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 格式:ppt
- 大小:3.13 MB
- 文档页数:28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案例柞水县下梁中学张文芳一、设计理念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倡导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养成自觉的探究性自主学习习惯二、教材分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是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即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课文内容有三点: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三是西安事变。
本课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部分的第一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两段历史事实,即第一次国内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也了解国共两党矛盾重重,国民党为了把共产党消灭殆尽,前后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而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被迫长征,但恰恰在这国共矛盾激化的时期,日本为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从而使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演变形成了一致对外的民族矛盾,也使中华民族面临了生死存亡民族危机,由此停止内战,团结抗日,一致对外的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也打开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序幕。
三、内容标准(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等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分析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内外因素(2).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成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中共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情感教育与价值观:(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展现了中国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坦荡胸怀和抗日救国的坚强决心。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2课知识对内改革体系一商鞅变法一背景:春秋战国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宗法分封制崩溃,地主阶级要求改革旧制度;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其中的法家思想为变法提供了思想武器;秦国具备了变法的有利条件。
二措施:军事: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严肃军纪。
经济: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政治: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制度;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思想文化:焚烧诗书,“燔诗书明法令”。
社会生活:推行小家庭政策。
三评价:1、性质:商鞅变法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富国强兵改革。
2、特点:以法律的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起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是战国时期较彻底影响较大的的改革;3、成效:①打击了旧贵族,发展了地主阶级,增强了国力,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统治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②推进社会发展,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确立;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一背景:1、拓跋珪建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3、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导致统治危机。
二主要内容:1、经济: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设立三长制;2、政治:整顿吏治;迁都洛阳;3、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通婚姻,讲汉语,行汉制;三评价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场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改革。
2、历史作用: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结束分裂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在民族融合加强的趋势下,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同时又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
三王安石变法一背景:1、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激化;2、强化皇权,形成“三冗两积”的局面。
(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3、辽和西夏的威胁;4、庆历新政为变法奠定基础;5、王安石锐意改革;二内容:-----核心内容是富国强兵富国之法:推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均输法、方田均税法、市易法;强兵之法: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实行“强兵”措施,推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取士之法: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等。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九一八事变1、背景:日本蓄谋已久;为摆脱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社会矛盾;国民政府全力剿共,给日本侵华提供了可乘之机。
2、时间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制造了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爆发。
3、结果:蒋介石要求驻守东北的张学良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本侵占中国东三省。
4、伪满政权建立:1932年,日本挟持前清废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对东北实行殖民统治。
注:性质-----伪满洲国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政权,是日本侵略东北乃至全中国的工具。
5、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团结抗日、抵御外侮成为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
6、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1、表现:①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时间内发表宣言,号召全国各民众进行抗日救亡运动;②东北人民组成了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的侵略;③全国各界群众组织抗日救亡运动。
2、日本侵略进一步扩张:1935年,日本进一步向关内扩张,华北形势危急。
三、西安事变1、背景: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催化原因-----受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直接原因------蒋介石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拒绝张扬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主张。
2、时间人物经过: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逼蒋抗日,史称“西安事变”。
(又称“双十二事变”)3、事变发生后各派政治力量的动向:①亲日派-----代表人物何应钦以讨伐张杨为借口,调兵遣将,准备对西安发动军事进攻,欲置蒋介石于死地,以取而代之。
②亲英美派-----代表人物宋子文、宋美龄等为营救蒋介石展开紧张斡旋,并飞赴西安谈判。
③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
4、结果: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内容标准: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2、能力培养: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归纳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情感教育: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表现出的民族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二、教学要点1、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2、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三、教学用具及教学方法1、中国地图、录音机2、问题教学法、讲述法、阅读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松花江上》,提问:你想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景吗?谁知道我国的国耻日是哪一天?有什么来历?……我们要学好历史不忘国耻警钟长鸣。
1、九一八事变设问(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以侵占过中国的哪些领土?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以下同)。
总结:日本在甲午战争打败清政府后,于1895年通过不平等的《马关条约》侵占了台湾。
设问(2):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这一题可引导学生从日本的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
总结: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以久;②从日本的国内因素看,它急需摆脱经济危机;③从日本国外的因素看,国民党政权的全力“剿共”,给它侵略中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设问(3):为什么说九一八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蓄谋已久”可以从日本1927年的东方会议为例,“精心策划”可介绍柳条湖炸铁轨事件。
设问(4):为什么东北地区仅四个多月就全部论陷?总结:一方面是日军精心策划,倾力出动;另一方面是蒋介石不许东北军抵抗,客观上为侵略者开了方便之门(不抵抗政策:出示蒋对张学良发的密电)。
设问(5):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总结:中国十分之一以上的国土变成日本的侵占下的殖民地,变成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的基地。
第12课《中国少年说》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9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的写法。
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生字。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
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
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板书:少年中国说【设计意图:用充满感情的话导入课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作者、背景简介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少年中国说》:八国联军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军侵华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日本明治维新后,军事实力上升。
(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
2.过程(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2)平壤战役:清军失利,退回国内。
(3)黄海大战:中方损失略大,但主力尚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5)威海卫战役:1895年,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以清军惨败告终,签订《马关条约》。
(1)内容:(2)影响:①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
②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③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④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⑥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列强掀起的瓜分狂潮使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2)1900年春夏间,义和团运动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借口镇压义和团。
3.过程(1)发动战争: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合发动战争,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2)进犯受阻: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在廊坊附近英勇打击侵略者,联军被迫退回天津。
(3)攻陷北京: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德国瓦德西的司令部设在紫禁城内。
4.结果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
(1)迫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1.图示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2.巧记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一条主线: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两个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程标准学法指导1.列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1.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过程及战后所签订条约的内容和影响。
2.联系列强侵华史实,认识历次侵华战争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知识点一甲午中日战争1.背景: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清政府受朝鲜请求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也趁机出兵,蓄意挑起战争。
2.过程(1)战争爆发: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
(2)平壤战役:清军在朝鲜平壤陆战失利,退回国内。
(3)黄海大战:中方主力尚存,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
(4)辽东战役: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5)威海卫战役: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结果: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内容危害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知识点二八国联军侵华1.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反帝斗争高涨:义和团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2.经过(1)发动战争:1900年6月,英、美等借口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2)进攻受阻:义和团和爱国官兵在廊坊附近和天津打击侵略者,联军退回天津。
(3)攻陷北京: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联军司令部设在北京紫禁城内。
3.结果: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出逃,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并部署与侵略者“议和”。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作者介绍】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年间举人,中国近代、、、史学家、文学家。
()领袖之一,中国近代、代表人物。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干将:(gān jiāng)是古代传说的一把剑,十大名剑之一。
干将、是干将、莫邪铸的两把剑。
干将是雄剑,莫邪是雌剑。
公车上书公车上书,是指清二十一年(1895年),与梁启超集结603名联名上书朝廷、反对在中败于日本的签订丧权辱国的《》的事件。
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课后作业一、读拼音,写词语。
这条大河yí xiè qiān lǐ( ),气势非常宏伟。
二、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文整体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