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9.57 KB
- 文档页数:6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重庆CS新协力化工有限公司等诉胡XT等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编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唐青林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唐青林律师近年来办理了大量涉及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刑事案件,在商业秘密法律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代理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商业秘密案件并获胜诉判决,曾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主编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发表专业论文。
案件要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司法上通过赋予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被害人以同时提出刑事和民事诉讼的权利,以获得司法保护的特殊诉讼形式。
并非所有的刑事案件的被告人都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只有因人身权利遭受侵犯以及因财物被犯罪分子毁坏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案件,才能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因此商业秘密作为知识产权受到侵害,不能在刑事诉讼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基本案情1998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兴锦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投资人为刘强)、汤衡军与被告人汤华远共同出资成立重庆CS协力化工有限公司,专业研发和生产橡胶助剂,1998年9月公司更名为原告重庆CS新协力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新协力公司”),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汤衡军。
新协力公司自成立以来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研制成功了不溶性硫磺“非水一步法”生产工艺,以及针对该工艺的干燥器、射硫器等关键设备。
该生产工艺研发成功后具有实用性并为新协力公司带来了经济利益。
新协力公司通过制定保密制度、保密规则、发放保密费等方式,要求员工对公司的技术、设备等信息终身保守秘密,并在离职后两年内不得从事该公司关联的职业。
2002年2月5日,被告人胡XT代表重庆东荣化工有限公司与新协力公司签订转让合同,同年4月,因胡XT提出转让改为租赁,遭到新协力公司拒绝。
双方签订的转让合同没有进行公证,合同没有生效。
2002年8、9月间,胡XT邀请被告人汤华远到广州进行商谈,并确定另行建厂合作生产不溶性硫磺,由汤华远负责技术,许诺在年产1500吨以内的税后利润里给予汤华远8%的技术红利。
一、协议背景为保护公司商业秘密,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员工保密协议。
以下为本协议中关于保密金额的约定。
二、保密金额1. 保密金额定义:本协议中所指的保密金额,是指员工因违反保密义务,泄露公司商业秘密而应向公司支付的赔偿金。
2. 保密金额计算:(1)基本赔偿金额: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基本赔偿金额,该金额不低于10万元人民币。
(2)按损失赔偿:若员工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公司有权要求员工按实际损失赔偿。
赔偿金额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①经济损失:因商业秘密泄露导致公司业务、市场份额、品牌形象等受到损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②调查、诉讼费用:因商业秘密泄露引发的调查、诉讼等费用;③其他损失:因商业秘密泄露导致的其他损失。
(3)违约金: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泄露公司商业秘密,除按实际损失赔偿外,公司还可要求员工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按以下标准计算:①员工在职期间,每月支付违约金为月薪的10倍;②员工离职后,每月支付违约金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月薪的10倍。
3. 保密金额支付:(1)支付方式: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应立即向公司支付保密金额。
(2)支付期限:员工应在接到公司支付保密金额的通知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
(3)违约责任:员工未在规定期限内支付保密金额的,公司有权采取法律手段追讨,并要求员工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三、其他约定1. 本协议中的保密金额为估算值,具体赔偿金额以双方协商一致为准。
2. 若因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导致公司遭受重大损失,公司有权要求员工支付更高额的赔偿金。
3. 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可另行协商解决。
四、协议生效本员工保密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员工离职或公司解除协议之日止。
五、协议解除1. 员工离职或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后,本协议自行解除。
诉讼会计下侵犯商业秘密损害赔偿的认定及会计处理作者:于文波蒋葵来源:《财会通讯》2007年第03期在确认商业秘密价值时必须弄清楚它所归属的资产类别。
笔者认为,若项目的价值能可靠的计量,在符合“未来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标准后,便应予以确认,对无形资产确认而言,“价值能可靠计量”将是主要的确认标准。
而商业秘密的根本特性是能给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具有一定的能可靠计量的价值,因此,商业秘密应确认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进行核算和管理。
以往法院在判断侵权损失认定时一般有四种情况,即根据原告损失、根据被告侵权期间利润所得、以原告开发成本来认定、以合理使用费的标准确定。
但这几种方法都存在固有的缺陷。
首先是没有区分侵权人的动机,即是故意还是无意侵权。
其次是执行标准不一,因为方法有好几种,随意选择性大,法院判决结果带有很大不确定性。
为此,笔者建议采用利润分割法,诉讼双方也应采用利润分割法来确认损失与利得。
利润分割法指在正常交易原则下,对若干关联企业共同参与的交易活动中所产生的合并营业利润与亏损,根据其各自履行的职责和贡献大小,在有关各方之间进行分配的转让定价调整方法。
在此笔者认为可以将此方法用在侵权与被侵权双方,认为非重大恶意侵权情况下的双方对侵权方的所得利益都存在贡献(重大恶意侵权应采取惩罚性措施,笔者认为此时法院运用的惩罚性赔偿合情合理),如侵权方在侵权利益下有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等支出,被侵权方有商业秘密的初始投资,后继支出等。
所以他们之间完全可以按照对侵权利益的贡献大小分成。
前面的四种方法也可以归纳到利润分割法中。
对于侵权利益和分成比例的认定,笔者建议引入西方法务会计制度,在法院、企业中配备法务会计。
法务会计熟悉司法事务,又具有会计专长,是21世纪诉讼案件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商业秘密价值的计量,笔者认为用公允价值优于历史成本计量,因为商业秘密作为特殊的无形资产,无论是购入还是自有,用历史成本无法反应其内在价值,其创造的超额利润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说与历史成本相关性很小,而公允价值能很好地反映商业秘密为企业创造超额现金流量的现值。
保密协议的违约损害赔偿计算保密协议作为一种法律约束文书,旨在保护合同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
一旦其中一方违约,造成了机密信息的泄露或者利用,那么违约方需要负责相应的违约损害赔偿。
本文将就保密协议违约损害赔偿计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违约行为的损害赔偿原则在计算保密协议违约损害赔偿时,我们需要确定一系列与违约行为相关的因素。
首先,违约方泄露的机密信息在商业上的价值是关键因素,此价值应根据市场行情和信息特性进行评估。
其次,我们需要考虑违约行为对合同受益方的实际损失,例如失去商业机会、声誉受损等。
最后,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与违约行为有关的因素,如恶意程度、违约方的过错、违约方所达成的利益等。
基于这些原则,我们可以进行违约损害赔偿的计算。
二、泄露的机密信息商业价值的评估对于保密协议的违约损害赔偿计算而言,需要对泄露的机密信息进行商业价值的评估。
市场行情的研究和专家意见的咨询对于此过程至关重要。
我们可以参考类似的案例、行业标准以及专有技术评估等来确定信息的价值。
同时,对信息的保密性和独特性的评估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这些评估,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定泄露的机密信息在商业上的价值。
三、违约行为对合同受益方的实际损失的计算除了泄露的机密信息的商业价值,违约行为还可能给合同受益方带来实际损失。
例如,违约方泄露商业机密信息给竞争对手,导致合同受益方失去了某些商业机会。
这些商业机会的价值应该是违约方需要承担的损害赔偿额度。
此外,违约行为还可能导致合同受益方的声誉受损,进而影响其在市场上的信誉和业务。
该声誉受损的程度和可评估性需要在具体案例中进行综合考虑。
四、其他因素的综合考虑除了泄露的机密信息的商业价值和实际损失,其他因素也需要综合考虑。
例如,如果违约方的行为是故意而为之,那么其需承担的违约损害赔偿应当更高。
此外,如果合同受益方在违约前已收到利益,那么该利益可能需要抵扣在损害赔偿中。
综合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违约损害赔偿额度。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侵害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确定损害赔偿的指导意见及法定赔偿的裁判标准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2020年4月为妥善审理侵害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统一裁判标准,建立与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相协调的损害赔偿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有关法律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结合我市审判工作实践,对侵害知识产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中损害赔偿的确定,以及侵害著作权、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案件中适用法定赔偿的考量因素及裁判标准,制定如下意见。
第一章基本规定1.1【损害赔偿的确定原则】确定损害赔偿坚持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导向,遵循填平原则,体现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损害赔偿司法认定机制。
被告因过错侵害他人知识产权或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且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1.2【赔偿计算方法及顺序】当事人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获利、许可使用费、法定赔偿的顺序,提出具体的赔偿计算方法。
当事人选择后序赔偿计算方法的,可以推定前序赔偿计算方法难以确定赔偿数额,但有相反证据的除外。
当事人还可以依据协商一致的其他合理方式提出具体的赔偿计算方法。
1.3【赔偿计算方法的举证】原告除明确具体赔偿数额、赔偿计算方法外,还应当按照提出的赔偿计算方法进行举证。
被告对原告主张的赔偿数额和赔偿计算方法不予认可的,也可以提出具体的赔偿计算方法并进行相应举证。
当事人可以证明赔偿的具体数额,也可以证明赔偿数额的合理区间;既可以精确计算,也可以概括估算。
1.4【赔偿计算方法的种类】同一案件中,当事人针对同一被诉行为可以同时提出多种赔偿计算方法,针对不同被诉行为也可以分别提出赔偿计算方法。
1.5【未明确赔偿计算方法的后果】原告仅提出赔偿数额,经释明后仍未提出具体赔偿计算方法且未提供相应证据的,对于其举证责任转移的主张,一般不予支持。
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中外立法研究[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及国际公约都将商业秘密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畴。
然我国对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保护起步晚,现行立法有诸多不足之处。
为更好地保障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借鉴国外及地区优秀的立法经验和实践模式,为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立法一、我国现行的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制度(一)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立法现状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①《民法通则》第118条,②《合同法》第43条③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及损害赔偿进行了相应规定。
《反不正当竞争法》克服了合同法律制度保护商业秘密的缺陷,但没有明确规定是否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我国通常依据《民法通则》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制。
虽然其他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等有所涉及,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我国现有涉及商业秘密侵权赔偿的法律对赔偿金额的标准只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以致往往造成了司法认识和操作上的不统一,并且存在着“十赔九不足”的现象。
(二)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式在民事、行政、刑事三种制裁方式中,对被侵权人最直接有效的就是民事制裁方式,它使被侵权人得到利益的补偿,因此,侵权行为发生后,对被侵权人的损害赔偿就成为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最关键的问题。
关于赔偿损失的计算,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规定了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按原告实际损失计算;二是在原告损失难以计算情况下,按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计算。
可见,第二种计算方法是第一种的补充。
然而事实上被侵权人往往由于种种原因,如侵权人销毁、隐藏账目等而无法举出充分证据说明侵权人因侵权获得的利润,而且由于商业秘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潜在的经济利益和竞争优势,这也就决定了商业秘密的价值难以确切估量。
此外,侵权行为所造成的一些财产形式的损害,如商业信誉的降低、市场竞争中优势地位的丧失,就更难以计算,因此如何合理计算损失赔偿额,做到公平正义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企业内部的泄密行为——临沂GS进出口有限公司诉临沂DL进出口有限公司等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编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唐青林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唐青林律师近年来办理了大量涉及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刑事案件,在商业秘密法律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代理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商业秘密案件并获胜诉判决,曾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主编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发表专业论文。
案件要旨企业内部导致商业秘密泄露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五种:因员工跳槽等人员流动造成的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因兼职人员的在外兼职行为而导致的商业秘密的泄露;因离退休员工离开企业后的商业秘密的泄露;因企业员工的保密意识不强,在对外交流、交往的过程中,导致企业商业秘密的泄露;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因私利而泄密。
基本案情原告GS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主营五金机械、建材、钢材、纺织品、服装及土特产销售及进出口业务。
在经营过程中,原告为大量获取国外客户资料,自2006年公司成立至2009年5月,连续四年(七次)派出公司代表参加广交会,先后投入二十余万元资金和大量的人力、物力,逐步开发建立了国际市场的客户经营信息网络。
原告的胶合板出口贸易是其主要进出口业务,从2006年到2008年原告公司的胶合板出口业务量逐年增多。
2006年2月,原告公司制定了保密制度,指定专用计算机,并对该经营信息的载体电子邮箱采取了设置密码等保密措施。
2006年至2009年,原告每年与国外客户成交一定数量的胶合板销售业务,与泰国曼谷KASIKORNBANK公共有限公司、LSN进出口有限公司、香港THYE HONG COMM’L AND公司、印度尼西亚PT.JAYA公司、罗马尼亚和奥地利RAY SYSTEM SRL公司等均成交过胶合板的销售业务。
被告钱龙自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在原告处从事国内外客户的进出口货物的报价、联系采购货源、验货、发货、审核提单等业务。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合理费用的承担——HFT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诉张某侵犯商业秘密纠纷案编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唐青林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唐青林律师近年来办理了大量涉及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刑事案件,在商业秘密法律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代理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商业秘密案件并获胜诉判决,曾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主编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发表专业论文。
案件要旨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对于商业秘密权利人因为调查案件、收集证据等发生的调查、制止商业秘密行为所支付的费用,权利人可以要求被控侵权人进行赔偿。
但从数额上来说,这笔费用应当控制在合理的限度范围内方可予以保护。
因此,权利人应当注意保留花费的发票、转账记录等票据的保留。
基本案情原告HFT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FT公司)于2007年10月至2008年7月份为其客户研制了代号为M780的笔记本电脑,共投资人力成本计326000元。
通过研制,形成了电路图等相关技术资料。
2008年6月23日,原告HFT公司与被告张某签订了知识产权暨保密协议书,约定被告张某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均不得为自己或他人的之利益直接或间接使用富士康机密资料及知识产权。
不得携带移动存储设备进行管制区域,不得窃取、携带及夹带富士康任何资料出入厂区。
同日,原告HFT公司与被告张某签订了劳动合同书,该合同同样约定被告张某有保守原告HFT公司商业秘密的义务。
签订合同后,被告张某在原告HFT公司处担任产品检测员,其工作任务是将成品样机连到电脑上,用检测软件测试成品样机是否合格。
原告HFT公司为保守其商业秘密,除与员工签订上述保密协议外,还采取了涉密电脑没有USB接口等保密措施。
被告张某在工作期间,私自通过其组长的电脑,将M780笔记本电脑的技术资料上传至公司内部的FTP服务器,再将其检测的成品样机连接到FTP服务器上,从FTP服务器上将其上传的M780笔记本电脑的技术资料复制到连接到成品样机的U盘中。
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甲公司与乙公司侵犯商业秘密竞业限制纠纷上诉案编者注:本文摘自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唐青林主编的《商业秘密百案评析与保密体系建设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唐青林律师近年来办理了大量涉及侵犯商业秘密的民事、刑事案件,在商业秘密法律领域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曾代理多起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并获胜诉判决,曾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主编的《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发表专业论文。
案件要旨在确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额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因素:商业秘密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润;未能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利润的,可参照商业秘密许可使用的合理费用来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定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定额赔偿。
基本案情周某于2008年3月19日进入乙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
该合同约定,周某违法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或违反约定的保守商业秘密事项或者竞业禁止,周某违反上述约定的,应向乙公司支付违约金20,000元,由此给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周某还应赔偿实际经济损失。
2008年3月19日,周某与乙公司订立《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保护、竞业禁止协议》,约定,周某的任职期间及离开乙公司后一年内不得自己投资、生产、经营与乙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双方确认,乙公司在给周某支付工资时已经涵盖竞业禁止期内的经济补偿。
双方劳动关系于2010年8月10日终结。
2011年3月9日,乙公司向上海市徐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周某返还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期间的工资及提成78,719.87元、支付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的违约金100,608.94元,并要求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该仲裁委员会于2011年4月19日作出裁决:对乙公司的全部申诉请求均不予支持。
乙公司不服该,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周某承担返还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竞业限制期内所得全部收益78,719.87元的违约责任并支付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金100,608.94元,甲公司对上述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一、协议背景甲乙双方(以下简称“双方”)本着平等、自愿、诚实信用的原则,就甲方(以下简称“甲方”)与乙方(以下简称“乙方”)之间签订的保密协议(以下简称“本协议”)的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1.1 甲方因业务需要,向乙方提供涉及商业秘密的技术资料、市场信息等保密信息(以下简称“保密信息”)。
1.2 乙方同意对保密信息承担保密义务,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披露或使用。
二、保密协议赔偿金额2.1 若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泄露、披露或使用保密信息,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赔偿金。
2.2 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如下:2.2.1 甲方因乙方泄露、披露或使用保密信息而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乙方应予以赔偿。
2.2.2 若甲方无法证明其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则乙方应按以下标准支付赔偿金:(1)保密信息涉及的技术秘密,按甲方研发该技术秘密所投入的合理成本的一定比例支付赔偿金,但不超过50万元;(2)保密信息涉及的市场信息,按甲方因泄露、披露或使用保密信息而遭受的市场份额损失的一定比例支付赔偿金,但不超过100万元。
2.3 若乙方泄露、披露或使用保密信息给甲方造成重大损害,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数额由双方协商确定,但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三、其他约定3.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3.2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3.3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四、争议解决4.1 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其他5.1 本协议未尽事宜,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执行。
5.2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解除或终止本协议。
甲方(盖章):__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__签订日期:____年____月____日注:本协议赔偿金额仅供参考,具体赔偿金额由双方协商确定。
侵权责任法中的损害赔偿方式与计算方法侵权责任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为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了保障。
在侵权责任中,损害赔偿是一项重要的救济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侵权责任法中的损害赔偿方式与计算方法。
一、损害赔偿方式侵权责任法中的损害赔偿方式主要有实际损失赔偿、利益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三种。
实际损失赔偿是指按照被侵权人所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例如,A向B借款,但A未按期还款,导致B无法按时支付其他债务的逾期利息,这时B可以要求A承担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
利益损失赔偿是指按照被侵权人所预期能够获得的利益进行赔偿。
例如,C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受伤,导致无法按计划参加某项商业活动而损失利润,这时C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其因此造成的利益损失。
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对被侵权人因受到侵权行为而遭受精神痛苦、损害等进行赔偿。
例如,D在一次校园欺凌事件中受到严重侮辱,导致精神受伤,这时D可以要求侵权方承担因此产生的精神损害赔偿。
二、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在侵权责任法中,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会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1. 实际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实际损失赔偿一般是通过计算被侵权人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来确定赔偿金额。
例如,在一次商业合同纠纷中,如果甲方未履行合同义务导致乙方无法按时交付货物,乙方可以根据货物的市场价值与双方约定交付时间之间的时间差来计算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2. 利益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利益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相对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例如,在一起侵犯商业秘密的案件中,如果甲方泄露乙方的商业机密,导致乙方遭受盈利能力下降,那么乙方可以根据过往利润、市场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等因素,通过专业评估或经济鉴定等手段确定赔偿金额。
3. 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精神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相对较为主观。
依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如受害人的身份、受伤程度、侵权行为的性质严重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估。
一、前言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日益增强。
为保障企业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本保密协议旨在明确员工在离职后对公司的商业秘密保密义务,并约定违反保密义务时的赔偿金额。
以下为本保密协议约定赔偿金额的相关内容:二、保密义务1. 员工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应严格遵守公司的保密制度,对公司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2. 商业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公司的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管理秘密等;(2)公司的客户名单、销售渠道、市场分析等;(3)公司的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4)其他对公司有重要价值的秘密信息。
三、违反保密义务的赔偿金额1. 员工违反保密义务,泄露、使用、复制、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公司商业秘密的,应承担以下赔偿责任:(1)赔偿公司因泄露、使用、复制、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2)赔偿公司因泄露、使用、复制、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所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3)赔偿公司因调查、取证、诉讼等所支出的合理费用;(4)赔偿公司因商业秘密泄露、使用、复制、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所造成的声誉损失;(5)赔偿公司因商业秘密泄露、使用、复制、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所造成的其他损失。
2. 赔偿金额的计算方法如下:(1)直接经济损失:按照员工泄露、使用、复制、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所造成的实际损失计算;(2)间接经济损失:按照员工泄露、使用、复制、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商业秘密所造成的预期利益损失计算;(3)合理费用:按照实际发生费用计算;(4)声誉损失:根据公司损失的程度和范围,由双方协商确定;(5)其他损失: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协商确定。
3. 若员工违反保密义务,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经法院判决,员工还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四、其他约定1. 本保密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员工离职后三年。
2. 本保密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
3. 本保密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0XX 专业合同封面COUNTRACT COVER甲方:XXX乙方:XXX2024商业秘密保障合同模板立即获取本合同目录一览1. 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商业秘密1.2 保密义务人1.3 保密信息1.4 违约行为1.5 损害赔偿2. 保密义务2.1 保密义务人的保密义务2.2 保密期限2.3 保密义务人泄露商业秘密的处理3. 权利与义务3.1 保密信息的使用权3.2 保密义务人的权利与义务3.3 权利的转让4. 违约责任4.1 违约行为的认定4.2 违约责任的形式4.3 违约金的计算5. 损害赔偿5.1 损害赔偿的计算5.2 损害赔偿的支付方式6.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6.1 合同解除的条件6.2 合同终止的条件7. 争议解决7.1 争议解决的方式7.2 诉讼管辖法院8. 合同的效力8.1 合同的生效条件8.2 合同的无效条件9. 保密义务的期限9.1 固定期限9.2 依约终止10. 保密义务的继承10.1 继承的条件10.2 继承的效力11. 保密义务的转让11.1 转让的条件11.2 转让的效力12. 合同的修改与补充12.1 修改的条件12.2 补充的效力13. 合同的解除与终止后的保密义务13.1 解除与终止后的保密义务13.2 解除与终止后保密信息的处理14. 其他约定14.1 通知与送达14.2 适用法律14.3 合同的附件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商业价值并经权利人采取相应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信息。
1.2 保密义务人保密义务人指本合同签订的一方(或多方),承担保密义务的个体或实体。
1.3 保密信息保密信息指合同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产生、获取或交换的,属于商业秘密范畴的信息。
1.4 违约行为违约行为指保密义务人违反本合同规定,未经授权使用、披露或允许他人使用保密信息的行为。
1.5 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指因保密义务人违约行为导致权利人遭受的损失,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经济损失、 Future 利益损失、维权费用等。
2024年度商业秘密保护双边合同本合同目录一览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商业秘密1.2 保密义务1.3 双方主体第二条商业秘密的范围2.1 秘密信息范围2.2 非秘密信息2.3 秘密信息识别第三条保密义务的内容3.1 信息保密义务3.2 信息使用限制3.3 信息传递限制第四条保密期限4.1 秘密信息的保密期限4.2 非秘密信息的保密期限4.3 保密期限的延长第五条保密措施5.1 物理保密措施5.2 技术保密措施5.3 组织保密措施第六条违约责任6.1 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6.2 未履行保密义务的后果6.3 违约赔偿方式第七条权利与救济7.1 权利声明7.2 救济途径7.3 法律适用第八条争议解决8.1 协商解决8.2 调解解决8.3 法律诉讼第九条合同的生效、变更与终止9.1 合同生效条件9.2 合同变更程序9.3 合同终止情形第十条通知与送达10.1 通知方式10.2 送达地址10.3 通知生效时间第十一条合同的适用范围11.1 主体适用范围11.2 地域适用范围11.3 法律适用范围第十二条合同的独立性12.1 合同的独立性原则12.2 不影响其他合同与法律关系12.3 不影响第三方权益第十三条其他条款13.1 附加条款13.2 补充协议13.3 附件第十四条签署与备案14.1 合同签署14.2 备案程序14.3 合同副本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商业秘密在本合同中,商业秘密指甲方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不为公众所知悉、具有实用性并经甲方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包括但不限于研发资料、技术资料、客户名单、销售策略、财务报告等。
1.2 保密义务保密义务是指乙方对于在合作期间或合作结束后获取的甲方商业秘密,应承担的不泄露、不使用、不擅自转让给他人的法律义务。
1.3 双方主体甲方:指(请填写甲方全称)乙方:指(请填写乙方全称)第二条商业秘密的范围2.1 秘密信息范围秘密信息范围包括甲方未公开的、能为甲方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已采取保密措施的所有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20XX 标准合同模板范本PERSONAL RESUME甲方:XXX乙方:XXX内部员工商业秘密保障合同本合同目录一览1. 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商业秘密1.2 员工1.3 保密义务1.4 保密期限1.5 泄露1.6 损害赔偿2. 商业秘密的范围2.1 技术信息2.2 经营信息2.3 其他信息3. 员工的保密义务3.1 保护商业秘密的义务3.2 保密信息的获取与使用3.3 保密信息的保护措施4. 保密期限4.1 固定期限4.2 终止或解除合同的情况5. 泄露的处理5.1 泄露的认定5.2 泄露的处理措施6. 损害赔偿6.1 赔偿责任6.2 赔偿金额的计算7. 违约责任7.1 违反保密义务的责任7.2 违反合同的其他条款的责任8. 争议解决8.1 协商解决8.2 调解解决8.3 法律诉讼9. 合同的生效、修改与终止9.1 合同的生效条件9.2 合同的修改9.3 合同的终止10. 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0.1 法律适用10.2 争议解决11. 其他约定11.1 通知与送达11.2 合同的副本12. 员工的权利与义务12.1 了解商业秘密的权利12.2 遵守保密义务的义务13. 合同的保密13.1 合同内容的保密13.2 合同的保管14. 双方签字盖章14.1 甲方签字盖章14.2 乙方签字盖章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定义与术语解释1.1 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甲方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甲方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2 员工员工指与甲方签订劳动合同,为甲方提供劳动服务的自然人。
1.3 保密义务保密义务指员工在合同有效期内及合同终止后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责任。
1.4 保密期限保密期限指员工对商业秘密承担保密义务的时间期限。
1.5 泄露泄露指商业秘密未经授权被披露、使用或被第三方获取。
1.6 损害赔偿损害赔偿指因员工违反保密义务导致商业秘密泄露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赔偿。
第二条商业秘密的范围2.1 技术信息技术信息包括专利技术、非专利技术、研发资料、技术方案、工艺流程、设计图纸等。
商业秘密有哪⼏⼤特征?1、⾮公开性。
商业秘密的前提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其他知识产权都是公开的,对专利权甚⾄有公开到相当程度的要求。
2、⾮排他性。
商业秘密的专有性不是绝对的,不具有排他性。
3、利益相关。
能使经营者获得利益,获得竞争优势,或具有潜在的商业利益。
4、保护期限。
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不是法定的,取决于权利⼈的保密措施和其他⼈对此项秘密的公开。
⼀、有哪⼏⼤特征?商业秘密和其他(、、等)相⽐,有着以下特点:1、⾮公开性商业秘密的前提是不为公众所知悉,⽽其他知识产权都是公开的,对专利权甚⾄有公开到相当程度的要求。
2、⾮排他性商业秘密是⼀项相对的权利。
商业秘密的专有性不是绝对的,不具有排他性。
如果其他⼈以合法⽅式取得了同⼀内容的商业秘密,他们就和第⼀个⼈有着同样的地位。
商业秘密的拥有者既不能阻⽌在他之前已经开发掌握该信息的⼈使⽤、转让该信息,也不能阻⽌在他之后开发掌握该信息的⼈使⽤、转让该信息。
3、利益相关能使经营者获得利益,获得竞争优势,或具有潜在的商业利益。
4、保护期限商业秘密的保护期限不是法定的,取决于权利⼈的保密措施和其他⼈对此项秘密的公开。
⼀项技术秘密可能由于权利⼈保密措施得⼒和技术本⾝的应⽤价值⽽延续很长时间,远远超过技术受保护的期限。
⼆、商业秘密损失计算商业秘密的损失计算⼤致分为以下两种:⼀是以商业秘密权利⼈因遭受的损失作为定罪量刑和实际赔偿的依据。
商业秘密权利⼈可计算的财产、收⼊⽅⾯的损失应全部作为损失的数额。
这⾥既包括权利⼈本⾝的收⼊,也包括权利⼈预期的若⼲年内收益。
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商业秘密的开发投⼊、商业秘密的成熟程度、商业秘密的利⽤周期及其是否可以重复利⽤,以及商业秘密的使⽤和转让、市场的供求状况等。
⼆是以侵权⼈因侵权⾏为获得的利益作为损失和赔偿额。
这种损失的计算以侵权⼈未再向第三⼈披露、转让和不为其他公众所知为前提。
对于⾮法将商业秘密出卖给他⼈的,以其⾮法出卖收⼊为损失额;违法使⽤商业秘密进⾏⽣产经营活动的,以其因此获得或增加的利润为损失额。
赔偿N1怎么算引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事故或者纠纷,而赔偿就成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
赔偿是一种法律行为,它旨在通过给予受害人一定的经济补偿,来弥补因他人过失或违约行为而导致的损失。
而在具体计算赔偿金额时,可能会有一些固定的标准或者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赔偿N1的计算方式以及相关因素。
什么是赔偿N1赔偿N1是指日常生活中一种特殊类型的赔偿。
在法律领域,赔偿N1一般指根据某些指定的标准或者公式进行计算而得到的赔偿额度。
这种赔偿主要针对某些特定的纠纷或事故,比如交通事故、工伤等。
赔偿N1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进行调整。
赔偿N1的计算方式赔偿N1的计算方式可以因具体情况而异,以下是一般常用的几种计算方式:1.损失计算法在某些特定情况下,赔偿N1可以根据受害人所遭受的直接损失进行计算。
这些损失可以是物质损失或者精神损失。
物质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医疗费用等,而精神损失主要是指由于受害人遭受侵权行为而导致的精神痛苦等。
2.营业额法赔偿N1的计算也可以根据受害人营业额的变化来进行。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商业纠纷案件,如侵犯商业秘密、盗窃商业机密等。
根据受害人的营业额变化情况,可以计算得到赔偿N1的具体数额。
3.标准赔偿法在一些特定的情形下,相关法律规定了特定的赔偿标准。
例如,在交通事故中,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受害人可以据此计算得到相关赔偿N1的数额。
4.刑事附带民事损害赔偿法在刑事犯罪行为中,受害人有权要求赔偿N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受害人可以在刑事责任确定后,根据自己所遭受的损失提起赔偿请求。
此时,赔偿N1的计算方法可以参照法律规定进行。
影响赔偿N1的因素赔偿N1的计算并非是单纯的几个公式相加或直接按照某个标准计算,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损失的程度根据受害人所遭受的损失程度,赔偿N1的数额可能有所差异。
损失程度越大,赔偿N1的数额也可能相应增加。
2.责任的归属赔偿N1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事故或纠纷责任的归属问题。
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
导读:本文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商业秘密损害赔偿金额的计算标准
唐青林
案件要旨
在确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额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因素:商业秘密权利人因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利润;未能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所获利润的,可参照商业秘密许可使用的合理费用来确定;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定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定额赔偿。
基本案情
周某于2008年3月19日进入乙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并签订劳动合同。
该合同约定,周某违法解除合同或者违反合同约定解除合同或违反约定的保守商业秘密事项或者竞业禁止,周某违反上述约定的,应向乙公司支付违约金20,000元,由此给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的,周某还应赔偿实际经济损失。
2008年3月19日,周某与乙公司订立《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保护、竞业禁止协议》,约定,周某的任职期间及离开乙公司后一年内不得自己投资、生产、经营与乙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业务;双方确认,乙公司在给周某支付工资时已经涵盖竞业禁止期内的经济
补偿。
双方劳动关系于2010年8月10日终结。
2011年3月9日,乙公司向上海市徐汇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周某返还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期间的工资及提成78,719.87元、支付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的违约金100,608.94元,并要求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该仲裁委员会于2011年4月19日作出裁决:对乙公司的全部申诉请求均不予支持。
乙公司不服该,向原审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周某承担返还2009年7月至2010年8月竞业限制期内所得全部收益78,719.87元的违约责任并支付违反竞业限制的违约金100,608.94元,甲公司对上述赔偿承担连带责任。
被告甲公司成立于2009年7月8日,由周某与黄章华出资注册成立。
甲公司的章程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公司不设监事会,设监事一人,由股东会选举产生,经选举由周某担任。
监事任期每届三年,任期届满,可以连任。
”2011年5月5日,甲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周某。
甲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电子科技、水质测试、环境测试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商务信息咨询”。
乙公司的经营范围为“电子产品、食品、水质、环境、汽车、玩具、纺织品等方面的检测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承包,从事货物进出口及技术进出口业务”。
法院审理
原审法院认为,周某与案外人于2009年7月8日出资成立经营
范围与以公司大致相同、有竞争关系的甲公司,并担任监事。
违背了双方的约定和对公司承担的包括保密义务在内的忠诚义务,存在一定的过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甲公司与周某的行为具有同样的主观恶意,故甲公司应当对周某的赔偿责任承担连带责任。
原审法院依法判决:周某赔偿乙公司100,000元,甲公司对判决上述赔偿款项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后,周某与甲公司均不服,分别向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法院认为,关于原审法院就本案有无管辖权,被上诉人乙公司在原审中先以周某存在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之行为为由,要求周某承担违约责任、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原审法院作为劳动争议中用人单位乙公司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受理此案,于法有据。
后乙公司变更诉讼请求,明确表示在构成侵权的情况下,将要求周某承担违约责任之诉请变更要求周某承担损失赔偿责任,暨侵权损害赔偿责任。
鉴于侵权行为实施地、侵权结果发生地的人民法院对于侵权行为享有管辖权,故原审法院在乙公司变更请求后,继续审理本案,依据充分。
上诉人周某、甲公司主张原审法院不享有管辖权,缺乏依据,法院不予采纳。
关于上诉人周某、甲公司应否承担赔偿责任,根据本案已查明事实,周某作为乙公司销售人员,在工作中所了解到的客户名称、联系方式以及交易习惯、意向、内容等信息,不为公众所普遍知悉和容易获得,能为乙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对于乙公司具有现实的商业价值,乙公司并对此采取有积极的保密措施,应属于商业秘密。
周某在其与乙公司签订的《知识产权及商业秘密保护、竞业禁止协议》中对其应承担的不作为义务存在明确约定的情况下,却仍在任职期间与他人共同投资设立甲公司,从事与乙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业务。
依照甲公司网站资料介绍,甲公司于2009年7月成立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共服务了481家客户,在其所列举的13家具体客户中,有六家客户在周某任职乙公司期间与乙公司存在委托测试合作业务关系。
对此,甲公司在原审中称乙公司不能证明相关客户是“周某期间发展的客户”,未否认网页所载明客户合作业绩的真实性,二审中却称其公司在网站上列举客户名称仅是为宣传所用,并不代表存在真正的业务往来,前后矛盾,且对其二审主张未能提供充分证据予以证明,法院对此难以采信。
甲公司成立时,周某的出资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其本人并担任甲公司监事,后还于2011年5月5日成为甲公司法定代表人,2009年8月12日至2010年8月6日期间暨周某仍任职乙公司期间,甲公司委托乙公司检测的业务发票累计金额亦达19,150元,甲公司称不知周某当时在乙公司任职,与一般常理明显有悖,法院难以采信。
而周某作为出资额达到注册资本50%的股东、监事,自称在担任甲公司法定代表人之前完全不参与甲公司的业务经营管理,亦与一般常理相悖。
故综合本案当事人的庭审陈述及举证情况,法院认为,周某与甲公司确实存在共同侵犯乙公司商业秘密的行为,乙公司要求周某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甲公司承担连带责任,确有依据。
但对于周某与甲公司应承担的损害赔偿金额,由于乙公司的实际损失及周某、甲公司的获利均无法确定,而综合考虑乙
公司为形成商业秘密所付出的努力、两上诉人侵权行为的情节、主观过错、乙公司的业务量变化情况等因素,原审法院认定的10万元赔偿金额过高,法院酌情调整为5万元。
专家点评
本案中,二审法院确定的赔偿金额数额在一审法院确定的数额基础上进行了减半处理,使乙公司获得的损害赔偿减少了整整5万元。
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的给付是权利人弥补权利损失的重要保障,对权利人来说不可谓不重要。
那么,在商业秘密案件中,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标准究竟该如何确定呢?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给被侵害的经营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被侵害的经营者的损失难以计算的,赔偿额为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所获得的利润;并应当承担被侵害的经营者因调查该经营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所支付的合理费用”。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确定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0条规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损害赔偿额,可以参照确定侵犯专利权的损害赔偿额的方法进行。
因侵权行为导致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的,应当根据该项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确定损害赔偿额。
商业秘密的商业价值,根据其研究开发成本、实施该项商业秘密的收益、可得利益、可保持竞争优势的时间等因素确定。
”
可见,在确定侵犯商业秘密的损害赔偿额时,应当充分考虑以下各方面的因素:
1、商业秘密权利人的侵权行为而遭受的损失。
这主要是权利人可计算的财产、收入方面的损失。
包括:(1)研制开发成本,如花费的时间、金钱和付出的财力等;(2)现实利益损失,如生产成本的降低、销售额的提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