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中心静脉压监测的临床应用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3.43 MB
- 文档页数:21
中心静脉压在临床有何应用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简称CVP)是指在右心房至vena cava superior 或 vena cava inferior、在心内或肺动脉嵴的压力,通常以 mmHg 为单位表示。
CVP是循环系统中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它反映了心脏充盈情况和组织灌注情况,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监测。
在临床上,中心静脉压的测量对于评估循环状态、液体管理、心脏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将具体介绍中心静脉压在临床中的应用。
1. 评估血容量和心脏充盈状态CVP是评估有效血容量和心脏充盈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监测CVP值,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血容量是否足够,从而指导液体管理和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策略。
CVP过高可能表示心脏充盈过度,液体超负荷等问题;而CVP过低可能反映低血容量、心脏排血功能不全等情况。
因此,通过监测CVP值,可以及时调整液体管理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 指导循环支持和危重监护在危重病人的监护中,CVP的监测是极为关键的。
通过连续监测CVP值,医生可以了解危重患者的心脏功能、循环状态和组织灌注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循环障碍、心肌缺血等问题。
同时,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CVP值的动态监测还可以指导药物使用、氧合支持和危重病理生理学的调整,从而提高救治疗效。
3. 指导输液和药物治疗在临床工作中,CVP监测也被广泛应用于输液和药物治疗中。
通过监测CVP值,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输液速度、剂量和类型,避免液体超负荷或低血容量状态。
同时,CVP的监测还可以指导危急患者的升压治疗和心力衰竭的管理,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4. 评估心脏功能和预后判断CVP监测不仅可以反映心脏的充盈状态,还可以间接反映右心室功能、心脏前后负荷等参数。
通过持续监测CVP值的变化,可以诊断心肌功能减退、心脏衰竭等心脏疾病,并根据相应的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CVP值还可以作为评估患者危急情况和预后的指标之一,有助于指导医疗工作的开展和病情的判断。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与临床意义中心静脉压是指血液流经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段时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为5~12cmH2O.1.目的主要反映右心室前负荷,CVP值的高低与血管内容量、静脉壁张力和右心室功能有关,是评价危重患者血流动力学的重要指征之一。
①评价右心功能;②评价全身循环血量的多少;③观察心功能不全或休克过程,决定治疗方案;④输液或静脉全营养;⑤插入漂浮导管及心脏起搏器。
2.操作方法①测压用物:以cmH2O为单位的CVP尺、CVP尺固定架、三通管、测压管、生理盐水、输液器;②测CVP简易装置;③生理盐水插入输液器,排气备用;④确定0点位置,0点位置在患者仰卧时第4肋间腋中线(相当于右心房水平);⑤固定好CVP木尺,木尺应成直角,尺间与患者第4肋间腋中线平齐(即右心房水平);⑥用三通管连接CVP导管、输液器和测压器;⑦测压时,先将三通管转向生理盐水和测压管(阻断CVP导管),待测压管内液体流至高于预计的CVP之上时,阻断生理盐水并放松CVP导管,使测压管内液体下降,到降至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时,测压管液面在CVP 尺上的刻度数即CVP值(中心静脉压或右心房压);⑧停止测压时,在测压软管末端盖上盖子(三通管上的小盖)。
3.CVP和血压关系的临床意义维持适当的循环状态,主要在于心脏泵功能、血容量及血管张力三方面有效的相互协调作用。
观察CVP的动态变态,结合患者血压、心率、颈内静脉怒张、尿量、肝脏肿大、是否脱水等情况综合分析。
对于了解血容量、右心功能以及判断、观察、治疗心包填塞和休克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心肺功能健全的儿童及青少年,CVP的改变和左心房舒张末期压力的改变平行(CVP的波动幅度较小)。
对于无心脏病史及体征的儿童及青少年,连续动态监测CVP有助于判断血容量充足与否及指导补液。
对于有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病变、心包积液、心肌病患者,CVP可能显著高于左心房舒张末期压力,此时所测得的CVP值并不代表患者真正的前负荷。
中心静脉压急诊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20)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在上、下腔静脉进入心房处的压力,可以通过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直接测量。
CVP最初被作为评估心脏前负荷的指标,主要用于指导液体治疗的补液速度和补液量。
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广泛和研究的深入,CVP反映心脏前负荷的作用以及指导补液的意义受到了质疑。
CVP的正常值范围在20世纪60年代末达成共识,为5-10cmH2O。
CVP 15 cmH20提示心功能不全、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肺循环阻力增高;若CVP超过20 cm H20时,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
然而,CVP仅仅是有心容量(前负荷)的指标,不能反映左心容量;影响因素众多,如胸内压、腹腔高压、心脏与大血管顺应性、瓣膜反流;不能反映容量反应性等。
因此,近年来部分有关急重症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的学术文件中CVP往往不被推荐常规应用(如脓毒性休克指南等)。
尽管如此,CVP目前仍是急重症患者液体复苏中最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指标之一。
这可能与CVP监测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特点有关,也正是如此,CVP监测是医疗条件欠发达地区为数不多可供选择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知CVP在急危重症患者容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CVP由四部分组成,即有心室充盈压、静脉内血容量产生的压力(即静脉内壁压)、静脉收缩压和张力(即静脉外壁压)、静脉(端)毛细血管压。
CVP受心功能、循环血容量及血管张力三个因素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认识CVP监测的临床意义。
二、CVP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CVP监测在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指导液体复苏:CVP监测可作为指导液体复苏的一个参考指标,但不能作为唯一指标。
在液体复苏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气分析等多个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液体复苏方案。
2.判断容量反应性:CVP监测可用于判断容量反应性,但是其准确性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