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1.09 MB
- 文档页数:14
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50号)《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已经2012年12月11日省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省长郭庚茂2012年12月21日河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规定第一条为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但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的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除外。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提供必要的保障;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管理;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促进部门之间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互联共享;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有关部门承担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考核、监督。
第四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负责,以现居住地人民政府为主,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予以配合。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和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之间应当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通报制度,及时采集并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核实、通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制度计划生育证明办理流程.老店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与服务工作制度一、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常性宣传与服务制度 1、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服务纳入本地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与户籍地人口同宣传、同服务。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形式及各村委、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机构、人口学校等途径,向流动人口宣传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法规。
2、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免费服务。
3、向流动人口宣传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重要意义,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知识。
增强流动人口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意识。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证程序的宣传,增强流动人口的法律意识,逐步规范流动人口依法管理意识。
4、尊重流动人口主人翁地位,促进其同当地居民和睦相处。
利用重大节日和流出人口农忙返乡时期,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关怀关爱”工程,大力开展送政策、送宣传、送服务活动,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
5、发挥计生协组织网络和群众监督的优势,严肃查处侵犯流动人口、农民工计划生育权益的违法侵权行为,维护流动人口、农民工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6、采取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管理规定,指导他们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
7、在流动人口聚住地设立与聚住地环境相协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窗(栏)、黑板报等,宣传计划生育有关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知识等。
8、要利用流出人口流出前、节日、农忙返乡之机,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以及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二、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发证、验证和登记建档制度 1、做好本地人员外出前的宣传教育工作,规范外出人员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证工作,绝对不允许搭车收费,对已经外出的应予以补办,提高办证率。
2、认真负责地做好与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联系和信息沟通工作,方便服务群众,减轻群众负担,热忱为流动人口提供各项服务。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范例(一)基本管理制度1、乡(镇)应对拟外出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一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规定、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等的宣传教育。
2、乡(镇)应在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为其免费进行一次孕情环情检查。
3、乡(镇)应在已婚育龄妇女外出前为其免费落实一项有效避孕节育措施。
4、村、社区居委会应为拟外出的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办一份《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5、村、社区居委会应与拟外出的已婚育龄妇女签订一份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合同。
6、村、社区居委会应明确一名联系人,负责与流出人员的定期联系,督促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寄回《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
(二)档案管理制度1、户籍地对流出人口应分男性、未婚成年女性、已婚育龄妇女三类建立计划生育档案。
2、未婚成年女性档案有。
《流出未婚成年女性登记表》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
3、已婚育龄妇女的档案有。
《流出已婚育龄妇女登记表》、《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合同书、外出前孕情环情检查证明、定期寄回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或者复印件)粘贴附表。
每人一档,每村一卷。
(三)政务公开制度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要通过政务公开形式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2、乡(镇、街道)要利用计划生育服务大厅公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律,管理相关规定,《婚育证明》免费办证程序、办证条件。
3、行政村要利用政务公开栏公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管理相关规定,《婚育证明》免费办证程序、办证条件,成年流动育龄妇女结婚、怀孕、生育、节育、社会抚养费征收、办理—《婚育证明》情况等。
(四)巡查登记制度1、乡(镇)应对辖区内流出人口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行政村每月进行一次巡查登记。
2、及时掌握流出人口底数(男性、未婚女性、已婚育龄妇女三类人员)及结婚、怀孕、生育、节育变动情况;成年流动育龄妇女办理《婚育证明》情况;流出已婚育龄妇女合同签订情况;合格《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寄回情况;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等。
湖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字号】鄂人口委[2010]6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计划生育正文湖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规范(试行)(鄂人口委〔2010〕6号)为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依据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服务管理对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对象是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流动人口中的成年育龄妇女是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重点。
下列人员不视为流动人口:1、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2、在直辖市、设区的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异地居住的人员,即同一城市中(不含郊区、郊县)户籍人口人户分离,但仍然居住、工作在本城市同一城区的;同一县(市、区)跨乡镇或同一乡镇内流动,以及跨国(境)的流动;3、因婚姻关系迁移异地居住的;4、在现居住地购、建房屋并居住6个月以上的。
上述3、4类对象再离开现居住地的,现居住地要作为流出人口跟踪服务管理。
二、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按照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的要求,逐步建立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
(一)统筹管理1、建立保障机制,确保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到位。
县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设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构,乡(镇、街道)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村(居、社区)委会以及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事业单位、市(商)场配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
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
流动人口一、单选题1.国家《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C)起施行。
A. 2009年4月29日B.2009年5月11日C.2009年10月1日D. 2010年9月30日2.成年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应当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D)A.10日B.15日C.20日D.30日3.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使用有效期为(C)。
A.1年B.2年C.3年D.4年4.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所指年限是(D)。
A. 15-40周岁B.15-49周岁C.18-40周岁D.18-49周岁5. 流动人口中(A)是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现居住地应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A.已婚育龄妇女B.未婚育龄妇女C.育龄妇女D.育龄群众6.《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丢失应到什么地方申请补办并注销原《流动人口婚育证明》AA. 原发证机关B.现居住地机关C.原发和现居住地都行7.流动人口未依照《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应当通知其在(C)内补办。
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共有多少条?(A)A. 25条B.35条C.30条D. 28条9.办理婚育证明等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证明材料是否可以收取费用(B)。
A.可以B.不可以C.地方人民政府确定D.收取基本证件费用10.下列哪项属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部门规章?(A)A:《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B:《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C:《福建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D:《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11、省流口系统目前可以实现(B)范围内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地计划生育信息的异地查询和双向交流。
A. 全国B. 全省C. 全市D.全县12、协查信息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和普通三个程度。
根据国家最新的要求,特急的协查信息要在(C)日内进行反馈。
A.10B.15C. 7D. 3013、省流口系统需连接(B)方可进行实时操作。
《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已经 2022 年 6 月10 日国家人口计生委第 26 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学习培训、贯彻执行和监督检查工作。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二日为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依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特制定本规范。
(一)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坚持服务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实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等对待,做到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二)营造宣传教育氛围,深入宣传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广泛普及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繁殖健康科普知识,引导流动人口树立新型婚育观。
(三)坚持分类指导,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新机制和”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
(四)坚持依法行政,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法规、规章和工作制度,落实户籍地和现居住地责任,促进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五)加强流动人口信息化建设,做好 PADIS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施流动人口信息化服务管理。
二、工作机制(一)统筹管理.1.建立健全各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领导保障机制,确保各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投入能够满足工作要求.2.协调与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工商、统计、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形成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合力。
3.加强人口计生部门内部及人口计生系统工作的统筹协调,坚持属地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形成本部门、本系统”一盘棋”的良好工作局面。
4.立足社区,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规范服务行为,依法提供服务,强化服务功能,夯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层基础。
5.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基层组织网络,开展时常性活动,引导流动人口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流动人口管理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流动人口合法权益,加强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居住管理、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适用本办法。
外国人、无国籍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台湾地区居民的居住登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地跨县(市、区)居住3日以上的人员。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具体确定纳入服务管理的流动人口范围。
第四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遵循公平对待、便捷服务、合理引导、规范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建立健全覆盖流动人口的管理、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的居住登记和居住证的发放、管理工作。
居住登记和居住证发放免收任何费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民政、司法、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城乡建设、房产管理、卫生、人口计生、工商行政管理等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权益保障和公共服务等工作。
工会、XXX、XXX等群众团体应当协助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该当依靠乡镇人民政府、街道任事处、村(居)民委员会健全美满流动人口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按照实际情形配备和充实流动人口协管人员。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任事处、村(居)民委员会承受公安机关等有关部分的委托,协助做好流动人口居住信息采集和居住证受理、发放等服务管理工作,集中为流动人口提供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教诲等大众服务。
第二章居住管理第八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行居住登记制度。
流动人口该当自到达居住地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持自己居民身份证等有用身份证件和有关材料,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居住登记。
2024年流动人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流动人口管理法》的规定,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流动人口管理活动。
第三条流动人口是指在居住地与户籍地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以及省际、市际之间进行人口迁移的人员。
第四条流动人口的管理应当坚持依法、科学、公正、便利的原则,做到统筹兼顾、适度控制、有序管理。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组织和领导,建立健全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和工作机制。
第六条流动人口管理应当依托信息化技术,建设和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库,加强对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第二章流动人口的登记和证件管理第七条流动人口应当按照户籍地和居住地的管理要求,分别进行登记。
第八条流动人口的登记应当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居住地信息、工作情况、教育情况等内容。
第九条流动人口应当配备有效的证件,以便进行身份识别和管理。
第十条流动人口的证件应当包括居民身份证、流动人口居住证等。
第十一条流动人口居住证是对流动人口身份、居住地和其他相关信息的证明。
第十二条流动人口应当持有效的证件在居住地注册登记,并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更新。
第三章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第十三条流动人口应当享受与本地籍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待遇。
第十四条流动人口应当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第十五条流动人口可以选择购买本地的商业保险,保障个人和家庭的风险。
第四章流动人口的就业管理第十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流动人口就业。
第十七条流动人口应当按照就业合同法的规定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
第十八条流动人口在流动就业地享受与本地籍居民相同的劳动权益。
第五章流动人口的教育管理第十九条流动人口的子女应当享受与本地籍居民相同的义务教育待遇。
第二十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流动人口的子女提供学校招生、教育资助等方面的帮助。
第六章流动人口的社会管理第二十一条流动人口应当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包括本地籍居民在内的各方利益。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制度样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与安全,促进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相关工作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以保障流动人口的基本生活权益和法律权益为宗旨,以社会稳定与安全为核心,以科学规范的方法和手段,开展服务管理工作。
第四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坚持依法管理、系统管理、综合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要加大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提供充分的经费和人力资源,切实保障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素质水平。
第二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职责和义务第七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职责是指负责对流动人口进行登记管理、服务指导和社会支持等工作。
第八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一)负责流动人口的登记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流动人口的身份信息真实可靠。
(二)组织开展流动人口的入住登记和居住情况调查工作,了解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
(三)制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规则和标准,确保服务工作的规范和统一。
(四)开展流动人口的法律援助和纠纷调解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流动人口的自我管理和法律意识。
第九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协助完成流动人口登记和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流动人口身份信息的准确性。
(二)及时提供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宣传材料,加强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工作。
(三)及时了解和反映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帮助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定期召开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三章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工作程序第十条流动人口入住登记工作程序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流动人口入住登记前,应填写入住登记表格,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证明材料。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正文:----------------------------------------------------------------------------------------------------------------------------------------------------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9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已经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主任张维庆二00三年十二月一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第一条为进一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人口与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保障流动人口依法享有生育权利,依法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普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各项权利。
第三条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下,会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村(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决策、综合管理,共同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2024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引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成为了我国社会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
然而,由于流动人口本身的特殊性质,其参与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难度较大,给社会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制订2024年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显得尤为迫切。
一、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信息平台为了更好地管理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首先需要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信息平台。
该平台将作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重要基础,用于收集、存储、共享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计划生育意愿和需求等。
各地相关机构通过平台可以及时了解到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状况,便于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
二、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为了提高流动人口对计划生育的认知度和意愿,需要加强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
通过各类媒体和宣传渠道,向流动人口传达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政策法规,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念和态度。
同时,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提供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计划生育方法,提高生育决策的科学性。
三、优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体系针对流动人口的特殊需求,需要优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体系。
首先,要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网络,确保服务能够覆盖到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
其次,要提供便捷的服务渠道和相关政策支持,为流动人口提供便利的计划生育服务。
例如,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医疗机构设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站点,提供相关咨询和服务,解决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
此外,还可以采用互联网和手机APP等方式,为流动人口提供在线咨询和预约服务,方便他们随时随地获取计划生育信息和服务。
四、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监督与评估为了确保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其进行监督与评估。
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建立监督机制,加大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的监管力度,发现并纠正服务中的问题和不足。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一、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婚育证明》发证和登记建档制度1、向流动人口公开免费办证条件和办证程序。
2、建立《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全程代办工作制度,绝对不允许搭车收费。
3、规范《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信息登记卡》的登记建卡工作,每季度对流入人员的变动情况核对一次,及时变更信息内容。
4、对流动人口档案实行分类管理,按照已婚育龄妇女、未婚女性、男性三类建立流入、流出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档案。
要有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情况登记表。
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与服务制度1、利用流出人口流出前、节日、农忙返乡之机,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以及计划生育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服务工作。
三、流动人口检查登记、审验制度1、定期____人员对本辖区内流动人口的检查,并登记造册。
2、与外出的流动人口签定计划生育协议书。
3、与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建立联系制度,及时互通情况。
4、对已婚育龄妇女寄回的《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负责审验是否合格有效。
5、负责查验流入人口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建立登记档案。
四、每月例会制度1、每月召开一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例会,及时掌握情况、解决存在的问题。
2、强化对专(兼)职人员、协管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管理服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业务水平,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能力。
五、流动人口报表制度1、认真审核摸底采集上来的所辖村级基础数据,确保表内及表间的各项逻辑关系平衡。
2、按规定时间认真录入完成所辖村级数据。
3、通过系统软件提供的数据平衡校验功能,认真进行数据审核工作。
4、每月按上级规定和要求,及时准确地上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各种报表。
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度(2)是指针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的制度和政策措施。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剧,流动人口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其管理和服务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服务流动人口,我国已经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政策。
首先,我国建立了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Word 文档仅供参考
流动人口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按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若干规定》和《吉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建立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实现"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
二、建立《婚育证明》发放、查验制度,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在规定的期限内办理户籍地的《婚育证明》。
三、为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夫妻提供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检查。
四、建立两地联系制度,及时向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户籍地或现居住地发送或反馈计划生育相关信息。
五、做好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应用工作,及时、准确地收集、录入、发送相关信息。
六、协调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奖励政策。
Word文档仅供参考,请修改后使用。
流动人口工作规范为进一步规范阳光服务,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特制定重庆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规范。
一、区县1 .宣传和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制定工作规划和相关制度,将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纳入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部门职责,共同做好服务管理工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召集 1-2 次综合管理工作会或者联席会,定期通报情况。
2 .制定关心关爱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艰难家庭和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同待遇。
3 .落实信息平台专机专人负责制度,做到每日上网上传下载交换信息,催促基层及时办理,提高信息交换的质量和水平。
每月底分析 1 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情况;每季度通报 1 次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运行情况。
4 .采用以会代训或者专项培训的方式,对基层流动人口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每年培训时间不少于2 天,使其能熟悉流动人口业务和熟练操作 PIS 流动人口相关功能。
二、乡镇、街道1 .协调和催促辖区内村(社区)、用工单位利用村(厂) 务公开栏、人口计生宣传栏、咨询服务活动等载体,多形式、多渠道的宣传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办事程序,用工单位的职责,出租房屋业主和流动人口的法律责任等。
2 .公开《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一孩生育服务证》等办证条件和程序。
按相关规定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一孩生育服务证》。
流动人口在居住地办理《一孩生育服务证》的信息,由居住地人口计生办通过电子网络或者邮政信件向其户籍地人口计生办通报。
现居住地在收到流动人口户籍地办理再生育手续通报后,应及时变更信息。
3 .在流动人口会萃区设置避孕药具发放点,免费发放避孕药具。
为流动人口育龄人员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优生优育、生殖保健、避孕节育、宣传咨询等服务,对当年生育、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育龄妇女,按技术服务的规范提供随访服务。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范文1.为流动人口登记户卡, 建立已婚育龄妇女档案。
2.为流动人口每季度查验一次《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向育龄流动人口宣传计划生育的有关法律法规。
4.将流动人口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 实行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5.免费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避孕药具、搞好咨询。
6、建立与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 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程序1.成年人口流入现居住地。
2.到乡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交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3.查验合格后在证明上盖验讫章并出具《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
4、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在办《暂住证》、《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健康证》等证明时, 核查《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 并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查验单》存档。
5、乡镇、社区计生工作人员按规定时间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
建立流动人口经常化管理制度一、在每年集中两次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清理的基础上, 实行村级《流动人口信息月报告单》制度, 乡镇每月例会汇总, 微机提示, 指导村级督促流出人员办证和做好两检服务工作, 使流动人口信息收集和管理服务工作经常化。
二、对流出人员要求做到(1)填一张《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申请表》;(2)确定一个联系人;(3)签字一份流出已婚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管理合同;(4)确定一处孕检服务地点(孕检对象);(5)办一个《流动人口婚育证明》;(6)建一套档案(婚育证明申请表、计划生育流动人口信息月通报单、避孕节育情况报告单、合同书等)。
三、用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做好信息交换、共享等。
四、加强两地联系。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制度范文(二)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各村委会:为深入_____《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和《____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稳定低生育水平, 进一步破解流动人口工作难题, 全面提升全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水平, 根据《省人口____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百”推进工程____》(州人口委发[____]号)和我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双百”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精神要求, 结合我乡实际, 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多选题《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承担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责任主体是()。
(ABCD)A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政府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责任主体B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和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是主管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职能部门C 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D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应当协助人民政府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各级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职责与义务的具体规定是()。
(ABCDE) A 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进步、提供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计划生育工作B 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必须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C 建立健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立有效的服务制度,改善服务设施和条件,提高技术服务水平D 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免费提供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35 _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重点扶持E 指导公民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保证受术者的安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对公民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的规定是()。
(ABD)A 实行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B 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
预防和减少非意愿妊娠C 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必须选择长效避孕措施D 对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选择长效避孕措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关于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强调的原则是()。
(ACD)A 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B 唯一性原则。
农村开展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只能采取家庭养老的方式C 多种形式的原则。
在现阶段,我国农村依然要坚持以家庭养老为主,辅之必要的集体供养、以及其他形式的养老保障D 有条件的原则。
(售后服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颁布机构: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令第9号《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已经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
主任张维庆二○○三年十二月壹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第壹条为进壹步提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维护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和计划生育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是新时期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把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应当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优质服务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管理和服务相结合,保障流动人口依法享有生育权利,依法获得人口和计划生育科普教育、计划生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各项权利。
第三条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机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于当地人民政府的统壹领导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的协调指导下,会同公安、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建设、卫生、工商等有关部门,充分发挥村(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综合决策、综合管理,共同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实行现居住地和户籍所于地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
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明确各业务机构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
流动人口较多的地方应根据需要,设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专(兼)职工作人员。
第五条现居住地应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本地区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实行和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是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重点,现居住地应为其提供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的宣传咨询和技术服务。
为男性和女性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相应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
第六条流动人口户籍地应依法落实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现居住地应当向流入人口提供和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主动协调有关部门、社区,按照地方法规的有关规定,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于就业、就医、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
第七条流动人口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职责:(壹)为流出人口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以下简称《婚育证明》);(二)对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三)指导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适时提供随访服务;(四)根据本地实际,坚持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壹的原则,和流出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签订计划生育合同;(五)建立和现居住地的经常性联系协调制度,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工作;(六)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落实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奖励、优惠政策;(七)法律、法规及当地县级之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的职责:(壹)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于规定期限内补办;(二)建立已婚育龄流动人口登记制度,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生育变动信息;(三)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城市社区或村(居)民委员会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日常管理服务和统计评估考核;(四)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各项制度,按照“谁出租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出租屋管理、物业管理、市场管理和劳动用工等关联管理工作中;(五)为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提供优质的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服务,定期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检查,及时准确地出具《流动人口避孕节育情况方案单》(以下简称《方案单》),将流动人口于现居住地的结婚、生育情况通报其户籍所于地;(六)于当地人民政府的统壹领导下,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企业、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七)支持、鼓励和指导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社区和用工单位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组织,开展计划生育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八)法律、法规及当地县级之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已婚流动人口应当按照《办法》的有关规定于离开户籍地时办理《婚育证明》;于到达现居住地后主动交验《婚育证明》。
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应定期寄回《方案单》。
第十条办理《婚育证明》应坚持便民原则,提供便捷服务。
户籍地应及时为流出人员办理《婚育证明》提供服务,逐步实行进村(社区)入户办证,切实提高办证率。
现居住地于查验《婚育证明》时,对未持有全国统壹格式《婚育证明》的,应要求其于规定期限内补办。
于限期补办期间,现居住地可为其办理临时《婚育证明》。
未办理《婚育证明》,符合下列条件的,可由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办理《婚育证明》,且将办理情况通报其户籍地:(壹)经核实,婚姻、生育信息完整、准确的;(二)于现居住地依法办理暂住登记或居民登记1年之上,且具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三)已采取绝育措施的。
现居住地为流动人口办理的《婚育证明》,于办证机关所于县(市、区)范围和规定期限内有效。
第十壹条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可委托取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指定的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已婚育龄流动人口接受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费用,由现居住地人民政府财政负担;有用工单位的,由用工单位负担。
第十二条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的管理,实行避孕方法的知情选择,提倡采取长效避孕节育措施。
积极开展生殖保健和咨询服务活动,满足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
流动人口于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手术且发症,由现居住地县之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手术且发症鉴定管理有关规定负责受理、鉴定和处理工作。
于现居住地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发生的技术服务事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建立流动人口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和反馈制度:(壹)国家建立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负责省际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的交换;各省(区、市)建立本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实行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二)建立有效的双向交流和协调制度。
现居住地和户籍地应通过信息交换平台以及其他方法提交、反馈有关信息,重点是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生殖保健服务、避孕节育措施、持证和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情况。
信息交换应准确、有效,且于规定时限内完成;(三)现居住地和户籍地的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本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有关信息的收集、反馈及协调工作;(四)纸质信息反馈应使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壹格式的《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信息通报单》和《方案单》。
第十四条跨省流动人口夫妻拟生育第壹个子女,符合下列条件之壹的,可由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按照现居住地有关规定办理生育服务证件:(壹)男方为现居住地的户籍人口,女方因婚姻事实迁入现居住地或所生子女可随父落户的;(二)夫妻双方于现居住地共同居住1年之上,有稳定的职业和住所,且具有常住倾向的;现居住地于为流动人口办理生育服务证件前,应向其户籍地了解有关情况,户籍地应于30日内予以情况反馈;办理生育服务证件后,现居住地应及时向其户籍地乡(镇)或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通报有关情况。
流动人口生育子女的户籍登记,按户籍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跨省流动人口于现居住地办理壹孩生育服务证件,应提交下列证明材料:(壹)夫妻双方的《居民身份证》;(二)夫妻双方的《结婚证》;(三)《婚育证明》或户籍地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为其出具的婚育情况证明;(四)夫妻双方要求生育第壹个子女的申请。
流动人口于办理计划生育有关证明时弄虚作假,导致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生育行为发生,由当事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流动人口本人或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要求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出具婚育情况证明的,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如实出具,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第十七条流动人口申请再生育的,依照女方户籍地有关规定办理。
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依法审批,对符合生育规定的,不得拒绝和拖延。
第十八条户籍地和现居住地应当互相配合,按照国务院《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共同做好流动人口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不得因同壹事实重复征收社会抚养费。
违法生育行为发现地不是其户籍所于地的,发现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于作出征收决定之前,应先向当事人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协商确定征收事宜,且按下列规定执行:(壹)对确定由现居住地征收的,户籍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协助提供当事人实际收入和当地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的数额;(二)对确定由户籍地征收的,现居住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协助征收;(三)征收地不能壹次性征收完毕的,可委托当事人户籍地或现居住地继续征收;(四)执行征收或协助征收、受委托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应按照规定上缴国库,且及时向对方通报征收情况。
第十九条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制度,做好经常性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计工作。
现居住地负责流动人口的出生统计,录入微机上报,且向户籍地反馈出生信息。
省、市、县三级的人口计划应包含流动人口的有关计划。
第二十条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考核评估制度。
根据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和户籍地和现居住地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对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以及关联部门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考核评估办法。
现居住地重点考核评估对流入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技术服务落实情况、综合治理情况以及对流入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有关证件的验证情况和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提交信息的情况等。
户籍地重点考核评估对流出人口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奖励措施落实情况以及为流出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办理关联证件情况和通过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向现居住地反馈信息情况等。
省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负责省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考核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