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总书记给中国角色定位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宏皓:G20峰会总书记给中国角色定位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今明两天在墨西哥举行,本次峰会的议题将涉及世界经济形势、加强国际金融体系、贸易和就业等诸多方面,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欧元区危机。
这也是各国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
一、欧债危机的根源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欧债危机,那就是“失血与缺血”共同作用的结果。
欧债危机的根源是一些国家长期“寅吃卯粮”式地推行负债经济模式,加之欧洲高福利带来社会负担沉重,以及缺乏创新导致的增长后劲不足。
欧盟虽然在许多场合提出将促进就业与经济增长,但具体的政策难免会带来政府支出增长、负担加重的后果,反而不利于危机的缓解。
这也是欧盟领导人所谓要极力避免的“恶性循环”。
欧元区的“造血”即促进经济增长功能至今仍未健全。
每当成员国政府试图削减民众福利,降低政府开支时,总是遇到民众强烈的抑制,短期大幅下降社会福利支出,既难以实现,又会给经济增长带来副作用。
欧元区的储蓄率自危机爆发以来不断上升,这个时候指望公众增加消费,不太现实。
另一方面,欧洲央行最近实施的再融资操作(LT R O ),虽然能缓解金融体系流动性紧张的局面,但也不容易从根本上解决危机。
如果欧元能有序、有控制地贬值,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会立即缓解,并给市场带来稳定。
加之欧盟之前所做的各种努力,将使欧债危机由“恶性循环”逐渐变成“良性循环”,但危机的解决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欧元走上贬值道路之日,也是欧债危机曙光初现之时;解决欧债危机首先是想办法调动欧洲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欧洲人民的奋斗来解决欧债危机。
二、关于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近四年,包括此次峰会,G20峰会也已达到八次。
但我们面对的现实仍然很艰难:只要事关现行国际金融秩序的权力和利益的实质性调整,任何改革行动都举步维艰。
国际金融秩序的改革无疑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旧的金融秩序不可能轻易退出历史舞台,新的金融秩序也不可能理所当然地顺利登场。
围绕着国际金融秩序的博弈将持续地进行下去,既要“步步紧盯”,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为此,首先,清醒地理解和认识利益的让渡和分割需要力量变化的支撑。
其次,力争和维护国际金融秩序改革的稳定有序。
在这场伟大的博弈中,“和而不同”是利益协调的智慧源泉,“斗而不破”则是施展策略的指导原则。
三、中国是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
从已经召开的峰会来看,中国无论是在危机应对,还是在风险控制以及稳定增长方面,始终以积极的合作者姿态参与和落实二十国集团的各项倡议和行动计划。
1.欧债来回“变脸”中国先静观其变
胡锦涛主席已表态说,解决欧洲债务问题主要还是要靠欧洲,因为这毕竟是他们内部的问题,需要他们内部进行调整,中国买一点儿是没有关系,但是买了也是救自己,是为了维护全球金融和经济环境的稳定,但不可能成为“救世主”。
欧盟自己要努力,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2.中国要参与新国际金融监管设计中
从最近三次G20峰会,英美正在金融监管改革上由分歧走向求同存异,这也符合欧美集团监管联盟的长期利益。
从英美监管的博弈也可以看到,监管体系正在成为新的国际联盟的纽带,同时金融监管也成为了国家新的核心竞争力。
后危机时代掩盖着一种隐形战略,即,金融监管体系的重塑正上升成为国家的新竞争力。
中国应该避免游离于国际金融监管联盟之外,而应实质性地参与新的金融监管框架的制度与设计。
同时,也应加强对国内金融市场与房地产市场投资泡沫的全程监控,保证经济运作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3.切实维护我国金融安全
我国是国际大宗商品主要买家和美欧债务重要的‘利益攸关方’,西方带有攻击性的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多重威胁。
中国货币管理当局要高度警惕、积极应战,坚决维护我国汇率稳定、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的核心利益。
应吸取日本教训,借鉴英美经验,大力推动对外投资和援助使用人民币,这样既可构筑以我为中心的产业布局和以人民币为中
心的资金循环,逐渐降低因过度依赖美元形成的巨大汇率风险,又可培育海外基于实体经济联系的人民币需求,缓解国内通胀压力。
当今世界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发达国家实体经济不振,但金融实力雄厚。
新兴经济体实体经济旺盛,但财富积累有限。
利用货币的价值尺度与交换媒介等职能,凭借自身金融优势进行竞争,必是发达国家的不二选择,而且这种较量短期内也难以消停,中国等新兴制造业大国必须有与发达国家长期周旋的思想准备。
4.用中国经济增长稳住世界经济增长
虽然中国经济的波动最近这几年特别大,增长成为主要问题,现在是有硬着陆的趋势,但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所以现在实际上政策都在放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在启动。
当前中国还处于经济起飞的阶段,就国内规模需求来看,国内的市场规模可以充分地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中国还能够通过改革来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
中国通过保持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诸多国家摆脱危机困扰、实现经济发展提供了贸易、投资和技术等领域的支撑。
中国解决好本国经济发展问题,其本身就是对全球经济治理与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因此,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是稳住为稳定世界经济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