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语教育的中国国情看英语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规定和要求。
英语作为一门全球通用的语言,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因此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提高我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的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它要求学
生在不同阶段具备不同的英语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这为教师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英语水平。
其次,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它要求教
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包括词汇、语法、听力、口语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它也要求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除此之外,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还对于英语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规定。
它要求教
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它也要求教师们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总的来说,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对于我国的英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为教师们提供了明确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
同时,它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英语能力。
相信在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英语教育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新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教育部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本文旨在对新修订的《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变化特点,探讨其对我国义务教育英语教学的影响,以期为广大英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新修订的《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在保持原有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优化和升级。
在课程内容方面,新标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新标准还增加了跨学科内容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方式方面,新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新标准还强调了教学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新修订的《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包括课程标准的背景、变化特点、实施建议等。
通过深入分析新标准的内容和要求,本文旨在帮助广大英语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标准的精神实质,为推进我国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新特点在新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展现出了一系列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教育的时代要求,也体现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度关注。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更加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课程不再仅仅关注语法和词汇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
这种转变体现了对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重视,也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
新时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2024版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24版义务教育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旨在指导高中英语教学,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人才奠定基础。
课程性质高中英语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阶段,是对学生英语素养进行全面提高的关键时期。
本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研究策略。
课程具有以下性质:1. 工具性: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研究英语可以帮助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为研究其他学科知识提供支持。
2. 人文性:英语课程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英语可以促进学生了解世界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实践性:英语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看等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4. 综合性:英语课程融合语言、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目标1. 语言运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看的能力,能在适当语境中准确、得体地进行交流。
2. 思维品质:学生通过研究英语,培养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等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文化意识: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认识中外文化的差异,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 研究策略: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研究方法,形成自主研究、合作研究、探究研究的能力,为终身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内容1. 话题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人物介绍、社会文化、科学知识、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
2. 功能项目:包括问候与介绍、描述与询问、表达与交流、讨论与辩论等。
3. 语法结构:涉及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以及时态、语态、句式等语法知识。
4. 语音、词汇和书写: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词汇拼写和书写规范。
《英语课程标准》版解读
《英语课程标准》是指中国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制定的,针对中小学英语教育内容和教
学要求的指导性文件。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要求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目标:明确了学生在各个学段学习英语的目标,包括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听
说读写等方面。
2. 语言能力要求:规定了学生在不同学段应具备的语言能力,包括语音、词汇、语法
等方面。
3. 教学内容:明确了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包括主题、话题、文本类型等,同时也规
定了一些核心词汇和语法知识。
4. 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教师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如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以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5. 教学评价:规定了对学生英语水平进行评价的方式和标准,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
《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学
习环境和资源。
同时,它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指导和参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
英语教育工作。
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一项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大学英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质量。
本文将对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的要求和意义。
1. 标准概述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是基于国家教育政策和与国际接轨的英语教学理念而制定的。
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2. 课程设置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对课程设置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首先,课程应分为不同级别和不同模块,以适应学生不同的英语水平和研究需求。
其次,课程内容应涵盖英语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听力、口语等方面,并结合实际语境展开教学。
最后,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和任务,让学生主动参与和运用所学知识。
3. 教学目标和评价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主要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评价标准则通过考试、作业、口语面试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4. 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大学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了对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要求。
教材应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要。
教学方法应多样化,注重互动和实践,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5. 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还关注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
教学管理包括教学组织、教师配备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规定,以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质量保障则包括教学评估、教学改进和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要求,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6. 应用与展望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未来,应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是对大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解读,希望能为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通过遵循标准要求,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是教育部为了规范我国英语教育而制定的一套教学指导方针,它对英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
它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意识。
这一目标的设定,使得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而不仅仅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
其次,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它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对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分级和设置。
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还强调了英语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鼓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
再次,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方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英语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这些要求,使得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的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和及时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激励,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和反馈。
这些要求,使得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要认真贯彻英语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提高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相信在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国的英语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绩。
对《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理解深圳市教科院禹明2001年,《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公布。
经过十年的使用,广大英语教师对《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充分肯定,满意率达95%。
在总结十年课程改革经验和听取英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组完成了修订工作。
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公布了《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了解《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与《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有那些主要变化?同时思考我们如何根据这些变化改进小学英语教学。
一.《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主要变化《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与《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1.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英语课程中的渗透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
那么,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如何体现的呢?1)“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课程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和平发展的大国,我国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如果我们要自立于世界之林,不能不学习英语,因为英语已经是全球使用最广的一种语言。
在“英语课程标准”的前言中,明确提到开设英语课程能为“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2)“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了英语课程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就学生的发展而言,开设英语课程不仅仅是让他们学习和掌握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掌握一门语言后,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课程性质:明确英语课程的本质和特点,以及其在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课程理念:强调英语课程要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 课程目标:明确英语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级目标,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分级目标是按照不同年级和层次设定,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4. 课程内容: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方面,以及具体的课程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
5. 课程实施:强调英语课程的实施过程和方法,包括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评价反馈等方面,以及教师的角色和责任。
6. 课程评价:明确英语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以及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标准。
7. 课程资源:强调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教材、教具、教学设备、网络资源等方面,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之,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是指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旨在规范和指导英语教学工作,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核心素养。
英语课程标准主要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是指在教育部门制定的关于英语教学的规范和要求,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首先明确了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这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流利地进行英语交流,理解英语文本,能够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
二、课程内容。
英语课程标准对于课程内容也有详细的规定,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
在语音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发音,掌握基本的语音规律;在词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能够灵活运用;在语法方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英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并能够正确运用;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各种类型的英语文本。
三、教学方法。
英语课程标准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规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四、评价标准。
英语课程标准还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进行了规定,要求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注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知识。
五、教材选用。
英语课程标准还对教材的选用进行了规定,要求教材应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是英语教学工作的指导方针,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
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只有严格遵循英语课程标准,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出优秀的英语学习者。
中国《英语教学大纲》以及《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展概述一、《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的界定教学大纲是依据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及教学计划要求而编攥的教学纲领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计划、安排和实施的基本要求。
国家层面的教学大纲是组织编排教学素材和规划实施教学内容的法理依据,也是教育部门考核学生学业水平和评估教师教学效果的政策准绳。
外语教学大纲指导思想的演进过程是中国外语学界对于语言、师生关系、师生人格、身心素质,学习模式等的认识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
课程标准主要指国家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性指导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命题与考核组织的政策依据。
课程标准主要体现国家层面对于不同年级学生在三维目标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各级各类基础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架构,提出教学设想和评价的具体实施办法与操作建议。
《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二、《英语教学大纲》和《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一)、英语旧课程标准的雏形阶段(1904-1922)代表性《英语课程大纲》(二)、英语旧课标的发展和陨落阶段(1923-1955)代表性《英语课程大纲》(三)、英语旧大纲的诞生发展和淡出阶段(1956-2001)代表性《英语课程大纲》(四)、英语新课标的问世和完善阶段(2003-2022)代表性《英语课程标准》三、重点分析(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于2017年底正式颁布,标志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在课程宗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和评价方式这六个角度,《新课标(2017版)》比较修订前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课程宗旨的变化。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学习心得报告在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英语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在学习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在学习英语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日常口语交流能力,通过丰富的练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其次,英语学科要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为此,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欣赏,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再次,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结合。
课程标准提出了学生需要学习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但教学内容不应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教学设计和选择教材,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联系,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最后,评价和测试要合理科学。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和测试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状况,反馈给学生和家长,指导教学和教学改进。
因此,在评价和测试中,应该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注重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学习习惯和情感态度的评价。
通过学习《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我对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将利用这些理论指导,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将英语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国际交往的需求。
英语新课标的理解英语新课标,即《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中国教育部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对英语教育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
这一新课标在继承以往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强调了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交际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语境中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它提出了几个关键的教学理念:1. 语言能力:新课标将英语能力分为五个级别,从基础到高级,每个级别都有明确的能力描述和学习目标,以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提升语言技能。
2. 文化意识:强调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也是文化意识的培养。
学生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 思维品质: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4. 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
新课标提倡使用多种学习资源和方法,包括在线学习、合作学习等。
5. 情感态度:新课标认为情感态度对学习英语同样重要,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英语学习持有兴趣和热情。
6. 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尊重多元文化、公平竞争等。
7. 评价方式:新课标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笔试,还包括口语测试、项目作业、自我评价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英语能力。
8. 教学内容:新课标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更新,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文化知识、学习策略等,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教学需求。
9. 教学方法:鼓励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10. 信息技术:新课标强调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鼓励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新课标的实施,旨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需求。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是指国家对中小学英语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目标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运用英语。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促进英语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英语教学目标、英语教学内容、英语教学要求等方面。
首先,英语教学目标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是指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应该达到的语言能力和语言水平。
其次,英语教学内容是指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和范围,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
最后,英语教学要求是指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和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其次,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的提高,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最后,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的改进,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教师的英语教学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的提高,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
其次,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教师的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效果。
最后,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能够促进教师的英语教学态度的改进,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态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教师的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性,积极支持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教师的英语教学质量,为我国的英语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感悟英语新课标——浅谈学习《英语课程标准》的体
会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英语课程标准》是中国教育部颁布的英语教学和考试指引,旨在指导和促进各教育阶段英语教学和考试。
它体现了我国英语教学和考试改革的新成果,强调英语学习活动要以实现全民素质教育框架中的英语素质提高为目标,从而推进英语的社会性、实用性,以及中学根据中小学改革的要求,加大对英语有效教学的投入,以保证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能更加有效地实现自我发展。
首先,《英语课程标准》的重点是通过实施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这一点超越了以往教育改革中考试导向的思想,但《英语课程标准》也留有测试空间,由此可见它是以教育切实可行性为尊重的原则。
其次,提到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把英语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反复强调“用英语思维”。
教师在设计人性化的课堂活动中,要创设情境、体验活动,不仅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而且更坚实地帮助他们掌握英语知识,培养英语综合能力。
最后,教师在实施实施英语课程标准时,应把心投入,将因材施教、尊重学生适应自身特点状况,进而实现以学生为本,发挥师生活动的最大效果。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既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又是为了推进教育
改革,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新,使英语学习者更熟练、更全面的应用英语。
相信只要全体教师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理解《英语课程标准》,共同投入实施,我们将能拥有更科学、更充满活力和创意的英语课堂,实现持续英语能力发展和素质提升,为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谢谢!。
新标准英语课程标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一门必不可少的语言。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教育部门对英语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新标准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新标准英语课程标准突出了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在课程目标和要求上,新标准强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其次,新标准英语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新标准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再次,新标准英语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学内容和素材选择上,新标准引入了更多的跨文化交际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背景,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和文化素养。
最后,新标准英语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的综合评价能力。
在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上,新标准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
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总之,新标准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它不仅促进了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评价能力。
相信在新标准的指导下,学生的英语学习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发展,制定英语课程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英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探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
一、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英语是一门国际通用的语言,掌握好英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的能力。
因此,制定英语课程标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英语课程目标英语课程标准应该明确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目标。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同时,也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和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细分目标。
三、课程内容英语课程标准应该具体规定每年每个年级的英语课程内容。
这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
并且,要求课程内容能够逐步加深和扩展,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四、教学方法英语课程标准还应该明确教学方法的要求。
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既注重师生互动,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五、评价体系英语课程标准还应该明确英语学习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应该兼顾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
评价方式可以多样化,包括课堂测验、口语表达、写作作业、听力测试等。
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总结起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求,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制定英语课程标准需要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英语课程标准,能够更好地引导和规范英语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的英语能力和素质。
读《英语课程标准》感悟
《英语课程标准》是一份指导性的文件,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目标和准则,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
在阅读《英语课程标准》时,我有以下的一些感悟:
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包括听、说、读、写、看等方面。
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育应该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包括知识、技能、思维、情感、文化等方面。
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提升。
课程内容的设置:《英语课程标准》为英语课程的设置提供了指导性的意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
这为我们提供了课程设置的依据,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重视评价的作用:《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评价的重要性,认为评价应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这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评价的客观性和全面性,合理运用评价结果,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指导。
总之,《英语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启示,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我们也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份标准,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部分前言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和大调整的变革时期,呈现出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的发展态势。
作为一个和平发展的大国,中国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国际责任与义务。
英语作为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学习和使用英语对吸取人类文明成果、借鉴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增进中国和世界的相互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能够为提高我国整体国民素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的国际交流能力奠定基础。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对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他们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
学习英语能帮助他们形成开放、包容的性格,发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学习英语能够为学生未来参与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储备能力,也能为他们未来更好地适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化奠定基础。
一、课程性质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今后继续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学习其他相关科学文化知识奠定基础。
就人文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英语课程有利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注重素质教育,体现语言学习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打基础,为他们继续学习英语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英语新课程标准解读
英语新课程标准是指我国教育部针对中小学英语教学所制定的
一套教学标准,旨在引导英语教育走向现代化、国际化和多元化。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和多元化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对语言的自主掌握。
新课程标准还提出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将语言教学与实际生活、文化和社会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全球视野。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师生的角色转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学习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共同构建有利于学生语言发展的学习环境。
综合来看,新课程标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任务驱动、多元评价和社会化教育的教育理念,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一次重要改革和创新。
- 1 -。
从英语教育的中国国情看英语课程标准郭宝仙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自颁布以来,一直是英语教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已广泛为人们接受和认可,而近年来对课程标准一些理念和做法的质疑和争议尤其值得关注,如成晓光(2002)、张正东(2005)、鲁子问(2007)等。
质疑与争议的基本观点认为,课程标准的某些方面忽略了英语教育的中国国情实际,从而丧失了中国特色。
国情不能随心所欲地改造,只有深刻地洞察国情、积极利用国情资源,才有可能积极改善国情。
因此,笔者认为;基于英语教育的中国国情分析英语课程标准,有助于揭示课程标准实施的国情制约因素,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也有助于广大教师全面、辩证、理性地认识中国国情,能动地适应中国国情。
本文主要围绕《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展开讨论。
一、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国情是一种动态的社会历史存在,人类创造历史,又为历史所创造,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国情往往是长期难以变动的。
本文所指的英语教育的基本国情,主要就是指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变动的国情,主要有以下几点。
1.我国英语教育发展极不平衡。
地区差异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
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的英语语言环境和对英语教育的需求有很大差异,可以·利用的英语教育资源在数量、类型和特点上也有相当大的差别,这些都导致英语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
一方面,在上海、广州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师资、教学物质条件的获得等都有所保障,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班级规模较小。
另一方面,我们有大量的中小城镇和偏远山区。
在这些地区基本的英语教学条件欠缺,一些学校甚至没有收录音设备,缺少经过正规专业训练的英语教师,英语课程很难在小学三年级开设。
即使是开设,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英语教学资源严重缺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非常有限。
2.英语学习是外语学习,中小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升学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母语环境中进行的,除了英语课堂,绝大多数学生基本没有接触和应用英语的机会。
对于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学习英语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它是学校的一门主课,努力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是为了升学,这点已为国内许多大规模的调查所证实。
例如,根据1995—1997年对全国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调查,重点中学52。
68%、普通中学49.9%的初中生喜欢英语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英语是一门主课(张正东、陈治安,1997)。
根据1999年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的省会城市以及各直辖市的高中英语教学的调查,在主体性调查中,重点学校45.7%、非重点学校58.7%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力是升学;在参照性调查中的比例更高,两类学校分别为56.8%和59.7%(张正东等,2001)。
可见,对于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说,外语学习的重要动力是升学,而非用英语交际。
3.从事英语教学的师资存在巨大地区差异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外语学习环境中,课堂是学生接触英语的主渠道,英语教师的课堂话语本身就是学生直接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因此,与其他学科相比,英语教师的重要性就更加不言而喻。
与我国英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相联系,我国从事英语教学的师资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
仅以学历为例,到2005年底,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中,城市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比农村高4%,城市教师学历在本科以上的人数比农村多15.2%。
可见,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发展程度与城市相比尚有相当距离(温秋银、谢丽芳,2006)。
而多项区域性调查发现,很多农村教师的本科学历是通过自考、电大或函授获得的;如甘肃的某些县、市62.6%的被调查者是通过函授获得本科学历的,甘肃教师资源状况在西部地区屑中等,具有一定代表性(刘全国、慕宝龙,2009)。
这些教师同全日制师范类毕业生相比,专业能力和文化素养存在一定的差距(李斌,2009)。
另外,在农村和贫困地区,由其他学科教师经短期培训而转岗的英语教师所占比例较大,例如,在甘肃某些县、市这类教师占被调查者的22.7%(刘全国、慕宝龙,2009)。
4.英语学习人口多,大部分地区英语教学班级规模大、语言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小班化教学是外语教学的理想境界。
然而,我国是世界上英语学习人口最多的国家,据Eugene Eoyang(1999)的估计,我国学习英语的人数超过了美国总人口。
由于师资及教学条件的限制,即使在教学资源相对集中而丰富的大城市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每班的学生也在50名左右(王玉云、李力,2007);而在农村中学中,班级的学生数额一般在70人左右,有的班级人数达到80多人,有的超过90人,也有极个别的班级人数过百(陈富,2008)。
同一班级的学生,在知识贮备、行为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水平、个性品质等诸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带来很大的挑战。
5.输入为主的学习文化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输人为主的学习文化,在教育观念上崇尚师道尊严,在教学方法上习惯讲授灌输(夏纪梅、吴潜龙,1999)。
这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也是我国英语学习环境制约的结果。
因为我国外语学习者远离目的语社会,日常生活中缺乏耳满目染的英语语言环境,学习者的语言输入与接触量极其有限。
因此,师生非常重视积累和输入。
这与西方重输出、重归纳的学习文化具有极大不同。
二、从英语教育的中国国情看英语课程标准1.《标准》对英语课程任务的说明如前所述,我国中小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为升学,而非交际,绝大多数学生缺少实际使用英语的机会。
因此,英语教育不仅要重视其工具性价值,即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价值,更应重视其人文价值,即对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标准》对英语课程任务的说明充分体现了英语教育的这种人文价值,符合我国英语教育的上述国情。
《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撵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教育部,2001:1)以往的教学大纲往往将“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放在课程任务或教学目的的首位,而课程标准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了首位,这足以体现其对英语教育人文性的重视。
2.《标准》的设计思路《标准》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将基础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目标的级别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各个年级。
各地区可以根据国家课程三级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的条件和需要,适当调整相应学段英语课程的目标。
理论上讲,这种整体设计、灵活开放的目标设计方式总体上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观念,有利于解决各地英语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的矛盾,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目标;有利于教材编写者编写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教材;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进而探索个性化、多元化教学模式。
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看,《标准》的这种良好愿望要得以实现面临两方面的挑战。
首先,《标准》给教师留出空间,放手让教师创造性地工作。
但是对于基层教师来说,将二年,甚至三年的课程目标科学地加以细化,恰如其分地落实到各学年、各学期的教学中,这一创造性工作的难度非同小可,目前全国英语教师的实际状况离此要求相差甚远。
多数教师只能把目光转向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依据参考书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
这不仅降低了《标准》作为日常教学依据的作用,而且一定程度上已经背离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用教材教”的理念;其次,《标准》为教材编写者留出了创造的空间,使其有足够的弹性编写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学习者的多样化教材。
但是,这一美好的愿望与我国英语课程教材编制队伍的实际状况也有较大距离。
由于种种原因,英语课程教材的编制一直是我国外语教育研究的一个薄弱环节(郭宝仙,2004),而且教材的编写主要集中在教育比较发达的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基本上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教师,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
但是据统计,我国共有2亿多中小学生,其中70%的中小学生在农村就读。
目前,英语教材城市化倾向与农村英语教师素质、学生英语学习和生活实际、教学条件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影响新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单卫平,2005)。
有调查表明,在“导致农村初中学生流失辍学的原因”中位居第二的重要原因便是由于课程难度过高,致使许多学生难以胜任,从而成为学业的失败者(唐文静,2009)。
3.《标准》的目标定位-教育的需求总是以社会和个人的需要为依据的,当我们研究课程的价值,确定课程目标时,不能脱离社会和个人的需求,脱离社会的经济形态。
《标准》指出,44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严(教育部,2001:6)。
这一目标定位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和公民的个人发展需求都不尽一致。
从社会需求的角度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分层次的,虽然我国需要一定数量的高级英语人才,但是英语只是在我国对外交往中才使用,我国很多普通的工作岗位对外语能力的需求并不是很高,甚至几乎为零。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工作来说,使用英语还不是一种必需。
我回当前的社会发展还不需要全体国民成为具有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劳动者(鲁子问,2007)。
从个人需求的角度看,如前文已述,在我国英语学习是外语学习,中小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动力是升学,绝大多数学生很少有实际运用英语的机会。
而且,绝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升入高中和高校,即使将普通高中也列入义务教育,接受义务教育后因就业而不需要使用英语或停学英语者仍为多数,其中小学、初中、高中毕业者都有。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可持续学习的素质,掌握离校后因需要而继续学习英语的能力和方法;比培养全面的实用能力更为重要(张正东,2004);另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课程标准是。
国家(或地方)制定的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钟启泉等,2001:172)。
但有学者认为(邓德权,2005;何旭良,2006;刘要悟、王立忠,2009),《标准》在某些方面的目标要求也过高。
例如,一级水平要求小学三、四年级学生唱英语歌曲15—20首,歌谣15—20首;二级水平要求小学毕业生能基本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八级要求学生能识别不同的文体特征以及八级规定中的“说”和“听”(见《标准)P17)的要求等,是高三的学生难以普遍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