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王琦的生平经历及注释学成就
- 格式:pdf
- 大小:683.49 KB
- 文档页数:10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
注释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
忆:想念。
山东:王维迁居于蒲县(今山西永济县),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yú):一种香草,即草决明。
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巍巍长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却在迢迢远方。
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内不觉遥远。
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觉就像近邻一样。
岔道分手,实在不用儿女情长,泪洒衣裳。
注释少府:官名。
之:到、往。
蜀州:今四川崇州。
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
辅,护卫。
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
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
这里泛指蜀川。
辅三秦:一作“俯西秦”。
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同:一作“俱”。
宦(huàn)游:出外做官。
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
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
比邻:并邻,近邻。
无为:无须、不必。
歧(qí)路:岔路。
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清朝高士奇的简介
清朝高士奇:
一、基本资料
1.生卒时间:清朝高士奇:1696年生于山东济宁,1764年去世于湖南芷江。
2.祖籍:山东济宁
3.父亲:高薪莲
4.民族:汉族
二、学习背景
1.受教育:历经山东昭代学院、河口书院、冯万章书院、赵家庄园学校考英语、数学和农学科、经济学科。
2.曾出任粤北书院校长、天津实验学校校长。
3.受过清朝政府的特殊培养,历任扬州管理学校校长、韦卞任及官圣任房务院名誉总管、旧罗任两宫元帅官等职位。
三、成就辉煌
1.1720年《山东入京诗稿》《节装编》、1730年《国防补》;
2.1733年受清朝政府委托,编著《仰拱训令》;
3.1734年受任疆土报告、《司空略建》;
4.1740年受任续编《九科遴官抉鉴》《粤舆通鉴》;
5.1741年受任出版《团练统编》、《江浙利民论》;
6.1762年,凌烟阁赐拟《清朝高士诗文集》。
四、思想本领
1.唐宋诗文千古传,是清朝经典文学的瑰宝;
2.灵活运用辩说文的理论和方法,将典故引入美学论述之中,使论述点面结合;
3.力图运用明清伦理思想丰富自己的文笔;
4.思想深邃,句子精辟,意蕴盎然;
5.文笔多元,能处理前人勾搭的流传习题,也能创造出新的题材;
6.满腹经纶、语言新颖,曾被文坛赞誉为“小说的宗师”。
五、其他著作
1.《山东入京诗稿》
2.《节装编》
3.《国防补》
4.《仰拱训令》
5.《司空略建》
6.《九科遴官抉鉴》
7.《粤舆通鉴》
8.《团练统编》
9.《江浙利民论》
10.《清朝高士诗文集》。
清刻李白集述要王永波【摘要】清代对李白集的编刻情况相对简单,主要有明人编纂李集刊刻、清人注释李集、清人重编李集,以及据两种宋本覆刻.主要成就体现在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三十六卷及李调元、邓在珩编订《李太白全集》十六卷上.这些代表了清人李白研究的主要成绩.此外,因为宋版原刻本今已佚失,清代覆刻的两种宋版李白集对保存李白集文献起到了积极作用.【期刊名称】《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36)006【总页数】4页(P14-17)【关键词】清代;李白集;刊刻;流传【作者】王永波【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2;G239.29清代是李白集版刻史上的余晖时期,虽不能与宋元明三期盛况相比,但也自有特色,产生了一些有名的刻本。
从现存版本来看,有清一代刊刻李白集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明人编纂李集刊刻、清人注释李集、清人重编李集,以及据宋本重刻,反映了清刻李白集的多种形态。
明末浙江海盐人胡震亨潜心搜集唐诗,编纂成《唐音统签》一千零三十三卷,成为清编《全唐诗》重要的文献来源。
后又从《唐音统签》中单独抽出李、杜诗,加以注释和评论,成《李杜诗通》六十一卷,其中《李诗通》二十一卷、《杜诗通》四十卷。
《唐音统签》已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影印出版,其卷一百五十一至一百七十为胡氏注李白诗,卷一百七十一为附录,其内容与《李诗通》基本相同。
据书前胡震亨子胡夏客识语可知,胡氏从崇祯八年(1635)开始编撰《李杜诗通》,至崇祯十五年(1642)完成,前后花了七年时间,可谓精心之作。
因明末战乱,《李杜诗通》书成后未及刊印,稿本存放在山寺中,直到清顺治七年(1650)始得刊行,世人才得以一睹其面目。
胡氏稿本后辗转多处,民国时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今存该所傅斯年图书馆。
《李诗通》《杜诗通》二书合刊,但“后者多为转述他人之评语,如郑继之、刘辰翁、黄希、黄鹤的注解随处可见,因而学术价值远不如《李诗通》”[1]250。
清代诗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清代诗学的定义清代诗学是指清朝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它是在唐宋诗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后世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代诗学主要包括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时期的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其中以康熙和乾隆两朝最为重要。
清代诗学的代表人物有吴炳、纪晓岚、袁枚、袁宏道、郑板桥等。
二、清代诗学的代表人物1. 吴炳(1667-1749)吴炳,字省观,号鲸山,浙江余姚人。
他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诗论家,以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而著称。
他的代表作品有《西湖百咏》等,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他还著有《文心雕龙补遗》等诗论著作,对清代诗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纪晓岚(JIXIAOLAN)纪晓岚(JIXIAOLAN),清朝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诗论家,他是乾隆时期诗坛上的名流。
他的代表作有《纪重编诗话稿》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3. 袁枚(1716-1797)袁枚,字应齐,号直斋,清代诗人和诗论家,他的代表作有《随园诗话》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对清代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 袁宏道(1714-1973)袁宏道,字果堂,清代诗人和诗论家,他的代表作有《诗法述要》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清代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5. 郑板桥(1693-1765)郑板桥,字子介,号板桥,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艺术家,他的代表作有《板桥诗话》等,他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对清代诗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清代诗学的主要特点1. 复古倡导清代诗学提倡“复古”、“崇古”,主张以唐宋诗为典范,提倡古体诗,推崇古典诗风。
2. 文学继承清代诗学在继承唐宋诗学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学需求,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
3. 文学多样化清代诗学在诗歌创作和诗论研究上采用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形式,形成了多样化的诗歌表达方式。
清朝经学家王闿运生平简介王闿运,晚清经学家、文学家。
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
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
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清朝经学家王闿运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王闿运生平简介王闿运生平及其成就: 王闿运的先祖是在明代从江西徙居至湖南的衡阳西乡,居住了数世之后,搬到了湘潭城外。
王闿运出生在道光十三年的时候,他少年时候就成为了一个孤儿,是被叔父抚养长大。
王闿运自幼资质愚钝,但是他十分的好学。
王闿运曾经应邀于四川的总督丁宝桢,来到成都,他担任了尊经书院的山长,一直以来他既爱护学生,又对他们要求严格。
王闿运每天都会有日记,每月都有一些课卷。
廖平和戴光等优秀的人才都是出其他的门下。
王闿运后来回到了湖南,他先后主持了长沙的思贤讲舍,衡州的船山书院。
在光绪二十八年的时候,王闿运主办了南昌的高等学堂,但不久又辞退回湘,在湘绮楼进行讲学和授徒。
他的成就是前后得弟子多达数千人,有门生满天下的美誉,让人敬佩。
王闿运在经学方面的成就是为使后人们有所解悟,更发蒙悦心,他的著作和文字犹如汪洋纵肆,颇具有庄子所写散文的风格。
王闿运这种治学之法,对当时的树立正确的学风是具有一定的影响。
王闿运在史学方面的成就中,最让他得意的史学著作应该是当时应曾国荃之请而著写的,反映了湘军的完整历史,著作名字叫作《湘军志》。
为写这本书,他除了亲身所经历以及走访口碑之外,还设法去借阅了军机处的许多的档案,并请人去制作了地图,先后整整花了7年的时间才完稿。
王闿运的弟子王闿运,字为壬秋,号为湘绮,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以及教育家。
王闿运是我们湖南省的湘潭县人。
他曾经四处去讲学,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清末时期,他被受任于翰林院,到了辛亥革命后,王闿运曾任当时清史馆的馆长。
我国近代著名的洋务派人物——张之洞,他在四川学政的时候,兴办了尊经书院,更聘请了王闿运作为老师。
当时有“蜀才”五少年,分别是杨锐和廖平,张祥龄和彭毓嵩,以及毛瀚丰,他们都是尊经书院的优秀学生,自然也是名师王闿运的得意门生,师生之间不时会有学术的争鸣,所以民主的气氛很是浓厚。
清代著名诗人名录在清代文坛上,有许多著名的诗人,他们用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为这个时代增添了光彩。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几位清代著名诗人,带您领略他们的诗歌之美。
1. 龚自珍(1792-1841)龚自珍是清代文坛上备受推崇的诗人之一。
他的《己亥杂诗》是他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其中表达了他对社会变革的关切和对民族命运的思考。
龚自珍以其文笔纯熟、意境深远而闻名于世。
2. 林则徐(1785-1850)作为一位清代文人政治家,林则徐除了在政治上有卓越的成就外,他的文学才华也是备受瞩目的。
他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文中,他以豪迈慷慨的笔调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他的诗词才华和爱国情怀。
3. 曾国藩(1811-1872)曾国藩是清代乾隆末年至同治朝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永州卢氏本吴氏为楚三首》被誉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首诗以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发了他对家乡沧桑的思念之情,流露出他对家国忠诚的情感。
4. 杨慎(1839-1911)清末民初的杨慎是一位多产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通过对大江长河的描绘,抒发了他对北国河山的深情。
5. 郑板桥(1693-1765)虽然郑板桥的主要活跃时间是清代康雍乾盛世的时期,但其在清代文坛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他的《满江红·怒发冲冠》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岳飞英勇抗金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忠诚与正义的赞美。
以上是我们为您介绍的几位清代著名诗人,他们各自以独特的文风和才华横溢的作品,在清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们的诗歌承载了对社会变革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家乡、家人和忠诚正义的情感赞美。
通过阅读他们的作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清代文学的辉煌,感受到诗歌之美的独特魅力。
清名人的合并称谓一•吴中七子吴中七子是清代七位著名诗人、文学家钱大昕、曹仁虎、王昶、赵文哲、王鸣盛、吴泰来、黄文莲的并称。
清代文学家钱大昕、曹仁虎、王昶、赵文哲、王鸣盛、吴泰来、黄文莲等人都是江苏嘉定、青浦(今上海市)一带人,且以文学词章齐名,被沈德潜推为吴中七子”。
其中以钱大昕、曹仁虎、王昶三人成就最高。
1. 钱大昕(1728〜1804年):字晓徵,一字及之,号辛楣,又号竹汀,晚号潜研老人。
史学家、汉学家,学者,诗文家。
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人)。
博学多才,无所不精,凡经史文义、音韵训诂、职官典制、金石历算等,他都有很深的认识。
他能诗能文,以辞章服众,是七子之中著述最多的。
也精于史学和考据学,他曾因参修《大清一统志》、《续文献通考》、《续通志》,被乾隆帝赏识。
曾发现古音韵的重要规律,总结并发展了吴派”考据学的成就,受当时学者推崇,影响很大。
主要著述有《二十二史考异》、《潜研堂堂文集》等。
2 •曹仁虎(1731〜1787年):字来殷(一作殷来),号习庵,江苏嘉定人。
酷爱读书,辨悟通达。
博闻强记,年少时写文章已很有名,被人称为异才”,做过侍读学士,朝廷里的文浩典册,多出于他的手笔,他的诗传播海外,在日本国尤为出名。
3 .王昶(1725〜1806年):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
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进士,归入选班,历任吏部员外郎、按察使、布政使、刑部右侍郎等职。
工于诗词、古文,曾参与编纂《大清一统志》、《续三通》等书。
精于经学、金石,编有《金石萃编》。
著有《春融堂集》,辑有《明词综》、《国朝词综》、《湖海诗传》、《湖海文传》等书。
4 .赵文哲(1725~1773年):字升之,一作损之,号璞庵,上海人。
乾隆时进士,召试赐举人授中书,曾任内阁中书、军机大学士、户部主事等职。
他天资过人,文风工整而不过于雕琢。
诗文瑰玮绝丽,工书法,墨迹近乎王羲之。
著有《媕雅堂》等集。
5 .王鸣盛(1722~1797年):字凤喈,号礼堂,又号西庄,晚年号西沚。
清朝的高士奇的简介
高士奇(1712-1772),清朝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也是学者,清
代大臣、总理李松芹的侄子。
1、生平简介
高士奇,字令弼,义利(yì lì)斋主人,号维兮,有宝梨园和昌乐县一
枝垂云,原籍山东。
曾就学于西周学者林序,熟悉传统经典文学和书法,擅长小说文学,著有《虞美人集》《古今离恨行》《古今宋词会》等文学作品,得到西清文学家王之涣的赞赏。
2、创作成就
高士奇是18世纪内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影响下,清末『兴文字家』中的
一面旗帜,他以古典清文作品脱俗进步,表达了新的精神世界。
他的
文字清新婉转,书法清丽潇洒,绘画袭宗模刻,艺术风格独具一格,
深得王之涣等文学家的青睐与赞赏。
3、贡献与意义
高士奇以重视读书,提倡教育,改革书法,弘扬文学等被誉为『四贤』,把他的文学理性主义思想体现在文字笔墨和风格上,影响了晚
清的文学发展。
另外,他改制了清朝邮政,成为邮政由封建到近代化发展的先行者,对古代中国的邮政实施了重要改进,开创了一种类型的公共服务系统。
4、历史地位
作为清朝文人中的佼佼者,高士奇在文学创作、诗词书法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推动了当时文坛的变革,改革了清朝邮政,他的贡献间接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政府的效率,他是清朝学者、月令派诗人中最杰出的代表。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硕士(教育硕士)研究生学期作业(论文)专用封面 作业(论文)题目: 所修课程名称: 修课程时间: 年 月至 年 月 完成作业(论文)日期: 年 月 任课教师打分: 任课教师评阅意见: 任课教师签名: 年 月 日__________________学院__________级___________专业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书目提要诗话类一、《唐才子传》,十卷(中华书局,1987)元·辛文房撰,傅璇琮等校笺。
按《四库提要》:“辛文房字良史,西域人。
其始末不见于史传。
惟陆友仁《研北杂志》称其能诗,与王执谦齐名。
”是书原本凡十卷,全数收入明编《永乐大典》,至清乾隆修撰《四库全书》时,已散佚不全,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得八卷,共二百四十三人。
然,辛文房《唐才子传》原本十卷传入日本,得以流存。
后清光绪年间杨守敬从日本访得,遵义黎庶昌以珂罗版影印了出来,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好的版本。
《唐才子传校笺》即以此为底本,校以五山本、正保本、《佚存》本、《四库》本、三间本、《指海》本,而所见其他版本,质量较劣,皆不取。
故该本校订精审,堪称定本。
笺证的重点在探索史料来源、纠正史实错误、补考原书未备的重要事迹,以全书所收尽四百位唐代重要诗人的生平事迹、诗人创作、作品流传等基本史料来龙去脉、是非真伪的逐条考证,起到了有唐一代诗人事迹资料库的作用。
二、《唐音癸签》十三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明·胡震亨撰。
胡震亨,浙江海盐县城内虹桥里人。
生于明穆宗隆庆三年己巳(1569),卒于(1645).十八岁中秀才,此后考进士不第。
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选授故城县教谕;万历四十六年知德州,崇祯十年知定州,后为兵部职方司员外郎。
《唐音癸签》是胡震亨研究唐诗心得的结晶,共十三卷,卷一为体凡,卷二至卷四为法微,卷五至卷十一为评汇,卷十二至卷十五为乐通,卷十六至卷二十四为诂笺,卷二十五至卷二十九为谈丛,卷三十为别集,卷三十一为选集,三十二为诗话,三十三为墨迹和金石刻。
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江西新建。
中国陶瓷美术大师,民国时期景德镇瓷绘名追忆2011年1月22日,由景德镇市民间民俗文化协会、景德镇市民族民俗文化抢救与保护中心报江西省艺术工作委员会审核,提交中国陶瓷美术荣誉与职称颁证仪式酝酿,经得近百名中国陶瓷美术高级人才、大师、教授、新闻媒体代表意见,由正式代表举手表决,一致同意追忆其为“中国陶瓷美术大师”荣誉称号。
拍卖纪录1.徐仲南*田鹤仙*毕伯涛*刘雨岑*王大凡*王琦*邓碧珊*汪野亭*何许人*程意亭民国珠山八友人物山水花鸟瓷板(十件)类别陶瓷>现当代及其它瓷器尺寸一尺二估价RMB5,200,000-6,200,000成交价RMB 6,670,000款识:田鹤仙:春心半是云之句,庚午冬月鹤仙写意;毕伯涛:红叶齐争艳,秋花静可怜。
萧然林壑外,好鸟立枝前,辛未秋抄古歙毕伯涛写于珠山客次;刘雨岑:文采翩翩气势雄,凌云高节倚秋桐,同僚声一唱浑闻事,起舞能成破敌功澹湖刘雨岑写于珠山;王大凡:谢安却为苍生起,陶令何辞印绶回。
若使生逢圣明世,青松老尽不归来。
时在癸酉季秋之月上浣,黟山樵子大凡王堃画;邓碧珊:尺波无处宿鸳鸯,摇荡春风行带长。
忽见条鱼轻出落,落花如雨过回塘。
庚午清秋月,铁肩子邓碧珊画于珠山;汪野亭:杏林春暖,传芳居士野亭汪平画于珠山;何许人:寒江默钓,时在丁卯孟月许人写;王琦: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龙集己巳年仲秋仿黄慎之法,西昌陶迷道人王琦写于珠山客次;程意亭:古梅愈老愈精神,霜自为餐雪为珍。
癸丑孟夏月意亭写于佩古斋;徐仲南:壬申秋七月为鸿普先生赏存寇光震敬赠东湖仲南徐陔写于珠山。
程意亭:(b.1895年)字“甫”,别号“洎山山民”,斋名“佩古斋”。
江西乐平人,近代著名陶瓷画家,“珠山八友”之一。
他自幼喜爱绘画,1911年(16岁)入江西陶业学堂图画科,从张晓耕学画山水花鸟、勤奋好学,具有坚实的国画基础功力和娴熟的绘瓷技巧。
毕业后先到九江“普芳居”瓷店画瓷,不久又到上海,拜海派名家程瑶笙为师习花鸟,技遂大进。
名老中医王琦经验集学术精华二、中医男科学的构建中医男科学确立于80年代,而其历史形成则要比现代医学早2000多年,但由于历史原因,有关男科病的认识零散在各种医籍中,从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更无完善的专著问世。
有鉴于此,王氏开始从临床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着手构建中医男科学的工作。
1985年,他在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首次开设男科专家门诊,为中医男科学的构建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档案,并一反历代“从肾治阳痿”旧说,提出“从肝论治阳痿”。
1988年主编《中医男科学》的出版,标志着这一学科理论体系的形成。
王氏认为,《中医男科学》的出版,虽然标志着男科理论体系的形成,但中医男科学在未来实践的长河中,只有不断进行理论思维的研究,才能加速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主张从现代临床实际出发,结合西医男科学认识,突破原有理论框架,转变诊断与辨证模式,丰富治则治法,有助于拓宽本学科的临床研究思路和整体水平,不断完善中医男科学体系。
(一)病因病机病因病机,是中医临床对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发展变化机理的认识,对其认识的清晰度和深度决定着治疗的方向和成败。
今天的中医男科临床依其新的实践依据对不少病症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新的观念,从而突破了原有的理论框架,产生了新局面。
中医男科既往对许多男性疾病多责之于肾,并有“肾无实证”之说,《金匮要略》专列有“男子虚劳篇”。
故男子非肾阳式微、命门火衰即肾阴不足、肾精亏损。
有人从汉唐至明清的39部名著中列出400余首治疗阳痿早泄、遗精滑精、不孕不育、早衰健忘、腰膝酸软的方剂,皆多从温补下元、补暖肾经立意,其中温阳药占82%以上,可见壮阳补肾占有主导地位。
现代中医男科研究表明:精瘀、痰瘀、血瘀、湿浊、热毒是构成多种男性病的主要病机。
阳痿、阳强、淋浊、死精、射精不能、液化不能、液化障碍、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精索静脉曲张等病证常与上述因素有关,若固守补肾一说,则将导致临床的困惑。
历史的发展,使阳痿病因病机发生变化。
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引方志考二则作者:刘美燕来源:《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01期摘要: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堪称李贺诗歌注本的集大成者。
王琦注书详于山川地理沿革的考订,故而其注引方志颇多。
然其所引方志,或有讹误处,或有佚失者,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详考。
该书卷一《送沈亚之歌》“烟底蓦波乘一叶”下所引《湘川记》为《湘州记》之讹。
尽管历代典籍如《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书中均有征引《湘川记》之处,且亦有目录书载录《湘川记》,却有种种证据表明这本书并不存在,历代凡征引《湘川记》处均为讹误。
该书卷二《黄家洞》注引《上南志》,该书有可能为明代曾省吾所著。
成书时间在万历元年(1573年)阴历九月九日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之间。
是为四川上川南道的地志。
关键词:《李长吉歌诗汇解》;《湘川记》;《湘州记》;《上南志》;曾省吾作者简介:刘美燕,华侨大学华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唐宋文学及注释学研究(福建厦门 361021)。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S160038);华侨大学华文学院院级学术研究类课题(HW201704)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398(2018)01-0113-09王琦《李长吉歌诗汇解》堪称李贺诗歌注本的集大成者,是研究李贺的必备文献,吴企明称其为“长吉诗注的佼佼者”吴企明:《长吉诗注质疑录》,《中州学刊》1982年第2期,第77页。
王琦注书仿李善注《文选》的体例,致力于“郡国州县之沿革,山川泉石之名胜,亭台宫室之创建,鸟兽草木之名状”(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686页。
,故而其注引方志颇多。
然其所引方志,则或有讹误处,或有佚失者,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详考,一方面有助于《李长吉歌诗汇解》的阅读和研究,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古代方志的整理和研究。
《湘川记》考辩《李长吉歌诗汇解》第一卷《送沈亚之歌》“烟底蓦波乘一叶”下,王琦注引《湘川记》:“绕川行舟,远望若一树叶。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期末复习指导《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期末复习指导一、填空题:1、《礼经》在汉代“五经”中指的是《仪礼》,而同时还有两部讲“礼”的书《周礼》和《礼记》。
2、“春秋三传”是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3、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命国子祭酒孔颖达等一批儒臣编纂《五经正义》。
4、“十三经”中的《孟子》是到宋代才升格为“经”的。
5、《三国志注》的作者是裴松之。
6、《水经注》的作者是郦道元。
7、《世说新语注》的作者是刘孝标。
8、唐代子书的注释,杨倞的《荀子注》,成玄英的《庄子疏》等是后人推重的注本。
9、把儒学经典哲学化,是宋明理学对经学发展的贡献。
10、首先提出四书并行的是北宋的程颢、程颐,他们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11、明清时代出现了李贽、冯梦龙、金圣叹、毛宗岗等小说评点大家。
12、“十三经注疏”中的《春秋左传正义》是[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
13、“十三经注疏”中的《论语注疏》是[魏]何晏注,[宋]邢昺疏。
14、《十三经注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疏不破注,即疏必须维护注的观点。
15、南宋洪兴祖的《楚辞补注》,是为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作补注。
16、“清人十三经注疏”中焦循的《孟子正义》是专为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所作的疏证。
17、王先谦的《汉书补注》是补注体式注释古籍的精品。
18、《离骚纂义》的作者是当代楚辞研究大家游国恩。
19、评注体古籍的评,记于书页正文之上端空白处者,称“眉批”,记于正文和注文之侧者,称“旁批”。
20、陈桓先生在《校勘学释例》中,把校勘法归纳为四种,即“对校”、“本校”、“他校”、“理校”。
21、《诗经》三百零五篇之外,还有六首只有题目没有正文,通常称之为“笙诗”。
22、从孔子开始,一代代学者相继进行了一场把《诗三百》诠释为儒家经典的学术运动。
新近问世的战国楚简《孔子诗论》应当是这场运动的第一批重要成果。
cctv10健康之路热门嘉宾王琦百科资料
王琦,江苏高邮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体质学》学科带头人。
现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的全国五百名著名老中医之一,为国家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临床药物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
国际中医体质研究会主席。
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研究领域为中医基础理论及中医男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体质学说。
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医体质学说概念,主编《中医体质学说》、《中医体质学》将中医体质学分化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主编我国第一部中医男科专著《中医男科学》、《王琦男科学》,奠定了中医男科学理论体系。
并提出创立了许多男科病新的诊治理论,如“阳痿从肝论治”,男性不育的病因为“肾虚夹湿热瘀毒虫”,前列腺炎分期论治等,促进了男科疾病诊治的临床变革。
研制发明了我国第一个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药新药“疏肝益阳胶囊”和治疗男性不育新药“黄精赞育胶囊”,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挽救了濒临失传的中医腹诊法,出版《中国腹诊》,使腹诊发展为一门系统的中医学科。
主编《中医藏象学》,对中医藏象学作了理论的构建与完善,第一次将其从学说地位确立为学科地位。
李白年谱及著作编年李白年谱,自宋迄今,国内已有六种,即宋人薛仲琶《李太白年谱》,清人王琦《李太白年谱》,黄锡珪《李太白年谱》,今人詹鍈《李白诗文系年》,王伯祥《增订李太白年谱》,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
海外则有日本神户大学教授笕(jian音“简”)久美子的《李白年谱》。
现笔者综合各家之言,并参考部分有关李白的学术研究成果以及诸家对李白诗文的注释,结合李白诗中所述经历,加以整理。
记谱如下:七零一年(武则天长安元年)禅宗北宗开创者神秀应诏至洛阳,恩遇甚隆。
自是北宗盛行于两京。
是年王维生。
李白生。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其远祖为秦朝诛杀燕太子丹的名将李信;其先祖为西汉龙城飛将李广。
因李广为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故以此地为李白祖籍。
李白又为北朝西凉国武昭王李暠(song音“松”)之九世孙。
他的祖先在隋朝末年因罪被流放到西域,李白于公元701年诞生在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当时属唐王朝安西都护府辖区)。
其父隐其名,人们以李客称之。
李白在其兄弟中排行第十二,家里人称他十二郎。
李白出生前,其母梦见太白星入怀,因此其父便给他取名叫“白”,字“太白”。
七零五年(中宗神龙元年)武则天卒。
中宗李显复位。
李白五岁,随其父逃至蜀中,落脚在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
今四川省江油市)清廉乡(后因李白号称“青莲居士”,而改为“青莲乡”)。
李白发蒙读书始于是年。
《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
长史,州之次官。
)七一零年(睿宗景云元年)六月,临淄王李隆基平定韦氏之乱,拥其父相王李旦即位,是为睿宗。
李隆基立为太子。
李白十岁。
攻读诸子百家。
七一二年(玄宗先天元年)八月改元,睿宗传位于太子李隆基,是为玄宗。
苏頲袭封许国公。
杜甫生。
李白十二岁。
七一三年(玄宗开元元年)太平公主阴谋废帝,玄宗诛其党,赐其死。
高力士因参与平太平党有功,封为监门将军(宫廷护卫)。
宦官之盛,盖由此始。
国医大师王琦丨教你八个万能方,几乎能治天下人去看中医,最常听到的就是“体质”。
医生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呢?看了这么多医生,自己是何体质都不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其实,判定体质并不难,因为中国人只有9种体质,医生的判断根据就是下文所提到的,一起来学学吧!国医大师、体质学创始人、北大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我们中国人的体质,通过大规模的研究,将中国人的体质分为9种,并配套了详尽的保养、日常生活、用药建议。
下面我们仔细对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体质,跟教授的方法,有目的、有依据的对自己的生活做出调整,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王琦教授在做演讲第一种、气短型——气虚质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待业人员常见表现:容易疲乏,容易气短,比别人容易患感冒,喜欢安静、懒得说话,说话声音低弱无力,活动量稍大就容易出虚汗。
调养:宜多食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鸡肉、香菇、大枣、桂圆、蜂蜜等。
少食槟榔、生萝卜等耗气之品。
避免熬夜,适当午睡,避免劳动或激烈运动时出汗受风,常按足三里。
平时要以柔缓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
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位置)。
调体质食物:屏风散粥黄芪150克,白术50克,防风50克。
将三味药用烤箱烤干,打碎混合,干燥保存,小米50克及800ml水煮熟后关火,加入打碎的粉末2.5克,盖盖子焖5分钟。
自九月后连服100天,次年三月后连服100天,每天一次,会有改善!温馨提示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
第二种|怕冷型——阳虚质多见于东北人或者女性手脚发凉,胃脘部、背部或腰膝部怕冷,耐受不了寒冷。
吃(喝)凉的东西会感到不舒服,大便稀溏,性格沉静、内向。
应以补肾温阳为主。
宜多食牛肉、羊肉、韭菜、生姜等温阳之品,少食梨、西瓜、荸荠等生冷寒凉食物,少饮绿茶。
冬天不要赤脚穿拖鞋、夏天空调不要开得过低。
谈阅读经典注释本的必要性中文1203班120101308 李冬玫【摘要】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这些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沉积下来的宝贵精神遗产,而作为古代文化载体的古代文作品,更是文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思想上都熠熠生辉,非常值得华夏子孙认真学习和传承。
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现代人学习古代作品是有很大的阻碍的。
这时候各个时代对各种文学的注释本便出现了,而作为精华的经典注释本更是为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及其作品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关键词】古籍注释本王琦《李太白全集》经典注释本必要性一、关于注释本。
我国对古籍的注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古籍注释有较大规模的系统的发展,则是经书注释兴起以后的事。
为了让人们理解、接受经典,也必须对之加以解释和疏通。
于是,随着经书地位的确定,经注也就应运而生了。
注释始于经注,而随着社会、特别是文化事业的发展,注释又扩展到了经书之外的领域,成为理解和阐释各类古籍的共同形式。
非经书注释不仅数量多范围广,而且在注释体例上也较两汉有了明显的发展,义疏的注释方式就是在这个时期兴盛起来的。
义疏或称讲疏,本是佛门讲经和玄学清谈的一种方式。
在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下,注释家也引入义疏的方式来解释儒家经典和其他古籍。
义疏的方式对后世注释的发展影响很大。
注释之学历经西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仅注释范围已从单纯的经学注释扩大到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而且在注释体例和方式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因此在隋唐时期,注释之学没有什么突破性的创获。
清代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是一个盛极一时的时期,倡导以训诂考据为主的务实的学术研究,这是清代学者改变宋明理学的空疏、游谈无根的努力,是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的结果。
考据的方法,在清代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都有运用,但在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成果及其对学科发展的推进,有相当的部分是通过古籍的整理和注释表现出来的。
因此,随着清代考据学的兴盛,注释学也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