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鸡蛋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 格式:docx
- 大小:40.96 KB
- 文档页数:7
壳聚糖复合保鲜剂对鸡蛋保鲜效果的比较研究
王劲松;粟学俐
【摘要】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制备保鲜剂,对鸡蛋进行涂膜保鲜,根据鸡蛋在贮藏期间的感官品质和理化指标考察壳聚糖复合保鲜剂涂膜对鸡蛋的保鲜效果.结果显示,
与空白对照相比,壳聚糖涂膜能延缓贮藏期间鸡蛋感官品质及理化指标的下降,其中
鸡蛋经45℃热水温浴20 min后再使用以1%的醋酸为溶剂,含10 g/L壳聚糖、
20 g/L苯甲酸钠、1.6 g/L氢氧化钙的复合保鲜剂涂膜保鲜效果最佳.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3(052)009
【总页数】4页(P2129-2131,2134)
【关键词】鸡蛋;壳聚糖;保鲜;复合保鲜剂
【作者】王劲松;粟学俐
【作者单位】荆楚理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荆楚理工学院化工与
药学院,湖北荆门 4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53.2
鸡蛋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食用范围很广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
但鸡蛋在贮存过程中品质会不断劣化,主要表现为水分蒸发、重量减轻、蛋黄系数减小、粘壳、散黄、泻黄等[1,2]。
为了延缓鸡蛋在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有必要对鸡蛋进行保
鲜处理。
前期研究和报道发现以壳聚糖为主要成分制备的涂膜保鲜剂有较好的保鲜效果[3-8]。
本研究结合前期试验,参照已有的研究报道,按不同的配方制备
壳聚糖涂膜,考察其对鸡蛋的防腐保鲜作用,为开发壳聚糖生物保鲜剂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鲜鸡蛋由荆楚理工学院附近养鸡场提供,选择当日生产的鸡蛋,用照蛋器检测,剔除次蛋。
吐温-80、茶多酚、醋酸、氯化钠、蔗糖酯、柠檬酸、95%(体积分数,下同)的乙醇等试剂均购自湖北永新计量设备有限公司。
主要仪器包括FA2104
电子天平(上海上天精密仪器有限公司);40目标准检验筛(湖北永新计量设备
有限公司);KQ-100KDB超声波清洗机(昆山舒美超声仪器有限公司);游标
卡尺,精度0.02 mm (上海台海工量具有限公司);MS-1056 孵化箱(德州茂盛孵化设备有限公司);FW-80高速万能粉碎机(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壳聚糖的制备称取软化蟹壳50 g于圆底烧瓶中,量取400 mL 95%的乙醇于圆底烧瓶中,在85℃左右水浴锅中回流1 h,回收乙醇,稍冷后抽滤,滤渣干
燥得甲壳素。
称取10 g干燥甲壳素于烧瓶中,取200 mL饱和的NaOH-乙醇溶液于烧瓶中,85℃左右水浴回流4 h,稍冷抽滤,水洗至中性,干燥得壳聚糖,脱乙酰度为 80%[9]。
1.2.2 壳聚糖复合保鲜剂的制备①保鲜剂A。
取4 g壳聚糖溶于400 mL 1%的醋
酸溶液中,搅匀。
②保鲜剂B。
取6 g壳聚糖溶于400 mL 1%的醋酸溶液中,搅匀。
③保鲜剂C。
取4 g壳聚糖、0.4 g蔗糖酯、0.8 g柠檬酸溶于400 mL 1%的醋酸溶液中,50℃水浴加热5 min溶解,搅匀。
④保鲜剂D。
取4 g壳聚糖、1.4 g氯化钠、8 g吐温-80 溶于 400 mL 1%的醋酸溶液中,搅匀。
⑤保鲜剂E。
取
4 g壳聚糖、8 g苯甲酸钠、0.64 g氢氧化钙溶于400 mL 1%的醋酸溶液中,搅
匀。
1.2.3 壳聚糖保鲜剂处理鸡蛋选取172个鸡蛋,随机抽出4个鸡蛋进行感官评价、气室高度、比重、蛋黄指数测定。
将剩下的鸡蛋随机分为6组,每组28个鸡蛋。
将各组鸡蛋放入相应的保鲜剂中处理2 min,其中保鲜剂D处理鸡蛋前温度宜维
持在40~60℃,保鲜剂E处理前鸡蛋需先在45℃水中温浴20 min,晾干后再用保鲜剂处理。
将保鲜剂处理后的鸡蛋用漏勺捞出,风干,依次称重,记录其质量,将其放入温度25℃、相对湿度70%的孵化箱内贮藏。
分别在贮藏后 4、7、14、22、30、38、46 d 抽样测定,每次每种保鲜剂处理抽检4个鸡蛋,以不涂抹保
鲜剂的处理为对照(CK)。
1.2.4 鸡蛋品质检测①感官品质鉴定。
包括鸡蛋外观、气味、蛋白、蛋黄、系带状况及散黄程度。
蛋黄、蛋白及系带情况对应的表示符号见表1。
②气室高度。
参照文献[10]的方法测定鸡蛋的气室高度。
③密度。
配制质量分数分别为11%、10%和8%的氯化钠溶液,其密度分别为 1.080、1.073 和 1.060 g/cm3,用密度计
校正后分盛于大烧杯内,将被检蛋放入3个烧杯检验其密度。
④蛋黄指数[11]。
将被测鸡蛋沿横向磕破蛋壳,将蛋内容物全部倒在玻璃平面上,用精度0.02 mm
的游标卡尺测量蛋黄高度和直径,蛋黄指数=蛋黄高度/蛋黄直径。
⑤蛋清哈夫单位。
参照文献[10]的方法测定蛋清的哈夫单位,蛋清哈夫单位≥72为AA级,55~71为A级,31~54为B级,≤30为C级。
⑥失重率[12]。
用电子天平
称量鸡蛋在贮藏前后的质量,失重率=(贮前质量-贮后质量)/贮前质量
×100%。
测得当天产的鲜鸡蛋气室高度、哈夫单位和蛋黄指数分别为 2.33 mm、76、0.459。
表1 鸡蛋感官品质评价指标指标等级AA ABC蛋黄正常,近圆球形扁球形扁平蛋
黄破裂蛋白浓蛋白很多,很稠,不流散浓蛋白较多,较稠,不流散浓蛋白较少,不稠,流散浓蛋白几乎看不见系带系带完整、粗白,未脱落系带变细,未脱落系带极
细,脱落系带看不见
2 结果与分析
2.1 鸡蛋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变化
贮藏后检测各壳聚糖涂膜处理和空白对照的感官品质,结果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鸡蛋的感官品质总体呈下降趋势,用壳聚糖保鲜剂处理过的鸡蛋感官品质好于同期未用保鲜剂处理的对照,贮藏7 d后蛋白、蛋黄和系带指标均为AA级,其中保鲜剂E、保鲜剂B、保鲜剂D处理后的鸡蛋贮藏22 d 后蛋白、蛋黄和系带指标仍为A级。
综合各项指标,各处理对鸡蛋的保鲜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保鲜剂E、保鲜剂B、保鲜剂D、保鲜剂A、保鲜剂C、CK。
表2 鸡蛋在贮藏期间感官品质观察结果贮藏时间指标处理d471 4蛋黄AA AA AA AA蛋白AA AA保鲜剂A系带AA AA AA 22 30 38 46 471 4 BBB A A ABBBC A A BBBB A A AA AA AA AA保鲜剂B 22 30 38 46 471 4 ABBB A A AABBC A A AABBB A A AA AA AA保鲜剂C 22 30 38 46 471 4 ABBBB A A ABCCC A A ABBBB A A AA AA AA AA AA保鲜剂D 22 30 38 46 471 4 ABBB A A AABCC A A ABBB A A AA AA AA保鲜剂E 22 30 38 46 471 4 CK 22 30 38 46 AABBB AAABBBB AAACC AAABCCC AABBB AAABBBB
2.2 鸡蛋在贮藏过程中理化性质的变化
2.2.1 气室高度气室是鸡蛋产出后温度下降、浓蛋白和蛋黄浓缩在内壳膜和外壳之间形成的空间,刚生下来不久的鸡蛋其气室高度、直径都很小,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蛋内物质逸出量增大,气室的高度和直径也会不断增加,气室越大越不新鲜。
由图1可以看出,在贮藏期间鸡蛋的气室高度总体呈不断增大的变化趋势,其中没有采用保鲜剂处理的空白对照气室高度上升速度最快,贮藏结束时气室高度升高幅度最大,由最初的2.3 mm升高到了6.7 mm,而保鲜剂处理后的鸡蛋气室高度升高速度和幅度均小于空白对照,其中保鲜剂E处理后的鸡蛋气室高度上升速度
最慢,升高幅度最小。
图1 贮藏期间鸡蛋气室高度的变化
2.2.2 密度新鲜鸡蛋的密度为1.080~1.090 g/cm3,陈蛋的密度降低。
从图2
可以看出,各处理鸡蛋的密度在贮藏期间都呈下降趋势,各保鲜剂处理在贮藏前
14 d其密度下降速度均低于空白对照。
图2 贮藏期间鸡蛋密度的变化
2.2.3 蛋黄指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蛋黄的直径(宽度)会越来越大,而高度越来越低,从而蛋黄指数在贮藏期间会逐渐降低。
由图3可知,壳聚糖保鲜剂处理
可以延缓贮藏期间鸡蛋蛋黄指数的下降速度,贮藏46 d后各保鲜剂处理的鸡蛋蛋黄指数均高于空白对照,其中保鲜剂E处理在贮藏期间鸡蛋蛋黄指数的下降幅度
最小,其次是保鲜剂B处理。
图3 贮藏期间鸡蛋蛋黄指数的变化
2.2.4 蛋清哈夫单位鸡蛋在贮藏期间浓蛋白会逐渐变稀,从而蛋清各组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蛋清哈夫单位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
从图4可以看出,保鲜
剂处理可以延缓蛋清哈夫单位的下降,贮藏46 d后各保鲜剂处理的蛋清哈夫单位均为B级,而空白对照的蛋清哈夫单位为C级,其中保鲜剂E处理的蛋清哈夫单
位下降速度最为平缓,下降幅度最小。
图4 贮藏期间鸡蛋蛋清哈夫单位的变化
2.2.5 失重率鸡蛋在贮藏期间重量不断下降,失重率呈上升趋势,控制失重率的变化是鸡蛋保鲜技术的关键。
由图5可知,保鲜剂处理可以减缓鸡蛋在贮藏期间失
重率的上升速度。
贮藏46 d后各处理鸡蛋的失重率分别为空白对照7.69%、保鲜剂A 6.65%、保鲜剂 B 6.56%、保鲜剂 C 6.83%、保鲜剂 D 7.06%、保鲜剂E 6.40%。
可见各处理中保鲜剂E能最有效地抑制鸡蛋失重率的上升,保鲜效果最好。
3 小结与讨论
以壳聚糖为主的复合保鲜剂对鸡蛋都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从感官品质、气室高度、蛋清哈夫单位、蛋黄指数、失重率等指标来看,鸡蛋经过45℃热水温浴20 min,再用复合保鲜剂E(以1%的醋酸为溶剂,含 10 g/L 壳聚糖、20 g/L 苯甲酸钠、1.6 g/L 氢氧化钙)涂膜保鲜效果最好。
原因可能是鸡蛋先经过热水处理可杀灭
蛋壳表面的微生物,减少鸡蛋在贮藏期间的微生物污染,再用保鲜剂涂抹,封闭了蛋壳空隙,从而达到良好的保鲜效果。
采用此方法时要注意控制温浴处理的温度不能过高,处理时间不能过长,以防止蛋白质变性。
此外,本研究发现通过检测鸡蛋密度来判断其品质的方法效果较差,尤其在贮藏后期,不能有效判断各处理间鸡蛋品质的差异,因此长期贮藏时不提倡以密度作为主要指标判断鸡蛋的品质。
图5 贮藏期间失重率的变化
参考文献:
[1]陈家华.蛋和蛋品的质量[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98(4):42-44. [2]刘燕德,乔振先.鸡蛋新鲜度与贮存条件的相关性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48-51.
[3]葛庆丰,吴华俊,于海,等.高温条件下涂膜贮存对鸡蛋保鲜效果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1,29(6):11-15.
[4]刘冬英,吴小勇,周立艳.壳聚糖涂膜鸡蛋保鲜效果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9,30(6):144-1146.
[5]王劲松,粟学俐.3种不同生物保鲜剂对鸡蛋的保鲜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2,21(11):34-38.
[6]张庆钢,余善鸣,姚旭,等.壳聚糖涂膜保鲜剂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4):156-158.
[7]许殿明,张树兵,李玉和.一种鸡蛋保鲜技术[P].中国专利:
CN101836670A,2010-09-22.
[8]程国全,鲍丽仙,胡长平,等.生物保鲜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CN101965866A,2011-02-09.
[9]蒋挺大.壳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
[10]马美湖.禽蛋制品的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1]武杰,张嫱,张引成,等.热水-涂膜复合处理对鸡蛋保鲜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2,38(3):194-197.
[12]刘美玉,司伟达,崔建云,等.室温下不同可食涂膜剂对鸡蛋保鲜效果的影
响[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4):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