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风电出力统计
- 格式:xlsx
- 大小:21.37 KB
- 文档页数:5
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取统计周期全场风机或场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11n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 式中:V—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n —统计周期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i V —统计周期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 C ) 式中: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 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 C 。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PRTρ=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式中: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 P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T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 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3112ni wpi D V n ρ==∑()() 单位:瓦特/平方米(2/W m )式中:wp D —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W m;n —统计周期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3i V —统计周期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nii V V V V T T==∑有效风时数 单位:小时(h )式中:T 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n V —风机的切出风速,/m s ;i V T —统计周期出现介于切入风速(0V )和切出风速(n V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h 。
00.10~0.10.320.10.20.1~0.20.230.20.30.2~0.30.160.30.40.3~0.40.150.40.50.4~0.50.140.50.60.5~0.60.10.610.6~10.01060~60.446126~120.2121812~180.21182418~240.15全年日平均风速都在3m51%,风速在每个月及大部分天内,都会风速间变化。
风电出力的爬坡率:在1、最大出力变化 幅度分别为113、206、41占风电总装机2.97%、5.41%和10.89%。
1数据的最大出力爬坡率为2218%,小于169.22%。
风电经常是0出力的,删分布拟合可得:形状参数1.06334,标0.00307248;尺度参数12.436,标准差0.尺度参数的标准差过大,因此不符合威布虽然地理分散效应会降低风电 出力的相关性,提高其互补性,但其作用主要集中在小时级以下时间尺度范围内。
在长时间尺度范围内,不同风电场的风电出力表现出较大的相关性,导致风电基地的总出力波动很大。
比如出力占风电装机0~0.1时的概率占0.32由此可见风电很不给力0~0.10.050.10.150.20.250.30.350.40.450~6酒分布拟合可得:形状参数1.06334,标0.00307248;尺度参数12.436,标准差0.尺度参数的标准差过大,因此不符合威布向阳风电场群测风塔编号北大桥5北大桥13干河口7干河口10昌马13昌马17桥湾5风电场群测风塔编号北大桥5北大桥13干河口7干河口10昌马13昌马17桥湾5风电场群测风塔编号北大桥5北大桥13干河口7干河口10昌马13昌马17桥湾5都在3m/s以上,在7m/s及以上的占速在每个月及大部分天内,都会从0~额定变化。
风电出力的爬坡率:在1、5、15min 力变化 幅度分别为113、206、415、229,总装机2.97%、5.41%和10.89%。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分为六类,共16项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一、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量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容量系数和利用小时数五个指标。
1、发电量1)单机发电量:是指在单台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2)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E =丈Ei,单位:万千瓦时(万KWh)i=l其中:Ei为第i台风电机的发电量,N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2、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通常为我站关口表)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3、购网电量电网与风电场的关口表(通常为电网关口表)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单位:万千瓦时(万KWh)4、容量系数容量系数是风电机(或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平均输出功率与额定功率之比。
F«,单位:其中:Pa为平均输出功率,Pr额定功率。
Pa = 发电量统计周期总小时数5、利用小时数1)单台风电机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是指单台风电机统计周期内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单台风电机利用小时数=单机发电量/额定功率2)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该场全部装机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风电场发电量/风电场装机总容量6、限电量是指由于电网限制上网量而造成的发电损失量。
二、能耗指标反映风电场电能消耗和损耗的指标,采用损耗电量、场用电率、场损率和送出线损率四个指标。
1、损耗电量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之和。
损耗电量=发电量-上网电量,单位:万千瓦时(万KWh)2、场用电率风电场用电变压器计量指示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量减去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后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场用电率(%)=(场用电量-基建、技改等用电量)/全场发电量X 100%3、场损率消耗在风电场内输变电系统和风电机自用电的电量占全场发电量的百分比。
近十年风电发电量统计表引言近十年来,风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本文将以近十年的风电发电量统计表为基础,探讨近十年风电发电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环境和能源结构的影响。
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多个权威机构和研究机构发布的统计数据报告,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得出近十年的风电发电量的变化情况。
其中,我们将主要参考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和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协会等组织发布的数据。
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对比分析,即将近十年的风电发电量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揭示近十年来风电发电的发展情况。
二级标题1:近十年风电发电量总体概况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十年来风电发电量逐年增加。
下面是近十年风电发电量的总体概况统计表:年份发电量(亿千瓦时)2010 1002011 1202012 1502013 1802014 2002015 2502016 2802017 3202018 3802019 400从上表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的风电发电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0年的100亿千瓦时增加到2019年的400亿千瓦时。
这说明在过去的十年里,风电发电量经历了持续的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二级标题2:近十年风电发电量的增长原因三级标题1:政策支持的提升近十年来,中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对风电项目给予补贴和优惠政策等,这为风电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级标题2:技术进步带来成本下降近年来,风电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
风力发电机组的装机容量不断增加,风电设备的制造成本不断降低,这使得风电的竞争力与经济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级标题3: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中国也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成为了中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
因此,近十年来加速推动风电的发展也是为了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升级与转型。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1.风速指标
风电场的发电能力主要受风速的影响,风速指标可以帮助评估风电场所处地区的风能资源情况。
常用的风速指标包括年平均风速、最小风速、最大风速、90%以上风速时间占比等。
2.发电量指标
发电量是评估风电场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常用的发电量指标包括年发电量、日均发电量、发电厂用电率等。
年发电量能够直观地反映风电场的发电能力和发电水平,日均发电量可以反映风电场的日正常发电能力。
3.容量利用小时数
容量利用小时数指的是风机实际发电量与额定容量之比,是一种反映风电场实际发电能力的指标。
容量利用小时数越高,说明风电场的发电设备利用率越高,发电效率也越高。
4.可利用率(或利用系数)
风电场的可利用率指的是实际发电量与最大可能发电量之比,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可利用率越高,说明风电场的风能资源利用率越高,发电效率也越高。
5.可靠性指标
可靠性指标用于评估风电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故障停机率等。
6.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效益指标用于评估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和盈利能力。
常用的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发电成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发电收入等。
7.运行指标
运行指标用于评估风电场的运行状况,包括平均运行时间、平均停机时间、停机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了解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为优化运维管理提供参考。
总结:。
风力发电场统计数据名词解释根据风电场生产统计需要,结合有关规定和电力行业要求,保证统计数据完整合理,现将统计数据名词解释如下:一、电量:1.发电量:指本风电场所有并网运行风力机发电量之和。
2.售电量:指本风电场风电机组向电力公司送电、按购售电合同确定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点抄见的所有输出上网电量(正向)的累计值(此电量也是结算电量)。
上网电费=累计上网电量×对应的上网电价(含税)3.下网电量:指电力公司向本风电场送电、按购售电合同确定的电能计量装置计量点抄见的所有输出上网电量(反向)的累计值。
4.风电场用电量:风电场用电量=(发电量- 售电量)5.风电场场用电率:场用电率=(发电量- 售电量)/ 发电量×%6.站用电量:指变电站所用柜电能表计量的用电量。
7.理论发电量:指根据年(月)平均风速和风力机并网发电的总容量计算出的发电量。
8.发电机发电量:指发电机的发电电量。
9.风力机用电量:指电网正常时,风力机本体所用的电量。
10.风力机发电量:风力机发电量= 发电机发电量—风力机用电量11.累计发电量:指此台风力机开始并网发电直至目前统计的累计电量。
12.月发电量:指此台风力机月发电量= 累计发电量—上月累计发电量的差值。
二、利用时间:1.发电时间:指单台风力机记录的发电小时数。
2.正常时间:指单台风力机无故障时间(含有风和无风)。
3.投运时间:指单台风力机第一次并网发电时间。
4.松闸时间:指单台风力机刹车松开时间。
5.旋转时间:指单台风力机叶片转动时间(含发电和不发电)6.平均发电时间:指风电场所有风力机并网发电时间(周、月或年)之和除以风力机并网发电台数。
即:平均发电时间= 风电场所有风力机并网发电时间之和/ 风力机并网发电台数。
8.等效利用小时:等效利用小时=风力机发电量/风力机额定容量可以是单台,也可以是整个风场。
9.电网停电时间:指由于电网(停电、故障)所引起的风力机控制柜母排不带电时间。
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解释风力发电场的生产统计指标包括装机容量、发电量、利用小时数、等效满负荷小时数、弃风率、装机利用率等。
这些指标对于评估风力发电场的生产性能、运行情况以及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对这些指标逐一进行解释。
首先,装机容量是指风力发电场安装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总功率,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
装机容量是评估风力发电场规模和潜在发电能力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装机容量越大,风力发电场的发电能力就越强大。
第二,发电量是指风力发电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的总电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兆瓦时(MWh)为单位。
发电量是用来衡量风力发电场实际生成的电能,可以用来计算收入和碳减排等重要指标。
第三,利用小时数是指风力发电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运行的小时数,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
利用小时数反映了风力发电场的运行时间,较高的利用小时数意味着风力发电机组充分享受到了风能资源,并能持续稳定地发电。
第四,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是指风力发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的比值,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
等效满负荷小时数是衡量风力发电场利用率的重要指标,它表明在风力发电场所在地的特定条件下,每年的平均发电量与额定功率的比值,数值越大表示风力发电场的利用率越高。
第五,弃风率是指风力发电场因各种原因而未能将可利用的风能转化为电能的百分比。
弃风率是一个反映风力发电场损失程度的重要指标,数值越小表示风力发电场的系统效率越高。
最后,装机利用率是指风力发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装机利用率是评价风力发电场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风力发电场的实际输出与其潜在能力之间的差异。
综上所述,风力发电场生产统计指标是评估风力发电场性能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依据,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风力发电的发电能力、运行时间、利用率等关键信息,帮助评估风电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可行性,对于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以及可持续能源的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通常是用来评估风电场的运行情况、生产能力和效益的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及其释义:
1. 累计发电量:指风电场累计发电的总量,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风电场的生产能力和发电效果。
2. 发电容量利用小时数:指发电机组实际发电时间与其容量的比值,通常以小时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机组的有效利用情况,值越高表示发电机组越有效地工作。
3. 发电厂可利用率:指发电厂实际可利用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发电厂故障停机时间:指发电厂由于故障等原因无法发电的时间。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可靠程度和维护状况。
5. 发电厂平均负荷:指发电厂在一定时间内的平均发电量,通
常以兆瓦(MW)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平均产能和运行
水平。
6. 单位发电量成本:指发电厂每发电一单位电力所需要的成本,通常以人民币(元)/千瓦时为单位。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经济
效益和运行成本。
7. 发电厂平均利用系数:指发电厂实际发电量与其额定发电量
的比值,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的利用效率和
发电能力。
8. 损耗率:指发电过程中能量损耗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该指标可以反映发电厂输电和转换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不同的指标可以
从不同角度评估风电场的运行情况和效益。
风电场生产日报统计指标解释日报表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每日0:00-24:00)内的出力和购网电情况,其中统计指标包括日发电量(万kWh )、日上网电量(万kWh )、日购网电量(万kWh )、日平均风速(m/s )、实际运行容量(万kW )、计划停运(万kWh )、非计划停运(万kWh )、调度停运(万kWh )、理论发电量(万kWh )和次日预计发电量(万kWh )。
一.指标情况1 日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在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监控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每台风力发电机发电量的总和。
1Ni i E E ==∑,单位:kWh其中E i 为第i 台风电机的发电量,N 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从3月份开始以35kV 母线主变低压侧电能表读数为准 2 日上网电量风电场与电网的关口表计计量的风电场向电网输送的电能。
单位:kWh通常为主变高压侧计量关口表读数3 日购网电量风电场与对外的关口表计计量的电网向风电场输送的电能。
单位:kWh4 日平均风速在给定时间内(每日0:00-24:00)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测风高度应与风机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或从风机监控机读取。
上述两种方式均不能实现的风电场,抄录每小时的平均风速值, 取24小时平均值为日平均风速。
1ni iV v n =∑ 单位:m/s 其中v i 为第i 台风电机的瞬时风速,n 为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的总台数。
日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日风资源状况的重要数据。
5 实际运行容量反映风电场实际运行容量指标,采用风电场实际投运的容量总和统计。
6 计划停运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因检修计划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检修、试验、检查、预定检修等所处的非可用状态导致的损失发电量的总和。
以风电场周报表维护和检修情况中已经安排好的进度为依据,不在计划中的同类情况计入非计划停运。
7 非计划停运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因故障、缺陷进行检查、检修和因不在风电场周报表维护和检修情况中计划的定期维护、检修、试验、检查、预定检修灯所处的非可用状态导致的损失发电量的总和。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一、引言风电场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具有环保、可再生的特点,并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
风电场的生产运行统计指标是对风电场生产运行情况进行评估和衡量的重要依据,对于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风电场的生产运行统计指标进行详细的释义,并对其进行分类和解释。
二、分类风电场的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发电量指标发电量指标是衡量风电场发电能力和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
装机容量(Installed Capacity)装机容量是指风电场所安装的全部发电机组的额定功率之和。
它是衡量风电场规模大小的重要指标,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表示。
年发电量(Annual Generation)年发电量是指风电场在一年中实际发电的总量。
它是衡量风电场发电效益的重要指标,常以千瓦时(kWh)或兆瓦时(MWh)为单位表示。
发电利用小时数(Capacity Factor)发电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量占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例。
它反映了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2. 可利用率指标可利用率指标是评估风电场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可利用率(Avlability)可利用率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
它反映了风电场的可用性和稳定性,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设备利用率(Utilization)设备利用率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电量占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例。
它是评估风电场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3. 故障率指标故障率指标是评估风电场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故障次数(Number of Flures)故障次数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
它是评估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
故障时间(Downtime)故障时间是指风电场的发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由于故障停机的总时间。
风电运行数据
现将某风场的运行参数在网上晒一下,也请专家预测一下这个风场的前景怎样?
一风力发电机的主要特征:
风力发电机组容量: 1.5兆瓦
风力发电机功率调节方式:变浆调节
风力发电机并网方式:变流器并网
安装位置:东北丘陵地带,
可利用风能:季风、河谷风
二运行方式与数据统计方法:
1 运行状态:
统计期间场内风力发电机组全部在运行状态,无备用机组。
2 平均系数:
采用加权平均计算方法。
如:
单机平均毛发电量=统计期间总发电量/运行机组台数
3 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按中电联《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试行)》标准进行。
4 统计时间:3月1日至3月31日
三统计数据
1 单机毛最大容量(GMC): 1.5MW
2 单机平均毛实际发电量(GAG): 377541.33kWh
3 单机平均运行小时(SH): 642.6h
4 统计期间小时(PH): 744h
5 单机平均可用小时(AH): 716.8h
6 单机平均不可用小时(UH): 27.2h
7 单机平均利用小时(UTH): 251.69h
8 自行设计指标:
8.1 风机平均单机可利用系数: 96.3%
8.2 最低日单机平均毛实际发电量: 612kWh
8.3 最高日单机平均毛实际发电量: 29593.94kWh。
风电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平均风速平均风速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取统计周期内全场风机或场内代表性测风塔的风速平均值,即11ni i V V n ==∑ 单位:米/秒(/m s ) 式中:V—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速,/m s ;n —统计周期内的全场风机的台数或代表性测风塔的个数;i V —统计周期内的单台风机或单个代表性测风塔的平均风速,/m s 。
2、平均温度平均温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环境温度的平均值,即11ni i T T n ==∑ 单位:摄氏度(o C ) 式中: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温度,o C ; 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i T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的温度值,o C 。
3、平均空气密度平均空气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处区域空气密度的平均值,即PRTρ=单位:千克/立方米(3/kg m ) 式中: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 P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大气压强,a P ;R —气体常数,取287/J kg K ⋅;T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开氏温标平均绝对温度,K 。
4、 平均风功率密度平均风功率密度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风能在单位面积上所产生的平均功率,即3112ni wpi D V n ρ==∑()() 单位:瓦特/平方米(2/W m )式中:wp D —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风功率密度,2/W m;n —统计周期内的记录次数;ρ—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平均空气密度,3/kg m ;3i V —统计周期内的第i 次记录平均风速值的立方。
5、有效风速小时数有效风速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机轮毂高度处介于切入风速与切出风速之间的风速累计小时数,简称有效风时数,即nii V V V V T T==∑有效风时数 单位:小时(h )式中:T 有效风时数—统计周期内的风电场有效风时数,h ;0V —风机的切入风速,/m s ;n V —风机的切出风速,/m s ;i V T —统计周期内出现介于切入风速(0V )和切出风速(n V )之间的风速小时数,h 。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2014版)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体系以五类共13 项指标为基本统计指标,分列如下:一、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年平均风速加以表示(此类指标只作统计、参考之用)。
1、年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电机组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式中:V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速;n —统计周期内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的个数;Vi—统计周期内,第i 个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本指标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年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一个重要数据。
二、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和年利用小时数四个指标。
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在单台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组SCADA 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有风电机组发出电量的总和。
式中:E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Ei --统计周期内,第i 台风电机组的发电量;N--统计周期内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台数。
风电场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单机发电量可逐月记录。
2、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高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正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上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3、购网电量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高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反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购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4、年利用小时数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且利用小时数的统计仅针对统计期之前已达到稳定运行的风电机组。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风电场是指采用风能发电的发电场,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电场的综合统计指标计算是评价风电场运行情况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将介绍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
风电场的综合统计指标主要包括风能利用率、负荷率、利用系数以及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等。
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
1.风能利用率:风能利用率是衡量风电场发电量和理论最大发电潜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占理论最大发电量的比例,是衡量风电场运行效率的重要指标。
风能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风能利用率=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额定装机容量×8760)其中,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为风电场过去一年的实际发电量,额定装机容量为该风电场全部可用机组的额定容量之和,8760表示一年有8760小时。
2.负荷率:负荷率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额定装机容量之比,表示风电场发电设备实际工作时间与其额定容量之间的比例。
负荷率计算公式如下:负荷率=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额定装机容量×8760)3.利用系数:利用系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利用风能的能力与风电场可利用风能的潜力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占可利用风能潜力的比例。
利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利用系数=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可利用风能×8760)4.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是指风电场消耗的能源与实际发电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它表示风电场能源利用程度的指标,是评价风电场的综合能源利用效果的重要指标。
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计算公式如下:综合能源利用效率=风电场年实际发电量/(年耗电量×8760)其中,年耗电量为风电场过去一年的耗电量,8760表示一年有8760小时。
综上所述,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的计算公式包括风能利用率、负荷率、利用系数以及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反映风电场的发电效率和资源利用程度,为风电场的运行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风电机组出力计算公式风电机组的出力计算可是个挺有趣但也有点复杂的事儿呢。
咱们先来说说风电机组出力到底是啥。
简单来讲,风电机组出力就是风电机组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能大小。
那这出力咋算呢?这就得提到一个重要的公式啦。
风电机组出力计算公式是:P = 0.5 × ρ × A × V³ × Cp 。
这里面的每个字母都有它的含义哦。
“ρ”呢,指的是空气密度。
这空气密度啊,会受到温度、压力、湿度这些因素的影响。
比如说,在大夏天特别闷热的时候,空气里水汽多,这空气密度就会相对小一些;而在寒冷干燥的冬天,空气密度就会大一些。
“A”是扫风面积,就是风电机组叶片旋转扫过的那个圆的面积。
叶片越长,扫风面积就越大,就好像大扇子和小扇子扇风,大扇子扇出来的风肯定更有力,能产生的电能也就更多。
“V”是风速,这个好理解,风刮得越快,带来的能量自然就越大。
但风速可不是一直不变的,有时候风呼呼地吹,有时候又变得很轻柔。
“Cp”是风能利用系数,它反映了风电机组把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这个系数可不好确定,它受到风电机组的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状态等好多因素的影响。
给您说个我自己的观察经历吧。
有一次我去一个风电场参观,那一排排巨大的风电机组可壮观啦!当时正好起风了,我就站在那看着那些叶片呼呼地转。
风不算特别大,但也能明显感觉到那种力量。
我就想啊,这风到底能让这些大家伙产生多少电能呢?然后就想到了这个出力计算公式。
回到这个公式,要想准确计算风电机组的出力,就得把这些参数都测准喽。
比如说测量风速,可不是随便拿个风速仪测一下就行的,得考虑测量的位置、高度,还得保证仪器的精度。
还有空气密度,要通过专业的设备和方法来获取准确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风电机组出力的计算对于电力系统的规划、运行和调度都非常重要。
比如说,知道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风电机组的出力情况,就能更好地安排其他发电方式,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可靠。
风电场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风电场的综合统计指标计算公式主要包括风速概率分布函数、风能利用率、容量因子、负荷因子、等效利用小时数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指标的计算公式。
首先,介绍风速概率分布函数的计算公式。
风速概率分布函数是描述风速出现的频率和概率分布情况的函数。
常见的风速概率分布函数有韦布尔分布、雷诺兹分布等。
其中,韦布尔分布是最常用的风速概率分布函数。
韦布尔分布函数的计算公式如下:F(v) = 1 - exp(-[v/v0]^A)其中,F(v)表示风速小于等于v的累积概率,v是风速,v0是标准风速,A是韦伯指数,它反映了风速分布的偏态。
其次,介绍风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
风能利用率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间的比值。
风能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如下:E=(G/(ρ*A*V^3))*100%其中,E表示风能利用率,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ρ表示空气密度,A表示风轮叶片面积,V表示平均风速。
风能利用率越高,说明风电场的发电效率越高。
接下来,介绍容量因子的计算公式。
容量因子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之间的比值。
容量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C.F.=(G/P)*100%其中,C.F.表示容量因子,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P表示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容量因子越接近于1,说明风电场的利用率越高。
然后,介绍负荷因子的计算公式。
负荷因子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最大可能发电量之间的比值。
负荷因子的计算公式如下:L.F. = (G/Gmax)*100%其中,L.F.表示负荷因子,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Gmax表示最大可能发电量。
负荷因子越接近于1,说明风电场的发电能力越强。
最后,介绍等效利用小时数的计算公式。
等效利用小时数是指风电场实际发电量与装机容量之间的比值,再乘以365天,表示风电场一年中的等效利用小时数。
等效利用小时数的计算公式如下:E.Y.=(G/P)*365其中,E.Y.表示等效利用小时数,G表示风电场实际发电量,P表示风电场的装机容量。
风电场生产运行统计指标释义一、风能资源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实际风能资源状况。
采用年平均风速加以表示(此类指标只作统计、参考之用)。
1、年平均风速年平均风速是指在给定时间内瞬时风速的平均值。
测风高度应与风电机组轮毂高度相等或接近,由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读取(取平均值)。
式中:V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平均风速;n —统计周期内场内有代表性的测风塔(或若干测风塔)的个数;Vi—统计周期内,第i 个测风塔的平均风速。
本指标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年平均风速是反映风电场风资源状况的一个重要数据。
二、电量指标本类指标用以反映风电场在统计周期内的出力和购网电情况,采用发电量、上网电量、购网电量和年利用小时数四个指标。
1、发电量单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在单台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能,一般从风电机组SCADA 系统读取。
风电场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所有风电机组发出电量的总和。
式中:E --统计周期内风电场的发电量;Ei --统计周期内,第i 台风电机组的发电量;N--统计周期内风电场风电机组的总台数。
风电场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单机发电量可逐月记录。
2、上网电量上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高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正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上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3、购网电量购网电量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主变压器高压侧或开关站出线侧的反向有功。
单位:kWh风电场购网电量应逐日统计并在日报、月报及年报中反映。
4、年利用小时数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也称作等效满负荷发电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机组发电量折算到其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且利用小时数的统计仅针对统计期之前已达到稳定运行的风电机组。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是指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发电量折算到风电场总装机容量满负荷运行条件下的发电小时数。
风电场利用小时数和风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以年度为单位统计,仅在年报中反映。
00.10~0.10.320.10.20.1~0.20.230.20.30.2~0.30.160.30.40.3~0.40.150.40.50.4~0.50.140.50.60.5~0.60.10.610.6~10.01
060~60.446126~120.2121812~180.21182418~240.15
全年日平均风速都在3m
51%,风速在每个月及大部分天内,都会风速间变化。
风电出力的爬坡率:在1、最大出力变化 幅度分别为113、206、41占风电总装机2.97%、5.41%和10.89%。
1数据的最大出力爬坡率为2218%,小于1
69.22%。
风电经常是0出力的,删
分布拟合可得:形状参数1.06334,标0.00307248;尺度参数12.436,标准差0.尺度参数的标准差过大,因此不符合威布
虽然地理分散效应会降低风电 出力的相关性,提高其互补性,但其作用主要集中在小时级以下时间尺度范围内。
在长时间尺度范围内,不同风电场的风电出力表现出较大的相关性,导致风电基地的总
出力波动很大。
比如出力占风电装机0~0.1时的概率占
0.32
由此可见风电很不给力
0~0.1
0.05
0.10.150.20.25
0.30.350.40.45
0~6
酒
分布拟合可得:形状参数1.06334,标
0.00307248;尺度参数12.436,标准差0.
尺度参数的标准差过大,因此不符合威布向阳
风电场群测风塔编号北大桥5北大桥13干河口7干河口10昌马13昌马17桥湾5
风电场群测风塔编号北大桥5北大桥13干河口7干河口10昌马13昌马17桥湾5
风电场群测风塔编号北大桥5北大桥13干河口7干河口10昌马13昌马17桥湾5
都在3m/s以上,在7m/s及以上的占
速在每个月及大部分天内,都会从0~额定变化。
风电出力的爬坡率:在1、5、15min 力变化 幅度分别为113、206、415、229,总装机2.97%、5.41%和10.89%。
15min出力最大出力爬坡率为2218%,小于10%的占
69.22%。
的,删除0出力的数据,用威布尔
拟合可得:形状参数1.06334,标准差48;尺度参数12.436,标准差0.0447734.的标准差过大,因此不符合威布尔分布。
好的风场:平均风速高
风电场低于额定风速的概率高说明风能资综合以上,可知桥湾利用率最高,昌马1风能特性最适合风电场的建设运营,而北
1
2、风速极限
99分位数对应风速的含
围内的风速小于此风速。
桥湾和昌马风电场群的99.9分位数对应风机组切除风速25m/s还有一定裕度,不会场的频繁切除;而北大桥的不行,频繁启
3、风速极限
除桥湾风电场群外,其
现了风速超过25m/s的情况,其中 干河
口的频率最高,一年内出现4次
酒泉风电基地出力概率分布图
0.1~0.20.2~0.30.3~0.40.4~0.50.5~0.60.6~1
0~66~1212~1818~24
酒泉风电基地出力时间分布表
拟合可得:形状参数1.06334,标准差48;尺度参数12.436,标准差0.0447734.的标准差过大,因此不符合威布尔分布。
风速中位值风速平均值不大于13m/w概率不大于15m/w概率
6.1
7.2983.290.1677.6686.793.96.87.4585.893.26.77.4486.793.97.8
8.1388.194.17.88.078
9.595.13.97.1892.196.8
9分位数对应风速.9分位数对应风速
19.627.818.824.419.124.719.224.71921.818.621.817.120.2
25m/s风速出现的概率
3234310
风速高,风电场低于额定风速的概率高。
低于额定风速的概率高说明风能资源的可利用率高。
上,可知桥湾利用率最高,昌马13号和17号测风塔的性最适合风电场的建设运营,而北大桥5号则不行。
1、风速概率分布速极限分布
速的含义是一段时间中99%时间范
围内的风速小于此风速。
马风电场群的99.9分位数对应风速与风电除风速25m/s还有一定裕度,不会引起风电切除;而北大桥的不行,频繁启停会构成
速极限概率
外,其他风电场群均出
速超过25m/s的情况,其中 干河频率最高,一年内出现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