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第1章 从世界看中国(3节4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37.95 KB
- 文档页数:20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主要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本章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为学生展示了中国的美丽景色和丰富资源。
本章内容涉及面广,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动物等多个方面。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能力。
但部分学生对于地理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仍有一定难度,对于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待提高。
在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对于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资源感兴趣,但对于一些地理专业术语和概念可能存在抵触情绪。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基本知识,能够阅读和理解中国地图,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和资源分布。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提高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地理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经纬度、时区等。
2.自然环境: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植被、动物等。
3.人文环境:中国的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文化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中国地理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地图、图片、视频等,用于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地理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课题疆域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理解我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4.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能够在图上指出主要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进一步巩固学生读图、用图的方法。
2.通过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初步掌握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举行各种活动和展示资料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地图上熟练掌握重要省级行政单位的位置,说出其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省级行政区域的轮廓特征和相关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播放天安门广场升旗的视频资料)每天早晨,鲜艳的五星红旗都会随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在祖国的心脏——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升起,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了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认识其辽阔的疆域。
自主学习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2.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海陆兼备的大国1.我国的领土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从世界看中国课程名称八年级地理上册—从世界看中国复习一、教材内容分析主要复习内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领土的四至点、领土面积、海陆疆界、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划分;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政策、人口的分布;我国民族的构成、分布特点、民族政策。
本复习课主要思路:首先通过回忆世界地理的内容“中国陆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的世界排名”引出新课;再通过与俄罗斯、巴西比较纬度位置,与蒙古、日本比较海陆位置,得出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再以歌诀的形式总结记忆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之后联系生活实际解释我国南北季节差异与东西晨昏差异的原因;再复习我国的领土面积、疆界、海陆邻国;再以湖南省、江西省为例通过轮廓识记我国主要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空间分布;再通过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和人口普查数据总结归纳我国人口的特点及相应人口政策;再读人口分布图说明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及人口分界线;最后读民族分布图归纳我国民族的构成、分布特点及民族政策。
二、复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识与能力:(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邻国、临海,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简称和行政中心。
(3) 运用人口增长曲线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运用人口和民族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和民族的分布特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粗读、细读地理图表,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培养学生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能力。
(2)通过分析比较,提高学生归纳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培养正确的人口观和人地协调观,并理解人口、民族等基本国策。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利用有关资料分析比较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读图记住我国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 个特别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1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
教学准备《歌唱祖国》歌曲录音、地球仪、《中国疆域示意图》《中国政区拼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同学们心中的自豪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么,你们为什么会感到自豪呢?学生:地大物博、美丽富饶、人口众多、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南北跨纬度近50度。
教师归纳:我们伟大的祖国所拥有的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悠久的历史、勤劳智慧的人民,使得我们更加为她感到自豪。
爱她,就要了解她;了解她,才能更好地建设她。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来学习中国地理了。
二、新课教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1.看图知位置由于七年级已经学过如何去描述一个地区的位置,因此先请学生回顾,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一国的地理位置?再分别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三方面结合地图或地球仪引导学生分析我国所处的地理位置。
对于半球位置,可利用课本图1.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
至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请学生自己对照课本图1.2或地图册中的《中国疆域图》归纳出来就可以了。
位置问题讲完后,以一句“那我国所处的位置好不好呢?不比不知道,一比全知道。
”过渡到课本P3“活动”。
2.讨论知优越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组织学生分两大组针对课本P3“活动”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对比分析,在讨论中得出结论。
归纳如下:(1)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南北纬度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人口》■教学目标1.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统计图表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3.会运用地理语言描述从统计图表中判读出来的信息,提升统计图表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判读。
难点: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策略本节知识基本上都要从统计图表中来获取,因此,教学策略的选择应着重体现在读图分析过程的设置上,包括提什么问题、问题出现的前后顺序、哪些问题适合独立分析、哪些问题适合小组讨论等等。
结合学生学情,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读图指导。
■教学准备教材补充:我国近年部分省人口密度数据及分析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中国政区图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设计学生活动教学方法:资料分析法为主,绘图法和案例分析法为辅■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人口最多的国家教师:提到中国的人口,大家能用怎样的关键词形容它呢?学生回答预设:多。
设计意图:简单直接了解我国人口特点。
讲授新课──我国人口增长特点及国策教师:其实我国人口“多”这个特点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任何地理现象、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要有一个过程,下面阅读教材中的曲线图,请同学们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以及特点?并尝试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预设:我国人口增长前期平稳,从1950年后突然增长加速,1980年后增长又趋于平稳。
设计意图:落实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并能结合自然、历史、人类活动需求等要素分析这种趋势产生的原因。
教师:1950年以前,社会发展缓慢,医疗卫生落后,死亡率相对较高,文明程度也低,这些原因使得人口增长缓慢。
1950年至1980年,也就是解放后,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医疗条件不断改善,再加上政策平稳的因素,人口增长迅速(在这里一定要强调人口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影响)。
1980年前后,中国提出一项重要国策──计划生育,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所以呈现增长平稳趋势。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领土》(第1 课时)教课目的:1、说出我国的纬度地点和海陆地点。
2、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地点的优胜性。
3、知道我国国土的四至点。
4、认识我国所临大海和主要内海和岛屿。
5、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感情,增添学生激烈的民族骄傲感。
教课要点:掌握我国国土的四至点教课难点:经过对照剖析掌握我国的纬度地点和海陆地点的优胜性。
教课方法:教育自学法,读图剖析法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回想初一学过的知识,复习三个问题1、东西半球分界限?南北半球分界限?2、高、中、低纬度区分依照?五带区分?二、解说新课问题:(自学)1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球,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她是洲东部,洋西岸。
2 、从纬度地点看,我国大多数位于地域,属带,南部少量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带,没有带。
3、从海陆地点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是一个的国家。
联合P2图 1.1 让学生找到答案,会剖析地点。
活动:(合作)1、P3.1 经过剖析、对照、掌握我国纬度地点的特色和优胜性。
2、P3.2 经过剖析、对照、掌握我国海陆地点的优胜性。
明确:1、中国纬度广,大多数位于北温带,少许热带,没有寒带,而俄罗斯、加拿大大多数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巴西大多数位于热带。
2、蒙古为内地国,不利于对外贸易,经济落伍,日本为岛国,国土面积狭窄,资源困穷,多火山地震,而我国优胜性是海陆兼顾。
问题:(自学)1、我国陆地面积约,居世界第位。
2、我国自北向南临的大海挨次是、、、。
我国领水面积为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
3、从P4 1.4 图找出我国四至点。
明确:我国国土四个端点最东端: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订交处。
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
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三、本节小结:经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我国优胜性的地理地点,懂得我国是个大海大国,陆地大国,培育学生的民族骄傲感,增添爱国热忱。
第一章从世界看我国课标要求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6.运用我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课标解读课程标准要求我国地理第一个学习的内容是了解我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增强国土意识”。
这一单元课标明确:(1)了解我国的范围,从世界的角度了解我国的辽阔疆域。
(2)了解国土面积和邻国、濒临的海洋,进而了解我国漫长的陆地国界线和海岸线。
(3)了解行政区划通过我国的行政区划。
通过以上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国土意识,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材分析本章是学生学习我国地理的开篇之作。
要认识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和发展变化,了解区域的特征、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异,理解我国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首先要认识我国的空间位置、空间范围、行政区划、人口组成和特征以及民族。
本章内容先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知道自己祖国的大小、边界起止点,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邻国,以及在国际上的地位。
在初步了解祖国概况的基础上对我国的行政区划再进行详细学习。
这部分是学生以后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知识积累。
教材接着从人文地理的视角对我国的人口特征、分布、存在着的问题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了详细介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了解我国的民族组成、各个民族的分布、民俗、民族的分布特征以及国家的民族政策是每一个公民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本章的第三节对这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去年已经进行了每一周两课时一个学年的系统学习,已经具有了世界的洲洋组成、各个大洲和大洲分区的基础知识,已经具有了有关世界的人口分布、民族、语言、宗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1章《从世界看中国》教案设计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教学难点】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教师: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学生回答预设: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
教师: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东半球、北半球。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复习第一节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极其特点:中国东、西半球中的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半球。
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一小部分在带,没有带。
位于大陆东部,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地理位置的优越性:①与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相比:俄罗斯和加拿大大部分国土位于寒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寒凉、常年无夏,冻土广布;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热带,只有南部小部分地区属于南温带,绝大多数地区气候炎热。
而我国大部分国土地处北温带,仅南部少数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与面积相当的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相比光热条件好,纬度位置更优越。
②与蒙古、日本相比:蒙古地处内陆,周围没有海洋,没有自己的出海口。
日本地处太平洋西部,周围为浩瀚的太平洋围绕,没有陆上邻国,也没有与外界进行陆上交往的通道。
而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广阔的太平洋,同时拥有陆上和海上交往的便利条件。
因此与蒙古、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更优越。
2.海陆兼备的大国(1)领土面积: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
陆上国界线长达多千米。
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领海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包括领海在内的我国可管辖的海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
(2)邻国和濒临的海洋:陆上邻国有个,。
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海、海、、海海。
与个国家隔海相望,。
与我国陆上相邻的国家中的朝鲜和越南,也有部分领土是与我国隔海相望。
3.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自治县市)和(民族乡、镇)。
(2)目前,我国共有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
第二节人口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人口数世界第位。
(2)增长趋势:我国的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人口增长。
(3)人口国策:为了控制,提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课时)第一课时位置优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地球仪、挂图(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我爱你,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
呈现“中国政区图”呈现我国最南最北点地图提问:我们吃的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产自我国什么地方?冬天,我可以去哪里看冰雕、雪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出:我们一同来研究我国纬度位置。
提问: 找到我国领土的最北端,读出纬度数;找到我国领土最南端,读出纬度数;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跨多少千米?有什么重要纬线从我国南部通过?我国缺少哪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我国地跨几个温度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热量带?提问: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南北跨纬度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益处? 思考、回答: 南方;东北;纬度跨度大。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3课时)第一课时位置优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运用地图说出我国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记住我国陆疆面积、邻国、临海、海疆概况;能够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特点及其优越性;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方法与过程运用地图帮助学生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概念,养成用图、读图、分析图的地理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建立学习中国地理的兴趣;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中国轮廓的审美,丰富想象力,感受快乐。
教学重点:优越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位置、疆域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地球仪、挂图(世界地图)。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辽阔的疆域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乐曲,展开一幅世界政区图指出:“我爱你,中国”这是亿万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像一只东方报晓的雄鸡,版图位置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在地理学习的时间里,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祖国。
“知之深,爱之切”今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聆听、感悟。
讲授新课半球位置呈现“中国在地球位置”示意图提问: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
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提供地球仪并要求一名学生用地球仪讲解。
指出: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亚欧大陆的东部。
呈现“中国政区图”呈现我国最南最北点地图提问:我们吃的香蕉、龙眼、荔枝等水果产自我国什么地方?冬天,我可以去哪里看冰雕、雪雕?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指出:我们一同来研究我国纬度位置。
提问: 找到我国领土的最北端,读出纬度数;找到我国领土最南端,读出纬度数;根据比例尺,计算出南北跨多少千米?有什么重要纬线从我国南部通过?我国缺少哪个热量带的气候类型?我国地跨几个温度带?我国大部分位于哪个热量带?提问:我国大部分位于温带,南北跨纬度广对农业发展有什么益处? 思考、回答: 南方;东北;纬度跨度大。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尝试运用地图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领土面积,运用地图查阅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
4.能对照中国政区图,在空白地图上填出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行政中心。
初步识记34个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过程与方法1.通过看图、读图、观察地球仪,培养学生观察和读图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2.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海洋,主要岛屿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
【教学难点】1.对我国地理位置的判读和与其他国家位置的比较,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
【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课间播放《歌唱祖国》的MV,渲染气氛。
承转过渡:从刚才课间老师播放的MV中同学们应该感受到了我们这个学期即将学习的内容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的地理。
回顾展望: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回顾一下进入初中以来地理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地球和地图知识是学习地理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始学习世界地理。
在今年第一天的第一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的一般理论,主要包括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世界的气候、世界的居民和定居点。
但是世界太大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
所以在第二学期,我们学习了世界地理理论,即世界的区域地理或区域地理,主要包括一大洲、五个地区和六个国家。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辽阔的疆域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逐步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1、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初步形成我国地理位置、省级行政区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
2、在探索记忆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的过程中,提高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学会搜集资料和利用相关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激发爱国主义激情,强化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增强改革的意识。
教学重点1、评价中国的地理位置。
2、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分布。
教学难点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政区拼图、地图册、书本景观图上课时间:第一周(1课时)——第二周(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学期的要求(二)导入新课大家在假期里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外出旅游呢?的确我国幅员辽阔,走遍祖国南北是每个人的梦想,下面我们将走进我们辽阔的祖国。
师生互动转动地球仪,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板书:一、优越的地理位置提问:1、我们如何分南半球和北半球、东半球和西半球?2、中国位于哪个半球?3、世界上最大的大洲和大洋是什么?4、中国位于哪个大洲,东临哪个大洋?5、在地球仪上有五条很重要的线,是什么线?6、这些线把地球划分了那几个带?转入新课学生观察地图,说出中国大致的纬度及所在的温度带。
得出结论中国南北纬度大,大部分在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板书1、大部分在温带讨论探究比较俄罗斯、巴西及中国的纬度位置,分析中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总结:(1)俄罗斯纬度较高、寒带面积较广。
(2)巴西纬度较低,热带面积广。
(3)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第1课时优越的地理位置海陆兼备的大国●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和文字材料,使学生能够运用描述区域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通过综合及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并说出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并能进而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疆域特点,能简要评价其优势。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教学难点】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性评价●教学策略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尝试运用综合比较和分析的方法,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查询最新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示意图,开门见山教师:展开一张世界地图,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到我们的伟大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来描述所处的地理位置呢?从所处的相对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观察地图,找出中国所在的位置,并回忆之前学过的关于半球位置的划分方法。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切入主题,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知识。
讲授新课──读“南北半球图”“东西半球图”,描述中国半球位置教师:出示南北半球图和东西半球图,还记得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判断方法吗?学生回答预设: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构成的经线圈,西经20度以东至东经160度为东半球,西经20度以西至东经160度为西半球。
设计意图:回顾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判读方法。
教师:你们能够在地图上找出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如果找到了,请你们用红笔标注出来。
学生:在地图上用红笔标注出半球分界线。
教师:那么现在应该一目了然了,中国处于哪个半球呢?学生:东半球、北半球。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掌握在半球图上判断中国半球位置的方法。
讲授新课──读“中国地图”,描述中国经纬度位置教师:出示“中国地图”,概述中国四至点的大致位置。
同学们,你能在这幅中国地图上找到我国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大致的位置吗?请用彩色笔把它们圈出来。
学生:阅读中国地图,用彩笔圈出四至点大致的位置。
学生回答预设:我国最西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上,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以北,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认识中国所处的大致经纬度位置。
教师:出示“五带的划分”示意图,阐释纬度位置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经纬度位置,特别是纬度位置,对这个国家而言非常重要,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五带划分知识,还记得地球上是怎么划分五带的吗?学生:调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五带的划分依据。
学生回答预设:五带是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线划分的。
南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范围称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范围,分别称为北温带和南温带;南北极圈到南北极点之间的范围,分别称为北寒带和南寒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五带划分依据的知识。
教师:那么从纬度位置来看,我们国家处于哪个或哪些温度带呢?学生回答预设: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属于寒带的地区。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理解纬度位置与温度带划分之间的关系。
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优势教师:出示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明中国纬度位置的优势。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纬度位置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非常重要,我们来看看中国的纬度位置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一下,选择国土面积与我国大致相当的俄罗斯、加拿大和巴西作为对照,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国家在气候上有什么差异吗?学生回答预设:巴西处于热带,终年炎热;俄罗斯和加拿大纬度较高,气温比较低,特别是冬天,应该是非常寒冷。
它们都不太适合人类居住。
教师:与动辄就零下50摄氏度,眉毛胡子都要结冰的俄罗斯相比,我们的祖国显得可爱多了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说明区域地理位置的优势。
教师:(小结)难怪革命志士方志敏也曾说:“中国处于温带,不十分热,也不十分冷,好像我们母亲的体温,不高不低,最适宜于孩儿们的偎依。
”设计意图:用伟人的话总结纬度位置优势,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局部,描述中国的海陆位置教师:再次审视我们的祖国,当我们再次放大我们观察的空间尺度,回到整个世界的范围,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大洲和大洋的相对位置。
你能说出中国位于哪个大洲,面临哪个大洋么?学生回答预设:中国位于亚洲,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
教师:(小结)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东临太平洋),海陆兼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大洲大洋的知识,掌握在世界地图上读出区域所处海陆位置的方法。
讲授新课──读“世界地图”,用比较法说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势教师:中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如何评价这样的海陆位置?还用比较的方法,我们从周围的邻居中找两个来比较一下。
蒙古,一个典型的内陆国家,日本,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与之相比,中国的海陆位置都有哪些优势?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理解并说出我国海陆位置的优势。
学生回答预设:蒙古四面被陆地包围,只有陆上交通通道,没有海上运输的可能性,因此贸易、文化等都比较闭塞。
日本四面临海,与陆地国家的联系较为不便,加上面积狭小,更加限制了它的经济发展。
教师:(小结)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西部深入亚欧大陆腹地,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属于沿海国家,既可以进行陆上贸易,又可以发展海上贸易。
地理位置是构成国家综合实力的最基本要素。
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国拥有多样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决定了在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奋斗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美好前景。
■教学反思该节内容是学生在八年级的起始课程,从内容和课标要求来看,既有回顾、承接七年级学过的知识的部分,又有拓展延伸综合应用的部分,学生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正式进入了中国区域地理的综合学习。
因此,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综合分析地理思维的培养,比如,本节内容强调的纬度位置与光热条件、海陆位置与降水、交通条件等的关联性,虽然相关的知识学生之前已经学过或者作为常识已经了解,但在体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方面仍需要锻炼。
再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认为,要在八年级时抓住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在深度上做文章,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将生活中遇到的现象与地理原理结合起来,赋予其真正的“地理之眼”。
第2课时行政区划教材分析省级行政区是我国行政管理的基本单位,对社会、经济活动、交往有重要影响,是中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今后学习地理知识的基础。
因此,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材内容虽然比较单一,但涉及的地名众多,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边界形态又各不相同,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错综复杂。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须反复运用地图,读图、拼图、填图,使学生形成我国政区分布的空间观念,“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学习的革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新知,通过做游戏使学生熟记各省的名称及其位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位置、简称及省府所在地。
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本节识记的知识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理解的知识有:三级行政区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培养有:教会学生掌握和运用中国政区图是本节能力培养的主线。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材料,了解历史上的行政区划。
2、结合地图,通过活动和竞赛,让学生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记住全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3、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知识内容。
4、培养阅读并使用中国行政地图的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能在中国行政地图上填注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探究,获取新知。
同时,培养学生读图、拼图、填图、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和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
3、教学过程贯穿师生互动为主的原则,利于学生认知规律的形成。
4、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贯穿直观性教学原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节有关内容(如台湾是我国一个省;香港和澳门已回归祖国;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难点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户口所在地,有关香港、澳门、台湾的历史,做一幅中国政区拼图版并熟悉中国政区图的形状和方位。
使用拼图板●教学过程【复习提问】┄┄┄┄┄┄┄┄(3分钟)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请问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是什么呢?我国的范围又有多大呢?(学生回答)【导入新课】┄┄┄┄┄┄┄┄(1分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十分辽阔的国家。
为了便于国家对各地进行行政管理和领导,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
这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中国的行政区划【板书】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讲解】┄┄┄┄┄┄┄┄(2分钟)什么是行政区划呢?我们先来举个例子,比如说,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位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方便管理。
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我们先来了解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板书】一。
三级行政区划:┄┄┄┄┄┄┄(8分钟)【启发引导】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6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按照以下格式填写。
(找几位学生将填写的结果念给全班同学听)【出示投影片】【总结归纳】我国采用的是省、县、镇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
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
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
我国行政区的划分,有些地方比较复杂,在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时,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例如:家住大城市的就没有县、镇两级,而是区、街道;在有自治州的地方,行政区划是四级,即省(自治区)、自治州、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民族乡);在市管理县的地方,行政区划也是四级,即省(自治区)、市、县、镇(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