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2.43 MB
- 文档页数:35
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0端午粽课文原文
端午粽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外婆一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
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鱼肉粽。
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蓝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屠再华,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端午粽》课文原文及赏析
《端午粽》课文原文:
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
那些粽子啊,有红枣的,有豆沙的,有咸肉的,真是各种各样,美味极了。
粽子是用碧绿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或者是香甜的豆沙,或者是咸香的咸肉。
剥开粽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忍不住直流口水。
我和弟弟最爱吃的就是外婆包的红枣粽。
那红枣又大又甜,糯米也软糯可口。
每次吃完粽子,我们都会把粽叶留下,做成小船或者小帽子,玩得不亦乐乎。
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的习俗。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那些强壮的选手们奋力划动龙舟,场面非常壮观。
外婆说,这是为了纪念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
赏析:
《端午粽》这篇课文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描绘外婆煮粽子的情景,展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课文首先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粽子的种类和口感,让读者仿佛能闻到粽子的香气,感受到粽子的美味。
接着,作者详细描述了粽子的制作过程和材料,使读者对粽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描写吃粽子的过程中,作者巧妙地引入了儿童的游戏活动,使得文章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趣味性。
同时,通过外婆的话语,介绍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和其背后的历史文化意义,进一步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生动,情感真挚感人,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也传达了家庭亲情的温暖和深厚。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小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还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端午粽》是一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主要描述了端午节期间人们喜迎佳节,制作粽子的情景。
通过这篇文章,孩子们可以了解到端午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并且学习到粽子的制作方法和粽子的种类。
文章以“端午节,人人喜庆”为起点,描绘了人们在这个特殊日子里的欢快气氛,描绘了端午粽子的味道和种类。
作者通过热情洋溢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端午粽子所传递的深厚文化内涵,唤起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共同理解和回味。
知识点:1. 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龙舟节”、“赛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的起源与贴有艾叶、菖蒲、香草等草药的细线相联的民间传说有关,传说发音相同或类似的名字、形状或音律的物品具有同样的性质。
佩戴香囊、挂菖蒲和赛龙舟等传统习俗现已成为端午节的主要庆祝方式。
2. 粽子粽子,是中国南方的一种传统食品,因形状像一个三角形的锥子而得名。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搭配肉类或豆类、咸蛋黄、香菇等烹饪而成。
按照不同地域和制作方法,还有咸味、甜味、豆沙味、肉馅味等多种不同的口味和种类。
3. 文化内涵在文章中,作者不仅展现了人们制作端午粽子的忙碌画面,更强调了粽子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
粽子作为中华传统美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民间传说,代表了中国人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和传承。
在端午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制作、分享和品尝端午粽子,除了庆祝这个重要的节日外,更重要的意义是表达了人们对亲情、友情和生命的珍惜和呵护。
总而言之,《端午粽》这篇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同时也引导孩子们认识和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孩子们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中华文化的传统和美丽,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尊心。
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煮粽子、包粽子,与家人一起分享美食,也会举行划龙舟赛的活动,这些都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10端午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10 端午粽【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节日。
语言运用:积累叠词的用法以及“的”字短语。
思维能力:能够有条理地介绍喜欢吃的食物。
审美创造:了解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感受传统食物带来的幸福。
【课前解析】关注课文结构:《端午粽》选自作家屠再华写的童年散文集《嘟嘟糖和小雪灯》。
课文共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先介绍端午节外婆会煮好粽子等我们回去。
第2自然段具体介绍了粽子的色、香、味。
第3自然段重点写了粽子的花样多。
第4自然段写了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课文围绕端午粽,以儿童的口吻生动、形象地向我们介绍了粽子的样子、味道和花样。
关注字词学习: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7个。
其中有2个独体字,2个左右结构,3个上下结构,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
会认14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以及1个多音字。
另外本课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类积累叠词的用法,如“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积累“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关注朗读:本课的朗读主要有两个重点:一是初读时注意短语“()的()”的朗读,可以采用拆分法,分步呈现,帮助学生读好短语,为后面读好长句子做好铺垫。
另一个朗读的重点是学习读好长句子。
教学时可以采用“内容分解法”,引导学生对长句子的内容进行分解,明白句子所表达的内容,再运用各种方式练读、巩固。
【教学目标】1.认识“端、粽、节”等13个生字和立字旁、米字旁2个偏旁;会写“午、节”等7个字。
2.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了解“箬竹叶、糯米、掀开、剥开”等词语的意思;积累“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又黏又甜、美滋滋”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读好长句子;通过想象画面体会人物心情。
4.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初步了解端午节包粽子、吃粽子的习俗由来。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粽子的样子、味道等。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电子课本目录识字1春夏秋冬 (2)2姓氏歌 (4)3小青蛙 (6)4猜字谜 (8)◎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 (10)◎语文园地一 (11)◎快乐读书吧 (16)课文1吃水不忘挖井人 (17)2我多想去看看 (19)3一个接一个 (21)4四个太阳 (24)◎语文园地二 (26)5小公鸡和小鸭子 (29)6树和喜鹊 (32)7怎么都快乐 (35)◎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38)◎语文园地三 (39)8静夜思 (43)9夜色 (44)10端午粽 (46)11彩虹 (48)◎语文园地四 (51)识字5动物儿歌 (54)6古对今 (56)7操场上 (58)8人之初 (60)◎口语交际打电话 (62)◎语文园地五 (63)课文12古诗两首 (67)池上 (67)小池 (68)13荷叶圆圆 (70)14要下雨了 (73)◎语文园地六 (77)15文具的家 (82)16一分钟 (85)17动物王国开大会 (88)18小猴子下山 (94)◎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 (97)◎语文园地七 (98)19棉花姑娘 (102)20咕咚 (106)21小壁虎借尾巴 (109)◎语文园地八 (113)识字表 (117)写字表 (120)chūn春fēnɡ风xià夏yǔ雨qiū秋shuānɡ霜dōnɡ冬xuě雪chūn 春fēnɡ风chuī吹xià夏yǔ雨luò落qiū秋shuānɡ霜jiànɡ降dōnɡ冬xuě雪piāo飘21chūn春xià夏qiū秋dōnɡ冬识字qīnɡ青cǎo草hónɡ红huā花yóu游yú鱼fēi飞niǎo鸟chí池cǎo草qīnɡ青shān山huā花hónɡ红yú鱼chū出shuǐ水niǎo鸟rù入lín林3春春冬冬风风雪雪花花入入飞飞nǐ你xìnɡ姓shén什me 么?wǒ我xìnɡ姓lǐ李。
端午棕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午、节、叶、米、真、分、豆”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识“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13个生字,学会“午、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
(板书课题:端午粽)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端、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午、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
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