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高分秘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高分秘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高分秘诀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阅读理解高分秘诀

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

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 2分析意象;

3品味意境;

4联系作者。

第二步,弄清技巧:

1把握形象特点;

2辨析表达技巧;

3说明表达作用。

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

1概括主旨;

2联系背景;

3分清主次;

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

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解析 2019年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收了语文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的重大成果,借鉴了各地课堂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拓展知识的宽度,提高能力的梯度,增强素养的厚度,强化情感的温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材特点: 1.注重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本册教科书通过寓言故事、古典诗词、童话等多种形式向学生传递热爱祖国,实事求是,勤劳勇敢等正能量。 2.注重夯实基础。 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重视习作,重视口语交际,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在课堂上享受学语文的过程而不是学课文的过程。 3.注意以生为本。 中年级学段的语文学习呈现一种过渡性,本册教科书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享受学语文的乐趣。 4.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打好基础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多种多样的活动为平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将自己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 5.关注大量阅读。 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设计了资料袋供学生参考,还专门设

计了“快乐读书吧”作为读书专题活动,学生既能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又能从阅读中获得新知识。 6.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学习过程中,变被动接受为主自动获取。 二、教材单元分析: 2019春期部编本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2篇为精读课文,6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口语交际,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中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进行整理复习,每个语文园地包括以下版块:交流平台——回顾本单元知识,加以强化。词句段运用——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书写提示——重视汉字书写,强调写好汉字。日积月累——安排经典名句,集中学习传统文化。 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后还有快乐读书吧,这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连接的重要枢纽,以这个活动为平台,将学生引向更为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享受阅读,体现了大语文观。 第三单元第12课之后有一次综合性学习,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这与第三单元的学习主题相契合,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第五单元为作文单元,集中学写想象作文。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tián mì lú yá jiāo ào méi jīng dǎ cǎi shè jìjì xùchèn shān shuāng lóng xì zhū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孤(______)楚(______)视(______)遥(______)赏(______)狐(______)梦(______)现(______)摇(______)常(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春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天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秋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冬天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宁静平静镇静沉静

1. 海风吹来,原本(_____)的海面泛起了波浪,但海底依然很(_____)。 2.火烧云令人眼花缭乱,须得(_____)一会儿再看。 3.无论遇到什么事,他总是那么(_____),从不慌乱。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发现大奶酪蚂蚁了一块队长(把下面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吃掉奶酪。(仿写句子) 当______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 3.奶酪一会儿就被蚂蚁搬进洞里去了。(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童年趣事 童年在我的印象中已经(摸模)糊不清了。但有一件事,我至今都没有忘记,我一想起来就大笑不止。 那时我刚上二年级。有一次,老师布置我们回去写一篇介绍学校风景的作文。可回到家,我的脑子里却是一片空白,尽管苦思冥想,仍然下不了笔,那时的我可从来就没有留心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呀,该怎么办呢? 我正苦(脑恼)着,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常说的一句话:李白醉酒诗百篇。于是,我灵机一动,想:李白只要一喝醉了酒,就可以写出一百篇诗来,可谓诗兴大发;要是我也喝醉了,岂不是能灵感大发,文章挥笔而出? 说干就干,幼稚的我当时还满怀信心地以为自己掌握了写文章的(绝 诀)窍呢。我来到酒柜前,抓起一瓶白酒就哗哗地往下咽。“哇,好辣呀!”我不禁叫起来,可为了写出好文章,我只好迫不得已强撑着灌下去,嘴里不时念叨着:“良药苦口,良药苦口。”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满足地回到房间,可才刚进门,我便感到两腿发软双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20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 一、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 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 们在这里看报、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到了秋天,一 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东面种着几 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 亮,惹人喜爱。 1 、填空:这段话是按________ 顺序写的。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 _ ,北面有个___________ ,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 ,南面是____ ______ 。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__________ ,这段话中的第_____句到第_____ 句,都是写这里的景色的。 2 、读句子,想想带点词的意思,给合适的说法打“√”。(1% ) 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这句话写了:①葡萄长得多,有时香味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 ) xKb1 .C om ②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味使人陶醉。………………………( )

③葡萄成熟了,很可爱。…………………………………………( ) 3 、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高大( ) 热闹( ) 4 、照样子写词语 绿油油_________ __________ 漂漂亮亮_________ _________ 5 、用“”划出打比方的句子。 6 、给文中画□的地方加上 标点。 7 、文中的“青菜黄瓜茄子西红柿”总的名称是()类。 二、前面的小凳(dèng dèn)子上摆着个针线笸箩,笸箩里放着剪刀、线团、布头和针线包。针线包上绣着个红五星,特别引人注目。多年来,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从什么时候起,她就有了这个针线包 呢?从延安的空洞里,从重庆的红岩村,也可能从二万千里长征(zēng zh ēng)的路上。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2.填空:笸箩里放着、、和。 3.特别引人注目的是。 4.“邓奶奶随身带着它,一直带到了北京。”这句话中的“它”是指;这句话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造句大全

小学三年级造句例句 一、常见关联词: 1. 因为…所以… 2. 不但…而且… 3. 一…就… 4. 不是…而是… 5. 尽管…但… 6. 从不…也不… 7. 如果…就… 8. 只要…就… 9. 既…又… 10. 即使…也… 11. 无论…总是… 12. 无论…都… 13. 不论…还… 14. 不仅…而且… 15. 不但…还… 16. 虽然…但是… 17. 不是…而是… 18. 一会儿…一会儿 19. …是… 20. 有的…有的…还有的

21. 多么…多么…多么 22. 一边…一边… 23. …像…一样… 二、例句 1.…因为…所以… 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因为我考了一百分,所以妈妈带我去欢乐谷玩。因为我们付出了努力,所以我们取得了成功。 2.不但…而且… 张叔叔不但书法写得好,下象棋更是一流. 王师傅不但会开车,而且会修车。 苹果不但很大,而且很甜。 小红不但聪明,而且能干。 3、一…就… 你一进来,我就知道你想要说什么了! 他一紧张就结巴。 他一起床就去看书。 4、不是…而是…

不是我偷了你的东西,而是小明嫁庄于我的。 不是凭你的实力就可以拿到奖学金,而是你爸爸用钱换来的。 不是一个人就可以战胜困难的,而是要我们大家团结协作才可以战胜困难。 5、尽管…但… 尽管这件事很难完成,但他还是做到了。 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这个方案还是失败了。 6、从不…也不… 我上学从不迟到,上课也不乱讲话。 他对待任何事都从不气馁,也不怀有侥幸心理。 7、如果…就… 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如果我们齐心协力,就能把这件事情办好。 8、只要…就…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只要我一开口,他就会答应我的任何请求。 9、既…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共3套) 期中试卷(1) (时间:90分满分:100分) 题次一(50分)二(25分)三(25分)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zhì huì xīn shǎng qiān xū yuān yāng ōu zhōu 上面所填的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2.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分) 虫()()酉()()弗()() 需()()寺()()逢()() 3.按查字典要求填空。(3分) “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读音为()。“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 A.增加;B.更加;C.好处;D.有益的。 在“益.虫”一词中应选解释();在“延年益.寿”一词中应选解释(); 在“精益.求精”一词中应选解释()。 4.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4分) (1)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飘荡)开去。 (2)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3)老师用目光(鼓舞鼓励)我举手回答问题。 (4)大家(连续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 5.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4+8=12分) ①井底之()②杞人()天③()()不断④无()无() ⑤画()添足⑥滥竽充()⑦()()不忘⑧无()无()(1)①⑤填的都是动物名,我能再写两个含动物名的四字词语:、

。 (2)①②⑤⑥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词,我能再写两个出自寓言的四字词语:、。 (3)③⑦都是属于AABC式的词,我能再写两个:、。 (4)④⑧都是属于ABAC式的词,我能再写两个:、。6.判断下面的句子,是比喻句的打“√”,不是的打“×”。(4分) (1)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2)它们一路上像生了气似的,不停舞动着前面那双细长的脚。() (3)那些蜜蜂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4)大家都说我长得很像姑姑。() 7.连一连。(5分) 梅子黄时日日晴正是河豚欲上时白居易 千门万户曈曈日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安石 独怜幽草涧边生总把新桃换旧符韦应物 日出江花红胜火小溪泛尽却山行苏轼 萎蒿满地芦芽短上有黄鹂深树鸣曾几 8.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飞倦了的燕子闲散地在纤细的电线上休憩。(缩句) (2)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改为被字句) (3)花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红花。(修改病句) (4)这座桥不但 ..坚固,而且 ..美观。(用加点词造句) (5)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告诉我。(仿写句子) 二、快乐阅读(25分)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文房四宝:;花中君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20分) pǔtōng móxíng wēi wǔchèn shān zhèn jìng fùzéshǒu yìmòfēi 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冷(________)规(________)斜(________)狂(________)怜(________)现(________)料(________)汪(________) 三、读一读,连一连。(10分) 动听的鼓励争分夺秒的日军 极大的坐着硝烟滚滚的手术 默默地赶来气焰嚣张的歌唱 匆匆地声音欢蹦乱跳的战争 四、想一想,选词填空。(10分) 急忙匆忙慌忙

(1)小偷的企图被识破后,(______)地逃走了。 (2)要迟到了,他穿好衣服,(______)地赶往学校。 (3)西门豹带着卫士来了,巫婆和官绅(______)迎接。 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 (1)歌舞已经成为了维吾尔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节整整持续了一个多月,在正月十九结束了。(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仿写句子) 蜡烛,如果害怕________,那________________; 鲜花,如果害怕________,那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分) 甲骨文 ①1899年,居住在北京的王懿(yì)荣得了病,一位老中医给他开的处方中有一味药叫“龙骨”。家人到药店抓药回来,王懿荣惊奇地发现,那味所谓的“龙骨”上竟然隐隐约约地刻着一些符号。 ②这上面怎么会有这些符号呢?对古代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他喜出望外,立即亲自赶往药店,问老板“龙骨”的来历,并将药店里的所有“龙骨”全部买下。 ③回家后,王懿荣对“龙骨”上的刻痕细细辨认,发现这些符号很像我国上古时代的象形文字。 ④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他确认了自己的发现。那些骨片并非什么“龙”的骨,而是几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上面刻的符号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⑤“一片甲骨惊世界”,王懿荣因此被誉为“甲骨文之父”。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 “龙骨”并非什么“龙”的骨,而是几千年前的______和______,上面刻的符号正是中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上册课外阅读训练及答案1.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职业 [印度]泰戈尔 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 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zhuó)子呀,亮晶晶的领子!” 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道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规定的时间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个小贩,在街上过日子,叫着:“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 下午四点钟,我从学校里回家。 从一家门口,我看见一个因了在那里掘地。他用他的锄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尘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阳晒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湿了,都没有人骂他。 我愿意我是一个园丁,在花园里掘地,谁也不来阻止我。 天色刚黑,妈妈就送我上床。 从开着的窗口,我看见更(gēng)夫①走来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更夫摇着他的提灯,跟他身边的影子一起走着,他一生一次都没有上床去过。 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注释:①更夫:旧时打更巡夜的人。 (选自《新月集》)(1)我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印度的________,这篇文章选自《________》,我们学过的课文《________》也选自这本散文诗集。 (2)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并画上横线。 (3)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连一连。 早晨上学________ 看见更夫愿做小贩 下午放学________ 遇见小贩愿做园丁 天黑________ 看见园丁愿做更夫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叫卖镯子的小贩自由自在、随心所欲,所以“我”愿做小贩 B. 园丁默默无闻,却任劳任怨、无拘无束,所以“我”愿做园丁 C. 更夫的生活很孤独,夜晚也可以到处游玩,所以“我”愿做更夫 (5)小朋友,你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泰戈尔;新月集;花的学校 (2)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灯立在那里,像一个头上生着一只红眼睛的巨人。 (3)遇见小贩—愿做小贩 ;看见园丁——愿做园丁 ;看见更夫——愿做更夫 (4)C (5)略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最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53分)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d ài ji à sh è j ì ji ǎn y àn m ì f ēng 二、我能分辨字形,并组成词语。(4分) 拂( ) 匀( ) 赏( ) 洲( ) 佛( ) 习( ) 裳( ) 州( ) 三、我能读准字音。(在正确的读音上画“√”)(3分) 1.他情不自禁.(j īn j ìn )地走进了那间作. (zu ō zu ò)坊。 2.那个女孩从歹徒手中挣.(zh ēng zh èng )脱后,撒.(s ā s ǎ)腿就跑。 3.小燕子在电线杆.(g ān g ǎn )上闲散.(s ǎn s àn )地休憩。 四、我会搭配词语。(5分) 明亮无比的( ) 烂漫无比的( ) 波光粼粼的( ) 一( )轿子 一( )水缸 一( )口水 一( )细线 五、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语造句。(6分) ( )( )不断 ( )( )盗铃 邯郸( )( ) 画( )添( ) ( )( )不忘 ( )( )求剑 杞人( )( ) ( )弓( )影 六、我会在括号里填入句中带点词的反义词。(4分) 1.虚心..使人进步,( )使人落后。 2.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获得( )。

3.学习一定要认真 ..,来不得半点()。 4.班会课上,老师表扬 ..了关心集体的同学,()了损害集体利益的同学。 5.动.对(),()对略.,开始 ..。 ..对(),()对防守 七、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在老师的辅导下,进步很大。 2.给下面的语句加标点。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 ..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 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 .. ..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2.学习了《花钟》,我们知道牵牛花开花的时间是,万寿菊开花的 时间是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有着密切的关系。 3.请从我们学过的古诗中选取一首关于节日的,默写出其中两 句:, 。 4.从《陶罐和铁罐》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 九、排列下列顺序错乱的句子,在括号里标上序号。(5分) ()金秋果实成熟,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 ()夏季果园里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 ()教学楼矗立在果园旁,给果园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期末测试卷(三)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chìbǎng yǎn òu nǎo dai shìiàn shuǐní chí dào yáo huàng cōng míng 钥匙.(shi chì)喇.叭(lǎcì)海滨.(bīn bīng) 钓.鱼(diào gōu)凑.近(còu chòu)战斗.(dǒu dòu) 三、比一比,再组词。你一定行!(4分) 搭()泡()洁()猜() 答()跑()结()清() 四、仿照例子写词语。(6分) 风尘仆仆(ABCC式) 飘飘摇摇(AABB式) 又松又软(ABAC式) 姓 班 级 _ _ _ _ _ _ _ _ _ _ _ 座 位 … … … … … …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 内 … … … … 不 … … … … 要 … … … … 答 … … … … 题 … … … … … … … … …

五、选词填空。(4分) 继续连续陆续持续 观众们()走进体育馆观看乒乓球比赛。在男子单打比赛决定胜负的最后一分钟,两个运动员()打了十几个回合才见分晓。接着,()进行女子双打比赛。运动员们高超精湛的球技,博得观众一片喝彩,掌声()了整整一分钟。 六、按要求写句子。(8分) 1.东方升起的红太阳照亮了故乡美丽的土地。(改为“把”字句。) 2.树叶落下。(把句子写具体,至少要扩两个地方) 3.难道科学家的实验没有获得成功吗?(改变句子的说法,但意思不变。) 4.我们全校师生和王老师都参加了这次运动会。(修改病句) 七、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在括号里。(4分)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如果……就…… 1.()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色彩就不同了。 2.王小明()学习成绩不错,()同学们都不喜欢他。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下册课外阅读训练含答案1.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陶罐子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miè)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陶罐说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标点。 ①________你敢碰我吗________陶罐子________铁罐傲慢地问________ ②________何必这样说呢________陶罐说________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________有什么可吵的呢________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说或看待。________ ②生活在一起融洽友爱,不争吵。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________ A.反问句 B.感叹句 这句话还可以换个说法________。 (4)根据短文内容理解进行判断正误。 ①铁罐有足够的资本骄傲,它看到了自己的优点。 ②铁罐没有道理骄傲,因为它没有正视自己的短处,也没有发现陶罐的长处。 ③铁罐本来就比陶罐强一些,陶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不过铁罐。 ④铁罐和陶罐各有特点,铁罐骄傲是因为对自己只看到优点,而对陶罐只看到缺点。 【答案】(1)“;,;!”;。;“;?”;,“;,;!” (2)相提并论;和睦相处 (3)A;你不能和我相提并论 (4)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正确 【解析】【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期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 一、选择题。(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河豚.(tún)掠.过(luè)纤.细(qiān)投掷.(zhì) B.希冀.(jì) 恼怒.(lù) 皱.纹(zhòu) 遵.循(zūn) C.灵魂.(hún) 保存.(cún) 携.带(xié) 横.跨(héng) D.创举.(jǔ) 智慧.(huì) 摊贩.(fǎn) 税.务(shuì) 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2分) A.吹拂酒落花瓣舞蹈B.破裂骄傲懦弱匀称 C.别至忙碌束缚抱怨D.风貌外贸历吏欧洲 3.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溪泛尽却.山行。却:再,又。 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向外透;往上升。 C.因.释其耒而守株。因:因为。 D.名扬.中外扬:传播出去。 4.下列有关节日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农历正月十五猜灯谜B.农历五月初五赛龙舟 C.农历八月十五吃月饼D.农历九月初九插茱萸 5.下列都是唐朝诗人的一组是()。(2分) A.杜甫苏轼白居易王维B.杜甫曾几韦应物王维 C.苏轼杜甫王安石杜牧D.杜甫王维韦应物杜牧 6.下列词语结构特点不同的一组是()。(2分) A.源源不断津津有味小心翼翼翩翩起舞 B.无忧无虑无边无际自由自在全心全意 C.笔墨纸砚望闻问切亭台楼阁梅兰竹菊 D.来来往往忙忙碌碌确确实实挨挨挤挤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2分) 王老师对我们要求很(),即使我们犯的错误并不(),他也会非常()地批评我们。 A.严肃严重严格B.严肃严格严重 C.严格严重严肃D.严重严肃严格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一、基础知识。 小学三年级(下)语文期末试题 (在80分钟内完成 满分100分) 1、读拼音,写词语。 zh àn l án ch èn sh ān f án zh í q ín ɡ b ù z ì j īn xi àn m ù y óu l ǎn ào m ì q ī n ɡ x ī k ě ji àn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 ”标出。 教.书(ji āo ji ào ) 弓弦. ( xi án xu án ) 窟窿.(l ón ɡ lon ɡ) 复.习(f ú f ù) 否.则 ( f ǒu f ǎo ) 虽.然( su ī su í) 3、给多音字组词。 Z ài ( ) d à( ) xi án ɡ ( ) 载 大 降 z ǎi ( ) d ài( ) ji àn ɡ ( ) 4、比一比,组成词语。 蹈( ) 洲( ) 悔( ) 致( ) 踏( ) 州( ) 诲( ) 至( ) 5、在( )里填上“的” 、“地” 、“得” 。 光彩夺目( )春天 时间过( )真快 快快乐乐( )学习 6、把成语补充完整。 大( )小用 ( )口同声 和颜( )色 ( )雀无声 苍翠( )滴 落( )缤纷 勤学( )问 津津有( ) 7、选词填空。 ① 一( )清泉。 一( )金光 (条 束 阵 个 眼) ②妈妈的神情变得( )了。 (严肃 严格 严厉) ③那只小猫,既漂亮,又活泼( )。 (灵活 灵巧 机灵) 8、按要求写句子。

①一群()蝴蝶()翩翩起舞。 ②老师()说:“你们的表现太出色了!” (2)照样子写句子。 ①例: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微风吹来,银杏树的叶子轻轻地摇着。 ②例:这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这不恰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这是我最喜欢的那本书。 (3)造句。 ①从“舒适”、“纷纷”、“喜出望外”、“应有尽有”中选一个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把诗句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嫦娥应悔偷灵药,___________________。”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中的诗句。 (2)“__________________ 万条垂下绿丝绦。”,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写出一首你喜欢的课外背的古诗的题目《》。 10、把语句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阴夏木啭黄鹂。 (2)日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常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八仙过海—_ 。 二、阅读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 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1.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4分)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3分) 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3分) 参考答案: 1、春夏秋秋 2、金黄、杏黄、火红色 3、“下过一场秋霜……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 夏季的小兴安岭 夏天的小兴安岭,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向箭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是一段写小兴安岭——————的景色。 2、这一段共有—————句话。先写—————,接着描绘————,然后描写———,最后写—————。 3、这一段话有二个比喻句。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参考答案: 1、夏天美丽 2、四树木茂盛早上的雾太阳草地上的花 3、阳光比作箭草地比作成大花坛 3. 三个和尚(shàng) 传说古时候,一个活泼伶俐(líng l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庙(miào)里。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够喝,还往菩萨(pú sà)手中的净瓶里灌水,净瓶里的柳枝活了。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他与小和尚为了喝水和挑水的问题发生了争执(zhí),谁也不愿意吃亏(kuī),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没过两天水缸露底了。净瓶里的柳枝也因没水而开始枯萎(wěi)了。 一天夜里,三个和尚都在打盹(dǔn)的时候,一根正在燃烧的蜡烛掉在香案上,小庙起火了。危机之中,三个和尚争先恐后地挑水救火,一场大火很快被扑灭了。 大火过后,三个和尚似乎明白了什么。从此,水缸里的水又满了,三个和尚高高兴兴地捧着大碗喝水,净瓶里的柳枝又恢(huī)复了生机。……” 1、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2分) 争执: 争先恐后: 2、故事发生的时间是,故事中出现的人物是,故事发生的地点是。(2分)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第一单元 基础知识必记 一、易读错的字 早晨(chén) 绒(róng)球花 粗(cū)壮 荒(huāng)野 照例(lì) 放假(jià) 衣裳(shang) 双臂(bì) 背诵(sòng) 挨(ái)打 二、易写错的字 晨:上边是扁“日”,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装:上半部分右边是“士”,不是“土”。 荒:中间部分是“亡”,不要多写一点。 舞:共有十四画,第十三笔是竖折。 扬: 右面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要写得左窄右宽。 三、会写词语 早晨 绒球花 汉族 鲜艳 服装 打扮 朗读 安静 停在 粗壮 穿戴 校园 敬爱 国旗 敬礼 铜钟 教室 树枝 这些 好奇 招引 古老 枝干 影子 落下 荒野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放假 互相 所有 能够 猜想 扬起 双臂 四、多音字 教?????(ji ào)教室( ji āo)教书 好?????(h ǎo)好听 ( h ào)好奇 觉?????(ju é)觉得 ( ji ào)睡觉 假?????(ji ǎ)假话( ji à)放假 背?????( b èi)背诵( b ēi)背负 圈?????( qu ān)圆圈( ju àn)羊圈 五、形近字 ?????汉(汉字) 叹(叹气) ?????服(服装) 朋(朋友) ?????静(安静) 净(干净)

? ????粗(粗心)姐(姐姐) ? ????落(落下) 洛(洛阳) ? ????狂(狂欢) 犯(犯人) ?????猜(猜出)清(清水) ?????扬(表扬)杨(杨树) ?????避(避开)臂(双臂) 六、近义词 鲜艳—艳丽 好奇—新奇 打扮—装扮 洁白—雪白 安静—宁静 轰响—轰鸣 狂欢—狂喜 突然—忽然 觉得—感觉 流利—流畅 详细—详尽 认真—仔细 清楚—明白 鸦雀无声—悄然无声 七、反义词 安静—热闹 招引—驱赶 洁白—乌黑 湿润—干燥 出来—进去 扬起—放下 主动—被动 认真—马虎 清楚—模糊 糊里糊涂—一清二楚 鸦雀无声—人声鼎沸 八、词语搭配 【动词搭配】 (打)招呼 (朗读)课文 (跳)孔雀舞 (做)游戏 (看)热闹 (走过)荒野 (吹着)口笛 (站)墙角 (收起)戒尺 【形容词搭配】 (敬爱)的老师 (可爱)的小学 (古老)的铜钟 (粗壮)的枝干 (洁白)的粉墙 【数量词搭配】 一(条)小路 一(间)教室 一(所)小学 两(只)猴子 九、词语归类 【ABB 式词语】一条条 一个个 【 AABB 式词语】急急忙忙 高高兴兴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阅读理解及答案 甜藤儿 六月里挺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我们便向一眼山泉走去。 正走着,龙狗子一弯腰,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带叶子的小藤儿来,对我说:“喏,甜藤儿,嚼一点儿!” 我有点怀疑地说这能吃吗 “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接着就从藤叶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 我也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刚嚼了几口,我就感觉那些叶子特别苦。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了出来。 龙狗子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抿嘴笑。 吐掉了叶,我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是清甜清甜的。 真甜我抹抹嘴高兴地说 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眉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1.在文中“”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滋味是 ,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 3.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4.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园秋色 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大地,也把我们的校园吹得五彩缤纷。 校园门口的花坛里, 菊花开得正艳。有的黄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 操场上几株枫树脱去了夏衣,换上了秋装。远远望去,树冠像着了火,红彤彤的一片。 办公楼前,白杨树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黄了,金色的树叶跳着舞,打着旋儿,慢悠悠地从树上飘下来。 校园的秋天,正播种着五彩缤纷的希望! 1.照样子写词语。 (1)红彤彤(ABB式)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3套

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时间:90分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50分) 1.读拼音,写词语。(6分) zh ì hu ì x īn sh ǎng qi ān x ū yu ān y āng ōu zh ōu 上面所填的字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 )、( )。 2.给下列汉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6 分) 虫( )( ) 酉( )( ) 弗( )( ) 需( )( ) 寺( )( ) 逢( )( ) 3. 按查字典要求填空。(3分) “益”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读音为( )。“益”在字典中的解释有:A.增加;B.更加;C.好处;D.有益的。 在“益.虫”一词中应选解释( );在“延年益.寿”一词中应选解释( ); 在“精益.求精”一词中应选解释( )。 4. 在括号中选择合适的词语画“√”。(4分) (1)水面上的小圆晕一圈一圈地(荡漾 飘荡)开去。 (2)这只小狗的鼻子真(灵活 灵敏),老远就闻到了食物的气味。 (3)老师用目光(鼓舞 鼓励)我举手回答问题。 (4)大家(连续 继续)工作了一天一夜,终于把这件事完成了。 5. 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4+8=12分) ①井底之( ) ②杞人( )天 ③( )( )不断 ④无( )无( ) ⑤画( )添足 ⑥滥竽充( ) ⑦( )( )不忘 ⑧无( )无( ) (1)①⑤填的都是动物名,我能再写两个含动物名的四字词语: 、 。 (2)①②⑤⑥都是出自寓言故事的词,我能再写两个出自寓言的四字词语: 、 。 (3)③⑦都是属于AABC 式的词,我能再写两个: 、 。 姓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一)

期末测试卷(一)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运用(51分) 一、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分) [jiǎ jià][tiāo tiǎo][dā dá] 放假.()挑.战()答.应() 假.山()挑.水()答.案() [jī jǐ][jǐn jìn][chǔ chù] 几.百()尽.管()到处.() 几.乎()尽.力()处.置()二、读拼音,写词语。(8分) hé lǒnɡ zènɡ sònɡ kǎn chái bǎo ɡuì róu ruǎn jī liè tínɡ yuan yáo huànɡ 三、照样子,写字组词。(5分) 镜()漂() ()()()())喊()脑())()()()()()四、按要求写四字词语。(6分)

1.含数字的 2.含人体器官的 3.描写秋天的 4.四字拟声词 五、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6分) 一本()()()澜()阔()()不漏鸦雀()()争()恐()恍()()悟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2.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安静。() 3.一个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 六、把下面词语的近、反义词连起来。(5分) 近义词反义词敬爱干脆诚实稀疏兀立佩服镇定松散索性尊敬浓密狡猾钦佩青翠牢固愚笨苍翠耸立聪明慌张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王老师急得直跺脚。(把句子补充完整) 他跑得 2.我军的伤员陆续 ..从火线上抬下来。(用带点的词语写句子)

3.走进山林,同学们看到漫山遍野到处是果树。(修改病句) 八、日积月累。(6分) 1. ,歌声振林樾。,。 2. ,芙蓉向脸两边开。,。 3.一个篱笆,一个好汉。 4.有理,无理。 5. ,暖于布帛;,深于矛戟。 九、真情流露。(3分) 学完本册课文,你最喜欢哪一课的人或物呢?为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阅读感悟(19分) 十、课内阅读。(9分)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