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登高》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登高》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登高》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登高》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登高》理解性默写

1.《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2.《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3.《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异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

4.《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5.《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登高》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与生命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

12.杜甫的《登高》借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和失落的

13.杜甫的《登高》中,表现作者白发频增、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句子是:

14.《登高》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

《登高》默写答案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异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0.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与生命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杜甫的《登高》借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和失落的两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杜甫的《登高》中,表现作者白发频增、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句子是:.

14.《登高》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完整版)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及答案(已改)

语文必修四理解性背诵默写 1.《望海潮》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运用比喻描写杭州城内美丽风光的句子: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②上阙中最能体现诗人炼字功力的句子: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③运用数量词写景的千古名句: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④下阙中运用互文修辞手法的句子: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⑤下阙中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句子: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雨霖铃》柳永全文默写 ①上阙中写景来渲染离别凄凉气氛的句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②上阙中虚写的句子: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③离别时依依不舍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④下阙抒发双重悲哀的直抒胸臆的句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⑤下阙虚写了别后想象美景的千古名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⑥以乐景写悲情的写景句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3、《念奴娇赤壁怀古》 ①从形、声、色三位一体写景的名句是: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③使用比喻(明喻)承上启下的句子: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④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⑤直抒胸臆体现对比周瑜自己失落的句子: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定风波》苏轼 ①上阙中表现作者轻视风雨的句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②下阙描写雨过天晴的句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③最能体现苏轼超然物外情怀的句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 ①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描写远望景物的句子: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②运用传统意象抒发游子之情的句子: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③用典表现自己社会责任感(不会归隐)的句子: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④用典表现自己对朝中小人的不满的句子: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⑤用典表现自己对时局,国势关注的句子: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6、《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①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孙权的句子: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②上阙缅怀京口籍英雄刘裕的句子: 想当年,金弋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③下阙用典讽刺刘义隆的句子: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④下阙追忆自己当年南归的句子: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⑤用典表明对淡忘国耻的但有的句子: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⑥用典表现自己也想为国而战的句子: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7、《醉花阴》李清照 ①上阙一语双关的句子是: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②下片暗写菊花的句子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③下阙中化用陶渊明句子的是: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④下阙直抒胸臆的句子是: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选修理解性默写(含答案解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 1.《拟行路难》 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_________ ,______ __ ”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________ _,_______ _”。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 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 2.《蜀相》 1、《蜀相》中,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衬托出的庄严肃穆气氛,并抒发凭吊情怀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 ___ 。 2、《蜀相》中,写诸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是:,。 3、《蜀相》中,将对诸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挚悲壮”的的句子是:,。 3.《夜归鹿门歌》 1、《夜归鹿门歌》中,在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对比描写中,使人联想起诗人潇洒超脱的情怀的句子是:,。 2、《夜归鹿门歌》中,写世人回村,诗人却离家归鹿门,在两种归途中,表露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的句子是:,。 3、《夜归鹿门歌》中,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世隔绝,与山林作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的句子是:,。 4、《夜归鹿门歌》中,写上鹿门山的山路上,月光照耀着树林,朦朦胧胧,美妙无比,不知不觉到了目的地,原来这就是庞德公的隐居处,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的句子是:,。 4.《梦游天姥吟留别》 1、浪漫主义诗人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 _”和“_____ _”令人叹为观止。 2、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 _,_____ ___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3、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 _”。 4、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 _,_____ _”。此时此刻诗人感到最能抚慰心灵的是:“_____ _,___ __”徜徉山水的乐趣,才

《登高》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登高》理解性默写 1.《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2.《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3.《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异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 4.《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5.《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登高》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是:, 。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 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与生命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 12.杜甫的《登高》借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和失落的 13.杜甫的《登高》中,表现作者白发频增、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句子是: 14.《登高》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

《登高》默写答案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登高》中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异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6.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7.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10.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与生命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11.杜甫的《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2.杜甫的《登高》借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和失落的两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3.杜甫的《登高》中,表现作者白发频增、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句子是:. 14.《登高》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二、《雨霖铃》 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下片中“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 句是:“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6、《雨霖铃》词中的“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情景,可见愈想愈远,愈远愈悲。 7、《雨霖铃》词中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这两句词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高潮,是词人感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三、《念奴娇?赤壁怀古》 ⑴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诗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⑵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诗句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⑶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⑷描写周瑜轻松从容大败曹军的诗句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⑸描写小乔刚刚和周瑜结婚,周瑜意气风发的诗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⑹感叹自己多愁善感,过早长出花白头发的诗句是“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四.《定风波》 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 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3、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词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向天边流去的大江的句子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2、有这样的三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是说词人心中有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这里用移情及物的手法写心中的愁心中的恨,词篇因此而生动。 3、词中用快要西沉的夕阳比喻南宋国势衰颓,声声哀鸣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表达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的句子是“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4、词中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这几是句直抒胸臆,选用“看吴钩”“拍栏杆”等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并且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5、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 得安适的张季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休说鲈鱼堪脍,西风,季鹰归未?”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6、词人借用典故否定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表明自己不为私利,而要为国为民的词句是“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7、表明全首词核心的句子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这三句用了一个典故,表明了树已长

(完整版)宋词四首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念奴娇?赤壁怀古》理解性默写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015新课标卷1)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古伤怀抒发理想幻灭、人生失意的两句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015石家庄二模)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2015西藏拉萨中学高三月考)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寄托于江水和明月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模拟1)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6.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7.本文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9.《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正值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语句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赤壁战场上,周瑜从容娴雅,沉着应战,指挥若定的儒将风度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理解性默写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紧紧扣住题序中的“怀古”二字,首先想到孙权在建都南京以前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只留下京口供后人欣赏凭吊而已的句子是:,。 3.刘裕曾在京口起兵北伐,征讨桓玄,平定叛乱,先后消灭了南燕、后燕、后秦等国,并收复洛阳、长安等地,也是一个跟京口有关的历史上的风流人物,辛弃疾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4.在下阕中,辛弃疾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妄想追求汉代大将霍去病追击匈奴在狼居胥山筑坛祭天那样的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 5.辛弃疾描写南宋时老百姓常在宋文帝元嘉北伐失败之后,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军追击击败王玄谟的军队后,在长江北岸的瓜步山上修建的一座行宫迎神赛会,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6.他借用廉颇的典故,表明自己显然年老却还是壮志犹存,希望能够为国立功的句子是:,,?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登高》《锦瑟》理解性默写

《登高》理解性默写题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登高》诗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3、《登高》诗中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4、《登高》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 5、《登高》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诗中对此进行直接描述的两句是:。 6、《登高》诗中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7、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8、诗人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消愁,深刻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 《锦瑟》理解性默写 1、《锦瑟》诗中运用典故写自己曾经沉迷于美好的梦想和有过殷切的思念,给诗歌营造了一种迷离意境的两句是:,。 2、诗中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怅惘之情的两句是:,。 3、《锦瑟》诗中写诗人从“追梦”中醒来,知道那梦已经远去,并且当时就不太分明,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情怀的名句是:,。 4、《大话西游》中“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诗中同样表达这种心情的两句是:,。 5、古典诗词善用杜鹃表达悲切之意,如《锦瑟》中的:“,。 《登高》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登高》理解性默写题 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诗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3、诗中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理解性默写带标准答案

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赤壁》杜牧 ⑴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文天祥 ⑴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⑵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心情句是: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⑶表现诗人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名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⑴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城由盛到衰令人伤心的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⑵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主旨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⑶《潼关怀古》中从视觉和听觉写出其险要,并暗示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⑵《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宽慰友人,表达送别情感的千古名句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慰友人不要做儿女之情句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⑽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6 《小石潭记》柳宗元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如鸣佩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课文中“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的句子跟《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水的清澈见底,透明可爱,鱼儿自由游弋,似与人们相乐的情趣。

《登高》理解性默写

《登高》理解性默写1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 1.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句子是:(),()。()。 2.《登高》诗中由高到低写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1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物特点的句子是:(),()。()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 3.《登高》中,杜甫写登高所见秋江之景,视线由高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处转向江面洲头,用()一句,描写出一13.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 幅精美的画面。感的句子是:(),()。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14.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 的句子是:(),()。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5.《登高》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 的感伤的两句是:(),()。15.《登高》中,杜甫面对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发出 6.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的感慨,以抒写难酬的感伤的两句是:(),自己漂泊异乡、晚年潦倒的悲愁。 ()。16.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甫在《登高》中就用 7.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抒发了自己异地()。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漂泊、老病孤愁的悲情。 河仍将向前之意。17.《登高》中杜甫看到峡江秋景,百感交集,以 8.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两句来抒发自己句子是:(),()。前人也异乡漂泊、年老多病的无限感慨。 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18.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 9.《登高》诗中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句子是:(),()。()。 10.古诗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19.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 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今人常用来表达(),()。 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20.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 名句是:(),()。

高中语文必修4理解性默写答案

必修4理解性默写 《望海潮》 1.《望海潮》中对杭州的情况作总的概括性描述的句子是: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望海潮》中勾画街巷河桥,居民住宅之美的句子是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望海潮》中用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钱塘江壮阔的景象。用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写了杭州百姓的游玩之乐。 4.《望海潮》中“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三句,由城内说到郊外,只见在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 5. 《望海潮》中“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三句,运用互文的手法,写不论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6. 柳永在《望海潮》中表达对孙何仕途前景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雨霖铃》 1.《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三句写离别前的景物,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 2.《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三句历来为人所传诵的句子,将最能触动离愁的三种景物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哀婉动人的意境。 3.《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动作、神态细节,刻画了两人难舍难分的形象。 4. 《雨霖铃》中“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三句写饯别时心情的委婉曲折:两情依依,难舍难分之际,船家却不断催促。 5. 《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句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而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6. 《雨霖铃》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7. 《雨霖铃》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中的“阔”字所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杜甫《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阔”字极为相似。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描绘了周瑜有儒将风度,且指挥若定和运筹帷幄。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具体描写“江山如画”的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大江的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 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词人神游故国后,用“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来书写自己不免思绪深沉,顿生感慨,壮怀莫酬,顿觉年华逝去的感叹。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借美女衬托英雄人物的句子是: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被贬于黄州的苏轼与客人泛舟长江,面对长江的浩荡无穷而感慨万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赤壁赋》)在游赤壁时,目击滚滚长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在“故国神游中”得到解脱,抒发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心底悲歌。(《赤壁怀古》) 7.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生动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观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定风波》(苏轼) 1、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词中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3、《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4.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苏轼却在词的开头用平静的口气说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5.在《定风波》中,作者以自然界的风雨隐喻人生风雨,表明自己对各种打击都能处变不惊的句子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2、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这句话体现在描写上,就形成了移情于物的手法。《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就运用了这一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态。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里“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一句写天幕低垂,红日半隐,孤雁哀鸣,用寥廓苍凉的环境烘托出寓居江南、有志不得伸的游子形象。

高中语文必修4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必修四理解性默写 一、《望海潮》 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____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 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二、《雨霖铃》 1、《雨霖铃》词中交代出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三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叮嘱,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3、《雨霖铃》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和心境。 4、《雨霖铃》下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二句是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5、《雨霖铃》中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雨霖铃》词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

《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1.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点明时间、地点和天气的诗句是,。 2.李白的《送友人》中点出告别的地点的诗句是,。 3.《春江花月夜》,是说人生易老,一代一代无穷无尽地递变着,而江月却年复一年没有什么变化。 4.李商隐的《无题》中诗人使用比喻,捧出一腔鲜血写下了自己生死不渝的、坚贞的盟誓,后又用来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诗句,。 5.范仲淹《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是。,。6.范仲淹《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是。,。7.柳永的《八声甘州》“、,、”与温庭筠的《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意境相似。 8.《商山早行》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把早行情景写的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 9.《旅夜书怀》中“,”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10.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相应的诗句是:,。11.《旅夜书怀》中“,”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12.《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 1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登楼所见。极写柳州城楼之高,上与大荒相连相接,诗人的愁思正浓,无处排遣。 14.《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描绘在柳州城楼上所见的风雨中的近景,来表现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 1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写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远谪到南粤荒僻之地,已经够寂寞孤独了,而音讯又难于通达,这又使诗人增添了一重悲凉,余韵袅袅,余味无穷。 16.《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两句,仰观则重岭密林,烟雨迷濛,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蜿蜒而去,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17.《春江花月夜》中“,”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 18.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描写了一幅境界深远的图画:人生代代相继,江月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像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与此相应的诗句是:,。,。 19.《春江花月夜》中“,”两句,描写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江月图:月光闪耀着千万里光辉,明月朗照在茫茫的春江之中,波光荡漾,清明澄澈。 20.《春江花月夜》中“,。,。”四句,写在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托物寓情,白云飘忽,“扁舟子”的行踪不定。一种相思,

《登高》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统编版必修上册】

《登高》习题及答案【必修上册】 题型:【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 《登高》/杜甫 【原文】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翻译: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理解性默写: 1.从时间和空间着笔,表现诗人客居他乡、疾病缠身而漂泊孤独的诗句是:,。 2.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是:,。 3.分别从听觉和视觉方面描写长天近水,刻画猿鸣鸟飞的凄凉之感的诗句是:,。 4.《登高》中描写仰望落叶萧索和俯视江水长流,暗含人生短暂的感慨的诗句是:,。 5.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7.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三、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潦.倒(liáo)多财善贾.(gǔ)传.记(zhuàn)杳.无音信(miǎo) B.双鬓.(bìng)前后相属.(zhǔ)伺.候(cì)洁身自好(hǎo) C.萧.条(xiāo)人才济.济(jì)静谧.(mì)博闻强识(zhì) 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稳操胜券.(q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度假作客他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浊酒旋律涣然冰释鞠躬尽悴,死而后已 C.呼啸寂寥要言不繁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协迫邂逅穷困潦倒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陆地) B.无边落木萧萧 ..下萧萧树叶被风吹落的声音。 C.万里 ..悲秋常作客万里这里指到处漂泊,居无定所。 D.潦倒 ..新停浊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4.对本诗诗句的诵读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 B.无边/落木/萧萧/下 C.百年/多病/独登/台 D.潦倒/新停/浊酒/杯 5.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

登高情景默写及答案

《登高》情景默写 1.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两句是“,。” 2.杜甫《登高》中抓住“猿”“鸟”等意象描写夔州秋天景色的名句是“,。” 3.杜甫《登高》中“,。”一联,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动静兼具的秋江图景 4.杜甫《登高》开篇写登高见闻,以“,。”两句描绘出一幅精美的图画,视觉、听觉融为一体,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 虚设,奇妙无比。 5.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6.杜甫《登高》中“,。”两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 7.“,。”杜甫《登高》中的这两句是景语也 是情语,是实写也是虚写,极力渲染了浓重的悲秋情结。 8.古诗中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在我们今天的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人常用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9.杜甫《登高》中“,。”两句,从大处落笔,描绘了登临高处见到的壮阔无比、波涛汹涌的画面。 10.杜甫《登高》中,将写景和抒情自然串联、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11.杜甫《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12.杜甫《登高》中“,。”两句融情于景,不仅描写了壮阔、萧索的秋景,同时也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13.杜甫《登高》中把眼前秋景和自己老病缠身的悲情紧密联系,高度概括自己 一生颠沛流离的名句是“,。” 14.杜甫《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挑战者体衰的惆怅之情。 15.杜甫《登高》中寄寓了作者飘零之感和伤逝之情的诗句是“,。” 16.杜甫《登高》中“,。”两句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表达了诗人无限深沉悲秋的情感。 17.杜甫《登高》中,“,。”两句,表现了作者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命运进行抗争的精神。 18.杜甫《登高》中表现诗人白发频添,酒杯难举,世事艰难而孤苦悲凉的诗句 是“,。” 19.杜甫《登高》中“,。”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困苦失意中年华老去,国难家恨苦痛于心的悲愤之情。 20.杜甫《登高》中,用“,。”两句写自己难以排遣的身世之苦和国运之恨,表现出沉郁的风格。 21.《登高》中,杜甫以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恨而悲 愤的句子是“,。” 22.杜甫《登高》一诗的主旨句(或: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四理解性默写题及答案 一、《蜀道难》理解性默写 1. 《蜀道难》开篇以蜀地方言点出主题,为全诗奠下雄浑感情基调的句子:,。 2.《蜀道难》的主旨句,。 3. 《蜀道难》中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4. 《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 5. 《蜀道难》中“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是因为:,。 6. 《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句子:,。 7.《蜀道难》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 ,,。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山有多高呢?不言而喻了! 8.《蜀道难》中诗人描写在山巅行路之难,神情惶恐的句子:,。 ,。 9. 《蜀道难》中把行人艰难步履、惶恐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句子:,。 10. 《蜀道难》为我们渲染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的句子:,, ,。 11. 《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奇险的句子:,。 12. 《蜀道难》写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的句子:,。 13. 《蜀道难》展示蜀道一派奇丽风光的句子:,。 ,。 14. 《蜀道难》中诗人先用,。拖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空明的场景:,。 15. 《蜀道难》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 16. 从《蜀道难》中,,。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诗人对功业难成的叹息。 1. 噫吁嚱!危乎高哉! 2.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3.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4.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5.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 6.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9.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1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登高 理解性默写

登高理解性默写 《登高》 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 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 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7.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化用屈 原《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唐诗宋词选读三、四单元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唐诗宋词理解性默写 《雨霖铃》理解性默写 1.《雨霖铃》词中渲染分别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一种凄凉的诗句: ,, 。 2.《雨霖铃》交代一对恋人到长亭告别的时间、地点,烘托出一种浓重的凄凉气氛的 诗句:“,,。”3.《雨霖铃》词中写不忍离别而又不能不别,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内心痛苦的诗句: ,、, 4.《雨霖铃》中“,。”这两句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该有的千言万语要倾诉,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5.《雨霖铃》下片中“,、”感慨深秋季节的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6.《雨霖铃》词中表现主题的诗句:,、 。 7.《雨霖铃》中的“、,”这两句以景写情,寓情于景。一个“念”字领起,说明所描写之景不是眼前的实景。但虚中见实,由推想的情景中更能表现出一对离人此刻的思绪。 8.《雨霖铃》词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被称为“古今俊语”为人传诵)的诗句: 。 9.《雨霖铃》词中想象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后,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的诗句:,。” 10.《雨霖铃》词中“,艺术地把离别之情推向,是词人感 叹与心爱的人后会难期,风情无人诉说之慨。

定风波 1.苏轼的《定风波》作于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一句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2.苏轼的《定风波》中“”一句写雨滴打在竹叶上发出响声,你不要感到扫兴,如果你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就“”了。对客观事物,客观存在不要太在意,不妨去欣赏它。 3.苏轼《初入庐山》诗中写道“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他想图个清净逍遥.自在旷达的生活,即使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才是人追求的最终生活境界。《定风波》中相对应的句子是:,!。 4.苏轼的《定风波》中“,”写料峭的春风把酒吹醒了,有点冷。冷吗“”,不冷了吧。这个转,转出了味道:当你被外在的困境所困扰时,如果一味的抱怨,可能到顺境时,你也不能把握了。你应该时刻记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5.苏轼的《定风波》中“,,”几句写天晴后,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现在已经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月圆了就缺,缺了有圆,反复循环。当你心静如湖水,全不在意外在事物的得失时,你便可以领悟人生的快乐了。 《声声慢》理解性默写 1.《声声慢》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诗句: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