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与归纳-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大全
- 格式:docx
- 大小:25.73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上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六年级上学期的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有关自然和科学的
知识。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
忆这些内容。
一、植物的结构与生长
1. 植物的结构部分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根负责吸收水分和
养分,茎支撑植物并输送水分和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花
进行有性生殖,果实是花的成熟形态。
2. 植物的生长需要光、水和养分。光合作用是植物制造食物的过程,需要光能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氧气。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
3.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有性和无性。有性繁殖通过花进行,受
精后形成种子。无性繁殖通过根茎、茎叶或花轴等部位进行,不需要
花和种子。
4. 植物对外界的环境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阳光、水、温度和土
壤的变化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
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 动物的结构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不同种类的动物在结构上
有所差异,适应了各自的生活方式。
2. 动物根据其食物来源分为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不同
的食物需要不同的消化系统来将其转化为能量。
3. 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两种:行走和飞行。行走是动物通过四肢的运
动来改变位置,飞行是动物利用翅膀在空中飞行。
4.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有性和无性。有性繁殖通过交配和生育
后代实现,无性繁殖通过分裂、发芽等方式进行。
5. 动物也会对环境的变化做出适应。气温、饮食和栖息地的改变可
能影响到动物的生存。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的分子间距离和运动状态
不同,导致了它们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六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如生物、物理、化学等。以下将对这些科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
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一、生物知识点
1. 细胞与组织: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根据形态和功能的
不同划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组织是由相同或相似的细胞按照一
定方式组织在一起而形成的。
2. 动物的繁殖与生长:动物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卵生、胎生
和产卵等。动物的生长是指自身体积和质量的增大,通常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和成年期。
3. 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植物的生长过程涉及光合作用、纤维素合成等,主要通过水和养分的吸收来实现。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
和无性生殖,例如花果结实和茎、叶的变态生长等。
二、物理知识点
1. 声音和光线: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空气等介质传播。
光线是一种电磁波,可被物体反射、折射和吸收。
2. 电与磁:电是由电荷带来的电现象,分为静电和电流。磁是由磁
性物质带来的磁现象,通过磁力的作用可以实现吸附和排斥。
3. 热与温度:热是物体内部能量的一种形式,热传递可以通过导热、对流和辐射等方式实现。温度是衡量物体热能状态的物理量,常用摄
氏度表示。
三、化学知识点
1.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包括元素和
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类的物质混合而成。
2.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
在物理过程中可以发生状态变化,如固体溶解于液体中形成溶液。物
6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结构分类
1、物质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元素:由原子组成的基本物质,无法再分解。
3、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其中的原子存在化学键的
物质,可以水解分解。
4、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其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二)物质的性质
1、实质性质:质量、重量、密度、熔点、沸点、粘度等。
2、可感定性质:如发光、颜色、气味、电性等。
3、变化性质:如溶解性、沉淀性、可燃性、破裂性、机械性等。
(三)物质的特征及表现与反应
1、反应的特征:不同物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如热反应、光反应、
电反应、水解反应、合成反应等。
2、表现和反应: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会发生无色气体、气态熔融物、水溶液和沉淀物等反应现象。
(四)气体
1、气体的组成:由原子或离子组成,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化学键,即气
体都是无色无味的物质。
2、气体的特征:气体可以被压缩,体积可以变大,改变压强可以改变密度。
3、气体的应用:由于气体的特性,我们在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六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归纳
六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物理科学等。以下是对本册科学课程的重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复习。
一、生命科学
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种子发芽的条件:水分、温度、光照。
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利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造食物。
植物的生长周期:种子→幼苗→成熟植物→开花结果→种子。
动物的生命周期:
昆虫的生命周期:卵→幼虫→蛹→成虫。
哺乳动物的生命周期:胎儿→出生→幼崽→成年。
生物多样性:
生物的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科学研究。
二、地球与空间科学
地球的结构:
地壳、地幔、外核、内核。
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地壳被分为多个板块,这些板块会相互碰撞、分开或滑动。
地球的自然现象:
地震: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导致。
火山:地壳中熔岩和气体通过裂缝或火山口喷出。
太阳与太阳系:
太阳的结构与特点:核心、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太阳系的主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物理科学
力与运动:
力的定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的类型:推力与拉力。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热与能量: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电与磁:
静电现象:电荷的积累与释放。
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
磁铁的性质:吸引铁质物体,有北极和南极。
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方式
–根据物质的来源可分为自然界物质和人工合成物质;
–根据物质的形态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金属
–金属的性质:导电性好、延展性高、有光泽等;
–金属的用途:制作器具、建筑材料等。
•非金属
–非金属的性质:一般没有金属光泽、脆、不导电等;
–非金属的用途:制作绝缘材料、食用等。
三、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的结构
–由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元件组成。
•集成电路的作用
–在电子产品中起到控制、信号传输等功能。
四、生物的组成
•生物的组成
–细胞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组成。
•生物体的特点
–可自主生长、代谢活动、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
五、生物的分类
•生物的分类方式
–分为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界和古细菌界等。
•生物之间的关系
–生物之间形成食物链、食物网等相互依存的关系。
六、灯的工作原理
•灯的原理
–灯是利用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器具,主要有白炽灯、荧光灯和LED灯等。
•灯的结构
–通常由灯泡、灯丝、镇流器等部分组成。
以上便是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科版新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1课放大镜
1、比较放大镜的镜片、玻璃片和近视眼镜的镜片
(1)放大镜中央厚、边缘薄,能放大图像。
(2)玻璃片无厚薄,不能放大图像。
(3)近视眼镜镜片中央薄、边缘厚,不能放大图像。
2、放大镜的镜片是透明的,且中央厚、边缘薄。
3、不同放大倍数镜片的凸度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
4、我们可以用一个烧杯、烧瓶、玻璃杯和矿泉水瓶等中央厚、边缘薄的透明容器加满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也可以在透明的塑料膜或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制作成一个放大镜。
5、放大镜的镜片又叫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又叫凹透镜。
6、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1)方法一:保持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2)方法二:把放大镜移至眼前,移动物体,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第2课怎样放的更大
1、一个凸透镜的放大倍数是有限的,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放得更大。
2、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1)制作方法:①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②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这两个凸透镜之间的距离。③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2)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近时,图像清晰但放大的倍数较小;当放大镜离书本较远时,图像模糊但放大的倍数较大;必须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位置上的图像是清晰的,放大倍数也相对较大。(3)组合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大于其中任意一个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汇总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一课《放大镜》
1.放大镜可以把物体图像放大。
2.放大镜的特点是透明、中间厚,边缘薄,所以放大镜又叫凸透镜。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IE o
4.老花眼镜是运用凸透镜制作的,近视眼镜是运用凹透镜制作的。
第二课《怎样放得更大》
1.自制简易显微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是用一个放大镜把另外一个放大镜放大的图像进一步放大。
2.显微镜主要分为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光学显微镜里,靠近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且赞。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两块凸透镜的放大倍数,即物镜1的倍数X目镜的倍数。
第三课《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1.使用放大镜能够看清许多用肉眼观察不清的细微之处,使用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的细微结构。
2.蝴蝶的翅膀是由许多彩色的小缝左组成,其实是扁平的细毛。
第四课《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物体必须制成覆而透明的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2.使用显微镜时要礴蚯,用左眼看目镜进行观察,右眼协助记录。
3.1663年英国科学家到电朝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软木的薄片,发现了许多小房间一样的结构,把它命名为细胞。
4.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视野就越4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量就越少,但细节越明显。
第五课《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
1.自然界中的大多数的生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是生物体最基本的功Jit和结构单位。
2.植物的叶表皮上有气孔,它的主要作用是蒸腾和呼吸.
3.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生长发育、繁殖遗传、运动、排泄等功能。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 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分散状态:固体、液体、气体。
2.物质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物质的性质:颜色、气味、味道、溶解度等。
4.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二、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和化学方程式
1.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水、盐、糖等。
2.化学方程式的写法与意义。
3.物质的化学反应:酸碱中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三、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1.植物的结构:根、茎、叶。
2.动物的结构:头、躯干、四肢。
3.生物的生存方式:捕食、寄生、共生等。
4.生物的呼吸、消化、运输等功能。
四、能量与运动
1.能量的来源:太阳能、化学能等。
2.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3.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等。
4.运动中的力:重力、摩擦力等。
五、物体的性质和运动
1.重力的作用:引力、重力加速度等。
2.惯性与动能的关系。
3.物体的浮力:浸没、浮起等。
4.物体的自转与公转。
六、地球与环境
1.地球的构造:地核、地幔、地壳等。
2.大气层的组成与功能。
3.地球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
4.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
以上就是六年级科学上册必背的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的掌握,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勇敢探索,成为具有科学精神的未来科学家!
六年级上册科学总结知识点
科学学习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六年级上册科学课
程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以下是对六年级上
册科学课程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一、物质和能量
1. 物质的性质
物质有三态:固态、液态和气态。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
如金属可以导电、塑料可以塑性变形等。
2. 物质的分离和组合
物质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进行分离和组合。例如,通过过
滤可以分离固体和液体混合物,通过溶解可以将固体溶解于液体。
3. 能量的转化
能量可以在物质之间进行转化。例如,光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电能可以转化为光能等。
二、生物多样性
1. 动物的分类
动物根据不同特征和习性可以进行分类。常见的动物分类有鸟类、昆虫类、哺乳动物等。
2. 植物的分类
植物也可以根据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如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3. 动植物的适应性
不同动植物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可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例如,沙漠中的植物具有耐旱的特点,水中的鱼类具有呼吸器官适应水中生活等。
三、天体与地球
1. 星星和星座
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星星,并将它们组成不同的星座。星座是人们根据星星的位置和形状组合而成的。
2. 地球的运动
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运动。自转使得地球有昼夜交替,公转使得地球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
3. 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卫星
太阳系中有八颗行星,其中地球是我们所在的行星。行星围绕太阳运动,而卫星则围绕行星运动。
四、生物的生长与繁殖
1. 动物的生长与变化
动物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生长阶段,如幼年期、成年期等。一些节肢动物还会进行蜕皮。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一、单元一:微观世界
1、原子和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的原子组成的,是物质的最小单位。
2、显微镜下的世界: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细小的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和分子。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在1000倍左右,而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超过100万倍。
3、物质的构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4、原子和分子的模型:模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结构。例如,球棒模型可以用来表示原子的结构,而比例模型则可以用来表示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二、单元二:地球探索
1、地球的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组成。地壳是地球表面最外层的部分,包括岩石、土壤和海洋。
2、地球的年龄:地球的年龄可以通过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来推算,
大约是45亿年。
3、地壳运动:地壳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地幔上移动,形成山脉、峡谷和海沟等地形。
4、地球的磁场: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的电流产生的。地核中的金属流体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电流,从而形成地球的磁场。
三、单元三:生物研究
1、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其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分类。分类学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2、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多种形式和种类。生物的多样性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3、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每个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命周期,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
4、生物的适应性:生物的适应性是指生物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例如,沙漠中的骆驼可以在没有水源的情况下生存,而北极熊的厚毛皮可以抵御寒冷的环境。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
结
本文档旨在总结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一、自然界的组成
1. 自然界包括非生命界和生命界两个部分。
2. 非生命界包括天然资源(如水、空气、土壤等)、物质与能量转化等内容。
3. 生命界包括植物界、动物界和微生物界。
二、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1. 植物可以分为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和半水生植物三类。
2. 植物的特征包括有机体构造特点、生长方式和繁殖方式等。
三、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1. 动物可以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类。
2. 脊椎动物的特征包括有脊椎骨、发达的神经系统和高度进化的器官系统等。
3. 无脊椎动物根据体节数目的不同可分为昆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类别。
四、生态环境保护
1. 生态环境保护是指保护自然界的资源、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活动。
2. 生态环境保护需要人们共同关注和努力,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推广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五、常见天体现象
1. 太阳、地球和月亮是我们的太阳系中最常见的天体。
2. 太阳的特点包括光和热的来源,以及对地球生命的重要性。
3. 地球的特点包括蓝色的水,土壤和大气的组成等。
4. 月亮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对地球的引力和潮汐有影响。
六、地球运动与季节变化
1. 地球自转是地球自身绕地轴旋转的运动,造成日夜的交替。
2.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运动,造成季节的变化。
3. 地球倾斜是地球地轴相对于公转轨道倾斜的原因,导致不同季节的出现。
七、水的循环与自来水的利用
1. 水的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的流动、蒸发和降水等过程。
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
1、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中、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菌,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2、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命体,通常要借助显微镜才可以看清楚。
3、荷兰人列文虎克发现了微生物,并制作了显微镜
4、自制酸奶的步骤
5、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名为乳酸菌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6、细菌体积微小,几万个细菌合在一起才有那么粗,他们有三种基本形态:杆菌、球菌、螺旋菌。
7、细菌也要吃食物,有的细菌利用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的细菌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
8、细菌的繁殖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
9、细菌的功:利用细菌生产新的食物,利用细菌生产药品和生物塑料。
过:有的细菌会致病。
10、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11、青梅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12、胡克发现了细胞。
13、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14、自已动手做酸奶的方法如下:
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
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
1、按照火山活动的历史,可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
2、古代的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天圆地方”的猜想。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小草和大树
1、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有些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小草的相同特点茎枝柔软、植株小、寿命短大树的相同特点茎枝坚硬、直立、寿命长
3、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4、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5、①海带②杨树③爬山虎④仙人掌⑤柳树
⑥长豆角⑦芦苇⑧黄瓜
1、水生植物①⑦
2、攀爬植物③⑥
3、木本植物②⑤
4、耐旱植物④
5、草本植物①③④⑥⑦⑧
6、不开花的植物有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7、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解剖。二、植物博览会
1、银杏白果树、公孙树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级保护植物
3、主要观赏植物郁金香、枸骨、马尾松、猪笼草、含羞草用途广泛的经济作物大豆粮食作物大豆、玉米、水稻寄生植物金灯藤珍稀植物银杏、珙桐最新栽培植物方形西瓜、转基因番茄
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
三、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北美红雀钳子沙椎鸟镊子鹈鹕汤匙秃鹫起钉器
4、赫胥黎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
四、品种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根
用的力就大。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旋进去就越省力。
12、写出自行车上的两个简单机械和作用。①车阐,杠杆,刹车②脚蹬子,轮轴带动车轮。
13、房屋里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
14、改变薄板形材料的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宽度而增加了材料的厚度。虽然减少材料的宽度降低了一些抗弯曲能力,但增加了厚度,就大大增强了材料的抗弯曲能力。
15、画出两种抗弯曲能力最强的两种形状。
16、什么叫做拱形?像“︵”形弯曲的纸的形状叫做拱形。
17、古代城门为什么做成拱形?①因为拱形抗弯曲能力强。②因为美观。
18、为什么拱形能承重?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拱形各部分相互紧密。
20、怎样才能使拱形承受更大的重量?拱形受压会产生一个向外的推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量。
21、圆顶形与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特点是什么?圆顶形可以看成拱形的组合。它有拱形承载压力大的特点,而不产生向外推的力。
22、球形和拱形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球形的优点是什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可以看成拱形,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23、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板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24、举出生物体中的拱形?①头骨②鸡蛋③乌龟的壳。
25、什么叫框架结构?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
26、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27、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28、框架结构铁塔的特点: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空气阻力小。
29、钢缆能承受巨大的拉力,人们用它建造钢索桥,大大增加了桥的跨越能力。长江江阴大桥,跨度达1385米,每根主钢缆是两万多根钢丝,要承受万吨的拉力。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科学知识点总结(六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知识点:
1. 植物的组成:根、茎、叶、花、果实;
2. 植物的繁殖: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3. 动物的分类: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
4. 动物的特征:植食性、肉食性和杂食性;
5. 化学变化与生活:燃烧、腐烂、变形等;
6. 环境保护: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二、物理学知识点:
1. 引力和重力:地球引力、重力的作用;
2. 测量长度和时间:长度的测量、时间单位的换算;
3. 物体的运动:匀速运动、加速运动、停止运动等;
4. 磁感线和磁铁:磁场的产生、磁感线的方向等;
5. 电流和电路:电流的产生、电路的组成等;
6. 太阳能和地热能:太阳能的利用、地热能的利用等。
三、化学知识点:
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特征;
2.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 酸和碱:酸性物质、碱性物质、酸碱中和反应等;
4. 空气、水和溶液:空气的组成、水的重要性、溶液的形成等;
5. 金属和非金属:常见金属和非金属的特征;
6. 化学实验:实验操作、观察结果和实验小结。
四、地理知识点:
1. 地球和地球仪:地球的形状、地球仪的使用;
2. 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大洲的位置、中国的山脉和河流等;
3. 气候和气象:气象仪器、气候带、气象预报等;
4.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喷发和台风等;
5. 交通运输:陆上、水上、空中交通运输的方式;
6. 我国的人口:人口分布、人口变化和人口问题。
五、生活常识:
1. 饮食营养: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
2. 疾病预防和健康:传染病的预防、个人卫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