奇经八脉的特点是()A、有各自所属的腧穴B、不隶属于脏腑C、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D、与奇恒之腑有密切联系E、别道奇行12、十二经脉中“四根”“三结”指的是()A、头面为结B、胸腹为结C、四肢为根D、下肢为根E、上肢为根13、“气街”是指()A、头B、胸C、腹(背)D、胫E、四肢14、“四海”是指()A、脑为髓海B、胸为气海C、胃为水谷之海D、冲脉为血海E、冲脉为十二经之海15、灸法的作用是()A、防病保健B、温经散寒C、扶阳固脱D、消瘀散结E、引热外行五、简答题(共25分)1.写出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 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 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阳明在 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足三阴与足阳明 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 (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1_ 1部位1 厂11 第一侧1第二侧魏1 r11第三恻魏rT 11胸部1 1 ,1 1 rT丁n1足少阴肾经(距1足阳明胃经(距丨足太阴脾经(距1 1胸正中线二寸)1胸正中线四寸)丨胸正中线六寸〉1 Illi 1 1 ———一 1前1 1 1腹部 1 1 1 1 1 ------ 1 ----------------- 1 ------------ 1 111足衣阴腔经(距11足少阴肾经〔距1足阳明胃经(距丨腹正中线四寸)1 1腹正中线半寸)1腹正中线二寸)丨定阙哪干经从少1 1 1 丨腹斜向上到胁11 1 1 1肩胛部1卜 ---------- 1后1 1 1背、膘部 11r 1手三琏1 ------------ r-------------1足太関膀胖经1足衣阳膀胱经11(距背正中绒一|(距背正中线三 1 1r ----------- H 1 1 11 11 rT1 1腋部厂H 1手三卩臨1 1 W!1 r1 1胁、侧腹部 11 卜一n 1 足少阳^经、足麻阴肝经1 L1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躁八寸处交又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厂-I1 1r r1 内侧 1 外侧一- LII 111 1 前r T衣阴经(肺) 1 阳明经1II 11I手 1 中[ i魔阴经1心包) 1 少阳S(三隹)-- .. - L ..II 11I 1 后1少阴经 z 1 衣阳S (小嘟II 1II 111 1 前II 11 衣阴经(脾》 1 阳明经(胃)L L1 11I足 1 中F戲阴经(R> 1 少阳经(胆》1 1 1 1 1 JS 1[L _L J i -------------------------------------- 1---------------------------------------少阴经(肾) 1 太阳径H瓣)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
经络腧穴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按对应顺序,耳门、听宫、听会所属的经脉分别是A、三焦经、胆经、小肠经B、胆经、小肠经、三焦经C、胆经、三焦经、小肠经D、三焦经、小肠经、胆经E、小肠经、胆经、三焦经正确答案:D2、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四指的宽度为3寸,其量取标准应按A、食指远端指节横纹B、中指远端指节横纹C、无名指远端指节横纹D、小指近端指节横纹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E3、以上各组经脉中,皆与肝相联系的是A、足太阴、手阳明、足厥阴经B、足厥阴、手太阳、足太阴经C、手太阴、足阳明、手厥阴经D、足阳明、手阳明、手厥阴经E、足厥阴、足少阳、足少阴经正确答案:E4、通里穴位于前臂前区,尺侧腕屈肌腱烧侧缘,腕掌侧远端横纹上A、4寸B、1寸C、3寸D、2寸E、5寸正确答案:B5、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的部位是A、中指指端B、无名指指端C、小指指端D、食指指端E、拇指指端正确答案:B6、循行“环阴器”的经脉是A、足厥阴肝经B、足阳明胃经C、足少阳胆经D、足太阳膀胱经E、足太阴脾经正确答案:A7、脾之大络的分布特点是A、散布于胸胁B、别散于头部,沟通背部经气C、别走腹部,沟通腹部经气D、阴经别络于阳经,阳经别络于阴经E、阴经别络于阴经,阳经别络于阳经正确答案:A8、常用于治疗痴呆、中风、半身不遂的腧穴是A、悬钟B、丘墟C、足临泣D、承山E、昆仑正确答案:A9、治疗热证时宜选用A、合穴B、井穴C、输穴D、荥穴E、经穴正确答案:D10、经外奇穴是指A、十二经穴以外有定名、定位的穴位B、十二经穴以外的穴位C、十四经穴以外的穴位D、经脉以外的穴位E、经穴以外有定名、定位的穴位正确答案:E11、位于颈后区,第2颈椎棘突上际凹陷中,后正中线上的腧穴是A、定喘B、大椎C、哑门D、头维E、风池正确答案:C12、以下哪个不是下合穴A、悬钟B、上巨虚C、阳陵泉D、委阳E、下巨虚正确答案:A13、孕妇禁针的穴位是A、膈俞B、至阴C、申脉D、肾俞E、承山正确答案:B14、下列对百会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可治疗气虚下陷证B、可治疗神志病证C、可用灸法D、可治疗头面病证E、位于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7寸正确答案:E15、复溜穴位于A、水泉上1寸B、太溪上2寸C、照海下1寸D、三阴交下2寸E、交信前1寸正确答案:B16、足太阳膀胱经病候有A、阳厥B、骨厥C、踝厥D、臂厥E、骭厥正确答案:C17、足少阳胆经的单侧穴数为A、35B、44C、41D、42E、45正确答案:B18、肘横纹(平肘尖)至腕掌(背)侧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6寸B、8寸C、13寸D、12寸E、9寸正确答案:D19、下列哪项可以选用偏历穴治疗A、耳聋B、乳汁少C、高热D、瘾疹E、呕吐正确答案:A20、下列腧穴中,孕妇禁针的是A、漏谷B、三阴交C、阴陵泉D、中都E、公孙正确答案:B21、位于下腹部,脐中下4寸,前正中线上的腧穴是A、中极B、关元C、膻中D、气海E、中脘正确答案:A22、循行至头顶并人络脑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经B、手太阳小肠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阳胆经E、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C23、承山是通过哪种联系治疗肛门疾患的A、经别B、皮部C、络脉D、经筋E、经脉正确答案:A24、既是足少阴肾经原穴又是输穴的是A、然谷B、大钟C、照海D、水泉E、太溪正确答案:E25、肾经上行至胸部的经脉循行线,旁开任脉的距离是A、1寸B、1. 5寸C、2寸D、2. 5寸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26、常用于治疗内、外风证的腧穴是A、风市B、风池C、悬钟D、翳风E、丘墟正确答案:B27、在胸部,距前正中线4寸循行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B、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手太阴肺经E、手厥阴心包经正确答案:C28、善于治疗心痛、烦闷、口疮、口臭的腧穴是A、内关B、间使C、曲泽D、外关E、劳官正确答案:E29、具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功能的是A、经筋B、别络C、皮部D、督脉E、维脉正确答案:A30、属足厥阴肝经循行的是A、“连目系”B、“系耳后”C、“交承浆”D、“连舌本”E、“交人中”正确答案:A31、治疗痛经、崩漏,常选用A、郄门B、养老C、阳交D、跗阳E、地机正确答案:E32、治疗肝胆两经病证应首选A、大钟B、丰隆C、公孙D、飞扬E、蠡沟正确答案:E33、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交接部位是A、无名指B、食指C、小指D、拇指E、中指正确答案:B34、位于手内侧,第5掌指关节尺侧近端赤白肉际凹陷中的腧穴是A、养老B、外关C、内关D、支沟正确答案:E35、以上腧穴中,退热的要穴是A、陶道B、风府C、大椎D、身柱E、腰阳关正确答案:C36、手少阳三焦经原穴为A、液门B、阳池C、中渚D、关冲E、阳溪正确答案:B37、阴郄是心经的A、输穴B、络穴C、合穴D、郄穴E、原穴正确答案:D38、有“司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A、蹻脉B、督脉C、冲脉D、任脉E、维脉正确答案:A39、位于足部的肝经穴是A、章门B、太冲C、支沟E、足三里正确答案:B40、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穴位是A、户B、风门C、附分D、肩中俞E、肝俞正确答案:C41、足阳明胃经起A、目外眦B、目内眦C、鼻翼两侧D、中焦E、胃上口正确答案:C42、针灸铜人的鼻祖A、李学川B、王惟一C、杨继洲D、皇甫谧E、孙思邈正确答案:B43、手厥阴心包经的主治特点是A、心、胃病B、肺、喉病C、肾、肺、咽喉病D、肝病、脾胃病E、心病正确答案:A44、太冲是肝经的A、荥穴B、合穴D、输穴E、络穴正确答案:D45、下列经脉排列中,没有按照十二经脉流注次序的是A、肾、心包、三焦经B、三焦、胆、肝经C、心、小肠、肾经D、胆、肝、肺经E、大肠、胃、脾经正确答案:C46、不针不灸的腧穴是A、气冲穴B、承泣穴C、缺盆穴D、大迎穴E、乳中穴正确答案:E47、属于腧穴特殊作用的是A、下脘治疗胃痛B、大椎退热C、听宫治疗耳呜D、合谷治疗五官病E、睛明治疗眼病正确答案:B48、是主骨所生病者为何经病候A、足阳明经B、足太阳经C、足少阴经D、足少阳经E、手少阳经正确答案:D49、承山穴主治除下列什么证以外的各证A、痔疮B、腰腿疼痛C、便秘D、癫痫E、阳痿正确答案:E50、下列腧穴中,常用于治疗呃逆的是A、下关B、印堂C、攒竹D、颊车E、睛明正确答案:C51、膀胱的募穴是A、中极B、大横C、天枢D、梁门E、中脘正确答案:A52、除心、胸、神志病外,手厥阴经腧穴还可用于治疗的病证是A、脾病B、胃病C、肝病D、肾病E、胆病正确答案:B53、期门穴位于胸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A、第4肋间隙B、第5肋间隙C、第3肋间隙D、第7肋间隙E、第6肋间隙正确答案:E54、起于目内眦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太阳膀胱经C、手阳明大肠经D、足少阳胆经E、手太阳小肠经正确答案:B55、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是A、四白B、睛明C、瞳子髎D、承泣E、厉兑正确答案:D56、下列有关募穴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位于胸腹部B、是脏腑经气汇聚的地方C、位于相关脏腑的附近D、在各脏腑所属的经脉循行线上E、腑病取之,有“阳病引阴”之意正确答案:D57、根据骨度分寸法,下列哪项两者距离不是9寸A、歧骨至脐中B、两头维之间C、两完骨间D、腋前纹头至肘横纹E、胸骨上窝至歧骨正确答案:A58、水泉穴属于下列何经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阴肾经.C、足少阳胆经D、足厥阴肝经E、足太阴脾经正确答案:B59、与侠白位置最近的本经腧穴是A、天府B、太渊C、列缺D、中府E、云门正确答案:A60、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是A、少商B、列缺C、太渊D、孔最E、鱼际正确答案:C61、治疗肺系、咽喉、胸膈疾病宜选用A、鱼际、曲池B、照海、列缺C、内关、公孙D、后溪、申脉E、外关、足临泣正确答案:B62、针灸被传到欧洲大约开始于A、公元20世纪B、公元10世纪C、公元18世纪D、公元6世纪E、公元16世纪正确答案:E63、三阴交A、禁留针B、禁灸C、禁针D、只作取穴标志E、孕妇慎用正确答案:E64、应注意避开血管针刺的是A、鱼际B、合谷C、血海D、太渊E、列缺正确答案:D65、“从肺出,络心,注胸中”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厥阴肝经C、足太阴脾经D、手太阴肺经E、手少阴心经正确答案:A66、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足窍阴一井穴B、外丘一郑穴C、光明一络穴D、足临泣一输穴E、期门一原穴正确答案:E6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照海穴主治病证的是A、咽喉干痛,目赤肿痛B、月经不调,带下C、呕吐涎沫,吐舌D、小便频数,癃闭E、不寐,癫痫正确答案:C68、病在腑者,治疗应首选的是A、原穴B、络穴C、下合穴D、八脉交会穴正确答案:C69、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通里B、内关C、阴郄D、郄门E、间使正确答案:B70、在下列特定穴中,既是“输穴”又是“原穴”的是A、后溪B、经渠C、合谷D、阳溪E、神门正确答案:E71、手少阴心经循行A、抵胃B、循胸胁C、太阴,心主之前D、太阴,心主之后E、络脑正确答案:D72、足太阳膀胱经背部第二侧线位于A、肩胛骨内缘线上与脊柱平行B、脊柱椎体横突外侧缘C、肩胛骨下角与脊柱正中连线中点处D、肩胛骨下角内缘垂直线上E、脊柱正中与肩胛骨内缘连线的中点处正确答案:A73、下列腧穴中,治疗高血压首选A、列缺B、尺泽C、中渚E、曲池正确答案:E74、曲差穴位于哪两穴的中点A、眉冲与本神B、神庭与本神C、以上都不是D、头维与临泣E、神庭与头维正确答案:B75、足太阴脾经的原穴是A、隐白B、公孙C、三阴交D、地机E、太白正确答案:E76、八脉交会穴中通于冲脉的是A、内关B、照海C、列缺D、公孙E、太白正确答案:D77、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天枢穴主治病证的是A、腹痛、腹胀B、月经不调C、疝气D、痛经E、便秘、泄泻正确答案:C78、用于强壮保健的要穴是A、足三里B、下巨虚D、条口E、丰隆正确答案:A79、八脉交会穴中通于督脉的是A、后溪B、照海C、申脉D、外关E、足临泣正确答案:A80、下列各组中,不属于同一脏腑俞穴、募穴的是A、大肠俞、天枢B、膀胱俞、中极C、肝俞、章门D、肺俞、中府E、胃俞、中脘正确答案:C81、在腹部,距前正中线0.5寸的经脉是A、足少阴肾经B、足阳明胃经C、手太阴肺经D、足太阴脾经E、足少阳胆经正确答案:A82、丘坡穴的定位是A、在足趾,第4趾末节外侧,趾甲根角侧后方0.1寸B、在区,外踝的前下方,趾长伸肌雕的外侧凹陷中C、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凹陷中D、在足背,第4、5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E、在小腿外側,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正确答案:B83、足太阳膀胱经与手太阳小肠经衔接于A、瞳子髎B、听宫C、攒竹D、睛明E、丝竹空正确答案:D84、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相交接的部位是A、鼻旁B、目上C、目内眦D、目外眦E、目下正确答案:C85、胃经循行未至的部位是A、膈B、目C、口D、下齿E、鼻正确答案:D86、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养老属于手太阳小肠经B、肩髎属于手少阳三焦经C、后溪属于手太阳小肠经D、肩髃属于手阳明大肠经E、支沟属于手太阳小肠经正确答案:E87、下列腧穴中,可以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是A、商阳B、合谷C、曲池D、迎香E、手三里正确答案:D88、下列穴位定位正确的是A、照海穴在内踝尖下方B、复溜穴在交信前0. 5寸C、筑宾穴在太溪上1寸D、太溪穴在外踝与跟腱之间凹陷处E、水泉穴在太溪穴上1寸正确答案:A89、前谷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A、井金穴B、荥火穴C、输木穴D、合土穴E、荥水穴正确答案:E90、表里两经同病者,治疗应首选的是A、八脉交会穴B、原穴C、络穴D、下合穴E、郄穴正确答案:C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足太阳膀胱经循行A、入缺盆B、循发际,至额颅C、以下贯踹内D、起于鼻E、从巅入络脑正确答案:CE2、头面部,瞳孔直上,属于胆经的穴有A、阳白B、正营C、承灵D、目窗E、头临泣正确答案:ABCDE3、位于任脉上的募穴有A、巨阙B、膻中C、中脘D、中极E、关元正确答案:ABCDE4、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A、手三阴经从胸走手B、足三阴经从足走腹C、足三阳经从头走足D、手三阳经从手走头E、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正确答案:ACDE5、与特定穴属性相一致的腧穴是A、太冲一原穴B、行间一荥穴C、曲泉一合穴D、中都一郄穴E、蠡沟一络穴正确答案:ABCDE6、经过“气街”的经脉有A、胆经B、冲脉C、脾经D、肝经E、胃经正确答案:ABE7、位于前发际和后发际上0.5寸的腧穴各是A、哑门B、脑户C、神庭D、上星E、风府正确答案:AC8、秩边穴的主治有A、小便不利B、坐骨神经痛C、痔疮D、便秘E、腰痛正确答案:ABCDE9、胆经耳后弧形连线上的穴位有A、瘈脉B、天冲C、头窍阴D、完骨E、颅息正确答案:BCD10、百会穴主治有A、腰脊强痛B、不痛C、眩晕D、头痛E、脱肛正确答案:BCDE。
《针灸学基础》题库第一章:针灸学基础概论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出现于新石器时代的石针石针刺的原始工具。
()2、从“针灸”两字的先后顺序可推知,针法的出现早于灸法。
()3、我国针灸传入朝鲜、日本等国的时间是在公元8 世纪。
()4、针灸开始传入欧洲的时间是公元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
()5、《灵枢》较完整地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对针灸医学作了比较系统的总结。
()6、“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早期面貌。
()7、八会穴是由《内经》首先提出的。
()8、《针灸甲乙经》石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9、对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是经络学说形成的依据之一。
()10、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二、单项选择1、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A.《灵枢》B.《难经》C.《针灸甲乙经》D.《针灸大成》E.《足臂十一脉灸经》2、最早绘制彩色针灸图的医家是()A.皇甫谧B.孙思邈C.王惟一D.王焘E.杨继洲3、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4、《针灸甲乙经》发展确定了多少个腧穴()A.345B.453C. 354D. 361E.3495、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历代诸家学说和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针灸专著是()A.《医宗金鉴·刺灸心法》B.《针灸甲乙经》C.《针灸大成》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6、最早提出总结十四经脉的著作是()A.《十四经发挥》B.《黄帝内经》C.《针灸甲乙经》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E.《针灸逢源》7、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帛书》D.《灵枢》E.《甲乙经》三、双项选择1、反映针灸学核心理论经络学说的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足臂十一脉灸经》B.《灵枢》C.《素问》D.《难经》E.《阴阳十一脉灸经》2、北宋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对针灸学的主要贡献是()A.首次绘制彩色针灸挂图B.设计制作两具针灸铜人C.编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D.著《十四经发挥》E.创用阿是穴和指寸法四、多项选择1、针灸疗法的优点主要是()A.疗效明显B.操作方便C.经济安全D.易于接受E.适应证广2、在针具发展变化过程中曾使用过()A.骨针B.石针C.铁针D.金银针E.青铜针3、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主要有()A.绘制“明堂三人图”B.设计制作针灸铜人C.提出阿是穴D.创用指寸法E.提出十四经概念4、皇甫谧著《甲乙经》主要参考了下列哪些书籍()A.《素问》B.《灵枢》C.《难经》D.《伤寒论》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5、明代主要针灸著作有()A.《针灸大全》B.《针灸问对》C.《针灸聚英》D.《针灸逢源》E.《神应经》6、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针灸医学专业,其中有:()A. 针博士一人B. 针助教一人C.针讲师十人D.针工二十人E.针生二十人五、简述1、针灸治病的特点是什么?2、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是什么?3、我国现存最早的经脉专著是什么?4、简述我国针灸医学史上的三次大总结。
——记忆十二经脉循行的秘诀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其实体现了经脉的主要分布部位和所联系的脏腑,了解并灵活运用它们,将很快记住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情况,用于指导针灸临床选穴与治疗.一、十二经脉走向规律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附:记忆要点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举手直立,阴升阳降”。
二、十二经脉命名规律十二经脉的名称是根据手足、阴阳、脏腑而确定的。
现分述如下:①脏腑十二经脉与人体六脏六腑有特定的联系,这种特定的联系用“属”、“络”来表示。
其中经脉直接联系的脏或腑,称为“属”,并以此脏或腑来命名该经脉;而属脏或腑的经脉又联络与其相表里的腑或脏,这种联络称为“络”.如手太阴肺经以“肺"命名,表示该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以“大肠”命名,表示该经属大肠,络肺。
②手足十二经脉中,主要分布在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主要分布在下肢的经脉,称“足……经”。
如手太阴肺经以“手"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上肢;足太阴脾经以“足”命名,表示该经主要分布在下肢。
③阴阳首先,根据阴阳学说,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腑,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凡属六脏,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
其次,根据阴阳盛衰、消长情况,阴阳再分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与阳明、少阳、太阳,它们在四肢内侧或外侧的排列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
另外,由于“头为诸阳之会”,六阳经均分布于头部;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还经过躯干部.阳经在头部、躯干部的分布仍遵循阳明在前、少阳在中(侧)、太阳在后。
三、实例演示1、手太阴肺经首先,手三阴从胸走手。
其次,手,提示分布在上肢;太阴,提示位于(肢体)内侧前缘;肺,提示属肺,络大肠。
因此,根据十二经脉的走向与命名规律可以推断,手太阴肺经,从胸走手,大致分布在上肢内侧前缘,属肺,络大肠.2、足少阳胆经首先,足三阳从头走足。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2019-2020学年针灸学练习题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包含了下列哪些内容() [单选题] *A.阴阳、五行、脏腑B.五行、手足、阴阳C.手足、阴阳、脏腑(正确答案)D.脏腑、手足、五行E.以上均非答案解析:该题考查十二经脉的名称。
十二经脉的名称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构成。
从正经十二脉的名称也可以推断出如:足厥阴肝经(C对)。
十二经脉的名称应严格按照手足、阴阳、脏腑的顺序。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十二经脉名称不包含(ABD错)。
2. 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单选题] *A.外侧前缘B.内侧中线C.外侧后缘D.内侧前缘E.外侧中线(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该题考查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属记忆内容。
三焦经又称为手少阳三焦经,分布于上肢外侧中线(E对)。
上肢外侧前缘为手阳明大肠经(A错)。
上肢内侧中线为手厥阴心包经(B错)。
上肢外侧后缘为手太阳小肠经(C错)。
上肢内侧前缘为手太阴肺经(D错)。
记忆:阳经,前中后:阳少太。
阴经,前中后:太厥少。
3. 循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单选题] *A.手太阳经B.手少阳经C.手厥阴经(正确答案)D.手少阴经E.手太阴经答案解析:该题考查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属记忆内容。
手太阳经分布于上肢外侧后缘(A错);手少阳经分布于上肢外侧中线(B错);手厥阴经分布于上肢内侧中线(C对);手少阴经分布于上肢内侧后缘(D错);手太阴经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E 错)。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为考察重点,需准确记忆。
记忆:阳经,前中后:阳少太。
阴经,前中后:太厥少。
4. 循行于内踝尖上八寸以下胫骨内侧前缘的经脉是() [单选题] *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正确答案)D.足太阴脾经E.足阳明胃经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足三阴经在下肢的分布规律。
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C对)、太阴在中(D错)、少阴在后(B错)。
十二经脉得循行走向规律就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得循行交接规律就是:①相表里得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相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交接;足阳明胃经从足背上至大趾内端与足太阴脾经相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小趾端与足少阴肾经相交接;足少阳胆经从足背上分出,至大趾外端与足厥阴肝经相交接。
②同名得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如手足阳明经交接于鼻旁,手足太阳经皆通于目内眦,手足少阳经皆通于目外眦。
③相互衔接得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经与手太阴经交接于肺中。
十二经脉循环走向与交接规律见下图。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
5、十二经脉得流注次序
细目一经络学说概述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得走向规律
2、十二经脉得交接规律
①相表里得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相交接
②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
③足、手阴经交接于胸部
十二经脉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