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完整版优质教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7.00 KB
- 文档页数:128
基础会计学教学教案
第一章:会计概述
1.1 会计的定义与作用
解释会计的概念和重要性
讨论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
1.2 会计基本原则与假设
介绍会计基本原则(如会计等式、收入确认原则、费用匹配原则等)讨论会计假设(如持续经营假设、货币计量假设等)
1.3 会计科目与会计记录方法
介绍常见的会计科目及其分类
讲解会计记录方法(如借贷记账法)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方程式
2.1 会计要素的定义与分类
解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定义和特点2.2 会计方程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讲解会计方程式及其应用
演示如何根据会计方程式进行会计记录和分析
2.3 财务报表的编制
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内容
第三章:会计记录与账务处理
3.1 会计记录的方法与工具
讲解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
介绍日记账、总账和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3.2 账务处理程序与会计循环
讲解会计循环的步骤和流程
讨论账务处理程序(如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等)
3.3 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
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讲解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方法
第四章:财务报表分析
4.1 财务报表分析的概念与目的
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目标
讨论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4.2 比率分析与现金流量分析
讲解常用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如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等)介绍现金流量分析的原理和主要指标
4.3 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讨论如何利用财务报表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第五章:会计软件与应用
5.1 会计软件的概念与功能
解释会计软件的定义和特点
基础会计教案
基础会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二、教学内容
1.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2)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实体概念、会计周期概念和会计主体的确定。
2.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1)会计事项的登记和分类。
(2)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会计账簿的建立和管理。
3.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核算流程和报表编制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的会计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份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进行简要解释。
2.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1)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2)货币计量假设、会计实体概念、会计周期概念和会计主体的确定。
3.讲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1)会计事项的登记和分类。
(2)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会计账簿的建立和管理。
4.讲解会计报表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2)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3)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5.案例分析:选择一些常见的会计案例,让学生分析会计事项的处理和报表的编制方法。
6.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会计核算中可能遇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概念并能正确地运用于实际会计业务中;
3.了解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等基本知识;
4.通过案例分析等实例来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会计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难点:
1.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2.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概念;
3.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4.案例分析等实例。
难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概念较抽象,需要学生理解并能正确地运用于实际会计业务中。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堂互动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会计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1.会计学的定义和内涵;
2.会计学的基本原则;
3.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准确性、完整性、可比性和及时性。
第二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的概念
1.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2.负债的定义和分类;
3.所有者权益的定义和组成;
4.收入和费用的定义和分类。
第三节: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财务报表的基本内容、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1.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
2.企业财务报表基本内容;
3.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案例分析等实例
1.通过案例分析来巩固所学知识;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会计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价:
1.考勤表;
2.考试成绩。
六、教学资源:
1.教材:《基础会计》;
2.案例资料。
七、教学总结:
《基础会计》授课教案(标准)
第一章:会计概述
1.1 教学目标
了解会计的定义、作用和基本前提
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
理解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2 教学内容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会计等式: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
会计科目及其分类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
1.3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会计案例,加深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理解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会计科目分类和会计等式应用
1.4 教学评估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概念和原理的练习题
课堂测试:进行会计等式和会计科目的应用测试
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报告质量
第二章:账户式记账法
2.1 教学目标
掌握账户式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
学会使用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
理解试算平衡的概念和意义
2.2 教学内容
账户式记账法的原理
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和规则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试算平衡的计算方法和意义
2.3 教学方法
讲授:讲解账户式记账法的原理和规则
模拟操作:学生动手操作,编制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案例分析:分析实际会计案例,理解试算平衡的应用2.4 教学评估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会计分录和记账凭证的练习题课堂测试:进行试算平衡的计算测试
模拟操作:评估学生在模拟操作中的表现和记账准确性第三章:财务报表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和内容
理解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和指标
3.2 教学内容
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程序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内容
《会计学基础》教案
教案:会计学基础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掌握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3.熟悉会计报表的组成和分析方法
4.能够运用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1.会计学的概念和作用
2.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3.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4.会计报表的组成和分析方法
三.教学步骤:
第一课:会计学的概念和作用
1.导入:通过实例引入会计学的概念和作用
2.讲解会计学的定义及作用,强调会计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
3.开展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学的作用
第二课: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1.回顾上一课的内容
2.解释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以及其重要性
3.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假设
第三课: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1.介绍会计的基本核算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T账法
2.讲解会计的核算流程,包括记账、汇总、分类、核算、报表等环节
3.组织学生完成一个实际应用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核算方法和流程
第四课:会计报表的组成和分析方法
1.介绍会计报表的概念和作用
2.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组成和意义
3.教授会计报表的分析方法,包括水平分析和比较分析
4.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报表分析的实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第五课:综合应用
1.进行一次综合性的小组项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展示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3.总结和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
四.教学手段:
1.课堂讲解:讲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核算方法和报表分析方法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理解和解决问题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名称: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基础会计知识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则,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会计问题。
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引入(5分钟)
-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例如:你对会计有什么
了解?你认为会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 简要介绍基础会计的定义以及其在个人和企业中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10分钟)
- 以课件或黑板为辅助工具,向学生介绍基础会计的几个重
要概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支出等,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3. 计算实例(20分钟)
- 提供一些简单的会计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概念进行
计算,例如:某公司的资产总额为100,000元,负债总额为50,000元,求所有者权益总额。
- 分组讨论,学生在小组内解决问题,并向其他小组展示解
决方案。
4. 案例分析(15分钟)
- 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案例,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并解决其中涉及的会计问题,例如:某公司在某一期间的收入
和支出情况如何?
- 学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分析,并汇报他们的结果。
5. 总结和提问(5分钟)
-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基础会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提问一些综合性的问题,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教学资源准备:
1. 课件或黑板
2. 预先准备的会计问题和案例
3. 学生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
评估方法:
1. 学生在小组内解决会计问题的表现和答案准确性
2.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运用会计知识的能力
3. 学生在总结和提问环节的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思维的清晰度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基础会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学会编制日记账、总分类账和试算平衡表;
3.掌握会计核算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4.理解会计的基本报表及其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2.会计的记录方法;
3.会计凭证的编制;
4.日记账的编制;
5.总分类账的编制;
6.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7.会计的核算方法;
8.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9.利润表的编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中的会计概念,如家庭的财务管理和商店的销售收入,引发学生对会计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会计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展示会计的定义,并解释会计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原则、实物计量原则、持续经营原则和会计期间原则。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讲解会计的记录方法
介绍会计的记录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和账户分录法。通过示例演示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会计记录。
4.讲解会计凭证的编制
解释会计凭证的定义和作用,并详细讲解凭证的编制要点。以买入货物为例,展示如何编制会计凭证。
5.讲解日记账的编制
介绍日记账的含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会计凭证编制日记账。讲解记账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6.讲解总分类账的编制
解释总分类账的定义和作用,并展示如何将日记账中的分录汇总到总分类账中。讲解分类账的基本格式和记录方法。
7.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
介绍试算平衡表的定义和作用,并演示如何根据总分类账编制试算平衡表。解释试算平衡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8.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
讲解会计的核算方法,包括库存核算、摊销核算和计提提成核算。以实际案例演示每种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关键要点。
基础会计教案小班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基础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掌握基本的会计记账方法。
3. 理解会计凭证的作用和编制方法。
4. 熟悉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过程。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1. 基础会计概述
a. 会计的定义和目的
b. 会计基本假设
c. 会计的职能和任务
2. 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a.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收入、费用的概念和特征
b. 借方、贷方、借记、贷记的定义和使用
c. 会计等式的意义和应用
3. 会计记账方法
a. 单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b.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c. 记账凭证的使用和填写方法
4. 会计凭证的编制
a. 收款凭证的编制和填写
b. 付款凭证的编制和填写
c. 购货凭证和销货凭证的编制和填写
5. 财务报表的结构和编制过程
a. 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步骤
b. 损益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步骤
三、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讲解基础会计的概念、术语、方法和原理,引
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基础会计知
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通过集体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交流的互动,提高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资源
1. 教材:会计学基础教材
2. 课件:包括基础会计的概念、术语、方法和案例分析的课件
3. 案例:提供基础会计相关案例以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测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理解和应
用能力。
3. 口头答辩: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答辩,考察学生对基础会计概
《基础会计》教案
说明�本教案的参考教材是褚文凤主编《基础会计》�第2版�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8 【本节课题】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述
第二节会计对象
【教学目标及要求】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会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领会会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会计目标、会计对象等内容。
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对学习会计产生兴趣�了解如何学习会计理论和方法�了解学习本门课的基本要求。
【教学教具】
挂图�会计的起源与发展史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计概念
2�会计特征
3�会计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对象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建议】
本章是全书的总纲�内容广泛抽象�教学时应理论联系实际讲授。在教学中�应重点讲授会计概念及特征、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导入新课】
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有人说会计是一项与数字有关的活动。请同学们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些�
【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板书�
第一节会计概述�板书�
1
1.1.1会计的概念�板书�
什么是会计�这是学习、研究会计这门学科和做好会计工作首先应当了解的一个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想到的是什么�……
概述�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具体描述�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方法�对一个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核算和监督�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活动进行的一种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活动。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
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基础会计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理解会计的目的和功能。
3.掌握会计中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4.理解会计中的基本科目和账户。
5.能够使用会计公式和式样。
教学重点: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教学难点:会计的基本科目和账户。
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课件、黑板、粉笔、教学用具。
2.学生: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导入本课程,例如:“你们知道什么是会计吗?会计有什么作用?”确保学生对会计有初步的了解,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讲解(15分钟)
1.定义和概念:教师简要解释会计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如会计是记录和报告财务信息的一种方法。
2.目的和功能:教师介绍会计的目的和功能,如提供财务信息以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业务等。
3.原则和假设:教师讲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如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周期假设等。
Step 3:示范(20分钟)
教师通过例题和示例来演示会计中的基本科目和账户的使用,例如如何记录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等。
Step 4:练习(30分钟)
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一些练习题和实践操作。教师可提供一些简单的情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账目记录和计算。
Step 5:讨论和总结(15分钟)
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课程中的问题和难点,并进行总结。学生们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应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在下节课之前完成。
Step 7: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会计知识。
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会计的基本计算方法和会计核算流程,能够熟练编制各种账务凭证和财务报表,并能够分析和解读财务报表。
二、教学内容
1.会计基本概念
1.1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1.2 会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
1.3 会计要素及其关系
2. 会计核算
2.1 会计科目和账户的概念
2.2 会计凭证和凭证的种类
2.3 会计账簿和账簿的种类
3. 会计核算方法
3.1 记账原则和方法
3.2 会计核算流程和过程
4. 财务报表分析
4.1 财务报表的种类和编制方法
4.2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
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际运用能力。
1. 理论讲授
在讲授会计基本概念和原则、会计核算方法和财务报表分析等方面,采用教师授课和学生课堂讲解相结合的方法。讲课内容生动有趣,适
时引入实战案例,力求让学生理解知识点。
2. 实践操作
本课程将分为多个实践环节,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模拟编制各种
账务凭证和财务报表,掌握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
实际应用能力。
3. 案例分析
在本课程结束时,将设置几个财务报表分析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
财务数据,掌握财务分析方法和技巧,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四、教学评估
本课程的评估主要采用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和考试评估相结合的方法。
1. 学生自评
学生将在课程结束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
2. 教师评价
教师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操作能力和财务分析能力进行评价,以及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行评价。
《基础会计》完整教案
第一章:会计概述
1.1 教学目标
了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掌握会计基本原则和假设
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1.2 教学内容
会计的定义和职能
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1.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的定义、职能和目标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1.4 教学资源
教材:基础会计教材
案例材料:相关会计案例
1.5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会计的基本原则和假设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等式练习
第二章:会计记录方法
2.1 教学目标
掌握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记账和账务处理
理解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
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记账和账务处理
会计分录和会计账簿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会计记录的基本方法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实践操作2.4 教学资源
教材:基础会计教材
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软件:用于实践操作
2.5 教学评估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会计分录和账务处理的练习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会计记录方法练习
第三章:账户体系与会计科目
3.1 教学目标
掌握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
理解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
3.2 教学内容
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
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
3.3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的概念
分类法:分析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
3.4 教学资源
教材:基础会计教材
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资料:相关资料和案例
3.5 教学评估
课堂讨论:学生参与讨论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和运用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账户体系和会计科目练习第四章:财务报表
基础会计教案
课程责任教师刘晓菲-
一、课程内容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ﻫ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3:1,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
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识。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化了实际操作技能,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