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国家形象的塑造
- 格式:pdf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3
【作者简介】吴万琴,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新闻传播学在读研究生。
随
着全球化的深入以及互联网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一个国家发生的事件能够在瞬间就传遍整个
世界。
国际社会几近处于一个开放、透明的状态,国际受众也能以更加廉价、便捷的方式了解到其他国家的基本状态,从而塑造出他们脑中的其他“国家”的国家形象。
突发公共事件因其破坏力之大和影响范围之广,更容易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影响着事件发生国的国家形象。
一、国家形象
(一)国家形象的定义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对自己的认知以及国际体系中其他行为体对它的认知的结合;它是一系列信息输入和输出产生的结果,是一个“结构十分明确的信息资本”。
从定义中我们可以将国家形象的塑造理解成一个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过程。
而这里的信息,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的发展状况,受众通过对他们所接收的有关该国发展状况信息的分析,在脑中绘制出该国国家形象。
而传达信息的中介就是媒体,既包含国内主流媒体也包含国际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上,掌握了国际话语权的一方,才能传达自己的观点,将国际舆论引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
(二)国家形象的战略意义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外在体现,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提升国际地位:当今世界已然成了一个地球村,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越来越频繁,而在国际事务的处理过程中,国际地位相对较高的国家肯定更能表达自己的观点,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解体以后,中东地区就开始处于一种四分五裂的状态,被各个强国所管制,冲突和战火不断,没有国家愿意倾听他们的声音,而是想方设法
从中东谋取资源和利益。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事情发生了转折,阿拉伯国家通过提高石油价格促使了整个世界经济的倒退,从这个时候起,世界不能再轻视那些阿拉伯小国政府,他们的意见受到了重视,领导人也受到了最尊敬的礼遇;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有利于提高国家威望。
长久以来,我国对外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各方的认同和欢迎,在国际社会上塑造了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
(三)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1.我国尚未打造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主流媒体媒体是对外传播国家形象的最佳载体,而媒体在国际舆论场中的地位则决定了国家形象传播的效力。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发展程度的差异,发达国家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整个全球化的信息传播格局中呈现了一种极度不平衡的局势。
纵观我国主要的外宣媒体,包括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与国际主流媒体B B C 、C N N 等在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就导致我国的主流媒体难以在国际舆论场中发出有力的声音,甚至当我国国家形象被外国媒体故意抹黑时,我国媒体也难以进行反驳和修正,因为我们发出的信息无法触达受众。
2.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存在一定问题
坚持正面宣传为主是我国新闻报道的基本方针,因此,在国内媒体的报道内容中,大量的篇幅都是展现一些国家兴盛,人民幸福的事件;而那些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事件,媒体报道时也会对议题进行设置,包括新闻报道的数量、报道的倾向等以保证不会产生过多的负面影响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国家形象的塑造
吴万琴
(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湖北
430000
)
【摘要】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增强国际话语权,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重要路径之
一;而突发公共事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从而影响国际受众对于国家形象的判断。
因此,在突发公共事件来临之时,相关部门如何进行紧急处理,媒体以何种方式进行报道都会影响到国家形象的塑造与维护。
本文以我国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为例,针对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中维护好国家形象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国家形象;突发公共事件;风险社会
4
对社会的治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比如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中,面对重大的人员伤亡的事实,很多媒体会另辟蹊径,通过报道救援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的光荣事迹,来体现我国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口号鼓舞了无数的中华儿女来共同面对这场灾难。
就国内社会而言,正面宣传有利于传播正能量,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人们的生产生活、稳定社会秩序、为国家的发展保驾护航。
尤其是在面临一些特大事故的时候,这种报道方针能够迅速地聚集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帮助国家顺利度过难关。
但是,当大量的诸如此类的正面宣传呈现在国外受众面前,他们则会对这些内容的真实性提出质疑,长此以往就会自动地把这些“虚假信息”过滤掉。
这样的传播效果不但会使我国传播成本提高,同时也是不利于我国正面的国家形象的塑造的。
3.国家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
国家形象的塑造也是一个传播的过程,即包括传和收两个方面:在传的层面,主要是依赖媒体,他们对每天发生的新闻根据自身的媒体定位,媒体的属性、立场,新闻价值以及受众的偏好来进行加工处理,并呈现出最终受众所接受到的新闻;而在收的层面,传统的受众理论都把受众看作是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对媒介信息全盘接受。
但事实上,很多因素都会对受众的信息接收产生影响,就拿最明显的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来说,处于哪个群体,他们就会更倾向于接收相关的信息,这就是文化无形之中,对人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具体到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活动,受众就容易接受与本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相似的信息,并且会抵触外来的异质文化。
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是我国自古推崇的观念,而西方的文化则对异质文明具有极强的抵抗性,会排斥外来文化。
就拿此次的新型冠状肺炎来说,我国公民在国家的号召下纷纷自觉居家隔离并减少外出,解除封闭以后大家都会戴上口罩出门,为我国疫情的控制以及全球疫情的防治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体现。
而在个人主义至上的西方国家,即便中国已经给出了防治疫情的最佳范本,他们仍在疫情肆虐的时候举办大型聚会,导致疫情的迅速扩散。
二、突发公共事件对国家形象的影响
(一)什么是突发公共事件
突发公共事件,指的是兼具国内和国际双重属性,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全球化不断深入,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一方面推进了世界的开放与进步,但另一方面自然所承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并在某些方面呈现负荷的状态,这也是导致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一个主要原因。
全球化也会使一个地区发生的事件迅速波及全球,因为此时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链条,其中一个环节出的问题势必会扩散到链条上的每个国家。
(二)突发公共事件与国家形象
突发公共事件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发生时的出乎意料;其次是波及范围广;最后是破坏性的后果。
它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人们天生就会对发生频率低的事件感兴趣,偶然事件天生就有吸引眼球的特性,“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而且尽管这类事件的发生地局限在一个区域内,但它所造成的影响却是广泛的,从地区到一个国家再到全球范围都是可能的。
这类涉及范围广,覆盖面大的事件也容易引发公众的关注。
这些特性就决定了突发公共事件会成为新闻报道的重点和国际舆论的焦点,但一般来说,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突发公共事件最终都是以破坏性后果呈现的,这种结果对于新闻报道中灾害国家的国家形象塑造无疑是不利的。
在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的当下,值得反思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报道好这类事件,才不会影响到原有的国家形象,甚至转危为安,利用此类事件塑造更好的国家形象。
三、如何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塑造好国家形象
突发公共事件牵涉的范围广、影响大:国家层面而言,一国的经济贸易、制度运行、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公民层面,公民的身体健康、财产安全、衣食住行也会因为此类事件而发生变化。
突发公共事件作为没有预兆、突然发生的事件,它的发生和它导致的灾难性后果都是不可控的,唯一可控的就是人们怎么去处理它。
处理得好,国家会因此获得国际上的美誉,国家形象也会水涨船高,更上一个台阶;处理得不好,国家则会受到来自各方的质疑、批评和指责,国家形象自然就一落千丈。
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以及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涉及三个主体,即媒体、政府与公众,这三者若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处理时形成合力,定能突破国家形象的大关。
(一)政府层面
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紧急预警机制
一个框架清晰、结构分明的突发公共事件紧急预警机制在我国当前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更多是在事件发生以后尽全力进行补救。
政府需要重视日常的安全检查工作,花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排查安全隐患,在有苗头的时候就把它扼杀在摇篮中,这样的成本远比发生后再补救低得
5
多。
2015年8月发生的天津港爆炸事件,造成了165人遇难,789人受伤,作为危险货物的监装场,政府部门如果核查到位,公司平时的自检和安全演练做到极致,定然不会造成这么悲惨的结局。
2.建立健全负责人机制,权责分明
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需要在第一时间明确负责的主体,来回应社会的关切,稳定民心,而不是“踢皮球”式的兜圈子,不直面问题,不提出让大家满意的解决措施。
如某市发生重大爆炸事件后,政府部门在召开记者发布会时含糊其辞,面对记者的发问,竟然多处使用“不清楚”“不明白”“不知道”等不负责任的词语来搪塞和回避,引起了社会的一片哗声。
这样的作为不仅失去了公众的信任,也会给政府形象乃至国家形象抹黑。
3.加强社会各方的协调与配合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会特别需要某类人员和物资,像救援人员、医护人员、以及一些食品,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作为一个协调指挥中心,对各类资源进行统一调度。
我国的抗洪工作每年都会开展,在抗洪前期,政府会调派大量的军队并招募大量的志愿者进行拦截工作;在抗洪中期则会着力于转移人民及财产,做好救援工作;抗洪结束后,主要是对人民的生产生活进行整顿,为他们进行心理疏导。
(二)媒体层面
1.做到真实、准确、及时、公开
突发公共事件作为一种不确定性事件,如果不能在第一时间发布真实准确的数据,就会导致流言、谣言的泛滥,人心惶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治理。
譬如2011年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引起的抢盐风波,就是因为出现了类似于由于核泄漏导致今后无盐可买这样的谣言,如果权威媒体能在谣言开出来的时候就进行辟谣,这样大规模的社会性骚动也就不会发生了。
在2009年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发生以后,我国政府和媒体通力合作,第一时间报道了事件真相,杜绝了各种流言谣言,一个高效、有作为的正面的国家形象也传播到国际社会。
2.加强新旧媒体的合作
新旧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效用是不同的,新媒体更多的是注重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起到告知的作用,而且很多情况下,新闻的发布者往往不是P G C,而更大可能是亲历现场的U G C,他们得益于新媒体的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大范围传播,拥有了发声的机会。
而传统媒体作为官方的喉舌,则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他们更多报道的政府和国家层面的行动,从而稳定当时的社会局势,尽量减少相关事件的负面影响,从而能够起到舆论引导的作用,牢牢把握国际话语权。
二者之间的配合使我国在国际舆论场上牢牢把控方向,掌握国际话语权,将塑造国家形象的权力把握在自己手中。
3.增强本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
在这方面,俄罗斯就是一个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例子,俄罗斯政府为了摆脱自己的一些负面形象,像“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采取一些神秘行动”“酗酒”等等,而打造自己的外宣媒体“今日俄罗斯”(R u s s i a T o d a y)来主动地向外重塑形象,改变人们对俄罗斯的刻板印象。
除了借鉴他国成功的经验,我国主流媒体也可以探寻新的路径,比如在报道方式和报道内容上进行创新,对于同一题材进行多种形式的加工,以国外受众更能接受的方式呈现,从而使我国媒体能逐渐在国际舆论场上占领一席之地。
(三)公众层面
如果说政府和媒体搭建的是国家形象的主体部分,那么公众的言行则是搭建国家形象必不可少的零部件。
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国家的整体形象,公众个人在国外的不文明的行径会被某些国家放大、故意炒作来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公众个人的表现同样也是在传递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整体形象。
在我国经历的多次突发公共事件中,中国人民表现出来的团结一致,共面难关的精神为世界所惊叹,这也是我国国家形象的一个很好的传递。
结语
虽然当前我国的对外传播力较以前来说更有影响力,我国主流媒体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利用像Y o u t u b e 和F a c e b o o k等平台传播中国形象,并且在国外也产生了不错的影响。
但由于长期以来西方主流媒体形成霸权一时难以改变,我国要打破这种国际话语权的困境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
参考文献:
[1]程曼丽.国家形象危机中的传播策略分析[J].国际新闻界,2006(03):5-10.
[2]马晨光.国家级危机公关的应对与思考——以沙特籍记者遇害案为例[J].对外传播,2019(06):77-78. [3]巩向飞.突发灾难事件中国家媒体对国家形象的塑造——从《纽约时报》汶川地震报道看我国媒体对国际舆论的影响[J].青年记者,2014(35):98-99.
[4]丁柏铨.论新闻媒体“展形象”的使命任务[J].新闻与写作,2018(12):64-6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