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群体的早期分化与救国道路的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2
【链接】1872年,广东青年何启自费赴英,成为自费留英第一人。
他先在英国阿伯丁大学医学院学习,1879年又转入林肯法律学院学习法律;1882年回国,在香港成为一名律师。
此后他在香港捐建了一所医院。
为纪念早逝的英籍爱妻,他以妻子之名将医院称为“玛丽医院”。
他又在玛丽医院附近创设西医书院,孙中山正是从这所医学院毕业的。
何启还与孙中山成为密友,共同策划了广州起义。
容闳,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着美国的富强、中国时的贫穷、时无刻不在思索着当中的原因。
陈衡哲是清华第一届庚款女留学生,在1914年抵达美国,学界两件文化革新运动。
的科学救国运动,运动。
这两大运动发端于康奈尔大学内,后在国内掀起浪潮。
的地理环境同美国相似,的原因在于没有先进的科学。
个国家的盛衰1909年8月间,庚款留学第一次招考举行,从应考的630名学生放榜录取了47人,当年10月赴美。
这批学生中包括日后成为清华大学终身校长的梅贻琦。
1910年8月,庚款赴美第二次招考在史家胡同再次进行,400多人应考中,70人获得录取资格。
其中,胡适名列第55名,与他同期渡洋的还有赵元任、竺可桢。
1911年,第三批庚款留学招考举行,63人赴美。
1911年4月29日,北京西郊清华园,礼乐齐鸣,468名青少年学生与身着朝服的游美学务处总办、会办、学生监督,以及美胡刚复(左三)与姐姐胡彬夏(左一)、堂弟胡宪生(左二)、弟弟胡明复(左四)在哈佛大学合影,姐弟四人均公费留美【链接】留学法兰西1907年,蔡元培与同学自费赴德,实行俭学,一时俭学风在留法界兴起。
但政府财政紧张,无法官费派遣,1912年,蔡元培、吴玉章、李石曾等人发起组织留法俭学会,之后蔡元培等人发起成立华法教育会,到五四运动爆发,全国各大城市出现了20多个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极大促进了中国学生留法潮流。
留学莱茵湖畔1918年,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中国作为战胜国废除了过去与德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于1921年重新签订平等的邦交协定。
进才中学中国近现代史专题训练(一)2011、3班级姓名一、选择题:60分1、“过去有一种定型的看法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向下沉沦的社会,直到(20世纪)70年代出版的近代经济史著述中仍‘大都给人以一片凄凉、每况愈下的感觉’。
”为改变这种状况,有学者主张采用“发展观”。
这种“发展观”着重强调:A.研究中国近代史必须否定旧的历史观点B.研究中国近代史要在沉沦中看到进步因素C.研究中国近代史要用经济的观点来解释D.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目的在于促进中国近代化2、下列关于明末清初东西文化交流的图片所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几何原本》书影利玛窦与徐光启A.儒学与基督教在中国融为一体 B.中国开始介绍并传播西方民主思想C.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 D.西学东渐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3、“与中国传统城市相比,租界在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生活设施和商业设施方面,都极力追赶当时世界潮流,租界母国的任何新技术,在租界内都有所反映”。
《租界对中国城市近代化的影响》的以上言论重在强调A.租界是资产阶级腐化的场所 B.租界便利了新科技的传播C.租界是西方经济侵略的基地 D.租界是对中国主权的侵犯4、欧洲从18世纪近乎痴狂的中国热到19世纪视中国为野蛮落后的国家,导致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欧洲传教士遭到中国政府限制和驱逐B.科学社会主义者对中国专制批判深入C.欧洲社会巨变与中国因循闭关的冲突D.康乾盛世衰落导致中国国际地位下降5、《四库全书》总目中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愈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光。
国朝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其存深意矣。
”后来最得其“深意”真传的是A.鸦片战争中的抵抗派B.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C.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D.共和运动中的革命派6、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
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
据此判断,同文馆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7、乾隆晚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A.天津地区 B.上海地区 C.苏杭地区 D.珠三角地区8.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作为近代前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秩序完全确立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③使中国由一国独霸向列强共同支配过渡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⑤中国的两大社会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③⑤D.①④⑤9、“自权利之祸于人心,破家族,削亲权……蔑长幼尊卑,尽弃吾中国数千年之礼俗教化,而从事于其所谓平等自由之说”,此材料反映了道学先生对某一历史事件之后导致社会变革的不满,该事件极有可能是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0、1902年《新民丛报》连续刊登《新民说》:“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
总第92期 第1期2023年1月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No.1, 2023Serial No.92摘 要: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
新中国成立初期,一大批海外学子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毅然回国服务,为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丰功伟绩。
具有留美生是规模最大群体、重视实学、学历较高、理工农医类就业率略高于人文社科类、求职方式以个人联系为主、就业领域以高校、机关工厂为主和分布地域以华北地区为中心等特点。
系统概括这一群体的基本特点对新时代我国如何完善人才战略布局、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形成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归国人才;基本特点;人才优势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949(2023)01-0037-07新中国成立初期留学归国人才群体的基本特点左 玲1,何 虹2(1.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2.陕西社会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收稿日期:2022-11-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留学归国人才群体的国家认同研究”(17BDJ050)作者简介:左玲(1976-),女,陕西西安人,博士,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留学归国人员研究和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何虹(1962-),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社会主义学院一级调研员、副教授,研究方向: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面对祖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困难局面,一大批海外学子积极响应祖国号召毅然回国,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洪流中,为新中国科技、教育、经济、政治、文化、医药、卫生、国防、外交等各领域的创建发展、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做出奠基之功,深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
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的留学生群体分析(1921-1949)(一)【内容提要】在1921-1949年的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留学生占据着很高的比例和重要的地位,但是与北洋政权和国民党政权中的留学生相比,其政治留学的色彩甚于知识留学,堪称近代留学生大潮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中共中央领导层中的留学生由留日、留欧、留苏三个群体构成,他们具有不同的特征,在党内的地位和作用及在革命进程中的命运也有所不同。
【摘要题】中共党史研究【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层/留学生/群体分析【正文】近代留学史研究始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一度陷于停滞,到“文革”结束后又伴随着新一轮留学热潮的兴起而再度复兴,20余年来出版了许多颇有分量的论着。
唯对于近代留学生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之关系,已有研究似仍嫌薄弱(注:目前已有多篇专题论文,对留日、留法、留苏学生与中国共产主义革命之关系作了探讨,其中综论性者如徐行《留学生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神州学人》2001年第7期)、吴汉全《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关于留日者如陆安《留日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青岛教育论坛》1997年第2期)、张敏卿《留日与李大钊早期政治思想的嬗变》(《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1期);关于留法者如鲜于浩《论中共旅欧党团组织的内部训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田雪梅等《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生与旅欧党团组织》(《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关于留苏者如徐行《中共第一代留俄生述论》(《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1期)、吴霓《早期留苏热潮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崛起》(《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部分留学史专着中亦有少量篇幅涉及这一问题,如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留学生丛书编委会编《中国留学史萃》(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2年)等。
中国近代留学的第一次次热潮近代中国人留学外国的历史轨迹与中国近代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的。
这些在百年中国出现的逾10万的留学生群体,对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的近代化起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把曾雄跨世界东方近二百年的大清帝国急速地推到了灭亡的境地。
同时,也惊醒了一批先进的中国人。
素以“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自诩的国人,不得不正视向来被视为“蛮夷之邦”的西方世界,有识之士开始以新的思维方式探讨强国御辱、救亡图存之道,于是,1872年8月,包括詹天佑在内的30名幼童乘船离上海赴美,成为中国近代第一批留学生,成为当时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先锋。
其实,早在与外国侵略者交涉和镇压人民起义的过程中,有的官员就认识到列强船坚炮利,技术精良,主张向外国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之目的。
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搁置未办。
直到1868年,经曾出任中国使臣率团出访欧美的美国人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之手,签订了《中美续增条约》,为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提供了条约依据。
早年毕业于耶鲁大学的容闳,报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向时任江苏巡抚的丁日昌提出选派计划,1870年,经曾国藩同意并向清廷奏准,又与李鸿章磋商,制订了《挑选幼童前赴泰西肄业章程》十二条。
最终,才于1872、1873、1874、1875年分四批各30名幼童赴美留学。
1873年,总理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也正式向清廷奏请派遣船政学堂优秀学生出洋留学。
他建议一部分赴法国留学,“深究其造船之方,及其推陈出新之理”;一部分赴英国深造,“深究其驶船之方,及其练兵制胜之理”。
1877年3月,第一批有组织派遣的包括刘步蟾、林泰曾、方伯谦、林永生、严复等在内的留英、留法学生顺利成行。
几年后,大多留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如严复成为著名的近代启蒙思想家,刘步蟾、方伯谦、林永生、刘冠雄等则成为海军的指挥骨干。
中国的“西学”向西方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03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5分)16.(14分)特点:中国古建筑遗产在不同时期差异明显,数量逐渐增多。
建筑遗产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由北向南,建筑遗产逐渐增多密集。
边疆地区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扩展。
(4分)原因:古建筑多以土、木为材料,易于毁坏,加之战争等人为因素的破坏,年代久远的遗存数量减少。
宋元、明清时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明清时期建筑水平极大提高,传统科技达到顶峰。
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密集,自然地理条件优越,经济发达,适应政治经济文化的需求,出现了数量丰富的古建筑遗产。
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加之南宋时期在南方建立政权,南方古建筑遗产数量明显增多。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政府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与开发,边疆地区与内地日渐频繁,古建筑遗产增多。
(8分,答出4点即可)、古代建筑的时空分布受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政治制度、文物保护意识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2分)17.(15分)在洋务派及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清政府为挽救危机开展了中国幼童赴美留学运动。
(2分)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关系暂时出现缓和局面,为赴美留学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掀起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展,对军事、科技和翻译等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急需派遣学生留美学习。
(4分)早期留学生以其外表俊美,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维护国家尊严等品格赢得了美国人的肯定,改变了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的形象。
留学运动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为中美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留学生回国后在经济、高三历史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 (共2页)文化、教育、外交等多个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近代社会的杰出人才,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学生的作用与影响研究近代化进程中,留学生作为重要的传播者和推动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从晚清开始,留学生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各种思想运动中,他们显示出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留学生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与影响,分别是外援、思想倡导和科技创新。
一、外援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留学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中国引入外援。
随着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形势,引进外援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自己缺少外援。
留学生为了打破中国的“科技困境”,积极出国寻找外援。
他们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引入国内,为中国进行技术转型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例如,在电力工业方面,留学生引进了美国的电力设备和建造技术。
在电力建设方面,留学生将欧美先进技术引进国内,通过建设大型水电工程,推动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
在铁路建设方面,留学生引进了铁路技术,并打破了中国铁路的封锁。
这使得中国的交通瓶颈得到了缓解,带动了国家工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思想倡导留学生不仅仅为中国引进外援,还在文化和思想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他们将国外先进思想的理念引进国内,为中国近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
例如,王国维、梁启超、梅兰芳等留学生在文化领域表现出了突出的作用。
他们走到国外吸收现代文化精华,然后回到国内,推广“新文化运动”,倡导崇尚人性、自由平等、民主法治。
这一运动在“五四运动”中形成顶峰。
在其影响下,不仅文学艺术得以吸收西方文化创造独具中华特色的作品,更重要的是,为中国后来民主化运动奠定了思想历史基础。
三、科技创新留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也有着卓越的成果。
他们在海外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训练,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例如,杨振宁、李政道等多位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先进的物理学和数学知识,在回国后开展了科学研究工作,大大推动了中国现代物理学和数学的发展。
而徐特立、陈省身等大批留学生在化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让中国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很大进步,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发声立威奠定了基础。
新中国成立初期海外留学生群体的归国浪潮作者:左玲来源:《钟山风雨》2017年第02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如何在生产力异常落后、经济基础异常薄弱的条件下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促进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外交和国防事业的快速发展,急需争取尚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海外学子回国服务。
为此,新中国制定了一系列广泛争取海外留学生踊跃回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甚至采取强有力的外交手段,掀起了海外留学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三波归国浪潮,在中国海外留学生归国史上书写了绚丽的华章。
1949—1951年:高潮阶段面对着新政权和祖国人民的呼唤,“在祖国大好形势的感召下,受北美基督教中国学生会和留美科协等团体的多年来举办爱国活动以及两会负责成员陆续回国的影响,尤其是受周恩来总理号召留学生归来参加新中国建设的鼓舞”,加之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拉拢摇摆”政策的影响,一大批海外留学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毅然放弃西方国家优厚的物质待遇回国服务。
1950年以前,以美国移民局为代表的一派希望中国留学生回国,并向中国海外学子表示:他们“同情”这些“将不被共产党政府所欢迎的留学生”(把有中国国籍的留学生列为“无国籍”的人),通过给中国留学生提供回国差旅费,企图拉拢留美学生,以使其对美国产生好感,回国后散布亲美影响。
从1949年4月开始,美国国务院就拨款50万美元。
10月,美国国会同意从原来准备给国民党政府的援助资金里拨出400万美元用于救济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和学者。
195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1950年中国地区援助法案》(China Area Aid Act of 1950),同意政府拨款600万美元用于中国留学生和学者的救济,这些资助一直持续到1955年。
从1948年到1955年,美国共花费800万美元左右。
美国给予中国留学生的这些资助,使一大批留美生得以顺利回国,美国的打算遭到失败。
于是,以美国国务院为代表的另一派则希望中国留学生留在美国,并下令驱逐一部分中国留学生回国。
略论近现代中国留学史的分期和中国留学生的时代使命社会上流行的留学生“五代”说和严复、孙中山、秋瑾等为“第一代”的说法,成为本文“问题的提出”之背景。
笔者的论证是共7代,分别为:1840~1870年,这第一代的人数多,且皆为私人途径,然正是其中的容闳成为中国政府成批官派留学生的第一个倡导者和推动者;1871~1889年,官派留学欧美者230余名,自费留学的伍廷芳、孙中山等亦在这第二代;1890~1911年,这第3代公私费留学生以数万计,许多留学生加入同盟会;1912~1930年,总计2万人,其中如赴欧勤工俭学,特别是形成一次留学苏俄热潮;1931~1949年,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公私费留学生只万人左右,但留学范围大为扩展;1950~1978年,一万又数千人;1978年至今,公私留学生达27万人,遍及103个国家和地区。
每一代留学生都同中国和世界形势相应,引起不同方面的巨大变革,规模越大伴随的变革深度和广度越大。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与执行,出国留学开始成为热门话题,关于出国留学的新闻报道和探讨留学史的文章渐渐多了。
为了追溯往事,曾有人将当今的中国留学生称之为“第五代”,而对中国的“五代”留学生加以表述,认为“东瀛”(指日本国)是“曾经接纳过我国第一代留学生的国度”,而且还将19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留学西欧的严复、留学檀香山(今属美国)的孙中山与20世纪初留学日本的秋瑾同作为“第一代”留学生的代表放在一起,认为他们都是“睁开眼睛看世界”的“第一批中国人”[②]。
姑不论日本并非接纳“我国第一代留学生的国度”,即以留学年代而言,严复(1877—1879年留英)、孙中山(1878—1883年在檀香山求学)与秋瑾(1904.6—1905.12留日)出国留学年代时间相差将近30年,也无法列为同一代。
况且,在严复以前,中国还有近代最早的容闳、黄威、颜永京等整整一代的自费留学生和后来成为著名的中国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120名留美官费生呢?但是,这“第五代”的说法却不胫而走,流行甚广。
中国百年留学时代变迁《中国百年留学时代变迁》由10月18日报道。
新华网讯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礼尚往来”的民族,是一个热爱交流的民族,孔夫子周游列国以传播自己的思想和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和传播形式的变迁。
岂料,到了近代,由于专政者的思想狭隘,中国走上了自闭道路。
思想的浪潮不断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文明,中国走向了海外,开始了把大批人才送往海外交流。
在近代中国经济、文化、政治落后的情况下,留学教育在思想启蒙、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社会变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有计划地制定留学教育政策,派遣学生店铺,始于19世纪中后期。
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留学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为今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中国学生开始不断地走出国门,不断地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思想引入中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改变了中国近代的革命风潮,推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1908年以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阶段以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吸引中国留学生为肇端,进而推动留学教育形成了多元化的新局面。
这是继1872年派出首批留美幼童之后,又一次有组织、较大规模的留美学生派遣,预示着新一轮留学欧美高潮的兴起。
1909~1911年间,清政府共派出庚款留美学生196人。
这在主观上是欧美思想的入侵,但是也加强了新思想的发展,使中国的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顶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全民留学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纵观20多年前的留学,更多的是公派留学,是精英留学,是由中国政府派遣的精英店铺深造;而今天的留学,随着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国民能够自己承受巨额的留学费用,变成了全民留学、大众留学,人们有选择的自主留学。
中国第一次派出的50位年轻人去美国做访问学者。
他们首先统一去了位于华盛顿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到了那边之后,他们开始给各个大学写申请信。
然而,登陆美国的这一批留学生,还根本不知道该怎么跟美国的大学联系;甚至对方回复的信件他们也看不懂——当时两个分别来自上海生化所和北大的生物学老师,对分子生物学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及其历史影响作者:郭歌来源:《理论观察》2013年第04期[摘要]鸦片战争后,中国近代一批有识之士掀起经世致用思潮,试图寻求中国社会的出路。
这一思潮,以“救世济时”、为中心,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倡导学习西方,对社会现进行批判,提倡改革弊政。
近代经世思想及其学术学风的导向,为有识之士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提供了积极的思想底蕴,对西学的引进和传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由于经世致用思想本身所固有的功利性和短视性的局限,决定了它最终不可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体系引导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找到一条御侮自强、救国救民之道。
[关键词]中国近代;经世致用;历史影响;局限性[中图分类号]B2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59 — 02经世致用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鸦片战争后,在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转型过程中,这一思想呈现出鲜明的特征,对整个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乃至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主要对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内涵特征、历史影响,略作分析。
一、中国近代“经世致用”思想的渊源所谓“经世”,即治世之意。
在先秦典籍中,“经”字常和“纶”字并用,含有“匡济”之意。
如《周易》曰:“君子以经纶”;《中庸》讲:“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庄子》指出:“春秋经世,先王之志,圣人议而不辨。
”但真正把经世思想理论化并付诸实践的则是孔子。
孔子在世时,一方面周游列国,矮病医世,对后世经世思想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另一方面,他把经世思想注入全部儒学经典。
因此,经世与修身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成为儒家思想的中心观念。
这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知识分子,产生过重大影响。
儒家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吸收了这种经世精神,并将其作为自己重要的责任,自觉地担负起关心时政、关注国事、针砭时弊,甚至救国于危难之中的使命。
孔子以后,历代儒者根据不同形势对经世思想进行了积极的弘扬和阐发。
2021鸦片战争时期国先进分子救国强国道路探索范文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夕,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强国之路的艰难历程。
其探索之路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探索具有广泛性 这种广泛性一方面表现为阶级参与的广泛性,一方面表现为主要社会阶级对各种不同道路探索的广泛性。
1.阶级参与的广泛性。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至五四前夕,主要社会阶级,包括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等都进行了救国强国之路的探索。
2.主要社会阶级对各种不同道路探索的广泛性。
(1)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2]207的思想,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以满洲贵族控制的清政府实施了“新政”.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在封建士大夫集团中,出现了一批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强国御侮的有识之士,林则徐、魏源等是其主要代表人物。
林则徐组织翻译了西方的一些有关大炮、战船图示等资料,进而建议建立新式国防工业“,以通夷之银两为防夷之用”,以粤海关关税的1/10 来制造新式船炮“,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3]884,借以保卫海防。
魏源在图强御侮的爱国主义的精神激励下,写出了《海国图志》一书。
在此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2]207的思想,即学习西方的长处,用来抵抗其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北京条约》的签订,极大地震撼了清朝统治者和士绅阶层。
他们普遍痛感此役“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强之言”[4]26,从而形成了要求学习西方以求“自强御侮”的社会思潮。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发表过不少倡办洋务以求自强的言论,并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斗中目睹洋兵及其枪炮的巨大威力而惊叹不已。
这些人看到了中国在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方面大大落后于西方。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这些被称作“洋务派”的封建官僚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