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
- 格式:ppt
- 大小:3.87 MB
- 文档页数:48
肠外营养安全输注专家共识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注氨基酸、葡萄糖、脂类、电解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治疗方式。
由于肠外营养组成成分复杂、稳定性较差,在配置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
配置不当可导致液体发生沉淀或污染,输注不当则会导致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糖异常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安全。
一、多学科协作模式1.建立由医生、护士、营养师、药剂师等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共同完成肠外营养管理。
2.制订团队成员的岗位准入制度及职责,并定期对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定期对营养管理质量进行分析,提出持续改进意见。
二、肠外营养安全输注评估与实施肠外营养安全输注实施流程图,见图1。
图1 肠外营养安全输注实施流程图为监测肠外营养安全输注的落实情况,制订相应的查检表进行核查,见图2。
图2 肠外营养安全输注查验表1.营养评估①成人患者可使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工具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②患者入院24h内行营养风险筛查,每周评估1次。
如病情发生变化,随时评估。
③医生、护士、营养师均可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④成人使用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或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ST)评估;其中老年人使用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评估,危重患者使用重症营养风险评分量表(NUTRIC)评估。
2.血管通路评估①血管评估:穿刺前评估患者偏好、生理状况(年龄、诊断、合并症)和血管条件(静脉选择、血管穿刺史、穿刺部位、相关静脉血流量、近端血管和皮肤情况);穿刺后评估血管通路的功能。
②输注液体评估:穿刺前评估输注方式、输液量、输液持续时间、液体渗透压、液体酸碱度、给药频率、输液通路数量。
③输注装置评估:定期评估血管通路系统(输液器、过滤器、给药装置及附加装置)的完整性和通畅性。
三、操作规范1.配置环境要求①肠外营养液应集中调配与供应。
②各功能室洁净度应满足配液需求并定期评估。
③肠外营养液的配制操作应在B级(ISO 5级)环境中完成,需保持静脉用药调配室温度为18~26℃,相对湿度为35%~75%。
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中国专家共识(最全版)营养不良是影响老年患者结局的主要负面因素之一;未纠正的营养不良还是导致医疗费用上升的重要原因。
同时亦有证据表明,针对无法正常进食的营养不良患者给予合理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营养状况并最终降低病死率、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医疗经济耗费等。
鉴于老年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2012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简称老年学组)组织的全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调查(MNA-SF)结果显示,具有营养不良风险的比例的老年患者达49.70%,已发生营养不良为14.67%,高营养不良发生率及其带来的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为了规范对老年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循证应用及针对老年疾病进行合理、有效的营养治疗,老年学组的专家们按循证医学要求,参阅国内外大量文献,根据我国目前的老年患者营养治疗情况,结合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SPEN)等最新的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治疗指南的内容及证据,并广泛征求意见,多次组织讨论和修改,最终形成本专家共识。
附:共识相关定义1.推荐意见:以牛津分类(oxfor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OCEBM)为基础,对照国际证据分级与推荐(GRADE)工作组的分级系统评价标准原则,确立推荐意见的A、B、C、D级分类标准。
2.营养支持:指经消化道或各种静脉途径为患者提供较全面的营养素。
目前临床上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两种方式。
3.肠内营养:通过消化道途径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素。
肠内营养制剂按氮源分为3类:氨基酸型、短肽型、整蛋白型。
根据给予肠内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口服和管饲。
4.经口营养补充剂:有别于普通膳食,是用于特殊医疗目的的经口摄入的营养补充剂。
5.肠外营养:经静脉途径为无法经消化道摄取或摄取营养物不能满足自身代谢需要的患者,提供包括氨基酸、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在内的营养素,以期维护器官功能,改善患者结局。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解读讲解学习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解读讲解学习近年来,随着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成为广大医学界的关注话题。
为了规范老年患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国的专家们联合起来,共同制定了《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该共识进行解读讲解和学习。
一、共识背景《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的发布是为了解决当前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
老年人群体生理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存在许多特殊的生理特点和代谢需求,因此对于老年患者而言,肠外肠内营养的合理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共识内容1.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共识强调了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包括长期卧床、脓毒症、恶性肿瘤、结构性和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等。
2.肠外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共识明确了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应用原则,包括个体化、多学科团队合作等。
个体化的原则是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考虑到患者的年龄、病情、肠道功能状况等因素来定制治疗方案。
3.肠外肠内营养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共识细致介绍了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具体治疗方法和技术,包括肠道通路的选择、给药途径的选择、营养配方的选择等。
共识还对营养治疗的监控和调整进行了详细说明,以确保老年患者获得有效的营养支持。
4.营养评估与营养干预共识呼吁在老年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中,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营养评估,包括体重、身高、BMI、饮食摄入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进而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方案。
5.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共识关注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代谢性并发症等,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为老年患者的治疗提供全面保障。
三、共识意义和应用该共识的发布对于规范老年患者的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它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帮助医疗团队更好地开展肠外肠内营养辅助治疗。
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专家共识(2021版)该专家共识旨在提供给临床医生和护士一份关于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指南。
以下是该共识的要点:背景危重病患者常常需要通过肠内营养扶持来维持营养平衡。
然而,肠内营养扶持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为了提高危重病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我们需要在肠内营养扶持过程中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
预防与处理1. 肠内营养扶持前的评估:在给予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营养状况、消化功能、肠道通透性等方面的评估。
2. 营养支持配方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支持配方,例如高蛋白配方、高能量配方等。
3. 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化指标、体重等,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4. 肠内营养管道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管道,例如胃管、空肠管等。
5. 营养支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明确肠内营养扶持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6. 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腹泻、肠梗阻、肠穿孔、胰腺炎等,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7. 多学科团队的合作:危重病患者的肠内营养扶持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包括临床医生、护士、营养师等。
结论该专家共识提供了关于中国危重病患者肠内营养扶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的指南,帮助临床医生和护士提高危重病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在实施肠内营养扶持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并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整。
(注:本文档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临床情况和医疗团队的判断进行。
)。
中国老年病人肠外肠内营养实施指南
(2023)
简介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病人的营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本指南旨在为医护人员提供一份可靠的、具体的老年病人肠外肠内营养实施指南。
营养方案
本指南提供了老年病人肠外肠内营养的基本方案,包括营养评估、配方选择、给药途径选择等方面。
同时,本指南针对不同疾病的老年病人提供了特殊的营养方案,确保老年病人在不同病情下得到科学合理的营养。
营养监测
本指南提供了老年病人肠外肠内营养的常规监测方案,包括体重、血红蛋白、电解质、尿量等指标的监测。
同时,本指南还针对老年病人的各种特殊情况,提供了相应的营养监测方案,确保老年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营养干预。
营养支持团队
本指南强调了营养支持团队的重要性,包括临床营养师、护士、营养药师等。
只有通过营养支持团队的共同协作,才能实现老年病
人的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
结论
本指南是一份可靠的、具体的老年病人肠外肠内营养实施指南,为医护人员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营养干预方案,有利于保障老年病
人的身体健康。
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
1. 引言:介绍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定义和分类:明确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定义和分类。
3. 适应症和禁忌症:列出适用于肠内营养补给的重症患者的条件和禁忌症。
4. 营养需求评估:详细描述重症患者肠内营养需求的评估方法和指标。
5. 营养补给方案:提供针对不同情况下的重症患者的营养补给方案,包括剂量、频率和补给方式等。
6. 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介绍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管理方法,如腹胀、腹泻和肠梗阻等。
7. 监测和评估:说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的监测和评估方法,包括血液指标、生化指标和病情观察等。
8. 团队合作和沟通:强调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需要多学科团
队的合作和良好的沟通。
9. 常见问题和解答:回答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中常见的问题
和解答。
10. 结论:总结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
家共识的要点,并强调继续研究和改进的重要性。
该共识的目标是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标准化和指导性的管理方案,以降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
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该文档的编写依据最新的研究和临床经验,但请注意,具体的
临床应用仍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判断进行决策。
(以上为简要概述,详细内容请查看《中国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补给常见并发症防护管理专家共识(2021版).pptx》)。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在2013年肠外肠内营养中国老年患者专家共识基础上,组织我国老年医学、循证医学、公共卫生、临床营养领域工作的学者以及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总结了国内外老年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证据,对共识进行全面更新并升级为指南。
一、营养支持团队营养支持团队(NST)组成中,老年医学专家发挥协助组建和管理的作用,营养(医)师、临床药师、物理康复师和护士作为团队的主要成员,外科、口腔科、神经科、心理医学科等临床专科医师为管理团队提供技术保障。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NST的存在的确能提高营养支持的效价比,尤其在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NST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1)识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2)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3)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4)监测及评价营养支持的效果。
推荐1:NST需要多学科人员构成,由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牵头,建立包括临床专科护士、营养师、药师等在内的NST(证据B,强推荐,97%)。
二、确定能量与蛋白质目标推荐2:老年住院患者的能量需求可通过间接测热法进行个体化测定(证据C,弱推荐,90%)。
一般老年患者可将20~30 kcal·kg-1·d-1作为能量供给的目标(证据B,弱推荐,96%)。
老年住院患者的蛋白质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设计,每日可达到1.0~1.5 g/kg蛋白质目标摄入量,乳清蛋白制剂更易消化利用(证据C,弱推荐,82%)。
推荐3:接受EN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结合疾病状态及胃肠道耐受能力,选择适宜脂肪供能比的制剂(证据A,强推荐,99%)。
推荐接受PN治疗住院老年患者的脂肪供能可适当增加(一般不超过非蛋白质热卡的50%)(证据C,弱推荐,99%)。
推荐4:老年术后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时适当补充谷氨酰胺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同时应监测患者的肝肾脏功能并限制谷氨酰胺的剂量(≤0.5 g·kg-1·d-1)(证据B,弱推荐,97%)。
肠外营养临床药学共识(第二版)(广东省药学会2017年4月18日印发)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有肠内和肠外两大途径,当胃肠功能严重障碍时,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有些患者甚至可以赖以生存。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营养支持治疗领域新理念的不断完善与更新,全国各地医疗机构对肠外营养的规范化管理日渐重视。
由医师、药师、营养师、护师及其他相关医疗工作者等跨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营养支持团队(nutrition support team,NST),以标准化流程指导营养支持治疗的各个环节,优化营养相关综合管理成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新方向。
为推进肠外营养的规范化管理,本共识专家组通过分析肠外营养制剂的药学特点,结合肠外营养的临床应用,总结广东省各医疗机构临床药学实践经验,详细介绍营养支持药师(nutrition support pharmacist,NSP)的职能与工作要求。
1 肠外营养概述与肠外营养液的理化性质肠外营养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即静脉途径)提供营养物质的一种方式。
当患者必需的所有营养物质均从胃肠外途径供给时,称为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从制剂角度,将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乳混合在一起,加入其他各种营养素后放置于一个袋子中输注,称为“全合一”系统(All-in-One,AIO),美国肠外肠内营养学会(Amec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称之为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
1.1 肠外营养混合液的组成PN配方TNA包括水、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为了维持血浆中有效药物浓度,降低输液总量,减少污染和器材费用,某些药理营养素(如谷氨酰胺、ω-3脂肪酸等)或药物(如胰岛素、H2受体阻滞剂等)也可加入混合液中。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在2013年肠外肠内营养中国老年患者专家共识基础上,组织我国老年医学、循证医学、公共卫生、临床营养领域工作的学者以及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总结了国内外老年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证据,对共识进行全面更新并升级为指南。
一、营养支持团队营养支持团队(NST)组成中,老年医学专家发挥协助组建和管理的作用,营养(医)师、临床药师、物理康复师和护士作为团队的主要成员,外科、口腔科、神经科、心理医学科等临床专科医师为管理团队提供技术保障。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NST的存在的确能提高营养支持的效价比,尤其在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NST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1)识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2)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3)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4)监测及评价营养支持的效果。
推荐1:NST需要多学科人员构成,由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牵头,建立包括临床专科护士、营养师、药师等在内的NST(证据B,强推荐,97%)。
二、确定能量与蛋白质目标推荐2:老年住院患者的能量需求可通过间接测热法进行个体化测定(证据C,弱推荐,90%)。
一般老年患者可将20~30 kcal·kg-1·d-1作为能量供给的目标(证据B,弱推荐,96%)。
老年住院患者的蛋白质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设计,每日可达到1.0~1.5 g/kg蛋白质目标摄入量,乳清蛋白制剂更易消化利用(证据C,弱推荐,82%)。
推荐3:接受EN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结合疾病状态及胃肠道耐受能力,选择适宜脂肪供能比的制剂(证据A,强推荐,99%)。
推荐接受PN治疗住院老年患者的脂肪供能可适当增加(一般不超过非蛋白质热卡的50%)(证据C,弱推荐,99%)。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营养应用指南(2020)中华医学会肠外肠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在2013年肠外肠营养中国老年患者专家共识基础上,组织我国老年医学、循证医学、公共卫生、临床营养领域工作的学者以及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总结了国外老年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证据,对共识进行全面更新并升级为指南。
一、营养支持团队营养支持团队(NST)组成中,老年医学专家发挥协助组建和管理的作用,营养(医)师、临床药师、物理康复师和护士作为团队的主要成员,外科、口腔科、神经科、心理医学科等临床专科医师为管理团队提供技术保障。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NST的存在的确能提高营养支持的效价比,尤其在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NST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1)识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2)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3)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4)监测及评价营养支持的效果。
推荐1:NST需要多学科人员构成,由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牵头,建立包括临床专科护士、营养师、药师等在的NST(证据B,强推荐,97%)。
二、确定能量与蛋白质目标推荐2:老年住院患者的能量需求可通过间接测热法进行个体化测定(证据C,弱推荐,90%)。
一般老年患者可将20~30 kcal·kg-1·d-1作为能量供给的目标(证据B,弱推荐,96%)。
老年住院患者的蛋白质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设计,每日可达到1.0~1.5 g/kg蛋白质目标摄入量,乳清蛋白制剂更易消化利用(证据C,弱推荐,82%)。
推荐3:接受EN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结合疾病状态及胃肠道耐受能力,选择适宜脂肪供能比的制剂(证据A,强推荐,99%)。
推荐接受PN治疗住院老年患者的脂肪供能可适当增加(一般不超过非蛋白质热卡的50%)(证据C,弱推荐,99%)。
推荐4:老年术后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时适当补充谷氨酰胺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同时应监测患者的肝肾脏功能并限制谷氨酰胺的剂量(≤0.5 g·kg-1·d-1)(证据B,弱推荐,97%)。
中国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2022版)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患者(≥60岁)占重症医学科住院人数的比例已高达42%~52%。
老年患者器官功能代偿及再生能力下降,导致老年人发生重症疾病时,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及衰弱。
营养不良对老年患者转归的影响更加突出,包括感染和压疮发生率增加、住院时间和恢复期延长、病死率增高。
因此,针对老年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整体治疗策略中的关键环节。
现有国内外营养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的范围一般是成人或者非重症患者,而对于老年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则尚未予以明确规范,为了进一步规范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策略,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牵头,制定了《中国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2022)》。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和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重症医学分会组织我国重症医学、老年医学、循证医学及临床营养领域的专家,对近年来国内外老年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证据进行总结,共同制定了本共识。
工作组由17名老年重症医学专家组成,每2~3名专家组成一个专题组,完成相关专题文献的查找和阅读、专家意见的收集,以及共识条目初稿的书写。
2020年11月起,经过3轮的共识会议集中讨论,初步形成了30条基本条目,所有参会专家再针对每个共识条目进行讨论。
参考推荐意见分级的评估过程符合GRADE系统的推荐原则,采用改良的德尔菲法,组织所有专家对共识条目进行审阅,最终形成了19条推荐意见。
推荐意见1:对于老年重症患者,应进行营养风险评估、进食吞咽能力评估和胃肠道功能评估。
2015年《中国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报告》指出,我国老年人群营养风险整体较高,48.4%的老年人群营养状况不佳,而老年重症患者营养不良的风险进一步增高。
在对老年重症患者实施营养治疗前,应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2017年发表在Nutrients 上的一篇Meta分析总结了文献及研究中常用的老年患者营养筛查的相关指标和量表,发现微型营养评定(mini-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是当前最常用的评估量表。
2022肠外营养安全性筐理申国专家共识(全文)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 , PN )是通过静脉途径为机体提供营养素的临床营养治疗方式,分为完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 nutrition , TPN)和补充性肠外营养(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 SPN 1肠外营养制剂属于静脉用药,涉及患者群体广泛,处方组分多样,配比复杂等问题,使用不当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伤害或死亡,是冈险最大的用药方式之一。
因此,美国医疗安全协会(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 ISMP)将全肠外营养列入高警示药晶名单。
肠外营养是临床所有科室营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改善患者营养摄入和营养状况,改善患者||伍床结局。
为提高中国||伍床医生使用肠外营养制剂的安全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肠外言养应用的临床获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组织专家,根据我国营养诊疗现状、国内外发袤的循证医学证据,结合临床、药学、营养、护理等领域的专家经验和意见,围绕肠外营养的适应证、配制、输注途径选择、并发症处理等方面制定本专家共识。
1、肠外营养的适应证推荐意见1计划进行肠外营养的患者应先进行三级营养诊断,即言养筛查、营养评估、综合阴介。
可根据患者病情、疾病种类,选择使用验证台恪有效的筛查及评估工具,如营养风险筛查2002(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2002 , NRS2002 上微型营养评价(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 , MNA L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 ,MUST� 营养不良筛查工具(malnutrition screeningtool , MST L主观整体评估( subjective globalassessment , SGA )、患者主观整体评估( p atient-generated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 , PG-SGA L全球领导人营养不良倡议(global leadershi 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 , GLIM)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