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
- 格式:doc
- 大小:729.50 KB
- 文档页数:8
电解质紊乱的预防措施与健康建议电解质是人体内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其中包括钠、钾、镁、钙等重要离子。
电解质紊乱是指这些离子在体内的浓度失去平衡,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预防电解质紊乱,人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健康建议。
一、日常饮食措施1.摄取平衡的电解质含量:摄取富含钠、钾、镁和钙的食物,如贝类、海鱼、蔬菜、水果、坚果和奶制品等,以确保人体有足够的电解质供应。
2.避免食用过咸、过甜、过油的食物:过量的食用咸、甜、油腻的食物会导致身体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尽量选择新鲜食材,控制烹饪油、盐和糖的量。
3.合理安排饮食时间:不要长时间禁食或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进食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电解质供应。
二、适宜的饮水习惯1.保持水分摄取的平衡:每天摄取足够的水分,以保持身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每天应饮用约2升左右清水。
2.适当避免或限制饮用含咖啡因和酒精饮料:这些饮料会增加尿液的排出量,容易导致电解质的流失。
3.根据个人情况补充电解质饮料:在剧烈运动、高温环境或身体出现大量出汗情况下,可以选择适量的电解质饮料来补充身体所失去的离子。
三、正确使用药物1.遵医嘱合理用药: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类固醇等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避免滥用泻药:滥用泻药可能会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大量丢失,造成电解质紊乱,应避免不必要的滥用。
四、注意健康生活方式1.适度参与体育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但过度运动会增加身体电解质的消耗,应根据个人情况控制运动量。
2.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休息规律:长期的工作压力、睡眠不足、作息无规律等因素都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要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休息和睡眠的时间。
3.避免暴晒和高温环境:高温环境下的大量出汗会造成电解质的丢失,应尽量避免在高温环境中暴晒或过度出汗。
综上所述,预防电解质紊乱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日常饮食的调节、适宜的饮水习惯、避免药物滥用和注意健康生活方式等。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措施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电解质的浓度超出了正常范围,这可能会对身体的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氯等,它们在维持细胞内外液的渗透压平衡、调节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电解质紊乱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评估与监测首先,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
这包括了解患者的病史,如是否有慢性疾病(如肾脏疾病、心脏病、消化系统疾病等)、近期的饮食和饮水情况、是否正在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生素等),以及是否有过度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导致体液丢失的情况。
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精神状况、皮肤弹性、黏膜湿润度等,以评估患者的脱水程度和整体状况。
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定期进行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检测血清钠、钾、钙、镁、氯等电解质的水平,以及酸碱平衡指标(如 pH 值、碳酸氢根离子等)。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二、一般护理1、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舒适度,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
对于虚弱的患者,要保证其卧床休息,防止跌倒和受伤。
2、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
3、心理护理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耐心倾听患者的倾诉,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三、饮食护理饮食调整是纠正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措施之一。
对于低钠血症的患者,如果是轻度缺钠,可以鼓励患者适当增加钠盐的摄入,如食用咸菜、咸鸭蛋等。
但如果是严重低钠血症,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限制水分摄入,并给予高渗盐水静脉输注。
高钠血症患者则需要限制钠盐的摄入,增加水分的摄入。
可以鼓励患者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低钾血症患者应多吃富含钾的食物,如香蕉、橙子、菠菜、豆类等。
同时,要避免食用大量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促进细胞外钾离子向细胞内转移,加重低钾血症。
电解质紊乱文章目录*一、电解质紊乱的概述*二、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三、电解质紊乱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四、电解质紊乱的危害*五、电解质紊乱的防治方法电解质紊乱的概述1、定义人体血浆中主要的阳离子是Na、K、Ca、Mg,对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体液的分布和转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细胞外液中主要阴离子以Cl-和HCO3-为主,二者除保持体液的张力外,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通常,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并保持电中性。
当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时,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
2、症状部位人体血浆3、症状科室内科4、常见病因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离子代谢异常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及发病机制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许多器官系统的疾病,一些全身性的病理过程,都可以引起或伴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外界环境的某些变化,某些变化,某些医原性因素如药物使用不当,也常可导致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另一方面,饮食失调,酗酒,神经性厌食症,吸收不良,荷尔蒙失调等问题也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症状。
此外,大运动量锻炼也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有专家表示,运动后人体大量出汗,本来就容易虚脱,如果再猛喝碳酸饮料,可能造成电解质紊乱。
一般来说,运动过后出汗较多,人体具有排钠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钠含量约是140个单位,如果是低钠情况的话,则可能只有120个单位。
低钠状态可能引起神经细胞脱髓改变,低钠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身体不能动弹,严重的话,还可能出现神志不清等症状。
电解质紊乱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1、电解质紊乱的检查方法血生化全项检查,部分电解质紊乱可有心电图改变。
2、电解质紊乱的诊断鉴别方法根据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史及有关的症状和体征不难与其他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相鉴别。
电解质紊乱的危害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使全身各器管系统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严重时常可导致死亡。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浓度异常的情况,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的紊乱。
这些电解质对于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和机体的电生理活动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电解质紊乱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电解质紊乱可以分为水钠紊乱、钾紊乱、钙磷紊乱、酸碱平衡紊乱等。
其中,水钠紊乱最为常见,包括低钠血症和高钠血症。
低钠血症通常由于体内失钠或增加水分所致,常见于肾功能损害、水过多或摄入不足等情况。
高钠血症则常见于丧失大量水分,如高渗透压性失水、失水不足等。
钾紊乱主要包括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常见于肾功能不全、细胞内外钾分布异常等情况。
钙磷紊乱则表现为低钙血症和高钙血症,通常与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维生素D缺乏等相关。
酸碱平衡紊乱包括酸中毒和碱中毒,主要由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引起。
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多样,具体症状取决于电解质的紊乱类型和程度。
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肌肉无力、抽搐、意识障碍等。
此外,电解质紊乱还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血栓等并发症。
对于电解质紊乱的诊断,首先应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包括评估液体摄入、排尿情况、心肺功能和神经系统状态等。
其次,常规实验室检查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血液尿液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指标、肾功能评估、甲状旁腺功能检测等。
根据检查结果,可以明确电解质紊乱的类型与程度。
针对电解质紊乱的护理,首先应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对于低钠血症,护理重点是补充钠盐,可通过口服、静脉输液等途径给予。
在补钠过程中,需监测血钠水平,避免钠浓度过快或过高。
对于高钠血症,护理重点是纠正原发病因并限制钠摄入。
对于低钾血症,应补充适量的钾盐,并监测血钾水平,以避免过快或过高。
同时,要监测心电图,以及关注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
对于高钾血症,首先应停用钾盐,限制钾摄入,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或透析治疗。
对于低钙血症,可通过补充钙剂来纠正,同时要监测血钙水平和心电图。
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详解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含量异常,包括钠、钾、钙、镁等离子的平衡失调。
电解质在人体中起着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对于维持细胞膜电位、调节心肌收缩和神经传导等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解质紊乱的常见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详细解析。
一、电解质紊乱的症状1. 钠紊乱:钠是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对于保持体液渗透浓度和酸碱平衡至关重要。
钠紊乱可导致血液渗透压异常,引起多种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腹胀、肌肉抽搐、抑制神经系统活性等。
2. 钾紊乱:钾主要在细胞内,对于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钾紊乱可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腹胀、恶心呕吐、心悸等症状。
3. 钙紊乱:钙在维持骨骼健康、神经和肌肉功能正常发挥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钙紊乱可引起手足抽搐、痉挛、易骨折、心动过速等。
4. 镁紊乱:镁是体内重要的酶活化剂,对于心肌收缩和神经传导起着重要作用。
镁紊乱可引起肌肉痉挛、心律失常、神经异常等症状。
二、电解质紊乱的治疗方法1. 钠紊乱的治疗:钠过低可通过补充高钠液体或盐类来纠正,而钠过高则需限制钠摄入并通过静脉给予补液来降低血钠浓度。
2. 钾紊乱的治疗:钾过低可通过口服或静脉给予钾补充来纠正,而钾过高则需限制钾摄入,并通过利尿剂等手段促进钾排泄。
3. 钙紊乱的治疗:钙缺乏可通过钙剂的补充来纠正,而高钙血症则需限制钙摄入,并通过输液和抗钙剂来排除体内多余的钙。
4. 镁紊乱的治疗:镁缺乏可通过口服或静脉给予镁剂来补充,而高镁血症则需限制镁摄入,并通过纠正肾功能不良来促进镁排泄。
三、预防电解质紊乱的方法1. 饮食均衡:保持摄入足够的含钠、钾、钙和镁的食物,如坚果、鱼类、绿叶蔬菜等,以维持正常的电解质平衡。
2. 合理用药: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泻药等会增加电解质的丢失,使用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液电解质测定,可早期发现电解质紊乱的迹象,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电解质紊乱的诊断指标标准答案:电解质紊乱的诊断标准,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通常人体体液中,阴离子总数与阳离子总数相等,当体内出现任何一个电解质数量改变,将导致不同的机体损害,即出现电解质紊乱。
1、临床症状:电解质紊乱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偶尔可见于口渴、乏力等,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心悸、心慌等表现。
同时还可能伴有其他如癫痫发作,常见于低钙血症、低镁血症的患者,会出现口吐白沫、四肢抽搐等症状。
或者伴有肌肉无力表现,常见于低钾血症、低钠血症,或者高钙血脂的患者,主要表现为不能正常活动,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全身无法行动的情况;2、实验室检查:钾、钠、钙等离子的值,是高于或低于正常值进行区分,常见的有低钾血症、高钾血症、低钠血症、高钠血症、低镁血症等。
若血清钾<3.5mmol/L 时,称为低钾血症。
若血清钾>5.5mmol/L时,称为高钾血症。
当患者血浆钠浓度<135mmol/L时,称为低钠血症。
若患者血浆钠浓度>150mmol/L时,称为高钠血症。
当患者出现上述的不适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做相关的实验室检查,若出现轻度电解质紊乱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电解质补充剂进行补充,短时间改善不适症状,若出现重度电解质紊乱,需要根据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扩展: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异常,破坏人体功能的平衡。
电解液扰动的后果不可低估。
它可以损害身体的功能,甚至引起许多症状。
电解质紊乱发生主要是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紊乱,任何离子不均等的发生都容易导致本病的发生,人们需要控制这些离子的数量。
电解质紊乱是血浆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不平衡,可引起机体多种症状,如高钠血症、低钠血症、高钙血症或低钙血症。
引起该病的离子有钾离子、钙离子、钠离子等相关离子,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治疗电解质紊乱应及时诊断,早期诊断有助于更好的治疗。
接下来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电解质紊乱诊断标准有哪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解质紊乱护理问题电解质是维持身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物质,它们在细胞内和细胞间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电解质的主要成分包括钠、钾、氯、钙、镁等,它们在维持神经传导、肌肉收缩、荷尔蒂植物、酸碱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人体内的电解质可能发生紊乱,这会对身体的正常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对于电解质紊乱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电解质紊乱的原因、症状、护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旨在帮助护理工作者和患者了解如何有效应对电解质紊乱,以及预防其发生。
一、电解质紊乱的原因1.疾病因素电解质紊乱可能源于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肾脏是体内电解质的重要调节器官,一旦肾脏功能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
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干扰电解质的正常代谢和平衡。
2.药物因素一些药物(如利尿剂、降钠药、抗生素等)可能干扰电解质的代谢和吸收,导致电解质紊乱。
此外,滥用药物、长期使用药物等也可能对电解质平衡产生不良影响。
3.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可能导致体内电解质摄入不足,或者影响体内电解质的代谢和吸收,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
4.其他因素如腹泻、呕吐、剧烈运动、高热、大量出汗、烧伤等也可能引起体内电解质的损失,从而导致电解质紊乱。
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电解质紊乱可能影响身体的各个系统,导致一系列的症状。
不同类型的电解质紊乱可能表现为不同的症状,下面我们将针对主要的电解质紊乱进行介绍。
1.钠离子(Na+)紊乱当体内钠离子的水平过低或过高时,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疲乏、肌肉震颤、抽搐等症状。
严重的钠离子紊乱可能导致昏迷、惊厥等危险情况。
2.钾离子(K+)紊乱钾离子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心脏功能产生影响,导致心率失常、心悸、乏力、肌肉无力等症状。
严重的钾离子紊乱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危险情况。
3.氯离子(Cl-)紊乱当体内氯离子水平过高或过低时,可能导致呼吸深度改变、呼吸不规则、肌肉痉挛、嗜睡等症状。
4.钙离子(Ca2+)紊乱体内钙离子水平过低可能导致肌肉抽搐、手足发麻、心率失常等症状。
拉肚子电解质紊乱的原理
拉肚子(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并伴有腹部不适的症状。
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电解质(如钠、钾、氯等)的平衡被打破,导致其浓度异常。
拉肚子和电解质紊乱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拉肚子导致电解质紊乱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腹泻导致水分丧失:腹泻时,大量的水分从肠道排出,这会导致体内水分的丧失。
随着水分的丧失,体内的电解质浓度会相对增高,从而引发电解质紊乱。
2. 肠道吸收功能受损:腹泻时,肠道的吸收功能可能受到损害,导致电解质的吸收减少。
这会导致体内电解质的浓度下降,从而引发电解质紊乱。
3. 腹泻引起酸碱平衡失调:腹泻时,肠道内的酸碱平衡可能被打破,导致体内酸碱平衡的紊乱。
这可能会影响电解质的分布和浓度,进而引发电解质紊乱。
4. 腹泻引起营养摄入不足:腹泻时,由于肠道功能紊乱,营养物质的吸收可能受到影响。
营养物质的不足可能会导致电解质代谢异常,从而引发电解质紊乱。
需要注意的是,拉肚子和电解质紊乱的具体关系还取决于个体的情况和病因。
如果您有腹泻和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电解质紊乱的护理目标电解质紊乱(electrolyte imbalance)是指体内电解质浓度超过或低于正常范围,导致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常见的电解质包括钠、钾、钙、镁等。
如果不及时处理,电解质紊乱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建立明确的护理目标对于恢复患者的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
护理目标一:维持电解质稳定的内环境维持电解质稳定的内环境是电解质紊乱护理的首要目标。
在实施护理过程中,护士需要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注重以下方面:1. 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浓度,包括钠、钾、钙、镁等。
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者的电解质水平,以便随时了解患者的电解质状态。
2. 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变化,如疲劳、心律失常、肌肉抽搐等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制定并调整治疗方案。
3. 协助医生制定静脉输液方案,包括补液和电解质补充。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液体和药物以维持电解质平衡。
4. 进行电解质饮食教育,包括建议患者增加或减少特定的食物摄入,以补充或限制特定电解质的摄入。
护理目标二:预防电解质紊乱的恶化预防电解质紊乱的恶化是护理过程中的重要目标,旨在减轻患者的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1. 确保患者足够饮水。
对于水盐平衡紊乱的患者,水分的摄入量应根据医嘱进行调整。
护士应监测患者的水分摄入量和尿量,避免水分摄入过多或过少。
2. 监测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某些种类的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和血压异常。
护士应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3. 加强皮肤护理和协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
某些电解质紊乱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瘙痒,护士应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皮肤护理,并提醒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缓解不适。
4. 监测患者的精神状态。
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精神症状的出现。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调整治疗方案。
CSCCM原创,转载请注明)一.血钠异常•钠是机体血液渗透压的主要决定因子,调节细胞外体液容积。
血钠异常主要影响神经和神经肌肉的功能•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总体钠含量为58 mmol/kg,其中70%为可以交换的钠,而可以交换的钠中约85%分布在细胞外(表1)1.低钠血症•低钠血症指血钠水平低于136 mmol/L。
研究表明,多达15%的住院患者曾出现血钠水平不足134 mmol/L,而5%的住院患者血钠水平曾低于125 mmol/L•急性低钠血症显著增加罹患率和病死率,而且轻度低钠血症在治疗过程中病情仍可以进展。
最后,将低钠血症的处理原则简单理解为补充钠盐是完全错误的。
低钠血症的处理取决于诊断。
基于错误诊断的错误治疗有可能导致低钠血症进一步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综合病史采集与临床检查常常可以确定低钠血症的原因。
但是,对于低渗性低钠血症,往往需要根据体格检查(评价容量状态)和实验室检查(尿钠)进行鉴别诊断,只通过简单的问诊难以确诊图1总结了低钠血症的鉴别诊断程序Hyponatremia低钠血症Pseudohyponatremia假性低钠血症Hypo-osmolar hyponatremia低渗性低钠血症Yes 多No 否Assess评估Presence of ↑ glucose, ↑ proteins or lipids, mannitol出现高血糖,高血脂或甘露醇增多Consider Hyperosmolar Hyponatremia考虑高渗性低钠血症Volume status容量状态Urine osmolarity (Uosm)尿渗透压Urine sodium (Una)尿钠FENaHypovolemia低容量Euvolemia等容量Hypervolemia高容量Uosm > 300 mOsm/L Una < 20 mmol/L FENa < 1%Vomiting呕吐Diarrhea腹泻Third-space fluid loss第三间隙液体丢失Uosm > 300 mOsm/L Una > 20 mmol/L FENa > 1%Diuretics利尿剂Aldosterone deficiency醛固酮缺乏Renal tubular dysfunction肾小管功能障碍Uosm > 300 mOsm/L Una < 10 – 20 mmol/L FENa < 1%Cirrhosis肝硬化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充血性心力衰竭Renal failure with/without nephrosis伴/不伴肾病综合征的肾功能衰竭Uosm < 100 mOsm/L Una > 30 mmol/L Polydipsia多尿Inappropriate water administration to children儿童不适当的水摄入Uosm > 100 mOsm/L (usually > 300) (常> 300)Una > 30 mmol/LSIADH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Hypothyroidism甲状腺功能低减Adrenal insufficiency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如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钠水平低于正常值下限,首先需要测定血渗透压。
根据血渗透压水平,可以将低钠血症分为高渗性低钠血症、等渗性低钠血症和低渗性低钠血症1) 高渗性低钠血症•根据血浆渗透压计算公式:2 ×血钠(mmol/L) + 血糖(mg/dl) / 18 + 血尿素氮(mg/dl) / 2.8,或2 ×血钠(mmol/L) + 血糖(mmol/L) + 血尿素氮(mmol/L)•高渗性低钠血症时,钠以外的其他溶质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临床上以高血糖和血液中甘露醇浓度升高最为常见»例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时使用大量甘露醇充盈膀胱,将导致血液中甘露醇水平显著升高,从而造成血液高渗状态,引起细胞内液向细胞外间隙的移动。
细胞外液量增加引起血钠水平降低,亦称移位性低钠血症(translocational hyponatremia)»高血糖导致高渗性低钠血症的原理与此相同2) 等渗性低钠血症•等渗性低钠血症又称假性低钠血症,病因包括高血脂和高副蛋白血症•正常情况下,血浆中水相占93%,其余7%为固相,包括蛋白、盐和脂肪。
任何原因造成血浆中固相成分增加(高血脂,高蛋白血症如多发骨髓瘤或大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且测定前血液标本经过稀释,将造成等渗性低钠血症•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院均使用间接离子特异性电极法测定血电解质水平,其特点即血液标本需要稀释后才能进行测定•如表2所示,当血浆中固相成分增加,且标本测定前经过稀释时,血钠测定结果即出现假性降低•假性低钠血症无需针对低血钠进行治疗3) 低渗性低钠血症•与低血浆渗透压相关的低钠血症最常见的原因为抗利尿激素(ADH)分泌过多(即等容性低钠血症)•低渗性低钠血症或稀释性低钠血症亦可有血容量减少(低容性低钠血症)和血容量过多(高容性低钠血症)•这些低钠血症都是因肾脏排出游离水的能力受损所致对低渗性低钠血症进行鉴别诊断时,首先应当评估细胞外液状态。
根据细胞外液的状态,可以将低渗性低钠血症分为低容量性、等容量性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生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通常情况下,水与钠同时出现潴留或丢失。
因此,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实际上是以水钠丢失为主的低钠血症,而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则相反,以水钠潴留为主要表现尤其对于低容量性低钠血症,需要测定尿钠水平以帮助判断钠丢失的途径(在未使用利尿药物的情况下)。
当尿钠> 20 mmol/L时,提示肾脏排钠是导致水钠丢失的主要途径;若尿钠< 20 mmol/L,则提示肾外途径(通常为胃肠道以及第三间隙)引起水钠丢失•因此,根据细胞外液状态以及尿钠水平,可以对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病因进行判断(表3)•如果患者为严重低钠血症或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则应限制游离水摄入,使用袢利尿剂增加游离水排出,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3%高张盐水补充容量以提高血钠浓度。
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如出现惊厥、昏迷、或即将呼吸停止)需用高张盐水治疗•有关低钠血症的纠正速度尚有争议,但在最初24小时内应限制在8 –12 mmol/L 以内。
如出现惊厥等致死症状时,可在治疗早期快速纠正血钠,而在症状缓解后减缓血钠的纠正速度3-a) 低容量性低渗性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常很轻微,主要特点为细胞外液减少。
血钠浓度降低超过10 –15 mmol/L 时,常伴有明显的皮肤弹性下降,以及体位性或平卧位低血压•治疗方法一般为输注生理盐水症状较为严重的严重低钠血症(血钠浓度< 125 mmol/L)患者可考虑输注高张盐溶液进行治疗•钠缺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但是仍须进行血钠浓度的实验室监测钠缺乏= 0.6 x 体重(kg) x(血钠正常值–实际血钠浓度)•以下公式有助于简单计算需要补充的含钠液体的输注速度:血钠改变=(输注液体中钠浓度–血钠浓度)/(总体水+ 1)•各种输注液体的钠浓度见表4。
上述公式未将其它液体的出入量(例如尿量)考虑在内,因此仅供治疗时参考•治疗低钠血症时应频繁监测血钠浓度血钠≥125 –130 mmol/L时,仅限制游离水即可使血钠缓慢恢复至正常血钠浓度纠正过快,尤其对于慢性低钠血症患者,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渗透压相关性脱髓鞘综合征)脑耗盐综合征(Cerebral Salt Wasting Syndrome, CSWS)多见于神经外科术后,发病机制可能与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 ANF)分泌增多有关• CSWS主要表现为低血容量,低血钠,低血浆渗透压,高尿钠及钠负平衡,血浆或脑脊液ANF可增高• CSWS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出现下列情况有助于诊断:低血钠伴多尿,尿钠升高,低血容量,中心静脉压降低(< 6 mmHg),体重减轻,脱水表现,补水补钠后病情好转•补充容量、提高血浆渗透压和纠正负钠平衡是治疗CSWS 的关键。
原发病的治疗对于CSWS 非常重要。
与脑积水或高颅压相关的CSWS 通过脑脊液引流或降低颅压可以很快治愈。
另外,盐皮质激素如氟氢可的松也可能有所帮助•随机对照试验显示,动脉瘤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口服氟氢可的松0.1 mg,一日3次,8天后水、盐排出量及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6.6% vs. 33.3%)3-b) 等容量性低渗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IADH) 是最常见的等容性低钠血症•SIADH的诊断标准包括:尿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尿钠浓度> 20 mmol/L(一说> 50 mmol/L),无水肿或低血容量,未使用利尿剂(排除利尿药物的影响),甲状腺、肾上腺、肾脏、心脏和肝脏功能正常•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限制液体入量液体入量一般限制为1000 –1200 ml/天(有建议为700 –1000 ml/天)。
此外,大剂量的盐皮质激素(醛固酮1 mg/天,9a-氟氢可的松2 –8 mg/天)也有助于低钠血症3-c) 高容量性低渗性低钠血症肝硬化、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肾病综合征是常见的高容量性低钠血症2.高钠血症高钠血症(Na > 145 mmol/L) 系细胞内容量不足,游离水的丢失量超过了钠丢失量高钠血症的原因见表5•高钠血症的临床表现与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功能有关,包括精神改变、嗜睡、惊厥、昏迷和肌无力多尿提示存在尿崩症或盐和水的摄取过多•高钠血症的治疗应针对基础病因进行校正。
几乎所有的高钠血症患者都需要补充游离水。
»可利用下列公式估计机体水分的缺失程度:水缺失量(L) = 0.6* x 体重(kg) x [(血钠测量值/ 血钠正常值) –1]*女性为0.5[例]:一名体重70 kg的男性患者,血钠160 mmol/L。
其水缺失量为:0.6 × 70 x [(160/140) – 1] = 42 x [1.14 – 1] = 42 × 0.14 = 5.88 L»开始补充游离水时,输注速度应与症状的严重程度相一致,然后根据患者的状况再决定后续补水速度如果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血压过低、体位性心动过速或显著心动过速),在血管内容量得到校正之前应输入生理盐水。
在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之后,可输注5%葡萄糖溶液或0.45%NaCl溶液病情稳定的患者可经肠内途径补充水份(即经鼻胃管补水)如果血管内容量充足,极少数钠负荷过多患者可使用袢利尿剂或透析方法增加钠的排泄中枢性尿崩症患者应考虑采用抗利尿激素或去氨加压素治疗»治疗期间应经常测量血钠浓度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