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更大的数)教材内容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28.60 KB
- 文档页数:15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认识更大的数》为主题,为大家呈现一份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三课时,即数的认识和比较。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数位顺序表,掌握千位、万位等更大的数位;理解数位之间的进位关系;能够正确比较两个较大的数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较大的数位的认识和比较方法,培养他们的数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较大的数位的认识和比较方法,难点是理解数位之间的进位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数位顺序表、较大的数卡片、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以一个实际的生活情境为例,比如超市购物,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较大的数,从而引发他们对较大数的兴趣。
2. 数位顺序表的学习:通过数位顺序表,让学生了解千位、万位等更大的数位,并掌握数位之间的进位关系。
3. 较大数的认识: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较大的数,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理解较大的数位的意义。
4. 比较大小的练习:通过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练习比较两个较大的数的大小,巩固他们对于较大数的认识。
5. 随堂练习: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验他们对于较大数的认识和比较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数位顺序表、较大的数位及其进位关系,以及比较大小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例题:比较和 1235 的大小。
答案: < 1235,因为它们的千位、百位、十位和个位都相同,但1235 的个位大于的个位。
例题:比较 6789 和 7689 的大小。
答案:6789 < 7689,因为它们的千位和百位都相同,但 7689 的十位大于 6789 的十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对于较大数的认识和比较方法是否真正掌握,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一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万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读写大数,并理解大数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大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运用大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更大的数:10万以内数的读写、意义及运用。
2. 数位顺序表:巩固数位顺序,提高学生对数位的认识。
3. 数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比较大小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
4. 数的改写:掌握数的改写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万以内数的读写、意义及运用。
2. 教学难点: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改写。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的读写、意义及运用。
3. 利用数位顺序表,巩固学生对数位的认识。
4. 运用数的大小比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通过数的改写,提高学生的数学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大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学习10万以内数的读写、意义及运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数的读写、意义及运用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 数位顺序表:教师带领学生复习数位顺序,提高学生对数位的认识。
5. 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6. 数的改写:教师教授数的改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数的改写技巧。
7.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10万以内的数,并理解其意义。
2. 学生能够运用大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3. 学生能够准确地比较大小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4. 学生能够掌握数的改写方法,提高数学技能。
认识更大的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认识更大的数。
2.让学生能领会“增一”规律,了解数学中的递增与递减关系。
3.加强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认识更大的数,理解“增一”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领会数学中的递增与递减关系。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认识更大的数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学会如何辨认有多少格,如何用最少的笔画书写出四位数。
方法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数线板、圆珠笔、数码卡等教学工具,辅助学生进行认识更大的数的学习。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研究数码的组成规律,理解“1000增一”、“100增一”、“10增一”、“1增一”等“增一”规律。
2. 递增与递减内容学习递增与递减的概念,通过对数字的增加和减少进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递增和递减过程中的规律,掌握数的递增和递减方法。
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的数的大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递增和递减的规律,从而学会如何数的递增或递减。
四、教学步骤1.认识更大的数–通过数线板或圆珠笔演示数码的组成规律,让学生感知飞快数码之间的递进关系。
–利用数码卡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熟悉四位数的书写。
–让学生自己练习书写四位数,检查并订正。
2.递增与递减–利用绘图和数码卡操作,引导学生理解递增和递减的概念。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介绍的是认识更大的数和递增与递减的概念。
通过不断的实践、讲解和练习,让学生对更大的数以及递增和递减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培养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案:认识更大的数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更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1. 更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更大的数的计算和运用。
教学难点:1. 更大的数的概念的理解。
2. 更大的数的计算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出示一些大的数,如10000、100000、1000000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意思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更大的数,如100000000、1000000000等,让学生了解更大的数的概念。
2. 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更大的数的表示方法,如亿、兆等。
3.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数位顺序表,掌握更大的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
三、例题讲解(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例题,如填空题、选择题等,让学生运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教师示范解题过程,强调计算的准确性和逻辑性。
四、课堂练习(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更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如如何计算更大的数的乘法和除法等,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更大的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通过例题讲解和课堂练习,培养了学生运用更大的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中,有些学生对更大的数的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亿以上数的认识和读、写法)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结合我国的人口数,经历认识亿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的过程。
2、认识亿、十亿、百亿、千亿等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读、写亿以上的数。
3、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亿以上的数据信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建议:◆认识数位顺序表1、教师介绍我国人口普查的情况,说明:到2010年我国人口已经超过13亿。
出示教材中的人形图,让学生了解建国以后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年份,数一数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人口数一共有多少位。
然后提出聪聪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简单讨论一下。
教师说明:要读超过亿的大数,首先要了解我国的计数习惯。
2、让学生观察数位表,提出:这个数位顺序表和以前学过的数位表有什么不同?使学生发现,数位表中增加了“亿级”“数位”“计数单位”等。
然后介绍我国“每四位一级”的计数习惯、计数单位、数位等概念。
◆认识十进制计数法1、教师分别提出:10个一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0个一百是多少?10个一千是多少?让学生回答。
接着总结、概括十进制计数法。
同时说明,十进制计数法也叫做“逢十进一”。
2、按教材上的要求分别数一数,并得出:10个一百万是1千万;10个一千万是1亿;10个一亿是十亿……◆读大数1、教师写出我国两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并介绍:读大数时,可以先把数按四位一级用虚线区分出来。
然后,让学生试着读出两个大数。
2、师生讨论、总结亿以上数的读法。
3、提出蓝灵鼠的要求,学生计算后,说一说自己对人口数据变化的感想。
◆练一练第2、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时,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4题,让学生课上或课外完成,一方面进行读数练习,同时为下节课作练习素材。
截至2013年,世界上10个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13.6亿;印度:12.1亿;美国:3.1亿;印尼:2.4亿;巴西:1.9亿;巴基斯坦:1.8亿;尼日利亚:1.6亿;孟加拉国:1.5亿;俄罗斯:1. 42亿;日本:1.3亿。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认识更大的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四年级上册数学课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章节是“更大的数”。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千位和万位,了解数位顺序,掌握数位之间的进制,以及学习如何读写更大的数。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千位和万位的认识,了解数位顺序,熟练掌握数位之间的进制,能够正确读写更大的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数位之间的进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读写更大的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位之间的进制,我准备了数位卡片和进位动画。
学生们需要准备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串数字:,然后问他们这个数字是多少。
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我选了一个学生回答,他正确地读出了这个数字是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2. 例题讲解:我拿出一张数位卡片,上面写着数字,我向学生们解释了千位和万位的位置,然后讲解了数位之间的进制。
我通过进位动画展示了从个位到千位的进位过程,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进制。
3. 随堂练习:我给学生们发放了练习本,让他们尝试读写更大的数。
我走到学生们中间,解答他们的问题,指导他们正确地读写更大的数。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认识更大的数”这个,然后在下面列出了数位顺序表,包括了千位、万位等。
我在表格下面写下了“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让学生们能够直观地看到更大的数的读写方法。
5. 作业设计:我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写出一个八位数,并读出它的读法。
答案是:一亿二千三百四十五万六千七百八十九。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更大的数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们尝试用更大的数进行数的比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刚刚完成的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特别关注的,因为它们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至关重要。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新的计数单位“百万、千万、亿”。
2、知道亿以内数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及我国的计数习惯(四位一级)。
4、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初步感知十万等数的大小,并能在感知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师:请同学们默读下面一段话。
(出示主题图)如果把全国每年生产的一次性筷子头尾相连,相当于绕地球赤道330圈,制造这些筷子需要砍伐25000000棵大树,使森林面积减少2000000平方米。
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在校中小学生约2.2亿,按每人每学期课本平均重1500克计算,如果课本能循环使用5年,可节约5280000吨文化纸。
生产这些纸要耗费3000000亩木材、528000000吨纯净水、6335000万吨煤、1584000万吨化工原料。
师提问:这是老师搜集整理的资料,看完之后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有什么发现都可以说一说。
2、发现问题。
(1)小调查。
会读的同学请举手,有困难的同学也请举手。
(老师统计、分类)(2)小汇报。
请有困难的学生代表上台说一说,(学生可能会指着25000000和2000000等较大的数说,这个数我不会读。
)(3)小交流。
请会读的同学来读一读,读完后,教师提出问题:25000000和2000000是怎么来的,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对这两个问题是比较陌生的,比较困惑的,此时,让孩子们独立地去阅读教材已是水到渠成。
)3、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来认识这些比较大的数。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诱发学生独立阅读文本(自学或预习)的动机,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并通过小资料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教案:《认识更大的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读写更大的数。
2. 培养学生的数感,使他们能够理解数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并能够进行数的分解。
二、教学内容:1. 亿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掌握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理解数的意义。
2. 数的计算:让学生能够运用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如加法、减法等。
3. 数的组成:让学生理解数的组成,能够进行数的分解。
三、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更大的数,引导学生对更大的数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讲解:详细讲解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掌握数的读写规则。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3.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数的读写、计算和分解的练习,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了解他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应用情况:观察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情况,了解他们的应用能力。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了解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让他们能够理解数的意义,并能够运用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数的组成,并能够进行数的分解。
3.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是指对数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认识更大的数》这一课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数感,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更大的数,才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数进行计算和解决问题。
认识更大的数
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目。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万级和亿级的数。
3.记住数位顺序表。
4.能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5.善于与他人交流学习过程与结果。
6.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7.勇于实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建立数感
1.感受1万的大小
2.感受更大的数
3.学生举例
(二)动手操作,认识数位
(三)巩固应用, 拓展延伸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万大的数,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1.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并说说你是怎样拨的?
5万、7千万、8百万、9亿。
2.在计数器上出7百万,然后一百万一百万地边拨边数,数到1300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数到一亿。
4.填一填。
(1)十万里有()个一万,一百万里有()个十万。
(2)一千万里有()个一百万,一亿里有()个一千万。
(3)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千万位的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5.计数器上拨出2345678这个数。
观察计数器上的数,同桌互说这个数的2、3、4、5、6、7、8、分别在什
么数位上,各表示多少?
6.算一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些比“万”更大的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更大的数》教案《认识更大的数》教案(精选13篇)《认识更大的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内容。
【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认识比十万更大的数,进一步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大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结合计数器认识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及其数位,知道相邻的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3.完善对十进制数位顺序表的认识,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了解个级数(万以内的数)、万级数、亿级数具有同构的特征,培养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数位顺序表的形成和数感的培养。
【教学难点】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及亿以内数的概念。
一、情景导入1.出示书中的资料图,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大数。
人大约有十二万根头发;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离大约是三十八万四千千米;据20xx年人口统计,世界人口总数约为六十九亿。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数单位“十万”,还有没有比“十万”更大的计数单位呢?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二、探究新知1.说一说生活中的大数。
(1)谁来说一说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大数?(2)展示教材情境图及相关信息,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2.数一数,想一想,认识更大的计数单位。
(1)认识“百万”。
在计数器上拨出9个十万,再接着拨一拨,10个十万是多少呢?引导学生质疑:当十万位上有10个珠子时,应该怎么办?(2)认识“千万”和“亿”。
①10个一百万是多少呢?你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吗?②10个一千万又是多少呢?继续在计数器上拨一拨吧!③10个一亿是多少呢?比亿大的计数单位还有吗?你能说出几个吗?3.探究各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1)拨一拨,填一填。
从万位开始拨,一直拨到一亿。
想一想,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完成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进率的填写。
(2)看一看,想一想。
①观察计数单位万与百万之间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②你能用发现的规律推出“万”与“千万”“亿”之间的进率吗?(3)总结发现的规律。
2019-2020年四年级上册第6单元《认识更大的数》(认识更大的数)教材内容说明(一)单元教育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近似数。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4、在探索规律、估算一百万、一亿有多大,用近似数描述大数等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发展数感。
5、对现实生活中用大数描述的事物感兴趣,了解某些现象可以借助数字来描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单元教材说明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单元“认识更大的数”就是认识万以上的大数以及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教材编排分为“计算器”“亿以内数的认识”和“亿以上数的认识”三个知识模块。
单元最后,安排了综合与实践活动“编学籍号”。
“认识万以上的数”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关于“数的认识”的基本要求,能够读、写万以上的大数,并能运用合适单位的数描述事物,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也是人们现实生活、工作和交流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
学生从认识万以内数的到认识亿以内的数、亿以上的数,既是学生数概念的扩展,也是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价值的过程,是发展学生数感的活动。
本单元教材内客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精选现实事物和真实数据认识万以上的数。
如,选择“我国南极长城站距北京的距离”和“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认识超过万(亿以内)的数;选择“北京故宫”和“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学习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利用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学习用“四舍五人法”把精确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利用我国人口普查数据认识超过亿的数。
2、分段安排,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万以上的数包括万级的数和亿级的数,其中,万级、亿级数的读法,数的改写以及“四舍五人法”“十进制计数法”等,对学生来讲都比较陌生,所以教材把“万以上的数”分为“亿以内的数”和“亿以上的数”两段,并确定每段的重点。
如,亿以内的数有三个重点:一是在万以内数读、写的基础上,总结含有两级数的读写;二是整万的大数的改写方法;三是用“四舍五人法”把大数改写成近似数的方法。
亿以上的数有两个重点:一是认识我国的计数习惯和计数单位,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二是把亿以内的数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迁移到亿以上的数。
3、认数和用计算器计算相结合。
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运算,解决简单问题,探索简单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数的计算”的要求。
本单元教材先认识计算器,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并探索数学规律。
然后,在认识大数中,通过用计算器计算,了解相关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如,第65页第1题,用计算器计算四个城市人口的变化情况;第72页第2题,用计算器计算2010年和2011年我国出游人次、移动电话、上互联圆等数据的变化情况。
本单元安排8课时(包括综合与实践),内容编排如下:1、计算器,安排2课时。
第1课时(教科书60页、61页),用计算器计算。
本节课安排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认识计算器,教材首先用文字介绍了电子计算器(electronic calculator,简称计算器)的特点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使用。
同时给出了两种常见的计算器,标出显示屏和键盘。
大头蛙提出:你会使用计算器吗?接着,教材以计算5040+1073为例,详细介绍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步骤。
第二,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计算。
例l给出6道计算题,其中,有4道是四位数的加、减计算,还有一道乘法计算题、一道除法计算题。
“练一练”设计了大数加减和连加等内容。
计算器作为计算快捷、准确的现代计算工具,已经进入人们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手机、电脑中都设置了计算器。
使用计算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现象。
计算器及其使用,对学生来说并不十分陌生,有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对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且非常好奇,充满使用的欲望。
课堂活动中,首先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特点,了解学习计算器的目的是进行大数运算和探索数学规律。
然后利用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的功能键,学会规范操作。
例1的6道题,可以先让学生用笔算,再用计算器计算。
一方面检验笔算是否正确,另一方面体验计算器的快捷、方便之处。
同时,掌握用计算器计算的基本方法。
第2课时(教科书62页、63页),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2探索“角谷猜想”。
教材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探索活动。
第(1),用程序图的形式给出计算步骤和要求:任取一个两位数→是双数,除以2;是单数,乘3再加1→得出结果后,如上反复进行→最后得出结果是1,停止。
第(2),任取一个三位数,按上面的程序再计算一下,看结果如何。
丫丫说:计算结果还是1。
然后给出结论:任选一个自然数,按“逢双数除以2,逢单数乘3再加l”的规则重复进行运算,最终结果必定是1。
这是著名的“角谷猜想”。
完成例2的探索之后,“试一试”设计第三个探索活动:将上面程序中的单数“乘3再加1”改为“乘5再加1”,结果会怎样?兔博士鼓励学生:自己大胆作个猜想!教材没有给出任何提示,给学生留下探索的空间。
在兔博士圆站中介绍“哥德巴赫猜想”,激励学生探索数学的奥秘。
例3,用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用大数减小数,探索运算的规律。
教材呈现了计算要求和程序框图,然后,以学生交流的方式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聪聪说:我选的三个数字是5、1、4,结果是495。
丫丫说:我用的是1、7、6,结果也是495。
亮亮说:真有趣,最后结果都是495。
“练一练”设计两道题,第1题,任意选取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按照例3的规则运算,发现其中的规律。
第2题,探索两个相同的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相乘之后积的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需要。
在数学领域中,还有许多问题和奥秘需要学生探索,计算器为探索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带来了便利。
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用计算器探索、发现已有数学规律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探索数学奥秘的愿望。
课堂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在教师指导下,抓住每个环节的重点,逐步深入。
如,例2的探索活动,可分为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按第(1)个要求计算。
主要让学生明白运算规律,可以让学生认识一下运算程序,然后教师口述运算步骤,学生自己选数计算。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选的什么数,怎样计算的。
第二,教师提出第(2)个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数并计算,然后充分交流选数和计算的结果,并得出“结果还是1”。
第三,教师介绍“角谷猜想”,并提出“试一试”的问题,先让学生大胆猜一猜结果怎么样,再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选的什么数,怎样算的,结果怎么样,使学生了解“单数乘5加1”运算的结果没有规律,如果学生有兴趣,可鼓励学生探索一下为什么“单数乘3再加1”有规律,而“单数乘5再加1”没有规律。
例3的探索活动,学生明白活动要求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己选数,并计算,得出相同的结果。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探索数学问题的愿望。
2、亿以内的数,安排3课时。
第1课时(教科书64页、65页),读、写含有两级的数。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
例1,选择了我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两个数据,用图片和文字的方式给出:找国南极长城站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是一万七千五百零一千米。
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三十八万四千四百零二千米,让学生读一读。
接着兔博士提出要求:认识数位表,再把上面的数写在数位表中。
教材给出了含有个级和万级以及上面两个数据的数位表,并通过大头娃的话介绍:每四位一级,第五位是万位。
然后,以17501为例,通过红红和亮亮的交流,说明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红红指着万位上的“l”说:这个“l”在万位上,表示1万。
亮亮指着个位上的“1”说:这个“1”在个位上,表示1个。
例2,读含有两级的数。
数位表中给出3个数,其中包括个级、万级中间有两个0,只读一个0,以及万级末位是0的三种情况,教材给出数的读法。
例2之后,“议一议”提出:含有两级的数怎样读,怎样写?引导学生总结含有两级数的读、写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以及数位顺序表,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上数字表示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
学习的重点是认识万级的数位以及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学会含有两级数的读写,难点是万级末位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抓住每个例题的重点和知识生长点,把学生万以内数的知识迁移到亿以内数的认识中来。
教学例1时,首先让学生读一读图片下的文字,初步了解两个距离的千米数都超过了万,然后出示数位顺序表,教师介绍我国“每四位一级”的计数习惯,让学生认识万级的数位以及数位的顺序,使学生了解:第五位是万位。
接着,把两个用文字描述的距离,从高位开始写在数位表中,使学生了解写数的方法。
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数位表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归纳出:个级的数表示多少“个”,万级的数表示多少“万”。
教学例2时,先让学生读一读例1数位表中的两个数,使学生了解万级的数的读法与个级的数的读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万位的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然后再读例2中的3个数,重点指导“万位”上是0以及十万位、百万位是0(也就是中间有两个0)的读法。
最后,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师生共同总结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2课时(教科书66~68页),用“万”为单位表示整万的数,体验一百万。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分别进行数的改写和大数的体验。
例3,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为单位的数。
教材选择了我国的著名建筑北京故宫和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用图片和文字给出“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是七十二万平方米”“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是三百四十六万平方米”。
提出“读一读,并写出横线上的数”的要求。
教材以亮亮和丫丫交流的形式给出了写整万数的方法及结果。
亮亮说:七十二万,在72后面写4个0……丫丫说:三百四十六万的最高位是百万……接着,兔博士告诉学生: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比较简便。
教材以两个学生在黑板上板演的方式呈现了两个数改写的结果:3460000=346万,720000=72万。
然后,教材提出“议一议”:怎样把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让学生把改写具体数的经验提升为一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