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
格式:ppt
大小:17.66 MB
文档页数:44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44
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般石桥的撞都用石料砌实,但赵州桥的撞没有砌实, 而是在券的两肩各砌一两个弧形的小券。这样桥体增加 “撞”空而不 了四个小券。
实
洞砌并列式
• 它用二十八道小券并列成9.6米宽的大券。可是用并列式 砌,各道窄券的石块间没有相互联系,不如纵列式坚固。 为了弥补这个缺点,建造赵州桥时,在各道窄券的石块 之间加了铁钉,使它们连成了整体。
重量的“鹰架”,再砌另一道 相邻拱。这种砌法有很多优 点,它既可以节省制作“鹰架” 所用的木材,便于移动;同 时又利于桥的维修,一道拱 券的石块损坏了,只要嵌入 新石,进行局部修整就行了, 而不必对整个桥进行调整。
l)每一拱券采用了下宽上窄、略有“收分”的方法,使每个拱券向 里倾斜,相互挤靠,增强其横向联系,以防止拱石向外倾倒;在 桥的宽度上也采用了少量“收分”的办法,就是从桥的两端到桥顶 逐渐收缩宽度,从最宽9.6米收缩到9米,以加强大桥的稳定 性。、 2)在主券上均匀沿桥宽方向设置了5个铁拉杆,穿过28道拱券, 每个拉杆的两端有半圆形杆头露在石外,以夹住28道拱券,增强 其横向联系。在4个小拱上也各有一根铁拉杆起同样作用。 3)在靠外侧的几道拱石上和两端小拱上盖有护拱石一层,以保 护拱石;在护拱石的两侧设有勾石6块,勾住主拱石使其连接牢 固。 4)为了使相邻拱石紧紧贴合在一起,在两侧外券相邻拱石之间 都穿有起连接作用的“腰铁”,各道券之间的相邻石块也都在拱背 穿有“腰铁”,把拱石连锁起来。而且每块拱石的侧面都凿有细密 斜纹,以增大摩擦力,加强各券横向联系。这些措施的采取使整 个大桥连成一个紧密整体,增强了整个大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拱桥
拱桥(archbridge)指的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 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
传说
相传赵州桥是鲁班所造,这座大桥建成后,八仙之一 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带着柴荣,也兴冲冲地去赶热 闹。他们来到桥头,正巧碰上鲁班,于是他们便问道: 这座大桥是否经得起他俩走。鲁班心想:这座桥,骡 马大车都能过,两个人算什么,于是就请他俩上桥。 谁知,张果老带着装有太阳、月亮的褡裢,柴荣推着 载有“五岳名山”的小车,所以他们上桥后,桥竟被压 得摇晃起来。鲁班一见不好,急忙跳进水中,用手使 劲撑住大桥东侧。因为鲁班使劲太大,大桥东拱圈下 便留下了他的手印;桥上也因此留下了驴蹄印、车道 沟、柴荣跌倒时留下的一个膝印和张果老斗笠掉在桥 上时打出的圆坑。
四 艺术气息
五 荣誉
1961年3月4日中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 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为世界 第十二处“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 并赠牌纪念; 1999年被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春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严格 周密勘查、比较,选择了恔河两岸较为平直的 地方建桥,这里的地层是由河水冲积而成,地 层表面是久经水流冲涮的粗砂层,以下是细石、 粗石、细砂和粘土层。根据现代测算,这里的 地层每平方厘米能够承受4.5到6.6公斤的压 力,而赵州桥对地面的压力为每平方厘米5— —6公斤,能够满足大桥的要求。选定桥址后 在上面建造地基和桥台,自建桥到现在,桥基 仅下沉了5厘米,说明这里的地层非常适合于 建桥。
洛阳桥附属文物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宊 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 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宊碑,即立于祠内, 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历史地位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 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蔡襄留给泉州人民的宝贵遗产,也是 我国桥梁史上一座真正的丰碑! 洛阳桥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接通了“水阔五里” 的万安渡,使来往行旅得以安全通行,也不仅仅在于它接通了 当时奥、闽北上的陆路通道,使南来北往的货物得以畅通无阻 ,促进了泉州古代经济的繁荣;更不在于它引来了脍炙人口的 众多故事传说,使文化古城泉州平添了无限的乐趣和浪漫色彩 ,而是在于,它在那江潮夹涌、浪涛搏击的洛阳江上,发挥了 泉州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成功地采用了“筏形基础”和“种 砺固基法”,在全世界史无前例地解决了建造大型石桥的基础 工程,九百多年前就率先建成了一座长三百六十丈、宽一丈五 尺,在全国堪称第一的海港大石桥,而且一直保留到现在,成 了泉州人民的骄傲。在泉州,“站着象东西塔,卧倒象洛阳桥 ”的俗话,代代相传,而且远播海外,不是没有道理的。
李春就地取材,选用附近州县生 产的质地坚硬的青灰色砂石作为 建桥石料,在石拱砌置方法上, 均采用了纵向(顺桥方向)砌置 方法,就是整个大桥是由28道各 自独立的拱券沿宽度方向并列组 合而成,拱厚皆为 1.O3米,每 券各自独立、单独操作,相当灵 活,每券砌完全合拢后就成一道 独立拼券 ,砌完一道供券,移动承担
骠、林会→相继增筑,建成桥墩十三座。 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 →基本形成了 “拱桥、梁桥、浮桥相结合”的风格。 明宣德十年(1435年) 潮州知府王源→ 大规模重修,更名“广济桥” 明嘉靖九年(1530年)24木舟充当浮桥 →“十八梭船廿四洲 ” 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修广 济桥→ “潮州湘桥好风流,十八梭船二 十四洲,二十四楼台二十四样,二只牲牛 一只溜”
洛阳桥历史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莆田人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 (公元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 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 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 。 建桥八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 、桥坏。邵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公元1426-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 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二年( 公元 1424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 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 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 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 ,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现桥长742.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 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中国古代桥梁建筑
中国古桥的分类
梁桥
中国 古桥
拱桥
索桥
浮桥
赵州桥
水 从 碧 玉 环 中 去
人 在 苍 龙 背 上 行
一 历史概况
位于河北省赵 县的赵州桥(又称 安济桥 该桥在隋大 业初年(公元605年 左 右)建成。是我 国古代石拱桥的杰 出代表,为李春 (有传说是鲁班) 所创建,是一座空 腹式的圆弧形石拱 桥,净跨37m, 宽9m, 拱矢高度7.23m,在 拱圈两肩各设有二 个跨度不等的腹拱。
建筑特点
在北宊,我们的先民就以惊人的毅力和无 穷的智慧,创造了一种直到现代才被人们所认 识的新型桥基——筏型基础。 。 所谓的筏型基础就是沿着桥梁中轴线的 水下底部抛置大量的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 的矮石埕作桥基,然后在上面建桥墩,这种建 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 的贡献。
二 建筑原理
桥址选择比较合理,使桥基稳固牢靠
砌置方法新颖、施工修理方便
在保持大桥稳定性方面采取了许多严密措施
二 技术创新
(1)采用圆弧拱形式 (2)采用敝肩 (3)单孔
三 三绝
• 一般石桥的券,大都是半圆形。但赵州桥跨度很大,有 37.04米。如果把券修成半圆形,那桥洞就要高达18.52米。 “券”小于半 这样车马行人过桥,就好比越过一座小山,非常费劲。 圆 赵州桥的券是小于半圆的一段弧。
梁桥
梁桥 (Beam Bridge) 是以受弯为主的主梁作为承重构件的桥梁
索桥
索桥 (Cablebridge/Sus pensionbridge)。 也称吊桥、绳桥、 悬索桥等,是用 竹索或藤索、铁 索等为骨干相拼 悬吊起的大桥。
浮桥
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 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
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 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 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 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 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 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 。 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就采用“浮 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 ,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 桥的非凡才智。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 它有利于分水。洛阳桥成功地建成了我 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 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丼,我国著名桥梁专 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 桥梁的状元”。
洛阳桥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
洛阳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 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 路。
洛阳桥应该在河南洛阳,此桥为何取名洛阳桥呢?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唐宋之前, 泉州一带居住着越族人,到了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时有战争爆发,所以造 成大量的中原人南迁,迁到泉州及闽南一带的多数为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带的人士, 现在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所用的语系称为河洛语,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闽南语,这些 中原人士,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发达的农业技术和经验,引导当地人们开垦、发展 ,他们来到了泉州,看到这里的山川地势很象古都洛阳,就把这个地方也取名为洛阳 ,此桥也因此而命名。
当时洛阳江“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人们往返只能靠渡船过渡,每逢大风海潮,常 常连人带船翻入江中,所以主人为了祈求万无一失地平安过渡,就把这个渡口称为“ 万安渡”,桥也因此称之为“万安桥”。
Biblioteka Baidu
据《泉州府志》记载,旧万安渡是北 宊庆历初郡人李宠甃石作浮桥,后由 郡守蔡襄主持改建成石桥。洛阳桥始 建于北宊皇祐五年四月至嘉祐四年十 二月,也就是公元1053年至1059年 ,花了六年零八个月的时间,耗资一 万四千多两银钱才建成。 洛阳桥原长1200米,宽5米,桥墩四 十六座,两侧有500个石雕扶拦28尊 石狮,兼有7亭9塔点缀其间,武士造 像分立两端,桥的南北两侧种植松树 七百棵。我们身后的这棵松树就是当 年遗留下来的,已经有900多年的历 史。
泉州因为最早在这里建设了如此宏伟的 洛阳桥,创造了古代建造梁式石桥的成功经 验,所以有宊一代, 泉州桥梁建筑空前兴盛 ,著名的安平桥、石笋桥、顺济桥、盘光桥 等相继建成,因而得到了“泉州桥梁甲闽中 ”的美誉,文人墨客也写了大量诗文,传颂 千秋,历丽丌衰。连京剧传统剧目,也以此 作为题材,描述了当年建桥之艰巨,以及桥 成之后“三百六十行过桥”的欢乐情景,感 染了观众,使洛阳桥更加名闻天下。
宋乾道七年(1171年)太守曾江→创建
“康济桥” 淳熙元年间(1174年)浮桥被洪水冲垮→ 太守常炜→重修 绍熙五年 (1194年)太守沈宗禹→“皤石 东岸”筑“盖秀亭”,并称东桥为“济川 桥” 至绍定元年(1228年)历五十四年间→朱 江、王正功、丁允元、孙叔谨等太守相继
至开禧二年(1206年)太守陈宏规、林
中国文化遗产——闽南泉州洛阳 桥
广东八怪——桥上盖房子
广济桥
又名:湘子桥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 桥,白白走一场。”这是《广东通志》中记 载的一首广为传颂的民谣,民谣中的“桥” 即潮州湘子桥。湘子桥学名“广济桥”,位 于粤东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始建于 南宋乾道七年,是古代闽粤交通干线上的咽 喉,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和北京 的卢沟桥同居中国名桥之列,1988年被国务 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湘子桥以 独特的舟桥结合、可开可闭的结构形式屹立 于中外桥粱史,被茅以升先生誉为“我国桥 梁史上的一个特例”
今天的湘子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中国桥梁工程
中国古代桥梁
中国著名古代建筑
中国桥梁建设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建筑
中国最美十大古代桥梁
文档推荐
中国古代建筑之美(新)
页数:4
中国八大古建筑典型类别
页数:13
中国古建筑研究
页数:10
中国十大最著名古建筑
页数:32
中国建筑的典型特征和现有著名实物
页数:11
中国几个出名的古建筑
页数:2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建筑
页数:16
中国古代三大著名建筑
页数:8
中国古代建筑 特点和分类
页数:6
中国著名建筑物
页数:22
最新文档
饭店包间名字大全
word无法创建工作文件,请检查临时环境变量
自行车健身比赛开幕式讲话词
2018乡村医生个人工作总结
MySQL测试题 SQL
合勤NXC5200
铁路集中箱空箱调度优化建模案例(案例2)
微分几何教学大纲-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4.1.1_圆【精品】
(整容后办护照用)医院整容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