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传染病
- 格式:doc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19
传染病学第一单元总论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指由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性感染性疾病。
机会性感染:当某些因素导致宿主的免疫功能受损或机械损伤使寄生物离开固有的寄生部位而到达其他寄生部位,平衡就不复存在而引起宿主的损伤。
首发感染: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重复感染:人体在被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混合感染: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重叠感染:人体在某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复发:是指当患者进入恢复期后,已稳定退热一段时间,由于体内残存的病原体繁殖而使临床表现再度出现的情形。
再燃:当传染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但体温尚未完全恢复正常的缓解阶段,由于潜伏于血液或组织中的病原体再度繁殖,使体温再次升高,出发病的症状与体征再度出现的情行。
后遗症:有些传染病患者在恢复期结束后,某些器官功能长期都未能恢复正常的情形。
肾综合征出血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伤,临床表现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损伤为主要表现。
感染:是病原体和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共生状态: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有些微生物,寄生虫与人体宿主之间达到了互相适应,互不损害对方的共生状态隔离:是指将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妥善地安排在指定的隔离单位,暂时与人群隔离,积极进行治疗,护理,并对具有传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的医疗措施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易感者: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疹,肝脾大,白细胞减少等。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肺结核最常见,主要病变为结核结节,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
第五单元传染病防治法一、A11、法定传染病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应当由下列哪个部门决定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E、国家疾病控制中心2、对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污染的场所和物品,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采取A、封闭场所并销毁物品B、强制隔离治疗C、必要的卫生处理D、报告上级卫生行政机关处理E、提请卫生防疫部门处理3、属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的是A、鼠疫B、流行性感冒C、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D、黑热病E、霍乱4、依据《传染病防治法》,我国法定的传染病共有A、甲、乙、丙三类32种B、甲、乙、丙三类34种C、甲、乙、丙三类35种D、甲、乙、丙三类36种E、甲、乙、丙三类37种5、甲类传染病是指A、SARS,狂犬病B、黑热病,炭疽C、高致病性禽流感,天花D、鼠疫,霍乱E、伤寒,流行性出血热6、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以下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A、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B、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C、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疑似传染病病人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E、以上都不是7、对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以及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为了保障其健康,他们所在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采取A、防治措施和强制治疗措施B、防治措施和强制隔离措施C、防治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D、防治措施和紧急控制措施E、防治措施和追踪调查措施8、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的地区兴办的大型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申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进行A、环保调查B、卫生调查C、卫生资源调查D、环境资源调查E、危害因素调查9、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应采取下列措施,除外A、对患者予以隔离治疗B、对疑似患者,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C、对医疗机构内的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D、拒绝隔离治疗的,可以由公安机关协助采取强制隔离治疗措施E、采取紧急措施并予以公告10、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职责是A、对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B、按照专业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C、承担责任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D、领导所辖区域传染病防治工作E、设立专人负责各施工区域的卫生防疫工作11、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有权在本行政区域内A、调集各级各类医疗、防疫人员参加疫情控制工作B、停工、停业、停课C、封锁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疫区D、封锁跨省、直辖市的疫区E、宣布疫区12、对疑似甲类传染病患者在明确诊断前,应在指定的场所进行A、医学观察B、留验C、隔离D、访视E、就地诊验13、《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应当A、立即组织力量进行防治制,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B、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C、停业、停工、停课D、临时征用房屋、交通工具E、宣布疫区14、《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传染病实行的方针与管理办法是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管理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划区管理D、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片管理E、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层级管理15、某医疗机构发现了甲类传染病,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措施中不包括A、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检查结果确定B、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C、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D、拒绝隔离治疗或者隔离期未满擅自脱离隔离治疗的留下其书面意见可以放行E、对本医疗机构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必须实施消毒和无害化处置16、下列乙类传染病应按甲类传染病处理的是A、流行性出血热B、流行性乙型脑炎C、肺炭疽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布氏杆菌病17、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中新增加的乙类传染病是A、艾滋病与钩端螺旋体病B、登革热与炭疽C、布氏杆菌病与梅毒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黑热病与流行性感冒18、《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是指A、鼠疫、霍乱B、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C、霍乱、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E、流行性出血热、艾滋病二、A21、李某因患炭疽死亡,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其尸体应A、立即进行卫生处理,就近火化B、必要时可将尸体卫生处理后火化C、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后火化D、必要时可将尸体消毒处理后火化E、在指定场所卫生处理后火化2、张某,在某医疗机构进行身体检查时被查出患有血吸虫病,依据《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对于张某该医疗机构应当A、强制隔离治疗B、在指定的场所进行医学观察C、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措施D、采取必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E、在指定场所进行隔离治疗3、A县张某系霍乱患者,在B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期间,擅自逃出医院回到A县,脱离隔离治疗。
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五章《传染病》教学设计整体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途径以及预防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惯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2. 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3.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惯的养成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传染病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导入:通过观看一段有关传染病的视频,引发学生对传染病的兴趣,并打开研究的视角。
- 概念解释:简明扼要地介绍传染病的定义和基本分类,让学生初步了解传染病的特点。
- 课堂讨论:以小组形式讨论几种常见传染病的名称和症状,并展示讨论结果。
- 小结: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传染病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课时: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复:回顾上节课所学的传染病的分类,并让学生自主复重点内容。
- 传播途径: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等。
- 主要症状:列举几种常见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并引导学生探讨症状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
- 实例分析:给学生分发几个传染病的案例,让他们分析病例中的传播途径和症状。
-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第三课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惯- 复:复上节课所学的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主要症状。
- 预防措施:介绍传染病的常见预防措施,如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密闭环境等,并与学生一起制定预防传染病的实际行动计划。
- 卫生惯: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的个人卫生惯对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性,提出养成良好卫生惯的方法和建议。
-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预防措施和个人卫生惯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延续这些惯。
教学评价本教学设计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对传染病的了解和认识,以及预防措施和卫生惯的养成。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内容的质量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等来进行教学评价。
以上是《传染病》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五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一、A11、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情形,由其所在单位对直接责任人员()A.追究民事责任B.追究刑事责任C.吊销执业证书D.给予行政处分E.给予行政处罚2、单位和个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造成损害的,应依法()A.恢复原状B.进行治疗C.承担社会责任D.承担民事责任E.承担道德责任3、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政府决定可以在传染病流行时采取的紧急措施是()A.隔离治疗B.强制隔离C.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D.停工、停业、停课E.实施交通检疫4、对已经发生甲类传染病病例的场所,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A.采取强制隔离措施B.实施隔离措施C.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D.予以隔离治疗E.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5、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病源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A.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B.进行医学观察C.避免与其接触D.予以隔离治疗E.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6、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对疑似病人应依法及时采取的措施是()A.采取预防措施B.进行医学观察C.予以隔离治疗D.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E.确诊前在指定场所进行单独隔离治疗7、发现传染病病情应及时按照规定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报告疫情应遵循的原则是()A.系统控制原则B.系统通报原则C.属地管理原则D.隶属关系原则E.直接向上级领导报告8、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制度的对象是()A.儿童B.在校学生C.未成年人D.成年人E.全体社会公民9、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属于乙类传染病分类,但依法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是()A.肺结核B.艾滋病C.猩红热D.淋病E.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0、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属于()A.医院感染B.医源性感染C.病媒生物感染D.病原体感染E.潜伏体感染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A.保证社会发展B.保障人体健康C.保证正常的社会秩序D.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E.保障公共卫生秩序1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管理的传染病分甲、乙、丙三类共计()A.37种B.33种C.34种D.35种【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78488,点击提问】7、【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78484,点击提问】8、【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第五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78482,点击提问】9、【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该题针对“单元测试-传染病防治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78481,点击提问】1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该题针对“第五章单元测试”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078479,点击提问】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78477,点击提问】12、【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答疑编号100078474,点击提问】。
《第五章病毒》一、设计思路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效,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病毒变“大”、变“活”,解决由于病毒的微小而产生的认知困难,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
2、利用QQ群开创生物教学第二课堂,通过创新设计课前导学任务,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创新设计课后拓展任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3、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的习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⑵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⑴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交流的能力。
⑵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认同科技进步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⑵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⑶学习运用辩证法看待事物的利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⑴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⑵教学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章不分节,本章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教学课时为一课时。
通过本章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特点的基础上,将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二个完整的生物学概念:一是全面掌握生物体的构成方式,即生物圈中不仅有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还存在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二是全面认识生物圈中的生物类型,即生物圈中不仅有植物、动物、人、细菌和真菌,还有病毒。
同时,本章教学也为学生之后学习传染病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2、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了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电视、网络和书刊等视听途径,以及亲身体验(如:患过流感、或手足口病等),对病毒有了一定认识。
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不同,使学生对病毒的认知程度也不尽相同。
【教案】第五章病毒教学目标:1.识别病毒,说出病毒的结构组成。
2.收集并整理从书籍、报刊杂志及网上查询到的有关由病毒引起的疾病的信息。
3.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策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了解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时,运用换位思考法,让学生假定自己是病毒,在身体结构非常简单的情况下,要长期生活下去,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研究病毒的科学家,在对病毒基本特点了解的基础上,找出可能的病毒为人类造福的途径,教师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补充教学重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难点:病毒的结构和生活课前准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病毒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各种资料教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提问举手回答问题植物体和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哪一种生物体没有细胞?你能说说细胞中有哪些有机物吗?导入新课认识病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他们所知道的有关病毒的情况,并且说出他们是从哪儿得到这些知识的。
请一位学生读一篇有关禽流感的新闻。
(或上网看禽流感消息)学生谈谈对禽流感的认识,感受病毒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观看《病毒》视频文件,边看边思考,记录有关要点,准备下面的时间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中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
提问禽流感是由什么引起的?提出疑问:病毒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与细菌一样吗?。
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打出流感病毒有关图片,提问:你还敢吃鸡吗?引入新课,超链接(病毒)视频文件布置思考提纲:1病毒是如何发现的?为什么说它是生物?2病毒观察要用什么仪器?课本将病毒分成多少类?3病毒结构由什么组成?病毒是怎样生活的?4病毒的繁殖怎样进行?5病毒与人类有什么关系?病毒的发现学生叙述病毒发现过程了,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得出:病毒比细菌小。
教师引导并归纳引导提问:病毒的发现过程说明病毒具有什么特征?病毒的种类病毒的大小及形态认识病毒“小”的特征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病毒。
训练·知能升级【达标集训】1.流感、流感病人、流感病人的飞沫、流感病毒分别属于( )①传染源②病原体③传播途径④传染病⑤易感人群A.④③①②B.②⑤①④C.④⑤③②D.④①③②2.2011年9月,中国中医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级世界级大奖。
疟疾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疟疾的传播途径是( )A.飞沫、空气B.饮水和食物C.吸血的节肢动物D.接触3.(2013·怀化学业考)大灾之后要防大疫。
芦山地震后,卫生防疫人员在灾区喷洒了大量消毒液,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应属于( )A.控制传染源B.切断传播途径C.保护易感人群D.预防接种4.(2013·德州学业考)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人将轻症天花病人的痘浆接种到健康人身上,以预防天花。
其中痘浆和预防天花的方法分别属于( )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抗体、特异性免疫5.(2013·舟山学业考)2013年上半年,我国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病例,并导致多人死亡。
以下有关H7N9禽流感的说法,正确的是( )A.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单细胞生物B.为了预防禽流感,不能食用煮熟的鸡蛋和鸡肉C.不管是否处于禽流感疫区,都应将禽类扑杀掉D.当出现流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擅自服药治疗6.下列各项物质或结构中,属于抗原的是( )①输入到A型血患者体内的B型血细胞②接种到健康人体内的乙肝病毒疫苗③自身免疫器官产生的免疫细胞④移植到烧伤患者面部的自身腿部皮肤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下列现象与免疫功能无关的是( )A.花粉过敏B.胃肠蠕动C.扁桃体发炎D.泪液的杀菌作用8.脊髓灰质炎疫苗可以预防小儿麻痹症,这种免疫属于( )①非特异性免疫②特异性免疫③自然免疫④计划免疫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9.天气反复无常时,同学们易患感冒。
下列做法及说法正确的是( )A.感冒后服用的药越昂贵,见效越快B.引起感冒的细菌会通过自我复制繁殖C.某同学注射了感冒疫苗,也有可能会感冒D.长时间用药,病毒产生抗药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指( )A.身体上状态良好B.心理上状态良好C.社会适应状态良好D.以上三项均是11.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A.为了提高成绩,通宵学习B.为了保持身材而节食C.积极参加体育活动D.适量吸烟、饮酒12.(2013·滨州学业考)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初春,流感家族中的一位不速之客——H7N9不期而至,拨动着中国内地民众的神经。
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H7N9型禽流感病毒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被该病毒感染均在早期出现发热等症状。
截至5月16日16时,全国已确诊130人,36人死亡,72人病愈。
迄今为止,没有迹象表明H7N9病毒已发生人际间传播,目前没有疫苗。
据国家疾控中心网站介绍,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传染病,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1)H7N9病毒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属于该病的,病毒没有结构。
(2)从预防传染病措施看,对临床确诊为H7N9型禽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这属于;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这属于。
(3)若H7N9型禽流感疫苗研发成功,那么注射的疫苗从免疫学角度分析属于,它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这种免疫类型属于。
(4)为防治H7N9型禽流感,某些同学自己购买了板蓝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填“处方”或“非处方”)药。
(5)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病毒的易感高危人群是( )A.医生B.农民C.从事禽类养殖、销售、宰杀加工者D.司机【感悟中考】1.(2013·东营学业考)生活中难免遇到意外情况,学好生物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应对。
以下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骨折时要用夹板固定,夹板长度应长过骨折部位上下两端的关节B.不慎烧伤需要进行皮肤移植时,用自身皮肤能有效避免排异反应C.用指压止血法救治较大动脉出血的伤员时,应压迫伤口的远心端D.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2.(2013·临沂学业考)当你患感冒时,下列应对措施可取的是( )①服用上次感冒时剩下的药②请医生诊断,凭医生的处方买药服用③到药店购买OTC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④到药店购买R标志的感冒药,按药品说明书服用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3.(2013·菏泽学业考)H7N9型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发现传染病患者后,医院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其原来生活环境进行消毒,这两项措施分别属于( )A.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B.保护易感者、切断传播途径C.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者4.(2013·菏泽学业考)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但雾霾现象时有发生。
下列与我们健康生活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用鼻呼吸时,鼻毛和黏膜能有效阻止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体内B.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等而对环境没有危害5.(2012·恩施学业考)通过两年来的《生物学》学习,你对一些常见疾病一定有所了解。
下列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感冒缺铁性贫血B.蛔虫病疟疾C.乙型肝炎肢端肥大症D.夜盲症肺结核6.(2012·聊城学业考)不小心被狗咬伤后,要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注射的狂犬疫苗和所采取的措施分别属于( )A.抗原、保护易感人群B.抗原、控制传染源C.抗体、保护易感人群D.抗体、控制传染源7.(2012·济南学业考)下列各项中,属于传染病的是( )A.狂犬病B.巨人症C.心脏病D.白化病8.(2013·潍坊学业考)下列对学习生物学过程中遇到的生活常识叙述正确的是( )A.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脂类物质沉积到血管壁上,加速了动脉硬化B.中医给病人“切脉”时,手指应压在手腕部外侧的桡动脉处C.预防艾滋病所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疫苗D.可根据病症,按说明书上的信息自行判断、购买药店里的药物9.(2013·淄博学业考)2013年4月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确认我省两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对于预防H7N9禽流感,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①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②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③生熟食物分开处理;④经常进行适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其中不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2012·广安学业考)某人幼时患过天花病后,就再也没有患过天花病,原因是体内产生了相应的( )A.抗原B.溶菌酶C.抗体D.淋巴液11.(2012·桐城学业考)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流感及并发症的手段之一。
接种疫苗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目的是控制传染源B.非特异性免疫,目的是切断传播途径C.特异性免疫,目的是控制传染源D.特异性免疫,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12.(2012·上饶学业考)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是为了预防( )A.白喉B.百日咳C.破伤风D.结核病13.(2013·菏泽学业考)合理用药是健康的生活习惯之一。
下列有关用药的一些认识,正确的是( )A.非处方药可随意服用B.服用的药物剂量越大,疗效越好C.俗话说“是药三分毒”D.进口的药物疗效一定比国产的好14.(2012·南昌学业考)“良药苦口利于病”,在吞服药片时,下列哪项方式是正确的( )A.用可乐饮料送服B.用牛奶送服C.用温开水送服D.用茶水送服15.(2012·青岛学业考)在一次人工呼吸的模拟训练中,李明同学采取了如下急救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A.将被救者放在空气流通的场所B.让被救者侧卧、头后仰C.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D.捏住被救者鼻孔,口对口用力吹气16.(2013·烟台学业考)生命和健康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关爱生命从生活做起。
下列生活习惯中需要调整的是( )A.购买食品时,要注意查看保质期B.用餐时,尽管喜欢吃牛肉,但也要吃青菜C.遇到好玩的网络游戏时,要废寝忘食地去攻关D.在公共场所发现有人吸烟时,要善意提醒“禁止吸烟”17.(2013·东营学业考)“咳——咳——咳”!咳嗽时,短促深吸气,声门紧闭,肋间肌、膈肌等呼吸肌快速猛烈收缩,使肺内高压的气体喷射而出。
随着急速冲出的气流,呼吸道内的异物、分泌物以及所黏附的细菌、病毒等以飞沫、痰的形式被排出体外。
飞沫、痰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病原体,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重要途径。
请分析回答:(1)肺内气体排出体外依次经过了:肺→支气管→气管→→咽→鼻腔。
(2)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活动,反射的结构基础是。
(3)呼吸道黏膜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免疫。
(4)肺结核是引发咳嗽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我国卫生部规定,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必须注射卡介苗。
在免疫学上,卡介苗属于。
(5)引起肺结核的结核杆菌细胞与人的呼吸道黏膜细胞,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6)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考虑,当你咳嗽时,应该。
18.(2013·潍坊学业考)下图是近期在某些国家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
这一类似于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病原体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该病存在人传染人的可能。
请分析回答:(1)根据传播途径判断,上述疾病属于传染病。
与人体细胞相比,其病原体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我国已加大对来自疫区人员的检疫力度,防止该疾病传入我国。
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上属___________。
(3)许多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体内能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形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同组成的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
(4)科学家在实验室内仍保留着已被有效控制的SARS病毒样本,这是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让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病毒分别感染同种实验动物的不同个体,并观察、统计与分析其反应过程及差异,这种研究方法叫。
19.(2013·济宁学业考)2013年入春以来,一种叫H7N9的新亚型禽流感病毒,不仅给我国养禽业带来巨大灾难,而且该病毒能使人致病、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