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10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图l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图 1 太庙图2 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扰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两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戈所事事4.金州区有很多地名都是以姓氏命名的,如富家村、赵家村等。
就此我们可以判断此种命名方式是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 B.地域.信仰 D.血缘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西周金属冶炼业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禹鼎》铭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轿浮云,诸侯尽西。
”秦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中央政府各部门间互相配合牵制.郡县制的推行 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8.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予秦朝设置的 ( )A.丞相 B.御史大夫 .太尉 D.诸卿9.秦始皇构建强大封建王朝时,曾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皇帝通过控制郡守和县令任免权,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缺乏优秀军事人才可以担此重任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0.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成阳的苏某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B.公元前228年某月,一官员称赢政为大王,未受谴责.公元前218年,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赐给的一块封地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11.《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属于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的是:A. 农耕文化B. 渔猎文化C. 采集文化D. 工业文化答案:C2. 下列关于人类进化的观点错误的是:A. 人类起源于非洲B. 人类起源于亚洲C. 人类起源于欧洲D. 人类起源于澳洲答案:C3. 人类文明的起源与以下哪个因素最为密切:A. 语言的产生B. 农业的兴起C. 社会组织的形成D. 工具的发展答案:B4. 以下哪个时期属于新石器时代:A. 古石器时代B. 中石器时代C. 旧石器时代D. 金属时代答案:B5. 以下哪个文明不属于四大文明之一: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D6. 以下哪个古代文明被称为“河流文明”:A. 埃及文明B. 印度河文明C. 黄河文明D.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答案:C7. 以下哪个国家被认为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发源地:A. 埃及B. 印度C. 中国D. 美索不达米亚答案:D8. 以下哪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A. 夏朝B. 商朝C. 周朝D. 秦朝答案:A9.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A. 春秋战国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10.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A. 甲午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人类起源于约_______万年前的非洲。
答案:202. 人类的祖先是一种叫做_______的古人类。
答案:直立人3. 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是_______文化。
答案:采集4. 中国古代历史的开端是_______朝。
答案:夏5. 中国古代历史的结束是_______朝。
答案:隋6. 中国古代历史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革命。
答案:辛亥7.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_______河流域。
答案:黄8. 印度的古代文明是_______河文明。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古代中国最早的政治制度是什么?A. 宗法制度B. 封建制度C. 郡县制度D. 禅让制度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什么?A. 郡县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世卿世禄制3. 汉武帝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其主要目的是:A. 统一思想B. 强化中央集权C. 促进经济发展D. 抵御外患4.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加强了皇权C. 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崛起D. 阻碍了文化的发展5. 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政策主要针对的是:A. 蒙古B. 日本C. 欧洲D. 东南亚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是_________。
7. 周朝时期,实行的分封制中,诸侯对天子的义务包括_________。
8. 唐朝时期,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是_________。
9. 元朝时期,实行的行省制度,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
10. 清朝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是为了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12. 简述唐朝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明朝海禁政策的实施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明朝社会经济的影响。
14. 论述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实施原因、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并提出你的观点。
材料一:清朝初期,为了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的闭关锁国政策,包括禁止民间与外国通商、限制对外贸易等。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的侵略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多个通商口岸。
六、附加题(10分)16. 请列举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重大改革,并简要说明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018-2019 第一学期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姓名: 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1.西周的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特色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A.分封制 B .宗法制C.世官制 D .郡县制2.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3.《史记·殷本纪》载:(商代)“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表明当时()A.王位世袭制不复存在B .宗法制尚未完全确立C.分封制造成国家分裂 D .郡县制已经开始推行4.据分析统计,《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11 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的问题。
从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A.各国减少战争,专力治黄河 B .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黄河C.统一中原,由中央政府治理 D .各自为政,分段治理5.研读下表文献史料,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诸侯国之间已出现争霸与兼并战争B.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郡县制度C.西周后期宗法等级制度逐渐瓦解D.当时出现国家统一的政治因素6.《汉书·百官公卿表》 载:“大率十里一亭, 亭有亭长;十亭一乡, 乡有三老, 有秩、啬夫、游徼⋯⋯皆秦制也。
”材料中的“秦制”是指( ) A .三公九卿制 B .法律制度C .中央集权制D .皇帝制度7.司马迁《史记》评价秦朝郡县制:“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
郡县治,天下 无不治。
”这说明秦朝“郡县制”( )A .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础上B .强化了皇权专制主义制度C .特点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D .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8.三国时期学者孟康解释“中朝”说,“中国,内朝也。
淄川中学高2016 级第一次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 分)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建”,准确的说指()A、委任官职B C、进行分封D ,“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 。
材料中的“封、严密监视、将他们变为地主2、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 ,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的热议。
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宗法制 D 、禅让制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的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 、建立了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B、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D、齐郡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个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 、由“公天下”到“家天下”B 、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6、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这突出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7、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A、三公九卿制的废除B、地方势力的削弱C、决策中枢的转移D、外戚和宦官专权8、《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生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是地方分权的体现。
B. 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C. 汉朝的推恩令是为了削弱诸侯国的力量。
D. 唐朝的科举制度促进了社会流动和中央集权。
2. 以下哪一项不是隋唐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A. 设立东厂,监察官员。
B.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C. 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政府机构职能。
D. 推行均田制,稳定农业生产。
3. 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项措施?A. 实行严格的科举考试制度。
B. 设立路府州县四级行政区划。
C. 推行王安石变法。
D. 建立东厂,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4. 元朝时期,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理,实行了哪项制度?A. 行省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分封制度。
D. 宗室封建制度。
5.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多选题)A. 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 实行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
C. 建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D. 推行一条鞭法,简化税收制度。
6. 清朝前期,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多选题)A. 实行屯田制度,稳定边疆。
B. 开疆拓土,对外扩张。
C. 建立藩部制度,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D. 实行科举制度,选拔官员。
7.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A. 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B. 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C. 采用铁器和牛耕。
D. 农业生产高度商业化。
8.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A. 手工业生产专业化。
B. 商业活动受到政府严格限制。
C. 出现大量的市场和商业中心。
D. 货币经济发展,促进了商品交换。
9. 以下哪一项不是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化发展的表现?A. 发明了造纸术和印刷术。
B. 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
C. 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D. 科技和文化发展受到西方影响较大。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
题含解析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
B.拱卫王室统治
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
D.扩大统治范围
解析:B 由“以亲屏周”可知其目的在于拱卫王室统治。
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
A.财产继承的原则
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C.任人唯才的要求
D.兄终弟及的传统
解析:B “庶出,不得立”“虽幼,以嫡立”反映的是血缘关系与政治地位间的关系,体现了宗法制的基本法则。
3.商(朝)人对神灵崇拜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祖先祭祀上。
立于宗庙的先王的神主,称之为“示”。
“示”有大小之别,类似于周族的大小“宗”。
大小“示”的祭祀规格与仪式有所不同,成为区别血缘亲疏的标记,维护着有关的等级秩序……从兄弟
之间到父子之间的权力世袭继承,逐步成为国家权力运作的核心。
材料主要表明了商朝( )
A.已经有了规范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度
B.宗法制度出现并运用到权力继承上
C.重视血缘传承及基于血缘亲疏的权力运作
D.形成了浓厚的“家国同构”治国理念。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类社会起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旧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起源的开始B.人类社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C.人类社会起源于农业的发展D.人类社会起源于城市文明的兴起2.下列关于夏朝的说法,错误的是()A.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B.夏朝的创建者是大禹C.夏朝是远古时代的传说D.夏朝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导3.下列关于商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商朝的创建者是汤B.商朝的社会经济以牧牛业为主C.商朝的经济发展推动了青铜器的制造D.商朝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王朝4.下列关于西周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周的统治者采取封建制度B.西周的政权建立在军事贵族的基础上C.西周的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D.西周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子5.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指的是()A.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B.战国时期和秦朝时期C.春秋时期和汉朝时期D.春秋时期和东周时期二、简答题1.简述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差异。
2.概括夏朝的起源和特点。
3.简要描述商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4.简述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
5.简要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意义。
三、论述题1.从新石器时代到夏朝的演进过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哪些特点得到了突出体现?2.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王朝,请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论述商朝的特点和贡献。
3.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关键时期,请论述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对中国封建社会演进的重要影响。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请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军事、文化等多个方面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性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国古代秦朝统一六国的是:A. 刘备B. 孙权C. 项羽D. 秦始皇2. 数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风雨,可以追溯到以下哪个朝代?A. 唐朝B. 春秋战国C. 汉朝D. 商朝3. 以下哪一条是对历史研究的正确方法?A. 想象历史的进程和情景B. 单纯从个人感受出发研究历史C. 以史为鉴,了解历史规律D. 尊重历史事实,无需验证4. 古代丝绸之路是哪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通道?A. 中国和美洲B. 中国和印度C. 中国和欧洲D. 中国和埃及5.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传统古代史的开始?A. 统一战国B. 约定公元前1年为公元元年C. 启用农历D. 夏朝的建立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 《史记》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编写的历史著作。
()2. 秦始皇实行了帝国统一的制度,并修筑了万里长城。
()3.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开启了封建社会时代。
()4. 鲁僖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位君主,他提出“人人天下”的思想。
()5. 秦朝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统一货币、度量衡等。
()三、简答题1. 解释什么是历史?2. 请简述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代之间的关系。
3. 请简要说明秦朝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4. 古代丝绸之路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有着怎样的重要影响?5.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分裂局面以及出现的思想家与其思想。
四、论述题请用300字左右的篇幅,论述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及其演变。
注意:以上题目仅为示例,实际的测试题目内容可能有所不同。
请以实际题目为准,严格按照题目要求和限制字数撰写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一各章节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解析
第一章:从人类起源到农耕文明的发展
单选题:
1. 人类起源于哪个大陆?
- A. 亚洲
- B. 非洲
- C. 欧洲
- D. 美洲
答案:B. 非洲
解析:根据考古学研究,人类的起源地可以追溯到非洲大陆。
2. 农耕文明最早出现在以下哪个地区?
- A. 中东地区
- B. 欧洲地区
- C. 美洲地区
- D. 非洲地区
答案:A. 中东地区
解析:中东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耕文明的地区之一,例如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埃及文明等。
多选题:
1. 下列哪些是农耕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 A. 人类开始定居形成村落
- B. 人类开始发展工艺技术
- C. 人类开始形成社会等级
- D. 人类开始使用货币交换
答案:A、B、C、D
解析:农耕文明的出现使人类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形
成了村落和城市,促进了工艺技术和社会等级的发展,也推动了货
币交换的出现。
判断题:
1. 农耕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进步之一。
- 正确
- 错误
答案:正确
解析:农耕文明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采集时代进入生产时代,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是第一章的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必修一第一单元训练题学号_____班级_____姓名_____评分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表格中)1.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2.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战国时期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D.明初废除宰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3.下列王朝,不曾设置丞相的是( )A.清B.明C.汉D.秦4.“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6.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
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7.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 B. 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9.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10.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 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11.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体现了奴隶主与奴隶的阶级关系B.体现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C.体现了中央政府与地方的行政关系D.体现了官僚机构与人民的压迫关系12.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对王位世袭制理解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2.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4.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是A.完全割裂的B.互为表里C.前者决定后者D.后者决定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建立于秦朝B.西周的政治制度是直接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而来的C.分封制和宗法制实行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周王室的统治D.分封制只是天子对诸侯进行分封7.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设三公等官职C地方实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8.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统一度量衡9.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统一文字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创始王位世袭制10.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以殄灭而降辱者,(亡于)六五之后也”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11.西周的分封制和西汉初年的分封制A.都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统治的需要D.都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瓦解12.唐玄宗后期,藩镇权限增大,这表明A.唐玄宗重视边境防御B.节度使的野心不断增大C.藩镇割据局面已经形成D.朝政衰败,中央集权削弱13。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西周的统治。
2.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 嫡长子继承制。
B. 民主选举首领。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3. 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
B. 郡县制。
C. 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
4. 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B. 中央设三公等官职。
C. 地方实行郡县制。
D. 确立皇权至高无上。
5. 秦朝三公九卿制中,三公的职能是()A. 丞相总理百政,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
B. 丞相掌军事,太尉总理百政,御史大夫掌监察。
C. 丞相掌监察,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总理百政。
D. 丞相掌军事,太尉掌监察,御史大夫总理百政。
6. 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
C. 攻打匈奴。
D. 修筑长城。
7. 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的措施是()A. 颁布“推恩令”B. 平定“七国之乱”C. 实行察举制。
D. 设三公九卿。
8.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A. 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 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9. 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的措施有()A. 文官担任知州。
B. 设立三司使。
C. 设立中书门下。
D. 设立枢密院。
10.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其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A. 奠定了后代行政区域划分的基础。
B. 扩大了元朝的政治版图。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D. 促进了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章单元测试题(含答
案及解析)
单选题
1.以下哪个不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最古老的文物:
A.三星堆遗址石斧
B. 河姆渡遗址骨角器
C. 大汶口遗址陶器
D. 贝聿铭发现的“九鼎”
【答案】D
【解析】九鼎是商代后期历代帝王封禅时使用的礼器,而非考古学家发掘出的文物。
2.中国古代的“文物保护”始于哪个朝代?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唐代
D. 清朝
【答案】B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明确规定了“留文物不拣”的制度,是我国最早的文物保护措施。
填空题
1. 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的商贸道路。
【答案】西亚和欧洲
2. 直到21世纪,依然没有发掘出黄帝陵,因此黄帝陵所在地也叫做___
【答案】无定河
判断题
1. 著名的考古学家顾忌是我国的第一位考古学家
【答案】错误
【解析】顾依旧是我国第一位考古学家。
2. 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高宗实录》,所以他被认为是中国
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答案】错误
【解析】隋文帝杨坚颁布通过了《通典》而不是《高宗实录》,他被认为是中国史上第一位编写通史的皇帝。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其主要依据是:A. 甲骨文B. 金文C. 陶文D. 竹简2. 商朝的都城“殷”位于今天的哪个省份?A. 河南省B. 山东省C. 陕西省D. 河北省3. 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A. 春秋和战国B. 战国和秦朝C. 春秋和秦朝D. 战国和汉朝4. 下列哪项不是春秋五霸之一?A. 齐桓公B. 晋文公C. 秦穆公D. 汉武帝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治?A. 推行郡县制B. 焚书坑儒C. 修建长城D. 所有选项都是6. 汉武帝时期,推行了哪项政策来加强中央集权?A. 郡县制B. 推恩令C. 科举制D. 世卿世禄制7.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A. 张角B. 张鲁C. 张良D. 张骞8. 三国时期,蜀汉的建立者是:A. 刘备B. 曹操C. 孙权D. 诸葛亮9.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A. 李渊B. 李世民C. 李治D. 李隆基10. 宋朝时期,著名的变法运动是:A. 王安石变法B. 张居正变法C. 魏征变法D. 司马光变法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12.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其核心是“ ”。
13.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 ”制度。
14. 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 ”。
15.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主要有“ ”、“ ”等。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
17. 简述汉武帝时期推行的推恩令的内容及其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9. 论述唐太宗李世民的治国理念及其对唐朝繁荣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15分)20.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北宋时期科举制度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0小题,每题2分,共计20分)1. 培根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政治家?A. 古代中国B. 文艺复兴时期C. 18世纪欧洲D. 20世纪美国2. 以下哪项是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主要特征?A. 生产力高度发达B. 奴隶制度盛行C.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D. 地主占有土地3. 以下哪位提出了“天人合一”和“致良知”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4. 以下哪位思想家主张“以法治国”?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5. “尚贤”是哪个朝代的思想?A. 春秋战国时期B. 战国秦汉时期C. 东汉时期D. 南北朝时期6. “务实荀况”的思想是哪个学派的代表?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7. 以下哪项是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A. 厚植人才B. 以法制治国C. 尚礼思想D. 推崇教化8. 孟子的“天命论”主张的是什么?A. 维护君主专制B. 推崇礼教C. 追求公义D. 尊崇圣人9. 以下哪项不是墨子的主要思想之一?A. 兼爱B. 尚贤C. 非攻D. 尚同10. 以下哪位思想家认为“人性本恶,法制即是必要的”?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第二部分:简答题(本部分共5小题,共计40分)1. 请简述封建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形成与特点。
2. 请阐述孟子的“天命论”。
3. 解释儒家思想中的“五常”。
4. 概括法家思想的主要特征。
5. 简要介绍墨子的主要思想和影响。
第三部分:论述题(本部分共2题,共计40分)1. 论述儒家和法家在政治观点和治国方略上的差异,并谈谈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 解释“阴阳家”的思想,并说明其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
注意:在回答问题时,可参考教材中的知识点,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
每个问题的回答应具有逻辑性和条理性,表达清晰准确。
谢绝抄袭和网络资源的直接引用。
参考答案仅作为参考,具体评分请以实际回答为准。
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题及答案第一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图是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图,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 (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2.图l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
其特点不包括图 1 太庙图2 祠堂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3.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扰周部落进攻B.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两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戈所事事4.金州区有很多地名都是以姓氏命名的,如富家村、赵家村等。
就此我们可以判断此种命名方式是以什么为纽带()A.财产 B.地域.信仰 D.血缘5.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西周严格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 B.旨在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西周金属冶炼业发达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6.《禹鼎》铭记载:噩侯反叛伐周,厉王命禹出征,生获其君。
这反映了 ( )A.分封制趋向衰落,尚能维护王权 B.宗法制度开始瓦解.封国实力削弱,周王权力加强 D.周王铸鼎显示权威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轿浮云,诸侯尽西。
”秦王朝完成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其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权力的高度集中 B.中央政府各部门间互相配合牵制.郡县制的推行 D.“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8.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
我国的监察制度确立于秦汉时期,最早发端予秦朝设置的 ( )A.丞相 B.御史大夫 .太尉 D.诸卿9.秦始皇构建强大封建王朝时,曾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皇帝通过控制郡守和县令任免权,加强中央集权B.皇帝可以直接控制全国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缺乏优秀军事人才可以担此重任D.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0.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成阳的苏某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B.公元前228年某月,一官员称赢政为大王,未受谴责.公元前218年,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赐给的一块封地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11.《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
材料中的“封建”,准确的说指()A、委任官职B、严密监视C、进行分封D、将他们变为地主2、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子女要经常回家看望父母”,这一消息引起社会的热议。
影响今天中国人观念行为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禅让制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的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建立了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B、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4、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山东地域上主要有齐、琅琊等郡,当时烟台属齐郡管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能世袭B、郡守是齐郡最高的行政长官C、烟台是齐郡郡守的封地D、齐郡无权任命辖区内的县令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个阶段。
从封建到帝制是第一次转型。
下列表述符合其特征的是()A、由“公天下”到“家天下”B、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C、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转变D、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6、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7、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A、三公九卿制的废除B、地方势力的削弱C、决策中枢的转移D、外戚和宦官专权8、《剑桥中国史》中写道:“在唐代,科举考试不过产生一批官僚精英分子而已,其数量可能略多于全部官僚集团的10%。
总之,其中大部分人出生于名门望族,都来自书香门第。
在唐朝灭亡前,这种情况没有改变。
”材料反映了()A、九品中正制依然存在B、唐代门阀势力依然不小C、唐代官员都是科举出身D、科举考试有利于选拔人才9、隋唐时期,皇帝可指派其他官员参决大政,行宰相之权。
唐代290年间共有369名宰相,数量之多为历代所仅见。
这意味着()A、三省六部制遭到破坏B、宰相之权严重削弱C、科举制下选人之盛D、集思广益民主决策10、中国古代崇尚道德治国,孝道是政府和民间最推崇的。
有史料记载:“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之子。
’”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这一史料反映的是()A、征辟制B、科举制C、察举制D、刺史制11、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
“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
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B、中央朝廷的重臣C、皇帝的内侍人员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12、贾谊在《治安策》中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汉武帝采纳这一建议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封国制B、推行郡县制C、实行推恩令D、剥夺王侯的爵位与封地13、阅读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观念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发生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1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D、北宋强化中央集权15、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下面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16、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腐,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
”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A、派文臣做知州B、设“三衙”,收精兵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17、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8、右图是一副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9、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B、均辅佐皇帝处理政务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20、“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
”“那个庞然大物”是指A.内阁制度 B.宰相制度C.宦官集团 D.胡惟庸集团21、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
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22、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嬴政大帝摆脱了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23、在某古代史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甲戍,命浙江行省明年漕运粮二百八十万石赴京师”。
该史书有可能是A.《汉书》 B.《旧唐书》C.《宋史》 D.《元史》24、.“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中外朝制度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25、“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
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据此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显著特点是A.分化事权 B.频换丞相C.重用亲信 D.废除宰相二、非选择题:(26题20分,27题20分,28题10分)26、地方行政制度是政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下列材料:(共20分)材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
一般县在中心区域,郡在边远地区。
郡县的长官,不再是世袭领主,而是由君主委派官员直接管理。
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二材料三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
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在任用管理人员上的本质区别,由此分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在这方面的重要意义。
(8分)(2)材料二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6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4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
(2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材料二汉代选官“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三:(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材料四:“八股之害,甚于焚书,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顾炎武《日知录》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制度则昭若日月。
——孙中山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先秦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的名称,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5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初科举制起到加强中央集权作用的原因。
(4分)(4)依据材料四,指出顾炎武和孙中山对科举考试评价不同的原因。
(8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
《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清代一位军机大臣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
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军机处的特点(2分)选择:1——5 CCBCD 6---10 BCBBC 11—15 DCCDC16—20 ADBBB 21---25 BACBA26、(1)区别:分封制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郡县制实行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选贤任能”)。
(4分)意义:在国家制度中由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领主,彻底打破了世卿世禄制;使贵族政治转化为官僚政治。
(4分)(2)郡国并行;导致地方权力过大,削弱了中央集权。
(6分)(3)特点: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2分)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2分)(4)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控制和管理。
(2分)27、(1)血缘、门第、等级(3分)(2)注重品行才学,否定了血缘、世袭。
(5分)(3)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统治基础;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将选官权力收归中央(4分)。
(4)顾炎武否定科举制是因为明朝实行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脱离实际,对社会文化的发展造成恶劣影响,他否定的是考试内容和形式。
孙中山肯定科举制是因为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有一定的公开性、公平性;有利于提高官员的素质。
(8分)28、(1)辅助皇帝,统率百官,处理政务。
(2分)汉武帝:任用布衣为相,实行中外朝制,为尚书令组成的中朝决策机构牵制以丞相为首的外朝执行机构;唐太宗: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再交由尚书省下的六部执行;宋太祖: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二府三司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