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PC机设备
- 格式:doc
- 大小:713.50 KB
- 文档页数:11
计算机系统结构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实验仪器和材料:计算机硬件设备(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操作系统、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搭建计算机硬件设备,将主机、硬盘、内存、显卡等组装连接好。
2. 安装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
3.启动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界面。
4.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CPU的使用情况。
5.打开任务管理器,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
6.运行一些应用程序,观察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7.尝试使用输入输出设备,如键盘、鼠标等。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的工作情况。
通过任务管理器,我们可以查看到CPU的使用情况和内存的使用情况。
在运行应用程序时,我们可以观察到CPU和内存的使用情况的变化。
通过使用输入输出设备,我们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计算机系统的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都是相互关联的。
CPU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各种指令,通过数据传输和计算来完成各种操作。
而内存则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通过读写操作来完成对数据的处理。
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操作系统则是计算机系统的管理者,通过调度CPU和内存的使用来实现对计算机资源的分配。
结论: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部分组成的,其中硬件部分包括CPU、内存、硬盘等,软件部分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计算机系统通过CPU 的运算和数据传输来实现各种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情况,并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中,我们搭建了计算机硬件设备,安装了操作系统,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进一步认识到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操作输入输出设备,我们还实践了与计算机进行交互操作的过程。
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实验一开发环境的使用一、实验目的掌握伟福开发环境的使用方法,包括源程序的输入、汇编、修改;工作寄存器内容的查看、修改;内部、外部RAM内容的查看、修改;PSW中个状态位的查看;机器码的查看;程序的各种运行方式,如单步执行、连续执行,断点的设置。
二、实验内容在伟福开发环境中编辑、汇编、执行一段汇编语言程序,把单片机片内的30H~7FH 单元清零。
三、实验设备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用连续或者单步的方式运行程序,检查30H-7FH 执行前后的内容变化。
五、实验思考1.如果需把30H-7FH 的内容改为55H,如何修改程序?2.如何把128B的用户RAM全部清零?六、程序清单文件名称:CLEAR.ASMORG 0000HCLEAR: MOV R0,#30H ;30H 送R0寄存器MOV R6,#50H ;50H 送R6寄存器(用作计数器)CLR1: MOV A,#00H ;00 送累加器AMOV @R0,A ;00 送到30H-7FH 单元INC R0 ;R0 加1DJNZ R6,CLR1 ;不到50H个字节,继续WAIT: LJMP WAITEND实验二数据传送一、实验目的掌握MCS-51指令系统中的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应用,通过实验,切实掌握数据传送类指令的各种不同的寻址方式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1.编制一段程序,要求程序中包含7中不同寻址方式。
2.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30H~32H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内RAM38H~3AH中。
3.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30H~32H中的数据传送到片外RAM1000H~1002H 中。
4.编制一段程序,将片内RAM40H~42H中的数据与片外RAM2000H~2002H中的数据互换。
三、实验设备PC机一台。
四、实验步骤逐段编制程序,汇编无误后,用连续或者单步的方式运行程序,检查程序的运行结果,看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实验思考1.如何把片外RAM中1000H~100FH单元中的数传送到片外RAM中2000H~200FH单元中?2.如何把ROM中0200H~0207H单元的数传送至片外RAM0000H~0007H单元中?实验三数码转换一、实验目的掌握采用软件方法进行不同形式数据之间的转换,如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转换、十六进制数与BCD码的转换、BCD数与ASCII码之间的转换、非压缩BCD码与压缩BCD码之间的转换。
实验三网络互连操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 理解网络互联的基本原理2.认识路由器的端口、型号3. 掌握路由器的路由配置二、实验环境与设备本实验在PC机上利用模拟软件Packet Tracer进行操作。
三、实验内容1.路由器接口的配置2.静态路由配置3.默认路由配置4.动态路由配置四、实验步骤1. 认识路由器的接口(1)Console口:使用专用配置线缆(一头是RJ45水晶头,一头是串口)连接计算机的串口,利用终端仿真程序(如Windows的超级终端)进行路由器配置。
(2)AUX口:主要用于远程配置、拨号连接、与modem连接等,是异步接口。
(3)LAN接口:使用RJ45接口的双绞线的以太网接口(4)WAN接口:高速同步串口,主要用来与目前广泛应用的DDN、帧中继、X.25等广域网设备进行专线连接。
WAN口(串口)LAN口口Auxiliary口图4-1 路由器接口2. 认识模拟器Packet Tracer中路由器的接口在Packet Tracer添加一个Generic路由器,双击路由器图标,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Config如图4-2所示,认识路由器的端口。
其中,端口FastEthernet是以太网口,通常用来连接内网中的计算机或交换机;端口Serial是串口,通常用来连接另一个网络中路由器的Serial端口,通过这种端口所连接的网络的两端要求配置时钟频率以实现实时同步。
图4-2 模拟路由器的接口3. 路由器接口的配置创建如图4-3所示的拓扑结构图。
图4-3 网络拓扑(1)为主机PC0,PC1,PC2配置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接口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网络设备PC0 FastEthernet 192.168.1.2 255.255.255.0 192.168.1.1Router>enRouter#conf tRouter(config)#int f0/0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配置接口f0/0的IP地址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f0/0端口Router(config-if)#exitRouter(config)#int s2/0Router(config-if)# ip address 172.16.1.2 255.255.255.0//配置接口s2/0的IP地址Router(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 //设置时钟频率Router(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f0/0端口Router(config-subif)#end //返回到特权模式Router#show ip route //显示路由器的路由表备注: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config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interface S1 进入接口配置模式ip address 172.16.16.1 255.255.0.0 配置地址和子网掩码exit 推出接口配置模式,到全局配置模式ip default-gateway 172.16.16.254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配置网关(4)请参考步骤(3),给出配置路由器Router1和路由器Router2的各接口IP 地址的配置命令。
实验一、I/O程序设计一.实验内容:I/O程序设计(一)实验内容:1.编程由键盘输入任意一个字符,将该字符的ASCII码值显示在屏幕上。
2.从键盘输入两个1位十进制数,计算二者之和,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3.编程由键盘输入任意一位数,将该数以二进制数形式显示在屏幕上,例:5=00000101B (二)实验步骤: 1. 画出实验流程图。
2. 运行Tddebug软件,选择Edit菜单编写实验程序 3. 使用Compile菜单中的Compile和Link对实验程序进行汇编、连接,生成执行文件。
4. 使用Rmrun菜单中的Run运行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5. 使用Rmrun菜单中的Debug调试程序。
单步执行指令,观察各寄存器及数据区的内容。
6. 更改数据区中的数据,考察程序的正确性。
二.分析设计思想。
设计思路:首先将该数以十六进制数形式分解,然后将每一位分别转换为ASCII码送屏幕显示。
其中0H~9H之间的数加30H,即可得0H~9H的ASCII码,而AH~FH的ASCII码,则需再加7H,参见表5-1。
参考程序流程如图2-1所示。
示例程序参见参考程序清单。
三.程序清单及流程DATA SEGMENTMES DB 'Show a as hex:',0AH,0DH,'$'SD DB 'a'DA TA ENDSCODE SEGMENTASSUME CS:CODE,DS:DA TASTART: MOV AX,DATAMOV DS,AXMOV DX,OFFSET MES ;显示提示信息MOV AH,09H INT 21HMOV SI,OFFSET SD 4MOV AL,DS:[SI]AND AL,0F0H ;取高4位MOV CL,4SHR AL,CLCMP AL,0AH ;是否是A以上的数JB C2ADD AL,07HC2: ADD AL,30HMOV DL,AL ;显示字符MOV AH,02HINT 21HMOV AL,DS:[SI]AND AL,0FH ;取低4位CMP AL,0AHJB C3ADD AL,07HC3: ADD AL,30HMOV DL,AL ;显示字符MOV AH,02HINT 21HMOV AH,4CH ;返回DOSINT 21HCODE ENDSEND START四.实验结果。
实验三交换机的VLAN配置一、实验目的1。
理解理解Trunk链路的作用和VLAN的工作原理2. 掌握交换机上创建VLAN、接口分配3.掌握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的方法。
二、实验环境本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操作,需要的设备有:配置网卡的PC机若干台,双绞线若干条,CONSOLE线缆若干条,思科交换机cisco 2960两台。
三、实验内容1. 单一交换机的VLAN配置;2。
跨交换机VLAN配置,设置Trunk端口;3。
测试VLAN分配结果;4.在三层交换机上实现VLAN的路由;5.测试VLAN间的连通性四、实验原理1.什么是VLANVLAN是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上的,以软件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逻辑工作组的站点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当一个站点从一个逻辑工作组移到另一个逻辑工作组时,只需要通过软件设定,而不需要改变它在网络中的物理位置;当一个站点从一个物理位置移动到另一个物理位置时,只要将该计算机连入另一台交换机,通过软件设定后该计算机可成为原工作组的一员。
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VLAN中的主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需要借助于路由器或具有路由功能的第三层交换机进行转发。
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2.交换机的端口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可以分配给一个VLAN,分配给同一个VLAN的端口共享广播域,即一个站点发送广播信息,同一VLAN中的所有站点都可以接收到.交换机一般都有三种类型的端口:TRUNK口、ACCESS口、CONSOLE口。
⏹CONSOLE端口:它是专门用于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和管理的。
通过Console端口连接并配置交换机,是配置和管理交换机必须经过的步骤。
⏹ACCESS口(默认):ACCESS端口只能通过缺省VLAN ID的报文。
⏹ TRUNK 口:为了让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但属于同一VLAN 的计算机之间能够相互通信,必须把两个交换机相级联的那两个端口配置成TRUNK 口工作模式。
交换机、路由器综合实验(三)一、实验目的:掌握较复杂网络的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问题。
二、实验环境:Cisco路由器3台;Catalyst 3550交换机1台;PC机3台。
图1说明:三层交换机将内网分割为三个子网192.168.0.0、192.168.1.0、192.168.2.0;路由器R1负责内网与外网的连接,并实现NAT功能;R1、R2、R3之间通过路由协议识别各个网络,由于内网采用了私有IP地址进行编址,它对外网应该是不可见的,所以启用路由协议时不要启用内部网络。
三、实验工具:Boson Netsim模拟器四、实验内容:(1) 按图1所示连接网络;(2) 配置路由器R1:路由器的名字为R1;F0口的IP地址:192.168.0.1/24,设置F0口为NAT输入端;S0口的IP地址:200.1.1.1/24,设置S0口为NAT输出端;配置NAT池,地址范围为200.1.1.10~200.1.1.20,将内网中格式为192.168.*.* 的IP 地址转换为NAT池中的IP地址;配置静态路由,将目的网络为192.168.1.0 或192.168.2.0 的数据报发往192.168.0.2;配置OSPF路由协议,区域号为10,在它的外网地址上启用协议。
(3) 配置路由器R2:路由器的名字为R2;S0口的IP地址:222.2.2.1/24;S1口的IP地址:200.1.1.2/24;配置OSPF路由协议,区域号为10,在它的所有直连网络上启用协议。
(4) 配置路由器R3:路由器的名字为R3;F0口的IP地址:18.1.1.1/8;S0口的IP地址:222.2.2.2/24;配置OSPF路由协议,区域号为10,在它的所有直连网络上启用协议。
(5) 配置三层交换机:把F0/1口设置为三层路由口,IP地址为192.168.0.2/24;把F0/2口设置为三层路由口,IP地址为192.168.1.1/24;把F0/3口设置为三层路由口,IP地址为192.168.2.1/24;配置默认路由,方向为R1路由器的F0口;启用路由功能。
实验三数码管显示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数码管的显示原理;2、掌握数码管显示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内容1、编写数码管显示程序,循环显示0-F字符三、实验设备1、硬件:JX44B0实验板;PC机;JTAG仿真器;2、软件:PC机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ARM Developer Suite v1.2;Multi-ICE V2.2.5(Build1319);四、基础知识1、掌握在ADS集成开发环境中编写和调试程序的基本过程。
2、了解ARM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ARM 应用程序的框架结构;3、了解数码管的显示原理;五、实验说明1、LED显示原理发光二极管数码显示器简称LED显示器。
LED显示器具有耗电低、成本低、配置简单灵活、安装方便、耐震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之中。
7段LED由7个发光二极管按“日”字排列。
所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在一起称共阳极接法,阴极连接在一起称为共阴极接法。
一般共阴极可以不需要外接电阻。
其中各二极管的排列如上图在共阳极接法中,如果显示数字“5”,需要在a、c、d、f、g端加上高电压,其它加低电压。
这样如果按照h、g、f、e、d、c、b、a的顺序排列的话对应的码段是:6DH。
其它的字符同理可以得到。
2、数码管显示驱动、数码管显示驱动数码管的显示一般有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两大类,另外按照驱动方式又分串行驱动和并行驱动两种方式。
行驱动两种方式。
串行驱动主要是提供串-并转换,串行驱动主要是提供串-并转换,串行驱动主要是提供串-并转换,减少控制线数量;减少控制线数量;减少控制线数量;并行驱动对每一个段并行驱动对每一个段提供单独的驱动,电路相对简单。
这方面参看数字电路相关内容。
提供单独的驱动,电路相对简单。
这方面参看数字电路相关内容。
下面主要介绍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 1)静态显示:)静态显示: LED 数码管采用静态接口时,共阴极或共阳极节点连接在一起地或者接高电平。
三层交换实验报告三层交换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三层交换网络,探究其在数据传输中的优势和应用场景。
通过实验,我们将深入了解三层交换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以及网络性能的提升。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设备包括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PC机。
三层交换机采用了Cisco的Catalyst系列,路由器采用了Cisco的ISR系列。
PC机作为终端设备,用于发送和接收数据。
三、实验过程1. 配置三层交换机首先,我们需要在三层交换机上进行基本配置。
通过命令行界面,我们可以设置交换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这样,交换机就能够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2. 配置路由器接下来,我们需要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
通过命令行界面,我们可以设置路由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此外,我们还需要配置路由表,以便路由器能够正确地转发数据包。
3. 连接设备在完成配置后,我们需要将三层交换机、路由器和PC机进行连接。
通过使用网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局域网。
在局域网中,三层交换机负责交换数据包,路由器负责转发数据包,PC机作为终端设备进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4. 测试网络性能在搭建好网络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性能测试。
通过发送大量的数据包,我们可以测试网络的吞吐量和延迟。
三层交换机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根据目的IP地址来转发数据包,从而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而传统的二层交换机只能根据MAC 地址来转发数据包,效率较低。
四、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三层交换机在数据传输中的确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比于传统的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能够更快地转发数据包,从而提高了网络的传输效率。
此外,三层交换机还支持更多的网络协议,可以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三层交换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方法。
三层交换机在现代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将三层交换机应用于大型企业网络、数据中心等场景,以满足高速、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需求。
实验三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在经典控制理论中,采用时域分析法研究系统的性能,是一种比较准确和直观的分析法。
但是,在应用中也常会遇到一些困难。
其一,对于高阶系统,其性能指标不易确定;其二,难于研究参数和结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而频率响应法是应用频率特性研究自动控制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它弥补了时域分析分析法的某些不足。
一、实验目的1、掌握波特图的绘制方法及由波特图来确定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2、掌握实验方法测量系统的波特图。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ACC教学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原理及内容(一)实验原理1、频率特性当输入正弦信号时,线性系统的稳态响应具有随频率(w由0变至∞)而变化的特性。
根据控制系统对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可推算出系统在任意周期信号或非周期信号作用下的运动情况。
2、频率特性的表达方式(1)对数频率特性:又称波特图,它包含对数幅频和对数相频两条曲线。
(2)极坐标图(又称为乃奎斯特图)(3)对数幅相图(又称为尼克尔斯图)本次实验采用对数频率特性图来进行频率响应分析的研究。
实验中提供了两种实验测试方法: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二)实验内容1、间接频率特性测量方法用来测量闭环系统的开环特性,因为有些线性系统的开环时域响应曲线发散,幅值不易测量,可将其构成闭环反馈稳定系统后,通过测量信号源、反馈信号、误差信号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对象的开环频率特性。
①对象为积分环节:1/0.1S由于积分环节的开环时域响应曲线不收敛,稳态幅值无法测出,我们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将其构成闭环,根据闭环时的反馈及误差的相互关系,得出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
②将积分环节构成单位负反馈,模拟电路构成如图3.1-1图3.1-1③理论依据图3.1-1所示的开环频率特性为:采用对数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表示,则上式表示为:其中G(jw)为积分环节,所以只要将反馈信号、误差信号的幅值及相位按上式计算出来即可得积分环节的波特图。
④测量方式:实验采用间接测量方式,只须用两路表笔CHI和CH2来测量图3.1-1中的反馈测量点和误差测量点,通过移动游标,确定两路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和幅值关系,即可间接得出积分环节的波特图。
安装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安装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熟悉和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装过程,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1、实验设备:PC机2、实验软件:Windows 10操作系统安装光盘/U盘,备份工具三、实验步骤与操作过程1、准备安装光盘/U盘:将Windows 10操作系统安装光盘/U盘插入计算机的光驱/USB接口。
2、启动计算机:按下电源键,启动计算机,观察BIOS自检过程。
3、进入BIOS设置:在第一个屏幕上按下Del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根据计算机的型号可能会有所不同。
4、设置启动顺序:在BIOS设置界面中,找到启动顺序设置,将首选启动设备设置为光驱(CD-ROM)或U盘。
5、安装操作系统: a. 从光盘/U盘启动计算机,出现Windows 10的安装界面。
b. 选择安装语言和输入法,点击“下一步”。
c. 勾选“我接受许可条款”,点击“下一步”。
d. 选择安装类型(典型、自定义),本实验选择“自定义”。
e. 选择磁盘分区(需提前为硬盘分区),点击“下一步”。
f. 等待安装过程完成,期间可能需要重启计算机。
6、配置操作系统: a. 首次使用PC时,会出现个性化设置界面,包括输入用户名、计算机名称等。
b.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间和日期设置,点击“是”。
c. 选择计算机的当前位置(家庭、工作等),点击“下一步”。
d. 选择网络设置(需要连接互联网时选择“是的,我将连接Internet”,反之选择“不,我将使用本地计算机”)。
e. 点击“下一步”,等待系统配置完成。
7、完成安装: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点击“立即体验”进入Windows 10桌面。
8、备份系统:使用备份工具将新安装的操作系统备份到移动存储设备,以备将来需要恢复。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安装了Windows 10操作系统,并进行了基本的配置。
《软件工程导论》实验报告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项目成员:项目课题: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时间:2011年5月目录小组情况 (1)一、可行性分析报告 (2)1.1 引言 (2)1.1.1 编写目的 (2)1.1.2 背景 (2)1.2 可行性分析的前提 (3)1.2.1 要求 (3)1.2.2 开发目标 (3)1.2.3 条件、假定和限制 (3)1.2.4 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4)1.3 技术可行性 (4)1.3.1 简要描述 (4)1.3.2 与现有系统的优越性比较 (4)1.4 经济可行性 (5)1.4.1 成本 (5)1.4.2 效益 (5)1.5 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1.5.1 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6)1.5.2 操作可行性 (6)1.6 结论意见 (6)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7)2.1 背景材料 (7)2.2 功能需求分析 (7)2.2.1 管理员用户设置 (7)2.2.2 普通用户创建 (8)2.2.3 用户登录 (8)2.2.4 远程信息接收与传递 (8)2.2.5 信息提醒 (8)2.2.6 职工编号的判断 (9)2.2.7 职工工资的计算 (9)2.3 性能需求分析 (10)2.3.1 运行环境 (10)2.3.2 精度 (10)2.3.3 响应时间 (10)2.3.4 内存占用 (11)2.3.5 安全与更新 (11)2.3.6 故障处理 (11)三、数据流程图 (12)四、功能分析图 (13)4.1 员工工资标准模块 (13)4.2 工资统计模块 (13)4.3 财务处理模块 (13)4.4 职工工资查询模块 (13)4.5 登录用户管理模块 (14)4.6 人事管理模块 (14)4.7 员工出勤管理模块 (14)五、数据字典 (15)六、概要设计 (16)七、详细设计说明书 (17)7.1 编写目的 (17)7.2 背景 (17)7.3 系统的结构 (17)7.4 程序流程图 (18)7.4.1 用户注册 (18)7.4.2 用户登录 (20)7.4.3 人事管理 (21)7.4.4 员工工资查询 (21)7.4.5 员工出勤管理 (21)7.4.6 财务部管理 (22)7.5 程序部分代码 (23)7.5.1 用户注册 (23)7.5.2 用户登陆 (29)7.5.3 人事部管理 (33)7.5.4 财务部管理 (36)八、测试报告 (39)8.1 单元测试 (39)8.1.1 用户注册登陆测试 (39)8.1.2 人事部测试 (41)8.1.3 财务部测试 (44)8.2 黑盒测试 (45)8.2.1 测试用例表 (46)8.3 测试总结 (48)九、参考资料 (49)小组情况项目题目:学校内部工资管理系统项目成员:肖远昊、闫培、马瑞良、王高明项目负责人:王高明任务分配表一、可行性分析报告1.1 引言1.1.1 编写目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对问题进行研究,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可解。
实验教案}三、实验内容(按要求设计以下程序,并调试分析运行结果,此部分完成在实验报告上)1、设计程序sy3-1.c,要求打印小学九九乘法表。
算法分析:根据九九乘法表可知,该表共有9行,第i行有i个表达式,而且表达式中的操作数和行、列数相关,因此可以用嵌套的双重循环来实现,外循环控制行数(循环变量从1到9),内循环控制每行的表达式个数(循环变量从1变到i)。
参考答案:#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i,j;for(i=1;i<=9;i++){for(j=1;j<=i;j++)printf("%d*%d=%-5d",j,i,i*j);printf("\n");}}运行结果:2、设计程序sy3-2.c,要求编程计算x n,其中x和n均由键盘输入2。
算法分析:要计算x的n次方,即是n次x相乘,其中x可以是整型或实型,而n必须是整型;另外要考虑结果的类型,若x和n比较大,一般的int型容易产生溢出。
参考答案:# include <stdio.h>void main(){int i,n;float x,p=1; /*累乘器要赋初值1*/printf("Input x,n: ");scanf("%f,%d",&x,&n); /*以逗号分隔输入的已知数据x和n的值*/for(i=1;i<=n;i++)p=p*x;printf("%g^%d=%g\n",x,n,p);}运行结果:3、设计程序sy3-3.c,已知祖父年龄70岁,长孙20岁,次孙15岁,幼孙5岁,问要过多少年,三个孙子的年龄之和同祖父的年龄相等,试用单重循环结构编程实现。
4、设计程序sy3-4.c,有一数列:2/1,3/2,5/3,8/5,…求出这个数列的前10项之和。
实验一参数化草图绘制一、实验目的:1、了解Pro/E软件的基本操作。
2、掌握二维截面的绘制、编辑、及标注。
3、熟悉草图绘制中各命令的用法和作用。
二、实验设备PC机,配置:PIII450/内存128M/显卡TNT32M/硬盘10G以上。
局域网、Pro/ENGINEER4.0软件、投影仪。
三、实验内容1、熟悉草绘界面。
2、学会草绘截面的绘制和编辑。
3、学会草绘截面的几何约束及尺寸标注与修改。
4、草绘操作吊钩实例,如图1-1。
图1-1四、实验步骤:1、双击桌面的proe启动图标,进入proe软件界面,如图1-2所示。
图1-22、单击“文件”下拉菜单选“新建”按钮,弹出新建对话框,如图1-3所示。
图1-3在类型下选择“草绘”,在“名称”栏中输入“diaogou”,单击确定,进入草绘界面,如图1-4所示。
图1-43、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绘制两条中心线,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绘制两矩形并约束其关于竖直中心线对称。
吊钩柄部倒直角,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如图1-5所示。
图1-54、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以两条中心线的交点为圆心,绘制24的圆。
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做半径为R29的圆,再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约束其圆心在水平中心线上,与上一步圆心相距5个单位。
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吊钩柄部矩形分别和两圆倒角R36、R24。
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动态修剪面曲线,如图1-6所示。
图1-65、在图形左下侧做直径为48的圆。
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约束圆心和水平中心线相距9个单位;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约束和中心圆相外切。
任意做直径为28的圆,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约束圆心在水平中心线上,如图1-7所示。
图1-76、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在直径为28圆的右上位置单击,作为第一个圆角对象;在直径为48圆的右上位置单击,作为第二个圆角对象,单击草绘工具栏中的按钮,动态修剪截面曲线,结果如图1-8所示。
熟悉计算机硬件实验报告
计算机硬件实验报告通常涉及对计算机硬件组件的实际操作和
观察。
这些组件可能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
主板等。
在撰写这样的实验报告时,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的,例如是测试硬件性能、比较不
同硬件的性能差异或者观察硬件工作原理。
2. 实验环境,描述实验所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及其配置,包括CPU型号、内存容量、硬盘类型等。
3. 实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操作过程,包括对硬件的
安装、连接和设置。
4. 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例如不同
硬件配置下的性能表现、温度变化等。
5.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比较
不同硬件配置的优劣势,并提出可能的原因。
6. 实验总结,总结实验的主要内容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建议,并指出实验的局限性。
在撰写实验报告时,需要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尽量使用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注意描述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此外,报告应当清晰、简练,图表应当配有清晰的标注和说明。
最后,对于实验中的任何偏差或异常情况,也需要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讨论。
《机器人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的多项式插值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关节空间轨迹的多项式插值方法;2.了解关节空间轨迹的插值计算和笛卡尔空间路径轨迹规划的区别; 3.根据关节空间轨迹的要求编程实现轨迹规划。
4.熟练Matlab 语言编程。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PC 机一台(含“Matlab ”软件)、USB 数据采集卡、37针通信线1根、16芯数据排线、USB 接口线。
三、实验原理机器人作业路径点通常由工具坐标系{T}相对于工作坐标系{S)的位姿来表示,因此,在关节空间中进行轨迹规划:首先需要将每个作业路径点向关节空间变换,即用逆运动学方法把路径点转换成关节角度值,或称关节路径点;然后,为每个关节相应的关节路径点拟合光滑函数;这些关节函数分别描述了机器人各关节从起始点开始,依次通过路径点,最后到达某目标点的运动轨迹。
由于每个关节在相应路径段运行的时间相同,这样就保证了所有关节都将同时到达路径点和目标点,从而也保证了工具坐标系在各路径点具有预期的位姿。
设关节在t 0=0时刻的值是起始关节角度0θ,在终止时刻f t 的值是终止关节角度θf 。
运动轨迹的描述,可用经过起始点关节角度与终止点关节角度的一个平滑插值函数()θt 来表显然,有许多平滑函数可作为关节插值函数。
1. 线性插值如图1,关节空间线性插值的轨迹函数可以表示为:()00=+−f ft t t θθθθ (1)线性插值相比其他插值方式,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
图1线性函数插值图单纯线性插值会导致起始点和终止点的关节运动速度不连续,这意味着会产生无穷大的加速度,将给两端点造成刚性冲击,因此可以考虑分别在起点和终点处的邻域内增加一段抛物线的“缓冲区段”,即用抛物线与直线连接起来。
2.用抛物线过渡的线性插值如图2所示。
设两端的抛物线轨迹具有相同的持续时间a t ,具有大小相同而符号相反的恒加速度θ。
对于这种路径规划存在有多个解,其轨迹不唯一。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熟悉静态RAM的读写操作方法。
3. 了解静态RAM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静态随机存储器(RAM)是一种易失性存储器,它可以在断电后保持数据。
与动态RAM(DRAM)相比,静态RAM具有读写速度快、功耗低等优点。
本实验使用的静态RAM芯片为6116,其容量为2K×8位。
三、实验设备1. 实验箱2. PC机3. 6116静态RAM芯片4. 时序单元5. 读写控制逻辑电路6. 数据总线7. 地址总线8. LED灯四、实验内容1. 连接电路根据实验原理图,将6116静态RAM芯片、时序单元、读写控制逻辑电路、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连接起来。
确保所有连接正确无误。
2. 初始化在实验开始前,将6116静态RAM芯片的所有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初始化为高阻态。
3. 写操作(1)设置片选信号(CS)为低电平,表示选中6116静态RAM芯片。
(2)设置写使能信号(WE)为低电平,表示进行写操作。
(3)设置地址线,指定要写入数据的存储单元地址。
(4)设置数据线,将要写入的数据写入指定存储单元。
(5)等待时序单元产生的写脉冲信号(T3)完成数据写入。
4. 读操作(1)设置片选信号(CS)为低电平,表示选中6116静态RAM芯片。
(2)设置读使能信号(OE)为低电平,表示进行读操作。
(3)设置地址线,指定要读取数据的存储单元地址。
(4)等待时序单元产生的读脉冲信号(T2)完成数据读取。
(5)读取数据线上的数据,即可得到指定存储单元的数据。
5. 验证通过LED灯显示数据总线上的数据,验证读写操作是否成功。
五、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原理图连接电路。
2. 初始化电路。
3. 执行写操作,将数据写入指定存储单元。
4. 执行读操作,读取指定存储单元的数据。
5. 观察LED灯显示的数据,验证读写操作是否成功。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通过LED灯显示的数据验证了写操作和读操作的成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