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12
机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24年7月济南市高一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地理试题(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规定的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回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作图除外),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冰峡湾是冰川在重力驱动下流动入海的景观(下图)。
伊卢利萨特冰峡湾是格陵兰岛的一处世界自然遗产。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冰峡湾底部依托的是()A.U形谷B.角峰C.冰斗D.刃脊2.最适合观赏伊卢利萨特冰峡湾中冰山的时间是()A.1月B.4月C.7月D.10月【答案】1.A 2.C【解析】【1题详解】U形谷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一种特殊地形。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其底部和两侧对地面岩石进行强烈的刨蚀和拔蚀,形成宽而浅的U形谷。
冰峡湾作为冰川流入海洋的景观,其底部往往就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形谷。
A正确。
角峰是冰川侵蚀作用所形成的孤立和尖锐的山峰,通常出现在冰川的中心区域,而不是冰峡湾的底部。
B错误。
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在山坡上形成的围椅状洼地,其形状类似于斗或碗,与冰峡湾底部的形态不符。
C错误。
刃脊是由相邻的两个冰川谷底或冰斗之间,由于冰川的强烈侵蚀作用而形成的狭窄而陡峭的山脊,同样不是冰峡湾底部的依托。
D错误。
故选A。
【2题详解】冰山是冰川融化后断裂形成的巨大冰块。
该地区位于北半球的格陵兰岛,在7月份的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更多的冰块断裂并漂浮在海面上,形成壮观的冰山景观。
烟台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一地理(答案在最后)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格利泽667C是由一颗温度比太阳低很多的红矮星和六颗行星组成的恒星系。
格利泽667Cc是其中的一颗行星,距离红矮星大约1170万千米,约为水星到太阳距离的五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4.4倍,直径约为地球的1.8倍,表面平均温度约为4℃,公转周期约为28.2天,与地球的相似指数高达85%,被天文学家认为是宜居行星。
据此完成1~2题。
1.日地距离比格利泽667Cc与其中心天体的距离A.小B.大C.相近D.无法比较2.格利泽667Cc为宜居行星的主要依据是A.宇宙环境稳定B.公转周期较短C.有液态水存在D.有较厚大气层山东莱阳是一座位于胶东半岛的小城,这里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的地区之一。
下图为莱阳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图,据此完成3~4题。
3.通过研究化石,可以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③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④推测古地理环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A.蕨类植物出现B.落基山脉隆起C.裸子植物兴盛D.联合古陆形成“十二使徒岩”是2000万年以来,来自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而形成,位于某国东海岸。
目前,原来的“十二使徒”只余下七个。
下图为“十二使徒岩”景观和“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图。
据此完成5~6题。
5.结合材料推测“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是A.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拱桥倒塌B.海蚀拱桥——海蚀洞穴——拱桥倒塌C.拱桥倒塌——海蚀洞穴——海蚀拱桥D.海蚀洞穴——拱桥倒塌——海蚀崖6.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七个的最主要原因是A.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柱B.强烈的海风吹倒石柱C.海浪侵蚀石柱根基倒塌并破碎D.海平面上涨淹没石柱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选择题数九又称冬九九,从每年冬至开始,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
根据资料回答下面小题。
【1】“九尽桃花开”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A.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B. 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C.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D. 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向南移【2】“数九”期间,我国北方( )A. 昼长夜短,且昼长变长B. 昼短夜长,且昼长变短C.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D. 日落时间不断延后【答案】【1】A【2】D【解析】【1】数九从冬至12月22日开始,到九尽桃花开时距冬至有81天,即3月14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向北移。
A 正确。
【2】数九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向北移,我国北方昼短夜长,昼变长,A、B错。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大,C错。
日出时间不断提前,日落时间不断延后,D正确。
选择题下列是四地6月22日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A. 甲、乙B. 乙、丙C. 丙、丁D. 乙、丁【2】当丁地日出时,世界标准时是A. 5时B. 12时C. 20时D. 22时【答案】【1】D【2】B【解析】试题分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
由图可知,两地昼夜等分,地处赤道地区,而乙地和丁地的昼长相等,且昼夜时间相反,即乙、丁两地纬度值相同,分别位于南北半球,所以乙、丁两地自转的线速度相同,故D项正确。
【2】由图可知,丁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东八区)为20时,而国际标准时间为零时区的区时,因此,可以计算出世界标准时间为20-(8-0)=12时,故B项正确。
选择题下图中的M岛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M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A. 东南部B. 东北部C. 西北部D. 西南部【2】M岛纬度较低,但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其原因最可能是A. 受信风影响B. 受西风影响C. 受寒流影响D. 受雾霾影响【答案】【1】B【2】C【解析】【1】从图中的纬度可以看出M岛处于东北信风带,东北部处于迎风坡,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东北部,选择B。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考试总分:100 分)一、选择题组(本题共计20小题,总分44分)1.(2分)根据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公布的“太阳动态观测卫星(SDO)”所拍摄到的太阳影像指出,2020年6月16日至7月6日,日面上无可视黑子,太阳活动强度低。
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太阳活动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黑子一种类型B.平均周期约为22 年C.发生在太阳的内部D.黑子发生在光球层(2).无可视黑子期间对地球的影响是( )A.磁暴现象频繁出现B.卫星信号时常中断C.天气变化相对平稳D.赤道出现绚丽极光2.(2分)科学家对全球各地的地层和古生物化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了不同时期主要生命形式的特点及其变化存在明显的阶段性。
据此完成1~2题。
(1).按由老到新的年代顺序,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B.蕨类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C.三叶虫-鱼类-恐龙D.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2).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时期及由此推断当时的环境特征是( )A.太古代----温暖湿润B.中生代──森林植被茂密C.古生代----寒冷干燥D.晚古生代----火山活动频繁3.(2分)某地层分布有右图所示的化石。
读图,完成1~2题。
(1).该地层形成的时间最不可能是( )A.寒武纪B.二叠纪C.石炭纪D.泥盆纪(2).该地层形成的地理环境最可能是( )A.盆地B.高山C.高原D.湖泊4.(2分)我国自主研发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在松辽盆地完成了钻井深7018米;创造了亚洲国家大陆科学钻井新纪录,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实施万米大陆钻探计划专用装备和相关技术的国家。
据此完成1~2题。
(1).目前,地壳一号”钻机钻井最深处位于( )A.地壳B.地幔C.软流层D.地核(2).钻井最深处所在圈层()A.连续但不规则B.物质状态以固态为主C.地震波横波消失D.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5.(2分)为了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某科学家设想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表面的温度。
2022-2023学年度河北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的天体系统有()A.太阳系、银河系B.太阳系、地月系C.河外星系、地月系D.地月系、其他恒星系2.图中天体A、C的名称分别为()A.天王星、火星B.金星、木星C.海王星、土星D.木星、金星2019年2月太阳度过了一个没有太阳黑子的月份,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在2008年8月,当时太阳正处于一个世纪以来太阳活动极小期的最低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19年2月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B.极地附近出现更明显的“极光”C.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增强,磁暴现象明显D.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4.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小期可能出现在()A.2028年B.2029年C.2030年D.2031年北京时间2020年02月21日22时25分在山东济南市长清区发生2.4级地震(余震),震源深度5千米。
一般认为地震波中横波是造成建筑物破坏及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但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在这12秒中人们可以决定是躲是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此次济南市长清区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B.地幔C.内核D.外核6.“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A.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7.当地震来临时,下列避震措施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8.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 B.C. D.9.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温室效应B.水循环C.热力环流D.融冰吸热10.自然界中为该类地理现象提供主要动力的是()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地壳运动D.地球引力位地理爱好者去北半球沙漠地区旅游,发现绿洲附近风向具有明显的昼夜反向的特征。
重庆南开中学高2025级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和第Ⅱ卷都答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9分)本卷共46题,每题1.5分,共69分。
下列题目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不选、多选或错选不给分。
下图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M行星可能是A.月球或金星B.水星或木星C.水星或金星D.火星或土星2.和地球相比,M行星没有生命的主要原因是①没有坚硬的陆地表面②距离太阳更近,表面温度过高③公转方向为自东向西④没有液态水和适合呼吸的大气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于2019年开始并慢慢加剧,预计2025年达到峰值,然后回落,太阳活动的强弱可通过太阳黑子数量判读,下图为“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出现在A.①层B.②层C.③层D.太阳内部4.推测第26个太阳活动周期开始于A.2030年B.2036年C.2040年D.2046年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在大陆地壳的某地层中发现恐龙化石,推测该地层形成于A.新生代B.中生代C.古生代D.元古宙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莫霍面在地下平均2900km处B.甲圈层属于地球外部圈层C.大洋地壳平均厚度比大陆地壳小D.软流层位于乙圈层最顶部下图为“地球某大气成分浓度垂直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
7.该大气成分主要分布于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8.受人类活动影响,部分地区该大气成分浓度降低,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大气透明度提高B.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大气透明度降低D.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减少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黑夜时低至-183℃,下图(左)为“玉兔号月球车”。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下图(右)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四川省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每小题1.5分,共45分)根据中英两国合作协议,国宝大熊猫“阳光”和“甜甜”于2023年12月底返回中国。
“活化石”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
完成下面小题。
1. “阳光”的始祖在地球上出现的地质年代可能是()A. 新生代B. 中生代C. 古生代D. 元古宙2. 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A. 蕨类植物极度繁盛B. 爬行动物大量发展C. 裸子植物极度兴盛D.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答案】1. A 2. D【解析】分析】【1题详解】元古宙是指5.7亿年前,古生代是在2.5亿年前至5.7亿年前左右,中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2.5亿年前左右,新生代是指6500万年前至今。
根据材料可知大熊猫在地球上已至少生存了800万年,应属新生代时期,A正确,BCD错误。
所以选A。
【2题详解】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
前寒武纪是重要的成铁时期,A错误;中生代时期,爬行动物与裸子植物大量发展,BC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快速发展,D正确。
所以选D。
【点睛】早古生代对应藻类时代,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晚古生代对应蕨类时代和脊椎动物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对应爬行动物时代和裸子植物时代,新生代对应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
高一地理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份。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据此回答1~2题。
1.升空后的“神舟九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2.当“神舟九号”发射升空时,纽约(西五区)当地的区时为A.16日7时37分B.16日5时37分C.17日7时37分D.17日5时37分根据紫金山天文台观测,2010年全年太阳黑子相对数为10多个,到了2011年太阳黑子就增长到了35个,2012年太阳黑子的相对数已经超过60个,在2013年达到峰值。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太阳黑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太阳大气的光球层B.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标志之一C.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很多地区气温出现异常D.太阳黑子的增多会造成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等现象4.预计下一次太阳活动极大年将出现在A.2017-2018年B.2019-2020年C.2021-2022年D.2023-2024年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A.①B.②C.③D.④6.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2012年1月以来,意大利埃特纳火山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埃特纳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是左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右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9.图示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①处的山地是A.背斜成山B.向斜成山C.褶皱隆起成山D.断层上升成山11.造成④处易成谷地的原因是A.岩石坚硬B.挤压力大C.断落下陷D.侵蚀作用12.随着昆明地铁1、2、6号线的开通,城市交通状况发生了变化。
图中最适合建设地铁轨道的地点是A.②B.③C.④D.⑤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纬40°,东经100°)成功发射。
发射后约10分钟,到达了近地点约200KM、远地点约346KM的预定轨道。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回答13~14题13.该预定轨道所处大气层的特点是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对流现象显著,多云雨现象C.气流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发射D.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14.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
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
读图完成15~16题。
15.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A. ①B.②C.③ D.④16.雾霾天气使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A.雾霾浓雾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B.雾霾削弱了地面辐射C.雾霾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D.雾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下图为某季节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各地的气压值状况是A.甲>乙>丁>丙B.乙>甲>丙>丁C.丙>丁>甲>乙D.丁>丙>乙>甲18.图中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是A.甲地气温高于乙地B.甲地多为晴朗天气C.乙地盛行下沉气流D.乙地温度小于丁地19.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之间气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B.乙丁之间气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C.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甲乙之间的风速D.产生四地间环流的根本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京时间2011年1月19日4时23分,巴基斯坦发生里氏7.1级地震。
据此完成20 ~22题。
20.地震发生时,控制亚洲大陆的气压中心是A.亚洲低压B.亚洲高压C.副热带高压D.副极地低压21.此时,北半球发生断裂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2.能正确表示该季节印度半岛风向的是A B C D读“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从该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看,其所在的半球位置以及类型是A.北半球反气旋B.北半球气旋C.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气旋24.若夏秋时节该天气系统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时,该地的天气最有可能为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台风天气D.秋高气爽读下图中四种气候,回答 25~26题。
25.四种气候类型中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的是A.①B.②C.③D.④26.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气候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右下图为某沿海地区某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7~28题。
27.该山地可能位于A.北半球温带地区B.南半球温带地区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28.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A.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相似B.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相似C.在高纬度地区最明显D.毫无规律可循29.下列对影响河流汇水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流域内地面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②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越高,汇水速度越慢③土壤含水率越高,汇水速度越慢④河床纵向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慢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30~31题。
30.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A.①B.②C.③D.④31.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阶段相似的是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读台湾省人口年龄金字塔图,完成32 ~33题。
32.图中反映台湾省A.60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B.40岁人口比重不断下降C.20岁人口比重先下降再上升D.0—5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33.预测到2031年台湾省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程度高B.人口增长速度快C.就业压力太大D.性别结构严重失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据此完成34~36题。
34.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35.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人均耕地减少36.该现象会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B.加大我国城市管理难度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有些学者以每平方千米陆地可承载人数的分析为基础,研究得出:渔猎时期为0.02~0.03人/平方千米,农业时期为40人/平方千米,工业时期为160人/平方千米。
据此完成37~38题。
37.该资料反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A.资源B.科技发展水平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D.人们的消费水平38.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环境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的大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C.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D.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具有相对的确定性下表资料反映的是2001~2050年世界移民的趋势(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
据此回答39~40题。
39.读表可知,世界人口迁移的趋向主要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40.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美的自然环境 二、双选题2013年6月27日,德国哥廷根大学宣布,在代号为“格利泽667C ”恒星周围的“宜居地带”发现三颗适宜生命繁衍的“超级地球”,据此完成41题。
41.“超级地球”适宜生命繁衍的条件可能是A.与恒星的距离适宜B.没有坚硬的地表C.恒星光照条件相对稳定D.恒星的体积、质量适中 42.下列各风向示意图中(单位:百帕),表示南半球高空的是A B C D43.关于气压带、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 B.从高压吹向低压的风均为北风 C.高气压带有温度低的,也有温度高的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原因在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 44.冷锋、暖锋的共同特点是A.冷气团都在锋面之下B.过境后天气转好C.过境后气压升高D.过境后温度上升 45.下图中正确反映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46.关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海底火山爆发引起的B.会使所在海区渔业减产C.会提高澳大利亚东北部的森林火险D.会加剧沿岸地区的荒漠化500505 510510 500510 505 500500 505 51047.下列各组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有A.煤和天然气B.土地和水C. 太阳能和风能D.核燃料和地热48.下列对我国部分资源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多煤和石油,南方多铁矿和煤B.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平原少、热量多、水分多C.西北干旱、多风沙、光照少;西南湿润、纬度低、光照强D.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草场资源和太阳能丰富49.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与资源的关系,正确的是A.可使用的资源数量增多,种类减少B.资源的利用范围扩大C.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增加D.人类对资源的影响程度增加50. 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表现为“低—低—低”型的国家是A.印度 B.科威特 c.埃及 D.德国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40分)51.(10分)读太阳光照示意图(甲图)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移动示意图(乙图),完成下列要求。
甲乙(1)在甲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出夜半球(2分)(2)这一天,图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A、B、C三地白昼最短的是。
(2分)(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
甲图所示的日期在乙图中的对应点是 (填数字)。
(2分)(4)即将到来的春节位于乙图中点和点之间,此时,北半球处于四季中的季,玉溪的白昼正在变(填长或短)(4分)52.(8分)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