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05.68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浅谈大学校园规划的整体设计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特殊性,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或建筑综合体,而是数万栋数十万平方米多种功能非单一用地的大量建筑单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因素,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万公顷的综合设计。
校园建设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更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情感空间的综合体。
一、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1. 功能分区: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
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
2. 校园特色: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
3. 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
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4. 可持续发展:校园规划应充分考虑到未来的发展,使规划结构多样、协调、富有弹性,适应未来变化,满足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整体设计中还应:1)建筑单体之间应相互协调、相互对话和有机关联,以形成道路立面和外部空间的整体连续性2)从校园整体风格出发,建筑物或景观应该具有有机秩序并成为系统整体中的一个单元。
3)外部空间和建筑空间的设计是不可分的,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应成为校园建设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校园整体设计观的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就是把大学校园抽象为一个多功能相当规模的人居环境研究。
(一)宏观层次――以整体空间环境营造为对象设计师要以整体用地空间环境营造为设计对象和最终目标,他应关注校园区的整个生活空间,人文环境。
1、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每一个园区的整体设计中,要分析基地,教学理念等,拨出设计的切入点。
明晰整体设计的重要出发点有利于在设计中把握重要矛盾,突出主体特点明确主从关系,并提出各个要素联系的内在逻辑和方式,从而明确各个设计要素应遵循和突出的重点规则保证整体统一的方向。
蘸塑整凰.论大学校园空间的研究彭浩(孝感学院城建学院,湖北孝感432000)睛要】大学庭院空间是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重要妇成部分,良好庭院空间设计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还肩并4于促进学生身心的成长。
拳文从分析庭院空间的概惫入手,阐述了大学援园与庭院空间的渊源关系,提出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环违屯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对大学校因建设有一定等参考意义。
法键词]庭院;校园;建筑色彩;设计法则庭院历来都是城市韧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庭院空间形式组织的建筑遍布世界各地。
庭院空间所具有的内向、安静的气质正好与学习气氛相契合,中国古老的“书院”、西方的“学院”往往选择庭院作为大学校园空间重要的组织方式和构成形态。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开始强调自由交流的学术氛围,强调开放性,大学的空间模式也适应了这种变化,庭院空间也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并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有的封闭、有的开敞。
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庭院空间是由建筑和墙或其他的实体(植物、小品等)围合的,有明确边界的易于形成中心的。
场所”,是具有某种特征的集合区域。
可以是建筑群围合的广场庭院、单体建筑中的小庭院和天井等。
一、大学校园庭院空间的功能与作用1)满足师生对自然的需要。
对大自然的追求是人的天性,学生正处干身,憾长阶段,在日常繁重的学习中需要适当的放松,而融^、自然则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如孝感学院教—栋前的花园,亭台计科系左边的“三声亭“,池塘等等。
课问可以在最近的自然场所—庭院中得到放松和安抚,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融入自然的怀抱。
因此,学生的很多知识、创作灵感甚至是从室外的场所中获得的。
2)满足学生对交往的需要。
交往空间是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的—个特有的需要,这是由大学生,厶理需要决定的。
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表现在:社会化的需要与自我确定的需要,即依靠社会为自己提供信息和感情交流,同时通过浊会为他人所了解并得到承认,反映在对环境的需求上表现为对公共交往空间的向往。
景观生态学论文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专业:景观建筑设计1001班学生姓名:***学号:**********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摘要:选取沈阳建筑大学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校区进行了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并根据景观功能差异,进行了景观斑块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规划高校校园景观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重塑出的独特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
本文在对高校特有的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内部以及景观类型之间的结构特征,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1、校区概况沈阳建筑大学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沈阳。
本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
2、校园景观设计特点1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
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
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2便捷的路网体系。
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和绿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网。
3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
大学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摘要:选取湖北民族学院主校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中斑块-廊道-基质的理论对其进行空间格局的定性分析,并对景观格局中的斑块进行分类,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区进行景观空间格局定量分析。
关键词:空间格局指标斑块景观格局指标大学校园景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衍生出了独特的景观类型。
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1]。
本文以恩施湖北民族学院为例对高校的景观结构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其校园景观中不同景观类型内部及景观类型间的结构特征。
一、研究区域概况湖北民族学院位于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本次研究的对象是湖北民族学院的主校区(桂花园),校园占地面积为578028.59平方米,土壤以红壤为主,地貌属于红层丘陵。
整个校园内水域面积为6433平方米,绿地面积为176928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6%。
二、校区景观结构分析景观结构的组成要素主要有斑块、廊道和基质,各要素的相互关联和自由组合形成的空间格局即为景观结构。
在景观的组合模式中最普遍的为斑块——廊道——基质,因此在校园景观中的模式,也属于这一模式。
研究区域的各斑块示意如图1所示。
1、基质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2]。
在高校景观中景观基质已经与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融为一体,没有发生独立作用,所以在本次研究分析中,不对基质再进行考虑和研究。
2、斑块斑块是指具有不同生态学属性和功能,与周围景观要素有明显区别的空间单元,如绿地、道路、学生公寓等。
景观斑块的分类是景观结构分析的基础[3]。
根据斑块在高校校园中的功能划分为五大类:a、教学设施斑块(黄色),这一类主要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机关和相关辅助建筑。
b、生活设施斑块(红色),这一类斑块主要包括学生宿舍和教职工宿舍以及食堂浴堂和商业用地。
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景观规划设计NewCampusPlanningandDesignofUrbanC01legeofHunan吕贤军Lvxianjun李志学Lizhixue摘要:结合湖南城市学院新校区的景观设计,探讨环境景观对营造校园特色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生态、人丈、开放的设计理念。
从景观结构、景观空间、景观植物等方面入手,对大学校园景观的营造作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校园景观人文生态开放环境特色校园是教育环境,是育人环境,它包括了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两个方面含义,校园文化是校园的灵魂、精神,体现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精神气质,而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和外在表现,环境是无声的课堂,校园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正如马克思在《德意识形态》中谈到:“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所以在高校新校区规划设计中,除了满足教学功能需求,师生活动需求外,还应将环境美的整体创造贯穿于设计的始终,凸现新世纪自由、民主、开放的大学校园环境特征。
一、项目概况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文化等为办学特色的全曰制普通本科学院,新校区位于益阳市朝阳开发区的梓山湖畔,占地1360亩,从整体地势看,西南相对较高,为自然山体,北部有小山丘,对基地形成合围之势,为生态校园建设奠定基础。
二、规划设计目标以新校区的建设为契机,延续、弘扬历史文脉,创造益阳城市文化新景观,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突出生态型、园林化、信息化、人文化的建设主题,营造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层次丰富,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景观校园。
三、设计理念1、生态理念:以两山一水为基础,融入艺术设计概念,构建山、水、洲、城之格局,凸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景象,东西轴设计成生态轴,融城市“风”、“水”,强调山水之意,展示山水校园风采。
2、人文理念:以轴线为引导,将南北轴设计成文化轴,在轴线上各景观节点加上文化主题,全力渲染文化气息,凸现校园特色,强调文化积淀。
浅析现代校园空间形态摘要:校区设计综合考虑校园对学生生活的影响以及学校整体气氛的塑造,将各具特色的个体建筑和功能分区统一在同一格调之下,使整个建筑群既具备完整的风格与高尚的品味,又不失丰富与多样性。
关键词:现代校园;空间形态;开放创新。
Abstract: Campus Design Considering shaping overall atmosphere of the campus student life as well as school construc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dividual partition unified under the same style, the entire buildings both with complete style and good taste,without losing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Keywords: modern campus; spatial form; open innovation.1、综述概况唐山学院东校区教学区位于唐山市路北区河北路17号,北临城市环城线,交通便利。
规划用地面积约52473.4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30197平方米,其中教学楼11113平方米(含地下层985㎡)、实训实验楼8033平方米、图书馆5091平方米、办公楼4401平方米、田径场建筑物(看台)522平方米、门卫52平方米,人防工程985平方米(在实训楼地下层)。
2、设计理念(1)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技术教育有以下特点:1)教育方向偏重于实践性、操作性、应用性。
2)教育强调“实践性”的概念,将先进的教学设备、真实的企业环境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学校、实训、企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保证学生毕业后能快速对接真实的生产需要。
校园景观分析目录校园总体布局和景观特色1、校园规划: (2)2、绿化与景观: (3)校园空间环境1、线性空间 (4)2、庭院空间 (6)3、广场空间 (7)景观设置1、几何性主题 (9)2、蜿蜒的曲线(受古典园林---含蓄的影响) (9)3、聚合和分散 (10)4、实体空间的加法和减法 (10)5、张拉膜结构 (11)6、亭的运用 (11)7、喷泉 (11)8、铺装 (12)9、色彩 (12)感想与意见校园总体布局和景观特色1、校园规划:依据自然地势与校区校园功能的要求,把校区按功能规划分成几个组块。
生态区、教学区、、校大门、教职工宿舍区、学生宿舍区、体育活动区,各功能区充分考虑了校区建设的可实施性及学校发展的灵活性,规划具有弹性发展模式,可按近期、中期、远期规划实施。
一期可形成校园的相对独立完整性,二期形成校园的规模,远期预留有校园可持续发展空间。
将教职工的生活区布置在靠近主干道上,靠近主入口,同时分布在养心湖两侧。
这样不仅避免了车流人流的穿插,又有很好的景色以及微气候。
教学区在最南侧,更好的为学生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保持了一片学习的净土。
学生生活区靠近运动区,不与其它分区产生干扰。
2、绿化与景观:绿化、水系分散分布,改善整个校园的气候环境,养心湖的小气候,影响着整个周围的建筑群。
绿化采用分层布置,由广场等延伸出绿轴,到达校园各功能区,由各功能区绿地到达各楼群内部绿地,使整个校园镶嵌在如花似锦的绿色原野之中。
绿地、水系、楼群建筑创造了校区的良好视觉景观,形成视线走廊,使景观具有递进的层次性和向心的格局。
产生了一种由内向外放射、由外向内收敛、其妙无比的自然景观。
养心湖土木楼运动区教学区教职工生活区学生生活区校园空间环境1、线性空间校园环境中的线性空间有着交通、交流、休闲、观赏等功能,一个学校的线性空间,必须具有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线性景观,线性空间也是校园景观环境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空间的体验是随着体验的时间展开,也可以说随着人们的“步移”而“景异”,然而“步移”的载体就是道路,“景异”是人们体验到的不同的空间环境。
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1. 引言大学校园环境的设计对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舒适、美观、功能合理的校园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份大学校园环境设计方案,旨在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2. 设计理念该方案的设计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和感受。
通过创造一个和谐、开放、创新的校园环境,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学习、休闲、交流和社交需求。
3. 设计要素3.1 绿化环境绿化环境是校园环境设计的基础要素之一。
我们将在校园中增加更多的绿植,包括树木、花草和草坪,为学生提供一个清新、宜人的学习和休闲场所。
同时,我们还将注重植物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来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3.2 建筑设计校园建筑的设计应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干扰。
建筑物应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通风,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能源的消耗。
同时,我们还将设计多功能的建筑空间,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和活动需求。
3.3 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我们将提供宽敞舒适的休息区域和多样化的座椅设施,方便学生进行休息和社交。
此外,我们还将设置创意和艺术装置,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和交流创意的平台。
3.4 交通设计交通设计是大学校园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统筹规划校园道路和人行道,合理安排交通线路。
为了方便学生的出行,我们将设置自行车道和步行路径,并提供充足的自行车停车位。
4. 实施计划4.1 阶段一在第一阶段,我们将进行校园绿化工作。
包括在主干道两侧种植树木,并在教学楼和宿舍区域增加花坛和草坪。
同时,我们还将对现有的植物进行修剪和整理,以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4.2 阶段二在第二阶段,我们将进行建筑设计和改造。
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将设计并建造多功能的学习空间和社交区域。
这些空间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并提供舒适和便捷的设施和服务。
4.3 阶段三在第三阶段,我们将对公共空间进行设计和装饰。
180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4.03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思考新时期的大学校园建筑如何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要求,更要深入研究大学校园规划与社会、师生间的联系,建造低碳、绿色、节能、智慧的大学校园,促进高等教育事业长远发展[1]。
这才是设计师的使命和目的。
1 新时期大学教育理念和东方理工大学新时期高等教育正在经历时代变革——从独立学科到交叉融合,从学习共同体到创新共同体,都带来办学模式、学习方式、空间范式的深刻变化。
东方理工大学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创新型高等院校。
学校选址位于宁波甬江北岸,毗邻宁波大学。
基地东西狭长,并被高架、水系、地下管线分割。
校园规划总用地2 300亩(约1.5 km 2),总建筑面积110万m 2,本硕博学生总数1万人。
学校以“科创智芯”为目标,引领甬江科创大走廊。
垂直甬江的中轴连接校园核心与产业核心,并将滨江绿带、高校带、产业带连接为整体,构建产学研一体化格局,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校园以“枕水长卷”为特色,顺应河道地脉走向,保留绿廊,理水围岛,变东西狭长的基地劣势为优势。
隔江回望,校园建筑群与水绿相间,描绘出绵延4 km 的滨江画卷,并将助力东方理工成就百年经典的梦想。
2 东方理工大学校园规划设计2.1 多元混合及学科融合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共享理念,校园功能布局跨越1.0版的大分区模式、2.0版的大组团模式,采用不同专业学科、不同年级大融合的3.0版本,形成“一心两团、七星连珠”总体格局。
“一心”指教学科研区,包括位居校园中轴的科教共享核,工、商、理、信四大学院与文博中心和人文社科组合为三个学术岛,分居两侧。
摘要 新时代下,大学校园规划理念正在快速变化,这种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跟随着数字技术革命而来,也深刻影响了师生的日常生活模式。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广大师生提供安全、舒适、共享的学习和生活的校园环境,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点。
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结合天津理工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高等院校核心区域的空间组织环境、人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设计进行探讨,真正从校园的使用者角度出发,创造一个真正宜人适用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环境引言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国迎来了大学校园建设的新高潮。
而在众多校园规划设计中,很多人只关注理性主义规划思想所注重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空间结构、形式美学等物质空间环境方面的问题。
而当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单体建筑确定后,校园的环境规划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怎样将校园环境真正与“人”联系在一起,使环境营造更科学、更有利于使用和发展,成为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
1.项目概况1.1学校简介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科优势明显,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特色,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天津市属重点教学科研型大学。
学科覆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制造技术与控制、环境科学与生物化工、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数理科学等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八大学科群。
1.2位置及规模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西青区,西南外环线外侧(现华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侧)的第三高教区扩展区内,此次设计的范围主要是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包括学校的南北向轴线(教学区)与东西向轴线(人口区) ,占地约40万m2。
1.3设计目标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大学不仅应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
因此,我们这次的设计目标置城市、自然于一种张力关系,呼唤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多样化的交流、活动空间,充足的阳光,良好的生态,体现出校园活泼的生机。
1.4设计理念1.4.1理念基础以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园总体规划为指导,贯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以生态、自然和以人为本的造景手法,将校园各部分景观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将局部景观溶入到校园的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化的大环境中去。
校园环境规划设计的探讨【摘要】结合天津理工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对高等院校核心区域的空间组织环境、人文化环境及生态环境的设计进行探讨,真正从校园的使用者角度出发,创造一个真正宜人适用的校园环境。
【关键词】校园环境引言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国迎来了大学校园建设的新高潮。
而在众多校园规划设计中,很多人只关注理性主义规划思想所注重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空间结构、形式美学等物质空间环境方面的问题。
而当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单体建筑确定后,校园的环境规划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怎样将校园环境真正与“人”联系在一起,使环境营造更科学、更有利于使用和发展,成为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
1.项目概况1.1学校简介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科优势明显,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特色,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天津市属重点教学科研型大学。
学科覆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制造技术与控制、环境科学与生物化工、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数理科学等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八大学科群。
1.2位置及规模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西青区,西南外环线外侧(现华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侧)的第三高教区扩展区内,此次设计的范围主要是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包括学校的南北向轴线(教学区)与东西向轴线(人口区) ,占地约40万m2。
1.3设计目标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大学不仅应提供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
因此,我们这次的设计目标置城市、自然于一种张力关系,呼唤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多样化的交流、活动空间,充足的阳光,良好的生态,体现出校园活泼的生机。
1.4设计理念1.4.1理念基础以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园总体规划为指导,贯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以生态、自然和以人为本的造景手法,将校园各部分景观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并将局部景观溶入到校园的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化的大环境中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图3组成模块分析Fig.3Moduleanalysis图4空间分析
Fig.4Spatialanalysis
(5)学生生活区.一条大学城的主干道使生活区与教学区脱离,学生生活区可以面对社会开放.单独管理,形成社会化的产业。
学生生活区的公共设施在大学城内可以集约共享,实现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提高学校资源利用与运作的效率。
生活区的空间规划与教学区形成强烈的对比.内部形式细腻,丰富.变化多。
4.2.2校园外部空间形态的规划
通过大学城环形路的组织,整个校园外部空间形态被分为内外两层.首先,教学区.对外交流与运动区按照构成形态的逻辑关系组成了第一层次空间.学院组团按照组团形态的逻辑关系组成了第二层次空间。
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轴线空间将校园中心区划分成尺寸不同的地块。
建筑布置于各个地块中,学院组团形成一个教学中心区,同时又充分尊重了各个单元的自主性,让它们自发而整体地应对校园空间的动态变化。
(1)开放型线型空间模式——以有机连接.有机形态的开敞空间为主体。
在方案中,以有机形态的开敞流线空间为主体,作为校园空间的主轴线,同时两条不同主题的流线空间与主轴线垂直相交,形成开放型线型空间模式.开放空间构架将校园内的主要地标串联在一起,形成校园强烈的可识别性以及景观特征(图4)。
(2)多元化的网络模式——网络化的交往空间。
本设计方案运用不同尺度的廊作为建筑群体平面构图的基本要素,将各个学院当作由。
门”。
堂”“廊”组成的庭院,根据不同的要求和条件具体处理成闭合或开放.不同层次的庭院空间,是正格与变格并存的设计理念的产物。
这些大小
凰5空间网络分析
Fig.5Spatialnetworkanalysis
不等的庭院空间按一定轴线排列所形成的线型空
间,是对天津当地具有地域特色的。
里”空间的
模拟和诠释。
方案中形成的一系列层次的公共的
开放空间和半私密的开放空间与交通空间和功能
模糊的廊空间相结合,形成了多元化的空间网络
模式(图5).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金广君.美国城市设计导则介述【J】.国外城市
规划,2001.(2).
5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
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04.
4【El】芦原叉信.外部空间设计【M】.伊培桐,译.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5汤纪敏.美国校园一瞥[J】.世界建筑,1980,
(2).
6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1,(1).
7吕斌.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
法【J】.城市规划,2002,(5).
8高箕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J】.建筑
学报,2000,(6).
65
孽l岽
瞳l替
汁I)I;}
小
岈I辫
薰I
斟l
海l
造l
盏l 万方数据
新型大学校园空间形态规划研究
作者:张津奕, 张建, ZHANG Jinyi, ZHANG Jian
作者单位: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刊名:
城市规划
英文刊名:CITY PLANNING REVIEW
年,卷(期):2009(z1)
被引用次数:1次
1.芦原义信;伊培桐外部空间设计 1988
2.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 1994
3.金广君美国城市设计导则介述[期刊论文]-国外城市规划 2001(02)
4.高冀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0(06)
5.吕斌大学校园空间持续成长的原理及规划方法[期刊论文]-城市规划 2002(05)
6.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期刊论文]-中国高等教育 2001(01)
7.汤纪敏美国校园一瞥 1989(02)
8.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 2000
1.王铁城.孙天壮浅论大学校园环境规划[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8)本文链接:/Periodical_csgh2009z101
2.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