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
- 格式:ppt
- 大小:12.94 MB
- 文档页数:47
八年级上册人文地理笔记一、人口与人种。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 人口增长特点。
- 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大大加快。
- 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 人口增长速度。
-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 - 人口死亡率。
-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同。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2. 世界人口的分布。
- 人口密度。
-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其计算公式为: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数(人)÷面积(平方千米)。
- 人口分布特点。
-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
-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撒哈拉沙漠)、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如亚马孙热带雨林)、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北冰洋沿岸)、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
3. 人口问题。
-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
- 资源短缺,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短缺。
- 环境恶化,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
- 社会问题,如就业困难、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
- 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
- 劳动力短缺。
-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
- 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 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中国以前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过慢的国家鼓励生育并接纳海外移民(如一些欧洲国家)。
4. 人种。
- 人种的划分。
- 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 人种的分布。
- 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等地。
- 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也属于黄种人。
- 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大洋洲、美国、巴西等国也有少量分布。
七年级地理第2课世界的人种、语言和某某、通过收集资料,了解世界三大人种的重要特点,以及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
2、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3、使学生记住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及其主要能使用地区。
4、运用地图,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世界上使用汉语、英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和地区的分布。
3、世界三大某某及主要分布地区。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这课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学生觉得有趣,所以应把课堂放轻松。
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也不太难,多数学生能够顺利指出各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关键在于调动学生记忆。
板书设计:人种的分类外貌的不同人种与地理环境人种的分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引入新课教师讲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在世界上的朋友越来越多,到我国访问、经商、投资、旅游的外国人也将越来越多,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交往将更加频繁深入。
因此了解世界上的语言、某某等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世界的语言和某某这两方面的知识。
板书二、多样的语言学生活动:请4位同学分别用汉语和英语打招呼。
教师讲述: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看到人们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思想的直接体现,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语言是民族的特征之一。
教师提问:1.你知道的语言有哪几种?2.有谁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讲解: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使用的语言都不完全相同。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也不相同。
有的语言没有文字,有的有文字,在有文字的语言当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这些语言和文字也是联合国文件、发言等的工作语言。
师生互动:教师播放用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说的“我爱和平”的录音;教师提问: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哪种语言?(汉语)2.它除了在中国使用外,还有哪些国家使用?为什么?(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华人聚居的地方。
七上地理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以下是七上地理人口与人种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人口与人种1. 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
2. 人口数量:常用人口增长率来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
世界人口增长呈现加速趋势。
3. 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气候适宜、地形平坦、资源丰富的中低纬度地区。
4.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 人种: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6.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7.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地区: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8. 世界上的两大语言体系: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9. 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等6种语言。
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2. 汉语: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地区;法语:法国及其附近的西非国家;西班牙语:西班牙及其附近地区;阿拉伯语:西亚和北非地区。
3.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地区。
4. 佛教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它的发源地是亚洲。
5.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
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6. 在乡村地域,一般会形成具有一定职能的中心地,称为集镇。
在城市地域,商业服务区、工业区、生活区是城市功能区的主体。
城市各功能区在空间上相互交织,形成了城市地域结构。
7. 聚落的形态包括乡村和城市聚落的形态。
《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和宗教的主要分布。
2.能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树立各人种和种族之间平等的观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二.考点分析1.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的宗教信仰及文化传统,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常见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2.世界的人口变化及人口问题,人种的划分依据及三大人种的分布,人种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预计会是2020年考查的重点。
三.学习方法指导1.图文结合法:本章很多知识点要求落实到地图上,能在地图中找到其位置。
所以,学习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地图,可采用以文释图、以图忆文的方法,把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先读图,再忆图,后默图,做到心中有图。
比如:记忆四大人口稠密和稀疏地区,人种的分布,三大宗教的分布等,可以先在地图中找出并记住位置,然后通过填空白地图的形式进行自我检查并加以巩固。
2.要素联系法:本章的很多内容之间体现着各地理要素间的联系,比如人口人种分布、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地理环境可以影响人口人种的分布,人口人种的分布又反映了该区域的地理环境。
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学会用联系法来复习。
3.生活体验法:要联系生活实际,尝试用生活经验帮助理解知识点,并学会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如: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不同的文化传统了解各种族的语言宗教等。
4.归纳概括法: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培养知识的迁移能力,比如通过各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可以推测该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四. 自主知识梳理结合课本,先自行解决以下问题,并标注疑点问题,然后,针对疑难问题,小组内探究讨论,共同商讨。
1.读图概括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
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什么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3.人口密度的表示方法,找出人口四大稠密和稀疏地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4.世界的人口问题有哪些?科学的人口观是什么?5.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分布地区在哪里?6.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及分布地区在哪里?7.说出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建筑,经典及分布地区在哪里?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五.典例剖析例: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A.IB.IIC.ⅢD.IV2.关于图乙中图示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 )A.IV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经济水平低,人口稠密D.④地区既属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解题思路】首先,应对问题和地图有大致的理解,看看主要涉及哪部分知识点。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考点梳理卷)第一节人口和人种(课本P47-57页)1、人口增长:人口数量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50亿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速度是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为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一般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但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移民。
世界各大洲按照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排是: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欧洲。
3、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公式意义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半球世界上约90%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纬度北纬20°—北纬60°分布着世界上约80%的人口大洲世界上人口的70%分布在亚洲和欧洲(3)影响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分布特点自然气候世界上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
纬度北半球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而20°N~60°N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
该地的人口总数(人)该地的面积(平方千米)因素地势世界人口高度集中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郑州市初中地理七年级上第四章居民与聚落易错知识点总结选择题1、关于世界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答案:C题考查世界的人口、人种、语言、宗教的概况。
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故A错误;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故B错误;非洲北部为阿拉伯人,为白色人种,故C正确;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但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不是英语,故D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乡村聚落是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的聚落B.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和文化设施不如乡村聚落答案:D乡村聚落的居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形式,A正确;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B正确;城市聚落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C正确;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等和文化设施优于乡村聚落,D错误。
综上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基督教代表性的建筑物的是()A.B.C.D.答案:A世界上的宗教种类很多,其中信仰人数最多的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图中属于基督教的建筑是教堂,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建筑,犹太会堂是犹太教的建筑,寺庙是佛教的建筑,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4、下图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先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B.bC.cD.d答案:D读图可知,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交通沿线的交汇处、沿海、沿河沿岸)等, 规模大、呈团块状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与支流的汇合处或河流的入海口处,地形一般是平原地区,如图中d区域;故答案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