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303.89 KB
- 文档页数:3
留置针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处理1、液体渗漏原因分析: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套管与血管壁接触面积太大等,是导致液体渗漏的主要原因,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预防及护理: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需加强基本功训练外,还应妥善固定导管,避免患者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还要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束缚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
2、静脉炎原因分析:静脉炎按其原因不同可分为化学性和感染性两种,主要症状有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且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各个治疗环节;首选前臂静脉,选择静脉尽量从血管远端开始,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在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应用生理盐水冲管,以此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3、感染原因分析:操作者操作不熟练或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留置时间过久及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均有可能引发穿刺部位感染。
预防及处理: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另外,操作前应检查留置针的包装有无破损及有效期;皮肤消毒范围应在8cm×8cm以上;穿刺成功后用无菌透明保护膜紧贴皮肤固定好。
4、留置针堵塞原因分析:造成留置针堵塞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导管堵塞的常见原因。
另外,留置针软管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集在受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成套管堵塞。
还有就是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和患者的凝血功能异常等也是引起导管堵塞的原因。
预防及护理:①首先是对血液制品、高营养液、大分子药物输液时应选择较大直径静脉输注,并彻底冲洗管道。
②其次,要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因血管内壁损伤而导致血栓形成。
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预防及护理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安全方便。
其优越性在于: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疼痛感,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路,利于紧急抢救;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然而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
1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有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及静脉血栓形成。
1.1 穿刺部位感染在进行静脉穿刺时,操作技术不熟练、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病人机体抵抗力极度低下、留置时间过长等原因,容易引起穿刺部位感染。
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技术,在进行穿刺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严格按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2 皮下血肿准备进行穿刺的血管选择不当、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巧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容易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
因此,护理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应认真选择弹性好、走向直、清晰的血管,避免在关节部位和静脉窦的部位进行操作,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1.3 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进针角度过小、固定不牢、患者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
轻者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组织坏死。
为避免液体渗漏,护理人员除加强基本功训练外,应妥善固定导管,嘱患者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必要时可适当约束肢体,同时注意穿刺部位上方衣物勿过紧,并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对能下床活动的患者,应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
1.4 导管堵塞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1、皮下血肿
原因:操作技术不熟练、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针管固定不牢等因素而导致留置针穿破血管壁形成皮下血肿。
护理对策:护理人员要有过硬的技术操作能力,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的操作规程及技巧,穿刺时动作要轻稳、准确,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及留置针,提高穿刺成功率,才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2、输液体外渗和渗出
原因:进针角度、病人配合度及固定效果等因素均与液体渗透形成有关。
病人情绪焦躁不安易动、静脉留置针套管未进入血管管腔内、套管与管壁接触面积过多均可引发液体外渗和渗出。
护理对策:合理安排输液,先输浓度高、刺激性强的药物。
在输完之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并缩短留置时间,一般不超过3d。
发现液体渗漏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部位和留置针重新穿刺。
同时,嘱咐患者抬高患肢并制动,以减轻水肿。
根据渗漏的范围、程度、药物种类,选择不同处理方法,临床常用冷敷、热敷、药物外敷、局部封闭及物理治疗等方法。
3、静脉炎
原因:年龄大、反复穿刺、合并糖尿病、穿刺部位下肢、使用时间过长,病人并发静脉炎几率显著增加。
药物输液速度及pH值对静脉炎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护理对策:自高浓度向低浓度、强刺激性向弱刺激性输入药物,且输入高浓度药物时适当减慢输液速度,连续输入2种或2种以上药物时换药间隔可采
用输注生理盐水,以预防或降低静脉炎的形成。
选取适当的静脉留置针穿刺血管,血管选取以韧性好、血管粗直、血液循环良好且无静脉瓣为宜,尽量避免选取邻近关节部位作为穿刺点,以便更好地进行静脉留置针固定。
穿刺及固定操作时动作要轻柔、熟练,避免反复穿刺操作,尽量避免下肢静脉留置。
浅谈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与处理静脉留置针在近年来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即可以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又可以保护血管,利于临床操作和紧急抢救。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良问题存在,如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液、肿胀甚至并发静脉炎。
下面就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进行分析:一、问题分析1穿刺失败:在临床工作中无论是患者还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静脉穿刺成功率,其次才是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如何提高我们的静脉穿刺成功率,就需要我们总结分析每次穿刺失败的原因,其原因大体有以下几点:1)操作者缺乏信心。
2)缺乏患者的配合。
3)血管选择不当。
如血管弯曲不直,加上送套管时动作过猛,捅破血管,选择的血管太细,导致套管送入困难。
4)见回血后针柄固定不当,使针尖推出血管。
5)见回血后外套管尚未进入血管即退出钢针,导致套管在血管外卷曲。
6)血管充盈度差。
如休克或脱水的患者,由于血容量不足,血管充盈度差,血管坍塌血流速度减慢,穿刺时回血慢或者没有回血,由于判断错误而导致穿刺失败。
7)穿刺前未松动外套管,致使钢针退出时将外套管一起带出血管外造成穿刺失败。
2、套管针脱落1)患者在睡眠中翻身时被被褥撕脱。
2)患者穿刺部位大量分泌油脂汗液,使敷贴失去黏性导致套管针脱落。
3、套管针堵塞:1)护士在留置针穿刺时,因血管过细或过滑没有把握,退针送管时,送一段看一看,而造成送管时间过长,最终导致针芯拔出后套管已被回血堵塞。
2)因血管过滑,进针后没有回血而反复穿刺时肌肉组织堵塞针头。
3)封管量注入不足造成回血过多而堵塞套管。
4)封管技术不当造成堵管。
4、局部渗漏肿胀:有些留置针使用3-5天后会出现局部渗漏、肿胀均不明显,但患者多诉局部疼痛,部分伴有输液速度减慢,这与血管太细,弹性下降,脆性增加以及某些药物刺激造成的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有关。
5、并发性静脉炎:沿静脉方向出现发红、肿胀、疼痛、发热等,其发生与药物刺激、导管的机械刺激,无菌操作不当,反复穿刺有关。
静脉留置针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1.留置针穿刺部位局部血管损伤,留置针固定不牢。
2.输液速度过快或输液压力过高。
3.留置针套管损伤或连接处松动。
二)临床表现液体从穿刺部位渗出,局部皮肤湿润,可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等。
三)预防和处理1.留置针固定要牢固,避免移位。
2.输液速度要适中,避免输液压力过高。
3.注意留置针套管的损伤和连接处的松动,避免渗漏。
4.对于已经发生液体渗漏的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进行局部处理和护理。
四、留置时间过长一)原因1.医生未及时更换留置针。
2.病人病情复杂,需要长时间留置针。
3.病人自身条件限制,无法更换留置针。
二)临床表现留置针周围皮肤炎症反应,病人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渗液等症状。
三)预防和处理1.医生应根据病人情况及时更换留置针。
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针的病人,应定期更换留置针,避免留置时间过长。
3.病人应注意留置针周围皮肤的清洁和护理,避免感染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4.对于留置时间过长的病人,应及时拔除留置针并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1.液体外渗是指在穿刺或输液过程中,由于针头刺破血管或针头滑出血管外,导致液体进入穿刺部位的血管外组织而引起。
此时,局部组织会出现肿胀、苍白、疼痛,输液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药物有刺激性或毒性,还可能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
为了预防液体外渗,我们需要加强对穿刺部位的观察及护理,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
同时,我们应该牢固固定针头,避免移动,嘱病人避免留置针肢体过度活动。
如果发生液体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肢体和针头,重新穿刺。
抬高肢体以减轻水肿,局部热敷可促进静脉回流和渗出液的吸收,减轻疼痛和水肿。
2.皮下血肿是指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使留置针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的一种并发症。
此时,局部皮肤会出现淤血、肿胀等症状。
为了预防皮下血肿的发生,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穿刺时动作应轻巧、稳、准。
依据不同的血管情况,把握好进针角度,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以有效避免或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
留置针静脉输液操作并发症及处理1.发热反应(1)发生原因:输入的药液或药物制品不纯、消毒保存不良;输液器消毒不严或被污染;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静脉穿刺不成功未更换针头,也可直接把针头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
(2)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l小时,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
轻者发热常在38℃左右,于停止输液数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严重者初起寒战,继之高热达40℃以上,并有头痛、恶心、呕吐、脉速等症状,重者高热、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抽搐、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3)预防措施1)输液前:严格检查药液质量、输液用具的包装及灭菌有效期。
2)改进安瓿的割锯与消毒:安瓿锯痕后用消毒棉签消毒一次后折断,能达到无菌的目的。
3)加强加药注射器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一人一具,不得重复使用。
4)合理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液体中应严格控制加药种类。
液体现用现配可避免毒性反应及溶液污染。
(4)处理措施1)一旦出现发热反应:立即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
2)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观察生命体征。
3)对症处理:寒战患者给予保暖,高热患者给予物理降温。
4)保留剩余溶液和输液器:必要时送检验室作细菌培养,查找发热反应的原因。
2.急性肺水肿(1)发生原因: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担过重所致;患者原有心、肺功能不良,如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老年人代谢缓慢,机体调节功能差;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输液过快,也容易使钠盐及水发生潴留导致肺水肿。
(2)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咳嗽、咳泡沫痰或泡沫样血性痰。
严重时稀痰液可由口、鼻涌出,听诊肺部出现大量湿啰音。
(3)预防措施1)根据患者病情及年龄特点控制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可过多。
对心、肺疾病患者以及老年人、婴幼儿尤为慎重。
2)经常巡视输液患者,避免体位或肢体改变而加快或减慢滴速。
(4)处理措施1)如果发现有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共同进行紧急处理。
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静脉留置针是上世纪60年代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被逐渐普及和使用的。
今天它已成为推广使用的一种新的输液工具。
由于它具有使用方便,减少频繁静脉穿刺痛苦,保护血管,留置时间长,利于临床用药和应急抢救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针对其在使用中出现的并发症,笔者通过分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2 常见并发症及原因2.1 静脉炎按原因不同可分为机械性、化学性及感染性三种。
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
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滑、无弹性。
原因:①留置针的型号:如果留置针较粗,充塞于血管中,增加了血管壁的机械摩擦及损伤;②血管因素:血管越细,产生静脉炎的概率越高,反应的时间越早;③药物的性质:药物的刺激性越大(药物PH<4.1或PH>8.0,渗透压>500mmol/L),留置针的时间越长,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④操作技术:操作不规范,以及反复穿刺等。
2.2 导管堵塞与输注高渗性、高营养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技术不熟练,封管液的种类、量及推注速度不合理,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2.3 液体渗漏、皮下血肿原因:①选择血管不当,穿刺技术不熟练,动作不稳,致使针头刺破血管壁形成;②进针角度小,固定不牢,病人躁动不安,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与血管壁接触面太大;③老年人血管弹性差等自身因素。
2.4 静脉血栓形成与反复穿刺同一血管导致血管壁损伤,长期卧床者血管内血流缓慢,以及某些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等原因有关。
3 预防措施3.1 规范静脉穿刺服务标准,做好病人留置针前教育,耐心细致地做解释工作,让患者有充分地思想准备,自愿接受治疗,共同制定输液计划,包括方法、部位、时间等,协助其取合适的体位,留针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了解护理知识,并发症及预防措施,避免肢体过度活动,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告诫病人不能自行拔针,不玩外露的接头等。
静脉留置针在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及护理体会静脉留置针作为输液治疗、化疗等治疗方案中的常用工具,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潜在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护理与管理,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关问题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可能会出现以下的问题:•局部感染•静脉栓塞•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炎症•导管漏出•抑制乳腺分泌局部感染局部感染是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的原因是在注射药物或输液时,管路端口、注射器等处的细菌感染所引起的。
患者身体抵抗力低、持续使用静脉留置针、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因素,均容易导致局部感染的发生。
静脉栓塞静脉栓塞是血栓形成黏附于静脉内壁,阻塞静脉血液循环的一种情况。
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容易形成局部血栓,甚至引起静脉内膜炎症,导致静脉栓塞。
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是指由于机体和静脉内壁的某些因素,使血液凝固的停留在静脉内部形成的一个栓块。
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可能导致静脉血栓形成,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静脉炎症静脉炎症是指机体对导管的反应,其中包括炎性细胞的浸润,以及导管周围的组织损伤和变性。
它是留置导管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导管漏出留置导管漏出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留置导管漏出部分可能是由于静脉内压低、留置导管倾斜、护理操作纰漏等原因所致,漏出液体可能会污染化疗药物等。
抑制乳腺分泌长期使用静脉留置针可能导致严重的乳腺分泌抑制。
护理体会为了避免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相关问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护理与管理,下面是护理的一些体会:监测留置导管情况对于留置导管,及时观察导管插入部位及周围情况,同时观察病人表现,如疼痛、感染、渗液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保持留置导管通畅定期进行留置导管通畅剂的冲洗,避免血液凝固形成并引起栓塞。
没有药物用时,建议留置导管口使用生理盐水。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及时更换留置导管使用过程中按照规程及时更换。
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静脉输液或药物注射。
在医疗护理过程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频率较高,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漏血、感染等。
本文将针对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1. 问题分析:在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漏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包括穿刺时未完全把控好静脉、静脉通道未扎牢等。
2. 对策:在穿刺前,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穿刺位置准确,并在成功穿刺后将留置针的固定带扎牢,避免因活动而导致漏血。
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观察留置点情况,及时处理漏血现象,避免造成感染等问题。
二、静脉留置针感染的问题分析及对策1. 问题分析:静脉留置针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局部感染,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后果。
常见的感染原因包括操作不当、清洁消毒不到位等。
2. 对策:在留置针使用前,应对留置点进行充分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操作。
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及时更换留置点,避免留置时间过长导致感染。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留置针,应及时拔除并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1. 问题分析: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堵塞的情况,造成输液或药物注射困难。
常见的原因包括血液凝固、留置时间过长等。
2. 对策:在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应定期对留置针进行护理,确保通道通畅,避免出现堵塞现象。
在输液或注射时,注意调整流速和药物浓度,避免造成血管刺激而导致堵塞。
对于已经堵塞的静脉留置针,可以尝试使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通畅,如用生理盐水冲洗等。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只要我们充分重视,在使用过程中进行严格管理和护理,这些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在穿刺前和留置期间要加强监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以提高留置针的使用效果,确保患者的安全。
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为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静脉留置针常见问题分析与对策静脉留置针是一种经皮穿刺置管技术,常用于输液、输血、给药、检测血液等操作。
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问题,下面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常见问题一:静脉留置针脱落或滑动分析:静脉留置针脱落或滑动可能是由于粘贴不牢、过大或过小的压力、运动过度等原因引起的。
对策:选择适当大小的静脉留置针,并确保正确的粘贴。
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当休息和活动。
定期检查静脉留置针的状态,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分析:静脉留置针堵塞常见原因有血液凝块、药物残留、静脉血栓形成等。
对策:使用正规方法将留置针引流出多余的血液。
定期冲洗或引流静脉留置针,避免药物残留。
如发现堵塞,可以轻轻拉动留置针,引起轻微搏动,有助于恢复正常血流。
分析:静脉留置针感染可能是由于留置时间过长、使用不洁净的设备、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对策:注意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避免留置时间过长。
使用无菌设备进行操作,注重消毒措施,避免感染。
定期观察静脉留置针及周围组织的情况,如发现炎症、红肿等异常,应及时处理。
分析:静脉留置针疼痛或不适常常是由于穿刺时误伤神经、静脉刺激或组织损伤引起的。
对策:进行准确的穿刺操作,避免误伤神经。
保持静脉留置针的通畅性,避免滑动或插入过深。
如出现疼痛或不适,应及时检查静脉留置针的位置和状态,并及时处理。
对策:进行准确的穿刺操作,避免针头损伤皮肤。
针管与皮肤接触处应密切贴合,并定期更换粘贴。
避免过度运动和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避免皮肤损伤。
对于静脉留置针的常见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定期检查和维护留置针的状态,及时处理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最重要的是,对患者进行宣教,让其了解静脉留置针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静脉留置针是一种被广泛使用于医疗领域的医疗器械,它主要是为了方便给予药物、输液等治疗订单的执行而设计的。
但是,静脉留置针在被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伤害和风险,尤其是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会导致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文将对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原因分析1. 消毒不彻底在使用静脉留置针前,必须对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如果消毒工作做得不彻底,或者消毒药物的浸泡时间不足,可能导致仍存留在皮肤表面的病菌被引入血液循环,从而引发静脉炎的发生。
2. 静脉留置时间过长静脉留置时间过长也是导致静脉炎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为静脉留置针在皮肤与静脉管之间的空间是一个理想的细菌滋生场所,如果时间过长,就会导致细菌的大量繁殖,并释放出有毒的代谢产物,最终诱发静脉炎。
3. 静脉留置针的选取问题静脉留置针的选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如果静脉留置针过长或过粗,就会在插入的过程中对静脉产生一定的破坏,这样会导致一定量的血液向周围组织渗漏,从而引发局部的感染,进而引发静脉炎的发生。
4.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在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如果患者自身的免疫力低下,那么就会变得容易感染。
因为人体的免疫力是一种抵御入侵细菌的物质,如果免疫力过弱,就容易被外界各种细菌入侵,从而引发各种炎症反应,静脉炎也是其中之一。
二、静脉留置针引发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措施1. 操作规范化对于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一定要操作规范化。
在插入静脉留置针之前,一定要消毒干净,指压时间达到30秒以上,要注意留置针穿刺部位要尽量在洁净无菌的区域,为了保证局部卫生,每天要对留置针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2. 定期更换静脉留置针不能太长时间不更换,一般而言,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天左右。
如果留置针未更换就超时,就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而且如果留置时间过长,就容易使细菌滋生、繁殖和扩散,最终导致静脉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