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java课程教法与学法Java是一门广泛应用于软件开发的编程语言,其在计算机科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来探讨Java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一、Java课程教法1.培养编程思维:Java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分析问题的步骤,设计解决方案,并将其转化为代码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案例或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
2.理论与实践结合:Java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操作的结合。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Java的基本语法和核心概念,同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代码演示和实践操作。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Java编程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3.项目驱动学习:Java课程可以通过项目驱动学习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实践来提升他们的编程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Java编程的实际应用场景,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互动与合作学习:Java课程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或团队合作的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5.及时反馈与评估:Java课程的教学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作业、测验或项目评估等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Java编程。
二、Java课程学法1.理解基本概念:学习Java编程的第一步是要理解基本概念,包括变量、数据类型、运算符、控制语句等。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资料或在线课程等方式来学习和理解这些基本概念。
2.编写代码实践:学习Java编程的关键是要进行编写代码的实践。
学生可以通过编写简单的程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逐步提高编程技能。
在编写代码时,可以参考相关的示例代码或教材中的案例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
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分析和教学方法探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在中国高校的地位日益重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指以计算机及其相关领域为载体,以英语语言为工具,通过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的一门课程。
本文将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适合该课程的教学方法。
1. 课程设置存在不足目前,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的不足。
部分高校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课程设置单一、内容陈旧。
在计算机领域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内容方面,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往往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应该更贴近实际工作和生活需求,提供更为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以便学生顺利进入职场。
3.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由于教学内容的枯燥和缺乏实用性,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动力非常有限。
他们往往将英语课程视为应付考试的工具,而缺乏对英语语言的深入研究和探索。
4. 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方法方面,部分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互动较少。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
1. 引入项目式教学针对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可以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项目设计、编码实现、文档编写等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创设情景化教学环境3. 支持个性化学习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可以支持个性化学习。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移动学习等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和更为广泛的学习资源。
新工科背景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探讨1. 传统课程内容陈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已经迅速发展到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而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内容主要停留在基础语法的讲解和简单编程实践上,与实际科技发展的需求有所脱节。
2. 缺乏跨学科融合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往往局限于计算机类专业,缺乏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新工科的理念下,跨学科的融合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C语言程序设计应该与其他工科专业,如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3. 缺乏实践性教学传统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往往停留在纸上谈兵,缺乏实际的项目实践和工程案例,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有所欠缺。
随着新工科的发展,实践性教学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改革思路与探讨在新工科背景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内容需要进行相应的修订。
可以增加一些新的知识点,如数据结构、算法设计等;引入一些新的编程技术,如面向对象编程、多线程编程等;并且结合实际的工程案例,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去。
C语言程序设计应该与其他工科专业进行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
比如可以引入一些机械工程方面的项目,让学生利用C语言编程进行控制系统设计;也可以引入一些电子信息方面的项目,让学生利用C语言编程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
通过与其他专业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C语言程序设计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在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项目实践,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实现一个简单的电子游戏、设计一个小型的控制系统等。
也可以利用开放式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更加真实的工程案例,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项目中进行编程设计和实践操作。
三、结语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其他工科专业学生的通识课程。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面临着改革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计算机C语言专业的教改方案【摘要】本文从为什么需要对计算机C语言专业进行教改和教改的重要性展开讨论,接着提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引入项目案例教学、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提倡开放式教学模式等五点教改方案。
结论部分分析了教改对计算机C语言专业的意义,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总结。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呼吁计算机C语言专业教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和路径。
通过教改,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计算机C语言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专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引言、教改、计算机C语言专业、实践教学、项目案例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进教师队伍、开放式教学模式、意义、发展方向、总结1. 引言1.1 1. 为什么需要对计算机C语言专业进行教改计算机C语言专业是计算机相关专业中的重要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对计算机C语言专业进行教改显得尤为迫切。
计算机C语言作为编程语言的基础,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旧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无法完全满足市场和行业的需求,需要进行更新和改进。
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需要对计算机C语言专业进行教改,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教改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意识,从而推动整个专业的发展和进步。
1.22. 教改的重要性教改为计算机C语言专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
教改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改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应用,更加贴近行业需求,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
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探讨中职校生源质量下降,专业课程课时有限以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课程教学难度增大。
如何通过高质量的教学,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管理、设计能力,就需要根据现状积极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其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解决解决的关键。
1明确课程用途根据学生学习专业课时想知道学了后能设计什么的好奇心理和学习语言课的畏难心理,笔者在上第一次课时采用了“三步教学法”来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首先,讲解具体应用实例、应用范围、应用前景以及对他们今后工作的帮助,以此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接着,让他们了解教学内容,通过通俗讲解,说明各章要学习的是什么,以及学习到哪个章节就能做什么设计,让学生感到编程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学生每一章就没问题。
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基本的了解,就为今后学习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后续的学习。
最后,带他们到机房,演示该语言编制的应用软件,以此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步之后,学生觉得只要按照步骤、要求,编程并不难,基本消除了畏难心理,也树立了学好的信心。
2传授学习之法“授人以鱼,不若授之以渔”,以学习方法指导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可以指导学生从“学会”进步到“会学”。
计算机知识更新的发展迅速,学生无论在校或工作后都面对不断升级变化的压力和要求。
因此课堂上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把他们培养成学以致用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传授、介绍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理解,教会他们掌握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计算机技术更新快,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不断学习的专业,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就容易理解专业知识,能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而且掌握几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3讲解概念善用类比学生在学习中接触专业概念词汇时,觉得晦涩难懂。
针对这些概念,笔者常用日常生活中相似的事例进行类比讲解。
例如,用超市与数据表、超市的货架与数据表结构、超市集团与数据库进行类比。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计算机教学的相关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计算机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前提,只有掌握了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学生才能在后续学习中游刃有余。
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加强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优化教学内容。
结合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紧跟科技前沿。
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们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此外,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拓宽视野,提升教学水平。
其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实施项目驱动教学。
通过项目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建立实验室。
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验设备,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组织参加各类竞赛。
鼓励学生参加ACM、蓝桥杯等计算机竞赛,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企业实习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此,我们可以:1. 建立校企合作平台。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机会。
2. 邀请企业专家授课。
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讲解行业动态、实际应用,拓宽学生的视野。
3.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鼓励教师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最后,我认为在计算机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计算机语言教学方法的研究作者:李军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期李军莉(中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网络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51)摘要:计算机语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计算机语言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提高计算机语言教学水平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语言教学;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54-02我国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无到有、由点到面,从少数理工科专业率先实践,发展到所有高校的非计算机专业都普遍开设了相关课程。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种是指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即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种是指面向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其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了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
而计算机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为将来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占全体学生数量的90%,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语言教学存在着教学任务重、参与人数多、教学学时短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要想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多下一些功夫。
经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切实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加探讨研究。
一、采用分层的教学方法大学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知识差异性很大,少数学生在高中时代已经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而有的学生连电脑什么样都没见过。
经过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入学前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多限于网络的初步应用,比如浏览网页、收发邮件、聊天、玩游戏等,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仍然未达到大学计算机教学的目标。
计算机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成为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计算机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旨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化素养,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从计算机课程的设计要素、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首先,计算机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材选择、课程内容设置等因素。
教学目标需要明确具体,既要关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材选择方面,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选用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材。
课程内容应包括基础知识教学、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等多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其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更具有优势和可行性。
教师应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等方式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能提升教学效果,如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教学内容、动画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三,计算机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应关注评价方式的设计与改进。
评价方式应既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又能兼顾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
除了传统的考试形式,可以运用作业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多种方法,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此外,为了推进计算机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还需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同时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实践能力。
学校和教育机构应加强对计算机教育专业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相关的研究和学术交流。
总结来说,计算机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课程设计上,需要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设置全面的课程内容。
在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教学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探讨
1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理念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难度相对较高,而且其编程内容、编程思想渗透到本专业的其他课程中。
如果没有学好计算机语言中编程方法、算法逻辑、设计思想、思维方式,就等于没有学好这门课程,甚至影响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加之计算机相关专业层次多,如本科、专科、高职和研究生等,同一层次的生源质量又参差不齐,在此情况下,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如,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计算机较少,水平相对低一些;相反,城市学生的计算机水平相对较高。
针对这种情况,要利用一定的时间和方法使水平较差的同学及时补上相关知识,不至于听不懂内容而失去对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兴趣。
勿容讳言,学生有时反映计算机语言听不懂、不知学了什么、难学或内容浅显、“吃不饱”等,固然有学生本身的原因,以及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偏差等因素,但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应该是主要问题。
在计算机语言的讲解初期,如果不能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大量的、很难听懂的知识,就会使学生感觉很难,而无法听进去,以至出现后续内容的讲解都无法听懂的现象。
如在C/C++教学中,基本语法未充分理解,就安排难度较大的编程练习;数组和指针的概念还未理解,就快速讲解指针数组并配备较难的例题和习题;面向过程编程基础未打好,就在面向过程的基础上讲解面向对象的编程等等。
综上所述,在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理念,要发挥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2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2.1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目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例如,上课玩手机或上网聊天、玩游戏以及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等。
针对此类问题具体解决方法如下。
为了避免手机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但仍然存在使用手机的情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学生有什么重要事情必须接听手机,而是出于对手机产品的好奇。
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手机功能的讲解,将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到手机产品的功能开发上,重点说明手机功能是使用何种计算机语言,如何开发等,这样就增加了学生对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兴趣。
同样,在上机操作时,存在学生上网的情况。
我们可以将外网断开,使学生
不能上网,但有时确实需要互联网操作,此时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到软件开发问题上,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该课程的实践操作上。
在使用电化教室授课时,学生有时反映讲课速度过快或听不懂。
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除了课时安排偏紧外,主要是一张幻灯片内容过多,如满屏文字或代码,使学生抓不住主要内容。
另外一个原因是,不能配备适当的程序实例演示,使学生感觉内容无法理解,上机操作出现问题时不知如何解决。
因此,在制作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课件时,除了考虑幻灯片制作效果外,内容要适量,突出重点。
如果再配备充分、适当的程序实例演示,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对于计算机语言类教学,应该以实例教学为主。
首先,使用相应的开发环境实现一些小的实用程序,并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类
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基本语法、算法时,尽量利用开发工具,以实例的形式讲解语法、算法的应用,通过对讲解和实践程序的编写、编译、调试、运行等环节,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循序渐进,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知识的趣味性,然后逐渐引入新的理论和新的实践。
要先慢后快,打好基础。
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灌输大量的、很难听懂的知识,就会造成后续内容都无法听懂的现象。
例如,在C/C++教学中,基本语法未充分理解,就安排难度较大的编程练习;数组和指针的概念还未理解,就快速讲解指针数组和数组指针并配备较难的例题和习题;面向过程编程基础未打好,就在面向过程的基础上讲解面向对象的编程等等。
在此情况下,建议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水平的情况下,适当加大C++教学的教学课时量,包括实践教学的课时,深入讲解和加强基本语法的训练,而且要在后续内容的讲解上时时提醒语法的应用技巧;在C和C++教学中,指针及其应用被公认为是重、难点,因此要加强指针的概念及应用技巧的讲解,不要只强调概念而忽视指针的应用技巧;在讲解结构体、联合体时,要与指针的应用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了结构体、联合体等概念,又加强了对指针的理解和掌握。
同样,在讲授面向对象的概念与应用时,要注意进一步巩固先前的知识点,并促进对面向对象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应该全面考虑C++课程的整体,使各部分内容的知识点相互衔接、相互促进、环环相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使学生真正地了解和掌握C++课程。
2.3突出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和教学实践
无论是C++还是Java语言,面向对象都是重中之重的内容,它起到承前启
后的作用。
应该对面向对象的特性做充分的讲解,如封装、继承、多态,并配备适当的训练,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三个特性,进而使学生理解可维护、安全、复用等特性。
另外,也要指出面向对象的不足,如可复用问题,由此引出面向组件编程等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
在授课过程中,要贯穿解析、穷举、递归等算法,面向过程、面向对象等编程思想和方法,以及项目管理等软件工程思想,突出面向对象的理论与实践。
理论讲解要扎实、稳健,实践课内容要祥实、紧凑,熟练掌握编程环境。
尽量避免由于讲授内容听不懂或“吃不饱”而出现的逃课现象。
3总结
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
在该类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具有良好的教学理念;充分把握教与学的关系;要善于发现计算机语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握学生的学习方向,开拓软件开发思想;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加强面向对象的理念实践;搞好教学效果的评价,充分反映实际教学效果。
应该做到,不但传授计算机语言所涉及的知识,还要注意传授编程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力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
参考文献:
[1] 董荣胜,古天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35.
[2][美]Joe Habraken. 李子木,高勇,张慧译.计算机网络(第三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64-71.
[3] 边少勇,盛玉霞.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2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