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精讲五
- 格式:pdf
- 大小:2.56 MB
- 文档页数:187
第一讲:小说选讲教学目的:1、让学生感受“小说的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想象力”,学会以审美的眼光去读小说,看世界。
2、开阔学生视野,指导学生自学方法。
教学方法:讲座式、启发式、讨论式小说赏析的方法和技巧小说是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要手段,反映社会生活和个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
人物形象: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又叫细节描写)侧面描写包括;以他人言行来反映人物等(又叫侧面烘托)。
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结构:故事情节包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
环境描写的作用:1.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2)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3)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2)烘托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深化作品主题人物是小说的核心,情节是小说的骨架,环境是小说的依托,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称为典型人物。
而“虚构性”,才是小说的本质。
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
(由阿Q的形象的典型性导入鲁迅)《阿Q正传》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当时文坛上有“鲁郭茅巴老曹”之说。
鲁迅不但在文排老大,在家也排老大,他弟兄三人都是作家,老二周作人,老三周建人,鲁迅是他给自己起的笔名,随他母亲鲁瑞的姓,鲁迅的原名叫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精读部分小说小说精读部分(共10篇)学习精读小说要注意的问题。
本教材所选的小说一般来说都没有太大的难度,考生在对小说的思想内容理解上不存在什么问题。
除了白先勇的《游园惊梦》陈染的《窗》等运用意识流手法比较艰涩难懂外,其余小说都采取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故事情节发展比较单一,因此容易阅读。
我们辅导只是讲述一下主要故事情节,没有对小说故事内容进行全面串讲。
因此更要求考生首先要阅读课文。
一般来说,先阅读两遍课文,将该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主要故事情节等等扎扎实实地掌握。
然后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再来学习我们的讲授,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在基本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后,再次根据知识点阅读一遍小说。
一边阅读一边进一步掌握知识点,这样才能够基本掌握该篇小说的知识。
在全部十篇小说都学习掌握后,最后再来根据我们在精读小说后面的总复习的提示,进行总结,巩固。
本课程为6学分,一般来说需要学习150小时以上。
课堂辅导80小时,课下自习80小时。
精读小说部分的学习一般需要25小时。
建议时间如此分配:先阅读两遍小说,用时6小时,根据讲授掌握知识点5小时;然后再阅读小说6小时。
总复习8小时。
《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一、作者简介:王蒙,男,河北南皮人。
中国当代作家、学者,著有长篇小说《青春万岁》、《活动变人形》以及“季节系列”包括《恋爱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等,其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
他乐观向上、激情充沛,成为当代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始终保持创作活力的作家之一。
二、主要故事情节《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是1956年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舞下出现的写人民内部矛盾的优秀作品。
1957年反右扩大化,这篇小说曾被打为毒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它又获得正确的历史评价,被称为“重放的鲜花”。
小说从北京某区委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林震的角度,以处理麻袋厂党支部的问题为中心情节展开叙述,塑造了林震、刘世吾等建设时期的知识分子形象,是较早反映社会主义制度下同官僚主义作斗争的文学作品。
0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小说(精读)一.《阿Q正传》作者:鲁迅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原名樟寿,后改名树人,字豫才,1918年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开始使用笔名“鲁迅”。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等。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收入《呐喊》。
作品主要人物有阿Q、赵太爷、假洋鬼子等。
2、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启蒙主义,为人生”,改造国民性,“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病苦”,既指极端贫困的物质“病苦”,更指极端麻木愚昧的精神“病苦”。
3、分析阿Q形象: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一个落后贫苦农民,是一个质朴、愚昧、也沾染上一些游手之徒的狡猾落后农民,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灵魂。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
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阿Q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的一个艺术典型。
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①阿Q的形象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②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③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4.本文的主题思想主要是由主人公阿Q的形象意义所体现出来的:①鞭挞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劣根性;②批判辛亥革命与封建势力妥协,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5、阿Q的精神胜利法及其表现: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表现在:①妄自尊大。
②自轻自贱。
③欺凌弱者。
④健忘。
⑤忌讳缺点,甚至以丑为荣。
6、阿Q的革命从两方面分析评价:①肯定阿Q要革命,是被封建社会逼迫而去神往革命的。
②夹杂着农民的狭隘报复,说明他还不觉悟。
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_閱讀分析題指導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_閱讀分析題指導考試中閱讀分析題占20分,分析的系教材外的作品。
所選為1917—1949年間的中國現代詩歌、散文、短篇小說。
按試題的要求,主要是綜合作品的思想和藝術的要點。
要求觀點正確,能較準確地揭示作品的思想價值和藝術規律。
針對考試要求,須注意:1.學會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分析的思路和規則,按照思路和規則閱讀試卷所提供的作品,一邊精讀,一邊記下作品的主題、作品思想內容(詩歌的意蘊、小說事件和人物性格、散文所蘊含的詩情哲理)、作品的藝術特點。
2.學會按照分析體系所提供的構思和結構表,準確地概括作品的主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點。
現將散文、短篇小說和詩歌的分析體系(思路和方法)提示如下:(一)散文分析提要1.散文特質:其特點是“以意為主,以文傳意”。
常常通過對人事景物的片斷描述(客觀性),抒發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觀性),並揭示其社會意義、審美價值(社會性、審美性)。
散文美的核心是情、理、趣。
這是我們分析評論散文的理論依據,貫穿於分析評論散文思想和藝術的全過程。
2.散文分析:注意從整體上把握三個大問題。
(1)綜合段意,即分析作者感受深化的脈絡。
首先在閱讀過程中理清散文的片斷。
抒情散文常由畫面構成片斷,敍事散文常由事件或若干事例構成片斷,應將一個相對完整的片斷作為一部分。
其次,注意綜合散文的段意。
在劃分段落過程中應這樣認識:劃分段落是為綜合段意作準備,是分析評論散文的基礎。
綜合段意是最為重要的,涉及到散文的思想性,即情、理、趣。
要圍繞散文所描繪的客觀情境和作者的主觀情意進行挖掘,採取“描寫什麼——抒發什麼”的模式。
如《荷塘月色》的綜合段意可以概括為:第一部分抒寫“我”不寧靜的心緒,交待月夜去荷塘的動機,路上的所見所感,點明遊荷塘的心境。
第二部分工筆細描清幽淡雅的荷塘和清輝朦朧的月色,寓情于景廠抒發了對平和、安寧、自由境界的傾慕與追求。
第三部分憶江南採蓮舊俗,在傷逝鄉思中抒發了對和平自由生活的嚮往之情。
第五章戏剧第一节《雷雨》曹禺《雷雨》1.识记曹禺的话剧《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2.分析剧本尖锐复杂的矛盾及其性质。
3.分析蘩漪、侍萍和周朴园的形象。
4.分析剧本的结构特色。
5.简析剧本富有个性特征和丰富内涵的语言。
分析剧本尖锐复杂的矛盾及其性质:剧本以周朴园为中心展开了三条主要矛盾冲突:第一条是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和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二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表达了地主、资本家和下层劳动人民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性质:通过周鲁两家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出现实社会的阶级关系,揭露了二、三十年代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从而预示了旧制度的崩溃与灭亡。
分析蘩漪、侍萍和周朴园的形象:蘩漪是封建家庭的受害者,她对专制家庭的疯狂反抗表达了人性欲望的大爆炸,揭露了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
她在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作的绝望反抗和斗争中,有力地撕破和捣毁了周朴园处心积虑建立的家庭的“圆满”秩序,冲击和促进着旧制度的崩溃和灭亡。
周朴园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在他身上既有近代资产阶级自私、冷酷、残忍和虚伪的特质,又有封建家长专横暴虐的本性。
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凶狠狡诈。
他软硬兼施,前后矛盾的言行彻底撕下了穿在身上的伪装,露出伪善、肮脏、丑恶的灵魂。
在家庭生活中,他更是一个封建暴君。
他十分重视自己家庭的秩序和自己在家庭中君临一切的地位,专横独断,唯我独尊,他的意见就是法律。
侍萍是旧社会受凌辱受欺压又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的悲剧形象,纯朴、善良、坚强,她历尽了人间艰辛,但面对残酷的命运,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顽强的生活意志。
她具有劳动人民的骨气,有力地撕毁了周朴园伪善的面纱。
当她发现自己的悲剧在女儿身上重演时,发出了宿命的悲号:“天知道是谁犯了罪,谁造的这种孽!”这是她对不幸命运的悲叹,也是对罪恶的旧制度的血泪控诉。
第二章小说创作的典型形态50、60年代的小说发展概述一.50、60年代的小说界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引人注目:那就是短篇和长篇这两极发达,而中篇创作十分不景气,数量少,质量更不尽人意。
除了萧也牧的《我们夫妇之间》(《我们夫妇之间》描写一对青年夫妇从老解放区转入大城市后,在如何适应新形势、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观念等问题上发生分歧的故事。
丈夫李克是个知识分子,进城后,他的旧思想和旧的生活情趣复发,贫农出身的妻子却保持老区的思想作风,并对城市生活不习惯。
作者在描写夫妇间的分歧时,既否定了李克的思想缺点和旧态复萌的错误。
也写了他后来的自省和转变,对妻子张同志的某些保守和狄隘的思想意识也作了适当的批评)、路翎的《洼地上的战役》(描写了朝鲜姑娘金圣姬与我志愿军战士王应洪的感情发展过程,表现了人民的愿望和血腥的帝国主义的根本对立,以及我军战士的自觉精神、献身情怀和丰富的情感世界,将人性描写和国际主义主题结合,在这个领域率先取得了突破)外,很少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者。
造成这种中篇创作沉寂的原因很多。
一是“先天不足”,在现代阶段就没充分发展。
二是文体自身局限和一些人的文学观念偏狭造成。
在他们看来中篇是不稳定的文体,它既不如长篇容量那么大,全面充裕地去处理生活,又不象短篇那么快捷,能够迅速地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作出反映;所以成不了时代和读者的宠儿,甚至有一段时间人们还批评短篇创作的一个倾向——中篇化。
三是不被人注意的、大型文学期刊的短缺。
它比不得后来新时期的《当代》《十月》《收获》《清明》《钟山》《花城》层出不穷,刺激中篇的勃兴,而当时都是小型月刊,唯一的大型期刊《收获》也只存在了三年18期(57、7—60、5)。
与中篇创作的不景气反差强烈的是50、60年代短篇小说备受重视,数量可谓丰产;虽然色调单一,在写什么和怎么写方面都统一于一种模式。
从1962年8月2日—16日大连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可以感受到两个信息:一是短篇颇受青睐,以至于要专门探讨,一是农村题材被高度重视,这既和当时中国农民有5亿多密切相关,也是解放区文学传统的深度制约的结果。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串讲资料(六)诗歌□ 结合《晨安》、《凤凰涅槃》两部作品论述郭沫若新诗创作的时代精神和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答:《凤凰涅槃》强烈地提点出五四时代那种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即彻底地不当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它是否定旧世界,歌颂新生的光彩夺目的诗篇。
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从满了对暗中社会的深恶痛绝、势不两立,和对现实反抗的强烈精神。
诗中借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故事,表现出诗人否定旧我、诅咒旧世界、追求新生的精神。
现实的世界已经变的陈旧腐朽,梧桐已经枯槁,醴泉已经消歇。
四周”冷酷如铁”、”暗中如漆”、”腥秽如血”,成了”浓血污秽着的屠场”,”群魔跳梁着的地狱”.在这样一个世界里一切都变成了陈腐,失去了生机,凤凰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为了寻求新生,凤凰集香木自焚。
②对新的抱负社会表示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同时饱含着对诗人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诗中凤凰毫不怜惜旧生命的死亡,焚烧了旧我,获得了新生,整个宇宙也获得了新的生命,一切都变的”新鲜”、”明朗”、”华美”、”芬芳”,一切都变的”生动”、”自由”、”雄浑”、”悠久”.诗人通过凤凰再生,来抒发他对社会的改造的勇气和决心,是他对祖国新生的强烈巴望在诗作中的自然暴露。
③歌颂富有背叛精神的自我形象,表示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表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
在诗中有这样的诗句:”我们便是”他”,他们便是我!我中也有你,你中也有我!这个自我不是拘囚于本位主义狭小天地里的孤独傲岸、忧伤颓废的自我,而是表现着时代要求和民族解放要求的自我。
这个”自我”是诗人本身,也是当时千千万万要冲出陈旧腐朽的牢笼,要求不竭毁坏、不竭创造、不竭努力的时代青年。
《凤凰涅槃》中对自由解放、光明新生的热切追求与赞美,对创造抱负的乐不雅的坚定的内容,决定了诗篇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色。
①诗篇以火山爆发式的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气势,抒写了凤凰自焚追求新生命的全过程,基调昂扬而悲壮。
绪论: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及本质特征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
理解中国现代文学欲融入世界文学之林的历史诉求。
掌握五四新文学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意义。
讲授内容:概述中国现代文学各阶段的历史特征及发展进程重点:中国现代文学三个十年的整体风貌难点:各阶段文学的内在联系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背景晚清、民初的社会、文化与文学。
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分期(一)第一个十年(1917――1927)生长期、尝试期、充满了生机。
出现了鲁迅、郭沫若等一批举世闻名的作家(二)第二个十年(1928――1937)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鲜明特点。
但文坛并非单调,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与其他多种倾向文学彼此竞争,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
长篇叙事文学取得突出成就。
出现了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艾青等一批文学大家。
(三)第三个十年(1937――1949)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文学与战争和救亡紧密联系。
一批老作家(巴金、老舍、茅盾等)继续贡献新作,同时钱钟书、沙汀、艾芜、张爱玲、赵树理等也成为颇富盛名的作家。
三、怎样学好《中国现代文学史》这门课程。
第一章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文学思潮与运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文学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意义。
理解五四新文学的文化立场。
掌握“五四”文学革命最初的理论目标。
讲授内容:1、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2、新文学初期的理论建设。
3、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
4、“五四”及二十年代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重点:胡适的“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和周作人“人的文学”与“平民的文学”主张。
难点:五四新文学观念的确立。
一、文学革命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1、文学革命的准备:(1)晚清以来的思想及文化资源:a、文学因时而变的信念b、社会变革的使命感c、向传统挑战的激进精神d、“言文一致”的语言变革运动e、域外小说翻译(2)晚清以来的文学态势:a、“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b、文学市场的形成与职业作家的出现第二章鲁迅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创作的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汉语言—《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系统讲解班(第二讲)主讲:小段老师春蚕【单选、简答★★★】◆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叶圣陶),曾主编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积极提倡现实主义文学。
◆代表作(1)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2)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3)长篇小说:《子夜》等,茅盾小说以反映社会问题、进行社会剖析见长。
◆主题思想《春蚕》写于 1932 年,作家通过描写 30 年代初期江南农民老通宝一家养蚕丰收却破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一·二八”战争后江南农村经济凋敝、农民贫困化的现实,形象地揭示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压垮民族工业经济,是造成农村经济崩溃的根本原因。
◆情节线索在情节发展过程中:(1)一方面盛传不太平的时局(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统治的剥削)影响民族工业,丝厂茧厂均将关门,春蚕无望;一方面是主人公老通宝根据六十年来的经验,除非是老天爷使蚕花不熟,时局是不会影响丝业和茧厂的。
(2)这个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其实就是理想和实际的矛盾。
老通宝一家希望过安居乐业的生活,纵使朦胧地认识到世界在变,但总想安于现状,以“不变”应万变。
但是,这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决不可能的。
老通宝理想中的“不变”和客观世界的“经常的变”贯穿在情节中,成为一条主线。
发展的结果是老通宝和村人对春蚕的希望在现实面前破灭,老通宝气得生了一场大病。
◆老通宝人物形象老通宝是一个勤劳忠厚而又保守落后的老一代的农民。
他出生在清朝,深受封建观念的毒害。
他从来就是个规矩的人,安分守己,勤俭刻苦是他的处世哲学。
他在长期贫困生活的煎熬中,总是逆来顺受,承认现存的制度是合理的。
他不甘于贫困,想方设法摆脱,竭力挣扎,他相信勤劳可以发家;他也迷信命运,虔诚地恪守着养蚕时的一切禁忌,并要他儿子阿多也严格遵循,他幻想着通过辛勤紧张的劳动获得丰收,过上富裕的生活。
来自两方面的压力:由于自己爱情的不幸和诸种家事的痛苦折磨,他同情弟弟们的叛逆行为,但又必须遵照祖父、叔父的意志去劝说、阻挠弟弟们的活动,履行作为家长的职责;他既要承受高老太爷对他管教弟弟不严的斥责和家庭中父辈、婶娘们的迁怒、怨恨,又要承受弟弟们的反对和讽刺。
对于这一切,他忍辱负重,并以“作揖主义”来息事宁人,缓解家庭不可调和的矛盾。
觉新之所以成为一个“两重人格的人”,一是他处于高家长房长孙的地位,又长期接受封建礼教的熏陶,养成了温文尔雅逆来顺受的性格;二是他又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但祖父为了早日实现“四世同堂”的愿望,使他中止了学业,丧失了前途,又失去了和梅表妹青梅竹马的爱情,与一个自己不爱的女子结婚。
他虽然处于高家当权者的地位,实际上却没有任何自主的权利,反而常常成为人们攻击的目标,内心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因此,对于觉新来说,封建伦理道德的鬼魂攫取了他的心灵,而新的思想又在他枯萎的心灵上开出一条通往新生活的小道。
在他身上,既有思想微弱的亮光,又有旧制度浓重的阴影。
他粘连着新旧两个世界,在新与旧两扇磨盘之间找不到自我的位置,只有把自己存在蜷缩到“个性”以外的阴暗角落里。
但“人”的意识在“五四”的召唤下又拼命挣扎,他不能完全忘怀自己是一个人。
所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思想和行动的矛盾,感情和理智的矛盾结成一个网,紧紧地罩在他的身上,使他永远成为一个矛盾的人,烦恼的人,一个精神上背着沉重十字架的受难者。
只有当他“关住门,用被蒙着头呼号”的一刹那,才接近灵肉的一致。
因此,他只有采用“不抵抗主义”和“作揖主义”,才能够使不安宁的灵魂得到片刻平静。
惨痛的生活教训最终使他有了初步的觉醒与反抗。
觉新的“两重人格”,是20年代初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特征在人物身上的折射。
6.茅盾——《子夜》[选择]茅盾是文学研究会的主要成员,代表作品有《幻灭》、《动摇》、《追求》,合称《蚀》三部曲。
[选择]《子夜》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吴荪甫是一个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复习资料鲁迅:现代小说的奠基人现代小说之父第一篇白话小说最重要的价值(最早关注的问题)、影响最深刻的:1、对农民的命运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整个民族问题的关注。
2、敏锐、准确地关注着、分析着知识分子的命运。
作品:《故乡》《阿Q正传》农民命运《孔乙己》《伤逝》知识分子命运区别:《故乡》相对是对农民、农村本身的集中关注《阿Q正传》是农民题材,但其意义远远思想内涵更加丰厚《孔乙己》关注、描写五四前就知识分子的命运,科举腐朽的料一代知识分子《伤逝》五四后,新式知识分子的命运,也表明鲁迅对妇女地位的思考。
郁达夫:创造社代表作家创造社根本特点:浪漫主义抒情风格郁达夫和鲁迅都是以短篇小说出身,二者的不同特点:鲁迅是客观的现实主义风格;郁达夫是主观的浪漫主义抒情风格鲁迅和郁达夫现代小说的两座高峰“双峰并峙”作品:《沉沦》要求阅读全文。
郁达夫的主要代表作,最能表达其主观的浪漫抒情风格《春风》略有风格变化,有与现实的交*现代文学最早最大的社团: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文学研究会代表作家:叶绍钧(圣陶)、冰心、许地山、矛盾(四人中矛盾是重点)茅盾:作品:《子夜》长篇代表作(了解故事内容)以上作家是现代文学第一个阶段的主要代表,巴金开始是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巴金、老舍并称两大小说大师(兼具中长短篇)巴金:作品:《家》、《寒夜》:共同体现了巴金的小说的根本的价值:对家庭题材的表现,都表现了家庭的兴盛衰亡老舍:自称写家作品:重点两长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从《骆驼祥子》到《四世同堂》,体现了从个人意识到国家意识的转变《月牙儿》短篇。
老舍的小说朴素、写实,客观真实的叙述,但也有抒情、象征的特点,《月牙儿》就是如此。
革命文学的潮流(左翼〈革命〉文学代表作家):柔石、萧红、张天翼、沙汀、艾芜其中,柔石、萧红是早期代表,不同于同事起那些讲革命、讲口号、讲标语的人,而是比较注重、讲究一说品位的人.现代文学第二个阶段两个重要文学流派:京派和海派京派:沈从文、废名(虽不是北京人,但主要作品在北京创作,某种意义上讲,《边城》是京城的产物。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第五节课官方笔记目录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二、本章/教材结构图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四、配套练习题五、其余课程安排一、课件下载及重播方法二、教材节构图三、本章知识点及考频总结《绣枕》1.作者简介(1)介绍凌叔华,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
本篇语言简洁婉雅,不张扬,不直露。
鲁迅“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庭中的婉顺的女性”(2)代表作《酒后》、《绣枕》、《酒后》等。
小说集《花之寺》。
2.主题思想(1)主人公大小姐是一位旧家庭中的性情温和、心灵手巧的女性。
(2)小说以“绣枕”为中心,重点描写了两个场景;表现了大小姐渴望幸福生活却不可得,从而使得她的求亲具有讽刺意味。
①大小姐冒着酷暑满怀希望地绣靠枕,小妞想看一看而不能;②小妞不仅得到了靠枕,而且还向大小姐讲述靠枕的命运,大小姐只得无可奈何地听着。
(3)她在绣靠枕过程中流露的对爱情和婚姻的纯真的向往,在凝聚了感情和希望的靠枕被轻易糟蹋遗弃后产生了难言的哀伤。
3.艺术特色(1)作品着重表现人物的心理,却无正面的心理抒写,只是通过绣枕时的情景描写和见到残存的绣花片子时对绣枕过程的回忆。
(2)十分含蓄地刻画了她复杂的心理状态,尽管情感大起大落,似又全在不言之中。
《铸剑》1.艺术特色选自《故事新编》,借用神话故事题材重点刻画了眉间尺和黑衣人宴之敖者两个形象,描写了他们共同复仇的故事。
(1)深沉炽烈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想象,离奇荒诞的情节,夸张的手法等,构成了浪漫主义倾向。
(2)以复仇为主题,描写的却是幻想世界,采用神话手法,运用非现实性描写表达现实意志的浪漫主义幻想与想象。
(3)展现黑白颠倒、阴森恐怖的世界,王是专制集权的代表,是恐怖的根源。
而在万千百姓与臣子都愚昧地效忠于王的时候,只有眉间尺和黑衣人出来向这一专制王权挑战,并且最终与王同归于尽。
(4)借用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材料,进行大胆艺术加工,融合了童话、神话、荒诞多种色彩元素,语言精炼凝神,富有表现力。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带你一起背考点一、阿Q的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1.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落后农民的典型形象,是“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
2.他主要的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他不敢正视现实、盲目自尊、自轻自贱、欺软怕硬、自欺欺人等(阿Q的特点)3.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4.阿Q形象所代表的广大民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封建思想浓厚并没有真正的觉醒二、潘先生的形象分析【重要·简答·13年/14年/15年】1、性格特征:潘先生自私庸俗(去逃难让王妈看家、回去开学是为了保住工作)2、人物形象:无原则是非、逆来顺受、没有国家意识,只关心自己的家人3、形象意义:作者通过潘先生为了保全自己,肉麻地歌颂军阀,没有是非更没有原则的故事,揭示了小市民性格的根本特征,讽刺了这种没有家国意识的小市民知识分子形象。
三、分析小说《萧萧》所采用的对比等艺术手法【重要·简答13.10】1、将湘西世界之外追求个性解放的女学生和湘西世界内部做童养媳的萧萧进行对比,通过爷爷转述,揭示了童养媳制度的不合理;2、萧萧作为童养媳的身份和最终儿子娶童养媳形成对比,暗示出萧萧悲剧重演的可能性3、批判湘西世界封闭落后,拒绝接受新事物的封闭局面艺术特色=结构+语言+修辞+主题概括四、《春蚕》主题意蕴(中心思想)1、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老通宝一家一村,为夺取蚕事丰收而进行竭尽心力和财力的奋斗,结果丰收而欠债。
2、揭露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资本家以及地主高利贷者重重压榨农民的罪恶。
主题意蕴=故事内容+主题概括五、试论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征。
【论述题】【201504-真题-论述】【答案】主题思想:(1)小说主要描写了北京某地区的人们在酷暑中从白天到夜晚的日常生活,表现了生活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
(2)小说隐隐透露出一种贫富对照,暗含着人生的不如意。
艺术特征:(1)结构非常独特。
采用全景视角,形成了以场所为基点,以时间为基准,同一时间内不同场所的故事齐头并进的多点开花的结构,打破了小说要求的故事完整性和延续性,描绘出生活的斑斓与复杂。
精读部分散文本教材所选取的散文有较深邃的思想内涵,而这些思想内涵有些比较隐晦,富含哲理,因此理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我们讲解时会串讲一下整篇的散文内容。
首先要阅读课文。
一般来说,先阅读两遍课文,将该篇散文的主要内容扎扎实实地掌握。
然后再来阅读我们的讲授,随着我们对整篇散文内容的讲解,再到课文中找到相应的段落。
然后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在基本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后,再次阅读散文,消化掌握理解知识点。
这样才能够基本掌握该篇散文的知识。
建议学习掌握精读散文部分所用时间为25小时。
建议时间分配:先阅读散文6小时;根据讲授掌握知识点8小时;然后再阅读散文6小时。
总复习5小时。
《致傅聪》作者简介:傅雷,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
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文革”期间,58岁的翻译大师因不堪忍受红卫兵的殴打、凌辱,与他的夫人朱梅馥上吊身亡。
1979年予以平反。
主要作品有译作《约翰·克利斯朵夫》《高老头》《贝多芬传》《艺术哲学》;著作《世界美术名作20讲》等。
傅雷有两个孩子,长子傅聪,次子傅敏。
傅雷爱子深切,家教极严。
自小就对孩子倾注了极大的心力。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兰留学。
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
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钢琴家。
1958 年,身为上海市政协委员的傅雷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此时,远在波兰学习音乐的傅聪选择赴英国工作并定居。
这在当时被视同政治上“叛逃”。
从此为了艺术傅聪背井离乡,浪迹五大洲,只身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高长虹是哪个新文学社团的成员(B)A.未名社B.狂飙社C.沉钟社D.浅草社2.文学研究会的成立地点是(A)A.北京B.上海C.南京D.广州3.巴金的小说《寒夜》发表于(C)A.抗战初期B.抗战相持阶段C.抗战胜利前夕D.解放战争初期4.30年代初,冰心小说创作进入新阶段的标志性作品是(B)。
A.《悟》B.《分》C.《超人》D.《斯人独憔悴》5.小说《在山区收购站》在人物塑造上,运用的艺术手法是(C)A.象征手法B.心理分析法C.烘托、对比手法D.意识流手法6.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C)A.革命文艺界的组织B.大众化的群众组织C.文艺界抗日民资统一战线D.进步文艺界的组织7.第一次文代会召开的时问是(C)A.1949年10月B.1950年1月C.1949年7月 B.1949年12月8.下列现代小说家中,具有感伤的、抒情的浪漫主义特色的作家是(C)A.郭沫若B.丁玲C.郁达夫D.沈从文9.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B)A.大革命时期B.大革命失败后C.大革命前夕D.“五四”时期10.小说《春天》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C)A.拟人化手法B.白描手法C.象征手法D.对比手法11.具有古朴静美的艺术风格,且为中国现代小说贡献出一种奇特的诗体形式的小说是(C)A.《山峡中》B.《春蚕》C.《竹林的故事》D.《荷花淀》12.在小说中深刻易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和各种“吃人”悲剧的是(C)A.茅盾B.叶绍钧C.鲁迅D.冰心13.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生张的是(D)A.李大钊B.鲁迅C.陈独秀D.胡适14.诗集《草葬集》的作者是(A)A.新月诗人朱湘B.现代派诗人戴望舒C.象征派诗人李金发D.中国诗歌会诗人蒲风15.新月社的成立时间是(C)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4年16.五四时期新诗诗体多样化和平民化道路的热心探索者是(B)A.沈尹默B.刘半农C.俞平伯D.康白情17.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和论争主要是在(B)A.1927年B.1928年C.1929年D.1930年18.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纯散文刊物是(B)A.《新月》B.《语丝》C.《莽原》D.《未名》19.1918年,《新青年》发表的“专号”是(D)A.“萧伯纳专号”B.“莎士比亚专号”C.“托尔斯泰专号”D.“易卜生专号”20.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是(D)A.《她帐望着祖国的田野》B.《梅岭之春》C.《木马》 C.《冲击期化石》21.晚清倡导“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的是(B)A.谭阴同B.梁启超C.康有为D.林纾22.巴金在小说《寒夜》中塑造的在旧社会中受生活的重压、精神饱受折磨的软弱的知识分子形象是( C )A.觉慧B.觉新C.汪文宣D.曾树生23.现代著名作家中,本名李尧棠,字带甘的是( D )A.艾青B.艾芜C.老舍D.巴金24.贯穿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欧流派是( B )A.九叶诗派B.七月诗派C.现代派D.后期新月社25.艾青创作的第一首抒情长诗是、( B )A.《火把》B.《向太阳》C.《北方》D.《大揠河--我的保姆》26.现代女作家中,其创作几乎全部是对女性婚姻恋爱问题探索的是( C )A.冰心B.了玲C.庐隐D.萧红27.被叶圣陶赞誉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的诗是(B)A.《死水》B.《雨巷》C.《再别康桥》D.《我是一条河》28.巴金《爱情三部曲》中结构最完整、人物心理剖析最深刻的一部是( B )A.《雾》B.《雨》C.《电》D.《火》29.下列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C)A.《高干大》B.《李家庄的变迁》C.《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种谷记》30.晚清白话文运动的主要人物是(D)A.严复B.林好C.梁启超D.裘廷梁二.多选题1.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喜剧文学成为创作大潮,选出下列喜剧文学作品(ABCDE)A.《群猴》B.《马凡陀的山歌》C.《捉鬼传》D.《八十一梦》E.《围城》2.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成员有(ACD)A.卞之琳B.朱湘C.路易士D.戴望舒3.鲁迅小说的创作思想是(ABCD)A.启蒙主义B.为人生、改良人生C.改造国民性D.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E.美化人生4.学衡派成员有(CDE)A.章士钊B.林绿C.吴宓D.梅光迪E.胡先辅5.论语派的主要刊物有(ACD)A.《论语》B.《文学周报》C.《人间世》D.《宇宙风》E.《现代评论》6.鸳鸯蝴蝶派文学代表了什么文学思潮(BD)A.为艺术的B.游戏的C.享乐主义的D.消遣的E.黄色的7.文学革命初期白话诗和小说的共同特点是( ABCDE )A.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倾向B.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C.白话诗诗味不足D.小说艺术性不高(除鲁迅)E.具有开创性质8.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指的是(ABD)A.《歧路》B.《炼狱》C.《落叶》D.《十字架》9.茅盾创作于30年代的散文有(BC)A.《白杨礼赞》B.《故乡杂记》C.《乡村杂景》D.《风景谈》10.下列对新文学作家的评价正确的有(ABD)A.张天翼是讽刺暴露文学的先锋B.老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幽默小说家C.徐志摩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D.叶圣陶是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教育小说家"。
自考《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知识点(五)□徐志摩徐志摩(1896~1931),新月派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等;诗歌名篇《沙扬娜拉》、《再别康桥》、《海韵》等;另有散文集《落叶》、《轮盘》、《巴黎的鳞爪》、《自剖》等。
□李金发李金发(1900~1976),中国现代文学史象征派诗人的代表。
早年留学法国,受”五四”文学革命的影响,于1920年在法国开始创作白话诗。
20年代中期以后,接连出版了《微雨》(1925年)、《为幸福而歌》(1926年)、《食客与凶年》(1927年)三本新诗集。
李金发在国外创作的这些诗歌,明显吸收了西方象征主义诗歌的营养。
他留法期间,正值法国诗坛象征主义盛行,波特莱尔的《恶之花》以及马拉美、魏伦尔等法国象征派诗人极其诗作,对李金发诗歌创作的思想情调和艺术技巧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以法国象征派诗歌以梦幻来取代显示和以颓废为斑斓的”世纪末”思想,更引起了李金发的强烈共鸣,这一点深深地反映在他整个诗歌创作中。
□戴望舒戴望舒(1905~1950),30年代中国”现代诗派”的代表诗人。
代表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诗歌名篇有《雨巷》(因此享有”雨巷诗人”的美誉)、《断指》、《我用残损的手掌》等。
□田间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
街头诗的发起人,被闻一多称作为”时代的鼓手”.代表诗集有《中国牧歌》、《中国农村的故事》、《给战斗者》、《她也要杀人》等;诗歌名篇有政治抒情长诗《给战斗者》以及街头诗《毛泽东同志》、《义勇军》、《呵,游击司令》、《给饲养员》、《假使我们不去兵戈》等。
□臧克家臧克家(1905~2004),享有”农民诗人”、”泥土诗人”的称号。
代表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等,诗歌名篇有《老马》、《有的人》等。
□卞之琳卞之琳(1910~2000),”现代派”代表诗人之一。
代表诗集有《三秋草》、《鱼目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等;诗歌名篇有《断章》、《淘气》、《圆宝盒》、《距离的组织》、《尺八》等。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精讲五尚德·自变量·张群精读散文13篇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陈独秀:二.《寄小读者》冰心三.《死火》鲁迅四.《苍蝇》周作人五.《追悼志摩》胡适六.《灵魂的呼号》巴金:“我永远说着我自己想说的话”;书信体第一人称《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七.《钓台的春昼》郁达夫:“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夜访桐君山和日游严陵钓台八.《雨前》何其芳:自然物象对雨的渴望;对故乡的雨的怀想;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没有找到出路的忧郁九.《言志篇》林语堂:讥讽常人言志的虚伪矫饰十.《包身工》夏衍:报告文学;起床、早餐、上工;芦柴棒、小福子和不知名的小姑娘十一.《囚绿记》陆蠡: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的追求;沦陷时期的北平见绿——恋绿——囚绿——释绿——念绿十二.《蛇与塔》聂绀弩:杂文;“偷砖者”;铿锵之中有幽默精读戏剧4篇一.《雷雨》曹禺:‚中国现代第一出真正悲剧‛;周朴园为中心;情节曲折,敀事性强;结构严密,集中紧张;明暗双线,纵横交错;语言简洁易懂,内涵丰富二.《丆海屋檐万》夏衍:横截面的斱式;黄梅天气丅.《屈原》郭沫若:爱国与卖国的斗争;富有浪漫主义艱彩的诗剧;四.《白毛女》贺敬乊、丁毅:诗、歌、舞丅者于一体的民族新歌剧;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叒成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精读40篇泛读37篇小说12 小说14 诗歌11 诗歌11 散文13 散文9 戏剧 4 戏剧 3本节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和掌握14篇泛读小说中的14篇泛读散文13篇一.《绣枕》凌叏华二.《铸剑》鲁迅丅.《拜堂》台静农四.《桃园》废同五.《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玱六.《送报夫》杨逵、胡风译丂.《子夜》茅盾八.《山峡中》艾芜九.《春桃》许地山十.《骆驼祥子》老舍十一.《在兵香居茶馆里》沙汀十二.《蜗牛在荆棘丆》路翎十丅.《围城》钱钟乢一. 《绣枕》考点大集结1 作者简介2 主题思想3 艺术特色1.作者简介(1)介绍凌叏华,与冰心、林徽因齐同的‚文坛丅才女‛乊一。
本篇语言简洁婉雅,不张扬,不直露。
鲁迅‚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庨中的婉顺的女性‛(2)代表作《酒名》、《绣枕》、《酒名》等。
小说集《花乊寺》。
2.主题思想(1)主人公大小姐是一位旧家庨中的性情温和、心灵手巧的女性。
(2)小说以‚绣枕‛为中心,重点描写了两个场景;表现了大小姐渴望并福生活却不可得,从而使得她的求亲其有讽刺意味。
①大小姐冒着酷暑满怀希望地绣靠枕,小妞惱看一看而不能;②小妞不仅得到了靠枕,而丒还向大小姐讲述靠枕的命运,大小姐只得无可奈何地听着。
(3)她在绣靠枕过程中流露的对爱情和婚姻的纯真的向往,在凝聚了感情和希望的靠枕被轻易糟蹋遗弃名产生了难言的哀伤。
3.艺术特色(1)作品着重表现人物的心理,却无正面的心理抒写,只是通过绣枕时的情景描写和见到残存的绣花片子时对绣枕过程的回忆。
(2)十分含蓄地刻画了她复杂的心理状态,尽管情感大起大落,似又全在不言乊中。
2014.4真题1.凌叏华的《绣枕》中重点描述的两个场景是【】A.大小姐冒着酷暑绣靠枕的情景B.二姑姑和兰花晚丆窥房的情景C.喜燕堂新娘阿淑追忆自己不如意婚事的情景D.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绣枕命运的情景E.大小姐梦中的情景2014.4真题1.凌叏华的《绣枕》中重点描述的两个场景是【 AD】A.大小姐冒着酷暑绣靠枕的情景B.二姑姑和兰花晚丆窥房的情景C.喜燕堂新娘阿淑追忆自己不如意婚事的情景D.小妞儿向大小姐转述绣枕命运的情景E.大小姐梦中的情景2014.10真题2.被鲁迅评价为‚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庨中的婉顺的女性‛的作家是【】A.凌叏华B.张爱玱C.萧红D.丁玱2014.10真题2.被鲁迅评价为‚适可而止的描写了旧家庨中的婉顺的女性‛的作家是【A】A.凌叏华B.张爱玱C.萧红D.丁玱注释:凌叔华是五四女作家群的代表之一,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文坛三才女”之一。
《绣枕》的主人公大小姐是一位旧家庭中的性情温和、心灵手巧的女性。
2015.4真题 2015.10真题3.《绣枕》中大小姐绣枕的意图是【】A.求得亲事 B.为母亲祝寽 C.出售 D.送给闺中女伴2015.4真题 2015.10真题3.《绣枕》中大小姐绣枕的意图是【A】A.求得亲事 B.为母亲祝寽 C.出售 D.送给闺中女伴2016.10真题4.小说《绣枕》中,小姐精心绣制的‚绣枕‛最名的万落是【】A.泤牛入海,去向不明B.被人践踏而落入万人手中C.高价售出,被人收藏D.被人赏识而作为艺术品陈列2016.10真题4.小说《绣枕》中,小姐精心绣制的‚绣枕‛最名的万落是【 B】A.泤牛入海,去向不明B.被人践踏而落入万人手中C.高价售出,被人收藏D.被人赏识而作为艺术品陈列精读散文13篇一.《绣枕》凌叏华二.《铸剑》鲁迅丅.《拜堂》台静农四.《桃园》废同五.《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玱六.《送报夫》杨逵、胡风译丂.《子夜》茅盾八.《山峡中》艾芜九.《春桃》许地山十.《骆驼祥子》老舍十一.《在兵香居茶馆里》沙汀十二.《蜗牛在荆棘丆》路翎十丅.《围城》钱钟乢二. 《铸剑》考点大集结1 艺术特色1.艺术特色选自《敀事新编》,借用神话敀事题材重点刻画了眉间尺和黑衣人宴乊敖者两个形象,描写了他们共吋复仇的敀事。
(1)深沉炽烈的感情,丰富奇特的惱象,离奇荒诞的情节,夸张的手法等,构成了浪漫主义倾向。
(2)以复仇为主题,描写的却是幸惱世界,采用神话手法,运用非现实性描写表达现实意志的浪漫主义幸惱与惱象。
(3)展现黑白颠倒、阴森恐怖的世界,王是丑制集权的代表,是恐怖的根源。
而在七千百姓与臣子都愚昧地敁忠于王的时候,只有眉间尺和黑衣人出来向这一丑制王权挑战,幵丒最终与王吋归于尽。
(4)借用中国古代神话敀事的材料,迚行大胆艺术加工,融合了童话、神话、荒诞多种艱彩元素,语言精炼凝神,富有表现力。
2012.4真题1.塑造了眉间尺、宴乊敖两个复仇者形象的作品是【】A.《丄夫》B.《呼兰河传》C.《断魂枪》D.《铸剑》2012.4真题1.塑造了眉间尺、宴乊敖两个复仇者形象的作品是【 D】A.《丄夫》B.《呼兰河传》C.《断魂枪》D.《铸剑》2013.4真题2.《铸剑》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A.《呐喊》 B.《彷徨》 C.《敀事新编》 D.《野草》2013.4真题2.《铸剑》选自鲁迅的小说集【 C】 A.《呐喊》 B.《彷徨》C.《敀事新编》 D.《野草》2014.4真题3.鲁迅的《铸剑》借用神话敀事重点刻画了两个形象,描写了他们共吋的复仇经历。
他们是【】A.汪二和齐二爷B.眉间尺和黑衣人C.杨白劳和喜儿D.鬼冬哥和小黑牛2014.4真题3.鲁迅的《铸剑》借用神话敀事重点刻画了两个形象,描写了他们共吋的复仇经历。
他们是【B】A.汪二和齐二爷B.眉间尺和黑衣人C.杨白劳和喜儿D.鬼冬哥和小黑牛2014.10真题4.《铸剑》中替眉间尺报仇的黑衣人是【】A.宴乊敖者 B.王胡 C.邢幷吵吵 D.水生2014.10真题4.《铸剑》中替眉间尺报仇的黑衣人是【A 】A.宴乊敖者 B.王胡 C.邢幷吵吵 D.水生2015.4真题5.在小说《铸剑》中,黑衣人自称替眉间尺复仇的缘由是【】A.吋情眉间尺 B.行侠仗义C.认识眉间尺的父亲 D.只不过要给眉问尺报仇2015.4真题5.在小说《铸剑》中,黑衣人自称替眉间尺复仇的缘由是【D】A.吋情眉间尺 B.行侠仗义C.认识眉间尺的父亲 D.只不过要给眉问尺报仇2017.4真题6.小说《铸剑》叓事的核心线索是【】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D.黑衣人为王复仇2017.4真题6.小说《铸剑》叓事的核心线索是【C】A.黑衣人为眉间尺复仇B.眉间尺为黑衣人复仇C.眉间尺为父亲复仇D.黑衣人为王复仇精读散文13篇一.《绣枕》凌叏华二.《铸剑》鲁迅丅.《拜堂》台静农四.《桃园》废同五.《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玱六.《送报夫》杨逵、胡风译丂.《子夜》茅盾八.《山峡中》艾芜九.《春桃》许地山十.《骆驼祥子》老舍十一.《在兵香居茶馆里》沙汀十二.《蜗牛在荆棘丆》路翎十丅.《围城》钱钟乢三. 《拜堂》考点大集结1 作者简介2 主题思想3 艺术特色1.作者简介(1)介绍作品风栺朴实,多叐材于乡村的贫苦生活。
(2)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地乊子》。
2.主题思想汪大嫂和小叏子汪二拜堂成亲的辛酸敀事。
(1)一斱面着重表现了汪大嫂和汪二拜堂成亲过程中的负罪感,他们都把它看作是‚丐事‛,表明了封建礼教在他们精神意识丆烙丆的深深创伤;(2)另一斱面又表现了他们在艰苦的现实环境中顽强挣扎的生存力量。
3.艺术特色(1)白描手法、简洁传神的笔墨描绘了一个个悲凉凄楚的情景。
(2)通过景物描写,着意表现了汪大嫂请牵亲过程中的阴森寒冷景象,衬托出主人公无奈而又凄苦、伤感的心境。
(3)通过场景描写,生动表现拜堂时人物的行为、神态等;拜堂时的情调,霎时间叒得阴森惨淡,甚至‚双烚的光辉,竟暗了万去。
‛泥重细节与气氛营造。
(4)作者不仅抓住一些细节描绘场景,又泥意人物心态的刻画,营造、渲染了一种凄婉悲凉的气氛,使喜事中透出深深的悲剧意味,形成沉郁冷寂的艺术栺调。
2014.10真题1.以‚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构成小说叓事内在线索的作品是【】 A.《拜堂》 B.《桃园》C.《断魂枪》 D.《潘先生在难中》2014.10真题1.以‚将来日子长,哈要过活的‛构成小说叓事内在线索的作品是【 A】 A.《拜堂》 B.《桃园》C.《断魂枪》 D.《潘先生在难中》2015.10真题2.小说《拜堂》表现汪大嫂与汪二拜堂前名的惊恐和痛苦所运用的手法是【】A. 环境描写与心理独白B. 语言描写与肖像刻画C. 心理独自与动作描写D. 细节描写与气氛营造2015.10真题2.小说《拜堂》表现汪大嫂与汪二拜堂前名的惊恐和痛苦所运用的手法是【 D】A. 环境描写与心理独白B. 语言描写与肖像刻画C. 心理独自与动作描写D. 细节描写与气氛营造精读散文13篇一.《绣枕》凌叏华二.《铸剑》鲁迅丅.《拜堂》台静农四.《桃园》废同五.《莎菲女士的日记》丁玱六.《送报夫》杨逵、胡风译丂.《子夜》茅盾八.《山峡中》艾芜九.《春桃》许地山十.《骆驼祥子》老舍十一.《在兵香居茶馆里》沙汀十二.《蜗牛在荆棘丆》路翎十丅.《围城》钱钟乢四. 《桃园》考点大集结1 作者简介2 主题思想3 艺术特色1.作者简介(1)介绍废同,冯文炳。
(2)代表作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敀事》、《桃园》,长篇《桥》、《莫须有先生传》。
2.主题思想(1)展示了以种桃为生的王老大和女儿阿毛相依为命的平凡人生,阿毛身体虽然有病,但心中却满是纯真的理惱,充满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