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考试
- 格式:docx
- 大小:24.41 KB
- 文档页数:9
一.选择题:“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A.中国 B.埃及C.希腊 D.罗马 ( B)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教育目的的是古代A.斯巴达 B.埃及C.希腊 D.雅典 ( D)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为教育目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以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比较灵活为特征的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D )以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比较严厉为特征是古代A.希腊 B.埃及C.斯巴达 D.雅典 ( C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于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C )以“教育的终身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民主化”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以“教育的多元化”是为教育特征的是A.古代 B.文艺复兴后的欧洲C.近代 D.现代 ( D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在教育史上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提出“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 A )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A.孔子 B.孟子C.墨翟 D.荀子( A )下述属于墨家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A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兼爱 B.“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B ) 下述属于孔子主张的是A.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B.兼爱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下述属于道家的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C )由《学记》提出的教育主张是A.有教无类 B.兼爱C.复归人的自然本性 D.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 D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 A )“学不躐等”出自A.《学记》 B.《论语》C.《礼记》 D.《中庸》( A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 A )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A.苏格拉底 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 D.德莫克里特 ( A )下述著作中反映柏拉图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反映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 )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是A.教育 B.教育学C.教育论 D.德育论 ( C )1632年,《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其作者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A )近代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康德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 C )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A.裴斯泰洛齐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 D )近代教育史中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A.洛克 B.卢梭 C.康德 D.裴斯泰洛齐 ( A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爱弥尔》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A )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A.卢梭 B.夸美纽斯C.康德 D.赫尔巴特 ( D )赫尔巴特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著作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 D ) 以下哪一项不是赫尔巴特强调的中心A.教师中心 B.学生中心C.教材中心 D.课堂中心 ( B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 B.做中学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 ( C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 D ) 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A.教师中心 B.儿童中心 C.课堂中心 D.教材中心 ( B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A )我国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始于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 B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课程结构理论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维果斯基 ( C )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学发展思想的教育家是A.凯洛夫 B.赞可夫 C.布鲁纳 D.巴班斯基 ( B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2.1)A 生产力B 科学技术C 政治经济制度D 文化 ( C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 科学技术B 政治经济制度C 文化D 生产力 ( D )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 布鲁钠B 赞可夫C 舒尔茨 D皮亚杰 ( C )“人力资本”理论创建于()A 1948年B 1952年C 1958年D 1960年 ( D )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A 政治经济制度B 科学技术C 生产力D 文化 ( B )教育能推进科学的A 制度化B 系统化C 体制化D 全面化 ( C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3.1 )A 系统性B 能动性C 客观性D 主观性 ( B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 孔子B 荀子C 孟子D 墨子 ( C )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A 弗洛伊德B 威尔逊C 格塞尔D 皮亚杰 ( C )中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是A孟子 B墨子 C孔子 D荀子 ( D )提出“白板说”的是A 华生B 洛克C 卢梭 D格塞尔 ( B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A 有针对性B 因材施教C 抓住成熟期D 循序渐进 ( D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均衡性D 差异性 ( B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这是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顺序性B 阶段性C 互补性D 差异性 ( D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差异性 B 不均衡性 C 阶段性 D 顺序性 ( A )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前提的因素是A 成熟B 遗传素质C 环境D 教育 ( B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强调的是A 环境决定论B 遗传决定论C 教育万能论D 二因素论 ( B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 遗传素质B 环境C 个体主观能动性D 教育 ( C )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指的是A 幼儿期B 儿童期C 少年期D 青年期 ( C )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要求,就是(4.1 )A 教学目的B 教育目的C 培养目标D 教学目标 ( B )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A 教育目的B 教育任务C 教育规律D 教育原则 ( A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A 控制作用B 制约作用C 促进作用D 指导意义 (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A 主要方法B 重要方法C 唯一方法D 特殊方法 ( C )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A 教育方针B 教育目的C 教学目标D 培养目标 ( D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体现了A 教育的性质B 教育的任务C 教育的内容D 教育的规律 ( A )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A 高水平的智力B 实践能力C 健康体魄D 创新精神 ( D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在于重视A 实践能力的培养B 思维能力的培养C 想象能力的培养D 创新能力的培养 ( D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和(5.1 )A 潜在性B 现实性C 特殊性D 可塑性 ( D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A 实践的属性B 社会的属性C 自然的属性D 现实的属性 (C )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A 动力B 动机C 条件 D基础 ( A )学校作为为个体发展而有意识地安排的一种特殊环境,其要求、内容及各种活动能否引起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取决于教师对这种环境的A 认识B 设计C 设想D 安排 ( D )公民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内涵最为丰富的一项权利是A 隐私权B 人身权C 名誉权D 荣誉权 ( B )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A 人身自由权B 人格尊严权C 受教育权D 隐私权 ( C )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并且受到社会A 正常的保护B 热心的保护C 一般的保护D 特别的保护 ( D )教师不得因为各种理由随意对学生进行搜查,不得对学生关禁闭,这是由学生的A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B 人身自由权决定的C 隐私权决定的D 名誉权决定的 ( B )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漫骂、体罚、变相体罚和其他侮辱学生的行为,这是由学生的A人身自由权决定的 B 隐私权决定的C 人格尊严权决定的 D 荣誉权决定的 ( C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A 系统化B 多样化C 复杂化D 专门化 ( B )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 学科专业素养B 教育专业素养C 品德专业素养D 职业道德素养 ( A )教师职业的特殊要求是,必须具有A 管理能力B 控制能力C 教育能力D 研究能力 ( C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A 必然要求B 必然结果C 心理前提D 必要保证 ( D )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A 条件B 任务C 途径D 结果 ( A )教师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A 自由发展B 自主发展C 自愿发展D 自动发展 ( B )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A 权利B 威严C 权威D 人格力量 ( D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6.1)A内容改革 B方法改革 C课程改革 D途径改革 ( C)学校教育的基础是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 D )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 B)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A课程类型 B教学计划 C教学大纲 D教科书 ( A)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教育学复习参考资料一、选择题1.教育学是()。
A、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B、人类与动物共有的活动C、现代社会特有的活动D、人类与其他高等动物独有的活动2.学校教育产生于()教育阶段。
A、古代B、原始C、近代D、现代3.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
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4.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是()的教育理想。
A、非制度化B、前制度化C、制度化D、义务教育5. ()被看成是“文雅教育”的源地。
A、印度B、埃及C、雅典D、斯巴达6.教育学就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A、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和教育问题C、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D、教育方针和教育事实7.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8.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青年与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德谟克里特9.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B、《大学》C、《学记》D、《中庸》10.反映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著作是()。
A、《理想国》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培养》D、《民本主义与教育》11.被人们看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的著作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儿》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2.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B、存在主义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要素主义教育学13.主张“有教无类”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1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15.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过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列哪一位是教育学奠基人?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沃尔登
D. 巴黎特
答案:A. 皮亚杰
2. 教育学的基本范式是?
A. 实践
B. 科学
C. 艺术
D. 技术
答案:B. 科学
3. 以下哪位教育学家是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A. 杜威
B. 杜尔克
C. 艾伦
D. 列文施坦因
答案:D. 列文施坦因
4. 具有最直接教育引导意义的教育学派是?
A. 实证主义
B. 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辩证法
答案:C. 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部分:判断题
1. 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
判断正确或错误。
答案:正确
2. 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目标、奖惩、激励等因素有关。
判断正确或错误。
答案:正确
3.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知识传授和信息灌输。
判断正确或错误。
答案:错误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其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对其人格养成和世界观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阶段,良好的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的将来奠定坚实基础。
2. 如何应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答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引导、鼓励、帮助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习兴趣。
以上为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A. 社会政治变迁B. 经济发展水平C. 科技进步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以下哪位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A. 赫尔巴特B. 杜威C. 洛克D. 康德答案:A3. 教育目的的分类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知识性目的B. 技能性目的C. 情感性目的D. 经济性目的答案:D4.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皮亚杰B. 维果茨基C. 布鲁纳D. 斯金纳答案:A5.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选拔和淘汰B. 激励和发展C. 管理和监控D. 预测和指导答案:B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________,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个性。
答案:培养人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__________,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答案:主体性3. 教育公平是指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果等方面实现__________。
答案:平等4.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基于__________的原则,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答案:科学性5. 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__________和互动性。
答案:效率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承和创新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等。
2. 描述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与在有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体现了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
3.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发展性和实用性等。
4. 阐述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答: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包括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育国际化以及重视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试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学一、简答题1. 简述教育影响的概念与基本特点。
2. 简述教育学对社会环境的理解。
3. 简述教育目的的概念及确定教育目的所具有的功能。
4. 简述教育所具有的政治功能。
5.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6. 简述教育方针的构成及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
7. 简述智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8. 简述德育的基本任务和内容。
9. 简述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基本特点。
10. 简述美育的概念及其基本任务。
11. 简述教学过程简约性规律的内涵。
12. 简述学生的发展以认知教材为基础的规律。
13. 简述教与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14. 简述教学过程应当贯彻的教学原则。
15. 简述课堂教学作为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的原由。
二、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论述当前教学改革的深化对教师教学行为提出的新要求。
3. 论述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4. 论述马克思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要点及其在教育学中的意义。
5. 论述几种主要的德育方法。
6. 论述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理论的主要观点、现实表现和现实应用的基本思路。
三、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试应用教育学原理进行分析与点评。
1. 材料一:绿色的太阳在一所小学里,老师正安排孩子们练习创意画。
老师踱到一个男孩身旁,看看他所创作的画稿。
画上有一棵茂密的大树,一座尖尖的房子,几个穿花裙的女孩;天上有小鸟,有白云,还有太阳。
突然,令老师吃惊的现象出现了:男孩子正用绿色颜料去涂画好的太阳。
“你画的是太阳吗”老师问孩子。
“是呀,我要画一个绿太阳。
”孩子头也不抬地回答。
“不对!”老师声音严肃起来,“太阳红,红太阳,太阳应涂成红色呀!”孩子瞪大眼睛望了望老师,似乎有些困惑不解。
老师带着责备的口吻说:“听老师话,将太阳改成红色!不改,你的画不会及格!”学生手中的画笔一下停住了。
2. 材料二:爱因斯坦与朗道有一次,爱因斯坦演讲,当主持者请听众对演讲者提问时,一个年轻的学生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爱因斯坦教授告诉我们的东西并不是那么愚蠢,但是第二个方程不能从第一个方程严格推出。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二、单项选择题1、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A )。
A 三三分段B 4年一贯制C 5年一贯制D 6年一贯制2、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A )。
A 癸卯学制B 壬子学制C 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3、1905年清政府设立( B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 教育部B 学部C 国子监D 大学部4、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 B )。
A 20世纪前B 20世纪初C 20世纪20年代D 20世纪50年代5、“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D )。
A 南京市B 北京市C 洛阳市D 成都市6、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B )。
A 规章制度B 思想观念C 优秀师资D 物资设备7、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D )。
A 科学实验B 社会经验C 生产劳动D 学校教育8、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C )。
A 十一二世纪B 十三四世纪C 十七八世纪D 十八九世纪9、据1995年统计我国800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 A )。
A 60%B 50%C 40%D 30%10、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 D )。
A 60B 70C 90D 8011、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 A )。
A 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B 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C 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D 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12、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D )。
A 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B 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C 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D 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13、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C )。
A 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B 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C 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D 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14、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D )。
《教育学》期末复习提纲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人物、主要观点)(一)教育学的萌芽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因材施教)道家老子主张回归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就是最好的教育。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而著名(产婆术)。
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
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提出和谐发展教育。
古罗马昆体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
比较系统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二)独立形态教育学的阶段1.英国哲学家培根: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
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全面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首先提出让一切男女儿童都受教育的普及教育思想,按照年龄分期确定了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
3、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漫话》,提出著名“白板说”。
4、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近代教育论述中最完备的关于教育年龄阶段的划分。
5、德国哲学家康德明确主张进行“教育实验。
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旧三中心7、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林哈德与葛笃德》书中提出教育目的是全面和谐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
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8、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提出“做中学”的思想,构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完整体系。
(新三中心)现代教育派的代表。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2.教育家及代表作: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被认为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第一本教育著作。
高校教师资格考试《高等教育学》复习题(一)辨析题1、中世纪大学,是在仿照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
2、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指高等教育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3、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
4、德国柏林大学的建立,标志着高等学校发展科学职能的正式出现。
5、高等学校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正式出现,是以美国的“赠地学院”的出现为标志。
6、威斯康辛思想明确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是大学的重要职能。
7、提倡社会本位论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涂尔干。
8、个人本位主义教育价值观的代表人物有卢梭和斐斯泰洛齐。
9、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马丁·特罗提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介于15%至50%之间时,处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阶段。
12、具有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国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法国。
13、根据我国学位授予体系的规定,学校授予学位的权力机构是各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14、我国高等学校的学位制度,将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
15、现代学位制度建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设立的哲学博士。
16、世界各国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主要形式有,统一考试,单独考试,统一考试与单独考试相结合这三种模式。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校招生主要实行统一入学考试制度。
17、属于中央集权型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国家,主要有法国、意大利和瑞典。
其中以法国最为典型。
18、欧洲大陆模式是一种学术权力为主的高校管理体制模式。
19、从1984年以来,我国高等院校领导体制改变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这种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得到《高等教育法》的确认。
20、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实行中央和地方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
21、出资设立高等学校的机构或个人,称为高等教育的举办者。
22、23、就高等教育办学形式而言,根据经费来源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可将高等教育机构划分为公立高等院校和私立高等院校。
《教育学》分章复习题(下)第八、九章教学一、填空:1.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 ______ 的活动;2.学校工作必须以 _____________ 为主, ____________ 安排;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4.教学是学校的 ______ 工作。
5.新时期提倡 ________ 式教学,反对______ 式教学6. ________ 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
7.教学方法中的讲授法包括 ______ , _____ , ___ 和_____ 四种方式。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方法中参观法包括___ 参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观和______ 参观三种类型。
9 .课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两大类。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11 •教学工作中的基本环节包括、、、O12 . 教师备课应做好的三项工作是、O13.教师备课最后要落实到写好三种计划上,即计划、计划和—计划。
14.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组织教学______ 、 ______ 、_______ 、___15.课外作业的形式大致有__________ 、 _____ 、______ o16._________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1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__ O18.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_______ 原则。
19.1951年____________ 提出了“范例教学”的主张。
20.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_________ ,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教育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 教师
B. 学生
C. 教育方式
D. 教育事业
2. 下列哪个理论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
A. 行为主义
B. 建构主义
C. 社会文化心理学
D. 认知心理学
3. 教育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A. 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C. 开发学生潜能
D. 塑造学生思想
4. 儿童早期教育的重点是什么?
A. 记忆力培养
B. 语言能力发展
C. 社交技能培养
D. 运动协调能力
5.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 提高国家竞争力
B. 塑造个体人格
C. 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D. 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你认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3. 什么是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应对?
4. 你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为重点?为什么?
5. 请谈谈你对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些建议。
三、论述题
请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或者阅读体会,选择一个教育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展开阐述自己的观点,论证你的观点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措施。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学制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A、《说文解字》B、《礼记·学记》C、《孟子·尽心上》D、《论语》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理想国》D、《孟子》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现代教育制度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A、隋唐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秦汉时期D、明清时期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A、首陀罗种姓B、刹帝利C、吠舍种姓D、僧侣祭司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A、教育理念B、教育形式C、教育内容D、教育方法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荀子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A、《爱弥儿》B、《巨人传》C、《教育漫画》D、《理想国》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A、智者派B、历史学派C、犬儒派D、毕达哥拉斯学派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A、启发式教学B、因材施教C、循序渐进D、教学相长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苏格拉底D、昆体良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15、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哪本著作()A、《民主主义与教育》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画》16、提出“泛智教育”的著名思想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斯宾塞1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A、白板说B、性恶论C、性善论D、性三品说18、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杜威D、康德19、第一个提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的是()A、赫尔巴特B、杜威C、夸美纽斯D、康德20、1939年,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的是()A、凯洛夫B、马卡连柯C、赞科夫D、巴班斯基21、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是()A、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B、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C、康德《教育学讲授纲要》D、凯洛夫《教育学》22、“杀婴制”属于下列哪个时代的制度()A、古代印度B、古代雅典C、古代斯巴达D、古代埃及23、教育的最特殊形式是()A、犯人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集体教育24、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日本D、德国25、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的学者是()A、陶行知B、梁漱溟C、杨贤江D、蔡元培26、古代印度,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的著作是()A、《吠陀》B、《圣经》C、《心经》D、《楞严经》27、我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哪一年()A、1978年B、1986年C、1988年D、1992年28、《学记》中“学不躐等”,主要体现了()A、循序渐进B、温故而知新C、藏息相辅D、长善救失29、我国唐代的“二馆六学”主要体现了什么特点()A、民主性B、阶级性C、等级性D、垄断性30、在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福禄倍尔31、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的起源上是根据()A、劳动起源论B、神话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教育心理起源论32、在西方,被认为是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现代教育学著作是()A、《学记》B、《大教学论》C、《雄辩术原理》D、《普通教育学》33、“藏息相辅”、“善喻”、“长善救失”等教学思想首次提出在()A、《老子》B、《学记》C、《劝学篇》D、《大学》34、著名的“白板说”是由英国著名学者谁提出的()A、卢梭B、斯宾塞C、培根D、洛克35、关于“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教育思想的创立者是()A、巴班斯基B、凯洛夫C、马卡连柯D、苏霍姆林斯基36、首次详细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著作是()A、《雄辩术原理》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学》37、“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最早是由德国的谁提出来的()A、拉伊B、梅伊曼C、狄尔泰D、杜威3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哪个国家的教育特征()A、古代印度B、古代中国C、古代希腊D、古代埃及39、我国开始尝试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是在()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D、80年代40、《学记》中“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人口的关系41、“弃圣绝智”、“弃仁绝义”是下列哪个学派的主张()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42、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是()A、苏格拉底B、西塞罗C、柏拉图D、培根43、首次把教育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提出来的哲学家是()A、夸美纽斯B、培根C、卢梭D、赫尔巴特4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出自于()A、《论语》B、《孟子》C、《学记》D、《老子》45、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赫尔巴特的哪本著作为标志()A、《大教学论》B、《教育学》C、《政治学》D、《普通教育学》46、在儿童心理发展基础上,对儿童的教育年龄作了划分的学者是()A、夸美纽斯B、卢梭C、洛克D、杜威47、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主要是什么的发展()A、教育问题B、教育规律C、教育目的D、教育价值48、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A、学校的出现B、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C、阶级社会产生D、文字的产生49、古代以儒家“五经”为教育内容,“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和什么()A、《论语》B、《大学》C、《学记》D、《春秋》50、我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废除于哪一年()A、1901年B、1904年C、1905年D、1911年5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5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下列哪个学派的发明()A、阴阳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3、“君子之教,喻也”体现了教学的启发式原则,这一句话出自()A、《中庸》B、《大学》C、《论语》D、《学记》54、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一、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教育要素( C )。
A. 教师B.学习者C. 教育形式D.教育影响2.从教育形态上分析,下列教育属于制度化教育的是( B )。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区教育D.网络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 C )。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4.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癸丑学制5.教学艺术的( B )是教学艺术的核心。
A.情感性B.审美性C.创造性D.科学性6.现代学制中,双轨学制的典型代表是( A )。
A.西欧国家 B.美国C.前苏联D.中国7.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作为课程组织基础的课程类型是( A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8.( C )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A.批改作业B.备课C.上课D.课外辅导9. 在班集体中,学生通过班集体中规范化的组织结构,扮演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公民品质,这说明班集体对学生发展具有( B )。
A.个性化功能B.社会化功能C.选择功能D.保护功能10.在中国,“教育”二字合用最早出现在( A )。
A.《孟子·尽心上》B. 《学记》C. 《中庸》D. 《说文解字》11.教育名著《爱弥儿》的作者是 ( A )A.卢梭B. 柏拉图C.康德D. 斯宾塞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 ( B )A.本体性知识B. 条件性知识C. 实践性知识D. 一般知识13.教育是非盈利事业,学校是公益性机构,表明了教育的 ( A )A.公共性原则B. 民主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行原则14.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 ( D )A.民主关系B. 政治关系C.保护关系D.权利和义务关系1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 A )A.1995B. 1996C. 1986D.200116.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观点否认了教育是 ( C )A.模仿活动B.神话活动C.有意识有目的活动D. 学习活动17.与学科课程论相对立的一种课程理论是 ( B )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论C.认知课程论D.经验课程论18.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D )A.教学目标B.教育目标C.课程目标D.教育目的19.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说明了教育具有 ( D )A.生产性B.阶级性C.民主性D.相对独立性20.《学记》中说,“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教育学章节考试复习题及答案一、绪论(一)填空题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简言之就是。
教育学是研究,揭示的科学。
2、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
3、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三中心是、、。
4、19世纪未,“新教育运动”出现,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和忽视儿童等缺点给予抨击。
以美国教育家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流派,发表了等著作,强调“”、“”、“”等教育和教学原则。
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形成了“”的思想和教学模式。
5、20世纪以来,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根据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现代教育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出现了杨贤江《》、凯洛夫主编的《》、加里宁的《》等有影响的著作,成为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6、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与“”的关系问题。
教育学发展的源在。
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
教育学是在和的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7、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和之一。
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但要学好专业,成为合格的“”,而且要学会育人,加强师德修养,成为合格的“”。
8、在我国近代,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与师范学校的设定同时进行的。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其中的就明确规定了有关教育学科开设的要求。
9、从事教育工作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和。
10、教育学是一门研究的科学,研究对象的、和比较突出,为教育学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这就要求师范生以更大的和更为来学习和研究。
(二)单项选择题1、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论语B、《学记》C、勒图尔诺《动物界的教育》D、昆体良《雄辩术原理》2、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凯洛夫《教育学》B、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C、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D、夸美纽斯《大教学论》3、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 )。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A.《教育论》B《普通教育学》C 《人是教育的对象》D《教育漫话》2.人类历史上曾出过的“狼孩”事例,说明了()A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B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C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作用D自然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一定作用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最早出自于()A.《论语》B.《说文解字》C.《孟子》D.《四书集注》4.普通中学双重任务是A 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B发展智力体力,培养思想品德C 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为社会输送劳动后备力量D培养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5.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的教育论著是()A.《论语》B.《孟子》C.《学记》D.《师说》6.初中生生理发展最重要的特征是A身高体重迅速增长B脑重增大C 心脏增大增厚D性成熟7.教育过程中,要处理好对学生的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的关系,这是因为A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B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C 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D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具有的8.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9.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 教育学生学好功课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了解和研究学生10.提出“教育即社会”,“教育无目的论”等教育主张的是()A 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夸美纽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由所决定;而教育的性质则主要由所决定。
2.义务教育即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社会必须予以保护的国民们教育。
3.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青少年在一定年龄阶段内,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 的特征。
4.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认识与评价。
教育学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活动D. 教育制度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A. 文献研究法B. 实验研究法C. 调查研究法D. 所有以上选项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
A. 培养人B. 传授知识C. 促进社会发展D. 促进个人发展二、多选题1. 教育学的主要分支包括()。
A. 教育哲学B. 教育心理学C. 教育社会学D. 教育经济学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 教育活动B. 教育现象C. 教育规律D. 教育制度三、判断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学校教育。
()2.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仅限于定性研究。
()3.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个人发展。
()四、简答题1. 简述教育学的研究意义。
2. 描述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五、论述题1. 论述教育学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2. 分析教育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影响。
六、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并分析其中涉及的教育学理论。
案例:某中学实施了一项新的教学改革,旨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改革实施一年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所下降,但批判性思维能力显著提升。
请分析这一改革的利弊,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综合应用题1. 假设你是一名教育学研究者,你将如何设计一项研究来探究在线教育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2. 请结合当前教育政策,分析教育公平在促进社会公正中的作用。
答案:一、单选题1. C2. D3. A二、多选题1. A, B, C, D2. A, B, C, D三、判断题1. 错误2. 错误3. 正确四、简答题1. 教育学的研究意义在于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2. 教育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评价体系以及教育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关系等。
教育学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说明和要求一、考试大纲编写目的教育学是师范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师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是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
拥有良好教育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是成为一名合.3格教师的重要前提。
教育学也是各地招聘教师必考科目。
为进一步提升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统一教育学的重点教学内容,教育学院编制该考试大纲,供教师教学、命题及学生学习和复习使用。
期末考试试题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
二、考试大纲与教学大纲、教材的关系考试大纲是有关本课程考试复习时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等基本知识及运用的纲要性提示。
考试大纲是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编写,但偏重于学生学习时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与命题时可能出现的知识点。
考试大纲的内容结构与教材基本一致。
教材是大纲的展开论述,大纲简略而不丰富,其作用只是教师授课、命题和学生复习时的依据。
考生应认真阅读、思考和理解教材,并在理解的教材基础上,课后积极拓展阅读有关教育的书刊,从而真正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技能。
三、考核目标教育学考试大纲严格遵照本课程教学大纲执行,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基本理论解读教育教学现象和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基本问题,了解教育改革发展动态。
重点考核教育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规定识记、领会、理解、应用四个层次,并按照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进行考核。
各能力层次的含义是:识记:要求能记住本课程中有关的名称、概念、原理基础知识,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述。
领会: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初步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初步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理解:要求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
应用:要求在领会的基本上,能运用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中某个观点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四、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任平、孙文云:《现代教育学概论》,暨南大学也出版社,2013年版。
参考书: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五、学习方法建议1、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书面作业等各种教学活动;2、认真学习和阅读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掌握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积极拓展阅读各类教育书刊,关注我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动态,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3、认真完成作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教育能力;六、考试方式及命题要求1、教育学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及期末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平时成绩考核方法由任课教师自行确定,建议由出勤、作业及课堂学习状况构成。
期末考试全校统一闭卷考试。
2、本课程的考试命题,严格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所确定的目标来编制。
3、期末试卷采用的题型一般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简述题(每题5分,共30分)、论述及材料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等。
第二部分各章考核要点与要求(红色标注部分为重点内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论一、教育、教育学的定义、教育的基本要素。
要求:识记与理解教育定义:教育是有意识地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学习者,教育影响,三个要素。
(1)教育者:教育者是通过对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实施,对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人,包括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家长等一切对他人的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等产生影响的人。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育者以教育影响为手段,以引导和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为活动目的,希望学习者发生预期的变化。
(2)学习者: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活动的人,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和主体。
学习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自己的主体需要和意识,在接受教育影响的同时,他们还具有将学习内容进行重组、创新的能力。
在当今社会,教育对象已经从青少年扩大到所有社会成员,学习者不再局限于在校学生。
(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它包括信息的内容和传递信息的形式和手段,即包括了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互动的媒介,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习者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的人类文化精华。
教育方法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是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活动的有效组合。
教育三要素的关系:相互独立而又相互联系。
(1)没有教育者,学习者就得不到有效引导。
(2)没有学习者作为活动对象,教育活动本身也就不存在。
(3)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无法开展,教育目标也就无法实现。
教育学定义: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并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学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即人类各种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教育学研究任务:揭示教育规律,即帮助人们认识教育领域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发展过程的必然趋势。
研究目的: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告诉人们教育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二、教育的形态与发展。
要求:识记与理解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的基本特征。
要求:识记与理解教育形态的划分:(1)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标准可将教育划分为非制度化教育与制度化教育。
(2)从社会生产方式发展阶段的划分来看,可以按照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来对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
1.非制度化教育:是指那些未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即在学校产f'c'c非制度化教育的特征(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平等性3.制度化教育的特征制度化教育是从非制度化教育中演化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教育机构和组织,以及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现今我们谈论的教育都是指制度化教育。
制度化教育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基本特征。
(1)农业社会的教育①学校教育的出现。
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③教育内容与生产劳动严重分离。
④采用个别教学的形式。
(2)工业社会的教育。
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②教育具有普及与义务性③教育制度系统化④教育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多样化(3)信息社会的教育。
①教育终身化②教育人性化③教育民主化④教育国际化三、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1.教育学的萌芽、创立、发展等阶段著名教育家及代表作。
要求:识记。
教育学萌芽:(1)中国,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去19世纪)约2500年。
(2)欧洲,从古希腊到资产阶级革命(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19世纪)2200多年。
中国:孔子《论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孟子学生乐正克《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的教育文献,是《礼记》中的一篇韩愈《师说》论述教师的重要作用,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择师的原则。
朱熹《四书集注》体现了“圣经贤传之旨,灿然复明于世”之“政教”的教育目的观。
王守仁的《传习录》辩证的授课方法。
西方:苏格拉底,“广婆术”教育方法被视为西方启发式教学法的渊源。
柏拉图《理想国》总结当时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经验,提出由国家统一管理的教学制度。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体育、德育、智育、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演说家,提出了分班教学、教育适度等有关教学理论的主张,被称世界上第一部系统教学法的著作教育学创立2.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主要观点及代表著作。
要求:识记与理解第二章教育与人一、教育与人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要求:识记与理解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
要求:识记与理解3.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要求:识记、领会、理解、应用4.影响个体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二、教育与人的社会化学校教育在人的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三、教育与人的个性化。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第三章教育与社会一、教育功能的概念。
要求:识记二、教育的政治功能。
要求:理解、应用三、教育的经济功能。
要求:理解、应用第四章教育的制约性与独立性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要求:理解、应用二、教育对人的制约性。
要求:理解、应用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要求:识记、理解第五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概述1.教育目的的含义和特点。
要求:识记2.教育目的的功能。
要求:识记、理解、3.教育目的制定依据。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二、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要求:识记、理解2.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要求:识记、理解三、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1.我国教育目的及精神实质。
要求:识记、理解、2.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
要求:识记、理解3.教育目的实现策略。
要求:理解、应用。
第六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的概述1.教育制度的含义。
要求:识记、理解2.教育制度的特点。
要求:识记、理解3.制约教育制度的因素。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二、现代学校教育制度1.学制的含义。
要求:识记、理解2.单轨、双轨、分支型学制的含义、特点及代表国家。
要求:识记、理解三、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改革1.我国近代学制发展历程,了解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戌学制。
要求:识记2.我国现行学校制度的形态。
要求:理解第七章教师一、教师职业1.教师的含义。
要求:识记、理解2.教师职业的特点。
要求:理解3.教师的职业角色和地位。
要求:理解、应用二、教师的法律问题概述1.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要求:理解2.中小学教师违法施教行为,以及如何预防。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三、教师专业发展1.教师专业发展。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2.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和特点。
要求:领会、理解、应用3.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要求:识记、理解第八章学生一.学生的身份学生的本质特征。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二.学生的地位学生的权力和义务。
要求:识记、理解三.学生的发展1、学生发展的含义。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2、学生发展的目标、规律。
要求:领会、理解、应用第九章课程一、课程理论1.课程的含义。
要求:识记、理解2.学科结构课程理论和儿童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要求:领会、理解。
二、课程编制1.课程编制的概念和内容。
要求:识记、理解。
2.分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以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概念。
要求:理解、应用3.形成性课程评价和总结性课程评价的概念。
要求:领会。
第十章教学方法与教学艺术一、常用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的含义及要求。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2.以实物为主的教学方法,参观法、演示法的含义及要求。
要求:识记、理解、应用。
3.以动手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练习法的含义及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