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工伤保险机制正形成
- 格式:docx
- 大小:21.29 KB
- 文档页数:4
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撤销),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06.11.10•【文号】体人字[2006]478号•【施行日期】2006.11.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体人字[2006]4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财政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8号)和国家体育总局、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退役运动员就业安置工作的意见》(体人字[2002]411号)的精神,为切实解除广大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激励运动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认真做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认真做好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各级体育、财政和劳动保障部门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逐步将各优秀运动队编制内运动员(以下简称“运动员”)纳入当地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妥善解决编制外试训运动员(以下简称“试训运动员”)的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问题,建立完善的运动员社会保险基础档案。
运动员退役后执行新进入单位的社会保险制度。
二、运动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问题(一)基本养老保险问题运动员所在地已经开展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运动员所在单位应及时为运动员办理参保手续,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关系。
运动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之前,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时间可作为运动员的视同缴费年限。
试训运动员在试训期内可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转为编制内运动员后,所在单位应从其转为编制内运动员的当月起为其及时办理参保手续,并一次性补缴其计算工龄的试训期内的养老保险费。
工伤保险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历程工伤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权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工伤保险制度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一、工伤保险制度的起源工伤保险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欧洲。
当时,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工人在危险的工作环境下工作,经常发生工伤事故。
为了保障工人的权益,一些欧洲国家开始实行工伤保险制度,为工人提供医疗、伤残赔偿和生活补贴等福利。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随着工伤保险制度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制度也有所差异。
在20世纪初的美国,工伤保险制度主要由雇主和工人共同承担,通过雇主缴纳保险费来提供工伤保险。
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工伤保险制度则由政府全额承担,通过税收来提供保险福利。
随着社会主义的兴起,工伤保险制度也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
在中国,工伤保险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刚刚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工人在生产中面临着较高的工伤风险。
为了保障工人的权益,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工伤保险制度,为工人提供医疗、伤残赔偿和生活补贴等福利。
三、工伤保险制度的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伤保险制度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也增强,给工伤保险制度的管理带来了挑战。
另一方面,劳动者的工伤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工伤保险制度需要更加全面和细致的保障。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企业的监管力度,要求企业必须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并建立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支付工伤保险的各项福利。
其次,政府加强了对工伤事故的预防和管理,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同时,政府还提高了工伤保险的覆盖范围,包括扩大参保人群和提高保险待遇等。
四、工伤保险制度的挑战与展望尽管工伤保险制度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运动员工伤保险机制正形成2007年中国体坛出现了两起令人震惊的运动伤害事件,一是排球名将汤淼在俄罗斯参加比赛时摔断颈椎,至今卧床不起。
另一起是浙江体操小将王燕在全国体操锦标赛预赛中摔下高低杠,脊椎错位。
人们在为他们扼腕叹息之余,也不免为他们将要常波:竞技体育具有不断向人类自身生理极限挑战的特点,它决定了体育运动的危险性:即在对生理极限进行挑战和超越的勇敢尝试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的几率大大高于普通人群。
主持人:治伤不如防伤,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防伤意识和防伤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伤病发生率,这应该是运动员、教练员首先要做到的。
常波:绝大部分伤病的出现,包括重大伤害的出现不外乎这几种原因:某个技这是最关键的。
运动员工伤保险机制正在形成主持人:据我所知,自1998年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国参赛发生意外导致瘫痪后,国家体育总局就规定运动员必须上保险。
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也就此诞生,其险金给付标准从特等到11等,共12个级别,赔付金额从1000元到30万元。
黄淑敏: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具体一。
中出现的重大伤害。
如果这两部分资金还不足以支付运动员治伤的费用,那么运动员所在的训练单位往往也会出钱追加部分费用。
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是关键主持人:建立完善的伤残保障体系,是中国体育管理方面亟待解决的课题。
邹德新:我个人认为,完善伤残保障体系首先要让运动员也享受和城市职工一样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也就是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和个人医疗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医险的规模和发展程度还远远满足不了需要,而商业保险也存在险种较少等局限。
现在应该明确这样一个认识,不仅运动员无法仅凭个人财力就能面对重大伤病带来的后果,对于大部分普通民众来说也是如此。
只不过运动员因为其特殊身份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所以还是要像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今年9月12日在长沙强调的那样:要努力构建国家、行业、地方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运动员保障体系,而不是将保障责任完全推给其中的任何一方。
我国运动员保险问题的探讨与对策
近年来,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在安全保障方面却
受到忽视。
无论是在练习过程中,还是在参赛期间,运动员本身的生命安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对此,提出了关于我国运动员保险的探讨与对策。
首先,应该充分重视运动员们的身体健康和保障。
在组织参加比赛过程中,体
育部应该严格完善管理制度,以引导运动员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标准安全运动;另外,运动员主动请求的的意外保险费应当降低,并设立起专属的康复费支持;同时,在赛事活动险类之中增加锻炼期间的体检和随访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运动员的受伤几率。
其次,提高监督能力,健全责任追究机制。
从组织层面来推动,运动员参赛时
身份信息提交必要,除了身份信息和保险信息外,赛事机构还应当对每名运动员进行背景调查,及时进行脱离比赛场所比赛期间以及比赛结束后的安全跟踪等,以防运动员在参赛期间受伤、丢失等情况,为运动员提供必要的保障。
综上所述,在保障我国运动员的安全上,我们急需市、县、省的政策的支持和
改革,同时,各大运动俱乐部和赛事组织也要加大对运动员的管理,为运动员的安全和健康把关,以实现我国运动员的安全保障的目标。
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关于印发《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17.12.15•【文号】•【施行日期】2018.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关于印发《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办法(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文化处、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训练局军事体育处,有关行业体协:《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暂行办法》(体人字〔2004〕525号)自2004年实施以来,在激励广大运动员积极投入训练比赛,解决运动员伤病后顾之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认可和好评。
为进一步加大运动员保障和关爱力度,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委托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现行办法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附件:1、伤残互助保险金补助标准2、伤残互助保险缴费标准3、运动伤残等级标准4、致残分级判定基准体育总局人事司2017年12月15日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积极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鼓励运动员刻苦训练,顽强拼搏,解除他们因训练比赛所致伤残的后顾之忧,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依照《劳动法》、《体育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优秀运动员(以下简称运动员)是指:(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解放军及前卫体协、火车头体协高水平运动队中从事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正式在编、享受体育津贴奖金制的运动员以及集训和试训运动员,解放军军事五项队运动员。
(二)各地市级运动队中承担省级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比赛任务并从事奥运会和全运会项目正式在编、享受体育津贴奖金制的运动员。
工伤保险制度标题:工伤保险制度引言概述:工伤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时的权益。
本文将从工伤保险制度的背景、内容、实施情况、问题与挑战、未来发展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伤保险制度的背景1.1 工伤保险制度的起源:工伤保险制度源于19世纪工业革命时期,旨在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时的权益。
1.2 国际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建立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
1.3 中国的实践经验:中国于2004年开始实施工伤保险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工伤保险制度的内容2.1 保障范围:工伤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工伤认定、医疗救助、伤残赔偿、丧葬津贴等内容。
2.2 参保对象:工伤保险制度适合于全国范围内的劳动者,包括企业职工、农民工等。
2.3 财务来源:工伤保险制度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缴纳的保险费。
三、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情况3.1 保障效果: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受伤劳动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助和赔偿。
3.2 政府监管:政府对工伤保险制度的实施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3.3 改革措施:为了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
四、工伤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与挑战4.1 资金短缺:部份地区和企业存在工伤保险基金不足的问题,影响了救助和赔偿的效果。
4.2 保障范围不足:一些特定行业和劳动者未能充分享受到工伤保险制度的保障。
4.3 法律法规不完善:工伤保险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工伤保险制度的未来发展5.1 完善制度:未来工伤保险制度将进一步完善,提高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
5.2 加强监管:加强对工伤保险制度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
5.3 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促进工伤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
总结:工伤保险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员伤病保障措施一、建立健全的保险体系运动员伤病保障的核心是建立健全的保险体系。
通过购买适当的保险产品,可以为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意外伤害保障等方面的经济支持。
1. 医疗保险:运动员在参加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容易发生损伤和疾病。
建立针对运动员的医疗保险计划,包括门诊、住院和手术费用报销,可以有效减轻运动员因伤病而产生的负担。
2. 意外伤害保险:运动员经常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和比赛,意外伤害风险较高。
为运动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可以为其提供包括烧伤、断肢、残疾等在内的一系列保障,保证在遭遇意外时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和补偿。
3. 职业停赛保险: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可能因伤病而受到影响,特别是长期停赛造成的收入损失较大。
建立职业停赛保险,为运动员提供在受伤停赛期间的经济救济,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并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伤病期。
二、优化场馆和装备设施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场馆和装备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优化场馆和装备设施也是保障运动员的重要措施。
1. 安全场馆建设:场馆的环境和设施安全是保障运动员的前提条件。
要加强对场馆建设的监管和质量控制,确保场馆的设计、建造和使用符合安全标准。
在选址、结构、灭火等方面都要有详细规划和严格落实。
2. 健康装备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装备应该符合安全要求。
要加强对装备的监管,制定强制性的标准和检测方法,并严格把关生产和销售环节,确保运动员使用的装备符合安全标准。
三、完善伤病预防机制1. 优化训练计划: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是预防运动员伤病的关键。
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年龄和训练目标,科学安排训练内容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和疲劳累积导致的伤病风险。
2. 强化体检检测:定期进行全面的体检和相关检测,能够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和运动损伤。
要配备专业的医疗团队,对运动员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体能不达标、运动风险较高的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3. 加强康复护理:伤病康复对于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
运动员工伤运动员工伤运动员,在体育界是充满荣誉和光环的群体,他们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努力,为国家和地区赢得了无数的荣誉和奖牌。
然而,在他们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辛酸和伤痛,其中就包括运动员工伤。
运动员进行激烈的训练和比赛,身体会承受极大的压力和负荷,因此工伤是不可避免的。
工伤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由于训练和比赛中的意外导致的急性工伤,二是因为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导致的慢性工伤。
急性工伤是运动员经常面临的威胁,这是由于训练和比赛中的一次性冲击或意外导致的伤害。
例如,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会受伤,如扭伤脚踝、拉伤肌肉等;篮球运动员可能会因为摔倒而手腕骨折;田径选手可能会因为跑步时摔倒而擦伤皮肤。
这些急性工伤给运动员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甚至有些伤病严重到需要长时间的康复与修养。
慢性工伤是长时间高强度训练和比赛导致的伤病。
这些伤病通常是积累性的,例如短跑选手可能会因为长时间高频率的短跑训练而患上腿部肌肉拉伤;游泳选手可能会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划水训练而导致肩袖损伤。
这些慢性工伤对运动员的身体和技术会造成长期的影响,导致他们无法发挥出最佳状态。
工伤对运动员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受到了损害,他们可能需要经历手术、康复和修养,以及长期的止痛和康复训练。
这一系列的治疗过程不仅消耗了运动员的时间和精力,还可能影响他们的比赛计划和表现。
其次,运动员的心理健康也会受到影响。
运动员在伤病期间会感到痛苦和无助,心理状态容易受到波动。
他们可能会担心自己的伤病会对未来的比赛造成影响,甚至有一些运动员会对自己的运动事业产生怀疑和迷茫。
这种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发挥和结果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再次,运动员的经济利益也会受到损害。
对于专业运动员来说,运动事业是他们的职业和谋生手段,而工伤会导致他们无法参加比赛和赚取奖金。
此外,伤病的治疗和康复也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这对运动员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为了减少运动员工伤的发生和减轻其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体育局管理规范建立运动员风险防控机制体育局作为管理和发展体育事业的组织机构,在保障运动员权益和促进体育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运动员,预防和控制潜在风险,建立运动员风险防控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体育局管理规范下建立运动员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实施步骤以及机制效果。
一、运动员风险防控机制的必要性1.1 提高运动员安全保障水平建立运动员风险防控机制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安全保障水平。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可能面临各种潜在风险,如意外伤害、过劳等。
通过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加强保险覆盖等措施,可以及时识别和减轻潜在风险,保护运动员的健康和安全。
1.2 促进运动员个人成长运动员在专业化训练过程中,除了需要良好的技术指导和体能训练外,还需要全面发展个人素质和职业规划。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可以提供心理辅导、职业发展指导等支持服务,帮助运动员解决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1.3 维护体育界形象建立健全的运动员风险防控机制对于维护体育界的形象和声誉至关重要。
通过规范管理和预防措施,可以避免或及时应对运动员涉及的违法、违纪等问题,保护体育局和体育界的形象,维护社会公信力。
二、运动员风险防控机制的实施步骤2.1 制定风险评估指标体育局首先需制定一套全面的风险评估指标,包括但不限于训练强度、比赛环境、伤病风险等方面的评估指标。
这些指标应该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并针对不同项目、不同水平的运动员有所区分。
2.2 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基于风险评估指标,体育局可以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及时了解和掌握运动员所处风险状态。
该系统可以通过运动员日常训练和比赛的数据、体检报告等信息来进行风险监测和评估,提前采取相应措施预防潜在风险。
2.3 强化保险和安全措施体育局需与保险公司合作,为运动员购买全面的保险,覆盖意外伤害、医疗费用等方面的风险。
此外,体育局还应加强场馆设施和比赛场地的安全管理,确保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体育局关于做好我区运动员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广西壮族自治区体育局•【公布日期】2008.04.29•【字号】桂劳社发[2008]91号•【施行日期】2008.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伤保险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体育局关于做好我区运动员参加工伤保险工作的通知(桂劳社发[2008]91号)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自治区直属体育训练单位:当前,我区优秀运动队运动员正处于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11届全国运动会的关键时刻,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社会保障工作的通知》(体人字[2006]478号)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的通知》(体人字[2007]412号)精神,认真做好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工作,保障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受到事故伤害时能够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切实解决广大运动员的后顾之忧,更好地激励运动员顽强拼搏、为国争光。
现就我区运动员参加工伤保险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自治区直属体育训练单位优秀运动队编制内运动员和编制外试训运动员应纳入自治区本级工伤保险范围。
自治区直属体育训练单位应按《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8号)的有关规定,尽快为运动员办理参加工伤保险手续,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
自治区直属体育训练单位运动员参加工伤保险的缴费费率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卫生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3]29号)第二条的规定执行,初次缴费费率按行业基准费率1%执行,其后费率的调整按有关规定执行。
运动员参加工伤保险所需费用,由自治区体育部门负责解决。
论完善我国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立法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体育事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家也在不断加大对体育事业的投入,提高我国体育水平。
然而,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影响,如比赛训练中的意外伤害、意外死亡等,这不仅会对运动员本人造成严重的危害,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
因此,建立完善的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保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目前,我国的体育保险制度尚未完善,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于运动员因训练或比赛受伤或死亡的赔偿和保障不够充分和完备。
因此,本文将就我国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立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二、研究意义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建立完善的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对于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分析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为我国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完善提出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三、研究内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 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现状介绍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的基本概念和现状,重点分析我国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
2. 国内外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的比较比较国内外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的差异和不足,了解国际上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的保障程度以及案例分析。
3. 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法律体系的构建分析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立法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完善立法体系的建议,包括法律标准、责任主体和赔付机制等。
4. 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完善建议通过总结和分析前三个部分的研究成果,提出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制度完善的建议,包括保障范围、保险责任、保费设置和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运动员人身伤害保险立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运动员的身份定位与工伤保险赔偿探析;竹置毒蛀鞯黪#谢端黼群$$—尊%一.,”一”揉甯.J9争鸣遥渤员的身份定位写伤保险赔偿探桁口杨国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2)摘要: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管理的运动员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这类运动员的工伤问题应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规范化的体育职业俱乐部下的运动员具有劳动者的地位,这类运动员必须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运动员工伤保险赔偿和第三人侵权赔偿竞合时不能重复赔偿:运动员工伤保险赔偿与伤残互助保险赔偿,商业保险赔偿竞合时可以重复赔偿关键词:运动员:身份:工伤保险中图分类号:D922.53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007-8207(2010)06—0070-03收稿日期:2010—04—10作者简介:杨国平(,97,一),男.河南信阳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一,我国运动员的身份定位运动员属于比较特殊的职业.在我曰现有体制的背景下.运动员的身份.即运动员与所属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给运动员依法维权造成了很多困惑明确界定运动员的身份.可以避免法律适用上的分歧.当前,我国运动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管理的运动员.另一类是体育职业俱乐部下属的运动员对于这两类运动员.其身份有很大的区别.(一)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管理的运动员的身份定位对于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管理的运动员与其所属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主要有”公务员法律关系说”,”劳动关系说”,”事业单位的人事聘用关系说”等“公务员法律关系说”认为.我国运动员的培养训练,津贴,医疗等一切都由国家统管,其身份类似于公务员, 应适用于公务员法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观点已经被摒弃首先,它不符合现行的《公务员法》的规定,其次, 按照我国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只有体育局的具有正式公务员编制的人员才属于公务员,而运动员并不直接隶属于体育局.而是隶属于体育局下属的项目运动中心,体工大队,体育院校等,这些单位基本上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如果运动员发生人身伤害.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其主张权利的对象应该是其所隶属的这些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而非具有机关法人资格的体育局.”劳动关系说”曾经有很多人主张.由于我国特有的运动员管理体制.”劳动关系说”并不被体育主管部门认可2007年六部委联合出台的《运动员聘用暂行办法》.其引导的主流观点是“事业单位的人事聘用关系说”.这类运动员所属单位性质为事业单位.运动员被纳入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体系,,我国还有一类比较特殊的运动员.就是现役军人运动员如王治郅,莫科等球员,身份依旧是现役军人,但他们又效力于俱乐部.身份具有双重性.还有一些非军人的双重注册运动员.身份也具有双重性.在处理这类运动员的伤害纠纷时则更加复杂.需要根据运动员受伤的具体时问具体场合.双重注册的相关协议.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判定运动员与双重代表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f二)体育职业俱乐部下的运动员的身份定位在我同.对于体育职业俱乐部下的运动员的身份即运动员与俱乐部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目前国内学者有两种不同观点.其中较为主流的是劳动合同关系说.也有雇佣关系说.广义的雇佣关系包括劳动关系.这里所指雇佣关系是狭义的雇佣关系.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在主体之间的紧密程度,适用的法律,解决纠纷的程序,受伤后的赔偿等很多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我同体育职业化的道路起步较晚.体育俱乐部有多种发展模式.其中有相当多的体育职业俱乐部并不规范.对运动员与体育职业俱乐部之间的法律关系定位也比较闲难.有些特殊情况下也存在雇佣关系的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规范化的体育职业俱乐部应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法人.其与运动员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实际上,在我国现行的司法实践中,按照劳动r一一一,.:.杨国平一运动员饷身份定位与工伤保险赔偿探析∞抒n£一I粥…£辨一…~”合同关系来处理运动员与体育职业俱乐部之间的纠纷已成为主流二,运动员的身份定位与工伤保险的关系(一)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管理的运动员的伤保险问题_[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运动员是否参加统筹地区的伤保险.我国各地的做法不尽相同运动员的身份定位是影响运动员参加工伤保险的关键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管理的运动员属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性质.该类运动员的:I伤问题就应该按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有关规定执行但我国事业单位作人员的工伤问题现行规定比较复杂根据《_I:伤保险条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财政部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工作人员工伤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事业单位分为j三类:一类是不属于财政拨款支持范围或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必须参加统筹地区的工伤保险二类是依照或者参照国家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执行国家机关T 作人员的工伤政策j类是上述范围以外的事业位,可参加统筹地区的T伤保险.也可按照同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关伤政策执行,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按照我国现行的运动员管理体制.该类运动员所属事业单位大都属于第_=_三类所以.这类运动员是否参加统筹地区的丁伤保险.也就取决于省级地方人民政府.例如:河南省2007年实施的《河南省T伤保险条例》把事业单位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属于财政拨款支持范嗣或没有经常性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应当参加丁伤保险:另一类是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发生工伤由所在单位支付费用.具体办法按同家机关工作人员的:E伤政策执行河南省目前的状况是.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下属单位管理的运动员都没有参加工伤保险.每年有一定金额的财政拨款支付运动员伤害赔偿.这类运动员所属单位基本属于财政经常拨款支持的事业单位.不参加]伤保险,是符合《河南省]二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的运动员参加工伤保险是大势所趋.其他很多省份例如浙江,广西等都已出台政策,将这类运动员纳入到工伤保险的范围,(二)规范化的体育职业俱乐部下的运动员的]伤保险问题规范化的体育职业俱乐部与运动员之问的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体育职业俱乐部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业法人.是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运动员是劳动法上的劳动者.根据我国《1二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这类运动员所在体育职业俱乐部必须为运动员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l1伤的,运动员按照《]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果体育职业俱乐部未参加1-伤保,*酬:,竹垃与强i俺险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运动员发生工伤的.由体育职业俱乐部按照《:[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由于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和体育运动的高风险性.在运动员工伤保险赔偿方面我国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1二伤的认定标准和方法主要是针对工业领域风险所规定的,而体育领域风险与_T业领域风险不同许多伤残依现行规定.不能认定为工伤:现行的工伤保险缴费标准是针对一般I伤设计的.缴费标准较低.起赔标准也低.而职业球员的职业技能具有高淘汰性和高风险性.伤残机率大.这种赔偿标准并不能适应职业球员的需要”所以,针对体育领域的风险,我国有必要制定特殊的运动员工伤认定标准和专门的工伤保险缴费标准和赔偿标准西方国家的运动员社会保险制度值得我国借鉴.”美同于1935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率先成为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之~.明确规定美国的职业运动员作为以体育技能谋生的劳动者,属于《社会保障法》规定的社会保障对象.与其他社会劳动者一样享有社会保险此外.美国还有专门的体育社会保险制度.美围体育联盟的养老保险制度就是其中之一.”,三,运动员的工伤保险赔偿与其他赔偿的竞合在实践中.运动员的伤害如果是由可归责的第三人造成.则运动员可以向侵权第三人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如果运动员参加了工伤保险.该伤害符合工伤的认定条件.则就发生运动员的工伤保险赔偿和第三人侵权赔偿的竞合问题(一)运动员的工伤保险赔偿与第三人侵权赔偿的竞合二者之间竞合的处理适用于一般人身伤害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厂伤赔偿竞合的处理原则.在实践中,侵权赔偿与_Ⅲl伤赔偿竞合的处理是个很有争议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 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IJ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根据J二面的司法解释.可以看出.在工伤与第三人侵权竞合的情况下.工伤职工可以依照《_T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获得工伤保险待遇.也可以依据相关侵权法的规定寻求第三人侵权损害赔偿但工伤保险赔偿和第三人侵权赔偿的关系怎么处理,是否可以重复赔偿,工伤保险机构及用人单位赔偿后是否可以向侵权第三l竹藏与硅彗鹫喇辍潮档辫蝴黜鞯辩嘏鼢越w‰t一蹲--一8鼯搿船女《对辨辩人代位求偿.目前我国法律对此没有统一规定.在一些地方的规定中.倾向于不能重复赔偿,可以代位求偿.例如《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r伤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劳动者第三人侵权造成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用人单位已依法为其办理工伤保险统筹事宜的.赔偿权利人可要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也可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请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及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赔偿权利人已获得第三人民事赔偿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及用人单位不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但第三人赔偿的总额低于工伤保险的.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及用人单位应当补足差额部分……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或用人单位支付赔偿权利人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后.对侵权第三人进行追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江苏河南等地也有类似的规定笔者认为:第三人侵权赔偿和工伤保险赔偿竞合时不能重复赔偿的观点是有道理的.理由是: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工伤保险费也是单位缴纳.工伤职工个人不缴纳保费.工伤保险基金属于社会保障基金.具有公益性如果允许可以重复赔偿.虽然维护了运动员的利益.却加大了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有损公共利益. (二)运动员的工伤保险赔偿与伤残互助保险赔偿,商业保险赔偿的竞合当前.我国针对优秀运动员还有一种互助保险模式.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优秀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对优秀运动员的伤残互助保险做了具体规定伤残互助保险本着自愿参加,个人缴费,团体投保的形式,对运动员在训练,比赛过程中发生伤残事故时.提供一定经济帮助.是对运动员工伤保险的一种补充如果运动员参加了伤残互助保险.而其伤害是由第三人侵权所造成的.那么就发生第三人侵权赔偿与伤残互助保险赔偿之间的竞合,对此应该怎么处理.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根据《暂行办法》的立法精神及法理,笔者认为可以重复赔偿.理由:(1)伤残互助保险采取自愿参加.个人缴费,团体投保的形式.其和工伤保险不同.属于一种自愿保险.保费是由个人缴纳的根据权利义务对等的原裸窜茸争鸣则.运动员发生伤害,按照《暂行办法》的规定进行赔偿.是对其缴纳保费的一种对价,而不论其伤害是否由第三人侵权造成,是否获得了侵权赔偿.(2)伤残互助保险是专门针对优秀运动员而设立的一种互助保险形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维护优秀运动员的合法权益, 如果不允许重复赔偿,则有悖《暂行办法》的立法本意. 运动员工伤保险赔偿和伤残互助保险赔偿都有一定的金额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受伤运动员的补偿要求. 运动员人身伤害商业保险是弥补工伤保险和伤残互助保险不足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商业保险中有一项基本原则:损失补偿原则.就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防止被保险人从保险中牟利.被保险人获得的保险赔偿不能超过其所实际受到的损失但该原则只适用于财产保险.不适用人身保险,因为生命无价健康无价.运动员伤害保险属于人身保险的范畴,不适用损失补偿原则. 如果运动员参加了,人身伤害商业保险.运动员的人身伤害是由第三人的侵权造成.则发生第三人侵权赔偿与商业保险赔偿的竟合.商业保险是一种自愿保险.保费是由运动员自己缴纳.而保险公司也是以赢利为目的.运动员和保险公司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合同关系.商业保险赔偿完全是一种基于合同的约定而产生的赔偿.和伤残互助保险一样.其赔偿更是对运动员缴纳保费的一种对价所以这种竞合毫无疑问应该可以重复赔偿.在实践中.运动员可能同时参加工伤保险,伤残互助保险,人身伤害商业保险,发生伤害时.这三种保险赔偿应如何处理,笔者认为.伤残互助保险和商业保险都是自愿保险.保费都是由运动员自己缴纳.运动员缴纳保费和获得赔偿是权利义务对等的体现.所以.三者之间并不矛盾.运动员发生人身伤害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法律规定获得重复赔偿..【参考文献】[1]韩勇.中国体育法学的回顾与前瞻——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综述[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o4):322.[2]候玲玲,王全兴.我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劳动者地位和劳动法保护[J].当代法学,2006,(O7).38.[3]周爱光等.中,日,美三国体育保险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03):298.{责任编辑:徐虹)AnalysisofAthletes’IdentityPositioningandWork InjuryInsuranceCompensationYangGuopingAbstract:TheathletesunderthemanagementofSportsadministrationdepartm entbelongtostaffofinstitutions.Theirworkinjuryproblemscouldberesovledinaccordancewithrelevantregulationsofinstitutio ns.Athletesemployedbyprofessionalsportsclubsown thestatusofworkers,thiskindofathletesmustparticipateintheworkinjuryinsur anceinco-ordinatingdistrict.Athletescannotsi. muhaneouslyacceptcompensationforworkinjuryinsuranceandthirdpartytort .Whencompensationforwrokinjuryinsuranceand compensationfordisabilityinsuranceorcommercialinsurancecoexist,Athlet escanaccep!simultaneously.Keywords:athletes;Identity;workinjuryinsuranceilllliIllll—~。
运动员工伤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体育运动。
然而,运动员们也难免会遭遇工伤,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和职业生涯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运动员工伤造成了身体健康的损害。
在进行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和负荷,容易发生肌肉拉伤、韧带扭伤、骨折等各种工伤。
这些工伤可能会导致运动员无法正常进行训练和比赛,从而影响他们的体能水平和竞技能力。
其次,运动员工伤对其职业生涯产生了负面影响。
运动员通常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和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并最终取得好成绩。
然而,一旦遭遇工伤,运动员可能需要停止训练和比赛一段时间,这不仅会导致其技术水平的下降,还有可能错过一些重要的比赛和机会。
如果运动员的工伤严重并且无法康复,可能会导致他们无法继续从事运动事业,使得之前的努力和付出付诸东流。
此外,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工伤还会给他们带来经济负担。
职业运动员以竞技比赛和签约赚取收入,一旦遭遇工伤,他们无法参与比赛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表现,不仅无法获得相应的收入,还需要花费大量的费用进行治疗和康复。
对于一些无法立即康复的工伤,运动员可能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这将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甚至可能面临财务困境。
针对运动员工伤问题,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一方面,加强对运动员的保护措施,减少工伤的发生。
例如,在训练和比赛中增加适当的休息时间,采取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法和防护设备,制定合理的比赛规则等措施可以降低运动员遭受工伤的风险。
另一方面,社会应该建立健全的保险和救助体系,为运动员提供必要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并在必要时给予经济援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总之,运动员工伤对于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职业生涯都会带来重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运动员工伤的发生,社会应该加强保护措施,为运动员提供必要的保险和救助服务,保障他们的权益和福利。
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为体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体育竞赛中由于运动员自己或其他运动员的原因,运动员经常受到伤害,而关于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的伤害赔偿问题,在我国1995年10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没有作明确的规定,行政部门也没有制定相关法规。
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体育强国,中国运动员屡次在国际重大赛事上摘金夺银。
然而作为这样一个大国,对于体育竞赛的运动员所受到的伤害,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受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这可以说是立法者的一个疏漏。
随着体育比赛竞争的激烈性的日益上升,在体育竞赛中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伤害,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制定相关行政法规或规章来规范运动员的行为和保护运动员利益。
运动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当这一特殊群体成员在比赛中受到伤害时,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又从何种途径来要求获得赔偿呢?关于体育竞赛中的伤害赔偿问题,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拙见,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
体育竞赛伤害的原因有两种:自身造成的伤害和他人造成的伤害。
自身所造成的伤害因为运动员是代表单位参加比赛,应该属于工伤的范畴,当然因由单位赔偿其医疗费用等损失,所以本文不作详细分析。
在此,本文将着重论述由于他人的原因造成的伤害的赔偿问题,仅供大家参考。
一、设立体育竞赛伤害赔偿制度的意义设立体育竞赛伤害赔偿制度,即在激烈的体育竞赛中,如果运动员受到伤害,则需要赔偿,作这样的规定又有何重要意义呢?笔者认为,作如此规范将至少有以下三种好处:1、有利于保护受伤害运动员。
给受伤运动员予以经济上的赔偿,补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损失,可以使受伤的运动员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保证他能够接受必需的治疗,使其生活上也有保障。
不论是其所在单位赔偿还是致害方及其所在单位赔偿,受伤运动员的合法权益总能得到保障;同时也保障了受害者所在单位或企业的权益,当运动员受到的伤害责任在致害一方时,其单位不必对受到伤害的运动员负全部责任,给单位减轻了经济上的压力,若其也遭受了直接经济损失,甚至也可以要求获得赔偿。
运动员工伤保险机制正形成
2007年中国体坛出现了两起令人震惊的运动伤害事件,一是排球名将汤淼在俄罗斯参加比赛时摔断颈椎,至今卧床不起。
另一起是浙江体操小将王燕在全国体操锦标赛预赛中摔下高低杠,脊椎错位。
人们在为他们扼腕叹息之余,也不免为他们将要支付的高额医疗费以及受伤后的生活费担忧,两起事件也让处在奥运备战冲刺阶段的中国体坛蒙上了阴影。
那么应该怎样建立起完善的运动员伤残保障体系呢?为此我请来了致力于体育竞技管理学研究的沈阳体育学院管理系副教授邹德新、沈阳体育学院运动生理生化学教授常波和辽宁省体育局人事处处长黄淑敏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防伤意识是护身符
主持人:在高强度、高难度、高标准以及大运动量的训练和比赛当中,运动伤害和意外事故往往很难避免。
常波:竞技体育具有不断向人类自身生理极限挑战的特点,它决定了体育运动的危险性:即在对生理极限进行挑战和超越的勇敢尝试中,运动员出现伤病的几率大大高于普通人群。
主持人:治伤不如防伤,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防伤意识和防伤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伤病发生率,这应该是运动员、教练员首先要做到的。
常波:绝大部分伤病的出现,包括重大伤害的出现不外乎这几种
原因:某个技术动作做得不规范,不到位;准备活动不充分;保护措施跟不上;疲劳积累,通常一个运动员在疲劳状态下,以往有能力完成的技术动作也不会很好地完成,这点在体操、技巧、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危险系数较高的项目上表现最为突出。
另外,环境、天气、气候、气温等因素的变化也会增加受伤几率。
主持人:国外运动员伤病的发生率就要比国内低,他们防伤病的意识好,相应的运动员的运动年限也比较长。
常波:任何项目都有其相应的保护方法和保护措施,除了运动员自己要多注意外,教练员也有义务做好,并且让运动员学会主动和被动保护措施。
另外在训练中要遵循科学训练的原则,避免过度训练。
加强防范意识,争取少受伤或者不受伤,这是最关键的。
运动员工伤保险机制正在形成
主持人:据我所知,自1998年体操运动员桑兰在美国参赛发生意外导致瘫痪后,国家体育总局就规定运动员必须上保险。
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也就此诞生,其险金给付标准从特等到11等,共12个级别,赔付金额从1000元到30万元。
黄淑敏:运动员伤残互助保险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具体负责运作的,现在包括辽宁省在内的很多省市优秀运动员都参加了互助保险。
如果运动员出现重大运动伤害,伤残互助保险的赔偿金一般都是医疗费用的重要来源之一。
主持人:王燕受伤之后,浙江省方面曾经明确表示,王燕的医疗费用有三个来源:伤残互助保险、浙江省为运动员投的工伤险参赛前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