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中国近代史第一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变革课件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三中国近代史第一讲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变革课件
格式:ppt
大小:1.58 MB
文档页数:57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57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史观角度 (1) 从全球史观看,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经济结构变化是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开始融入全球化的结果和体现。
(2) 从文明史观看,是西方工业资本主义文明与中国传统农耕文明交流、碰撞、 渗透、融合的产物。
(3) 从近代化史观看,是近代中国经济向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开始。
历了从倡导到实践的演进。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生活上: 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使中国的生活习俗发生巨大的变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干
核心信息: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 直曲” 据材料“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可知是中国希望借助西 方列强的势力,A 项错误 由材料“琉球国向中国进贡”“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可知中国与
辨选项
琉球国为朝贡贸易,传统朝贡体系的解体是在 1895 年甲午中日战争后 的朝鲜独立,故 B 项错误 材料仅仅的是地方督抚的外交建议而非干预朝廷的外交决策,故 C 项 错误
查内容发展趋势是从重视历史概念的理解发展为在全球化、 现代化视野下考查中国内 政外交的变化趋势以及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进行反思。 反映了考查学生历史意识与历史 理性,传承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的趋势。
2. 选择题考查特定时空下唯物史观应用与历史解释能力,试题难度比较大。主 观题重在考查学生特定时空下的史料实证能力和运用唯物史观发现问题、 理解问题并 进行历史解释的能力。
抓核心 ·强技提能
主干一
近代前期(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的政治 关键词:侵略、抗争、影响基础清单
1. 两次鸦片战争:原因、过程、三元里人民抗英、条约及影响。 2. 甲午中日战争:原因、主要战役、清军爱国将领英勇事迹、条约及影响。
3. 太平天国运动:背景、过程、两部革命纲领、天京变乱、评价。
核心突破 多视角分析近代列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华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1. 革命史观: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长 期落后,因此中国只有通过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统治,才能 获得独立发展。同时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中国人的觉醒和民族意识的增强。 2. 文明史观:列强侵略在客观上使中国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文明和生产方式,刺
(2018· 北京卷)明中叶以来, 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 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B )
时间 1550 年以前 1551~1722 年 1723~1861 年 1862~1911 年 松江市镇数量 59 113 167 369
①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 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鸦片战争前后出现;新中国建立后肃 清 兴起19世纪60~70年代,破产于甲午 中日战争,结束于辛亥革命后 ①开始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 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③迅速发展: 一战时期。④较快发展:国共十年对 峙。⑤日益萎缩:全面抗战期间。⑥ 陷入绝境:解放战争。⑦获得新生: 三大改造
①兴起: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②膨 官僚资本 官僚买办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性; 胀:抗战时期。③衰败:内战爆发后。 主义经济 有明显的半殖民地特点 ④结束:新中国成立初没收官僚资本
5. 社会史观:随着列强的侵华,西方的社会习俗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习俗的近代化。
(2018· 新课标全国Ⅱ卷)19 世纪 70 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 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 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 D ) A. 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 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 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2. 洋务运动:原因、口号、内容、实践结果及评价。
3.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时间、地点、特点及地位。
核心突破 多角度审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 知识角度 经济结构变化:主要指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变为自然经济、 外资在华经济、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并存。
经济成分 整体特点 兴衰过程(发展概况)
条约内容是否损害了中国主权。所谓缔结程序是否平等,强调的是缔结过程中是否
有强迫行为,是否有直接或间接的武力威胁,若有则为不平等条约。 (3) 界定中国近代条约的性质时,必须避免泛道德的倾向,即不能用道德标准评 判条约性质。
主干二
近代前期(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的经济
关键词:自然经济瓦解、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基础清单 1. 自然经济瓦解:原因、表现及影响。
封建自然 分散性;自给自足性;抵制商 外国的经济侵略和本国资本主义等新 经济 品的落后性;封闭性;结合性; 经济成分的冲击下逐步解体的;三大 解体(小农 脆弱性 改造 经济)
外国资本 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又富有侵略性 主义经济
洋务经济 封建性;官僚买办性;垄断性
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过程中产 民族资本 生和发展起来的;有革命性和妥协 主义经济 性;“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中外反动势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上: 随着西方列强侵略的加剧,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动,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洋务运动中创办了大量近代企业,迈出了中国近代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通与通讯的进步;近代报刊的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
治
经
济
文
化
1.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1)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社会的经济日益 1. 列强侵华战争:两次鸦片战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争反映了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商 (2) 出现了外国资本主义企业。 品输出的需要。甲午中日战争 (3) 洋务运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 与《马关条约》,反映向帝国 开端。 主义过渡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 (4) 民族工业的兴起。 2. 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 2.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840~ 天国的抗争(指导纲领:前期是 (1) 社会生活变迁:鸦片战争前后,西式服装 1895年 《天朝田亩制度》,后期是《 传入我国。呈现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资政新篇》)。 的穿着特点。 3. 清政府的外交:清政府开始 (2) 交通通讯发展: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 由“敌对”到采取对外“和好 立,标志着中国交通近代化的开端。1881年中 ”政策的演变。总理衙门的设 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1877年第一条电报 立,标志着清政府外交近代化 线架设成功。 的开始。 (3) 近代报刊创办: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 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
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
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
D. ①③
审题干 辨选项
时间:1551~1911,明中叶~清末;中心词:松江府市镇;材料呈现方式:图
表类问题类型:现象-本质类选择题
市镇数量增长与商人地位上升逻辑不匹配,不符合材料问题核心信息,故①错 误 1551~1911年市镇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②, 正确
激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促使中国由传统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变。
3. 近代化史观:列强侵华冲击了中国旧制度、思想观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社会生活也逐步走向近代化。
4. 整体史观: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客观上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
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文化
201 新课标Ⅲ卷T41:“大变 7年 局与大希望”
新课标Ⅲ卷T41:旷古变 局与前途光明
新课标Ⅰ卷T28:民众生活与世界联系 2016年
新课标Ⅰ卷T29:洋务成效判断
新课标Ⅱ卷T28:日常生活与世界市场 新课标Ⅱ卷T40:海外移民与华侨投资
备考策略
1. 近年新课标高考对本部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经济史与政治史。考
抓核心 ·强技提能 查效果 ·即时评价
应试指导
考情导航
政治 新课标Ⅰ卷T28:甲午日 201 本舆论战 8年 新课标Ⅱ卷T28:琉球朝 贡
时 间
考点分布 经济 新课标Ⅱ卷T42:洋务企 业现代化反思
新课标Ⅰ卷T28:开平煤 矿减税 新课标Ⅱ卷T28:造船协 造 新课标Ⅱ卷T41:70年代 矿业政策
3. 命题多以文字材料为切入点,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对材料隐性信息的获取、解读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4. 复习备考时,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在唯物史观统领下,辩证的、 正确的评价列强侵略,走出历史悲情,理性认识大变局与大转型、大希望,客观地, 辩证理解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要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和时代决策,重视运用史料, 中外关联古今贯通,贯穿核心素养,立足于立德树人,培养历史意识与历史理性, 突出家国情怀和世界意识。
辨选项 从明中叶~清前期~清后期,松江地区市镇增多,明显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变迁
的影响,故③正确 ④民国政府不符合材料时空概念,故④错误 定答案 B
要点强调
对晚清经济结构变动认识的几个问题
1. 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只是开始解体,并不是完全解体,直到新中国成立前
1.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 徐、魏源推动了新思想萌 发,启迪着人们探索救国 之路。 2. 地主阶级洋务派:李鸿 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提 出“中体西用”思想。 3. 早期维新派:王韬、郑 观应等主张经济上,发展 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 战;文化上,兴办学校;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度
栏 目 导 航
应试指导
的第一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初步发展,中国开始向近代化迈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想上: 清朝统治者“天朝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题三
中国近代史
第一讲
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社会转型与变革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
建坐标· 定位时空
构体系· 通史整合 阶段特征:1840~1895 年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 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为明显。列强侵略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 等方面发生了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从农民阶级到地 主阶级,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抗争和探索。中国在屈辱中逐渐向近代化迈进。 政治上: 西方列强发动侵华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农民阶级率先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沉重打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辨选项 定答案
由材料“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 可知地方督抚希望借助国际公法解决 日本干涉中国和琉球的事务,已经具有近代外交的观念,故 D 项正确 D
思维提升 评判列强侵略应注意的问题 (1) “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要分析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 (2) 评判中国近代条约时,有两个原则应当遵循:一是缔结程序是否平等,二是
文档推荐
最新文档
唯美婚礼主持词开场白
领养猫咪注意事项.doc
语文S版四年级上重点词语汇集
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小学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收养流浪猫的步骤
国考怎么备考攻略
农村公路合同范本
三维动画设计试题
心理知识竞赛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