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生物沪教版高中第三册第8章 遗传与变异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360.83 KB
- 文档页数:11
2023-2024学年沪教版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5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在某地区的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为 1\% 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 7\% 一对夫妻丈夫患红绿色盲其父母视觉正常妻子表现正常但其弟弟患有白化病其父母都表现正常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地区的白化病基因频率和红绿色盲基因频率分别约为\ 10%和\ 7%
B. 若丈夫还有一个弟弟则该弟弟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 1/4
C. 该对夫妻的子女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1/33
D. 妻子的父母亲均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答案】B
【解析】解假设白化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
A.在某地区的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为 1\% 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为 7\% 则在该地区的人群中 aa的比例为 1\% X^bY的比例为 7\% 则该地区的白化病基因频率和红绿色盲基因频率分别约为 10\%和 7\% A正确
B.丈夫患红绿色盲其父母视觉正常则其父母的基因型为 X^BY、 X^BX^b 其弟弟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2 B错误
C.妻子表现正常但其弟弟患有白化病其父母都表现正常则妻子的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为(1/3AA、2/3Aa)该地区的人群中 a的基因频率为 10\% A的基因频率为 90\% 则其丈夫的关于白化病的基因型为(81/99AA、18/99Aa)该对夫妻的子女患白化病的概率为2/3×18/99×1/4=1/33 C正确
D.妻子表现正常但其弟弟患有白化病其父母都表现正常则妻子的父母亲均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 D正确
故选 B
2.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 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作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交则\ F_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
B.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交则\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dfrac12
C.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由交配则\ F_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
D. 如果从亲代起至\ F_2代每代均自由交配则\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dfrac12 【答案】D
【解析】A.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因此每代中只有基因型为Dd的个体可以自交得到 F_2 F_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 A正确
B.由A项可知每代中只有基因型为Dd的个体可以自交得到 F_2 因此 F_2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DD∶Dd∶dd=1∶2∶1 即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dfrac12 B正确C.基因型为Dd的个体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Dd∶ dd=1∶2∶1 再进行自由交配时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雌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
例是D∶d=1∶2 dd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雄性个体产生的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D∶d=2∶1 所以自由交配直至 F_2 dd的基因型频率为\dfrac23×\dfrac13=\dfrac29 DD的基因型频率为\dfrac13×\dfrac23=\dfrac29 Dd的基因型频率为\dfrac59 则 F_2植株中D
基因的频率为\dfrac12 C正确
D.由C项可知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直至 F_2 则 F_2植株中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dfrac59 D错误
故选D
3.下列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精作用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样化的基因组合的子代
B. 囊性纤维病患者因染色体缺失而缺少CFTR基因不能合成CFTR蛋白
C.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基因中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
D. 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其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的结果
【答案】C
【解析】解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错误
B.大多数囊性纤维病患者中编码CFTR蛋白的基因缺失了3个碱基对属于基因突变而非染色体缺失 B错误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是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一定发生了改变 C正确
D.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1条其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未发生改变 D错误
故选 C
4.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 \ F_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 \ F_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 粉红色牵牛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牵牛花
D. 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一定比例的白色长毛兔
【答案】D
【解析】A. F_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属于性状分离B. F_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属于性状分离C.粉红色牵牛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牵牛花说明红色对白色是不完全显性粉红色是杂合子故粉红色牵牛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牵牛花属于性状分离
D.性状分离是指一种性状的后代出现两种或多种性状的现象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出现白色长毛兔不属于性状分离
故选D
5.下列与育种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单倍体育种中通过花药离体培养所得的植株均为纯合的二倍体
B. 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C. 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D. 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和基因的运载体
【答案】B
【解析】 A 、单倍体育种中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植株每对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 A错误
B、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B正确
C 、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但其优点不包括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错误
D、基因工程最基本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连接酶基因的运载体不是工具酶 D错误
6.某植物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多株生活在寒冷环境下的矮茎植株相互杂交后产生了几株高茎植株为研究该高茎类型的产生是由于低温环境造成的基因突变所致还是由于低温环境仅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所致应该进行的杂交实验为()
A. 高茎×矮茎并生活于正常环境中
B. 矮茎×矮茎并生活于正常环境中
C. 高茎×高茎并生活于寒冷环境中
D. 矮茎×高茎并生活于寒冷环境中
【答案】A
【解析】解题干中植物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假设由A和a基因控制多株生活在寒冷环境下的矮茎植株(aa)相互杂交后产生了几株高茎植株若是由于低温环境造成的基因突变所致则高茎植株基因型为 Aa 若是由于低温环境仅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所致则高茎植株基因型仍为aa 故选择该高茎植株(Aa或aa)与矮茎植株(aa)杂交并生活于正常环境中若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出现则是由于低温环境造成的基因突变所致若子代全为矮茎则是由于低温环境仅影响了相关基因的表达所致
故选 A
7.某植物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下列表现型的植株自交子代中一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A. 红花高茎
B. 红花矮茎
C. 白花矮茎
D. 白花高茎
【答案】C
【解析】解只有纯合子自交才不会发生性状分离四种表现型中只有白花矮茎一定为纯合子自交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故选 C
8.下图是有关果蝇的培养记录通过本实验说明()
A. 果蝇在25\^circ C 突变率最高
B. 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C. 果蝇的突变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引起的
D. 果蝇的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与突变率有关
【答案】B
【解析】解 A、该实验只能证明在25^\circ C 时突变率高于19^\circ C A错误
B、相同的海拔高度培养的温度条件不同果蝇的突变率具有显著差异说明果蝇的突变
率与培养温度有关 B正确
C 、通过该实验不能证明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果蝇的突变率 C错误
D、由题意知果蝇的突变率与培养地点所处的海拔高度无关 D错误.
故选 B.
9.孟德尔为了检验所作的假说而设计了测交实验 F_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主要取决于()
A. 亲本的基因型
B. \ F_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C. 隐性纯合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D. 等位基因是否分离
【答案】B
【解析】解测交是指杂交产生的了一代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的方式隐性个体dd产生的配子d不会决定后代的表现型测交后代的表现型由 F_1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决定故测交可以反映 F_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进而可确定 F_1的基因型因此测交后代的种类和比例是由 F_1配子的种类和比例来决定的 B正确
故选 B
10.玉米中因含支链淀粉多而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子粒和花粉遇碘不变蓝含直链淀粉多不具有黏性(由基因w控制)的子粒和花粉遇碘变蓝色 W对w完全显性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种子播种下去先后获取花粉和子粒分别滴加碘液观察统计结果应为()
A. 花粉dfrac12变蓝、子粒dfrac34变蓝
B. 花粉、子粒各dfrac34变蓝
C. 花粉dfrac12变蓝、子粒dfrac14变蓝
D. 花粉、子粒全部变蓝
【答案】C
【解析】WW和ww杂交 F_1的基因型为Ww 其能产生W和w两种配子且二者比例相等其中W遇碘不变蓝色 w遇碘变蓝色即产生的花粉遇碘\dfrac12不变蓝色 \dfrac12变蓝色 F_1的基因型为Ww 其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WW∶Ww∶ww=1∶2∶1 其中WW和Ww遇碘不变蓝色 ww遇碘变蓝色即所结的种子遇碘\dfrac34不变蓝色
\dfrac14变蓝色
故选C
11.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_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 “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
C. “设计测交实验及结果预测”属于演绎推理内容
D.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的核心内容
【答案】B
【解析】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_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A正确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孟德尔没有提出“染色体”一词 B错误
C、“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 C正确
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的核心内容 D正确
12.果蝇翅膀后端边缘的缺刻性状是X染色体的一段缺失所导致的变异属于伴X显性遗传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 F_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 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
B. F_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
C. 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 F_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
D. X染色体发生的片段缺失无法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
【答案】D
【解析】解 A、缺刻翅红眼雌蝇(没有白眼基因)与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 F_1出现了缺刻翅白眼雌果蝇且雌雄比为2: 1 说明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故A正确
B、亲本雌果蝇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位置则F_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X染色体一条片段缺失另一条带有白眼基因故B正确
C 、从“雌雄比为2: 1”看出缺刻翅雄蝇不能存活 F1雄蝇的成活率比雌蝇少一半故C正确
D、染色体变异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 X染色体发生的片段缺失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故D错误.
故选D.
1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为YyWw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 4种 9∶3∶3∶1
B. 2种 13∶3
C. 3种 12∶3∶1
D. 3种 10∶3∶3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可知黄皮基因型为Y_ww 绿皮基因型为yyww 白皮基因型为Y_W_、yyW_ 现有基因型为YyWw的个体自交后代对应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为白皮
(Y_W_、yyW_)∶黄皮(Y_ww)∶绿皮(yyww)=(9+3)∶3∶1=12∶3∶1 C正确故选C
14.下图为某家系关于甲(相关基因为A/a)、乙(相关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其中7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10号的一个甲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号
C. 若12号与人群中某仅患甲病的男性结婚则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7/12
D. 图中2号的基因型为\ AaX^BX^b
【答案】D
【解析】解 A.根据5号和6号表现正常所生女儿10号患甲病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7号和8号表现正常 7号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但所生儿子13号患乙病可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A正确
B.10号的一个甲病致病基因可能来自1号或2号 B正确
B.12号的基因型为 A_ —X^BX^- 人群中仅患甲病男性的基因型为 AAX^B Y 两者婚配所生孩子不患甲病的概率为1/3+2/3×1/2=2/3 不患乙病的概率为1/2+1/2×3/4=7/8 因此后代不患病的概率为2/3×7/8=7/12 C正确
D.图中2号个体表现正常可能含基因a 也可能含基因b 因此2号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 AAX^BX^b、 AaX^BX^B、 AaX^BX^b D错误
故选 D
15.如图是细胞膜部分功能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功能①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B. 功能②表示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都有利
C. 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D. 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进行信息交流
【答案】B
【解析】功能①是指细胞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功能在生命起源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A正确进入细胞的物质对细胞不一定都有利 B错误③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结合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胰岛素调控生命活动可用图中③表示 C 正确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④(如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 D正确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
16.人类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Ⅰ-1的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
B. 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 X^Ab\ X^aB
C. Ⅳ-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Ⅰ-1
D. 若Ⅱ-1的基因型为\ X^AB\ X^aB 与Ⅱ-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答案】A, B, D
【解析】解 AB.由题意可知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Ⅰ-2基因型为
X^AbY且Ⅰ-1为患者Ⅱ-3正常所以Ⅱ-3必定同时含有A、B基因则Ⅰ-1必定至少含有一个B基因并且不含A基因其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 Ⅱ-3的基因型为 X^Ab X^aB AB正确
C.正常男性Ⅱ-4和Ⅲ-2的基因型为 X^ABY 则Ⅲ-3的基因型为 X^AB X^Ab或 X^AB X^aB 则男性患者Ⅳ-1的基因型为 X^AbY或 X^aBY 致病基因 X^Ab或 X^aBY分别来自Ⅰ-2或Ⅰ-1 C错误
D.Ⅱ-2的基因型为 X^aBY或 X^abY 若Ⅱ-1的基因型为 X^AB X^aB 则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2×1/4+1/2×1/4=1/4 D正确
故选 ABD
17.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瓣色素的形成途径如图所示酶①、酶②、酶③的合成依次受显性基因A、B、D控制对应的隐性基因不能控制酶的合成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当酶②存在时黄色素能全部转化为红色素蓝色素和黄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绿色蓝色素和红色素同时存在时花瓣表现为紫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开白花的纯合植株基因型有2种可能
B. 若某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红花∶绿花∶黄花=9∶3∶3∶1 则该植株开红花
C. 纯种的蓝花植株与纯种的红花植株杂交 \ F_1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Dd
D. 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紫花∶蓝花∶红花∶绿花∶黄花∶白花=27∶12∶9∶9∶3∶4
【答案】A, C, D
【解析】解 A.据题意分析可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开白花的纯合植物基因型有aabbdd 和aabbDD两种 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紫花的基因型为A_B_D_ 红花的基因型为A_B_dd 绿花的基因型为
A_bbD_ 黄花的基因型为A_bbdd 已知某植株自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列为紫花∶红花∶绿花∶黄花=9∶3∶3∶1 说明该植株的A基因纯合其基因型为AABbDd 开紫花 B 错误
C.纯种的蓝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 纯种的红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dd 两者杂交后 F_1的基因型为AaBBDd或AaBbDd C正确
D.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_B_D_)∶蓝花(aaB_ _ _)∶红花(A_B_ dd)∶绿花(A_bbD_)∶黄花(A_ bbdd)∶白花(aabb_ _)
=27∶12∶9∶9∶3∶4 D正确
故选 ACD
18.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B.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 杂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
D. 杂交实验中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答案】B, D
【解析】解 A.隐性性状是指杂种子一代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 A错误
B.纯合子自交后代仍是纯合子因而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B正确
C.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如Aa×Aa→AA、Aa、aa C错误
D.杂交实验中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D正确
故选 BD
19.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其中只有一种遗传病的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为1/1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为伴Ⅹ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6
C. 若Ⅱ-3与Ⅱ-4再生一个女孩则不可能患甲病
D. 若Ⅲ-1与某正常女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1/24
【答案】A, D
【解析】解 A.分析乙病Ⅰ-1与Ⅰ-2正常其女儿Ⅱ-3患病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又根据题干信息甲乙两种遗传病中只有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甲病的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再根据Ⅱ-3患甲病其儿子Ⅲ-1表现型正常可判断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A正确
B.假设A/a控制乙病已知人群中乙病的患病率为1/121 则隐性致病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11 显性正常基因A的基因频率为10/11 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人群中
AA∶Aa∶aa的比例为100∶20∶1 Ⅱ-4个体表现型正常故不携带致病基因即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00/120=5/6 B错误
C.Ⅱ-3患甲病且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则与Ⅱ-4婚配生一女儿可能会患甲病 C错误
D.假设A/a控制乙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aa 据此推断Ⅲ-1的基因型为Aa 人群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AA∶Aa=5∶1 若Ⅲ-1与某正常女性结婚则子代患乙病的概率为
1/4×1/6=1/24 D正确
故选 AD
20.科学家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组氨酸缺陷型大肠杆菌突变株(his^﹣)继续培养该突变株时在个别培养基上得到了功能恢复型大肠杆菌(his^+)下表是 his^+和 his^﹣的相关基因中控制某氨基酸的突变位点的碱基对序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部分密码子组氨酸 CAU、CAC 色氨酸 UGG 苏氨酸 ACC、ACU、ACA、ACG 终止密码UGA、UAA、UAG
A. 在his^+→his^﹣过程中基因中核苷酸的种类和数量均未发生改变
B. 个别培养基上长出了his^+菌落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低频性和不定向性
C. his^+菌株控制产生组氨酸所需的酶中一定含有苏氨酸
D. his^﹣菌株中控制有关酶的基因突变后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答案】A, B, D
【解析】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21.(1)鸭蹼细胞中色素的形成需要经历一系列生化反应鸭蹼颜色的形成是多个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得出基因通过________ 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且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________
21.(2)若AaBbDd的雌雄鸭杂交子代中黑色脚蹼的鸭占15/64 则三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然界中________色鸭蹼基因型种类最多黑色鸭蹼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21.(3)若两只花斑色脚蹼鸭杂交其后代均表现为花斑色则亲本可能的基因组成为
________
21.(4)鸭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简单的线性关系
【解析】解(1)鸭蹼细胞中色素的形成需要经历一系列生化反应鸭蹼颜色的形成是多个基因协同作用的结果由此可得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这是一种间接控制途径且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答案】(2)遵循, 黄, 6
【解析】(2)若AaBbDd的雌雄鸭杂交子代中黑色脚蹼的鸭占15/64 则三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自然界中黄色鸭蹼基因型种类最多黑色鸭蹼的基因型有6种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3)AABBDD×AABBDD AABBDD×AABbDd AABBD×AaBbDd AaBBD×AABBDD AaBBDD×AABbDd
【解析】(3)若两只花斑色脚蹼鸭杂交其后代均表现为花斑色则亲本可能的基因组成为AABBDD×AABBDD AABBDD×AABbDd AABBD×AaBbDd AaBBD×AABBDD AaBBDD×AABbDd 【答案】(4)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解析】(4)鸭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22.(1)由上图可知该植物花色的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2.(2)该植物的紫花植株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
F_1全为紫花植株 F_1自交则 F_2植株的花色及比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解析】解(1)由上图可知该植物花色的形成过程说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
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答案】(2)8, 紫花∶白花=9∶7或紫花∶蓝花∶白花=27∶9∶28
【解析】(2)根据题意可知当A、B、E同时存在时该植物表现为紫花因此紫花植株共有8种基因型两株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得到的 F_1全为紫花植株说明白花的基因型为AAbb_ _、aaBB_ _ 且二者当中最多有一个含有e基因若 F_1基因型为AaBbEE F_1自交F_2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紫花∶白花=9∶7 若 F_1基因型为AaBbEe F_1自交 F_2植株的花色及比例为紫花∶蓝花∶白花=27∶9∶28
23.(1)在玉米中黄粒对白粒是________性在黄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中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 白粒玉米果穗上黄粒胚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3.(2)某同学为了获得杂种 F_1来验证孟德尔的分离定律为准确起见他应选用上述________玉米果穗上结的________玉米粒来进行播种杂交实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
________
23.(3)图中________(填标号)类型的授粉方式的长期进行对植株有利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有哪些优点?(至少答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显, YY或Yy, Yy
【解析】解(1)黄粒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全为黄粒白粒玉米果穗上所结的玉米粒有黄粒有白粒则在玉米中黄粒对白粒是显性在黄粒玉米果穗上黄粒玉米中胚的基因型是YY或Yy 白粒玉米果穗上黄粒胚的基因型是Yy
【答案】(2)白粒, 黄粒, 套袋、传粉、套袋
【解析】(2)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用杂合子Yy测交或自交即用白粒玉米植株上的黄粒玉米来进行播种, 这个黄粒一定为杂合子杂交实验中对母本的处理是套袋、传粉、套袋
【答案】(3)Ⅲ和Ⅳ, 异花授粉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解析】(3)图中Ⅲ和Ⅳ类型的授粉方式的长期进行对植株有利其原因是异花授粉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
【答案】(4)雌雄同株单性花避免人工去雄等繁杂的操作后代数量较多便于统计学处理玉米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较快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解析】(4)玉米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雌雄同株单性花避免人工去雄等繁杂的操作后代数量较多便于统计学处理玉米生长期较短繁殖速度较快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4.(1)研究人员让无虎斑纹雌蚕蛾和有虎斑纹雄蚕蛾交配 F_1雌雄幼蚕均出现无虎斑纹和有虎斑纹若考虑伴Z染色体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 让 F_1中的有虎斑纹雌雄蚕蛾相互交配若 F_2雄家蚕的表现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
24.(2)已知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研究人员用X射线处理杂合的有虎斑纹雌家蚕得到一只基因A或a易位(不影响繁殖)到W染色体上的雌家蚕若用该雌蚕蛾与无虎斑纹的雄蚕蛾杂交 F_1雌蚕全为有虎斑纹雄蚕全为无虎斑纹则父本的基因型为
_______ 母本发生易位的基因是________(填“A”或“a”) F_1雌家蚕中常染色体正常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__ F_1常染色体正常的雌家蚕作为遗传标记亲本用于繁育具有遗传标记的雄幼蚕请写出杂交组合和筛选雄蚕的方法
杂交组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筛选雄蚕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Z^aWtimes\ Z^AZ^a或\ aatimes\ Aa, 有虎斑纹∶无虎斑纹=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