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为什么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美国”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1.为了逃避过去或未来基于种族、宗教、民族或者国籍,从属于某一特定的社会团体,或持有不同政治观点的迫害。
在美国可以以政治庇护获得美国身份。
移民局或移民法院只要相信申请人曾经遭受迫害或申请人有理由担心受到迫害二者之一,申请人即可获得难民身份。
2.为了逃避冲突或暴力美国目前接收全球难民的年度限额7万,奥巴马政府计划将美国2017年愿意接纳的难民人数增至10万。
不过,是否接受难民在美国的分歧也很大。
据英国《独立报》15日报道,川普在接受美国边境巡逻委员会的“Green Line”电台广播节目采访时警告称,另一次“9·11”规模的袭击可能由进入美国的难民制造,他们使用的是由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资助的通讯设备。
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共造成近3000人死亡。
当被问及是否认为需要由第二次“9·11”来“唤醒”美国人关于边境安全的意识时,特朗普回答称:“是的。
我确实这么认为。
”3.由于环境因素而流离失所后避难自然灾害、水土流失和因气候变化引发的环境因素对严重威胁着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类。
事实上,基督教援助组织报告称,十亿人可能会在未来50年受气候恶化的影响流离失所。
不过,当前的国际法并未对因为上述原因而离开祖国之人作出特别规定;现实中,这些人也是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移民。
因此,接收国并没有义务为“气候难民”开绿灯。
4.寻求更好的医疗保健想象一下,被严重的健康问题困扰,却生活在一个只提供有限医疗保健服务的国家会是怎样一种情形。
美国癌症协会今年1月公布最新研究显示,由于先进的治疗方法、提早筛查、以及人们戒烟等生活习惯的转变,使得美国人的癌症死亡率自1991年以来大幅下降了23%,幸存人数约170万。
据人民网报道,美国癌症协会的这项监测癌症病例和死亡的最新研究,显示出总体的癌症死亡率下降,特别是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直肠癌。
5.摆脱贫困这也许是最常见的移民原因。
不过,来到美国真能摆脱贫困吗?许多来美的移民,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从事时薪最低的工作,或许他们的生活同母国相比有一定改善,但坠入贫穷的机率仍较高。
美国的政体1.政治体制:三权分立1.1起源:英国的光荣革命成功之后,18世纪思想启蒙运动兴起,大批哲学家涌现出来,提出:自由、平等、人权的概念。
再加上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反抗,1776年美国独立。
建国后政体是邦联制,权利分散、债台高筑,人民生活困苦。
为了摆脱困境,几个思想家提出了建立联邦政府的想法,最终打消了人民对“独裁”政府的恐惧,促进了制宪会议的召开。
1.2制宪会议:1787年举行。
为了防止出现一个独裁的政府,当时的建国者使用了分权的方法,见上图。
对权利进行垂直分割出现了三权,对权利进行水平分割出现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
三权相互独立,相互制约。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没有隶属关系,相互独立。
军队也进行了分割,出现了联邦军队和州的国民警卫队,两者也是相互制衡。
为了防止出现军人独裁,规定军人不能从政,并且军队的最高长官都是文职人员。
1.3国会:分众议院和参议院。
众议院435人,根据各州的人口进行确定人数,任期两年。
参议院100人,美国有50个州,一个州有两个名额,任期六年。
为什么要设置两个院呢?是为了防止民粹和多数人的专政。
参众两院相互也是一种制衡。
参议院都是一些精英,更加理性一些。
众议院的人数根据各州的人口选的,如果以人口为准的话,容易出现多数人的专政。
1.4总统:美国自然人、35岁、在美国居住14年以上。
经过全国巡回初选,全国代表大会投票、最后全国人民投票选出选举人团的人数538人,超过270票就赢得了总统大选,为了赢得总统大选,“摇摆州”的票数是关键。
1.5最高法院:一共有9个大法官,并且是终身制。
实行终身制也是为了制衡其他两权。
制宪会议没有规定大法官的人数,是宪法的一个漏洞。
2.选举制度: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人是由州的选民选出(直接选举),总统是由“选举人团”选出(间接选举)。
2.1宪法第12修正案:美国的前两次选举都是华盛顿当选,当时是没有政党的,而且华盛顿本人也很讨厌政党。
当时经过8年的发展,出现了党派,联邦党和民主共和党。
美国黑人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种族歧视1.黑人居住方面的种族隔离居住上的种族隔离对黑人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
因为在美国,居补充:住环境在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关系到教育、就业、服务设施、邻里、投资等各个方面。
《1964年民权法》宣告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是违法的,《1968年民权法》又从法律上给予了黑人自由挑选住宅的机会。
1958年时,55%的白人不会因为邻居是黑人而搬走,到1978年这数字上升到85%。
[4]住宅上的种族隔离似乎应该消失或减弱,但事实上70年代以后,美国城市尤其是人口众多的大都市,种族隔离的程度并没得到改善。
在亚特兰大的一次调查中,119套城市公寓只有27%是平等对待黑人和白人租住的,45%声称给白人以优先权。
[5]事实上,居住方面形成了种族隔离制。
由于交通工具及居住条件的限制,多数黑人集中居住在城市中心地带,成为黑人区,这样使美国社会人为地分割成两个不同的社会。
2.黑人在教育方面存在种族差异要进入美国主流社会,接受良好教育,提高文化素质是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中心城市学校主要以低收入的黑人或其他少数族裔学生为主,郊区学校以中产阶级的白人学生为主。
现在,城市和郊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学校经费的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学校的设备、师资和教学质量。
由于教学质量的差异,从70年代起,亚特兰大地区按考试成绩分,前十名学校均为清一色的白人学校,而倒数前十名为清一色的黑人学校,这种格局沿袭至今。
3.黑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生活状况与白人相差悬殊。
《2005年美国非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非裔家庭收入只有白人家庭收入的1/10;黑人享受的福利只占白人的(下转第496页)补充:科●(上接第472页)3/4。
2004年,美国黑人的贫困人口比例高达24.7%,而白人的比例为8.6%。
在新奥尔良市,50万居民中约有1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其中大多数是非洲裔。
拥有自己住房的黑人比例只有48.1%,而白人的比例是75.4%。
当代美国家庭的多元化趋势刘军怀*【内容提要】 美国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离婚、同居、未婚生育和同性恋人数剧增,结婚率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
随之出现的单亲家庭、继父母家庭、丁克家庭、异族通婚家庭、领养家庭、同性恋家庭等,使美国家庭模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2001年9月24日,也就是9月的第四个星期一,是美国家庭史上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美国总统布什郑重向全国人民宣布这一天为“家庭日”。
“家庭日”的设立也许是美国历史上家庭得到的最高级别的重视,而美国在新千年伊始就如此关注家庭,同20世纪末期美国家庭所经历的巨大变化和出现的严峻问题不无关系。
美国家庭的变迁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影响社会中的个人和家庭,并带动家庭的变迁。
自从第一批欧洲殖民者来到新大陆以来,美国的家庭结构就一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从殖民时代开始,在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型之前,垦荒、放牧和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的生产活动。
由至少三代人组成的扩展家庭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成为较长时期内美国主要的家庭模式。
然而,美国人并没有世世代代只生息在最初建立的家园里,西部丰富的资源不断吸引着大批人背井离乡去那里寻找新的机会。
久而久之,亲属关系被削弱,扩展家庭逐渐走向了碎裂。
开始于19世纪初的美国工业革命给美国经济注入了活力,同时也激起了新的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传统的扩展家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美国社会进入了工业时代,从而动摇了扩展家庭在美国的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核心家庭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扩展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转变,使家庭生活“减少了独裁性而增加了民主性” ,“个人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流动性” 。
于是,这种由一对夫妇和他们的子女两代人构成的核心家庭,在一段时期内被视为理想的美国家庭模式。
同上书,第395页。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35页。
美国人的性格布拉德福德·史密斯要是让国外来客描述美国人的性格,结果常常令美国人感到奇怪。
一个人说:“所有的美国人都是清教徒所以他们与众不同。
”另一个人说:“他们总是想方设法让自己开心。
”一位尊贵的客人告诉我们:“他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问太多。
他们不懂如何玩乐。
”另一个人反驳说:“他们不懂什么是工作,因为机器替他们做了一切。
”“美国女人是不知廉耻的妖艳而危险的女人。
”—“不,她们假正经。
”“这里的孩子真好—外向,自然。
”—“像小小的野兽一样自然。
他们没礼貌不尊敬长辈。
”当然,世上既没有单一模式的美国人性格,也没有单一的英国人性格或土耳其人性格或是中国人性格。
个性的定义在美国变得更为复杂,因为我们有不同的种族和文化背景因为来自世界各地连续不断的移民浪潮还因为我们区域的多样性。
个性的定义变得复杂,因为几百种不同的宗教信仰及其对各自的信奉者的影响不同。
个性的定义也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年代不同而趋多样化—第一代是移民第二代是移民的孩子,一直照此延续下去。
强大的吸引力把众多的美国人19集在了一起。
然而那些想再深入了解一点的人弄不懂美国人生活中各种似乎自相矛盾的东西。
的确,美国人总体上工作努力。
但他们也拼命地玩。
他们去旅游、露营、打猎、看体育比赛、喝酒、抽烟、看电影电视、读报纸杂志,花的时问和金钱比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都多。
而他们还把更多的时问花在教会、社会服务、医院和各种各样的慈善活动上。
他们总是忙来忙去,又总是花更多的时问休闲。
他们十分在乎个人的权利,又习惯于墨守成规。
他们崇拜大人物也把小人物理想化不论他是和大商人形成对照的小商人,还是和大权在握的人形成对照的平民百姓。
以成功为目标包括美国人在内几乎每一个人都会赞同的一点是美国人极为看重成功。
成功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回报,而是得到某种认可最好是可以衡量的那种。
如果一个男孩后来没有从商而是做了布道的教士,那也没什么。
但是他的教堂规模越大教堂会众越多,别人就认为他越成功。
在美国男人眼里,中国女性很温柔美丽,而在中国男人眼里,美国女人很性感。
但由于文化和国情不同,中美两国女性在对待男人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老乔今天列举一些中美女性对男人上的十点不同,朋友们看看是否是这么回事。
1、美国女性分享男人的生活,夫妻间平等相处;中国女性改变和拥有男人的生活,谁是家中一把手,大家心知肚明。
2、美国女人与老公第一次性生活可以叫做摆脱尴尬,以后就要如鱼得水;中国女人与老公第一次上床,那是奉献自己一生最宝贵贞操,而男人的处女情结会不断纠缠地延续。
3、在美国,女人在婚姻生活中追求的是成为丈夫的好朋友;在中国,女人与丈夫的关系不断在吵架和耍娇中转变。
4、在美国,女人与丈夫性爱会增加女人的幸福感;在中国,女人与丈夫做爱首先是为了培育下一代,其次是终身的奉献。
5、在美国女性眼里,自己的丈夫是天下最帅的男人;在中国女性眼里,韩国大长腿和英国球星才是心目中的男人偶像。
6、在美国,女人叫丈夫“亲爱的”;在中国,女人叫丈夫“该死的”。
7、丈夫体贴妻子,美国女人怀有一颗感激的心来回报;老公照料老婆,在中国女人眼里是天经地义的,要不然俗语为何会有“妻管严”。
8、美国女性结婚后不会拒绝异性成为亲密的朋友;中国女性婚后会把与异性的接触看成是问题,男人想与女人走的太近多是没安好心眼。
9、在美国,如果遇到嫁给美国人的中国女性,她们多为嫁了一个糟老头,然后告诉人们她们有多幸福;在中国,嫁给老外的女人算是能人,外国男人有地位、有钱,黑人虽没钱,但却能让女人满足。
10、在美国,老公出轨,妻子惩罚的是丈夫,离婚家产一人分一半;在中国,老公出轨,妻子惩罚的是小三,水煮油炸都不解恨。
说完了中国女人和美国女人对待老公的十个不同点,再谈谈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有什么区别。
看到一文讲了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的十点不同,老乔也援引一下,以作对比。
1、日本的女人认为日本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中国的女人通常认为,外国的月亮可能会更圆一点。
2、日本的女人一般认为嫁给外国人是一种耻辱;中国的女人通常觉得,嫁给老外,是一种无限的光荣。
用华盛顿和林肯这两个人物写一篇历史作文提起美国历史,华盛顿和林肯这两个名字绝对是闪耀的存在。
他们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在不同的时代照亮了美国的前行之路。
乔治·华盛顿,这位美国的开国元勋,给人的第一印象或许是他那严肃而威严的形象。
但当我们深入了解他的经历,会发现他的坚韧、智慧和勇气才是真正令人钦佩的品质。
当年,北美殖民地的人们生活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苛捐杂税繁重,民不聊生。
华盛顿站了出来,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们,为了自由和独立而战。
那可不是一场轻松的战斗啊!物资匮乏,士兵们饿着肚子,穿着破旧的衣裳,却依然坚定地跟随华盛顿。
记得有一次,他们在寒冬中行军,大雪纷飞,寒风刺骨。
士兵们的脚都被冻僵了,每走一步都异常艰难。
但华盛顿没有退缩,他走在队伍的前列,鼓励着大家:“兄弟们,坚持住!我们为了自由,为了我们的家园,不能倒下!”他的声音在寒风中回荡,给了士兵们无尽的力量。
战争中的华盛顿,并非只是在后方指挥,他亲自上阵,与士兵们同甘共苦。
有一场战斗,敌人的炮火异常猛烈,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但华盛顿毫不畏惧,他沉着地指挥着战斗,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最终,他们赢得了那场艰难的胜利。
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斗争,美国终于赢得了独立。
而华盛顿,本可以凭借他的威望成为国王,但他却选择了放弃权力,回归田园。
这是多么伟大的胸怀和无私的精神啊!他为美国树立了一个民主的榜样,让世人看到,权力并非是用来追逐和贪恋的,而是为了服务人民。
说完华盛顿,咱们再聊聊亚伯拉罕·林肯。
这位出身贫寒的总统,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和磨难。
林肯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
他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只能靠自己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他曾经在田间劳作,汗水湿透了衣衫,双手磨出了老茧,但他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
长大后,林肯开始涉足政治。
他的道路充满了坎坷,多次竞选失败,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坚信自己的理念,相信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终于,他当上了美国总统。
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美国是一个多元化和繁荣的国家,然而,近年来,许多美国人发现自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经济不稳定、政治分歧、社会不公和自然灾害等问题给许多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难。
首先,经济不稳定是许多美国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尽管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但许多人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工资不增长、生活成本上涨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使得许多家庭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这种经济不稳定导致了社会不公,使得贫富差距愈发扩大。
其次,政治分歧也给美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美国政治局势动荡不安,两党之间的对立和分歧日益加剧。
这种政治分歧导致了政府的瘫痪和无法有效地解决国家面临的问题。
许多人对政府失去信心,感到无助和绝望。
最后,自然灾害也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现象不断增加,飓风、洪水、林火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许多人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许多人失去家园、生计和亲人,面临着重建家园和重新开始的艰难。
尽管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他们依然充满了希望和勇气。
许多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改变现状,争取更好的生活条件。
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在努力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援助和支持。
总之,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他们依然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态度,相信未来会更美好。
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真正的美国人”个人主义者梭罗王 焱 李琬宇[摘 要]梭罗将作为美国精神的个人主义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㊂梭罗一生都在以实际行动扩展个体权利与自由的边界,向社会主流价值提出诘难㊂其中最具传奇意味的,莫过于他在瓦尔登湖畔的生命实验㊂同时,梭罗亦以捍卫个体政治权利的英勇斗士为世瞩目㊂虽然梭罗有个人主义的极化倾向,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后世反抗压制㊁追求独立的理论宝库㊂正是因为梭罗对美国主流文化的反叛,使其成为美国精神的象征,被称为 真正的美国人”㊂[关键词]梭罗;个人主义;自由;个体权利;独立生存[作者简介]王焱(1981-),女,文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教授;李琬宇(1996 -),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广州510420)㊂爱默生说: 没有谁能够比梭罗更像是一个真正的美国人”①,‘瓦尔登湖“被‘美国遗产“杂志评为 十大塑造美国文化品格”的名著之首②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梭罗彰显了美国精神最重要的根基 个人主义(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㊂‘华尔街掠影“一书的作者克卢斯亦曾言: 人们若没有了个人主义,也就失去了美国精神”,而梭罗正是个人主义的经典文化符号,将个人主义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㊂个人主义是什么?它如何参与到美国精神的构建中?为什么说梭罗是个人主义者?他怎样影响了美国个人主义精神传统的发展?他的个人主义有何价值,又有何局限?本文的论述将围绕这些问题展开㊂一㊁个人主义的溯源与发展学㊂ 个人主义”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19世纪早期的法语文献中,一般认为,梅斯特最早使用该术语来描写社会的原子化现象㊂①总体而言,当时的法国倾向于在贬义的层面使用 个人主义”这一术语,相当于自私自利㊁罔顾他人,被认为 是对社会内聚性的一种威胁”②,会导致普遍无政府状态乃至社会的解体㊂法语中的 个人主义”进入美国后获得了全新的内涵,个体的权利㊁自由㊁个性㊁尊严㊁能力㊁价值等内容被充分凸显并阐发㊂个人主义在美国被赋予了积极正面的意义,成为在美国社会中被广为认同的价值观㊂在美国,首次使用 个人主义”这一术语的是爱默生㊂他非常重视个体的价值,在‘论自助“等一系列文章中,坚定地阐发了一个超验主义者的个人主义立场㊂美国思想界也普遍表达了对个人主义的认可㊂‘合众国杂志与民主评论“为 个人主义”正名,认为更合乎道德的个人主义正是美国的追求㊂惠特曼在‘民主的远景“中,将个人主义称为社会进步力量㊂个人主义在美国获得的普遍推崇,为美国国民的个人发展和整个国家的独立㊁崛起和繁荣注入了动力,逐渐成为美国民众的基本价值准则和美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特征,用以描绘美国人自立自强㊁追求自我的个性特征㊂罗伯特㊃贝拉等人曾指出: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的核心㊂”③格林曾言: 当我说我爱美国时,它意味着爱自由和个人主义㊂”④个人主义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普罗塔戈拉,而斯多葛学派㊁犬儒学派㊁文艺复兴㊁马丁㊃路德的宗教改革㊁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如霍布斯㊁洛克㊁休谟㊁圣西门等,都对个人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㊂自从17世纪英国的清教移民把欧洲文化带到北美新大陆之后,个人主义又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汲取了本土的四大思想传统:清教移民宗教思想㊁独立革命政治思想㊁西进运动思想和超验主义哲学思潮,铸就了美国的民族精神㊂历史学家德哥勒指出, 清教是美国个人主义的主要根源”⑤㊂清教移民宗教思想是美国的个人主义传统最早的思想资源㊂美国早期移民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英国的清教徒,他们多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和自由意志,为了摆脱宗教压迫而来到北美新大陆㊂这些清教移民告别了熟悉的文明社会的生活,在北美这片崭新的大地上拓荒建设,重建伊甸园㊂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自助自立㊁努力奋斗的独立精神,是美国个人主义的萌芽,也是美国民族精神的雏形㊂独立革命政治思想,是美国的个人主义传统又一重要的思想资源㊂为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北美新大陆发起了独立革命,涌现了一大批像托马斯㊃潘恩这样的 独立战争的号手”㊂他们继承了欧洲自由主义有关民主平等㊁自由独立的思想,尤其是近代英国思想家洛克的天赋人权的理论,提出同样要在北美实现自由平等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㊂潘恩在1776年初发表了‘常识“一书,强调美国从英国分离而独立是天赋人权,是必然趋势,美国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㊂潘恩的‘常识“是当时仅次于‘圣经“㊁传播范围最广的一本书,极大地推动了自由平等思想与个人主义在北①S w a r t W, 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i nt h e M i d-N i n e t e e n t h C e n t u r y(1826-1860)”,J o u r n a lo f t h e H i s t o r y o f I d e a s,v o l.23, 1962.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年,第页㊂美大陆的传播㊂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㊂‘独立宣言“所宣扬的 人人生而平等”的精神信仰,使每一个普通人逐渐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从而为独立战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并最终取得胜利㊂始于18世纪晚期的美国西进运动进一步促成了个人主义的长足发展㊂美国东部居民带着对新机遇的渴望,加入西部边疆拓荒的行列㊂拓荒者们告别父辈们创立的固有的文明生活,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方式,艰苦创业,自力更生,践行着对自由和个体性理想的追求,使个人主义传统在美国更广阔的土地上扎根,建设了生机勃勃的新生活㊂特纳也写道: 边疆是产生个人主义的场所”, 美国的民主制度基本上是美国人民处理西部的经验的产物”①㊂西进运动勇于开拓㊁自我奋斗㊁一往无前的牛仔精神㊁边疆精神,充分彰显了个人主义的自由独立意志,对整个美国的民主制度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㊂至此,个人主义在美国已基本发展为一种比较系统的社会学说㊂而超验主义则进一步为个人主义赋予了形而上的哲学内涵, 把它提炼为一种民族的文化精神”②㊂19世纪的美国不仅在政治经济上逐渐强大,思想文化也随之觉醒而繁盛,其重要标志就是以爱默生为旗手的超验主义运动的兴起㊂如果说,独立革命使得美国在政治主权方面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获得了独立,那么超验主义运动则使美国在思想文化上获得独立,进而开创了美国的文艺复兴时期㊂爱默生的‘美国学者“被称为美国文学思想史上的‘独立宣言“㊂爱默生的超验主义不仅继承了强调个人生存权利与现实利益的个人主义政治传统,还为个人主义赋予了更丰富的哲学内涵㊂其一,他通过提出 超灵”的概念,凸显个人的价值㊂爱默生把人的灵魂上升到超灵的高度,他说: 在人的心中存在着一个整体的灵”,即 超灵”㊂超灵是最本源的㊁遍及宇宙的灵魂,人可以通过感受超灵,与上帝沟通,寻求人性和神性的统一,不需要他本人之外的任何权威力量的帮助或制约㊂人的灵魂通过共享上帝的灵魂,便具有了神圣的意义㊂这样,人的尊严和价值便得到了极大的肯定㊂其二,爱默生非常推崇个性,宣扬个人意志,倡导个性自由,尊重个性的多样性和创新性,主张人应该自我信赖㊁自我拯救㊁自我选择,不应随波逐流㊁盲从权威㊂爱默生说: 我们要用自己的脚走路,我们要用自己的手来工作,我们要发表自己的观点㊂”③如果说,爱默生之前的思想家主要是从外在社会环境和政治制度方面为个体权利的实现争取合法性,那么爱默生等超验主义者则主要从个体的内在层面,阐释了个体精神独立与思想自由的合理性㊂爱默生使得个人主义由一种政治哲学上升为一种生命哲学,他通过超验主义的哲学建构,通过内在主体性的反思和确立,对个人主义进行了精深而系统的理论表述,使得个人主义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㊂爱默生也因此被林肯称为 美国精神的先知”和 美国的孔子”㊂在爱默生的基础上,梭罗进一步将个人主义 发展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④㊂这种 前所未有”表现在:其一,梭罗对个人主义的推进,不仅体现在理论阐释层面,亦体现在生命实践层面,梭罗这一生都在以实际行动扩展个体权利与自由的边界,向社会的主流价值提出诘难,而在梭罗一系列反主流的行为中,最具传奇意味的,莫过于他的瓦尔登之旅①㊂其二,梭罗对个人权利的捍卫,不仅表现在内在精神层面,亦表现在外在政治层面,梭罗不仅以个人主义的哲学家著称,同时也以英勇矫健的个人主义政治斗士为世界所瞩目㊂其三,梭罗有个人主义的极化倾向㊂个人与社会之间其实是一种平衡而复杂的关系,既相互成就,亦相互消解,而在梭罗的天平中,自我的分量要远大于社会,社会的负价值要远大于正价值㊂二、瓦尔登湖畔的独立生存实验梭罗的瓦尔登之旅,是梭罗探索生命意义与可能性的一场生命实验,也是对其个人主义理想的积极践行㊂梭罗希望通过这场开辟人生新经验的生命实验,向世人宣告个人的独立㊂在这场生命实验中,独立生存的可能性以及优越性是其进行测度的一项重要实验目标㊂梭罗的独立生存实验主要围绕两方面内容进行:一是谋生独立,即个体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不依赖其他人获得生活必需品㊂人际交往独立,即个体是否可以离群索居去大自然过一种孤独的生活?孤独的生活是否美好?谋生层面的独立是梭罗独立生存实验的重要内容㊂梭罗想通过实验回答:一个人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不依赖其他人来获得生活必需品㊂这是梭罗得出的实验结论:大部分的 生活必需品”可以基本不直接依赖于他人而获得, 只靠着我双手劳动,养活我自己”②, 我避免了一切的经营与物物交换,至少在食物这一点上是如此”;梭罗为解决谋生问题所花的精力并不多,一年之内只需工作六个星期,其他时间用于阅读㊁写作㊁沉思㊁散步㊁社交等精神性活动,具有相当的自由度与独立性㊂尽管梭罗以上的实验结论有些言过其实③,但他的确在努力克服对他者与社会的依赖,追求个体的完整性与自足性㊂梭罗为何如此看重人的独立生存能力?爱默生说: 个人要想自我支配,就必须从劳动分工中摆脱出来,去领受劳动的完整过程㊂人最初是统一的,而不幸的是,早已被众人分割得如此细碎㊂”④在工业化生存中,个体被高度异化,远离自身最初的和谐完整天性,成为从社会躯体上 被砍下来的一部分”,而个体若要逃脱为人作嫁㊁任人摆布的命运,做自我的主人成为完整的人,就应该从劳动分工的碎片化中摆脱出来,去承担完整的劳动㊂而梭罗就是想以自耕自食的躬身实践,去挑战人的功能支离破碎的现实,重新聚合人的功能,使在社会分工中日渐异化的人重新成为独立自主的人㊂梭罗曾说: 我是个校长㊁家庭教师㊁测绘员㊁园丁㊁农夫㊁房屋油漆工㊁木匠㊁石匠㊁苦力㊁铅笔制造商㊁玻璃纸制造商㊁作家,有时还是个劣等诗人㊂”⑤其实,梭罗的身份并不限于这些,除此之外,他还是田野生态学者㊁植物学学者㊁自然传教士㊁废奴运动人士㊁持不同政见者等等㊂梭罗一生都在解放自己,体验各种各样的职业和工作,追求成为 完整的人”㊂梭罗之所以主张尽可能地仅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获取生活资料,之所以极力弱①1845年7月4日,美国的独立日,28岁的梭罗独自来到瓦尔登湖畔,开始了为时两年零两个月的独居生活㊂在此期间,梭罗努力营造一种不依赖现代文明的㊁简朴㊁贴近自然的生活模式㊂化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交换关系,其根本用意是为了获得精神意义上的独立与自由,不用依赖任何人,也不被任何人束缚支配㊂人际交往的独立是梭罗独立生存实验的另一项重要内容㊂梭罗居住的小木屋在森林边缘的一个小山腰上,木屋距离任何邻居都有一英里㊂虽然一英里并不是一个较长的物理距离,但梭罗仍然成功地借助了这个不算长的物理距离,拉开了与社会的心灵间距㊂梭罗曾写道: 我生活的地方遥远得跟天文家每晚观察的太空一样,我们惯于幻想,在天体的更远更僻的一角,有着更稀罕㊁更愉快的地方,在仙后星座的椅子形状的后面,远远地离了嚣闹和骚扰㊂”孤傲自适㊁独立自足,是‘瓦尔登湖“反复渲染的一种生存氛围: 我居住的地方,寂寞得跟生活在大草原上一样㊂”长期过着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这自然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但梭罗却很享受,他认为孤独为自己营造了一个 完全属于我自己的小世界”,让他产生了 我仿佛是人类中的第一个人或最后一个人”的伟大崇高感㊂尽管各种社交活动仍然是梭罗湖畔生活较频繁出现的插曲①,但孤独仍是其主色调㊂梭罗用了大量笔墨阐发了孤独的价值㊂在梭罗看来,孤独不仅是大自然,而且是整个星际宇宙的本然状态㊂他写道: 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㊂上帝是孤独的 可是魔鬼就绝不孤独㊂”梭罗认为,一切伟大而美好的事物,都是以孤独的状态存在着㊂漂浮在宇宙中的星球是孤独的,与星际距离相比,再遥远的人际距离都不再遥远;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㊁一鸟一虫都是孤独而自足的㊂只有不美好的事物,才会逃避孤独,害怕孤独㊂正如上帝是孤独的,而魔鬼则广结朋党㊂既然孤独是宇宙的最高秩序,因此亦因成为人类生存的法则㊂梭罗认为,独处能使个体尽可能地摆脱社会对自我的禁锢与妨碍,并在生命的本源处,也就是大自然中领悟宇宙的善意㊂梭罗写道: 我突然感觉到能跟大自然做伴是如此甜蜜如此受惠,就在这滴答滴答的雨声中,我屋子周围的每一个声音和景象都有着无穷尽无边际的友爱,一下子这个支持我的气氛把我想象中的有邻居方便一点的思潮压下去了,从此之后,我就没有再想到过邻居这回事㊂每一支小小松针都富于同情心地胀大起来,成了我的朋友㊂我明显地感到这里存在着我的同类,虽然我是在一般所谓凄惨荒凉的处境中,然则那最接近于我的血统,并最富于人性的却并不是一个人或一个村民,从今后再也不会有什么地方会使我觉得陌生的了㊂”梭罗心中最接近他血统的,是大自然,而非社会㊂梭罗说: 个人,正像国土一样,必须有适度的㊁宽阔而自然的疆界,甚至在疆界之间,要有一个相当的中立地带㊂”这是梭罗的个人主义声明,亦是其独立宣言㊂在梭罗看来,个人,如同国土一样,必须有边界感,保持距离,这个距离不仅是空间的距离,也是一种意志的距离和权利的距离,因为每个个体都像国家一样,具有独立自足的个体意志和主体权利㊂保持距离,保持异质性,是为了个体自我的意志和权利不受他人牵绊和干涉,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忠实于自己的内心,无损于自身的独立与自由㊂三、个体政治权利的捍卫梭罗的个人主义还表现为对个体政治权利的捍卫㊂梭罗的政治生涯,主要是在他从瓦尔登重返尘世后开启的,但在独居期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其实都是其日后风起云涌的政治生活的伏笔,充分表明了他个人主义的政治立场㊂梭罗特意选择在美国独立日这天搬入了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有着强烈的象征意味,显然是在向美国独立革命致敬㊂而梭罗的家乡康科德亦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发源地之一㊂如前所述,独立革命政治思想是美国的个人主义传统的重要思想资源㊂换言之,个人主义亦是在反抗殖民压迫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㊂‘独立宣言“作为独立革命最重要的纲领性表述,体现了美国个人主义政治的两大基本原则:自由与平等㊂自由意味着独立自主,拒绝屈从;而平等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反对权威㊂‘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托马斯㊃杰斐逊 被视为美国个人主义的第一位杰出代表”,他把生命㊁自由和追求幸福看作是人的三种基本自然权利,任何人或政府都不能剥夺或破坏㊂梭罗特意选择在独立日这天搬入小木屋,可见他对‘独立宣言“以及背后所代表的个人主义思想的深度认同㊂梭罗在以一种非常个体性的生存方式向世人宣告:生活的主体应是单数的个人,而非复数的人群,生活的方式应是自由的,而非强迫的㊂1946年8月1日,废奴协会在瓦尔登集会,庆祝西印第岛的奴隶们得到解放①㊂梭罗一直是废奴运动的坚定拥护者㊂梭罗认识到美国政府的虚伪:‘独立宣言“虽然宣扬人人平等,但事实上,黑人却成为白人的奴隶,被剥夺了自由的权利㊂为此,他不惜对抗政府法令,在家中收容逃亡奴隶,帮他们转移到安全区域㊂还有一件事值得特别提到㊂1846年七月,梭罗准备进城去鞋店修鞋,途中被警察逮捕,关到康科德城的监狱里,原因是拒绝纳税达六年之久㊂梭罗之所以拒绝纳税,是因为他反对供养政权继续奴隶制和发动对墨西哥的战争㊂第二天已经有人为他付清了人头税,但梭罗仍然拒绝出狱,以表明他的政治立场,最终被警察赶出监狱㊂这就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 梭罗入狱事件”㊂1848年二月,梭罗由入狱事件而触发,作了一个题为‘论个人与政府的关系“的演讲㊂这篇演讲稿后经修改,成为著名的政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㊂梭罗对政府和法律存在的合理性提出质疑㊂政府和法律的产生,虽符合民主程序,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但不一定符合正义㊂比如蓄奴制,虽是政府制定的,且符合占人口多数的白人的利益,但实际上违背公平正义,是多数白人对少数黑人的否定和压迫㊂梭罗说: 我们首先应该是人,其次才是臣民㊂用不着像培养对公正的尊重一样,去培养对法律的尊重㊂我唯一有理由承担的义务就是随时去做所认为正确的事㊂”②梭罗认为,如果政府的法律措施与个体的道德良心相抵触,与正义不相符,那么个人有权利对这些法律措施进行抵抗㊂换言之,个人在发现某种某项法令不合理或趋向独裁时,可以通过拒绝服从的方式对其表达异墨西哥及容忍奴隶制这两项不义之举㊂梭罗认为,作为一个公民,如果继续服从这样一个并非依照人民的意愿来运转的政府,便等于默认并参与其罪恶,从而呼吁人们拒绝效忠非正义的政府㊂在‘瓦尔登湖“中,梭罗明确表达了他对政治自由的追求,他认为理想的美国应该让国民过上自由的生活, 不需要强迫你支持奴隶制度,不需要你来供养一场战争,也不需要你付一笔间接或直接的因为这一类事情而付的额外费用”㊂梭罗的政治独立最突出地表现在他对于政府的反抗和不服从,提出 公民不服从”理论㊂更为可贵的是,梭罗的 公民不服从”并没有停留于一种个人主义的理论,而是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㊂梭罗的抗税与支持废奴运动都是向国家表达不服从的政治请愿行为㊂梭罗不仅对政府保持独立,对任何社会团体都坚守独立,他总是本能地对任何社会团体都抱有一种怀疑的态度,不向任何社会组织出让自己的权利㊂梭罗曾拒绝加入布鲁克农场社团的邀请,并如此表明了自己个人主义的态度: 宁可在地狱守着光棍的空房也不愿入什么行会,受行规制约㊂”①尽管梭罗积极支持并参加废奴运动,却拒绝加入任何废奴主义者成立的团体组织,因为他警惕废奴团体将会限制个人自由,梭罗还曾撰文歌颂主张废奴㊁却同时主张解散废奴团体的出版商罗杰斯㊂梭罗认为,解决人生的问题应该依靠自我,而非任何组织,故而他从未加入过任何改革者组织或者政治党派,宣称自己永远不属于任何组织㊂米歇尔㊃格朗若这样评价梭罗: 梭罗把正直的㊁有原则的㊁个体的人放在他思想和行为的核心位置,这一个体拒绝妥协,坚持通过纯粹的个人力量而非群体行为去实现理想㊂”②四、极化的个人主义梭罗有个人主义的极化倾向㊂社会㊁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应该是平衡的,而在梭罗的天平中,自我的分量要远大于社会,他总是顽强地保持自我,他在‘瓦尔登湖“中用了非常多的 我”字,以至于印刷厂的铅字 我”不够用,只得分批排字印刷㊂梭罗对任何有可能损害到个人自由的组织机构都保持着高度警觉,认为多数人的意志会干扰个人的独立判断,侵犯自我的精神世界㊂1838年,梭罗曾在康科德会堂对市民做了一次演讲,他写道: 社会为个人而设”,而不是 个人为社会而设”, 大众从来没有达到社会最佳成员的标准㊂恰恰相反,他们沉沦于最低水平㊂”③在梭罗看来,个人发展才是社会存在的目的,社会对个人的压抑和整合,会使社会低于个人的水平㊂诚然,梭罗的个人主义在价值观上并不完善,对个人与群体关系的理解过于极端和片面㊂即使在西方社会,包括在最崇尚个人主义的美国社会,对个人主义的尖锐批判也一直存在㊂如理查德㊃布隆克指出:个人主义破坏了传统的社会组织形式和道德秩序㊂④弗朗西斯㊃福山写道: 美国社①H.D.T h o r e a u,W a l t e r H a r d i n g(e d.),T h e W r i t i n g so f H e n r y D a v i d T h o r e a u(V o l.1),P r i n c e t o n:P r i n c e t o n U n i v e r s i-会如美国人一起相信的那样逐渐个人主义化:以权利为基础的自由主义以其本身固有的一种扩张力来反对所有现存群体的权威,这一倾向已经导致了它的必然结果㊂美国社会信任和社群生活的衰败也从社会的大量变化中得到证实㊂”①‘新自由 美国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一书的作者多诺休系统分析了以个人主义为价值核心的新自由主义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指出:当代美国文化的标志就是没有限制的自由㊂个人只要不明确地㊁强烈地侵害另一个人的权利,他就有权利做他喜欢做的任何事㊂个人的任何责任都被看作是不公平的,任何约束个人选择的事情都是应当受到责难的㊂这些就是新自由的核心和灵魂,它也是社会和个人心理无序的核心和灵魂②㊂其实,个体与群体之间是一种复杂的共生共杀的关系:一方面,群体会阻止㊁压抑个体的某些潜能;但另一方面,个体也可以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开辟新的可能性㊂而个人主义理论对群体对个体的整合性充满担忧,从而加剧了个体与他者之间的紧张对立关系,这其实是对个人与群体关系的误读㊂因此,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一直扮演着双刃剑的角色,一方面,能有效激发个人潜能,是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另一方面又抑制了个人潜能超越自我的生长空间,使社会发展的动力难以凝聚㊂个人主义的思想局限也正是梭罗的思想局限㊂梭罗总是贬低社会对个体的正向意义,仅从否定的角度呈现社会的价值,批判社会对个人的压迫,这是对社会功能的极端片面理解㊂个体与个体之间差异很大,如何平衡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让这些差异和谐共处?正如社会存在恶的一面,个体也存在恶的一面,如何制约个体的恶和弱点?梭罗似乎亦未做更多深入的思考与论述㊂深深启发了梭罗的洛克早就深刻地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自然法理性的支配下虽然很友善,但其私有财产㊁生命安全和社会秩序仅凭借理性的自然法给予保障,是脆弱的㊂而政治社会的建立,虽然使人们放弃了自然状态中不受任何他人约束的天然的自由,让个体让渡了部分自由,但却获得了法律保护下的自由③㊂遗憾的是,梭罗对洛克主张个体向社会让渡自由的主张进行了选择性忽略㊂而且,从梭罗关于独立生存的生命实验来看,很难说梭罗得到了他预期的实验结果㊂梭罗从个人主义的立场出发,在‘瓦尔登湖“中得出结论,指出个体可以不依赖其他人获得生活必需品,个体可以离群索居去大自然过一种孤独而美好的生活㊂但事实上,他的结论经不起推敲㊂就谋生独立而言,梭罗的不少结论都有言过其实之处㊂比如他说只要有一把刀㊁一柄斧头㊁一把铲子㊁一辆手推车就足够生活了,但事实上,无论是在建房耕作,还是日常起居,他所使用的工具都不只这些㊂对工具的使用,其实也就意味着对他人与社会的依赖㊂再比如,梭罗反复强调的 只靠着我双手劳动,养活我自己”,但从账单中不难发现,梭罗的经济来源包含了三部分:农场收入㊁日工收入以及带来的钱,这三个部分中,无论是哪一部分的收入都与他人发生了交换关系㊂还比如,他说: 我避免了一切的经营与物物交换,至少在食物这一点上是如此”,但事实上,他的食物中有一部分是通过购买获得的,比如油㊁肉㊁盐㊁糖等;而且,梭罗主要的食物来源 农场也是有开支的,包括在工具㊁种子和工资等方面的支出,这说明,即使是梭罗自己耕作的食物也离不开社会交换㊂以上的 言过其实”同时也表明,梭罗所主张的谋生独立,在社会分工日益细密的现代社会中,。
美国文化简析——兼议中美文化差异、冲突、与兼容之一林祥任前言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世界里,人们既欢迊一个繁荣时代的到来,但又不时遇到这个世界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而烦脑,其中最主要的是东西方的矛盾。
这矛盾虽不像二战后两个阵营的意识形态斗争那样你死我活,但若影若现仍有两个阵营斗争的影子,虽不是那种绝对的对抗,而却是又爱又恨。
如美国口头上说“欢迎中国的和平屹起”,但又拉拢东亚一些国家包围中国,到处遏制中国的发展。
中国也一样,如我们的国家主导媒体不时都在骂西方的资本主义、骂美帝国主义,但共产党80%以上的高级干部却带头将自己的的子女、家属送进美国等“帝国主义”的怀胞,不少高级干部把财产转到西方。
然而,这种充满逻辑矛盾的中、西方矛盾有时却是非常激烈的,表现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思想上和其他各个方面都层出无穷。
这一切矛盾从何而来的呢?究竟是谁的错呢?归根到底都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所至。
由于各自文化的不同,角度不同,各自站在自己文化的角度看问题,自然就得出不同的结果,就像一个不规则的多面玻璃球体,站在不同的方向看,你看到的可能是红色,我看到的可能是兰色,第三、第四人看到的可能是红、橙、黄、绿、兰、青、紫。
正因此,往往许多问题,由于各自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看法不同而引起误解而产生矛盾、产生误会和对立,甚至发动战争。
这一切都是由于文化的差异而产生的。
文化的差异没有绝对的对错问题,错误在于不能了解对方的文化。
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人们交往频繁,来往不断,每个人都无法隔绝于世界之外,特别是在一个没有国界的信息虚疑世界里,只要上网,你就能和世界交流信息和看法,你就能和世界不曾相识的人作生意,因此,不论是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国家,随时随地都会与不同文化的人们交往。
如果不了解不同文化,产生误解,小即造成笑话,大点带来损失,严重的葬失生命,甚至带来战争。
例如前几年我国回应美国批评我国不民主、不尊重人权状况的《兰皮书》中,指出美国的民主、人权状况并不好,这都是事实,但由于对美国的文化了解不透,举例不当,说:美国现在仍然有几千万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穷人。
美国人的9大优点美国是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它接纳了来自全世界各个角落的移民,每一个移民族裔在美国都有权保留自己的习俗和传统(“一夫多妻”除外)。
美国又是一个民族大熔炉,新移民的后代子孙接受了美国的教育,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中生活长大,继承了美国的传统,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民族:“美国人”。
美国就是一个“地球村”,美国人就是这个地球村的村民。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如果把他家的亲属集中在一起,就好像是一个“小联合国”。
在我眼里,美国人是全世界最开放、最宽容、最有活力和进取心,同时又最富“侵略性”的民族。
没错,近10年内,它不仅入侵了阿富汗,也入侵了伊拉克。
我作为美国的第一代移民,在这里生活了35年,看到美国人有很多优点,值得我们虚心学习。
这里所说的“我们”,可以泛指“东方人”或“亚裔”,未必就只是“中国人”或“华人”。
今将我所想到的美国人的优点列举9条于后:1、勇于承认错误:我们的习惯是遇事“死不认错”,在出错时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断然否认”,接着就是想尽各种办法狡辩,开脱,害怕承认错误之后所带来的责任问题,往往因此搞得很被动。
我和美国人在长期交往中,发现他们在承认错误这一点上,远比我们勇敢,关键在于肯承担责任。
“二次大战”之后,德国和日本在认错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差别很大,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尖锐差异。
美国入侵伊拉克后,很快承认情报资料有错: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不仅没有核武器,就连化学武器也没有。
去年圣诞节的恐怖分子炸机未遂案发生后,奥巴马政府很快承认政府部门失职,情报部门已经掌握情况,却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作为一国政府,在造成错误后尽快承认错误的最大好处,是及时化解一大部分不满和对立情绪。
对于任何人或政府来说,只有承认错误才有可能纠正错误。
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2、勇于承认失败:西方人从小在竞争环境中长大,视输赢为家常便饭。
承认失败,不屈不挠,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运动员精神”。
但是我们很多人对于认输很不习惯,输不起,认为认输就是丢脸,就是没有面子,就是“耻辱”,即便是在小学里选举一个班长,也要“内定”,或者是搞“等额选举”。
占领华尔街:99%与1%的较量七成美国人靠福利生活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1年第11期占领华尔街:99%与1%的较量文/环球慈善王玉越2011年9月17日,上千名示威者聚集在美国纽约曼哈顿,试图占领华尔街,有人甚至带了帐篷,扬言要长期坚持下去。
他们通过互联网组织起来,示威组织者称,他们的意图是要反对美国政治的权钱交易、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
正如一名活动参加者所说的:“我们是占总人口99%的普通大众,再也不能忍受那1%的人贪婪和腐败了!”曾经有一种理论叫“摇摆上升”,认为美国的两党政制已经日趋完善,人民完全可以在共和党的自由放任与民主党的社会福利中左右逢源,执两用中。
美国的经济也会随之周期性地变革与繁荣。
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似乎也日渐消弭。
美国民主党人甚至在自己的竞选广告中声称:“你想过共和党人那样的生活吗?那么你就得像民主党人那样投票!”如果将“占领华尔街”看成是某些美国年轻人的“冲冠一怒”,你就错了。
在该运动的某民间网站上写了这么一段话:10月底前我们将占领美国上千座城市并将集会扩大至六大洲。
我们在迅速成长,从一个街区到一个城市。
全世界将发生让你难以想象的变革。
对美国来说,这只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卷土重来”。
为什么要占领华尔街?一名参加者给出的答案是:“在美国,1%的富人拥有着99%的财富。
我们99%的人为国家纳税,却没有人真正代表我们。
华盛顿的政客都在为这1%的人服务。
”或许他们还可以回答得更简捷:“为什么要占领华尔街?——因为华尔街在那!”早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华尔街便已成为美国财富与繁荣的象征。
在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背后,隐藏着华尔街对财富的追逐与控制。
当时的共和党胡佛政府也相信,自由促进繁荣。
当时间来到1929年以后,华尔街的贪婪终于招致了一场空前灾难——大萧条。
当时的华尔街允许投机使用保证金,这就相当于不断放大投机杆杠。
比如,当时最热门的是投资信托或投资公司股票,当其普通股上涨时,使用杠杆的投资信托将以几何级数增长。
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民地理分布特点美国总统选举是每四年举行一次的盛大选举活动,决定了美国的最高领导人。
选民地理分布特点是影响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选民地理分布的背景、影响因素以及分布特点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选民地理分布的背景美国是一个地理面积广阔的多元化国家,其选民地理分布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首先,美国由50个州组成,每个州都有不同的地理、经济和文化特征。
其次,美国有许多大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如纽约、洛杉矶等,也有广袤的农村地区和边远山区。
这些地理分布的差异直接影响了选民的特点和党派倾向。
二、选民地理分布的影响因素选民地理分布的形成和影响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选民倾向具有重要影响。
比如,南部的气候适宜农业发展,有利于保守主义价值观的形成和传承。
其次,历史文化传统也对选民地理分布产生深远影响。
例如,东北部地区的移民历史和工业化发展,形成了与南部和西部不同的价值观和政治倾向。
再次,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也对选民地理分布产生影响。
城市人口通常较为多样化和开放,更容易接受多元化的政治观念,而农村地区的选民则更注重传统价值观和稳定性。
三、选民地理分布的特点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历史背景,美国选民地理分布呈现出多样性和趋同性共存的特点。
例如,东海岸地区的选民多数集中在大城市和工业化地区,如纽约市,选民倾向于支持民主党。
而西海岸地区的选民则多分布在加州、华盛顿州等地,相对而言更加自由主义。
中部地区的选民则以农业州居多,更倾向于保守主义。
此外,南部地区的选民在种族因素上有一定特点,非裔美国人选民较为集中,倾向于支持民主党。
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选民则相对独立,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其对两大党派的支持程度相对平衡。
总结起来,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选民地理分布特点是多样而复杂的。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都对选民的政治取向产生了影响。
不同地区的选民倾向表现出多元性和趋同性,各州的选举结果以及选民对两大党派的态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人的基本价值观美国人眼里只有自己说起世界上其他国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美国。
美国梦、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美国模式……是我们很多人熟悉的字眼。
而美国在国际政治中假输出民主之名,行强权政治之实,自恃一强独大的霸主地位,穷兵黩武、横行霸道,又让我们看到它的多面性。
为什么自由民主的美国,同时又是霸权主义的美国,在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层面,具有十字军东征式的圣战特征?认识美国,首先要了解美国的独特性(the uniqueness of the United States)以及由此而生的文化政治。
核心提示:美国是一个极其意识形态化的国家,这种意识形态化的结果是正负两方面的。
它一方面强化了美国人的国家认同,赋予他们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同时也使得很多美国人忘乎所以,狂妄地认为,美国是世界的风范,甚至世界本身。
说起世界上其他国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美国。
美国梦、美国精神、美国价值观、美国模式……是我们很多人熟悉的字眼。
而美国在国际政治中假输出民主之名,行强权政治之实,自恃一强独大的霸主地位,穷兵黩武、横行霸道,又让我们看到它的多面性。
为什么自由民主的美国,同时又是霸权主义的美国,在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层面,具有十字军东征式的圣战特征?认识美国,首先要了解美国的独特性(the uniqueness of the United States)以及由此而生的文化政治。
美国人的基本价值观美国不同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它是一个具有种族多样性(ethnic diversity)的移民国家。
除了本土的印第安人,所有美国人都来自世界其他国家--欧洲国家、非洲国家、亚洲国家、拉美国家。
这么多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信仰什么?有什么样的主流价值观、什么样的行为方式?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答案就在美国的独特性。
美国的种族多样性是从十七世纪开始逐渐形成的。
从十七世纪到1776年宣布独立,美国的移民主要来自欧洲北方,其中绝大多数是来自英格兰的殖民者。
为什么美国分成4个时区,并不统一?中国人初来美国,通常会对时区很不习惯。
美国本土分四个时区,东部还好,往西走,有一些州处于两个时区。
如果公司在各地有办公室的话,连定开会时间都得确定是谁的时间,否则不是有人早就是有人晚。
这四个时区只是美国本土的,如果加上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美国有六个时区。
如果再加上美国管理的波多黎各、关岛和美属萨摩亚,美国一共有九个时区。
这么划分时区有他的好处,不会出现中国那种全国一个时间,北京都天亮了西部鸡还没叫的情况,各地大致还能保证天亮上班天黑下班的节奏,从生物钟、节省能源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更为科学,其实真不是从一开始就这么设计的,美国的时区划分是为了甩掉一个历史包袱,也是因为交通的改变而迫不得已。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特佩服美国人,一个国家有四种时间,他们居然不觉得乱?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他们祖传的本领。
今天美国人只搞清楚四种时间已经很谢天谢地了,想当年火车开通的时候,全美的时间有三百多种。
当年美国人用的时间叫做上帝的时间,其实是真正的太阳时间。
具体办法是将本地太阳居中的时刻定为正午。
这种计时办法科学是非常科学,但每个城镇的正午时刻都不一样,因为从东到西,每分钟太阳会走12英里半。
这样一来,芝加哥正午的时候,匹斯堡已经12点31分了,克里夫兰是12点24分,辛辛那提是12点13分,印第斯安那波利斯是12点07分,圣路易斯是11点50分。
即便同在东岸,时间也不一样,纽约比费城早五分钟,费城又比巴尔的摩早五分钟。
时间到处都不一样,让人怎么办?每个城镇都建个高高的钟楼,钟针分针都造得大大的,让人在一里外也能看见,到了本地12点,钟楼敲钟报时,全城镇有表的主儿一齐对表,很多人怕错过了钟声,快到中午了就到钟楼下等着,芝加哥这种大城在钟楼下等着对表的天天有好几千人。
这么多不同的时间,美国人原来没觉得有什么不方便。
因为那时候人们的交通工具或者是骑马坐马车,或者是徒步走。
反正从这个城镇到那个城镇多则十天半月的,少则也要要几天。
美国人为什么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美国”
作者:李文
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33期
【摘要】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影响,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届政府实施有利于垄断财团和富人阶层,不利于中产阶级与普通劳动者的经济、社会政策,造成美国收入分配严重不平等、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持续分裂与动荡。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美国贫富差距两极分化【中图分类号】D73/77 【文献标识码】A
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社会不平等,一直是美国社会的痼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贫富两极分化呈现持续加剧态势,美国最富有的1%家庭的收入占全国总收入的比重从1978年的9%上升到近年来的20%;美国前10%家庭拥有的财富占全国所有家庭财富的比重超过75%,后50%家庭拥有的财富占比仅为1%。
2017年,非洲裔美国人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仅为白人的10.29%,拉美裔为12.11%。
根据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公布的《高管薪酬观察》报告,美国首席执行官的平均工资和普通员工的平均工资之比,1965年为24倍、1979年为35倍、1989年为71倍、1999年为299倍。
另据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2015年美国大型企业首席执行官一年的平均薪酬高达1550万美元,为普通员工平均年收入的276倍。
巨大的贫富差距使美国人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美国”:一个是已经实现了美国梦的人的美国,另一个是仍需艰辛工作勉强维持生计的人的美国。
随着中产阶级和白人蓝领阶层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的下降,他们在政治上开始变得愤怒和激进。
斯蒂格利茨指出:“塔尖1%人群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最大后果就是侵蚀了人们对美国公民身份的认同感,让普通人不再相信公平竞争、机会平等和社区意识。
”
美国贫富差距持续扩大,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里根﹑老布什﹑小布什等历任总统实施了受新自由主义影响的经济社会政策。
新自由主义推崇彻底私有化、绝对自由化、完全市场化,认为一切跟“国家”“政府”“公有”相关的部门都缺乏效率、干涉自由、导致腐败,只有市场、私人企业才具有最高的合理性。
这种“任资本的力量在苍茫大地主宰沉浮”的理念落实到实践层面,不可避免地使富者愈富、穷者愈穷,进而导致富人阶层与中下阶层矛盾的加深,民粹主义抬头,增加社会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盛行“财富下渗”经济学,其基本主张是通过对资本家减税,把社会财富主要分配给资产者,经过渗漏原理逐渐使穷人的境况得到改善。
在这一新自由主义理论主导下,里根政府大幅度降低高收入者和大企业的所得税率,个人收入中利息和股息等非劳动收入的最高税率从1982年的70%减到50%,资本利得税自1981年6月起从80%减到了20%。
在1986年的改革中,利息和股息等非劳动收入的最高税率再次从50%下调至28%。
与此同时,美国低收入阶层的税率却从11%上涨到15%。
里根之后,对富人实行减税,减少对
穷人的救助,几乎成为美国政府渡过经济危机的通行做法。
老布什在任期间(1989-1993年),美国国内延续了导致经济分配不公、贫富分化的经济政策。
1993年民主党人克林顿上台后,大胆提出增税计划及公平负担的原则,把增税压力主要放在富人身上,但对新自由主义执政模式的影响甚微。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继续实行有利于大企业、大资本的巨额减税政策,突出表现在逐步取消了仅由富人承担的房地产遗产税。
在这种情形下,近40年來,美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几乎一直延续了不断扩大的趋势。
除税收政策外,自里根开始,历届美国总统几乎都采取了有利于资本家,不利于工人的工资政策。
里根在任期间调低了全美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小布什上任后又进一步下调。
2009年,奥巴马政府将最低工资标准从每小时6.55美元提高至7.25美元,此后又一直停滞不前。
奥巴马在任期间曾几次呼吁国会提高联邦最低工资标准,无一不遭到代表工商业者利益的共和党人的反对。
新自由主义还推动美国政府实施严重伤害劳动阶层切身利益的产业政策。
全面市场化引导大量资金投入到能够迅速获利的虚拟经济中,跨国公司把生产转移到海外,资本所有者、金融高管与科技精英在这一过程中如鱼得水,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却因此迅速衰落,导致“铁锈地带”的出现,大量工厂倒闭,到处是闲置厂房和被遗弃的锈迹斑斑的设备,工人大量失业。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家阶层,不断通过让政府放松对金融领域的管制来谋求自身利益。
在美国最大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的前副总裁罗伯特·鲁宾担任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和经济顾问期间,美国政府通过了旨在消除所谓壁垒、监管、管制的《金融改革与现代化法案》,进一步放宽了政府对商业银行从事金融投资的限制,花样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应运而生,虚拟经济、泡沫经济迅速膨胀,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差距被再次迅速拉大。
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看来,高税收政策的“福利国家”导致了经济上的低效率,弱化了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动机,增加了国民对国家的依赖。
受这一观点影响,美国政府对福利国家政策持排斥态度,尽量减少在医疗保险、高等教育、退休养老金等方面的国家扶持,使部分贫困人口失去基本生活保障。
为缓解新自由主义造成的收入两极分化的社会危机,美国政府也曾考虑国家干预手段的必要性,包括尝试改革医疗保险制度,但都难以付诸实施。
201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由美国时任总统奥巴马提出的《患者保护与平价医疗法案》的医疗改革法案。
新法案可将3200万没有保险的美国民众纳入医保体系,从而使美国医保覆盖率从85%提升至95%。
但实施这一法案的巨额资金需要通过减少联邦医疗项目开支和对富人增税等方式予以筹集,等于让富人为穷人买单,被认为是“劫富济贫”,引起利益集团与富人阶层的强烈不满。
因此,特朗普上台不久就便用行政权力叫停“奥巴马医改计划”。
2017年5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7票对213票通过取消“奥巴马医保”,使大约15%的底层民众再次失去基本医疗保障。
受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影响,美国现有教育体制明显不利于底层人群的子女通过接受良好教育的途径改变自身命运。
可以说,在美国,贫富差距既是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又是其结果。
穷
人的孩子很难与富人的孩子一样有同等机会获得良好教育以及寻找到合适的事业来施展他们的才华,这就减少了他们在未来赚取更高收入及累积财富的机会。
美国的教育资金有三大来源: 10%来源于联邦政府,45%来源于州政府,45%来源于地方社区。
这使美国的基础教育严重依赖地方性税收,富人多的地方交税多,教育投入多,整体教育资源好;而穷人多的地方则因为税收较少而缺乏教育投入,教育资源贫瘠。
教育投入的不平等又加剧了贫富分化。
对美国家庭来说,教育不公平在居住地方面表现得极其深刻。
社会学家安·欧文斯的研究显示,近年来,美国社区“收入隔离”势头蔓延,穷人、富人混居的社区越来越少。
富人居住区有着风景如画的庭院、漂亮的学校、精美的图书馆、现代化的购物中心、绿林掩映的社区公园和运动场所,以及精心养护的交通道路。
低收入家庭大多居住在环境糟糕、基础设施差、治安不好的“穷人区”,学生大多上公立学校。
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统计表明,2007年全美公立学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为900万,2014年超过1100万。
美国的顶尖高校大多为私立学校,学费较高,而且更看重校友、社会资源等非个人能力因素,这就把大多数贫穷家庭的孩子阻隔在外。
教育专家哈罗德·利维撰文指出,在美国常春藤大学,来自全美收入最低四分之一家庭的学生仅占全体学生的3%,而来自收入最高四分之一家庭的学生比例高达72%。
教育公平是社会流动性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推动教育公平,是一个社会能够从根本上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措施。
美国现行教育制度加剧贫富人群的分化与隔离,不仅使美国阶层固化现象日趋严重,也使美国的贫富差距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改善的希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李文:《新自由主义破产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经济日报》,2017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