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8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适用三年制高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制订人:刘建超审定人:一、制订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顶岗实习》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订。
用于指导《顶岗实习》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顶岗实习》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最后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程。
它通过学生到实际生产企业进行顶岗学习与工作,学习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环境,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安全、质量、效率及环保意识,培养模具设计员、模具工艺员、模具数控加工机床操作工、模具装配调试工等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的教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素质:1.学习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各种规范与制度,熟悉企业环境,了解的模具企业生产与管理流程。
2.培养岗位工作能力:模具设计员或模具工艺员或模具数控加工机床操作工或模具装配调试工等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3.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安全、质量、效率及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4.培养自学能力、工具应用(如资料检索等)能力、技术文件写作表达能力、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建议学时六、课程教学设计指导框架345一、教学基本条件1.教学团队的基本要求(1)团队规模:基于每届4个教学班的规模,专兼职教师85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80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教学工作以兼职教师为主,组织管理以专职教师为主。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掌握模具技术和管理知识,具备在模具企业中履行岗位工作的能力与素质,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艺术。
(3)课程负责人:熟悉模具技术、管理技术和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具有高级职称的“双师”教师。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和实训设备设施条件,制定本课程标准。
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理念。
一、实训的性质和目的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训练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
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做到实践教学三年不间断,校内加强操作能力训练,校外与企业挂钩建立实习基地,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综合训练和综合考核。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我校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的重点专业,为提高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围绕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从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入手,按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
二、实训教学安排表三、实训模块设置说明1、模具钳工本模块是学生在具备相关理论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实训动手操作为目标,强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使学生具备机械类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划线、锉削、锯削、孔加工、攻套螺纹、锉配等加工技术和简单冲裁模制作、调试技术,同时也能掌握工量具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调整,并且能对一些常见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步骤有所了解,具备本专业中级技术人才所必备的理论、实训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和工作敬业意识,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初级、中级钳工实训教学计划,在基本保证知识连贯性的基础上,着眼于技能操作,力求精炼浓缩,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知识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好考核鉴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
2、普通车工本模块是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实训动手操作机床加工零件为目标,强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二、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开设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与该课程平行开设的课程有:《数控自动编程技术》,这些课程讲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而模具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的一类,其他零件适用的模具零件也适用。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在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讲授必需冲压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典型模设计制造内容,并适当简介新工艺和新的成型模具。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非模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
三、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拓宽机械类非模具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使机械类非模具专业的学生具有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模具零部件生产、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维修、模具加工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模具制造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具备所必需的模具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备处理模具制造中一般工艺技术问题的初步能力 :能适应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具备继续学习和继续提高的初步能力。
二、课时、学分72学时、6学分三、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模具零件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了解现代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动向,初步形成应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四、课程设计思路1、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该门课程以形成模具制造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学习项目选取的基本依据是该门课程涉及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范围,但在具体设计课程中,还根据几个典型模具的制造为载体,使工作任务具体化,产生了具体的学习项目。
其编排依据是该职业所特有的工作任务逻辑关系,而不是知识关系。
3、依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和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4、依据各学习项目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项目的课时数。
五、课程项目设计(内容与要求)课程模块项目名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学时模块一模具零件机械加工项目一:模架组成零件的加工1、初步掌握导柱、导套、模座( 板 ) 的加工工艺。
2、了解其他模具结构零件的加工方法。
具备根据模具零件正确选择加工方法、工艺装备并制定其工艺规程的初步能力。
4项目二:冲裁凸模的加工1、了解圆形凸模及非圆形凸模的加工方法。
《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目录一、课程概述 (3)1.课程性质 (3)2.设计思路 (3)3.课程主要内容 (6)二、课程培养目标 (7)1.知识目标 (8)2.能力目标 (8)3.素质目标 (8)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9)1.前后课程 (9)2.前导课程说明 (9)3.与后续课程的关系 (9)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1)五、学习资源的选用 (22)1.教材选取的原则 (22)2.推荐教材 (22)3.参考教学资料 (23)六、教师要求 (23)七、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23)八、考核标准与方式 (23)《模具设计与制造》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代码:专业代码0130课程类别:理论课学制学历及教育类别:中等职业学校初中起点四年制适用专业:3D打印技术应用建议学时数:64学时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模具设计与制造》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拓展课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课,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设计思路(1)课程设计理念、依据本课程基于项目化课程开发理念,以专业核心就业岗位(操作员)能力培养为重点,定位培养目标。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在设置。
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二、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非模具专业学生的一门拓展专业课。
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冲压工艺及冲模设计的基本知识,了解冲模加工的特点,初步具有编制冲压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进行设计简单冲模的能力;了解塑料成型的特点,掌握塑料模的基本结构和塑料模设计的基本知识。
2、课程与前修后续课程的关系开设本课程,是在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工艺学》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与该课程平行开设的课程有:《数控自动编程技术》,这些课程讲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方法,而模具零件也是机械零件的一类,其他零件适用的模具零件也适用。
3、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形成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整体框架为基本目标,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课程标准设计思路针对岗位工作过程任务、项目实用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职业素质培养,符合高职教育中突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特色。
在设置上具有针对性同时又强调适应性,课程内容不能太专、太细,而要考虑到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能跟上时代发展、职业变化的需求而不断调整自身的问题,因此着重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
因此,讲授必需冲压和塑料成型基础知识,着重介绍典型模设计制造内容,并适当简介新工艺和新的成型模具。
本课程标准用于指导非模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施。
三、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拓宽机械类非模具专业学生的知识面和就业面。
使机械类非模具专业的学生具有从事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工艺规程编制及实施、模具零部件生产、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维修、模具加工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等工作的基础知识。
模具设计课程标准模具设计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环节。
模具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等方面,对模具设计课程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课程设置。
模具设计课程应设置在机械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中,通常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学年。
课程学时一般为48学时,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程设计等环节。
二、教学目标。
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模具设计能力,使其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其具备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模具材料的选用、模具结构设计、模具加工工艺、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使用与维护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方法。
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操作、课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考核评价。
模具设计课程的考核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实验考核外,还可以采用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综上所述,模具设计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丰富的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考核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希望各高校在模具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能够充分重视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模具测绘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测绘实训课程性质:职业能力必修实践课程学分:1分计划学时:24 学时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1.前言1.1课程定位本课程属于职业能力必修实践课程,是在学生掌握了机械图样的表达知识、常用的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知识、公差相关理论知识以及识图和制图技能、材料识别与选择技能、几何量判定及检测的初步技能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根据模具实物测量和绘制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实际技能而开设的。
其目的是为今后学习其它职业能力课程和从事实际的模具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工作打下基础。
1.2设计思路鉴于该课程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为多门职业能力课程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地位,为了实现培养模具设计及制造高技能人才的教学目标,确定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为:1.本课程标准应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企业模具生产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课程教学目标,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实施课程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本课程教学应贯彻工作过程导向作用,强调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在满足教学目标要求的课程内容广度和深度前提下,教学项目的选择主要考虑实际测绘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性目标的实现。
2.课程目标1.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教学活动,学生应具有根据给定模具实物测量并绘制出一整套模具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实际技能,通过分工协作、独立绘图,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以及协同工作的能力,为其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并通过后继课程的学习,能在模具设计和制造岗位上从事业务范围内的设计制图工作。
1.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1.加强、巩固、深化、扩展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对实物模具的拆装,零部件测量的方法。
3.掌握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的使用。
4.具备徒手绘制模具零件草图的能力。
5.具备仪器绘制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的能力。
6.了解并应用模具设计、互换性、模具工艺等初步知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它主要以冲压模和和塑料模的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精密异型加工、特种加工为教学重点的一门学科。
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以《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冲压成型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二门课程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加工工艺相关的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能够进行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和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
使学生形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的制订,分析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岗位技能。
本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1)具备进行模具零件结构、材料、精度的工艺性分析的能力;(2)掌握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3)具备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4)具备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5)能够制订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6)能够进行工艺指标控制;(7)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8)能够承担模具加工基层生产技术管理任务。
2.知识目标(1)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如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热处理要求等。
(2)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过程、确定切削用量等。
(3)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及装配要求和方法。
(4)应用工艺编制的基本知识,制订符合技术规范的工艺文件,并评价、完善工艺方案。
3.能力目标(1)会各类模具零件工艺流程的制订方法,具有对模具各类典型零件常见加工方法正确选用的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标准⼀、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的⼀门主⼲专业课程。
它的⽬标是使学⽣具备从事相关专业的⾼素质劳动者和中⾼级专门⼈才所必需的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为提⾼学⽣的全⾯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和继续学习的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掌握模具运⽤领域及模具产品分类,掌握不同模具的典型结构、了解模具零件的加⼯⽅法,模具装配⼯艺以及模具设备的选⽤。
使学⽣掌握模具的结构,加⼯⽅法、装配⼯艺能与本专业的职业要求联系起来,并⽤于实际⼯作和⽣活中,实现知识与技能的统⼀。
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标:(⼀)知识⽬标1、掌握冲裁、弯曲和拉深⼯艺理论知识,会编制冲压⼯艺规程和设计冷冲压模具。
2、了解胀形、翻边、冷挤压和覆盖仲成形的冲压⼯艺和模具设计理论知识。
3、掌握塑料注射成型⼯艺及注射模设计的理论知识,会设计塑料注射模。
4、了解塑料的压缩成形、压注成形、挤出成形⼯艺及模具设计理论知识。
5、掌握模具成形表⾯的机械加⼯、特种加⼯及模具装配知识。
6、对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如快速模具制造技术、逆向⼯程技术)作⼀般性的了解。
(⼆)能⼒⽬标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综合运⽤模具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和⽣产实际和解决实际⼯程问题的能⼒,进⾏塑料模具设计的初步训练,培养学⽣的综合设计能⼒。
2、通过制定设计⽅案,综合运⽤所学知识对冲压⼯艺进⾏分析计算,正确设计冲压模具、确定尺⼨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的考虑制造⼯艺、实⽤和成型⼯艺参数等要求,达到了解和掌握模具的设计过程和⽅法。
3、进⾏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
使学⽣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技能,进⼀步提⾼学⽣利⽤相关的技术资料、运算、绘图能⼒。
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设计资料(⼿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经验数据、进⾏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本门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在模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
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将全面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并能够独立完成常见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任务。
二、教学目标1.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理解常见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学会使用相关的模具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4.掌握常见的模具制造工艺和加工方法;5.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工程师。
三、教学内容1. 模具设计基础•模具设计的定义和分类•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模具设计流程与方法•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2. 模具结构与工作原理•塑料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压铸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冲压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型腔和零件的设计原则3. 模具制造工艺与加工方法•模具材料的选用与表面处理•模具加工工艺和设备介绍•模具配套设备的选用与使用•模具加工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4. 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塑料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压铸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冲压模具设计案例分析•实际中遇到的模具设计问题及解决方法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介绍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原理;2.实践操作:学生通过使用模具设计软件进行实际操作,锻炼模具设计的实际能力;3.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并解决模具设计中的问题;4.课程项目:设置模具设计与制造项目,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制作。
五、教材和参考书目1.《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导论》2.《模具制造工艺与装备》3.《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4.《压铸模具设计与制造》六、评价与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2.课程设计:根据课程要求完成模具设计和制造项目;3.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考核。
七、教学资源支持1.计算机实验室:配备模具设计软件和相关的模具制造设备;2.图书馆:提供教材和参考书目,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研究的资源;3.网络资源:提供模具设计和制造领域的最新动态和案例分析。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2. 课程性质:专业实训课程3. 课时安排:共计32 学时4. 授课对象:大三本科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5. 教学目标:(1)了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流程及方法;(2)掌握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如AutoCAD、SolidWorks 等;(3)熟悉模具制造工艺,如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4)具备一定的模具制造与调试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安排1. 模具设计与制造概述(1)模具的概念及分类;(2)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意义;(3)模具行业的发展趋势。
2. 模具设计基础(1)模具设计原则;(2)模具结构设计;(3)模具零件设计。
3. 模具设计软件应用(1)AutoCAD 软件的基本操作;(2)SolidWorks 软件的基本操作;(3)模具设计软件的应用实例。
4. 模具制造工艺(1)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2)数控加工工艺;(3)电火花加工工艺。
5. 模具制造与调试(1)模具制造过程;(2)模具调试方法;(3)模具使用与维护。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讲解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2. 实践操作:上机操作,学习模具设计软件的使用,并进行模具制造工艺实践;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模具设计案例,提高学生模具设计能力;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模具制造过程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2. 实践操作成绩:上机操作及模具制造工艺实践;3. 期末考试:闭卷考试,考察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教材;2. 课件:PowerPoint 课件;3. 模具设计软件:AutoCAD、SolidWorks 等;4. 实践设备:数控机床、电火花加工设备等。
六、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的安全教育1. 安全知识介绍:介绍模具制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如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等;2. 安全操作规范:讲解模具制造设备的使用规范,如数控机床、电火花加工设备等;3. 应急处理方法:培训学生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如设备故障、人员伤害等。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目录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 (4)入学要求 (4)学习年限 (4)培养目标 (4)职业范围 (4)人才规格 (6)专业(实训)课程 (7)课程结构 (12)指导性教学安排 (13)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实训(实验)装备 (16)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21)模具零件检测课程标准 (28)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2)模具拆装课程标准 (37)模具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42)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冷冲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冲裁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3)弯曲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9)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64)注塑成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二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0)三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5)斜导柱抽芯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85)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冷冲压与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模具品质管理、数控机床操作、冲压设备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企业模具生产与管理能力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识读与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及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基础能力零件机械加工基础知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通用机床的操作技能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及程序编制的能力数控铣床操作技能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能力模具零件检测评价能力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编制一般模具结构件的制造工艺规程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模具制造工》(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课程】【课程结构】拉深模具技术2.学分制教学指导方案说明:1.每学期周数栏中A / B,A 表示理论与实训综合教学周数,B表示集中实训周数。
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教学标准机械工程学院2011年9月2日一、实训达到的目标《模具设计制造装配综合实训》是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训项目。
本项目主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制造技术,模拟真实生产场情,在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模具这一装备技术完成从图纸到零件的生产过程,培养模具专业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
实训共分三大模块:模具设计模块、模具制造模块、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块。
三模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
本项目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掌握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典型零件制造工艺规程编制、工序卡分析等基本方法;掌握典型模具零件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的基本方法、电火花与线切割基本方法及普通机械加工方法;掌握模具装配工艺过程、模具装配调试基本方法。
熟悉模具制造企业设计部门、技术测量部门、装配车间的工作流程和内容。
二、教师的准备工作1.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点与能力担任指导教师应具有机械制图、Pro/E、CAD/CAM、结构设计、材料、热处理、公差配合、工艺知识、塑料模知识、冷冲模知识、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模具装配等知识点。
同时应具有塑料模设计、冷冲模设计的能力,熟悉现代模具制造的能力。
2.教师的参考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制造技术、模具制造工艺学、塑料模设计手册、冷冲模设计手册、PRO/E(或UG等)设计基础、PRO/E(或UG等)模具设计、模具材料及热处理、机床数控技术与应用。
3.综合实训的相关资料任务书、综合实训手册、设备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范、学生所用资料准备等。
4.实训室设备的准备工作实训所需的设备、工具、材料,设备的完好检查,教师熟悉设备的程度,实训室的安排等。
三、实训的作业流程四、实训的考核标准注:单项优计5分,良计4分,中计3分,合格计2分,不合格计1分。
总评成绩:九项平均:优≥4.5;4.5>良≥3.5;3.5>中≥2.5;2.5>合格≥1.5;不合格<1.5五综合实训的实施过程1、分组讨论,确定模具设计方案(第1天)1)学生分组并选出小组长,教师指导学生了解模具零件图,分析其加工工艺性及材料的工艺性(1小时)2)各小组收集有关资料,讨论及确定模具设计方案(4.5小时)给学生发综合实训参考资料,学生小组长将模具设计方案简要记录。
附件7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目录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 (4)入学要求 (4)学习年限 (4)培养目标 (4)职业范围 (4)人才规格 (6)专业(实训)课程 (7)课程结构 (12)指导性教学安排 (13)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实训(实验)装备 (16)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21)模具零件检测课程标准 (28)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2)模具拆装课程标准 (37)模具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42)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冷冲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冲裁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3)弯曲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9)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64)注塑成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二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0)三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5)斜导柱抽芯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85)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专业名称】模具设计与制造【入学要求】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学习年限】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冷冲压与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模具品质管理、数控机床操作、冲压设备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人才培养规格】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企业模具生产与管理能力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识读与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及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基础能力零件机械加工基础知识钳工基本操作技能通用机床的操作技能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及程序编制的能力数控铣床操作技能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能力模具零件检测评价能力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编制一般模具结构件的制造工艺规程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模具制造工》(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训)课程】【课程结构】 拉深模具技术 热流道模具 CAE 模流分析 特种注塑 成型模具技术 气体辅助 成型技术模具特种 加工技术模具CAD/CAM 压铸模具 气动与液压 人文教育模具特种材料【指导性教学安排】1.学年制教学指导方案2.学分制教学指导方案说明:1.每学期周数栏中A / B,A 表示理论与实训综合教学周数,B表示集中实训周数。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推荐)一、专业名称与代码专业名称:磨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代码:580103二、入学要求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学习年限基本修业年限3学年,弹性学制可延年2年。
四、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有创造意识,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能使用计算机及CAD/CAM软件工具,运用模具技术和相关工程技术,从事成形工艺与模具制造工艺编制、现代模具制造设备操作和模具项目生产组织与管理工作的专业学历层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1. 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收到初步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2. 养成诚信、敬业、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法律法规、安全、质量、效率、保密机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掌握必备的工程技术基本知识,模具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
4. 了解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
5. 通过英语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
6. 通过计算机相应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7. 通过模具制造工/数控铣(加工中心)/电加工/钳工等工种的中级及以上职业资格水平考试,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8. 具备中等偏复杂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能力。
9. 具备中等偏复杂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工作能力。
10. 具有一定的模具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11. 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工具应用(如资料检索等)能力、技术文件写作表达能力、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等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具备较强的工作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课程标准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课程标准
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结合我校学生和实训设备设施条件,制定本课程标准。
突出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教学理念。
一、实训的性质和目的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训练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关键。
为此,我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做到实践教学三年不间断,校内加强操作能力训练,校外与企业挂钩建立实习基地,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加强综合训练和综合考核。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我校为社会培养技术工人的重点专业,为提高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围绕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我们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从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入手,按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作为组织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的主线、质量考核的主要标准。
二、实训教学安排表
三、实训模块设置说明
1、模具钳工
本模块是学生在具备相关理论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实训动手操作为目标,强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使学生具备机械类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划线、锉削、锯削、孔加工、攻套螺纹、锉配等加工技术和简单冲裁模制作、调试技术,同时也能掌握工量具和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调整,并且能对一些常见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步骤有所了解,具备本专业中级技术人才所必备的理论、实训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和工作敬业意识,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而制订的初级、中级钳工实训教学计划,在基本保证知识连贯性的基础上,着眼于技能操作,力求精炼浓缩,突出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
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知识后,能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好考核鉴定的知识要求和技能要求。
2、普通车工
本模块是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实训动手操作机床加工零件为目标,强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使学生掌握车削外圆、阶台、圆锥体、切槽、成形面、钻孔的车削等加工技术,同时也能掌握对机床的维护、保养和调整,并且能对一些常见零件的加工工艺步骤有所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和工作敬业意识,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3、普通铣工
本模块是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以实训动手操
作机床加工零件为目标,强化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使学生具备掌握铣平面、阶台、斜面等加工技术,同时也能掌握对机床的维护、保养及调整,并且能对一些常见零件的加工工艺步骤有所了解。
同时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团队意识和工作敬业意识,为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就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4、数控车工
本模块是学生在具备一定理论专业知识的前提下,培养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和数控机床仿真软件操作方法。
使学生获得对数控车床的感性认识,了解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和工作方法。
掌握数控车床的编程技能、操作技能、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技能及手工编程技能。
5、技术测量
本模块以够用为原则讲述理论知识,以掌握为目标强化技能训练。
使学生具备机电类中职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万能量具的识读和零件测量技术及维护保养和调整,并且能对一些专用量具、标准量具的识读和测量方法有所了解,具备本专业中级技术人才所必备的工件检测、量具识读及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零件测绘技术。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6、模具制造
本模块以够用为原则讲述理论知识,以掌握为目标强化技能训练。
使学生具备机械类中职学生应该熟悉的冲裁模的加工工艺过程,掌握凸、凹模、导柱、导套、固定板、卸料板等零件的加工、装配和调试及设备参数的选择和试模等知识和技能,并能综合利用相关设备对零件进行加工,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7、模具装配
本模块以够用为原则讲述理论知识,以掌握为目标强化技能训练。
使学生具备机械类中职学生应该掌握装配基础、冲裁模的装配与
调试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8、校外生产实习
校外生产实习是职业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学的有效延伸和必要扩展,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内容。
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初步完成从理想到现实的心理转换和从学生到职工的角色转换,为他们将来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充分了解企业,学习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方式,了解当前市内外就业市场状况等,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能力。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校外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为期3周。
9、毕业顶岗实习
依据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实管理规定”和“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顶岗实习教学大纲和质量标准”实施。
四、项目教学内容
螺
纹
2、掌握套螺纹的方法。
锉配1、按图纸的公差要求,正确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加工和
测量方法;
2、熟练掌握锉、锯、钻的技能,并达到一定的加工精度;
3、正确地检查修补各配合面的间隙,并达到锉配要求。
普通车工基本
知识
1、掌握车床的润滑与维护保养方法;
2、掌握操纵车床的方法。
刀具
零件
装夹
1、初步掌握常用刀具的刃磨方法;
2、能正确找正和安装零件;
3、能对零件尺寸进行测量和对质量进行简单分析。
车削
及切
削
用量
1、掌握试切法与试测法控制外圆尺寸的方法;
2、熟练掌握零件的找正方法;
3、掌握车削台阶的方法;
4、掌握尺寸的正确测量方法。
轴类
零件
加工
1、能加工各类轴类零件;
2、能合理安排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圆锥
面
加工
1、学会圆锥面的加工及机床的调整操作;
2、掌握圆锥面的检测方法。
切槽
与
切断
1、掌握切断和切槽的方法;
2、掌握切断和切槽的加工工艺。
套类
零件
1、能加工各类套类零件;
2、能合理安排套类零件的加工工艺。
数控车工车床
操作
1、熟悉车床的操作面板;
2、熟悉车床的基本操作。
阶台
轴
加工
1、了解工量夹具的正确使用;
2、掌握数控加工简单轴类零件的加工;
3、掌握阶台轴的加工工艺制订及加工。
圆孤
类
加工
1、掌握圆孤指令的编程和加工及加工工艺;
2、掌握圆孤车刀的合理选择和使用。
槽类
加工
1、掌握调用子程序的编程;
2、掌握切槽刀的使用及参数。
螺纹
加工
1、螺纹刀的装刀、对刀方法;
2、螺纹指令的编程及参数设置。
综合
加工
1、综合零件编程循环指令运用;
2、综合件工艺及加工;
3、零件尺寸精度的控制。
技术测量基础
知识
1、计量单位和测量器具;
2、测量器具的选用;
3、测量误差;
4、测量方法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5、测量基准面和定位形式的选择。
游标
类量
具
1、游标卡尺;
2、深度游标卡尺、高度游标卡尺和齿厚游标卡尺;
3、正弦规和水平仪;
4、莫氏量规和量块;
5、游标万能角度尺。
1、外径千分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