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总结报告范文
1. 引言
本文是对我的康复治疗学专业实经历进行总结和回顾。
通过实的机会,我深入了解了康复治疗学的实际应用,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
2. 实内容
在实期间,我参与了多个康复治疗项目的执行和管理。
我与一支专业团队合作,为患有不同康复需求的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我主要负责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需求,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我还参与了康复训练的实施和监督,并与患者和其家属保持沟通,了解康复进展情况,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3. 研究收获
通过实,我对康复治疗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
我学会了如何评估患者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
的康复治疗计划,并监督和调整康复训练。
我还学会了与患者和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支持。
实期间,我的观察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 实心得
在实期间,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但通过与同事和导师的合作和支持,我成功地克服了这些困难。
我学会了适应工作压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并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
实期间,我还意识到康复治疗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研究和实践的专业,我将持续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服务。
5. 结语
通过这次实,我对康复治疗学的专业要求和实践经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将继续努力研究和提升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康复治疗师。
感谢实机构和导师们给予我的指导和支持,让我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如果有引用的文章或资料,可以在此列出)。
浅谈中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革新【摘要】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一直是中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
目前现有的实训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针对性、缺乏足够的临床实践环节等。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一些中职院校已经开始尝试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强化临床实践环节,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这些改进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革新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显得十分重要。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提升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实用和有效的实训教学。
【关键词】关键词:中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虚拟现实技术、临床实践、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方法革新、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康复治疗是一门专业领域,主要面向康复治疗技术和方法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的学生。
随着社会对康复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承担着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学生的使命。
目前中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主要以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方式为主,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且,实训设备和资源有限,往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
这导致学生在康复技术和方法的实际操作能力上存在一定的欠缺。
为了改进现有的实训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有必要对中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进行革新。
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和方法,强化临床实践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中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实训教学方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有方法的不足之处,探索改进方法,并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和强化临床实践环节,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
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康复治疗知识和技能。
浅谈中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革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康复治疗专业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康复治疗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方法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中职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实训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一些革新的方法与思路。
一、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实训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真正应用到实践中去。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真实的临床问题。
案例分析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临床处理能力。
可以增加临床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康复治疗过程中去,与真实患者接触,并实际操作康复设备,从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康复治疗团队中,亲身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引入现代科技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在康复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普及,为实训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
我们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引入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可以引入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通过虚拟实境模拟康复治疗环境,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提前接触到真实的康复治疗情境,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临床真实案例制作成多媒体教材,让学生在实训中能够更形象地了解康复治疗的过程和方法。
三、开展与社会临床机构的合作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处理能力,中职院校可以与社会临床机构合作,在实训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临床实习机会。
合作机构可以是医院、康复中心等临床机构,学校可以与这些机构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临床工作。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与临床专业人员一起工作,亲身感受临床工作的紧张和重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通过与社会临床机构的合作,学校还可以邀请临床专业人员来学校进行临床操作示范和技能指导,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接触到更专业的临床技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第16卷第2期2009年6月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sha S ocia l Work Colleg e Vol 116No 12Jun 12009高职《康复评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吴大为 王 红 王 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摘 要] 《康复评定》是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文中从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路和体会。
[关键词] 康复评定;教学改革;探索;实践[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36(2009)02-0063-02 [收稿日期] 5 [作者简介] 吴大为(),男,湖北宜都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医学系助教、香港理工大学物理治疗硕士。
研究方向;康复评定与治疗技术。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提供康复治疗和训练的技能型康复治疗师。
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四大主干知识[1]。
《康复评定》在康复医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学会采集、归纳、综合分析客观资料,提出符合障碍本质的结论,为预防和治疗功能障碍提出依据,也为康复医学临床中各种疗法的实施奠定基础。
而且,康复评定的教学不是“一次性”教学即可完成的,它贯穿于康复医学教学课程的全过程中[2]。
因此,《康复评定》的教学直接关系到康复治疗师(士)的实际工作能力。
目前,我国尚缺少统一的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策略等。
在多年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该门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与体会。
11合理构建康复评定课程体系111 确定课程教学培养目标《康复评定》是高职康复治疗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研究应用康复医学方法,对残疾者或功能障碍者的残存功能或恢复潜力进行评定,做出康复诊断,制定康复计划,对治疗结果及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方法分析摘要:康复治疗技术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主要包括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技术等。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康复治疗技术也逐渐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对我们的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康复治疗技术的种类比较多,那么在康复专业教学中就应该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革新,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形象而深刻的印象,达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目的。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康复治疗技术的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康复治疗技术教学方法分析一、目前我国康复治疗技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差首先,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并未认识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为了适应期末考试,只是在期末阶段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专业需求得不到满足。
其次,由于身份的转变,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无法实现对学习状态的调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第三,一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背景缺乏了解,他们在专业选择之初就缺乏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习中对一些专业性的课程缺乏心理准备,导致对康复训练课程缺乏学习兴趣。
2.学习方法缺少科学性在现代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构建中,其所涉及的学科范围相对广泛,其中包含了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理论、传统中医理论等基础性的课程,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医、史、文、哲的相关知识。
在该种学习背景下,由于康复训练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专业技能性的康复训练方法,而目前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整体上看缺少课程系统性的整合机制,给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制约。
而且,在康复训练课程整合中,学生学习多以死记硬背为手段,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试,这种形式化的学习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3.理论结合实践的机会较少在康复训练课程教学现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学习的任务课程比较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机会较少,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严重制约。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与研究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与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康复的需求不断增加,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关注。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评估与研究成为了该领域中重要的议题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估与研究,并分享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理解。
一、评估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评估应当包括多个维度的考量,既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也要关注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深度上,评估应当覆盖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度以及专业素养的发展情况。
在广度上,评估应当涵盖学生对不同康复治疗技术的了解程度、独立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况。
二、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探讨有效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应当采用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应当依次递进,从基础的理论知识开始,逐渐引入实践技能的训练,并最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实际工作中的挑战。
三、总结与回顾:培养全面、深刻且灵活的理解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估与研究需要提供总结与回顾的内容,以帮助学生对主题有更全面、深刻且灵活的理解。
总结部分可以回顾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学习成果,并提供评估结果和建议。
回顾部分可以将各个学习内容和技术所涉及的理论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性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建立更为深入的学科理解。
四、分享观点和理解在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进行评估与研究时,我认为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只有掌握了实际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中的挑战;只有培养了创新能力,才能在不断发展的康复治疗技术领域中保持竞争力。
五、使用知乎的文章格式与内容标注根据要求,本文将采用知乎的文章格式,并使用序号对内容进行标注,以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清晰度。
康复治疗专业社会实践心得体会康复治疗专业社会实践心得体会一、前言康复治疗是一门涉及到医疗、教育和社会工作等多个领域的专业,通过运用各种治疗技术,为患有身体残疾或运动障碍的人提供康复服务,促进他们的身体功能恢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康复治疗专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在大学期间深入了解康复实践环境、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二、实践背景我所在的学校开设了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实践课程,为我们提供了机会去深入了解这一领域,并提前接触实际工作环境。
在实践课程中,我和同学们一起拜访了不同类型的康复中心、医院和社区,观察和参与了康复治疗师的工作,与康复患者进行了交流和互动。
三、实践经历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参与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观察与记录在康复中心和医院实习时,我主要观察和记录康复治疗师在工作中的技巧和方法。
我注意到治疗师在与患者交流时充满耐心,能够准确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治疗计划。
他们还使用了一些创新的治疗方法,如水疗、动物治疗和艺术治疗等,以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治疗效果。
2.参与治疗我还有机会亲自参与康复治疗的过程。
在一次康复中心的实践中,我与一个因交通事故而导致下肢瘫痪的患者一起进行康复训练。
我帮助他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通过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恢复下肢肌肉的控制和运动功能。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治疗师所面对的责任和使命感。
3.社区服务在社区的实践中,我与一群智力障碍儿童一起参加了户外活动。
我们组织了一次远足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在活动中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交能力,并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
这次实践使我意识到,康复治疗不仅是关注患者的身体康复,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四、心得体会通过康复治疗专业的社会实践,我收获了很多。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里,我们学到了大量的康复治疗理论知识。
但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1. 引言1.1 背景介绍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以帮助人们恢复或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帮助患有残疾或失能的个体重建独立生活能力。
随着社会对康复治疗师需求的增加,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需要具备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下,传统的知识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需求。
实践创新能力成为评判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只有具备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学生们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快速适应、勇于创新,并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治疗服务。
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本文中,将就如何有效地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深入探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问题阐述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当前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解决。
现阶段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导致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还存在不足,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潜力,使他们缺乏对康复治疗学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实践经验。
学生在实习和实践环节中往往缺乏可操作性的创新培养方案和指导,导致他们缺乏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
在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激发其对领域实践和创新的热情,促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实践和突破,从而提升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
1.3 研究意义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加强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竞争力。
通过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思维,使其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更具优势。
康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和探索康复医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类运动、功能和健康的学科,其实验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康复医学的实验教学主要面临着实验条件受限、设备陈旧、实验内容单一等问题,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康复医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实验教学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一种教学形式,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培养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康复医学领域,实验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理论,并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诊疗技能和治疗效果。
康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可以引进更多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技术,丰富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康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培养专业人才。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康复医学专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现代医疗需求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社会健康事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康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康复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需要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可以将康复医学与生物医学工程、运动科学等学科进行融合,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康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提高诊疗技能,增进临床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医学教育的社会效益。
针对康复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意义,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
要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引进更先进的实验设备,建设更完善的实验室,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要不断创新实验内容和方法,开展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得以极大的凸显[1]。
近年来,康复医学的服务群体由传统的残疾人、慢性病患者、儿童、老年人延伸至急性病恢复期的患者、重症患者及亚健康人群,康复医学逐渐演变为多学科共同参与,服务内容日渐宽泛。
新形势下康复产业服务群体的“变宽”和康复医学内容的“变深”,对高校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康复治疗人才增添了紧迫感与使命感。
笔者所在学校秉承高职教育应以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的教育理念[2],遵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实践能力”为主的特性,结合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体系进行多方改革,以期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通过课程设置和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的配置而建立起来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3]。
我校自2013年开办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来,实践教学体系以课程实验(训)、临床见习、康复技能强化训练、顶岗实习为主线,执行过程中显露出四个方面的问题:(1)实践教学过程中各课程间知识分离、拖沓、重复;(2)专业基础、核心课与康复治疗师岗位实践中必备的知识点、技能点衔接不够;(3)专业核心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与临床见习、顶岗实习内容脱节,大多数学生缺乏以疾病为单元的临床康复思维模式;(4)高职扩招,生源结构更加“多样化”,如何切实“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迫在眉睫。
因此,为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对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提出的最新要求,笔者所在学校挖掘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痛点,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需求的层次性,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特点,进行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及时调整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以“岗位需求”确立实践教学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的指示》一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4]。
分析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作者:龙洁珍温鸿源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23期
【摘要】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方法改革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了教学方法革新中的基本策略,旨在通过教育体系的创新优化,满足教学中的基本需求,从而为康复治疗行业输送更多专业性的人才。
【关键词】康复治疗专业技术教学方法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253-02
伴随教育体系的革新,在康复治疗技术教学课程构建中,需要将人才培养作为基础,强调实验、实训以及实习的相关环节,通过对教育体系的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从而为教学实践的创新优化提供保证。
但是,在现阶段教育发展中,其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限制,为康复训练教学课程的优化造成影响。
因此,在教学方法分析中,需要将康复训练专业课程作为基础,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满足教学创新的基本需求,从而为教学体系的发展提供支持。
一、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的基本现状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弱
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学生学习兴趣低的现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并未认识到专业课程的重要性,为了顺应期末考试,只是在期末阶段进行学习,导致学生的专业需求不能得到满足。
第二,由于身份的转变,学生在专业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无法实现对学习状态的调整,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
第三,一些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及背景缺乏了解,他们在专业选择之初就缺乏对课程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习中对一些专业性的课程缺乏心理准备,导致对康复训练课程缺乏学习兴趣,从而教育课程的创新造成制约[1]。
(二)学习方法缺少科学性
在现代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构建中,其所涉及到的学科范围相对广泛,其中包含了现代人体生命科学理论、传统中医理论等基础性的课程,同时也包含了中国传统的医、史、文、哲的相关知识。
在该种学习背景下,由于康复训练的专业性相对较强,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认识到专业的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专业性的康复训练方法,导致学生在课程学习以及康复训练中缺少系统性的课程整合机制,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制约。
而且,在康复训练课程整合中,学生在学习中多以死记硬背为手段,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这种形式化的学习并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造成制约。
(三)理论课程实践相对单一
在康复训练课程教学现状分析中,学生的理论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中,其课程时间相对较短,任务课程重,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及时消化所学到的知识,在这种紧张的学习状态下,无法满足实践需求,从而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造成严重制约。
同时,由于学生的实践课程时间相对较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对较低,因此,对课程教学的优化造成了严重制约。
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及实践
(一)通过教学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康复训练专业课程教学整合及分析中,需要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作为基础,教育人员需要通过积极、互动以及启发性的教学创新,进行教学方法的整合,满足学生的主体性及创新性,从而为学生能力的提升提供良好支持。
同时,在康复治疗专业教学实践中,需要教育人员及时改变单向的教学模式,通过积极引导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及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能动性得到满足。
如,教师在讲解康复功能评定课程内容时,由于该课程的临床活动评定相对较多,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前提出问题“怎样进行关节活动度的测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通过针对性内容的分析,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构建实践探究环节,让学生在康复训练中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满足康训练的教学需求[2]。
(二)实现康复训练课程教学的科学性
对于康复训练课程而言,在其教学体系发展中,需要构建科学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系统性的环境下得到专业技能的提升。
康复专业需要结合学校中的实际需求,构建“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该种背景下得到理论与实际思维的提升,同时也可以达到强化学生动手操作的最终目的。
在实际教学中,教育人员需要缩短理论课程的时间,为学生营造更多的康复训练环境,通过课程内容的教学调整,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感受到康复训练的专业内容,充分满足学、做结合的最终目的。
通过这种“学徒制”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可以充分保证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及科学性,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为教学的科学展现提供支持[3]。
(三)构建翻转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
在康复治疗专业课程构建的过程中,教育人员需要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方式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充分满足教学的创新及改革技术。
对于专业的教育人员也让,可以在康复训练中,将网络教学作为一种基础手段,通过“慕课”课程的构建,充分发挥出现代教学的核心作用。
教师在康复训练中,需要让学生及时认清临床操作中不易掌握的操作技术,将其制作成慕课视频,在学生活动探究中将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通过观看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学生同样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程内容的下载,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创新需求。
同时,在康复训练课程优化的背景下,其课程内容存在着连续性、相关
性的特点,所以教育人员在课程讲解中不能片面的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而是需要通过对知识节点以及教学内容的整合,进行案例教学,彰显翻转课堂的优势性,从而在最终程度上实现“无纸化”的教学目的,为现代教学体系的优化创新提供有效支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康复训练专业和课程构建的过程中,通过教学方法的革新可以为学生营造积极探索以及积极实践的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水平,并使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性的满足。
同时,在康复训练专业课程整合中,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可以提升教学水平、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教育体系的创新优化以及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谭毅,李连涛,杜广才等. 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5,11:88-90.
[2]刘旸.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
[3]黄力平,刘畅格,徐冬青等.运动康复治疗技术模拟临床实践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