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格式:doc
- 大小:127.50 KB
- 文档页数:15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下列各句的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B.迅速走红的农民歌手朱之文的成功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与争议:中国人只要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吗?所谓“中国梦”,它究竟是只属于少数人,还是属于大多数人?
C.当我来到小桥中间,对岸的槐树后面一声呐喊:“抓住他!”随即蹿出几条黑影,向我冲来,桥开始晃起来,我的心也晃起来,“铁驴”也晃起来(载重自行车)。
D.作为中国惟一一家常驻伊拉克新闻机构——新华社的首席记者,聂晓阳新近出版了一本深入解读伊拉克现场报告《为历史流泪》。
(中信出版社出版)
【答案解析】BA、“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小括号放在“铁驴”后面;D、小括号内容放在句号前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B、晋文公当上了晋国国君后,治理政治,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C、我曾以博物学者的资格参加贝格尔号巡洋舰的环球远航,在南
美洲看到的关于生物的地理分布和现存生物与古生物在地质上的关系,对我印象很深。
D、贺岁剧不仅要有笑料,也要有思想,让观众笑过之后有所收获。
【答案解析】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世界抗击艾滋病会议的代表中有中国中央电视台台长和东方电视台台长,香港凤凰卫视总裁也应邀列席了会议。
B.人大代表提议,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法律空白。
C.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巷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D.女性学者被称为“美女学者”,我还听过“美女主持”“美女政治家”的说法,估计没被我漏举的还有不少。
【答案解析】
4
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安慰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个人
C.向察众人之意刚才
D.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礼节
【答案解析】
5
下面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是时曹操遗权书曰送给B.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部署
C.交游士林游玩D.阙秦以利晋削弱
【答案解析】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善假于物也一狼假寐
B.声非加疾也痛心疾首
C.而闻者彰欲盖弥彰
D.用心一也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答案解析】
7
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事之不济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答案解析】B
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是寡人之过也②巨是凡人
B.①五万兵难卒合②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
C.①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D.①备南走,肃径迎之,与备会于当阳长坂②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答案解析】D逃跑A.①这②判断词B.①代词,没有人②副词,不C.①拿②发动
9
下面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②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B.①不足与图大事②失其所与,不知
C.①蒙冲斗舰乃以千数②骑乃得过
D.①累官故不失州郡也②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答案解析】A
10
下列句子,加点“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的“之”相同的一组是()
A.是寡人之过也B.夫晋,何厌之有?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答案解析】D
11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①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B.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①且君尝为晋军赐矣②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D.①安能复为之下乎②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答案解析】B
12
对下面加点的“其”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全都正确的的一组是()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③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人称代词,他(们)的
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⑥吾其还也语气副词,表祈使,还是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答案解析】A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揣测
②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语气副词,表反问,难道
13
选出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B.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C.遂见用于小邑D.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答案解析】D
1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3题。
田叔者,赵陉城人也,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赵王张敖以为郎中。
汉七年,高祖过赵,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礼恭甚,高祖箕踞骂之。
是时赵相赵午等数十人皆怒,谓赵王曰:“王事上礼备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请为乱。
”赵王啮指出血,曰:“先人失国,微陛下,臣等当虫出①。
公等奈何言是!毋复出口矣!”于是贯高等曰:“王长者,不倍德。
”卒私相与谋弑上。
会事发觉,汉下诏捕赵王及群臣反者。
于是赵午等皆自杀,唯贯高就系。
是时汉下诏书:“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随赵王敖至长安。
贯高事明白,赵王敖得出,废为宣平侯,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
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上说,尽拜为郡守、诸侯相,
叔为汉中守十余年。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问之曰:“公知天下长者乎?”叔顿首曰:“故云中守孟舒,长者也。
”是时孟舒坐虏入塞盗劫,云中尤甚,免。
上曰:“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虏曾一入,孟舒不能坚守,毋故士卒战死者数百人,长者固杀人乎?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叔叩头对曰:“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夫贯高等谋反,上下明诏,赵有敢随赵王,罪三族。
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岂自知为云中守哉!汉与楚相距,士卒罢敝。
匈奴冒顿新服北夷,来为边害,孟舒知士卒罢敝,不忍出言,士争临城死敌,如子为父,弟为兄,以故死者数百人。
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于是复召舒以为云中守。
后数岁,叔坐法失官。
梁孝王使人杀故吴相袁盎。
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还报。
景帝曰:“梁有之乎?”叔对曰:“死罪!有之。
”上曰:“其事安在?”田叔曰:“上毋以梁事为也。
”上曰:“何也?”曰:“今梁王不伏诛,是汉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景帝大贤之,以为鲁相。
(选自《史记·田叔列传》)
【注】①虫出:指死不得葬。
20.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有敢随王者罪三族罪:过失,错误
B.微陛下,臣等当虫出微:如果不是,没有
C.士争临城死敌敌:抵抗
D.景帝召田叔案粱案:通“按”,审查,追查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乃进言田叔等十余人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①公何以言孟舒为长者也②何厌之有
C.①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D.①然孟舒自髡钳,随赵王敖之所在②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2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田叔有真知灼见的一组是()
①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②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
③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钳,称王家奴
④孟舒岂故驱战之哉!是乃孟舒所以为长者也
⑤王长者,不倍德
⑥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此忧在陛下也
A.①③④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②⑤
2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田叔因贯高等人的谋反及对赵王张敖的忠诚而受到牵连,后因真相大白又凭自己的才能被高祖任用。
B.赵王张敖因感激高祖的恩德,所以极力反对手下人因高祖的不礼貌而谋反,但手下人没有听从赵王的制止,致使赵王也获罪于高祖。
C.田叔之所以认为孟舒是真正的长者,一是因为孟舒对赵王的忠
诚;二是因为孟舒体恤下情,爱护士卒,士卒对他也是忠心耿耿。
D.孝文帝用人非常谨慎,欲起用孟舒又有顾虑。
后在田叔的一再举荐下,坚定了任命孟舒的信心,于是任用他为云中太守。
【答案解析】20、A罪:动词,降罪,惩治
21、A①于是②表判断B.什么C.表原因D.表转折
22、B
23、D孝文帝事先并没有想用孟舒
15
【题文】请以教材第一册中出现的作家或历史人物为对象仿写一个句子,要求句式基本一致,意境相符。
(2分)
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意气是。
【答案解析】意气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的气概意气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志趣
意气是鲁迅“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执着
意气是烛之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情怀。
其他人也可,必须有该人或评价该人的名句,1分;句子通顺1分
16
把下面语段中画线的部分改写成整齐的排比句。
要求:可以更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4分)
窥探一个成功人士的足迹,无一例外,他首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
色。
“一屋不扫”的人,自然也“扫不了天下”。
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树;在奔腾的大海面前,你只要无愧地把自己化为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珠;抬头仰望无边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毫无愧疚地让自己变为云彩中最祥和的一片……这样的人生就够了。
【答案解析】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丛林中最挺拔的一棵树;见到奔腾的大海,你只要无愧地做了浪花里最纯净的一滴水;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要无愧地做了云彩中最祥和的一片云……
17
请根据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找出每种的不得体处,并作修改。
(2分)
(1)公司决定于本月20日下午三点,在大会议室召开三季度总结大会,请全体员工准时光临。
(2)本公司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就投资进行咨询。
我们将为您提供信息,在投资方向、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
(某投资公司广告)【答案解析】(1)把“光临“改为“参加”
(2)“鼎力相助”,改为“当好参谋”(“提供帮助”)
18
现代文阅读(12分)
两株玉兰树
陈忠实
清明前一日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
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
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
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安慰。
天气很好。
温润的风似有若无。
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杏花的粉白。
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
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
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
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
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
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
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
我久久地看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
玉兰花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发生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是开在自家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
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灞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
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
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
得到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
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呈现着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候,各种树叶都变得深绿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
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
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蛴螬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了根,等等。
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蛴螬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
我曾扒土寻找蛴螬,一只也未见到。
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
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
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就会白等了。
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
拿着镢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镢头来。
突然想到,任它继续存在着,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发生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下来。
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
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镢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
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
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29、简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30、请概括说明文章中这两朵玉兰花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两朵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4分)
31、结合全文,仔细品味文章最后“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
(4分)
【答案解析】
点评:作用题是现代文阅读中的重头戏,经常会考到,一般这种题要从两方面去回答,一个是内容,一个是结构,二者缺一不可。
30、①特点是鲜嫩、纯洁、生机勃勃;(2分)②在描写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如“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将玉兰花拟人化:“洁白如玉”则是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两朵玉兰花的鲜嫩、纤尘不染。
(答出其中一个手法2分)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先要从原文中找到描写玉兰花的句子:“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细细的一根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
”“刚刚绽放”体现出玉兰的鲜嫩,“雪白”“纤尘不染”体现了它的纯洁。
“自在而又尽情”体现了它的生机勃勃。
而且这句也用了拟人的手法。
“洁白如玉”则是比喻的手法。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
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
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
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31、①生命是顽强的.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
这一颗幼小而又带病的玉兰树最终能开花,正是生命顽强的完美体现。
②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生命都是平等的,只要它是生命,就应该尊重。
③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的生命,更显珍贵。
(任意一点2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玉兰树的生长是有着那么多的坎坷,有人说是这病,有人说是那病,甚至作者自己也差点砍了它,然而,就在“病痛”中,它独自“扛”了过来,这一颗幼小而又带病的玉兰树最终能开花,正是生命顽强的完美体现。
而这种劫后重生,自然更值得珍惜。
这也告诉我们不论多么卑微的生命,都应该得到人们的尊重,因此,作者“多
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
本题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点评:这类题相当于小型作文,观点一定要明确,分析时要有理有据,并且一定要联系文本内容。
另外,语言表述要简洁。
考场是有时间限制的,写的太少,分析不透彻;写得太多,势必要侵占做其题的时间。
19
请以“与你同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
(2)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3)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