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道景观湖治理技术

河道景观湖治理技术

河道景观湖治理技术
河道景观湖治理技术

一、湖泊河道治理解决方案

湖泊河道污染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成的,污染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污染源的治理。因此,世界各国均把污水截流、废水达标排放和控制排污总量作为湖泊河道整治的首要措施。然而,由于难以根除的面源污染及内源污染,即使在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河道污染及其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各地在河道治理中,把污染源治理和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作为河道修复的重要目标。纵观国内外湖泊河道治理现状,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引人关注:

1.引流冲污和综合调水。引流冲污实质上是对水体污染物和浮游藻类的稀释扩散,就局部而言常被视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相对简单、易行和代价较低的办法。如杭州西湖自钱塘江引水后对延缓水体富营养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整体出发,这种办法实为污染转移,有以邻为壑之嫌;综合调水不同于引流冲污,主要解决水资源的再分配,利用一定的水利设施合理调活河网水系,达到“以动制静、以清稀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目的,尤其对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2.曝气复氧。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

3.底泥疏浚。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清淤疏浚通常被认为是消除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疏浚技术通常是决定疏浚效果好坏的关键。从最早的人工挖泥到现在的精确水下吸泥,疏浚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疏浚作为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措施有重要效用,但作为水质治理目前还存在一些难于克服的问题,如一定程度上引起上覆水污染物浓度增加,疏浚后淤泥以其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量高而难以处理等等。

4.化学絮凝处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

处理的效果容易受水体环境变化的影响,且必须顾及化学药物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态系统的二次污染,这种技术的应用有很大的局限性,一般作为临时应急措施使用。

5.生物-生态修复技术。生态—生物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环境生物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中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创造适宜多种生物生息繁衍的环境,重建并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由于这类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工程造价相对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运行成本低廉等优点。同时不向水体投放药剂,不会形成二次污染,还可以与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相结合,创造人与自然相融合的优美环境,因此已成为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治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由于内河治理的最终目的是河道生态系统功能与结构的恢复,并促使系统的自我维护和自我发展。因此,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被认为是21世纪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最有价值和最具生命力的生物处理技术。

因此着重收集生物-生态修复技术予以介绍:

ESB-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简介

ESB水体修复技术(生态演替式水体修复技术)是一项目前世界上正在兴起的突破性的一种水体修复技术。ESB水体修复技术是利用培育的植物、动物或培养接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水体污染物进行转移、转化及降解作用,从而使水体得到净化的技术,还可以绿化环境及景观改善结合起来,在治理区建设休闲和娱乐设施,创造人与自然融合的优美环境。ESB水体修复技术思路是,消除争氧物质,稳定水体的高溶氧状态,快速培植优势好氧微生物,打造生态基础,并通过水生动、植物定向培养、建立起人工生态,通过人工生态向自然生态演替,恢复水体生物多样性,并充分利用自然系统的循环再生、自我修复等特点,实现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ESB水体修复技术包括:微生物修复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浮岛技术、植物操控技术,生态护提技术,生态复氧技术、生态清淤技术、水生动物恢复和重建技术等。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按照水体污染程度,水体环境资源现状及业主要求等考虑选用不同的技术组合,以呈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ESB水体修复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1、ESB-生态清淤技术(微生物降低内源污染)

微生物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它们能将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的尸体及残骸分解,将一些有害的污染物质加以吸收和转化,成为无毒害或毒害较小的物质。微生物能分解河床底质中有机碳源及其它营养物质并转化为菌体,促使底泥硝化(减少底泥体积,稳定底泥物理、

化学性质,阻隔减少内源污染对水体的影响)。脱氮微生物通过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能分解氨氮,分解后的硝态氮被植物吸收,使部分氮退出水体循环,进而能净化水质。

2、ESB-生物膜对水体的净化作用

生物膜是一种为参与污染物净化的微生物、原生动物、小型浮游动物等提供附着生长条件的设施。它是在固定支架上设置生物填料,使大量参与污染物净化的生物在此生长,由于其固着生长而不易被大型水生动物和鱼类吞食,使单位体积的水体中生物数量成几何级数增加,可强化河湖水体的净化能力。生物膜表面积大,可为微生物提供较大的附着表面,有利于加强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生物膜其反应过程是:

①基质向生物膜表面扩散,

②在生物膜内部扩散,

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与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

④代谢生成物排出生物膜。

生物膜法处理的机理是使工程菌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一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填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育,形成膜状生物污泥,污水与生物膜接触时,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藻类、氮、磷等营养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摄取,使微污染水得到净化,微生物自身也得到繁殖。这种处理方法能够有效的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降低污染物总量,使水体得到净化,在污水及微污染水的处理中得到了应用。

生物膜技术目前市场上用的最多是广州阿科蔓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0a8351527.html,/)的阿科蔓?生态基;主要工程业绩有武汉塔子湖、广州大金钟湖、深圳荔枝湖等。

3、ESB-浮岛的净化作用

“浮岛” 原本是指由于湖岸的植物附着泥碳层向上浮起,漂浮在水面上的一种自然现象。本工程的浮岛是一种象筏子的人工浮体,在上边栽培一些芦苇之类的水生植物, 漂浮在水面。人工浮岛的水质净化针对富营养化的水质,利用生态工程学原理,降解、吸收水中的COD、氮、磷等。

专家普遍认为植物的遮蔽效果在抑制浮游植物繁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它的主要机能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水质净化;创造生物(鸟类、鱼类)的生息空间;改善景观。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人工浮岛植物的水质净化要素有以下6个:

①植物根茎等表面对藻类的吸附、分解。

②植物根系的营养吸收作用。

③为原生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甲壳类等的摄食、繁衍等提供场所。

④为滤食性鱼类的摄饵、捕食、产卵繁殖、栖息等活动提供场所。

⑤去除悬浮性物质。

⑥日光的遮蔽效果,抑制藻类生长,平衡水温。

4、ESB-人工湿地(岸边涉水植物种植)

河流沿岸水生植物带(人工湿地)的水质净化要素有以下8个:

a 植物根茎等表面生物膜对有机物,特别是对藻类的吸附去除;

b 植物根系的营养吸收;

c 昆虫的摄饵、羽化等;

d 鱼类的摄饵、捕食;

e 防止已沉淀的悬浮性物质再次上浮;

f 日光的遮蔽效果;

g 在污泥表面的除磷脱氮;

h 保护河岸作用。

岸边种植的植物

岸边种植的茭白岸边种植的香蒲

扎根水下的挺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水植物错落生长

荇菜睡莲

5、ESB-水生植物操控技术

控制去污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植物的生长范围。同时有利于对该植物物种的管理,避免造成生态灾难,扩散到相邻水域。通过此种方法可以证明,一些所谓的害草是可以进行环境利用的。

被完全控制在网箱中的凤眼莲

6、ESB-水生植物净化景观化应用

水生植物技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将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应用于水质净化,充分利用自然净化与水生植物系统中各类水生生物间功能上相辅相成的协同作用来净化水质,在水体中适当布置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净化功能的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使水体不仅具有自然风貌的景观,而且增强城市水体的生物净化功能。

根据水面的大小不同布置植物网箱,以控制水生植物的生长范围,满足景观空间形态的需求,并留出维护行船的通道。

水面景观综合岸线景观和倒影、水面植物进行适当的景观组织,形成水面画卷;植物以防污抗污、具净化水质功能的水生植物为主,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接合植物季节生长特点;其中水面浮水植物以睡莲、风眼莲为主,岸边挺水植物以芦苇、香蒲、茭白、荷花等,配合四季常青植物美华景观。既有水景绿化的作用,也起到净化水质、保护鱼类生长环境、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的目的。

7、ESB-水生动物净化水体

水体中投放适当的水生动物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中富余营养物质,控制藻类生长,底栖动物螺蛳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同时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悬浮物质絮凝,促使水变清。滤食性鱼类,如鲫、鳙鱼等可以有效的去除水体中藻类物质使水体的透明度增加。课题水域面积大,会成为许多有害昆虫如蚊、蝇的滋生场所,在水中投鱼,它可摄食蚊子的幼虫及其它昆虫的幼虫,避免了水域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

鱼是水生食物链的最高级,在水体内藻类为浮游生物的食物,浮游生物又供作鱼类的饵料,使之成为:

菌→藻类→浮游生物→鱼类的食物链。利用食物链关系进行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资源,取得水质净化和资源化、生态效果等综合效益。

8、ESB-新生态链建立恢复

种植水生高等植物群落为原生动物提供场所,原生动物以微生物为食,消耗水中有机物总量完成养分传递。提高河流生产力,建立水体中的食物链:

浮游植物→浮游类(含原生动物)→ 浮游动物(轮虫、桡足类、枝角类、甲壳类等)→滤食性鱼类。

食物链的建立是在生态循环的基础上,它标志河流生态的恢复,水体生产力的提高,水域环境改善。

自然生物链示意图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农村河道整治规划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1治理标准的确定原则 (1)与前置性规划文件相协调的原则。对于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而言,区域的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流域的防洪规划等规划均属于前置性规划文件,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的标准制定应以前置性规划为指导,一般不应超出上位规划的要求。而对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行业规划,在满足规划目标的前提下,规划的标准应从有利于国土资源优化利用、改善农村环境角度出发,与相关规划进行协调,使制定的规划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更具有可实施性。 (2)与相关标准规范相协调的原则。农村河道综合整治规划涉及防洪、治涝、灌溉、供水、环境改善等多个部门与学科,为了适应规划和专业技术的需要,国家和各行业已颁布了一系列的标准、规程、规范等,以便于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在开展相应规划和工程时能够有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对规划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依据相关标准规范来制定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的规划标准,不仅能够保证规划的先进性,使拟定的方案更合理科学,而且能够更好的与法律法规、区域及相关规划衔接。 2农村河道整治类型划分 (1)防洪排涝治理为主。一个区域的防洪排涝安全是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农业生产活动正常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首先考虑到水系的防洪排涝功能。通过对项目区现状情况的分析,对于河道水质相对较好,但堤防护岸存在破损、河道淤积造成行洪排涝能力下降的情况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防洪排涝治理上。防洪排涝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保证河流的行洪过流能力,保障堤防护岸的稳定安全,要求堤防护岸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能够抵挡洪水的威胁。通常来说,流域中上游区域,人口密度较小,经济活动不频繁,相应的河流水质会较好,例如浙江省遂昌县位于钱塘江流域和瓯江流域的中上游,全县主要6条河流水质处于Ⅰ~Ⅲ类水之间,均符合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态县,因此遂昌县从治理工程类型上就可以定位为以防洪排涝治理为主的类型。 (2)生态环境治理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都很重视河道防洪排涝工程的建设,兴修了大量的堤防、水闸、泵站等工程,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基本达标。但由于的发展之后不重视污染的防治,或者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大量施用,生活垃圾的任意丢弃等等原因,造成了部分农村地区的河流水质变差,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对于这样的区域在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时,应把规划的重点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生态环境治理关注的重点应以控制减少入河污染物的数量,提高河流水体的连通性与流动性,增加水体的纳污容量和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与生态环境[2]。通常来讲,位于流域中下游的平原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工农业生产活动频繁,人口比较密集,河流水质相对较差。如浙江省嘉兴市的桐乡市是国家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县(市)之一,是浙江省经济十强县(市)和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一,境内水网交织,田地交错,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

河道景观湖治理技术

一、湖泊河道治理解决方案 湖泊河道污染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造成的,污染治理的根本性措施是污染源的治理。因此,世界各国均把污水截流、废水达标排放和控制排污总量作为湖泊河道整治的首要措施。然而,由于难以根除的面源污染及内源污染,即使在污水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河道污染及其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为此,各地在河道治理中,把污染源治理和强化水体的自净能力同时作为河道修复的重要目标。纵观国内外湖泊河道治理现状,以下几种方法较为引人关注: 1.引流冲污和综合调水。引流冲污实质上是对水体污染物和浮游藻类的稀释扩散,就局部而言常被视为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相对简单、易行和代价较低的办法。如杭州西湖自钱塘江引水后对延缓水体富营养化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整体出发,这种办法实为污染转移,有以邻为壑之嫌;综合调水不同于引流冲污,主要解决水资源的再分配,利用一定的水利设施合理调活河网水系,达到“以动制静、以清稀污、以丰补枯、改善水质”的目的,尤其对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2.曝气复氧。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由于河道曝气复氧具有效果好、投资与运行费用相对较低的特点,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英国及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如韩国、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经常采用的方法。 3.底泥疏浚。在污染源控制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底泥则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清淤疏浚通常被认为是消除内源污染的重要措施。然而,疏浚技术通常是决定疏浚效果好坏的关键。从最早的人工挖泥到现在的精确水下吸泥,疏浚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小。疏浚作为水利工程和航道工程措施有重要效用,但作为水质治理目前还存在一些难于克服的问题,如一定程度上引起上覆水污染物浓度增加,疏浚后淤泥以其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含水量高而难以处理等等。 4.化学絮凝处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水层污染物以达到改善水质的污水处理技术。近年来,化学絮凝处理技术在强化城市污水一级处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而随着水体污染形势的日趋严峻,对严重污染的水体如黑臭水体的治理,化学絮凝处理技术的快速和高效也显示其一定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化学絮凝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概况及特点 (2) 第三章分部工程的施工方法 (4) 第四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重点、难点分析和解决方案.. 14 第五章确保质量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18) 第六章确保工期目标的技术组织措施 (33) 第七章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38) 第八章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56)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和节能方法 (61) 第十章确保报价完成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72) 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 (74) 第十二章施工总体布置 (80) 附表一:劳动力计划表 (89) 附表二: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90) 附表三:拟投入的主要物资表 (91) 附表四:资金使用计划表 (93) 附表五:施工进度网络图 (94) 附表六: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97)

第一章编制依据 综合说明: 根据招标单位提供的“市东城区鹿鸣湖成湖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建设单位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等,为使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原则 1.1认真贯彻国家对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严格执行建设程序。 1.2遵循建筑施工工艺及其技术规律,坚持合理的施工程序和施工顺序。 1.3结合单位工程具体特点,配备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选择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科学合理的配备生产要素,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 1.4安排精干队伍进场,结合单位工程施工特点,调集具有类似施工经验的专业队伍。 1.5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科学制订施工方案。 1.6高效、有序、优质、安全、文明的组织施工。针对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管理和严密监控,力保单位工程按期完成并全部达到质量目标。 1.7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成本。 1.8采用先进的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统筹计划,合理安排。组织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均衡生产。 1.9合理储存物资,尽量减少物资运输量。 1.10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尽量减少施工用地。 1.11合理安排土方平衡,尽量减少土方在现场的倒运次数和倒运量。

河道治理方案

城区河道治理项目 编制人: 有限公司 2013 年 3 月15 日

一、治理方案设计依据 1、《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 GB3838-2002)水质分类指标标准 3、某景观河综合水样检测数据 4、生态微生物学原理 5、水生生态学原理 二、景观河道污染形成原因 城市的景观河道水体污染主要是污染源的侵入,如天然降雨、大气中的扬尘、生活垃圾的侵入,长期积累的河底淤泥及淤泥释放的有害物质。加上水体缺少必要的循环,溶解氧过低,缺少水生动、植物生存的环境,使水体逐渐失去自净能力,加上河道底泥长期未清,使底泥不断释放分解为N、P 等营养盐,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水体逐渐变绿,藻类疯长,最终导致“水华”现象,产生异味,容易发黑发臭。 污染水体形成的基本途径流程图: 三、目前治理水污染的主要技术方法 1、物化方法 物化方法主要是利用物理、化学原理对污染水体不断进行电解、絮凝、催化氧化、过滤等方法,硝化、降解、分解吸收污染水体中的有害物质。此种方法在处理污染水体效果明显,但是投资费用较大,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应治理大型水体。 2、生态湿地修复法

生态湿地具有降解污染物,净化水质的功能,使污染水体流过生态湿地逐步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标准。但是生态湿地要求面积大,净化效率低。目前,在上海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区不具备建造大型生态湿地的条件,而且对于重污染水源无法治理,甚至会使生态湿地遭受破坏,植物死亡产生腐蚀质,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更严重的环境污染。 3、配水、调水方法配水、调水对某一城市、区域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方法,见效快,成本底,但是配水、调水不是真正解决污染水体的方法,只是将污染水体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是上游向下游的转移。如果大家都采用此方法,可以说是污染水体的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水源的关系,这种方法不一定适应“断头浜” 的治理。 4、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微生物,在人为的干涉下,在一定的生存环境条件下,经过原位培育,增加微生物活性能力,通过微生物生命活动,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逐步恢复水生生态系统,目标是恢复水体的自净功能。 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治理污染水体方法很多,如建造人工湿地、生物氧化塘、生物滤床、生物激活剂等,但其核心内容就是利用载体将有益微生物培育成优势群落,激活其活性能力。 由于水体污染成因不同,有害物质的成份也多样性,在治理污染水体的技术上采 用单一的技术是很难治理污染的水体,必须有针对性的、采用综合性的技术。在实践中将物化(人工增氧)和微生物栽培技术相结合,整治景观河道是比较理想的方法。这在国内外已有很多案例。 三、某景观河概况 景观河道是原来老河道改造而成,整个河道面积约3000m2,平均水深约1.5 米。1993 年清过一次淤泥,后一直未清淤。我公司于2005年3月11日上午对景观河道进行综合水样检测,详见指标如下表: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治污、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治污减排、改善环境、防范风险”为主线,依托治理工程,实施综合整治,强化环境监管,打造完善的“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促进流域生态指标明显改善,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任务目标 按照流域性、综合性、系统性治污原则,以提升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目标,深化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确保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最终将小清河(段)建设成为集生态、航运、防洪、旅游等多功能为一体,沿河两岸建设成为全省生态经济先行区和蓝黄经济增长极,打造“治、用、保”生态保护体系样板区。 三、时间范围 小清河流域综合治理,紧紧围绕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强化流域污染治理、构建再生水循环利用体系和生态修复保护等四个方面,总体分两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012.4-2013.12)。重点抓好污水处理厂新、改、扩建及管网配套工程。2013年6月底前,彻底解决我市小清河流域污水直排环境问题。2013年底前,在重点排污口、河流入湖口、支流入干流处,因地制宜建设人工湿地净化工程,切实发挥湿地系统在净化水质、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污染事故蔓延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构建好我市小清河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基本框架。 (二)第二阶段(2014.1-2015.12)。2015年底前,我市小清河流域形成完整的流域“治、用、保”科学治污体系,小清河干流达到水环境功能区标准,主要支流张僧河、阳河消除劣Ⅴ类水体,基本解决小清河流域污染问题。 四、主要任务 本次治理共实施污染防治、再生水循环利用、生态修复与保护、生态旅游、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安全防控工程等6大类22小类98项,计划总投资74.07亿元。 (一)污染防治工程。1、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按照新修订的排放标准要求,以造纸、化工和畜禽养殖等行业为重点,开展新一轮限期治理工作,投资5.18亿元,实施14项工业废水污染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我市小清河流域区域内企业直排废水COD、氨氮排放浓度限值分别不得超过60mg/L、10mg/L。对不能按期达标排放的企业,依法实施限产治理,限产治理仍然达不到要求的,依法采取限产限排或者停产整治措施。2、城镇污水和污泥处理工程。抓好城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管网铺设、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提高管网覆盖范围和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所有新(扩、改)建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3、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提高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建立完善的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运输系统。投资4.8亿元,实施2项城乡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及处理场建设工程。到2015年,建成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的垃圾收集处置设施,小清河流域内镇全部建成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基本解决城镇垃圾污染问题。4、农业污染防治工程。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投资6900万元,实施15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到2015年,确保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以上。同时,投资5.8亿元,实施11项清洁种植和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示范面积达到723公顷。投资1.2亿元,实施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等23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程,到2015年,基本解决化肥、农药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二)再生水循环利用工程。在张僧河新建橡胶坝16座,提水泵站21座,利用巨淀湖调蓄下泄再生水。加大电力、化工、造纸等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力度,提高再生水循环利

河道整治景观工程施工方案

河道整治景观工程施工方案 1施工计划安排 针对本工程以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我公司制订如下具体的施工方案。 (1)施工作业安排:考虑工期安排的紧凑性,安排3个作业队进场施工,施工作业分别安排如下:第1作业队负责土方平衡调配基槽挖土工程施工;第2作业队负责马道、亲水平台、码头的施工及面层铺装;第3作业队负责绿化工程的施工。 2 测量 根据提供的永久性高程点及城市坐标网,按四等水准测量进行闭合,并附和施工所需水准点及导线点,把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进行下道工序。 (1)技术标准: 水准点闭合差:±12√L(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为km)导线方位角闭合差:±40×n秒(n为测站数)直接丈量测站允许偏差: 固定测桩间距离(m)允许偏差: <2001/5000 200~5001/10000 >5001/20000 (2)高程测量:在施工过程中与施工紧密配合,不仅在施工前测量,更要在施工中加以控制。 (3)放马道中心线: ①放样要求:直线段放出中线和边线(每20m放一处);曲线段放出曲线要素点并进行加密,使各点之间距离不超过10m。 ②放样方法:用全站仪放出道路中线,再用方向架和钢尺放出

边线 (4)断面复测、工程量计算: 确定断面位置:在已放出的路中线上,置方向架,放出与路中 线垂直的方向,用皮尺和花杆在此方向上测断面尺寸。用厘米方格 纸画出横断面图,采用断面平均法计算土石方工程量。 (5)根据标桩准确定位码头、亲水平台中心位置,放出轮廓线精准定位。 3土方工程施工 (1)土方挖运采用挖土机挖,自卸汽车运为主,辅以人工及推土机、装载机等;马道、亲水平台、基槽施工,开挖时,应在设计槽底高程以上保留一定余量,避免超挖,余量由人工清。 (2)根据现场开挖的地质情况,对开挖至设计标高的沟槽底为软弱基础时,采取换土回填。 (3)施工时先将不良土壤全部清除外运,然后全部以硬性材料 回填,回填材料可采用级配砂砾回填。对于需要清淤部分以触探试 验为基准,指导开挖,直至土层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然后采用硬 性材料回填至设计标高。如土质情况很差,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请 业主、设计、监理等单位到现场,确定处理方案。 4马道基层施工 ⑴基槽质量标准:压实度:≥95%(重型击实),平整度:8mm厚度:±10mm;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中线高程±20mm,横坡:±20mm,且不大于±0.3% ⑵对基层材料的要求: 水泥选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河卵石质地坚韧耐磨,粒径20—80mm,级配合理,压碎值不大于20%;对所有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不合格不予使用。 混凝土材料:砂要严格控制含泥量、石子严格控制针状、片状

2019河道治理技术层面(整理篇)

1. 整治原则 开展河道综合整治是恢复提高河道基本功能的根本措施,是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是打造绿色生态河道的客观需要。在整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安全性:河道整治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防洪排涝安全,更重要是为了供水安全、 生态用水安全和水环境的质量安全。水安全体系是构成河道生态系统的基础条件。 (2) 生态性:生态性是指河道整治应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保证河道生态的健康发展为基础。河道整治应以生态性为基本原则,尽量保留原有的生物群落及其栖息地,促使水体自然循环与净化,实现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3)自然性: 蜿蜒曲折是河道的天然属性,因此在河道整治中,应尽量保持河流的自然地貌特征,维持自然的水文过程,为水体自然流势创造条件。 (4)地域性: 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要求人们在进行河道综合整治过程中不能照搬照抄,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应的整治措施。如流经城镇居民区的河段在整治过程中宜注重景观功能,满足人们回归、 亲近自然的要求,把水利工程和城镇景观结合起来,造当地浓郁的人文气息。 河道治理策略 护岸工程 植 物 护 岸 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 土木合成材料护岸 土壤生物工程护岸 水质修复治理工程 外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 方法 内源性污染物质的控制方法 蓄水减渗工程 硬 化 处 理 复合土生态减渗 复合土工膜减渗 膨润土防水毯减渗 黏土减渗 河道景观工程 河道平面恢复 河道断面恢复 生态河堤工程 滨岸植被缓冲带工 程

2.治理方法 (1)护岸工程 河道护岸工程是防止城市河道崩岸的有效措施,在抗洪和维护河势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传统的河道水下护坡工程,诸如丁坝、抛石、沉排、沉笼等,水上护坡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或现在比较流行的土工模袋混凝土护坡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保护岸坡、维持河道稳定的作用;然而,一些传统的护岸结构严重破坏了河道自身的生态系统平衡,忽视了河道的其他功能。 ①.植物护岸 植物护岸是采用发达根系植物进行护坡固土的护岸工程,其在水土保持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国内外对此研究也较多。植物护岸的目的就是形成以植被为重要组成的保护河坡的生态系统,即生态河堤。国内多条河道的治理都使用了这一技术,如在吉林省西部嫩江流域治理工程中,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许晓鸿等人提出了以当地的牛毛草、草地早熟禾、翦股颖等多种草本植物为护坡植物,河柳等灌木为迎水坡脚防浪林的植物护岸技术。国外加拿大、德国、日本北海道都曾采用草芦苇护坡,通过在堤坡上钉一排排桩,桩间栓夹带草芦苇种子的棕榈绳,草芦苇在棕榈绳中发芽,土堤上生根,逐步繁殖,对岸坡起到了较好的防护作用;瑞士苏黎世州米勒河采用了编柴施工法进行植栽护岸,即将柳条扎成捆,制成编柴,将一捆或数捆编柴横放在岸边,并以木桩固定,最后将沙土覆盖其上,待柳条生根以加固河岸。 ②.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 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技术起源于日本,广泛使用于堤防的迎水面和背水面,高水位或低水位。绿化混凝土主要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和表层土组成。多孔混凝土是绿化混凝土的骨架,其原材料是一般的粗骨料、细骨料、粘结剂、减水剂和水,其 中,粗骨料通常是碎石子,石子粒径控制在13~20mm之间,细骨料通常为增强粗骨料之间的黏性而采用水泥胶浆和高炉矿渣微末,水泥为一般的硅酸盐水泥及矿渣水泥;保水材料常用无机人工土壤、吸水性高分子材料、苔泥炭及其混合物;表层土铺设在多孔混凝土表面,形成植被发芽空间,同时提供植被发芽初期的养分。绿化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以下特点:1)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通水性;2)具有大孔隙,无论水上和水中均能生长植物,甚至有动物的生存空间;3)可以降低护坡造价,根据佐藤道路株式会社的介绍,可以节省10 %~30 %的工程造价;4)机械化作业可缩短工期,同时可保证工程质量。绿化混凝土植被护岸技术在日本早已大量使用,在我国的应用才刚刚起步,如江苏省水利厅以生态理论为基础,研发了生态型混凝土护砌材料,在江苏吴江东开发区的庞山中心河、治太重点工程太浦河蚂蚁漾段堤防的护岸工程中都得到了应用,也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此外,近年在我国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一期)阳河Ⅳ标段、上海市嘉定区虬江河道等河道生态治理中也得到了应用。

水体生态治理在枫林港农村河道中的应用

水体生态治理在枫林港农村河道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6-27T09:41:32.8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作者:余添陈凡 [导读]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我国当前加强河湖生态治理的重要举措,其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淳安县枫树岭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1717;淳安县千岛湖镇农业公共服务中心浙江杭州 311700 摘要:淳安县为浙江省内国土面积最大的县,水域面积辽阔,河道众多,枫林港是淳安县四大流域之一,曾是一条穷山恶水苦难港,枫林港流域的河道不仅仅具有防洪排涝、农业灌溉等功能,也是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千岛湖的重要生态风景线之一。本文对枫林港农村河道的特点及现状进行分析,基于生态文明的理念,从河道生态系统的内涵和必要性考虑,指出农村河道治理应秉持生态化建设理念,并从生态恢复的角度,提出生态化建设的思路与建议,以提高农村河道综合承载力,促进农村河道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达到农村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得以协调的目标。 关键词:枫林港河道;生态系统;思路;建议 引言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我国当前加强河湖生态治理的重要举措,其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县复杂水问题的解决以及千岛湖河湖系统健康的维护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生态环境的污染内涵与其分类 生态污染是指生物与已产生污染的环境两者互相作用,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通过迁移、转化和积累等方式产生。人类通常按照影响因素将污染划分为水污染、土壤污染、空气污染、食品污染、有机污染、无机污染、物理污染和生物污染等。 2枫林港河道的特点 ①自然特性。枫林港属钱塘江水系,位于淳安县西南,发源于千里岗主峰磨心尖,海拔1525米,流经枫树岭、大墅两个乡镇,河流总长48.21公里,流域面积284平方公里,磨心尖不但是淳安第一高峰,而且是暴雨中心,沿河两个乡镇近两万人口都居住在“两山夹一沟”的枫林港两边,加上原来的水利设施几乎为零。因此,一下大雨,就山洪暴发,凶猛的洪水就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冲毁道路、农田、民房,甚至卷走牲畜和人员。②功能特性。枫林港河道规模不一,有宽有窄,既要承担灌溉排涝,又要担负蓄水调洪。另外,枫林港河道还必须提供给人们生产生活之用的丰富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生态景观资源等。③污染源多样性。一是点源污染,生产性企业追求利益将工业废水直排入河道,部分村民为图方便将生活污水直排入河道;二是面源污染,由于农药化肥的施用,畜禽养殖粪便污水存在直排现象,通过地表径流、土壤侵蚀等形式进入河道,导致水体氮、磷含量超标;三是河道内源污染,河道存在大量的淤积底泥,外界的各种污染物被水体颗粒物吸附,絮凝,沉降,富集沉积在底泥中,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会释放其存储的污染物质;四是沿河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生产污染物乱丢乱扔,特别是废弃农药包装物等,通过降雨、下渗作用进入水体,垃圾渗滤产生的渗滤液具有较复杂的污染物质。 3我国生态河道治理的原则 ①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原则。要树立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将其作为生态河道治理的基本原则。在河道的生态治理过程中,充分考虑河道的原始属性,维持其原本应有的自然形态。同时,在生态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河流本身的自我清洁、自我净化能力。比如:1992年枫树岭电站的建成,由于电站尾水跨流域泄流,改变了流域水流走向,枯水期造成电站下游断流,原有河道生态遭受严重破坏,2017年投资1亿元对枫林港进行河道治理和枫树岭电站生态改造,使枫林港流域始终保持清水长流的良好生态。②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河流生态治理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内容,也是河流治理的基本原则。这要求在河流治理过程中,要保证河流有足够的水源和水容量,使河道能够正常的流通,以此改善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实现河流与人类、河流与生态、经济、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③植物合理配置原则。大量实践表明,在河道附近种植足够的树木能够明显改善河流的环境,增加河流本身的调节能力。原因是树木一方面可以有效阻止水土流失进入河中,另一方面能改变当地气候,增加降雨量。此外,水中的植物、动物与陆上的植物还能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这明显增加了河流本身的净化能力。④协调统一原则。在河道生态治理过程中要考虑协调统一的原则,即将美学、生态学、艺术设计等融入到河道治理中。使得治理后的河道与周边生态系统相协调,成为千岛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枫林港于2017年被评为浙江省最美家乡河;2018年被评为杭州市美丽河湖、浙江省美丽河湖。 4农村河道生态化建设的建议 4.1加大农村河道生态化建设投入 各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农村河道生态化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村河道生态化建设以及后期管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在污水处理设施、企业废水治理达标排放,面源污染防治,畜禽规模养殖企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上,也要加大资金投入。为治污水,群策群力,对枫林港流域的农户露天厕所全部拆除,改造成标准卫生间;对生活垃圾、生产污染物进行收集回收处理,沿港两个乡镇都建有建筑垃圾填埋场;先后关停了有污染的采沙场、纺织厂、竹笋加工厂,畜禽养殖场等十余家企业,使沿港污染水源达到零排放;对农村生活污水,家家户户进行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等等。 4.2强化政府部门职能 政府资金投入对于农村河道治理具有决定性,它是区域环境规划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引擎。河长制的制度布局更加强调了政府部门在河道治理与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政府要不断优化调整财政收支结构,制定支持性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补贴、利用财政转移,通过完善资金筹措机制保障农村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河长制的制度框架下,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根据国务院出台的相关政策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其解决的最突出问题之一就在于强化了行政部门间的协同管理。在上层协调、统筹推动的工作原则下,区域之间、部门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的资金投入和使用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强化行政执法和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广大群众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4.3河道治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河道的治理也一样,要有规范、科学合理的制度作保障。只有这样,才能使河道的生态治理步入正轨,真正地将生

河道综合治理及园林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 1.1工程概况 XX河综合治理工程(东边江坝——田家湾桥)是XX市市政府安排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一项民心工程。为提高中心城区防洪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快“两城”建设,建设该河道治理工程。该工程起于东边江坝,止于田家湾桥,桩号H0+600~H5+600,堤线长度5.0km。分为河道整治工程、环境治理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根据《XX市物流园堤防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区内河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为785m3/s,控制河宽45m,坡降3:1000左右,由防洪墙和土堤组成。防洪标准整治河道(含两岸堤防)5.0公里,按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24小时排干的排涝标准建设涵闸4座,按20年一遇标准建设撇洪渠8座。环境治理工程:驳岸、沿河亮化、硬质铺装、人行道、景观绿化、给排水工程,以及栏杆、废物箱等设施建设。 1.1.1设计概况 1.1.1.1河道整治工程 1、根据规划,本河段堤线基本沿现有河道两岸布置,控制河宽45m,对部分较窄河段进行扩宽,对横江洞“V”字型河段截弯取直。 2、河道疏浚按设计标高控制,原河底高于设计河底高程采用清淤挖除,低于设计标高不回填。 3、河堤采用C15砼复式防洪墙,墙高4.0m-6.0m,防洪墙内、外侧坡比为1:0.25,墙厚1.6m。防洪墙地基为岩石时,基础嵌入岩石0.3m;地基为砂砾石,埋深大于1.0m,遇河弯当冲段大于1.5m。墙后填土为砂壤土,内磨擦角大于26度,夯实相对密度大于0.65。防洪墙每隔15m设一道伸缩缝,缝宽2cm,缝间嵌柏油杉板,间距

2.5m设?75排水管,呈梅花型布置。排水管进口设直径为0.5m碎石囊。 1.1.1.2环境治理工程 1、园林景观部分 1)江岸散步道:30厚花岗岩面板+30厚1:4干硬性水泥砂浆+100厚C15商品砼垫层+150厚6%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2)跌级花池:①跌落花池及挡墙h(墙顶与地面高差)<1000时,采用砖砌体结构做法,M7.5砂浆砌MU10砖墙,垫层采用100厚C15商品砼。②所有h(墙顶与地面高差)>1000的挡墙均做C25钢筋砼挡墙;选用国标《挡土墙》04J008第172页XJDA2~XJDA5。③花池面镶20厚芝麻灰烧面花岗岩和40厚芝麻灰自然面花岗岩,靠顶面一块刻槽;顶部采用50厚芝麻灰光面花岗岩压顶。 3)矮墙坐凳:M7.5砂浆砌MU10标准砖,墙体厚度42cm,1:2.5水泥砂浆抹面,6%防水剂,100厚C15商品砼垫层,面镶50厚芝麻灰粗面花岗岩,凳面采用150厚芝麻灰粗面花岗岩。 4)挡墙:M7.5砂浆砌MU10标准砖,墙体厚度42cm,1:2.5水泥砂浆抹面,6%防水剂,100厚C15商品砼垫层,面镶50厚芝麻灰蘑菇面花岗岩,顶面采用50厚芝麻灰光面花岗岩压顶。 5)排水沟:①排水沟一:沟内尺寸300*220mm,墙厚120mm,M7.5砂浆砌MU10砖排水沟墙身,沟内抹1:2水泥砂浆,380*680mm不锈钢雨水篦子,上铺Φ50-70黑色天然鹅卵石,100厚C15砼基础宽740。②排水沟二:沟内尺寸300*410mm,墙厚120mm,M7.5砂浆砌MU10砖排水沟墙身,沟内抹1:2水泥砂浆,400*500mm深灰色烧面花岗岩雨水篦子,100厚C15砼基础宽780。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说明 为确保“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做到优质、文明、安全、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特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用以竞标和中标后指导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并指导施工过程管理。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由工程招标文件、施工图、现场勘察等结合本公司的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施工队伍、机械设备及物质供应等综合能力具体情况编制而成。 一、编制依据 1.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招标文件。 2. 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 3. 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施工招标评标定标方法。 4. 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工程量清单。 5. 我司现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历年来我司承建过的同类型同规格的工 程施工经验与管理水平。 6. 国家、水利部、建设部、福建省、厦门市现行的有效的标准、规范。 (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 (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3)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4)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5)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83) (6)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1998) (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2-2002) (8) 《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

(9) 《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0) 《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 (11) 《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 (1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 (1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14) 《公路桥涵施工规范》(JTJ041-2004) (15) 设计文件明确的规范及图集, (16) 其它相应规范。 二、编制原则 1、遵守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图表时,严格按招标文件规定编制。 2、遵循设计和规范、验评标准的原则。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法编写按设计要求,并执行现行规范和验收标准,合理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业主的要求。 3、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本合同工程重点、难点,结合我司的实际施工经验,做到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施工,保质、保量、保期、保安全地完成施工任务。 4、加强施工全过程严格管理的原则。在各道工序施工中,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密切配合,严格管理。 5、加强专业化作业和综合管理的原则。在施工组织方面充分发挥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施工队伍的优势,采取综合管理手段,做到合理调配。 三、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工程一期A标段范围内的建筑工程(河道治理工程,桥梁工程、水力翻板闸工程、跌水工程,排涝闸、涵管工程)、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等。

人工景观湖及河道治理生态修复

人工景观湖及河道治理生态修复 随着城市的发展,小区优美的环境日益成为房产开发的重点和销售的热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有人工景观湖(河)的亲水住宅。无论前期的人工湖的建造,还是后期的水质维护,都应该站在环保生态的高度,贯彻资源节约,资源再利用,以人为本,合乎健康舒适的原则,达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一、人工水景目前的状况 目前大多数的小区在规划设计中都考虑到了水景水质日常的维护,但大都是通过单一的手段来处理或物理或化学或生物,因而造成了前期投资大,后期运行费用多,成效却不显著的结果,水体的水质不稳定,或时而藻类泛滥,或时而水发黑发臭,蚊蝇滋生,并且整个水景常有人造的痕迹。 人工湖、景观水的水处理方法简介: 1、物理方式: i. 引水换水方式 当水体中的悬浮物(如泥、沙)增多,水体的透明度下降,水质发浑。可以通过引水、换水的方式,稀释水中的杂质浓度,以此来降低杂质的浓度但是需要更换大量的水,而水资源在我国是相当的匮乏,势必要浪费宝贵的水资源。 ii. 循环过滤的方式。 在水景设计的初期,根据水体的大小,设计配套的过滤沙缸和循环用的水泵,并且埋设循环用的管路,用于以后日常的水质保养。如果水体面积较大,必定延长循环过滤的周期,使水质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和引水、换水相比较,虽然减少了用水量,但日常的电能耗费增加了,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的费用。2、化学方法:投加杀菌灭藻剂 敞开式的水体,在阳光的照射下,会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布满整个水面,不仅影响了水体的美观,而且挡住了阳光,致使许多水下的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水中的污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质恶化,发出难闻的恶臭,水也变成了黑色。 所以投加化学灭藻剂,杀死藻类。久而久之,水中会出现耐药的藻类,灭藻剂的效能会逐渐下降,投药的间隔会越来越短,而投加的量会越来越多,灭藻剂的品种也要频繁的更换,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地增加,而这种污染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方案

瓯海区活水畅流一期工程(I 标段) 河道整治 施工方 浙江鸿翔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瓯海区活水畅流一期工程(I 标段)项目部 二?一六年三月

、工程概况: 瓯海区活水畅流一期工程主要由雷峰引水渠工程,活水泵站工程,焦下河泵闸及配套工程和焦下河整治工程等各子项工程组成,主要分布在瓯海三溪平原片,仅雷峰引水渠工程一项位于戌浦江流域。 本工程的建设范围为焦下河泵闸和焦下河整治工程,焦下河泵闸站布置在焦下河连运港路三桥北侧100 处,焦下河泵站主要由泵房(闸室),上下游连接段翼墙,进出水池和护坦组成,泵房布置在北侧,水闸布置在南侧,闸2 孔,单孔净宽5m,泵站装机流量50m3s,潜水贯流泵2台,流量2.50m3s*2。 焦下河整治工程南起连云港三桥( K0+000.00),北至河庄交叉口 (K2+130.00),对上述全河长进行清淤,清淤底高程 1.0m,并对焦下河 K0+000.00~K0+800.00)段河道进行护岸支护,0+000~0+150段为焦下河泵闸段,其中泵闸上游50m 和下游36m 采用C20 砼生态砌块挡墙护岸,K0+150.00~K0+800.00段河道采用密排松木桩护脚,松木桩顶压以景观块石。 二、施工方案: 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先填筑围堰并将围堰闭合区水抽排完毕后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础土方开挖,土方明挖应从上至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自下而上或采取倒悬的开挖方法,施工中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排水,开挖过程中应避免边坡稳定范围形成积水。本项工程的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辅以人工进行,基底必须预留开挖保护层,待基础施工前采用人工后退法挖除,基础土方开挖时必须做好施工排水工作,开挖导流沟和集水井,将积聚水体及时排除。 开挖前,测放人员根据开挖图将开挖边线标出,以木桩石灰白线标志,开挖过程中,测放人员根据开挖图控制开挖,以保证开挖的准确性。 开挖过程中,应经常校核测量开挖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施工图纸要求。 土方开挖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开挖边坡的稳定,如出现裂缝和滑动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采取应急抢救措施,并通知监理人,必要时,应按监理人的指示,设置观测点,及时观测边坡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在开挖边坡上遇有地下水渗流时,应在边坡修整和加固前,采取有效的疏导和保护措

最新版河道生态治理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最新版河道生态治理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目录 第一章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图 (3) 第二章施工方案及主要技术措施 (13) 第三章施工工期﹑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26) 第四章施工目标及质量保证措施质量 (32) 第五章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措施 (47) 第六章施工过程中扬尘控制措施 (54) 第七章主要机具使用计划及劳动力计划安排 (55) 第八章项目经理情况 (72) 第九章辅助资料表 (77)

第一章施工布置及平面布置图 1.1工程概况及特点 1.1.1工程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Ⅰ标段) 建设地点:**市**区**河 建设单位:**市**区**河生态治理公司 设计单位:**工程有限公司 建设规模:全长1500m 我标段施工范围:马道工程、亲水平台工程、码头工程、部分土方及 绿化工程。(图纸范围L1-L7溢流堰以东) 1.1.2施工条件 施工用水用电情况 施工用水、用电:由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点和水源点引出。 施工用电采用电杆由电源点架设到施工现场,施工用水采用镀锌管由水源地点,埋地接到施工现场。 1.1.3工程特点 (1)施工环境:施工场地比较复杂,场地交通比较方便,施工要注意各 工序衔接合理,并积极与其他有关单位及甲方、监理协调关系。 (2)工期:2018年3月2日—2018年4月30日,为了更快地完成本工程,

我公司本着以优秀的管理水平和一流的施工技术,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圆满完成此工程。 (3)搞好当地群众关系,确保施工正常进行,保证安全文明生产,不干扰施工,现场保证安全文明施工仍是本工程的关键。 (4)道路沿线可能有各种隐蔽管道,施工时应注意管线的保护工作,并注意各种管线的安全。 (5)本工程工程量大,工期较短,必须制定有力的工期保证措施,以确保在要求工期内优质完工。 1.1.4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1)**市**区**河生态治理一期景观工程(Ⅰ标段)招标文件; (2)杭州浙大佳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设计文件; (3)国家、省、市有关规定; (4)我公司机械、人员、技术的情况和资源的调配能力; (5)我公司对施工各工种工序有关规定及操作标准、质量控制手册;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工程有关资料; (7)现场实地踏勘了解的情况。 1.2施工部署 1.2.1施工组织准备 本标段工程施工管理将以项目经理部为核心,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原

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治理工程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

目录 1、综合说明 (1) 1.1项目区概况 (1) 1.2水文 (2) 1.3工程建设内容 (3) 1.4工程规划 (4) 1.5工程管理设计 (4) 1.6施工组织设计 (5) 1.7环境影响分析 (6) 1.8工程投资估算 (6) 1.9经济评价 (7) 1.10结论 (8) 2.水文 (8) 2.1流域概况 (8) 2.2气象 (9) 2.3设计洪峰流量的计算 (10) 2.4 成果合理性分析 (16) 3、工程地质 (17) 3.1地形地貌 (17) 3.2地层岩性 (17) 3.3水文地质 (18) 3.4区域地质构造 (18)

4、工程任务和规模 (19) 4.1社会经济概况和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9) 4.2河道整治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20) 4.3河道治理的目标 (20) 5工程设计 (21) 5.1设计依据 (21) 5.2工程规划 (22) 5.3河道整治规划设计 (22) 5.4河堤工程设计 (24) 5.8清淤疏浚工程设计 (32) 5.9堤顶防洪道路设计 (33) 5.10安全防护栏设计 (33) 6.工程管理 (37) 6.3交通与通讯设施 (38) 6.4防汛抢险设施 (38) 7.施工组织设计 (38) 7.1施工条件 (38) 7.2建筑材料 (38) 7.3施工导流 (39) 7.4主体工程施工 (39) 7.5施工交通运输 (41)

7.7施工进度计划 (42) 8、环境影响评价 (42) 8.1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与依据 (42) 8.2环境影响分析 (43) 8.3环境保护措施 (44) 8.4结论 (46) 9、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6) 9.1 编制说明 (46) 9.2 投资估算结果 (49) 9.3 资金筹措 (49) 10.工程经济评价 (50) 10.1概述 (50) 10.2评价依据 (50) 10.3国民经济评价 (50) 10.4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52) 11、结论与建议 (56) 11.1综合评价 (56) 11.2结论 (57) 11.3建议 (58) 附: 1、**县北川河(西山段)河道治理工程平面布置图 2、**县北川河(西山段)河道治理工程横断面图

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措施探讨

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17-09-13T16:19:05.4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3期作者:施四荣 [导读] 摘要:农村河道与我国农民生产生活用水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由于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村河道普遍存在着水体污染 嘉善经济开发区(惠民街道)农技水利服务中心浙江嘉善 314100 摘要:农村河道与我国农民生产生活用水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由于经济的增长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农村河道普遍存在着水体污染、河道淤积等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治理,从而进一步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广大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农村河道的基本现状,全面分析了农村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河道;整治;存在问题;生态治理;具体措施 农村河道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行农业灌溉以及防洪泄涝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它们一般都穿越各个乡村,发挥着为农业生产供水泄洪的重大功能。尤其是最近几年,为了有效应对我国水资源日益短缺的不良现状,我国政府开始全面进行农村河道整治,从而不断改善河道水环境,恢复河道的蓄水防洪功能。同时由于人们绿色环保观念的增强,我国河道治理人员又逐步将生态治理观念与生态治理措施应用在广大农村河道治理上,力求实现河道治理与生态改善的双赢效果。 一、我国农村河道的基本现状 现阶段,我国农村河道因为长期缺乏科学的管理与有效的治理,很多都已经被淤积的泥沙堵塞,丧失了之前的蓄水泄洪以及防灾减灾的基本功能。河道沿线许多乡镇企业漠视国家的一些环保法规,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废水直接擅自排入河道。河道两岸堆放了许多弃置不用的垃圾物体,污染了河道周边环境。农民生活污染物增多,而且总体的污染物已远远超过河道水体的最高自净能力,河道水体的整个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部分河段污水臭味弥漫。河道两岸居民私自改挖、堵截河道,致使河道水流不畅。最为严重的是现代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下雨后,被雨水冲刷流进河道,导致富营养化现象产生,破坏了农村河道的生态环境。鉴于上述情况,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开展河道整治工作,从而重新发挥河道作为农村水利工程的灌溉功能与防泄蓄水功能,同时也可以进一步改善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1]。 二、农村河道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河道治理标准不高,其水体污染与生态破坏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河道在管理方面非常落后,河道两岸分散的许多小型乡镇企业直接将大量未处理的工业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进河道,某些群众还经常在河道岸边堆放垃圾,破坏了河岸周边环境。虽然我国近几年已经开展过多次农村河道整治工作,然而因为河道治理标准不高,清淤能力与清淤速度有限,其收效也不是很大。现阶段,仍存在着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业生产中的化学物质直接排入河道的现象,我国许多的农村河道依然在遭受着严重的水体污染与生态破坏。 (二)泄洪能力较弱,雨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因为受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我国部分农村河道已经变得河岸崩塌,淤积不畅,河岸两边植被稀少,岸堤表面水土流失严重。同时由于不合理的乡镇开发许多河道已被人为填塞变窄,河网也已经被分割得支离破碎。这几种不良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河道的泄洪防洪能力,尤其是在雨季,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2]。 (三)河道两岸群众不支持河道整治工作 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环境的整体恶化,再加上我国农民普遍缺乏相应的水利工程保护意识,所以农村地区许多河道岸边都堆放着大量生活垃圾,相关部门十分难以管理。而且在整治河道时,有可能会暂时性占用河道周边农民的耕地和道路,毁坏河岸两边部分农作物。这些都会影响到农民的正常生活与农业生产,所以河道两岸的群众并不支持政府的河道整治工作,这也增加了我国河道整治的难度。 三、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 农村河道整治与河道生态治理是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农村河道整治及生态治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地区的河网水系发展与水利工程建设。 (一)农村河道整治 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科学规划农村企业布局 为了有效控制农村河道的水体污染现象,乡镇政府必须依据当地的具体的气候状况以及土壤条件,积极优化农村产业种植结构,广泛采用科学种植技术,尽量减小各类农药与化肥等化学类物质的应用,从而有效控制农村河道的水质污染。 2、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从源头上减少河道污染物 农村大量生活垃圾被人民群众随意的倾倒进乡村周边河流,造成了河流的富营养化现象,污染了河道内的水质。有的河道因为污染严重,已经失去了之前的农田灌溉与饮用水源地作用。为此,相关部门必须严格依据新农村建设的相关要求,全面彻底地清除农村河道两岸任意堆放的各类垃圾,并应用科学的处理方式将这些垃圾集中处理掉。同时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环保观念,以减少他们对河道及周边环境的污染。 3、重视农村河道的综合管理,并对农村河道进行分类规划设计 在治理农村河道时,应该对农村河道着重进行综合管理,并对农村河道进行分类规划与设计。所谓综合管理就是统筹协调河道的灌溉功能以及饮用水源功能等,进而杜绝河道沿岸乡村私自改建河道、截流河道等各自为政的不良现象。而对河道进行分类规划设计则包括两点。第一,农村河道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河道,在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设计河道时必须对它们分类考虑。第二,对河道沿线进行科学管理,必须坚持河道整治与河道监督管理的双轨长效机制,防止河道污染现象重来。同时依据不同农村河道具体的自然条件、通航状况以及实际的灌溉泄洪条件提出有针对性的河道规划方案。 (二)农村河道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一般是利用生态护岸与植被绿化等方式,来保护河道两岸的土壤,净化河道水质,改善河道沿线的生态环境,从而最终修复河道及其周边的整个生态系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