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69
我国古代出现过的政治制度及作用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的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1)时间与地区: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2)标志: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3)政治形势:传说中的黄帝以战争手段平定四方,安抚万民,又分置官员,确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夏商政治文化:(1)夏朝:王位世袭制的形成,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开始,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礼记》中记录了孔子的一段话,其大意是:往古的“大同”时代,“天下为公”;现在的“小康时代”,则是“天下为家”。
这说明了从“天下为公”到“家天下”的大致演化过程。
)(2)商朝:商代贵族以血缘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二、西周分封制1、前提:在牧野一战中,周击败了商王朝的军队主力,建立了西周。
2、内容:(1)周武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使他们成为各领一方的诸侯。
(2)诸侯的权力与义务:诸侯国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分封对象:子弟、功臣和亲周的商朝旧贵族。
4、评价: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5、瓦解:受封的诸侯权力较大,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随着诸侯国实力的不断增强,王权衰弱,分封制走向崩溃。
三、西周的宗法制1、渊源:有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实质: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一种等级制度。
4、核心:嫡长子继承5、内容:(1)同宗族内部最高权力地位的传承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原则;(2)确立大宗、小宗的体系;(3)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中国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
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
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
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
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
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地方行政制度政治制度主要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与之相关的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它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之服务。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向知识梳理一、皇帝制度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
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
从此,皇帝成为我国封建时代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从秦始皇起,皇帝的特权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
明代,皇帝废除宰相制度直接统管政府,并建立庞大的宦官机构和厂卫制度,实行专制特务统治,皇帝制度走向极端。
明末清初,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针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
他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在19世纪末的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以君民共主的君主立宪政体代替君主专制政体。
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中华民国的建立,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
二、中央官制秦朝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度。
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管理军事。
三公以下设九卿,分掌朝廷和国家各项行政事务。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创,唐太宗时进一步明确了三省的职权。
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机构。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政令。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三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具体负责各项行政事务。
宋太祖将宰相的职权一分为三,总揽中央行政权力。
在宰相之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管理军事,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管理财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财政权。
元世祖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统治机构。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综述1、商周时期,采用“世卿世禄制”(世官制)。
在这种制度下,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至奴隶社会鼎盛的西周,世官制也进入鼎盛时期。
周世官制的特点是:它与当时推行的宗法制、分封制紧密结合。
那些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大小贵族,便是受封的各级封君,他们均遵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代代相袭,占有封地,所以也就世代垄断官职。
这种世卿世禄制,与后代的“选贤任能”有着本质上的差异。
在“世卿世禄制”下,也有“选贤任能”的现象,比如商汤重用伊尹,文王起用姜尚等等。
但这种选贤任能未能打破世卿世禄制的基本原则,只是较为个别的“破格”现象。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一前475年),选贤任能成为春秋时的流行风尚。
齐桓公纳鲍叔牙之谏,重用同他有一箭之仇的管仲,委以军国要务,奠定了东方大国的基础。
秦穆公在用人上不拘一格,把来自敌国的丕豹、少数民族的由余、五张羊皮换来的奴隶百里奚,统统网罗在自己麾下,成为西方霸主。
还有如楚庄王任用“鄙人”孙叔敖,问鼎中原,饮马黄河;吴王阖闾重用楚国亡臣伍子胥,几乎灭了楚国;越王勾践重用范蠡和文种,卧薪尝胆,灭吴复仇。
整个春秋时期,选拔优秀人才的故事不绝于书。
但是,这时的选贤任能,属于一种“伯乐相马”式的人治方式,只是对世卿世禄制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并没有形成规范化的新制度。
3、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前221年),在官吏选拔上广泛推行军功制和养士制。
军功制就是把功劳大小作为选拔官员的基本条件。
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说苑〃政理》)。
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真正做到了如同商鞅所说的那样:“利禄官爵专出于兵,无有异施也。
”(《商君书〃赏罚》)养士制就是由执政的高级官员豢养一批具有特殊知识或技能的士人,作为人才储备,为己所用。
“士”在战国时期已经成为在政治上具有重大影响和作用的社会群体,是当时新型职业官员的主要来源。
1.统一与分裂古代历史上,统一和分裂这一对矛盾长期存在。
但是,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第一,先秦时期中国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或称为“部族国家”阶段,它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都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用分封制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用世卿世禄制作为各级政权的基本管理方式。
西周的分封制是古代部族国家发展的最完善的形态,到了西周末年,分封制度危机,王室衰微,中国政治进入到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向统一的中央集权过渡的历史进程也逐渐展开。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
诸侯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霸权而频繁战争,大量的诸侯国在这个过程中被兼并。
到了战国时期,整合为七个大诸侯国,在一定的意义上,是一种局部的统一和集权。
其一,秦国在商鞅变法以后逐渐强大,与东方六国的战争兼并和统一的含义日益突出,直至发展为前3世纪后期的统一战争。
其二,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际上准备了统一后的新的中央集权的行政模式。
当时各诸侯国普遍的出现了县制取代世卿世禄的情况。
在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商业发展,各地区的联系加强。
在思想意识上,韩非子提出了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论。
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战争和经济交流,中原的华夏族和其他民族的联系和融合的趋势加强,为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至前221年,秦赢得了统一战争的最终胜利,并在全国普遍推行郡县制度,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此进入统一和中央集权为主的阶段。
第二,从汉的大一统到隋唐的大一统第三,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分裂和统一2.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第一,秦汉时期第二,唐宋时期第三,明清时期3.古代经济史第一,先秦时期其一,农业生产的发展。
其二,工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其三,土地关系的变化。
第二,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掌握。
其一,表现和格局。
其二,原因。
其三,意义。
第三,隋唐时期其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经济政策。
秦朝的政治制度和选官制度秦朝选官制度:军功爵、文法吏。
秦朝选官制度:吕相为相前及为相初期多采用官吏世袭制,少数情况是统治阶级荐举提拔人才;军队系统着多是采用累军功的方法(二十级爵)。
秦朝一方面创设了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如:统一文字、度量衡及货币,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等等。
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独裁国家形成。
另一方面,秦朝的统治极其残暴,无休止的兵役、徭役以及暴虐的刑罚,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特别是到秦二世当政时期,其统治更加黑暗。
于是,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终于将秦朝推向灭亡之路。
秦国以军功与养士合二而一,形成客卿以军功升擢的定例,卓有成效,黄留珠先生在《秦汉仕进制度》一书中论之颇详。
该书列秦仕进之途为六,即保举、军功、客、吏道、通法、征士。
秦国在战国时期,军功就与劳考相结合。
入仕靠军功,而升迁则靠劳绩。
到了李斯为相时,官吏世袭制几乎被废,统治阶级荐举提拔人才得制度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但也蕴造了后来的九品中正制。
创皇帝制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
秦王嬴政兼采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国家的第一个皇帝,后世子孙代代相承,递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万世皇帝。
废除谥号。
规定皇帝自称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
中央制度秦始皇以战国时期秦国官制为基础,把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政府机构。
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有左右二员,掌政事。
太尉掌军事,不常置。
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贰,掌图籍秘书,监察百官。
法律制度秦始皇采用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建议,以法治国,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是秦始皇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大全(含选官制度)01基本制度——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萌芽于战国内容:①理论上,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②实践上,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规定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2)建立于秦朝内容:确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颁布秦律。
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3)巩固于西汉内容: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特点:重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4)完善于隋唐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
调整和健全了府兵制。
特点:①用分权的办法来加强君权;②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
(5)加强于北宋内容:集中军权——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
集中行政权——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派文官做知州,与通判互相牵制。
集中财权——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集中司法权——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
特点:强干弱枝;在中央分权的基础上地方分权。
(6)发展于元朝内容:在中央,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特点:地方行政体系有了重大发展;建立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理制度。
(7)强化于明清内容: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有四个阶段: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1.世袭制,自西周到春秋战国的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它以宗法制,分封制为基础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征。
从周天子逐层类推,形成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权力体系。
它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战国末期,随着各国变法世卿世禄被军功爵制取代。
2.军功爵制,秦在商鞅变法时制定二十级爵,这个制度是战国末期所有变法中最彻底的,最大限程度废除了世卿世禄。
从此之后有军功的授予爵位,官吏也必须从有军功爵的人里挑选。
每斩敌首一个,授爵一级,按爵位等级规定占田亩数,奴婢数量和服装要求。
军功爵制重点不在选官,而在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3.察举制,汉初官吏有两个来源,一是按军功爵位,汉是一个在乱世建立的新王朝,吏多军功很合理。
二是选自郎官,郎官是宫廷守卫或皇帝侍从。
但到武帝时,军功地主已经没落,而郎官出自任子或貲选,就是推举自家子弟或者花钱买官。
这样很难选出真正的人才。
于是元光元年(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令郡国每年举廉孝各一人,从此察举制正式确立。
除举孝廉为主要取士科目外,武帝还不定期设立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科察取士。
这些被察举到中央的人一般在郎署供职,然后再逐渐迁升。
4.九品中正制,曹丕为了获得世家大族的支持推行九品中正制。
由中央派中正官去各地察访士人,中正官依据品德,才能,门第来品评士人,共分九品,被评为上等者可以到各级行政机构任职。
起初九品中正制以唯才是举为原则,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但中正官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门第逐渐成为品评的首要甚至唯一条件,九品中正制成为了世族垄断选举的工具,为后来的门阀铺平道路。
5.科举制,隋文帝时废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时开创进士科,标志科举制诞生。
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是常设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书明算。
制举是皇帝临时开科的考试,登科即可授予官职。
武则天时曾设武举。
宋代对科举制的完善主要是防止考官徇私考生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进行糊名,誉录。
中国古代交通与文化传播交通史是历史总进程的一个重要的侧面。
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几乎都可以看到交通进步的轨迹。
交通条件决定着历史上文化圈的规模,也影响着各个文化圈相互之间的联系。
古代的文化传播与交通状况是分不开的。
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有赖于交通。
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葡萄、胡萝卜就无法来到中原;没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玉米、马铃薯就不能成为欧亚大陆的食品。
同样,没有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大量佛教典籍就无法从印度传到中国本土和从中国传到东瀛日本,“唯识”“因明”等学问也就不可能渗透到中国。
因此,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处处与交通密切相关。
周王朝在各地分封诸侯,利用所建置的政治军事据点以为藩屏,来维护中央政权的统治。
这种政治体制要求各地与周王室保持紧密的联系。
当时以车兵为军队的主力,也要求各地有平阔的大道相通。
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当时的文献,把周王室所主持修筑的连通各地的交通干道称为“周行”或“周道”。
《诗经·小雅·大东》中说“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形容“周道”如同磨石一样平整,如同射出的箭一样端直,体现了这种交通干道规划设计的合理和修筑施工的严谨。
春秋时期,交通建设有了新的进步。
大致在这一时期,太行山、秦岭等险山峻岭都已经开始有车路通行。
《国语·周语中》记载,周定王时,单襄公奉使自守前往楚国,途经陈国时,看到道路不修,馆舍不整,于是预言陈国将要灭亡。
可见,以交通道路为主体的交通设施是否修整,当时已经是体现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据《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载,晋平公当政时,晋国道路馆舍失修,也曾经受到郑国政治家子产的批评。
以交通干道的建设为基础,相应的交通设施也得以进一步健全。
《周礼·地官·遗人》说,贯通都市和村野的交通大道上,每隔十里,设置有“庐”,“庐”可以提供行旅饮食;每隔三十里,有可以止宿的“宿”,“宿”设有“路室”,并且有服务于行旅的粮草储备;每隔五十里有“市”,“市”有住宿条件更为优越的“候馆”,行旅消费品的储积也更为充备。
中国选官制度中国古代政治起源极早,早在2100多年前,就出现了选官制度。
为维护“厚德载物”的中华民族帝国,推动古代汉文明的发展,历代帝王把选官制度做成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魏晋之前的当局,站在政治理论的角度,建立了按照“大乘之道”的原则,把“君臣”和“百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选官制度。
在选官制度的组织下,封建帝国的军事、行政、百姓社会安全,以及政治、文化、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都获得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古代选官制度一般分为“端庄、庸内、贤臣、宰相”四级:端庄者即“公卿”,派出各朝大臣和官员,代表帝王逐审官吏;庸内者即“门下官吏”,是实施帝王的命令的行政部门官员;贤臣者,把朝廷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事务下达给庸内;宰相者,是最高官职,负责全国大政,并起草朝廷立法,监督立法的实施。
朝廷设置六部,负责行政、审查、官制、外交、司法、财务等事务,由“除,典,将,外,左,右”六官统率六部,实行朝廷统治,称为“三公九卿”。
古代选官制度重视对每一位官员的选调,严格审查其学识、业务能力,重视其品德训练。
因此,大量学士集聚四方。
汉朝遗留着Neo-Confucians清朝在政治中重视公正,严格管理官员,因而实行的选官制度受到了由衷的赞扬。
古代选官制度给考官把握政治权力,加强官制,对各时代的政治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弊端:一是太重视文凭,考上官场只看学识,不看业务能力,容易形成吃空饷、隐拉美談现象;二是制度很完善,但以出身势力强攻战胜弱攻是常事,容易形成“强势恣意”、“得要兼之而取”的社会风气。
古代选官制度在整个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社会的天然秩序必须通过统治者的权力来保持,而此类统治力量的构成则需要一套完善的官权机构。
唐宋两代的官制机构,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以及历来以来的文化选择合得天衣无缝,堪称古今中外选官制度的佳话,有益于形成独特且厚重的历史文化。
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作为一种非常古老的文明国家,中国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一直是历史学家、法学家和政治学家研究的焦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
政治制度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可以分为两种:帝制和封建。
帝制指的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而封建则是在中央政府的基础上,地方上实行的分权政治制度。
帝制在中国古代的帝制制度中,皇帝是统治者,他拥有最高的权利和权威。
皇帝的权力包括政治权力、军事权力和司法权力。
为了保证皇帝的权威,官员和百姓都必须遵守皇帝的意志。
在汉朝以前,中国的帝制制度还不是非常完整和稳定。
直到汉朝的建立,中国的帝制制度才开始完善和巩固。
汉朝皇帝设立了官制,清晰地规定了各个官职的职责和权限。
为了保证国家稳定,汉朝皇帝还特意制定了法律和刑罚,用以惩罚犯罪分子。
在隋唐以后,中国的帝制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
唐朝的皇帝设立了三省六部,为中央政府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明清时期,中国的中央政府设立了升官道路,为垂直管理提供了顺畅的通道。
封建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中也很重要。
封建制度是在帝制制度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实行的一种分权制度。
在封建制度下,地方政府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来制定政策。
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历史中非常漫长,自春秋时期以来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当地拥有极大的自治权,这为封建制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唐朝以后,封建制度开始在中国的各个地方隆重推行。
唐朝设立了五等爵位,这为封建制度的推广打下了重要基础。
在宋朝以后,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地方政府开始拥有更大的自治权。
法律制度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非常复杂和严厉。
在中国的历史中,对于犯罪分子的惩罚方式也非常多样化,有时甚至会采取一些残酷的方式。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一些法律制度:•诛杀九族:指罪犯不仅自己要受到惩罚,而且他的亲戚也要一起遭受惩罚。
这种惩罚方式非常残酷,但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时期仍被采用。
古代选官制度分析论文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是由帝王和贵族统治下的一个复杂的系统。
该制度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有所不同,但可以看作是一个普遍的政治文化现象。
本文将分析古代选官制度的来源、特点和影响。
首先,古代选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在这个时期,政治制度正发生深刻的变革。
由于诸侯国之间数次战争和平衡的变化,有时诸侯必须向有实力的地主或民众提供政治职位来加强自己的统治。
这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危机,同时也促进了各地方的发展和进步。
其次,古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包括:一是钦点制度。
这种制度最早出现在秦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逐渐扩大。
皇帝和各级贵族有权钦点官员。
二是考试制度。
这种制度在唐代是最严格的。
官员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考试,以保证其素质。
三是升迁制度。
这种制度主要是通过官级晋升、职务提升来调整官员等级和地位。
不同于其他制度,该制度更加公正和透明。
在古代选官制度的影响方面,首先它对政治清明性的提高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次,它促进了知识精英聚集,培养了一批文化精英。
第三,选官制度对社会的平稳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给不同阶层的人提供了相应机会。
此外,选官制度对于法律和行政管理的规范化作出了贡献,并且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树立了榜样。
然而,古代选官制度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
最为明显的是,任官的机会更倾向于富人和贵族,因此被广泛批评。
而平民则很难在这种制度下获得任何政治地位。
此外,选官制度也有可能导致官员腐败,或者将无能的人提拔为高级官员。
综上所述,古代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制度有其明显的好处和不足之处,但它在推动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对古代选官制度的深入了解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古代社会的政治和文化面貌,以及对现代社会政治制度改革的启示。
中国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之一,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
其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举制。
1. 王位世袭制从禹的儿子启开始,禅让制的惯例被破坏,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一次重大的历史变革,它标志着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为奴隶社会的“家天下”所取代。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它是历史的进步,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 察举制秦朝以后,封建的选官制度有了发展。
汉武帝时建立和发展了一整套选官制度用来选拔人才,其内容包括地方察举和皇帝征召等,其中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官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各方面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出现鼎盛局面的重要原因。
东汉时期继续实行察举制,但前后有所变化。
初期主要依据人才在地方上的声望,称为“乡举里选”。
中期以后,豪强地主势力开始恶性膨胀,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
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后期,宦官把持用人大权,选官制度更加腐朽,出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腐朽居面。
3. 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选官制度。
三国时开始实行,隋唐时被废除。
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使汉代的察举制度无法继续实行下去。
曹操为发展自己的势力,采用“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曹丕当政时创立了九品中正制。
具体做法是: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州的中正官,察访士人,评列九品,作为官吏除授的依据;中正评定士人,家世、才能并重。
曹魏后期,尤其到了晋朝,九品中正制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选拔人才的途径。
由于中正官一职为世家大族所垄断,选官任人唯看门第家世,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等级森严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加速了魏晋以来士族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是指通过选举产生官员的政治体制。
选官制度的演变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各个文明。
无论是在古希腊的城邦、古罗马的共和国、还是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都可以看到选官制度的影子。
在过去的几千年里,选官制度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革,逐渐形成了现代选举制度。
早期的选官制度通常是基于财富和社会地位的。
在古希腊,财产拥有者才有资格参与选举,并且只有某些特定的社会阶层可以出任政务职位。
在古罗马的共和国时期,参与选举的资格也是与财富和社会地位密切相关的。
只有拥有一定财产的罗马公民才能成为选举的对象,并且只有贵族才能被选举为高级官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对选官制度的要求变得更加复杂。
在欧洲中世纪的封建社会中,选官制度与封建等级制度相结合。
在这个时期,贵族具有继承权,并且他们可以通过选择自己的执政官来行使权力。
这种制度使得政治权力更为稳定,但也限制了平民阶层的参与。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选官制度发生了质的变化。
这些事件引发了人们对普遍政治参与的渴望,促使选官制度朝着更加民主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例如,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不能基于种族、性别、财产或教育程度来剥夺公民的选举权。
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参与选举的范围,增加了平民阶层的政治权力。
随着工业革命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兴起,选官制度在20世纪经历了进一步的演变。
普选制度逐渐成为了主流,这种制度赋予了所有成年公民平等的选举权。
这种制度确保了政府的合法性,增加了政府的代表性,并为公民提供了全面参与政治决策的平台。
现代选官制度还进一步发展为多党制和选区划分等制度。
这些制度确保了政治力量的多元化和平衡,防止权力的过度集中和滥用。
同时,选举制度也在不断创新,借助现代技术手段来提高选举的公正性和效率,如电子投票和在线选举等。
总而言之,选官制度的演变是人类政治进步的体现。
从最初的财产和社会地位决定选举资格到现代的普选制度,我们可以看到对平等、民主和公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