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
- 格式:ppt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10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的一部分。
在这一节中,我们主要是通过实际情境来引导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以及如何用“天”来计量一段时间。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并且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天”。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比如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等等。
但是他们对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这一节课中,我主要是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能够用“天”来计量一段时间。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情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能够用“天”来计量一段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活动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活动教学法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一天有多少小时,然后引入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2.教学情境:展示一天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感受时间的存在。
3.活动一:让学生分组,每组用一天的时间完成一项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单位“天”的概念。
4.活动二:让学生用“天”作为计量单位,来计算一段时间,比如一周有几天,一个月有几天等等。
5.总结: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年、月、日的概念,以及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掌握计算一年天数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时间有初步的认识,但还不够系统。
他们在计算天数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2.教学难点:理解闰年、平年的概念,掌握计算一年天数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挂图、学具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课件展示,引入年、月、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年、月、日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3.实例演示:通过实例,讲解平年和闰年的区别,让学生理解闰年、平年的概念。
4.自主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计算一年有多少天的方法。
5.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8.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年、月、日一年有多少天平年 365天闰年 366天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课时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时间的计算还不太熟悉,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辅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教学难点:学生对时间单位“天”的概念的理解,以及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学习卡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时间单位“天”的思考,导入新课。
2.探究新知: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梯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5.总结反思:学生自我总结,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数字来表示时间,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
内容来源于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字基础和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时间的认识还比较模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能够让学生对时间有更清晰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用数字来表示时间。
2.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时间的概念,如何用数字表示时间。
2.如何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流逝,并学会珍惜时间。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时间的道具,如钟表、日历等。
2.准备一些关于时间的图片,如太阳、月亮等。
3.准备一些关于时间的视频,如一天的变化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些关于时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对时间产生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一天有多少小时吗?一周有多少天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钟表和日历,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时间的流逝,并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数字表示时间。
例如,一天有24小时,一周有7天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比如每组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钟表,或者画出一周的日程表。
通过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概念。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关于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计算一天中某个时间段有多少分钟,或者一周中有多少天是工作日等。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如何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如何珍惜时间。
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或者讲述一个关于珍惜时间的故事。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讲述了时间的计算。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用简单的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但对时间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本节课需要学生能够将时间分割成一天一天的数量,并通过加减法计算出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时间单位,并将时间与数字结合起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学会用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时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加减法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2.难点: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将时间与数字结合起来。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践活动法和分组合作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时间单位,学会计算一段时间的总天数。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时间的卡片,如“1天”、“2天”、“3天”等。
2.准备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兔子、小狗等,用于情境设置。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一些小动物,如兔子、小狗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小动物。
然后提问:“这些小动物一共住了多少天?”让学生尝试用加减法计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时间的卡片,如“1天”、“2天”、“3天”等,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时间单位。
然后通过一些例子,如“小兔子住了3天,小狗住了2天,他们一共住了多少天?”让学生用加减法计算。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时间的卡片,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加减法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时间计算的问题,如“小明住了5天,小华住了3天,他们一共住了多少天?”让学生独立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身边的数》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感受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探索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他们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太熟悉复杂的加减法运算。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在逐步培养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同时,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用加法和减法计算两个一位数的和,能正确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熟练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敢于尝试,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用加法和减法计算两个一位数的和,能正确列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并熟练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加法和减法的结果。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索,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多媒体教学设备、卡片、小动物图片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学具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个有趣的情境:两只小兔子在比赛跳远,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引导学生数一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共有多少天》。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卡片,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卡片上的数字和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卡片上的数字可以通过加法和减法来计算,从而引出加减法的概念。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年、月、日的概念,以及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基本知识,能够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时间观念,对日和月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年以及闰年、平年的概念可能会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2.培养学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2.教学难点: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以及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概念。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探究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概念。
2.准备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的教学材料,用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3.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和月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年的概念。
同时,引导学生理解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探究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闰年与平年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点评和讲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年中为什么会有闰年和平年?让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分享成果。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一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时间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例如知道一天有24小时,知道早上、下午、晚上等。
但是,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时间观念,对于时间单位“天”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时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时间观念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学会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时间单位“天”进行时间的换算和表示。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时间卡片等辅助教学,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如“小熊过生日”,引出时间单位“天”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时间单位“天”,让学生认识一天的时间长度,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一天的时间变化。
3.知识讲解:讲解如何用数字和时间单位表示时间,如“3天”、“5天”等。
4.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时间换算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提升: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总结时间单位“天”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6.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重要性,培养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概念,学会通过日历认识一年有多少天,以及认识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本章内容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时间的奥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概念,他们知道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
但是,对于一年有多少天,以及闰年与平年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本章内容时,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时间的流逝,理解时间的长度,从而掌握一年的天数和闰年与平年的区别。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日历认识一年有多少天。
2.让学生学会判断闰年与平年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难点:闰年与平年的判断方法。
2.教学重点:通过日历认识一年有多少天。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故事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探究时间的奥秘。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3.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历牌,以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PPT,展示闰年与平年的例子。
3.准备一些时间相关的教具,如钟表、沙漏等,以便学生直观地感受时间的流逝。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故事中,小熊想知道森林里一共有多少棵树,于是他开始数树。
引导学生思考,小熊想知道森林里一共有多少棵树,应该怎样做?2.呈现(10分钟)展示日历牌,让学生观察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
引导学生发现,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一样。
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数数的方法,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合作数一数一年有多少天。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如逐个月数、分组数等。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日和月的概念,进而计算出一共有多少天。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时间单位日和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直观的思维能力,他们对于日和月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通过计算得出一年有多少天,学生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天数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日和月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
2.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得出一年有多少天。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日和月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计算得出一年有多少天。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日和月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理解日和月的概念。
2.准备一年12个月的数字卡片,用于学生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3.准备计时器,用于计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日和月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日和月的概念。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知道日和月是什么吗?日和月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年12个月的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教师可以提问:“我们一年有多少个月?那么一年有多少天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答案。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使用数字卡片进行计算。
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游戏,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数字卡片组成一年的天数。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2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年和月的概念,以及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时间单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时间观念,他们对日和月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和计算一年的总天数方面,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段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年和月的概念,掌握计算一年总天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团队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年和月的概念,掌握计算一年总天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闰年和平年的区别,以及如何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操作等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时间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年和月的概念,掌握计算一年总天数的方法。
3.实践应用: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提高: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一年总天数的计算方法,并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分享。
5.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一年总天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关键知识点。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身边的数》中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体验整数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运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进行整数加法运算时,可能还不太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对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得到提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加法的意义,学会用加法计算两个数相加的结果。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学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幅图片,展示图片中有多少个苹果,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积极回答,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答案。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两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实物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尝试用数数的方法得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将两组实物合在一起数,就是将两个数相加。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每组图片代表一个数字,让学生将相同的数字图片放在一起,并计算出每组图片代表的数字之和。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加法运算解决。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课时《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这一课时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日和月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出一年有多少天。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的生活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年、月、日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日和月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计算一年有多少天,他们可能还比较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日和月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出一年有多少天。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日和月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出一年有多少天。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一年有365天或366天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日和月的概念。
2.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课件和教学辅助材料。
2.准备一些日历牌和月份牌,用于实际操作。
3.准备一些关于年、月、日的图片和视频,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日和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和实际操作,呈现日和月的概念,讲解一年有多少天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使用日历牌和月份牌,进行实际操作,计算一年有多少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5.拓展(10分钟)讲解一年有365天或366天的原因,让学生了解闰年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8.2《一共有多少天》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八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数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抽象的数字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在发展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用加法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
2.难点: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正确运用加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小组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操作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加法计算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材、PPT、图片、卡片、小奖品等。
2.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教室,适当的座位安排,以便于学生交流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图片中包含两个数量,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两组数量一共有多少天?”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小明和小华一共多少天?”让学生尝试用手指头数一数,并说出计算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两个数量的总和。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量。
一共有多少天(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一共有多少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日与年"这一章节。
具体内容包括:1. 认识日和年;2. 了解年的组成;3. 学习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和年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2. 学生能够通过日历或计算,得知一年的总天数。
3. 培养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每个月的天数不同,以及如何通过计算得知一年的总天数。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日历或计算,得知一年的总天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日历牌。
2.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日历牌,找出今天的日期,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2. 知识点讲解:讲解日和年的概念,以及一年的组成。
让学生知道,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有的是30天,有的是31天,还有的是28天或29天(闰年)。
3. 例题讲解:通过示例,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日历或计算,得知一年的总天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本上的相关练习题,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不同通过日历或计算得知一年的总天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彩色笔在作业本上画出一个日历牌,标出今天的日期,然后计算一下,一年的总天数是多少?2. 答案:一年的总天数是365天(平年)或366天(闰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日和年的概念是否了解清楚?是否能够通过日历或计算,得知一年的总天数?2. 拓展延伸: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时间的单位,如时、分、秒,以及如何进行时间换算。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共有多少天》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认识数字0-9,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但是,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概念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练习纸。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3.练习: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4.应用:学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列出一些典型的例子,让学生通过板书进行观察和操作。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练习成绩和课后作业来进行。
《一共有多少天》(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案:《一共有多少天》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7页例1及相关练习。
主要学习了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年、月、日的关系,掌握计算平年和闰年天数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年、月、日的概念,了解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学会计算一年的总天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平年和闰年的概念,以及掌握计算平年和闰年天数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平年和闰年天数的计算,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年月日卡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
让学生举例说明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2. 自主探究: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讲解年、月、日的概念,以及平年和闰年的区别。
重点讲解平年和闰年天数的计算方法。
4.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2014年是一年还是闰年?为什么?2014年有多少天?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判断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以及计算年份的总天数。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年、月、日的概念,平年和闰年的区别,以及计算平年和闰年天数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年、月、日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区别,以及计算平年和闰年天数的方法。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于闰年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课后加强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