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津灌区节水改造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25.20 KB
- 文档页数:1
高效节水灌溉的措施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保证我国农作物优质高效发展的最要手段,高效节水灌溉能以最少的水资源灌溉农作物,既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还缓解了当前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文章主要分析了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当前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标签:高效性;高效性节水灌溉;发展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为了更大程度地减小城乡贫富差距,保证农村地区现代化工农业高速发展,同时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为切实提高农民的收益,高效性的节水灌溉已俨然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1、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必要性1.1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普及节水灌溉不仅要研究作物需水与灌水,还要研究开发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
普及节水灌溉为农作物创造了比较适宜的水分条件,通过水的作用,影响土壤的肥、气、热等因素,促进作物稳产、高产。
1.2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省时省力无论是比较简单的渠道防渗、管道输水,还是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喷灌、微灌,都不同程度地减轻了农民用于平地、挖渠、灌水的劳动强度和用工,节省出大批劳动力转向乡镇企业和其他行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3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的需要随着极端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加剧、现代农业发展对水的依赖和敏感程度提高,加强以节水灌溉为主的农田水利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极为迫切。
1.4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措施可以提高人们节水意识普及节水灌溉,还有利于促进人们在用水方面的思想观念更新,有利于水费改革,提高用水管理水平,促进建立适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供水、用水、节水、管水新机制。
2、高效节水灌溉存在的问题2.1 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近几年来,虽然节水灌溉的工程规划设计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相关部门也逐渐加大了对施工与设计质量控制的力度。
但是由于目前比较重视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经常忽略了工程的管理,重建轻管,因此当节水的灌溉工程真正投入使用后,经常会出现无人监管的情况,特别是在农村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使节水灌溉工程的作用难以得到真正发挥,最后高效节水的灌溉工程不能正常的使用。
河北省石津灌区情况介绍一、基本情况石津灌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工程控制面积4144km2,耕地面积435万亩,受益范围包括石家庄、邢台、衡水3个市,14个县(市、区),设计灌溉面积200万亩,目前实际效益面积140万亩。
石津灌区是在“石津运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由侵华日军于1942年兴建,1946年我人民政府接管。
1948年灌区灌溉面积12万亩,引水流量22m3/s,1950年正式浇地。
1953年与“晋藁渠”合并,称为石津灌区。
至1957年初,实际灌溉面积33万亩,干渠引水流量22m3/s。
1958年兴建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设计总库容27.8亿m3,兴利库容12.4亿m3 。
同期灌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灌溉区域由初期的石家庄附近,扩大到华北平原中南部的滹沱河以南、滏阳河以北及以西的广大地区。
灌区地势平坦,交通方便,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
灌区是以农业供水为主兼发电的灌区,多年平均灌溉用水量5.52亿m3 。
二、工程概况灌区灌溉渠系有总干渠1条,长134.24km,渠首段设计流量114m3/s,最大流量可达125m3/s。
干渠5条,总长183km,分干渠30条,总长379 km,支渠268条,总长866km,斗渠2429条,总长2208km。
各级渠道的防渗总长度435km。
斗渠以上渠系建筑物7369座,总干渠田庄电站装机容量为2×2500KW、孟同电站装机容量为3×1250KW。
排水系统共有排水干沟、分干沟63条,总长731km,排水支沟380条,长871km。
排水标准多为五年一遇,排水容泄区为灌区东南边界的滏阳河。
纯渠灌区斗渠以上5级渠道和渠系建筑物为固定工程,农渠一般不固定。
井渠双灌区的田间工程配套比较健全,纯渠灌区的田间工程配套情况较差。
三、管理机构与管理体制水库和灌区实行独立管理,水库管理处和灌区管理局同隶属于河北省水利厅。
灌区实行渠系专业管理,结合民主管理和用水户参与管理,水管单位在放水、收费及工程维护上有自主权。
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思考摘要水资源匮乏是灌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未实施根本的有效措施即“南水北调”工程以前,近期如何通过节水缓解华北地区灌区缺水的被动局面,力争灌区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是当前各类灌区运营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
本文结合《河北省石津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规划》研究课题,重点分析论证了灌区节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提出了实施灌区节水的具体措施及示范、推广模式,可为有关部门分类指导灌区发展提供宏观决策参考。
关键词灌溉灌区节水工程1 灌区概况石津灌区是河北省规模最大、经营管理和灌溉效益相对较好的大型灌区。
近年来,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的改革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灌区相继采取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适合灌区经营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模式。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投入的限制,目前仍然存在着工程设施不配套,建筑物老化失修,渠系水量损失大,灌溉水利用率低,效益、面积、可供水量严重衰减,以及水费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
据调查,目前灌区局部区域由于土地不平整,支、斗、农、毛渠配套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建筑物工程和科学的测水、量水设备,集中供水次数过少,以及计划用水和轮灌制度尚不健全等原因,在灌水方式上普遍采用大定额“储水灌溉”,个别地方实际上实施大水漫灌(一些地块亩均一次灌水量高达150m3左右)和大畦串灌,田间水利用系数平均仅0.80左右。
由于灌区输水渠道级别过多、控制面积过大、渠线过长,渠道缺乏必要的防渗工程措施,造成渗漏、跑水、弃水,水量损失严重,致使渠系水利用系数偏低,平均仅为0.0.48;石津灌区总体灌溉水利用系数估计仅在O..38左右。
目前灌区渠道防渗或衬砌工程只在局部渠段实施,且标准不一,特别是支渠以下各级渠道分布面广,水量分散,总体防渗效果较差;田间灌水技术较为落后,土垄沟输水所占比重较大,小白龙、地下暗管输水及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较慢,以及科学的灌溉制度、合理灌溉面积与经济灌水定额均未能很好地研究与推广。
灌区灌溉管理的优化与改善策略灌区灌溉管理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增加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优化灌区灌溉管理并提供改善策略,本文将从灌溉技术升级、精确施水、水资源管理以及农民参与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灌溉技术升级灌溉技术的升级是提高灌溉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灌溉方法通常是通过人工控制灌溉水源的流量和时间,但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和施水不均匀的问题。
因此,引入现代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和微灌等,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土壤侵蚀、提高农田产量。
滴灌系统可以将水精确地输送到农作物的根部,保证农作物的水分供应,同时减少水分的蒸发和透析。
喷灌和微灌系统可以通过调节喷头和微喷头的方向和角度,实现对不同作物的针对性施水,提高灌水的均匀性和灵活性。
二、精确施水精确施水是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效率的关键环节。
通过精确测量土壤含水量和作物需水量,可以根据作物的生理需求调整灌水量和灌水时间。
常见的方法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作物蒸腾测定仪、植物水势测量等。
土壤水分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土壤水分状况,提供准确的土壤含水量数据,帮助决策者合理制定灌溉计划。
作物蒸腾测定仪可以测量作物的蒸腾速率,从而确定作物的需水量。
通过精确施水,可以避免过度灌溉和低效灌溉,实现节约水资源的目标。
三、水资源管理合理管理水资源是改善灌区灌溉管理的重要措施。
在灌区灌溉中,科学设置水源和灌溉水渠,合理分配灌溉用水配额,确保用水的合理供给和节约利用。
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灌溉用水管理规定和措施,加强对灌溉水源和水渠的巡查和维护,防止水源浪费和损失。
同时,注重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通过建立水资源数据共享平台,及时掌握水资源的状况和变化,为灌区灌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四、农民参与农民的参与是优化灌区灌溉管理的关键。
鼓励农民参与灌溉决策和管理工作,提高农民的灌溉意识和责任感。
开展农民培训活动,提高农民对于灌溉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引导农民采取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灌区工程节水措施方案一、节水意识培养1、加强灌区居民节水意识教育,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节水意识,引导居民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的氛围。
2、组织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知识普及活动,向群众传递水资源稀缺的现状和严峻形势,引导居民理性用水,减少浪费现象。
3、利用各类媒体进行宣传,形成社会效应,提高人们对节水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激发社会共同参与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的积极性。
二、改善供水设施1、提升灌区水利设施,完善供水管网,减少漏水和输水损失,提高供水效率。
2、采取先进的水资源利用技术,如雨水收集利用、植物蒸腾蒸发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过度使用。
3、修建水质监测系统,动态监测水质数据,确保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用水质量。
4、优化供水设施,增加了解水、节水、截流和灌溉管道的可操作性和自动化程度,提高供水效率。
三、合理灌溉管理1、实行科学的农业灌溉制度,遵循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合理安排灌溉时间、节水灌溉技术和方法,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
2、加强农田水土保持,采取合理的排水和集水措施,防止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灌溉水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
4、加强灌区土地水分管理,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进行灌溉,避免灌溉过量导致水资源浪费。
五、加强节水管理和监测1、建立健全灌区节水管理制度,设立专门的节水管理机构,明确节水管理职责分工,加强对灌区节水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2、建立灌区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灌区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管理,及时掌握水资源的分布和使用情况,为实施节水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对灌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制定节水目标指标,建立灌区节水考核评价体系,对灌区的节水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推动灌区节水工作的深入开展。
六、加强政策法规支持1、加强对灌区节水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出台相关的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的法律法规,对违反节水规定的行为进行严格惩罚,形成法律约束力。
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与技术要点摘要: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是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但是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找出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水平,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要点引言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质量与效率也随之提高,而在农业领域,大部分科研工作者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提出了优化方案与创新方法,成功研发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了水资源节约的目的,促进了农作物产量与质量的增加,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具有的一定现实意义。
1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概述1.1内涵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指的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当地水文特征展开合理化资源灌溉,在增强灌溉效果的同时节省水资源,创造更为可观的农业生产效益的技术。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中经常使用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包括滴灌技术、喷灌技术等,而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喷灌技术。
此技术可通过压力向农田内输送水资源,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亦可减少劳动力投入,利于农田产量的增加,被广泛应用于农田水利工程中。
微灌技术则能够将水分输送给农作物根部,在准确控制的基础上缩短灌溉周期,减小水流量,更有利于水资源的节约。
1.2重要性1.2.1有利于提高减灾效率现阶段,我国气候的不稳定性日益凸显,部分地区气候不规律,甚至会发生更加复杂的自然灾害。
此外,很多区域会出现冰雹和干旱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业发展。
通过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使水资源节约效果明显增强,为减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保障,更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
在此基础上,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农田的用水成本显著下降,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1.2.2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区域性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在日常生活中,用水量相对集中且较多的就是农田水利灌溉。
冀州市石津灌区井渠结合灌溉探讨作者:庞玉霞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4期摘要:井渠结合灌溉是灌区综合治理旱涝碱沙的有效措施之一。
也是正确确定渠灌井灌用水量,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控、稳定水位和优化配置灌区水资源的前提。
关键词:井渠结合灌溉统筹安排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在我国,各灌区普遍存在着水资源短缺,经常发生时段性缺水。
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在灌区用水高峰期合理科学地对灌域农田进行适时灌溉,是灌区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冀州市石津灌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考虑井渠结合灌溉的优点,把井渠结合灌溉应用于灌区改造的实践中,以提高灌区改造的节水效果,有利于灌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一、井渠结合的必要性井渠结合的必要性在于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和防治土壤盐渍化。
(一)充分利用灌区水资源大中型灌区经过续建配套可以较大幅度地减少灌溉渗漏损失和浪费,但是改建后的渗漏损失仍不可低估。
原因之一是大中型灌区输水渠线长且渠道级数多,设想一个灌区由6级渠系组成,全部进行防渗处理,每级渠道水的利用率即使能达到0.94,则渠系水的利用系数还不到0.7;二是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也不是过高,一般田间灌溉水的利用率在0.6左右,要达到0.8应该说是偏高的,若二者均取高限值,则灌溉水的利用率也只能达到0.56。
也就是说渗漏损失将达到灌溉总引水量的0.44。
这部分损失中如果有一半补充地下水,即0.22的灌溉引水量将补入地下水。
这部分地下水,通过井灌回归再利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
(二)防治土壤盐渍化引水灌溉不可避免地要抬高地下水位,如不能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将引起土壤盐渍化,严重时会导致土壤弃耕。
为防治灌区土壤盐渍化,必须在灌区内建设有效的排水设施。
排水的措施主要是利用排水沟渠和井灌进行排水。
从管理使用和回归水利用条件来比较,井灌排水优于水平排水,(三)发展高效农业的需要目前冀州市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当地的优势农业和名优产品都得到了发展。
浅谈灌区节水灌溉的重要性及措施介给我国水资源的匮乏和水资源的严重浪费,通过分析节水灌溉的重要性,进而指出了当前灌区节水的主要措施。
标签水资源;节水灌溉;节水措施。
水资源作为生态与环境的基本要素,又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一方面由于土地灌溉技术和田间灌溉水平不高,往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灌溉区的输配水工程的老化和防渗率低,灌溉不合理,也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因此水与发展,水与环境,水的管理问题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
加强水资源管理科学配置,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也是灌区生存发展的心由之路。
1 关于节水灌溉的重要性1.1 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简单的来讲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
换言之,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
节水灌溉的内容大致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
1.2 节水灌溉的重要性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吸收等4个环节。
由于目前灌区灌配设施建设标准较低,投入改造,维修资金不足,设施更新维护不及时,部分建筑物的老化失修严重,用水管理粗放,田间灌溉方式和技术落后,再加上灌区的梁道衬砌率低,大多是土质渠道,在输水、配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很大,灌溉水都白白浪费了。
就现在有的形式,环境和技术水平下,灌区的农田灌溉问题就是显得更为重要了。
这样通过发展节水灌溉能带动节水灌溉设备制造等相关产品的发展,又能提高农业灌溉设备的科学水平。
节水灌溉的普及,还可促进农业机械话、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曾强农业发展的后劲。
所以水发展节水灌溉具有极其的重要性。
2 当前灌区结合岁灌溉的主要措施2.1提高节水意识是搞好节水工作的前提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
很多地方老百姓养成了“一条土渠一把掀,开个豁子随便浇”的大漫灌思想,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没有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淡薄,导致了抵触情绪。
灌区灌溉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措施灌区灌溉管理是确保农田灌溉效率和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着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灌区灌溉管理也面临着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等方面的挑战,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与创新措施。
本文将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对灌区灌溉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措施进行探讨。
技术创新方面:1. 智能化灌溉系统: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智能灌溉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条件等参数,并根据数据分析调整灌溉量,实现精准、科学的灌溉管理。
这不仅能够提高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减少人工管理的成本和劳动强度。
2. 雨水收集和利用:将雨水收集起来并储存,用于灌溉。
通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污染。
同时,在干旱季节或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备用的雨水收集系统也可以作为替代灌溉水源。
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水的浪费和淋失。
这些技术可以将水直接送到植物根系附近,提高灌水的利用率,减少水的蒸发损失,有效地节约用水量。
管理创新方面:1. 灌区精细化管理:通过统一灌溉时序和灌溉强度,合理确定灌溉方案,提高灌溉的效率和可控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灌区管理平台,实现灌区内各农户灌溉用水的实时监测和分配,确保公平公正,避免资源浪费和水源竞争。
2. 农户培训和技术支持: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水资源利用和灌溉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推广灌溉技术,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帮助农户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合理安排灌溉计划,提高灌溉效果,实现农田高产、高效。
3. 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灌溉活动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引导和规范农户的灌溉行为,减少灌溉水的浪费和滥用。
加强对违规灌溉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灌区灌溉管理的执行力度。
综上所述,针对灌区灌溉管理的改进与创新措施,我们可以从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