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釉料
- 格式:pdf
- 大小:148.35 KB
- 文档页数:7
《陶瓷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陶瓷工艺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08131021(二)课程英文名称:Ceramic Technology(三)开课对象:材料物理专业(四)课程性质:《陶瓷工艺学》是材料物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方向选修课。
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介绍陶瓷体的制备工艺、性质和应用。
(五)教学目的通过陶瓷工艺学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陶瓷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掌握陶瓷的制备工艺过程和技术,掌握陶瓷体的显微结构和性质,了解陶瓷在装饰等方面的应用,熟悉陶瓷制品的缺陷及分析方法。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原料、坯料、釉料、显微结构与性质、原料的处理、坯釉料制备、成形与模具、坯体的干燥、粘接、修坯与施釉、烧成与窑具、陶瓷装饰、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等几个部分。
通过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达到各章中所提的基本要求。
(七)教学时数教学时数:72学时学分数:4学分教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和作业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章原料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陶瓷原料的概况和分类2 了解粘土的成因与分类;掌握粘土地工艺性质和加热变化;了解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了解我国的粘土原料情况3 了解石英的种类和性质,掌握石英的晶型转化,了解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4 了解长石的种类和一般性质,掌握长石的熔融特性,了解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5 了解其它矿物原料情况教学时数:8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原料分类一、概述二、原料分类第二节粘土类原料一、粘土的成因与分类二、粘土的组成三、粘土的工艺性质四、粘土的加热变化五、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六、我国的粘土原料第三节石英类原料一、石英的种类和性质二、石英的晶型转化三、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第四节长石类原料一、长石的种类和一般性质二、长石的熔融特性三、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第五节其它矿物原料一、含碱硅酸铝类二、碱土硅酸盐类原料三、碳酸盐类四、钙的磷酸盐类五、高铝质矿物原料六、锆英石七、工业废渣第六节陶瓷原料的标准化考核要求:1、原料的概述和分类(了解)2、粘土的成因与分类(识记);粘土组成、工艺性质(识记);粘土的加热变化(领会);粘土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以及我国的粘土原料情况(了解)3、石英的种类和性质(识记);石英的晶型转化(领会);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了解)4、长石的种类和一般性质(识记);长石的熔融特性、长石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领会)5、含碱硅酸铝类等其它矿物原料(了解)第二章坯料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坯料的类型;掌握坯料的配料的依据2 掌握坯料配料的计算方法3 了解坯料的成形性能4 掌握坯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坯料的类型一、瓷器坯料二、精陶坯料三、其它陶瓷器坯料第二节配料的依据第三节配料计算一、配料组成的表示方法二、配料计算第四节坯料的成形性能一、可塑泥团的成形性能二、泥浆的成形性能三、压制用分料的成形性能第五节调整坯料性能的添加剂一、添加剂的种类二、解凝剂的作用三、塑化剂的构成四、有机粘合剂的性能考核要求:1、坯料的类型(识记);坯料配料的依据(领会、应用)2、坯料配料的计算方法(领会、应用)3、坯料的成形性能(识记)4、坯料添加剂的种类、作用(识记)第三章釉料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釉的作用、特点及性质2 了解釉的种类、制釉氧化物3 掌握确定釉配方的依据4 掌握釉料配方的计算5 掌握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6 了解釉的析晶过程、影响因素7 掌握坯釉的适应性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釉的作用及特点一、釉的作用二、釉的特点和性质第二节釉的分类、制釉氧化物一、釉的种类二、制釉氧化物第三节确定釉配方的依据一、釉配方的物理化学基础二、釉料配方的配制原则三、釉料配方的确定第四节釉料配方的计算一、釉料的表示方法二、釉式的计算三、釉料配方的计算第五节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一、釉料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二、釉层冷却时的变化三、釉层内的气泡第六节釉的析晶一、釉熔体的析晶二、影响釉熔体析晶的因素三、析晶对釉面光学性质的影响第七节坯釉适应性一、膨胀系数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二、中间层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三、釉的弹性、抗张强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四、釉层厚度对坯釉适应性的影响考核要求:1、釉的作用、特点及性质(识记)2、釉的种类、制釉氧化物(识记)3、确定釉配方的依据(领会、应用)4、釉料配方的计算(领会、应用)5、釉层形成过程的反应(识记)6、釉的析晶过程、影响因素(识记、领会)7、坯釉的适应性(领会)第四章显微结构与性质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2 了解釉层的显微结构3 掌握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4 掌握陶瓷性能的控制方法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一、显微结构的构成二、工艺因素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第二节釉层的显微结构一、透明釉二、乳浊釉三、结晶釉四、无光釉五、高温颜色釉六、半导体釉第三节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一、釉的熔融温度范围二、粘度与表面张力三、热膨胀性与弹性四、白度、光泽度与表面硬度五、力学强度与表面硬度六、化学稳定性七、介电性质第四节陶瓷性能的控制一、陶瓷强度的控制二、陶瓷光学性能的控制三、陶瓷介电性质的控制考核要求:1、陶瓷坯体的显微结构(识记)2、釉层的显微结构(识记)3、釉层的物理化学性质(识记、领会)4、陶瓷性能的控制方法(领会、应用)第五章原料的处理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掌握原料的精选方法,了解水的性质对坯料、制品性能的影响2 了解原料预烧的作用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节原料的精选一、原料的精选方法二、水的性质对坯料、制品性能的影响第二节材料的预烧一、预烧的作用二、石英、长石、滑石、工业氧化锌、粘土的预烧考核要求:1、原料的精选方法(领会),水的性质对坯料、制品性能的影响(识记)2、原料预烧的作用(领会)第六章坯、釉料制备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坯料的种类、品质要求2 掌握坯料的制备3 掌握釉料的制备4 了解坯料、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坯料的种类和品质要求一、坯料的种类二、坯料的品质要求第二节坯料制备一、塑性坯料制备二、注浆坯料制备三、压制坯料制备第三节釉料制备一、釉料制备的品质要求及控制二、釉料制备第四节坯、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一、原料粉碎二、筛分三、除铁四、泥浆脱水五、陈腐与练泥六、造粒七、熔块熔制考核要求:1、坯料的种类、品质要求(识记)2、坯料的制备(领会)3、釉料的制备(领会)4、坯料、釉料制备的主要工序及设备(识记)第七章成形与模具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器形的合理设计2 了解成形方法的分类,掌握成形方法的选择3 掌握可塑成形的几种方法4 了解注浆成形方法5 了解压制成形方法6 了解成形模具教学时数:8学时第一节器形的合理设计第二节成形方法的分类与选择一、成形方法分类二、成形方法的选择第三节可塑成形一、滚压成形二、旋压成形三、挤压成形四、车坯成形五、其他成形方法第四节注浆成形一、基本注浆方法二、强化注浆方法三、其它注浆成形方法第五节压制成形一、干压成形二、等静压成形第六节成形模具一、石膏与石膏模二、新型多孔模具三、压制成形用金属模四、挤压成形用模具五、等静压成形模具六、模具的放尺考核要求:1、器形的合理设计(识记)2、成形方法的分类(识记),成形方法的选择(领会、应用)3、可塑成形的几种方法(识记、领会)4、注浆成形方法(领会)5、压制成形方法(领会)6、成形模具(领会)第八章坯体的干燥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干燥的作用、过程、收缩与变形2 了解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3 掌握热空气等几种干燥方法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干燥作用与干燥过程一、干燥的作用二、干燥过程三、干燥收缩与变形第二节干燥制度的确定一、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二、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第三节干燥方法一、热空气干燥二、工频电干燥三、直流电干燥四、辐射干燥五、综合干燥考核要求:1、干燥的作用、过程、收缩与变形(识记)2、影响干燥速度的因素、干燥介质参数的确定(识记)3、热空气等几种干燥方法(领会)第九章粘接、修坯与施釉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掌握粘接与修坯2 掌握施釉的方法教学时数:2学时第一节粘接与修坯一、粘接二、修坯第二节施釉一、釉浆施釉法二、静电施釉三、干法施釉考核要求:1、粘接与修坯(领会)2、施釉的方法(领会)第十章烧成与窑具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掌握制定烧制制度的依据2 了解快速烧成的意义和工艺措施3 了解装窑的要求和方法4 了解窑具的种类、性能要求、制造等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烧成制度一、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二、制定烧成制度的依据三、烧成制度示例和说明第二节快速烧成一、快速烧成的意义二、快速烧成的工艺措施第三节装窑一、装窑要求二、装窑方法第四节窑具一、窑具种类二、窑具的性能要求三、窑具材质的类型及损坏情况分析四、窑具的制造考核要求:1、烧成制度与产品性能的关系(识记),制定烧制制度的依据(领会、应用)2、快速烧成的意义和工艺措施(识记)3、装窑的要求和方法(识记、领会)4、窑具的种类、性能要求、制造等(识记)第十一章陶瓷装饰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陶瓷颜料的分类、制造、发色机理以及影响色剂呈色因素2 了解釉上装饰、釉下装饰、釉中彩3 了解颜色釉、艺术釉4 了解坯体装饰,了解铅镉离子溶出原因、影响因素教学时数:6学时第一节陶瓷颜料一、分类二、陶瓷颜料制造三、陶瓷颜料发色机理四、影响色剂呈色因素第二节釉上装饰一、彩绘二、贵金属装饰三、光泽彩四、其他装饰方法第三节釉下装饰一、彩绘二、其他装饰方法第四节釉中彩第五节颜色釉一、低温颜色釉二、高温颜色釉第六节艺术釉一、结晶釉与砂金釉二、无光釉三、碎纹釉四、变色釉五、金属光泽釉第七节坯体装饰一、色坯、斑点、绞胎二、镂空、刻花、堆雕三、化妆土四、渗花第八节釉料、颜料中铅、镉离子的溶出一、溶出原因二、影响因素三、降低铅、镉溶出量的方法考核要求:1、陶瓷颜料的分类、制造、发色机理以及影响色剂呈色因素(识记)2、釉上装饰、釉下装饰、釉中彩(识记)3、颜色釉、艺术釉(识记)4、坯体装饰,了解铅镉离子溶出原因、影响因素(识记)第十二章陶瓷制品缺陷及其分析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1 了解日用陶瓷缺陷分析2 了解墙地砖缺陷分析3 了解卫生陶瓷缺陷分析教学时数:4学时第一节日用陶瓷缺陷分析一、变形二、裂纹三、斑点四、溶洞五、落渣六、粘疤与底沿粘渣七、底足粘脏八、疙瘩与泥渣九、缺泥与磕碰十、起泡十一、针孔与橘釉十二、釉缕十三、缺釉十四、釉面擦伤十五、生烧与过烧十六、烟熏十七、阴黄十八、火刺十九、色脏二十、彩色不正二十一、画面缺陷二十二、饰金缺陷二十三、铅溶出量超标第二节墙地砖缺陷分析一、变形二、裂纹三、夹层四、尺寸偏差五、大小边六、黑心七、色差八、釉面缺陷九、吸湿膨胀性第三节卫生陶瓷缺陷分析一、变形二、裂纹三、斑点四、坑包五、棕眼六、缺釉七、釉缕与釉面波纹八、烟熏考核要求:1、日用陶瓷缺陷分析(识记、领会)2、墙地砖缺陷分析(识记、领会)3、卫生陶瓷缺陷分析(识记、领会)三、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1、《陶瓷工艺学》,李家驹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日用陶瓷工艺学》,李家驹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23、《陶瓷工艺学》,章秦娟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4、《陶瓷工艺学》,陆小荣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5、《材料科学与技术丛书(第17卷)-陶瓷工艺》,[英]理查德 J.布鲁克,科学出版社,19996、《先进陶瓷工艺学》,刘维良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7、《特种陶瓷工艺学》,李世普,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一、绪论及陶瓷原料1、传统陶瓷和特陶的相同和不同之处?2、陶瓷的分类依据?陶瓷的分类?3、陶瓷发展史的四个阶段和三大飞跃?4、宋代五大名窑及其代表产品?5、在按陶瓷的基本物理性能分类法中,陶器、炻器和瓷器的吸水率和相对密度有何区别?6、陶瓷工艺学的内容是什么?7、陶瓷生产基本工艺过程包括哪些工序?8、列举建筑卫生陶瓷产品中属于陶器、炻器和瓷器的产品?9、陶瓷原料分哪几类?10、粘土的定义?评价粘土工艺性能的指标有哪些?11、粘土是如何形成的?高岭土的由来和化学组成;12、粘土按成因和耐火度可分为哪几类?13、粘土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是怎样的?14、什么是粘土的可塑性、塑性指数和塑性指标?15、粘土在陶瓷生产中有何作用?16、膨润土的特点;17、高铝质原料的特点和在高级耐火材料中的作用;18、简述石英的晶型转化在陶瓷生产中有何意义?19、石英在陶瓷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20、各种石英类原料的共性和区别,指出它们不同的应用领域;21、长石类原料分为哪几类?在陶瓷生产中有何意义?22、钾长石和钠长石的性能比较;23、硅灰石、透辉石、叶腊石(比较说明)作为陶瓷快速烧成原料的特点;24、滑石原料的特点,为什么在使用前需要煅烧?25、氧化铝有哪些晶型?为什么要对工业氧化铝进行预烧?26、氧化锆有哪些晶型?各种晶型之间的相互转变有何特征?27、简述碳化硅原料的晶型及物理性28、简述氮化硅原料的晶型及物理性能。
二、粉体的制备与合成1、解释什么是粉体颗粒、一次颗粒、二次颗粒、团聚?并解释团聚的原因。
2、粉体颗粒粒度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并加以说明。
3、粉体颗粒粒度分布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并加以说明。
4、粉体颗粒粒度测定分析的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原理。
5、粉体颗粒的化学表征方法有哪些?6、粉碎的定义及分类,并加以说明。
7、常用的粉碎方法有哪些?画出三种粉碎流程图。
8、机械法制粉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原理。
9、影响球磨机粉碎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化学法合成粉体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并说明原理。
陶瓷工艺学重点1.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它天然矿物经过适当的配比、粉碎、成型并在高温培烧情况下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反应后,形成的坚硬物质。
2.釉下彩绘是在素烧或未烧的坯体上进行彩绘,然后施上一层透明釉在高温下烧制而成。
釉中彩是在陶瓷釉上进行彩绘后,在1060-1250C 温度下快速烤烧而成。
在高温条件下,制品釉面软化熔融,使陶瓷颜料渗透到釉层中内部,冷却后釉面封闭,颜料自然沉入釉中。
3.等静压成型是将待压试样置于高压容器中,利用液体介质不可压缩的性质和均匀传递的压力的性质,从各个方向对试样进行均匀加压,使瘠性物料成型致密坯体,也称为等静压法。
第一章原料1.原料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类:(1)按工艺特性分为:可塑性原料,非可塑性原料,和熔剂性原料。
(2)按原料的用途:瓷坯原料,瓷釉原料、色料及彩料原料。
(3)按矿物组成可分为:黏土质原料,硅质原料,长石质原料,钙质原料,镁质原料。
(4)按原料的获得方式可分为:矿物原料和化工原料。
2.黏土的分类:按成因分可分为:(1)原生黏土:又称一次黏土,残留黏土,是母岩风化崩解在原地残留下来的黏土;(2)次生黏土,又称二次黏土、沉积黏土,是由风化形成的黏土,经雨水河流的冲刷与漂流及有时外加风力的作用以后,迁移至盆地或水流缓慢的湖泊沼泽地沉积下来,而形成黏土层。
3.按耐火度分类:耐火黏土(耐火度在1580C以上);难熔黏土(耐火度在1350--1580C)易熔黏土(耐火度在1380C以下)4.高岭石(Al2O3.2SiO2.2H2O)5.蒙脱石也叫膨润土(Al2O3.4si2O.nH2O)6.黏土的组成包括:矿物组成。
化学组成,颗粒组成。
7.可塑性:是指泥团在一定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但不开裂,当外力去掉以后,仍能保持形状不变,黏土的这种性质称为可塑性。
8.可塑性指数是指黏土的液限含水率与塑性含水率之差。
9.可塑性指标系是指在工作水分下,黏土泥团受外力作用最初出现裂纹时应力与应变的乘积。
全国陶瓷工业公司统一成本核算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陶瓷行业旳成本管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贯彻贯彻经济责任制旳需要,统一成本核算口径,提高核算质量,便于开展成本分析和同行业旳对比,以增进企业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厉行节省,提高经济效益,振兴陶瓷产业,发展生产。
根据国务院发布旳《国营公司成本管理条例》和财政部颁发旳《国营工业、交通运送公司成本管理条例实行细则》、《国营工业公司成本核算措施》旳有关规定,结合陶瓷行业旳生产特点和公司管理旳实际状况,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合用于国营陶瓷工业公司。
第二条产品成本核算旳基本任务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旳成本开支范畴和费用开支原则,编制好成本计划,核算生产过程中所发生旳各项费用;对旳地汇集和分派各项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旳实际生产成本;检查成本计划旳执行状况、分析成本旳升降因素,认真地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谋求减少成本旳途径;增进公司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第三条公司必须按月计算产品实际生产成本,计入当月成本旳材料消耗、费用支出与产品产量起讫日期必须一致,起讫日期为每月旳第一天至最后一天,不得提前或延后,不得以估计成本、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替代实际成本。
第四条产品成本核算必须划清下列界线:1.生产费用与非生产费用旳界线。
2.本期费用与非本期费用旳界线。
3.在产品成本与产成品成本旳界线。
4.各成本计算对象之间旳费用界线。
5.同类产品中不同规格、品种旳成本界线。
6.可比产品成本与不可比产品成本旳界线。
第二章成本项目及内容第五条根据陶瓷工业生产和核算旳特点,陶瓷工业公司旳成本项目统一规定为: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经费和公司管理费五个成本项目,各成本项目所涉及范畴为:一、原材料是指构成产品实体旳原料和重要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旳辅助材料。
根据陶瓷生产旳实际状况,原材料项目旳内容统一规定为:1.原料:指构成产品实体旳基本材料,涉及坯料、釉料。
坯料:自制或通过加工后,用于陶瓷坯体旳物料。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陶艺制作课》教材的第三章《陶瓷的基本制作方法》以及第四章《釉料的应用》。
详细内容涵盖陶瓷拉坯、成型、干燥、修坯、上釉、窑烧等基本步骤,尤其重点讲解拉坯技巧和釉料调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陶艺基本制作流程,能独立完成一件简单的陶瓷作品。
2. 培养学生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审美素养和动手能力。
3. 让学生了解陶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培养文化自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陶瓷拉坯技巧、釉料调配。
教学重点:陶艺基本制作流程、独立完成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陶艺制作教材、教学视频、示范工具、陶艺作品样品。
学具:陶艺工具套装、陶土、釉料、窑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陶艺作品样品,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详细讲解陶艺基本制作流程,让学生对整个制作过程有一个整体认识。
3. 实践操作:a. 拉坯:演示拉坯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b. 成型:引导学生根据设计草图进行陶土成型。
c. 干燥、修坯:讲解干燥和修坯的方法,提醒注意事项。
d. 上釉:讲解釉料调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上釉操作。
e. 窑烧:介绍窑炉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完成作品烧制。
4. 随堂练习:设置陶艺制作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件作品。
六、板书设计1. 陶艺基本制作流程:a. 拉坯b. 成型c. 干燥、修坯d. 上釉e. 窑烧2. 重点、难点提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主题,设计并制作一件陶艺作品。
2. 答案提示:可以从家乡的风景、建筑、特产等方面进行创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中,学生对陶艺制作的兴趣浓厚,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但在拉坯和釉料调配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陶艺知识,参加陶艺比赛,提高自身陶艺水平。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陶艺展览,拓宽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陶瓷拉坯技巧、釉料调配。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泥条盘筑技法适合于制作机械化大生产的现代陶艺作品。
A.错B.对2【单选题】(10分)在制作时转动作品,便于创作者把握作品的整体形态,以上描述的是哪种陶艺工具?A.泥塑刀B.割丝C.擀压棒D.转台3【单选题】(10分)作用是切割泥块、泥片,或从拉坯机中切离坯体等,以上描述的是哪种陶艺工具?A.擀压棒B.转台C.割丝D.泥塑刀4【多选题】(10分)刮刀的作用有哪些?A.装饰B.整形C.掏挖D.抹平E.修坯5【判断题】(10分)木垫板是放置晾干陶艺作品的用具之一,它既可避免坯体底部的变形,又利于随时搬动,以免作品移动而受到损坏,出现开裂等现象。
A.错B.对6【判断题】(10分)陶泥分为粗陶泥,普通陶泥和细陶泥。
A.对B.错7【判断题】(10分)瓷泥颜色大多偏褐色。
A.错B.对8【多选题】(10分)瓷泥分为哪些类型?A.炻瓷泥B.粗陶泥C.细瓷泥D.普通瓷泥9【单选题】(10分)烧制后透光性好,收缩比在14﹪左右,敲击声非常清脆,可制作非常薄的坯体,表面可施各种色釉,断面呈石状或贝壳状,颗粒很细,气孔很小,结构非常致密,烧成温度133 0℃左右。
以上描述的是哪种泥料?A.粗瓷泥B.粗陶泥C.细陶泥D.细瓷泥10【单选题】(10分)细瓷泥的烧成温度是?A.900℃左右B.1330℃左右C.1100℃左右D.1200℃左右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10分)是人类最古老的陶艺成型手段,远在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采用此法塑造各具特色的造型,这是描述的哪种陶艺制作技法?A.模具成型B.拉坯成型C.泥板成型D.泥条盘筑成型2【多选题】(10分)泥条盘制技法有哪些分类?A.徒手泥条盘筑B.石膏模具支撑泥条盘筑C.泥板成型D.实物支撑泥条盘筑3【单选题】(10分)用双手将泥料搓成泥条,按一定的顺序逐渐盘筑成型,以上描述的是哪种陶艺成型技法?A.模具成型B.拉坯成型C.泥板成型D.泥条盘筑成型4【多选题】(10分)泥条成型技法的特点有哪些?A.陶艺形体造型中的宽容度大B.为我们的陶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C.自由度和随意性较强D.不仅能塑造规整的造型,还能塑造一些扭动和弯曲的造型5【判断题】(10分)搓制好的泥条如果暂时不用,不能直接摆放在桌子上,可以用湿毛巾或塑料布包裹起来存放。
第3章 釉料3.1 釉的作用及特点一、釉的作用①使坯体对液体和气体具有不透过性,提高了其化学稳定性。
②覆盖于坯体表面,给瓷器以美感。
如将颜色釉(大红釉、橄榄绿釉等)与艺术釉(铜红釉、铁红釉、闪光釉等)施于坯体表面,则增加了瓷器的艺术价值与欣赏价值。
③防止沾污坯体。
平整光滑的釉面,即使有沾污也容易洗涤干净。
④使产品具有特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如抗菌性能、生物活性等。
⑤改善陶瓷制品的性能。
釉与坯体高温下反应,冷却后成为一个整体,正确选择釉料配方,可以使釉面产生均匀的压应力,从而改善陶瓷制品的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
二、釉的特点1、具有与玻璃相似的物理化学性质各向同性(折射率、弹性系数、硬度等在不同方向上具有同样数值);由固态到液态或相反的变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无固定的熔点;具有光泽;硬度大;能抵抗酸和碱的侵蚀(氢氟酸和热碱除外);质地致密,对液体和气体均呈不渗透性质。
2、具有和玻璃不同的特点①釉不是单纯的硅酸盐,经常还含有硼酸盐、磷酸盐等。
②大多数釉中含有较多的Al2O3,而玻璃中Al2O3的含量相对较少。
③从釉层的显微结构上看,其结构中除了玻璃相外,还有少量的晶相和气泡。
④釉的熔融温度范围比玻璃要宽一些。
3.2 釉层的性质一、釉的化学性质二、釉的熔融特性三、机械强度和硬度四、化学稳定性五、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六、光学性质一、釉的化学性质釉的化学性质直接影响坯与釉之间的反应及釉面形成状态。
釉的化学组成应与坯体的化学组成既要接近,但又要保持适当的差别。
这样,釉与坯体在高温下相互作用,使釉中的组分,特别是碱性氧化物和坯体充分反应而渗入坯体;同时也促进坯体中的成分进入釉层,形成晶体。
釉在坯体表面熔融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
其中包括:①釉本身的物化反应,如制釉原料脱水、分解、氧化、熔融等。
②釉与坯接触处的物化反应。
釉料中某些组分渗入坯体,坯体中成分与釉料反应,形成坯釉中间层。
一般坯釉中间层从坯体中引入SiO2、Al2O3等成分,而从釉内引入RO和R2O等成分。
坯釉中间层的化学组成和性质介于坯釉之间,并逐渐由坯过渡到釉,无明显界限。
为了获得良好的坯釉中间层,在坯体酸性较高的情况下,即SiO2 / RO 的摩尔比高,则应该采用中等酸性的釉料;如果坯体的酸性弱,则釉应该是接近中性或弱碱性。
否则由于两者之间化学性质相差过大,由于作用强烈,会使釉被坯体吸收,出现“干釉”现象。
二、釉的熔融特性1、熔融温度范围概念:釉的熔融温度范围指始熔融到完全熔融之间的温度范围。
始熔融温度指釉的软化变形点,称为熔融温度的下限;釉的完全熔融温度,称为熔融温度上限(流动温度)。
釉的烧成温度在熔融温度范围内选取,一般选釉充分熔化并在坯上铺展成为平整光滑的釉面时的温度。
影响釉熔融温度范围的因素主要与釉的化学组成、细度、混合均匀程度、烧成温度、烧成时间等有关。
①组成对釉熔融温度范围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釉式中的SiO2、Al2O3和碱组分的含量和配比以及碱组分的种类。
其中以熔剂的种类和配比影响最大。
助熔剂在瓷釉中的作用能力有如下关系:1molCaO相当于1/6mol K2O 1molCaO相当于1/2mol ZnO1molCaO相当于1/6mol Na2O 1molCaO相当于1mol BaOAl2O3的含量增加,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增加。
SiO2也是釉中重要的组分,含量也最多,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釉的熔融温度和粘度。
SiO2的含量愈多,釉的烧成温度愈高。
②釉料的颗粒细,混合得均匀,其熔融温度和始熔融温度都相应越低。
③烧成时如温度不足或时间不足,则釉层熔融不良,光泽差,坯釉中间层形成不良;相反温度超过釉的成熟温度范围,会使坯料过多地熔入釉料,而使釉的膨胀系数小于坯,能使釉层产生剥釉现象,严重时使釉沸腾,造成釉泡、流釉或某些组分的挥发等缺陷。
釉的熔融温度的获得:实验方法、酸度系数法、熔融温度系数法。
①实验方法。
把磨细的釉料制成3mm高的小圆柱体,用高温显微镜观察,当其受热至棱角变圆时的温度为始熔温度;当软化至与底盘面形成半球时的温度为熔融温度;其高度降至1/2半球高度时的温度称为流动点,亦称为釉的成熟温度(烧成温度)。
②酸度系数法。
采用酸度系数法只是用来间接比较瓷釉的烧成温度的高低。
酸度系数愈大,则烧成温度愈高。
酸度系数是指组分中的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的摩尔比,一般以C.A表示。
2n(R2O)n(R2O)C.A= =2n(RO)+ 2n(R2O)+ 6n(R2O3) n(RO)+n(R2O)+ 3n(R2O3)表3-2(P154)为计算酸度系数时,各氧化物的分类情况。
③熔融温度系数法。
首先计算釉的熔融温度系数K,根据计算所得K,再由表3-4查出釉的相应熔融温度t。
参见P155。
2、釉熔体的高温粘度、表面张力、润湿性釉熔体能否在坯体表面平滑的铺展,与其粘度、表面张力和润湿性有关。
①粘度。
在成熟温度下,釉的粘度过小,流动性大,则容易造成流釉、堆釉及干釉等缺陷;釉的粘度过大,流动性差,则容易引起橘釉、针眼、釉面不平滑、光泽不好等缺陷。
流动性适当的釉,不仅能填补坯体表面的一些凹坑,而且还有利于釉与坯之间的相互结合,生成中间层。
影响釉粘度的最重要因素:釉的组成和烧成温度。
a)碱金属氧化物会降低釉的粘度。
降低粘度的作用:Li2O>Na2O>K2Ob )对于碱土金属氧化物,如CaO、MgO、ZnO 、PbO、BeO等,一般认为在高温下会降低釉的粘度(如引入10%~15%CaO在1000℃ 时会使釉的粘度迅速降低),在低温下增大其粘度。
c)三价及高价氧化物,如Al2O3、SiO2、TiO2等都会提高釉的粘度。
而B2O3对釉粘度的影响比较特殊,常出现“硼反常”现象,当加入量较小(一般<15%左右)时,B2O3处于[BO4]的网络结构状态,粘度随B2O3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超过一定量时又起到降低粘度的作用。
②表面张力。
釉的表面张力对釉的外观质量影响很大。
表面张力过大,阻碍气体排除和熔体均化,在高温时对坯的润湿性不利,容易造成“缩釉”(滚釉)缺陷;表面张力过小,则容易造成“流釉”(当釉的粘度也很小时,情况更严重),并使釉面小气泡破裂时所形成的针孔难以弥合。
③润湿性。
釉熔体对坯体的润湿性可以用釉熔体与坯体的接触角来表示。
其测定方法可将干釉制成直径10mm、高10mm的圆柱形试样,置于坯体上,烧后测定其接触边角,以此来判别它的润湿性。
从图3-1(P160)可以看出熔融釉与坯体接触边角θ>90o时,熔体不能将坯体润湿;θ<90o时,则坯表面被完全润湿;θ=0o时,熔体扩散开。
θ值愈大,润湿性愈不好。
三、机械强度和硬度机械强度也是釉的重要性质。
通常釉抵抗张应力的能力比抵抗压应力能力小许多倍,因此,必须使釉受压应力而不受张应力。
可以通过调整坯釉的膨胀系数来达到(σ釉<σ坯) 。
釉的抗张强度为110~350MPa,抗压强度为400~700MPa。
划痕硬度就是餐具瓷釉面能否承受刀叉的经常磨刻而不致出现刻痕的一种性能。
为了提高划痕硬度,釉成分可以作如下调整:① 减少B2O3的含量。
② 用Li2O置换部分K2O,用Li2O和BeO置换Na2O。
③ 用ZnO、BaO及MgO置换PbO。
此外,适当的B2O3含量以及增加Al2O3、BeO、MgO都对划痕硬度有利。
釉面硬度一般采用莫氏硬度和显微硬度(维氏硬度)来表示。
瓷器釉面的硬度为:莫氏硬度7~8,维氏硬度520~750kgf/mm2四、化学稳定性在使用过程中,施釉的陶瓷制品常和水、酸液或碱液接触。
釉的表面不同程度地和这些介质发生离子交换、溶解或吸附效应,结果降低釉面光泽,甚至溶出釉中的一些阳离子。
因此,设计合适的釉的组成以提高其化学稳定性十分重要。
可以适当的引入B2O3制成无铅熔块,可使釉的化学稳定性增强;此外,氧化铝、氧化锌会提高釉的耐碱性,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钡能有效地提高釉的化学稳定性,含大量的锆的釉特别耐酸和碱的侵蚀。
五、膨胀系数和弹性模量釉中的膨胀系数大小主要决定于釉结构中离子之间的键力。
键力愈大,热膨胀系数愈小;键力愈小,热膨胀系数愈大。
釉的膨胀系数与温度也有一定关系,在不同温度范围内,测得的膨胀系数值是不相同的。
釉料弹性模量是影响釉面开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釉的弹性可以补偿坯和釉之间的接触层所发生的应力,同时也补偿了机械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
弹性:当物体受外力时,其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同时在其内部产生抵抗外力的应力,外力解除后,即恢复到原来状态。
如果釉的弹性很小,尽管坯与釉的膨胀系数一致,但仍难免有碎纹产生;相反,如果釉的弹性大,即使釉与坯的膨胀系数相差较大,也不一定会产生碎纹。
釉的组成对弹性模量的影响非常复杂,一般认为碱金属氧化物能降低釉的弹性模量,碱土金属氧化物能提高釉的弹性模量。
B2O3的含量不超过12%能提高弹性模量,若含量增加,则弹性模量降低。
六、光学性质1、光泽度光泽度就是镜面反射方向光线的强度占全部反射光线强度的比例系数。
我国国标规定,测定釉面光泽度时,用黑色平板玻璃作为标准板。
釉面对黑玻璃平板的相对反射率(釉面反光量与黑玻璃反光量之比)即为釉面的光泽度,用百分比表示。
釉的光泽与其折射率有直接的关系。
折射率愈大,釉面的光泽愈强,因为高折射率使镜面方向的反射分量增多。
而折射率与釉层的密度成正比,TiO2能强烈地提高釉的光泽度。
2、白度对于日用瓷、卫生瓷和釉面砖,白度是评价其外观性能的重要指标。
对于高级日用细瓷,白度要求达到70%以上,而一般细瓷则要求达到65%以上。
物体呈白色是由于它对白光的选择吸收少,透过率也小,散射量大而造成的。
白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W=( IR/IO )×100%式中: IR——漫反射光强;IO——入射光强影响白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坯釉的化学组成。
着色氧化物的含量高,则白度低。
一般说来,如果着色氧化物的含量小于0.5%,则白度能达到80%左右。
第二,烧成气氛的影响。
原料中如果Fe2O3含量多而TiO2少,用还原气氛烧成会使白度增加(如南方日用瓷)。
反之,原料中Fe2O3含量少而TiO2多,则用氧化气氛烧成会使白度增加(如北方日用瓷)。
补充材料:为什么Fe2O3含量多用还原气氛烧成, TiO2多用氧化气氛烧成有利于白度的增加?1、烧成气氛的概念陶瓷产品的烧成气氛是指在烧制的过程中,窑炉内的燃烧产物中所含的游离氧与还原成分的百分比。
一般将烧成气氛分为氧化气氛和还原气氛两种。
• 游离氧含量在8%以上的称为强氧化气氛;游离氧含量在4%~5%的称为普通氧化气氛;• 游离氧含量1%~1.5%的称为中性气氛;• 当游离氧的含量小于1%,并且CO含量在3%以下时,称为弱还原气氛;CO含量在5%以上的称为强还原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