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3.77 KB
- 文档页数:3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
1、1894年7月,日军不宣而战争,挑起中日战争。
其中,日军袭击清军运兵船的地点是( A )A、牙山口外丰岛海面B、大东沟附近海面C、大连附近海面D、大沽口海面2、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将领左宝贵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中弹牺牲。
他牺牲于( A )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战役D、威海卫战役3、“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战争”指( A )A. 甲午中日战争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 第一次世界大战D. 人民解放战争4、有人说:“从前我们国家还仅仅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个苛刻的条约是(C )A. 《南京条约》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5、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l925年3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A )A. 93年B. 65年C. 50年D. 30年4、据相关资料显示,我们国家1898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与这个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C )A. 《南京条约》的签订B. 左宗棠收复新疆,扩大了同西方各个国家的贸易联系C.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D. 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5、《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D )A. 深入到中国内地B. 集中到沿海一带C. 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D.日本能够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C )A.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B.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C.《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签订的《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7、电影《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发生在(D )8、《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D )A. 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B. 索取的赔款数额大C. 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9、1899年,美国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其实质( C )A、保持中国领土完整B、要求西方国家之间互相开放C、重新划分列强在华“势力范围”D、保证美国在华经济利益10、甲午中日战争期间,日军屠城四天三夜,杀害两万多中国人。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学校班级姓名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2017·深圳)“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
”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
”“割台湾”“偿二百兆”源于哪次列强侵华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 据《晚清史》记载,1843年以后,广州对英国进出口贸易总值明显下降,而上海则逐年上升,并于1853年超过广州。
这一现象与下列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哪一条款直接相关A. 赔款2100万银元B.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C. 开放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D. 开放苏州、杭州等地为商埠4. 《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A. 增开通商口岸B. 赔款白银二亿两C. 割台湾等地给日本D.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5.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
”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A.邓世昌B.左宗棠C.丁汝昌D.关天培6.右图反映的这一现象出现在哪一次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二、判断题1. 民族英雄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为国捐躯。
2. 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全军覆没。
3.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直接剥削中国人民,中国的利益受到巨大损失。
4.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材料分析题材料一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扬厉,备极一时之盛。
材料二 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
一、选择题1. 2015年10月3日,国家文物局专家基本确认,在黄海海域发现的“丹东一号”沉舰应为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致远舰官兵英勇抗击侵略者是在那次战争中?()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解放战争2. 邓世昌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该历史场景出现在()A.定海战役B.黄海海战C.辽东半岛战役D.威海卫战役3. 下列四部反映晚清历史的影视,按历史事件的发生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末代皇帝》②《鸦片战争》③《甲午风云》④《火烧圆明园》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4. 据1895年《纽约时报》报道,恭亲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自己并不了解日本人发动战争的目的,抑或日本人想从战争中获得什么。
他说:“难道日本人能侵占我们所有的省份吗?他们这样做苍天会答应吗?其他民族、其他国家会坐视不管吗?”上述材料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A.清军战斗力不强B.清政府内部不团结C.日本军事力量非常强大D.清政府对形势认识不清5.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已完成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并于2012年9月正式交付海军使用。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悲壮历史中,勇击日寇、殉国黄海的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邓世昌C.关天培D.左宗棠6.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棹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马尾海战B.丰岛海战C.威海卫战役D.黄海大战7.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副对联对联赞颂的是甲午战争中英勇牺牲的民族英雄()A.戚继光B.郑成功C.左宗棠D.邓世昌8. 李鸿章曾经伤感地反省:“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他是对下列那次战争中国的战败有感而发的(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9. 读“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1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使用。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单选1.中国革命志士陈天华在《猛回头》中写到:“法兰西,占广州,窥视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
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你认为作者描述的是哪个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状况()A.《南京条约》签订后B.《马关条约》签订后C.《天津条约》签订后 D.《北京条约》签订后2.台湾人民表示要“与倭人决一死战,不愿将全台归与倭人”。
下列各项与之直接相关的是()A.《天津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3.《马关条约》内容最能反映日本侵略势力已深入中国内地的是()A.割地B.赔款C.开设工厂 D.增开口岸4.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制造的大屠杀发生在()A.大连B.旅顺C.九连城D.威海卫5.(2017秋•北京期中)学校组织同学进行小小志愿者活动,去到了山东刘公岛甲午中日战争纪念馆,你现在是一名小小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1)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2)邓世昌为国捐躯(3)北洋舰队全军覆没(4)签订《马关条约》A.(1)(2)(3)(4)B.(2)(3)(4)C.(2)(4)D.(3)(4)6.(2017秋•北京期中)史学家程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对外战争有这样一段评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
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
……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
“挑起这场战争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7.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马关条约》签订后,将领刘永福表示“万死不辞”,“愿合众志成城”,反对日本侵略暴行。
这里的“暴行”包括()A.火烧圆明园B.割占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C.镇压义和团D.在南京大肆烧杀淫掠,无恶不作9.《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选择题1.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此事说明()A.发动中日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主动挑起的B.日本想赶走驻朝清军C.日本想发动侵朝战争,独吞朝鲜D.发动侵朝战争是日本蓄谋已久的2.《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A.深入到中国内地B.集中到沿海一带C.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3.中国近代史上,台湾曾被日本侵占长达半个世纪之久。
起止年份应是()A.1840~1890年B.I860~1910年C.1895~1945年D.1898 1949午4.有学者指出,中国经过34年的高速增长,为什么被一场战争打回原形?如果不是这场战争,中国还在亚洲第一中陶醉,还在坚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国本位。
这场战争戳破了几十年“跛足现代化”假象,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
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败影响的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B.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战败源于清政府军事落后D.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6.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深剧创痛,空前的民族危机,把中国人民惊醒了。
”以下对于“中国人民惊醒了”的表述,错误的是()A.台湾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运动B.地主阶级开始了洋务运动C.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D.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7.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①割占土地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④获得大量战争赔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8.请问下图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马关条约》与其他不平等条约相比较,最显著的不同点是()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设立工厂10.小颖在课外阅读中发现这样一段描述:“此役北洋水师失利,自此役后,清军退入威海卫,使制海权落入日本联合舰队之手,决定了甲午战争中清军的战败。
八年级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
题(新课标人教版含答案)
第5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860年,④《甲午风云》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时期,1894-1895年,按事顺序排列,本题选C
4 D
解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从题目中的信息可以看出清政府的迂腐,对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AC与当时事实不符,B 与材料无关。
5 B
解析本题考查了甲午中日战争中民族英雄邓世昌,从题目中的“勇击日寇、殉国黄海”等信息中可得出答案B,AC是鸦片战争中的人物,D收复了新疆。
6D
解析结合诗中的提示词“东沟海战”、“致远”,知道此诗描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
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甲午中日战争,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为保住旗舰,指挥舰艇冲锋向前。
在弹尽的关头,他下令朝日舰撞去,最后被鱼雷击中,邓世昌与二百多名战士壮烈牺牲。
本诗展现了中国官兵英勇杀敌的气势。
7 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相关史实的准确认识,解题时注意“海军威”“甲午中日战争”“民族英雄”等关键信息可以直接判断出应该是邓世昌,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大海战中,为了保护旗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冲锋向前,迎战敌舰,不幸壮烈牺牲,成为民族英雄。
故选D
8 D
解析围绕怎样正确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答。
洋务运动虽然没有。
人教部编版初二上历史《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练习卷一、选择题1.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A.俄国B.日本C.德国D.美国【答案】D2.某条约签订以后,帝国主义国家竞相在中国投资、生产,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这一现象的显现与该条约的哪项条款紧密相关( )A.与英国商定关税B.增辟通商口岸C.承诺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割让香港岛【答案】C3.《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写道:“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楚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
”那个地点要紧是指甲午中日战争后( )[来源:]A.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答案】D4.《日本的战争赔偿责任》一文中写道: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这笔巨款相当于当时日本四年的国家预算额。
日本把这笔巨款的84.7%用于军事,其他部分用于皇室费用及教育基金等。
以下对这则材料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开始向欧美国家学习B.日本利用这笔赔款,建立了一支效忠天皇的军队C.这笔赔款为日本扩充海陆军军备提供了大量资金D.这笔赔款为日本对中国进行经济扩张奠定了基础【答案】C5.制作资料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马关条约》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签订时刻B.签订地点C.条约内容D.条约危害【答案】D6.“一向被中国看不起的‘倭寇’竟全歼北洋水师,索得巨款,割走国土。
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
清政府的独立财政至此破产,靠向西方大国举债度日。
”文中的“倭寇”“索得巨款”的数目是( ) A.2100万银元B.2100万两白银C.2亿银元D.2亿两白银【答案】D7.1895~1913年,英、日、德、俄等国在华投资1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113家,资金合计1.3亿元,行业涉及矿业、水电、纺织、食品、机器、造船等。
八年级上册历史 2.5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练习一、选择题1.《时局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列强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
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A.鸦片战争之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C.甲午战争之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中国战败后国门大开。
外国势力开始‘瓜分中国’,大清帝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而统治阶级则试图通过一种有别于‘自强’的‘改制’以挽救传统的国家与文化。
”材料反映出“中国战败”的影响不包括()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C.外国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D.刺激中国掀起新的救亡图存运动3.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学习日本的热潮,留学日本、翻译日本书籍成为时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启蒙运动的兴起B.甲午战争的失败C.民族资本的发展D.新式学制的创立4.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
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
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军备废弛B.观念落后C.资金短缺D.制度腐败5.以下是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B.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人到长江中下游地区C.中国从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清政府从“天朝上国”沦为“洋人的朝廷”6.《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危害最大是()A.赔款2亿両白银B.允许日本在华设厂C.增开沙市。
重庆为商埠D.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7.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之战D.威海卫战役8.《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习题一、选择题。
1、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会议录中写道“……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小国”是指()A .英国B .法国 C.俄国 D.日本2、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
该印章的主人是()A B C D3、清朝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①辽东半岛②澎湖列岛③香港岛④台湾及附属岛屿A .①②③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马关条约》签订后,军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A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5、下列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深入内地最远的是()A .《南京条约》B .《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6、一个工人进日本在重庆开设的工厂做工,此事最早可能发生在()A .鸦片战争后B .洋务运动后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中日战争后7、下列英雄人物与地点对应正确的...是()A .左宝贵—平壤B .邓世昌—威海卫 C.徐邦道—旅顺 D.丁汝昌—辽东半岛8、德国与沙俄、法国一起干涉还辽,充分说明了()A .三国是同盟国B .列强维护中国的主权C.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D.日本已经独霸中国9、陈旭麓认为甲午战争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亟变。
这种“亟变”不包括...()A .改变现存政治制度以救亡图存B .实业救国C.宣传马克思主义D.引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步观点10、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之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二、材料解析题。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练习题1.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
这一年是农历()A.甲午年B.辛亥年C.辛丑年D.戊戌年2.右图中的人物是我国近代一位抗日民族英雄,他在一次海战中对部下说:“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我们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位英雄是()A.林则徐B.李秀成C.邓世昌D.左宗棠3.“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清末郑观应的这首诗描述的是()A.丰岛海战B.黄海大战C.青浦大捷D.威海卫战役4.台湾人民发布文告声明:“惟台湾土地……非他人所能干预。
设(日本)以干戈从事,台民惟集万众御之。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这一文告发布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瑷珲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北京条约》的签订5.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的春帆楼签订了《马关条约》,当时担任清政府议和大臣的是()A.左宗棠B.李鸿章C.奕D.曾纪泽6.在山东刘公岛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解说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①林则徐率军抵抗英军②邓世昌为国捐躯③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④甲午中日战争是近代日本侵华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中国三军败绩”,在马关“割地求和”,颐和园内却“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联系在一起,你认为“三军败绩”的主要原因是()A.清政府的腐败B.清政府不抵抗C.中国人民不觉醒D.日本的强大8.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诗中的“往事”指的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太平天国运动9.《马关条约》中有利于外国人直接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和原料,剥削中国人民的条款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C.增辟通商口岸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10.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同步训练1.《甲午战争图志》记载:日本在甲午战争时绘制的包括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在内的军用地形详图中,对这些地区的每一条道路、每一座小山、每一个村庄,都标示得清楚无误。
这段材料旨在说明()A.日军已经占领了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B.日本制图技术高超C.朝鲜、中国东北、山东半岛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D.日本侵华蓄谋已久2.下图反映的两场侵华战争的相同之处是()A.都占领了中国的首都B.都体现了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C.都与鸦片贸易直接相关D.都加剧着中国的民族危机3.美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表面奉行中立政策,实际却站在日本那一边。
战前默认或怂恿日本发动战争,战争期间,美国作为中日两国的唯一调停者,一方面拒绝与欧洲国家联合调停,为日本继续发动战争减轻国际压力,另一方面劝说清政府接受日本的各项侵略要求,帮助日本实现发动战争的目的。
美国这一行径旨在()A.推行“门户开放”政策B.借日本之手扩大侵华权益C.巩固美日的同盟关系D.维护其在华的“势力范围”4.如图是中国近代史上被迫开放的部分通商口岸方位示意图。
它反映出西方列强的侵华特点是A.由内地扩大到沿海地区B.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C.沿海地区和内地同时被迫开放D.仅限于东部沿海地区5.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相关战争带来的后果有()C.极大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6.“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对于以上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的内容B.材料体现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C.材料所述是由“关税协商”造成D.材料反映列强侵略中国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7.“李鸿章商于俄使,未有所成。
英使劝李鸿章等早日议和,以朝鲜独立赔偿军费为条件,其政府并商请列强共同干涉,而德宗及其亲信大臣仍持异议,其心理以为日本国贫,不能持久……和议终无所成。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第1题“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2题要再现邓世昌率领中国海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历史素材是( )A.平壤战役B.威海卫战役C.马尾海战D.黄海大战第3题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
该印章的主人是( )A.刘步蟾B.林永升C.邓世昌D.方伯谦第4题清政府在《马关条约》中割让给日本的领土包括( )①辽东半岛②澎湖列岛③香港岛④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第5题从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开始,列强通过侵略战争的方式,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上述内容出自(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瑷珲条约》第6题一个日本人在杭州开设工厂,其时间可能在( )A.《天津条约》签订之后B.《北京条约》签订之后C.《南京条约》签订之后D.《马关条约》签订之后第7题列强在中国掀起瓜分狂潮时,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美国第8题某校八年级(3)班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林菊:战争爆发于1895年,战败后签订《辛丑条约》B.华敏: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C.王海: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D.李兵: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遭受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第9题史学家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评测练习一、选择题:1.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
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
”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中日甲午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 李鸿章请求道:“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急于一个月内办理割让手续?”伊藤博文答道:“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此对话与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有关?( )A. 《南京条约》B. 《望厦条约》C. 《辛丑条约》D. 《马关条约》3.“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
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马尾海战B. 丰岛海战C. 黄海海战D. 威海卫战役4. 对比学习是重要的历史学习方法。
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有( )①都有割地②都有赔款③都允许帝国主义国家在华设厂④都开放了通商口岸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5.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下列能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A.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D. 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6. 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A. 小华:在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英雄B. 小李:战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的殖民奴役C. 小林:战争爆发于1895年D. 小王: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7.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 )A. 与其他列强组成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B. 承认其他列强在华权益,缓和与列强的矛盾C. 实行独立侵华政策D. 与其他列强“机会均等”“利益均沾”二、材料分析阅读下列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李鸿章的一段对话:伊藤:停战多日,期限甚促,和款应从速定夺,我已备有改订条款节略……中堂(指李鸿章)见我此次节略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练习1.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在模拟时事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活动中有如下表述,其中表述与史实相符的是()A.战争爆发于1894年,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B.黄海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C.威海卫战役中,南洋舰队全军覆没D.战争中侵略者火烧圆明园,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2.“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
”这是19世纪末一位民族英雄的豪言壮语。
这位民族英雄是()A.林则徐B.关天培C.左宗棠D.邓世昌3.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一位亲历甲午战争的洋人海员说:“(北洋舰队)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这一材料可用来说明清朝()A.舰船数量的劣势B.洋务运动的贡献C.甲午战败的原因D.维新变法的成效5.外国列强能够在重庆开办工厂,这一现象始于下列哪一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7.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地图,与图一相比,我们从图二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中国的近代历史开始了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8. 下边这幅漫画是十九世纪末一位爱国者画的,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与“瓜分”中国狂潮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
分析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A )A.甲午中日战争B.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第二次鸦片战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分析能力。
题干中的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
B、D两场战争日本未参与,C是中国国内的改革运动,排除B、C、D,故选A。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海军名将邓世昌的英雄事迹是(C)A.率军收复新疆,维护国家统一B.坚持禁烟,领导虎门销烟C.在黄海大战中英勇杀敌,壮烈殉国D.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掩护部队完成任务【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联合舰队袭击,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向前,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邓世昌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不幸被敌人炮弹击中,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3.(2019·青岛为明学校月考)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首开了屠杀中国平民的先河。
美国纽约《世界报》记者克利尔曼在《日军残杀记》中写道:“在那里进行了整整四天的大屠杀,以致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全市只剩下了为掩埋他人尸骨而留下的三十六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成了日军刀下的冤魂,天地在腥风血雨中颤抖。
”材料中的“那里”是指(D)A.威海卫B.黄海大东沟C.南京D.旅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大屠杀”判断是旅顺。
4.如图是漫画《甲午轶事》,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反映了(A)A.中国战败的原因在于落后的经济结构B.甲午战后中国救亡图存运动日益高涨C.甲午战争是日本资本主义改革的结果D.战争的结局在于中国落后的政治体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图片反映清政府盲目自大,不知中日之间的经济差距。
因此就甲午战争的结局而言,中国战败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日本是资本主义经济,故选A。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习题一、基础题1、1855年,日本吉田松阴《幽室文库》:“收琉球,取朝鲜,拉满洲,压中国,临印度……”从中确定的主要信息是( )A.日本制定的侵略目标之一是侵占中国B.日本制定的最终侵略目标是侵占中国C.日本的侵略势力已大大增强D.清政府的腐败为日本的侵略提供了机会2、1894年7月,日本对清政府不宣而战,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
历史上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名称的来源是( )A.交战的地点 B.交战的年份C.主要战役 D.交战的结果3、某电视台要拍摄历史剧《甲午风云》,编写剧本时应该阅读下列哪位人物的传记( )A.林则徐B.左宗棠C.邓世昌D.洪秀全4、“热血洒东沟,千载怒涛应揖伍;忠魂依北阕,九原遗恨未平倭。
”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辽东半岛海战B.丰岛海战C.黄海海战D.威海卫海战5、在近代史上,日本是侵华国家中最凶恶的敌人。
在下图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地点的代号是 ( )6、“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便是台湾……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诗中的“酷炎的夏日”指的是( )A.西班牙B.葡萄牙 C.日本 D.法国7、日本军舰击沉清军的“高升”号,上千将士遇难。
李鸿章事前无充足护航,事后则寄希望于英国调停,以达到日退釜山、我退平壤的预期。
这说明了( ) A.日本的军舰势力过于强大B.清政府慈禧太后的阻挠C.北洋舰队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D.统治者指导无方8、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
《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 A.割地的面积B.赔款的数额C.开放的口岸D.开设工厂的特权9、(2017安徽)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
对此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10、(2017年贵州六盘水卷) 《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缵泰所作,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
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一、选择题:
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反映了中国近
代史上的哪一现象( )
A. 五口通商
B. 租界设立
C. 瓜分狂潮
D. 门户开放
2、“这次战争,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向殖民地、半殖民地沉沦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民族觉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战争”指()
A. 甲午中日战争
B.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第一次世界大战
D. 人民解放战争
3、有人说:“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苛刻的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台湾》.这首歌创作于l925年3月,此时距台湾“离家”有()
A. 83年
B. 65年
C. 50年
D. 30年
5、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1898年进口货物总值比1894年增加了29.3%.与这一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左宗棠收复新疆,扩大了同西方各国的贸易联系
C.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
D. 八国联军侵华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
6、观察下图,《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与《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在地理位置上的突出表现是
A. 深入到中国内地
B. 集中到沿海一带
C. 分布在中国最富饶的地区
D.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7、2014年2月10日,2013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央电视台每年都以“感动”为标准评选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已经进行了12年。
如果可以对历史人物进行评选,你认为1894年感动中国人物最有资格当选的是()
8、下面是几位同学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讨论。
其中,表述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小华:黄海大战中牺牲的邓世昌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B. 小李:战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使台湾人民饱受了日本50年的殖民奴役
C. 小林:《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小苏:签订的《马关条约》,首次允许外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9、电影《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发生在()
A. 平壤战役中
B. 黄海战役中
C. 旅顺战役中
D. 威海卫战役中
10、《马关条约》和《南京条约》相比,在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
A. 割占中国领土面积大
B. 索取的赔款数额大
C. 规定开放的通商口岸多
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二、材料解析题:
1. 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
在中国建工厂、设银行、修铁路、开矿山,大量输出资本。
材料二的图片是近代史上中国和日本签订的一个不平等
条约的场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有关?请说出其相关内容。
(2)材料二中中国和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在什么背景下签订的?请列举出这个条约有关割地的内容。
以及这个条约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八上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参考答案:
1. C
2. A
3. C
4. D
5. C
6. A
7. A
8. C
9.
D 10.D
11.(1)《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2)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