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范方案与技术用房技术要求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308.50 KB
- 文档页数:24
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要求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广播录音播音室的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的具体要求,以确保播音室能够满足高质量广播节目的录制、编辑和传输需求。
第一章:设计规范第一条:空间布局播音室应布局合理,确保声学效果和工作流程的高效性。
播音区、控制区和辅助区域应明确划分。
第二条:声学设计混响时间:播音室的混响时间应控制在0.4-0.6秒之间。
隔音:播音室应具备良好的隔音性能,外部噪音水平应低于NR-20标准。
吸音:墙壁和天花板应使用吸音材料,减少声音反射和回声。
第三条:照明设计播音室内照明应柔和且分布均匀,避免产生过度的阴影或反光。
第四条:温湿度控制播音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应控制在40%-60%。
第二章:技术用房要求第五条:控制室设备布局:控制室内应合理布局调音台、录音设备、播放设备等。
观察窗:控制室与播音室之间应设有隔音观察窗。
第六条:录音设备麦克风:应选用高保真、低噪音的广播级麦克风。
录音设备:应配备数字录音设备,保证录音质量。
第七条:播放设备播放设备应支持多种格式的音频文件,具备高保真的播放效果。
第八条:编辑工作站编辑工作站应配备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和足够的存储空间。
第九条:传输设备传输设备应保证音频信号的稳定传输,支持远程传输功能。
第十条:备份系统应设置备份系统,包括数据备份和设备备份,确保播出安全。
第三章:安全与维护第十一条:安全设施播音室应配备消防、防盗等安全设施,并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维护管理定期维护:播音室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校准。
清洁管理:保持播音室的清洁,定期进行清洁工作。
第四章:环境要求第十三条:外部环境播音室应远离噪音源和振动源,避免外部环境对录音质量的影响。
第十四条:内部环境播音室内部装饰应使用不易产生静电和灰尘的材料。
第五章:附录第十五条:设备清单附录中应包含播音室所需的设备清单及其技术规格。
第十六条:维护手册附录中应提供播音室设备的维护手册和操作指南。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广播电视录播音室和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一、总体设计原则1. 根据使用需求和空间面积,确定音室和演播室的合理大小。
2. 考虑环境噪音控制,使音室和演播室免受外界干扰。
3. 确保音室和演播室内外的声音互相隔离,防止声音泄漏。
二、声学处理1. 使用吸音板、吸音窗帘和吸音天花板等声学材料,以减少声波的反射和共振。
2. 在音室和演播室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上布置不同种类和厚度的吸音材料,以实现音频的均衡和清晰度。
3. 在音室内设置合适的声学衍射板和声学棉,以平衡音频的反射和吸收。
三、声音隔离1. 使用隔音材料,如隔声墙、隔声门和隔声窗,以阻隔音乐、声音和噪音的传播。
2. 在音室和演播室之间的墙体和门上使用双层结构,并在夹层中填充隔音材料。
3. 加强门缝、插座、风管等细节的隔音处理,防止声音渗透。
四、空调和通风系统1. 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空调和通风设备,以保持音室和演播室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2. 确保空调和通风系统的出风口不直接对准音频录音设备,避免产生噪音。
五、灯光和电力1. 使用低噪音、无频闪的灯光设备,以避免影响声音录制和播放。
2. 规划合理的电力布线,确保能够满足录音设备和演播设备的供电需求。
六、家具和设备布置1. 合理摆放录音设备、音频设备和播音台,以确保人员操作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2. 布置合适的家具,如椅子、桌子和隔音屏,以提供给录音人员和演播人员相对安静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七、防火和安全1. 使用防火材料,如隔火墙、防火门和防火涂料,保护音室和演播室的安全。
2. 安装烟雾报警器和消防设备,建立有效的防火和安全管理制度。
八、声音监听系统1. 选用高性能的音频监听设备,确保录制和播放的声音质量。
2. 根据房间的声学特性,调整音响系统的位置和设置,以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
3. 使用合适的音频处理器和均衡器,对声音进行调整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听觉感受。
九、地面设计1. 在音室和演播室的地面上使用合适的材料,如吸音地毯或弹性地板,以减少声音的反射和传导。
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噪声容许标准.围护结构的隔声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2. 电视导演室TV director room指对演播室传来的音视频信号以及节目素材等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完整的成品节目的场所噪声控制noise control使各技术用房达到符合使用要求的噪声标准而采取降低噪声的技术措施空气声air-borne sound指以空气为媒质向四周传捅的声音。
播音室是进行声音节目制作和录音的重要场所,需要通过特殊的声学处理,以满足不同节目的播出和录制的需要。
结构上需满足隔音、吸音、无回音等良好音响效果。
具有高质量拾音、传音和录放音设施。
播音室的设计包括场地选择、音质设计、隔声与隔振设计等。
在声学方面对播音室的基本要求有二:第一,应有适当的混响时间,并且房间中声音扩散均匀;第二,应能隔绝外面的噪声。
播音室的墙壁和天花板上应布置上适当的吸声材料,以便控制各种频率的声音在播音室中的发射程度,使播音室的混响时间达到要求。
通常,播音室的混响时间要根据房间大小和用途而设定不同的值。
应急广播大厅门280G /平方设计主材:穿孔吸音板,生态木长城板,防静电地毯设计说明:应急广播会议指挥区会议桌的布置形式为U型,以便让与会者都能有良好的视野观看投影。
墙面采用长方体装饰造型,造型简单大气,造型中间材质为软包收边,中房间镶贴穿孔吸音板。
投影幕墙面与两侧墙面交界处采用折角处理,有利于声音的二次折射。
地面材质选用静电地毯,在提高舒适度的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吸音功能。
天花造型现代,造型由中心向四周伸张,寓意掌握信息控制全局。
天花造型层次丰富,二级棚芯为生态木长城板,避免声音在传播中强反射面的出现。
乡村广播直播间及导播间设计主材:穿孔吸音板,木丝吸音板,防静电地毯设计说明:在原乡村广播直播间区域经布局整体改造为一个直播间和一个导播间后,进行装饰设计,主要包括:墙面、地面、棚顶、照明等。
直播间内装修棚面、墙面和地面考虑声学要求,棚面采用石膏板与生态木长城板组成圆形造型线条流畅圆形象征着圆满的爱,墙面采用铝板、木丝吸音板结合,地面防静电地毯充分达到吸声的效果,照明满足一般工作要求(一般照明:200-500lux),直播间与导播间之间采用透明玻璃窗,便于节目中主播与导播的沟通。
走廊设计主材:防静电地板。
设计说明:走廊区拆除原有瓷砖铺装后进行整体静音地面铺装(静音塑胶地板)通过不规律的造型及颜色、LOGO、给走廊带来一丝活跃的气氛。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摘录)GYJ26-86一、噪声控制1.1噪声控制的设计标准在125-4000Hz(1/1倍频程)的频率范围内,室内噪声的平均声压级的允许值与录音室的种类有关外,还与站内设备系统本身的噪声有关。
表1 录播室及其它技术用房的噪声评价曲线*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电视台。
1.2场地的选择广播站(台)的录播室外墙至某些噪声源或振动源的距离大于表2的要求。
在此条件下,还应根据噪声源与录播室的具体关系以及噪声发生的频度、时间等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隔声、隔振措施。
表2 录播室外墙至某些设施的最小距离1.3在广播站(台)建筑物中应根据以下原则合理地布置录播室:i. 必要时,可利用非技术房间将录播室等技术用房包围的格局,以减轻外来噪声的影响。
ii. 宜将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集中设置,以利于隔声处理。
iii. 不应使录播室与车库、仓库、金工间、厕所等房间直接相邻(同一层或上下层)。
iv. 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宜与站(台)主体结构基础部分分开。
语言用录播室有必要时建在主楼内时,应做"房中房"构造。
v. 录播室应布置在人流少的位置,以尽可能避免外来噪声和震动的干扰。
vi. 对门厅、走道等噪声较高的场所,应做减噪吸声处理1.4录播室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进行隔声设计时,应按中心频率为125,250,500,1000,2000,4000dB(1/1倍频程)分别进行计算(必要时可按1/3倍频程)。
录播室的隔声墙(包括楼板、顶板)的施工质量与隔声性能关系密切。
设计中,应对有关施工质量提出要求(如:对砖墙应满浆满缝,并至少单面抹灰,一切孔洞应填充密实等)。
隔声门、观察窗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录播室的出入口处必须设两道隔声门。
二道隔声门之间的"声闸"应加以强吸声处理;声闸的深度应大于1.5m。
应根据下述要求设计或选用隔声门:表3 单扇隔声门隔声量的要求注:表内已考虑了门缝等漏声的影响。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摘录)GYJ26-86一、噪声控制1.1噪声控制的设计标准在125-4000Hz(1/1倍频程)的频率范围内,室内噪声的平均声压级的允许值与录音室的种类有关外,还与站内设备系统本身的噪声有关。
表1 录播室及其它技术用房的噪声评价曲线*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电视台。
1.2场地的选择广播站(台)的录播室外墙至某些噪声源或振动源的距离大于表2的要求。
在此条件下,还应根据噪声源与录播室的具体关系以及噪声发生的频度、时间等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隔声、隔振措施。
表2 录播室外墙至某些设施的最小距离1.3在广播站(台)建筑物中应根据以下原则合理地布置录播室:i. 必要时,可利用非技术房间将录播室等技术用房包围的格局,以减轻外来噪声的影响。
ii. 宜将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集中设置,以利于隔声处理。
iii. 不应使录播室与车库、仓库、金工间、厕所等房间直接相邻(同一层或上下层)。
iv. 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宜与站(台)主体结构基础部分分开。
语言用录播室有必要时建在主楼内时,应做"房中房"构造。
v. 录播室应布置在人流少的位置,以尽可能避免外来噪声和震动的干扰。
vi. 对门厅、走道等噪声较高的场所,应做减噪吸声处理1.4录播室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进行隔声设计时,应按中心频率为125,250,500,1000,2000,4000dB(1/1倍频程)分别进行计算(必要时可按1/3倍频程)。
录播室的隔声墙(包括楼板、顶板)的施工质量与隔声性能关系密切。
设计中,应对有关施工质量提出要求(如:对砖墙应满浆满缝,并至少单面抹灰,一切孔洞应填充密实等)。
隔声门、观察窗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录播室的出入口处必须设两道隔声门。
二道隔声门之间的"声闸"应加以强吸声处理;声闸的深度应大于1.5m。
应根据下述要求设计或选用隔声门:表3 单扇隔声门隔声量的要求注:表内已考虑了门缝等漏声的影响。
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3.1 噪声容许标准 .3.2 围护结构的隔声3.3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3.4 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
1.0.2 本规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1.0.3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1.0.4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1.0.5录(播)室、演播室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声学要求的房间。
2.0.2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2.0.3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Word版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3.1 噪声容许标准 .3.2 围护结构的隔声3.3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3.4 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1.0.3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1.0.4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1.0.5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2.0.2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2.0.3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录音棚设计方案一、场地选择与规划1、场地大小根据您的预算和预期的工作规模,选择合适大小的场地。
一般来说,小型录音棚的面积可以在 20 50 平方米,中型录音棚在 50 100 平方米,大型录音棚则超过 100 平方米。
2、场地形状尽量选择规则的矩形场地,避免过于复杂的形状,以减少声学处理的难度。
3、周边环境选择安静的环境,远离噪音源,如交通要道、工厂、建筑工地等。
同时,要考虑场地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以保证室内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二、声学设计1、隔音处理墙体:采用双层或多层结构的墙体,中间填充隔音材料,如岩棉、玻璃纤维等。
墙体的厚度一般不少于 20 厘米。
门窗:安装专业的隔音门窗,门缝和窗缝要做好密封处理。
天花板和地板:天花板可以采用吊顶加隔音材料的方式,地板则可以铺设隔音地毯或使用浮筑地板结构。
2、吸音处理墙面:使用吸音板、吸音棉等材料,根据不同的频段进行合理的布置,以减少反射声和驻波。
角落:在房间的角落放置吸音体,如三角形或圆柱形的吸音柱,以消除低频驻波。
天花板:可以安装吸音吊顶或悬挂吸音板,以控制中高频反射。
3、扩散处理通过在墙面和天花板上安装扩散板,使声音在室内均匀分布,提高声音的清晰度和空间感。
三、设备布局1、录音区放置乐器和演唱者的位置,要保证足够的空间和舒适的环境。
可以设置不同的录音区域,如人声录音区、乐器录音区等。
2、控制区控制台:放置音频控制台,便于操作人员对录音设备进行控制和监听。
监听音箱:安装在合适的位置,以获得准确的监听效果。
3、设备间用于存放录音设备、功放、效果器等,要做好设备的散热和通风。
四、照明设计1、照明亮度根据不同的工作区域,设置合适的照明亮度。
录音区的照明要避免产生阴影和反射,控制区的照明则要满足操作人员清晰读取设备参数的需求。
2、灯光颜色选择柔和、均匀的灯光颜色,避免使用过于鲜艳或刺眼的灯光,以减少对眼睛的疲劳。
3、灯光控制安装可调节亮度和颜色的灯光系统,以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氛围。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摘录)GYJ26-86一、噪声控制1.1噪声控制的设计标准在125-4000Hz(1/1倍频程)的频率范围内,室内噪声的平均声压级的允许值与录音室的种类有关外,还与站内设备系统本身的噪声有关。
表1 录播室及其它技术用房的噪声评价曲线*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电视台。
1.2场地的选择广播站(台)的录播室外墙至某些噪声源或振动源的距离大于表2的要求。
在此条件下,还应根据噪声源与录播室的具体关系以及噪声发生的频度、时间等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隔声、隔振措施。
表2 录播室外墙至某些设施的最小距离1.3在广播站(台)建筑物中应根据以下原则合理地布置录播室:i. 必要时,可利用非技术房间将录播室等技术用房包围的格局,以减轻外来噪声的影响。
ii. 宜将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集中设置,以利于隔声处理。
iii. 不应使录播室与车库、仓库、金工间、厕所等房间直接相邻(同一层或上下层)。
iv. 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宜与站(台)主体结构基础部分分开。
语言用录播室有必要时建在主楼内时,应做"房中房"构造。
v. 录播室应布置在人流少的位置,以尽可能避免外来噪声和震动的干扰。
vi. 对门厅、走道等噪声较高的场所,应做减噪吸声处理1.4录播室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进行隔声设计时,应按中心频率为125,250,500,1000,2000,4000dB(1/1倍频程)分别进行计算(必要时可按1/3倍频程)。
录播室的隔声墙(包括楼板、顶板)的施工质量与隔声性能关系密切。
设计中,应对有关施工质量提出要求(如:对砖墙应满浆满缝,并至少单面抹灰,一切孔洞应填充密实等)。
隔声门、观察窗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录播室的出入口处必须设两道隔声门。
二道隔声门之间的"声闸"应加以强吸声处理;声闸的深度应大于1.5m。
应根据下述要求设计或选用隔声门:表3 单扇隔声门隔声量的要求注:表内已考虑了门缝等漏声的影响。
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3.1 噪声容许标准.3.2 围护结构的隔声3.3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3.4 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1.0.3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1.0.4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1.0.5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2.0.2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2.0.3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范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摘录)GYJ26-86一、噪声控制噪声控制的设计标准在125-4000Hz(1/1 倍频程)的频率范围内,室内噪声的平均声压级的允许值与录音室的种类有关外,还与站内设备系统本身的噪声有关。
表1 录播室及其它技术用房的噪声评价曲线*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电视台。
场地的选择广播站(台)的录播室外墙至某些噪声源或振动源的距离大于表2 的要求。
在此条件下,还应根据噪声源与录播室的具体关系以及噪声发生的频度、时间等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隔声、隔振措施。
表2 录播室外墙至某些设施的最小距离在广播站(台)建筑物中应根据以下原则合理地布置录播室:i. 必要时,可利用非技术房间将录播室等技术用房包围的格局,以减轻外来噪声的影响。
ii. 宜将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集中设置,以利于隔声处理。
iii. 不应使录播室与车库、仓库、金工间、厕所等房间直接相邻(同一层或上下层)。
iv. 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宜与站(台)主体结构基础部分分开。
语言用录播室有必要时建在主楼内时,应做"房中房"构造。
v. 录播室应布置在人流少的位置,以尽可能避免外来噪声和震动的干扰。
vi. 对门厅、走道等噪声较高的场所,应做减噪吸声处理录播室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进行隔声设计时,应按中心频率为125,250,500,1000,2000,4000dB(1/1 倍频程)分别进行计算(必要时可按1/3 倍频程)。
录播室的隔声墙(包括楼板、顶板)的施工质量与隔声性能关系密切。
设计中,应对有关施工质量提出要求(如:对砖墙应满浆满缝,并至少单面抹灰,一切孔洞应填充密实等)。
隔声门、观察窗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录播室的出入口处必须设两道隔声门。
二道隔声门之间的" 声闸"应加以强吸声处理;声闸的深度应大于。
应根据下述要求设计或选用隔声门:表3 单扇隔声门隔声量的要求注:表内已考虑了门缝等漏声的影响。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摘录)GYJ26-86一、噪声控制1.1噪声控制的设计标准在125-4000Hz(1/1倍频程)的频率围,室噪声的平均声压级的允许值与录音室的种类有关外,还与站设备系统本身的噪声有关。
表1 录播室及其它技术用房的噪声评价曲线*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电视台。
1.2场地的选择广播站(台)的录播室外墙至某些噪声源或振动源的距离大于表2的要求。
在此条件下,还应根据噪声源与录播室的具体关系以及噪声发生的频度、时间等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隔声、隔振措施。
表2 录播室外墙至某些设施的最小距离1.3在广播站(台)建筑物中应根据以下原则合理地布置录播室:i. 必要时,可利用非技术房间将录播室等技术用房包围的格局,以减轻外来噪声的影响。
ii. 宜将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集中设置,以利于隔声处理。
iii. 不应使录播室与车库、仓库、金工间、厕所等房间直接相邻(同一层或上下层)。
iv. 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宜与站(台)主体结构基础部分分开。
语言用录播室有必要时建在主楼时,应做"房中房"构造。
v. 录播室应布置在人流少的位置,以尽可能避免外来噪声和震动的干扰。
vi. 对门厅、走道等噪声较高的场所,应做减噪吸声处理1.4录播室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进行隔声设计时,应按中心频率为125,250,500,1000,2000,4000dB(1/1倍频程)分别进行计算(必要时可按1/3倍频程)。
录播室的隔声墙(包括楼板、顶板)的施工质量与隔声性能关系密切。
设计中,应对有关施工质量提出要求(如:对砖墙应满浆满缝,并至少单面抹灰,一切孔洞应填充密实等)。
隔声门、观察窗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录播室的出入口处必须设两道隔声门。
二道隔声门之间的"声闸"应加以强吸声处理;声闸的深度应大于1.5m。
应根据下述要求设计或选用隔声门:表3 单扇隔声门隔声量的要求注:表已考虑了门缝等漏声的影响。
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3.1 噪声容许标准.3.2 围护结构的隔声3.3 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3.4 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1.0.3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1.0.4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1.0.5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 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2.0.2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2.0.3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播音实验室的建设及其声学设计要求》-----播音论文资料库《播音实验室的建设及其声学设计要求》-----播音论文资料库Abstract: Dub Laboratory has many things of our concern,such as the structure design,sound insulation and sound mixing.This article,will take our school’s dub lab as an example and discuss it in detail.Key words:Dub Laboratory;noise conrtrolment; time of sound mixing摘要: 播音实验室声学要求及处理主要从隔音处理、混响时间方面考虑,结合湛江师范学院代写硕士论文播音实验室的建设从声学设计要求方面作了简单介绍.关键词: 播音实验室; 噪声处理; 混响时间播音实验室是以声音作为“产品”,其声学的要求及处理至关重要,其声学处理主要包括:噪声隔声处理和室内混响时间控制.1.噪声的隔声处理1.1 噪声隔离量的计算噪声隔离量的大小根据播音实验室的用途而定.根据国标小型的播音实验室要求,应满足NR20-25曲线[1],但是现播音实验室是作教学用途,为了节约资源,可把指标适当降低,选用NR-30[1,2].不同频率的噪声隔声量是不同的。
1.2 隔音处理措施1)选址播音实验室外界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周围环境,应尽量选周围环境噪声小的位置.2)播音实验室的墙体结构将播音实验室做成“房中房”的结构,使播音实验室的周边空间与外界形成了声匣,提高隔音量墙.体选满桨满缝的砖墙.3)隔音门门的隔音效果主要取决于其厚度、质量和密封性.本播音实验室环境噪声低,只需采用三层15 mm厚的合板,每两板之间夹50 mm厚的玻璃棉,在门与门框接触的地方装上密封胶,同时在安装门锁、门闩、固定装置时也应注意密封性.4)隔音窗隔音窗尺寸根据播音实验室的大小和由外向内看的可视角度决定.我校播音实验室用1 200 mm×1 500 mm,玻璃采用双层10 mm玻璃,两层玻璃作不平行放置且之间最小距离不小于5 mm ,窗框与墙的接触处玻璃与窗框之间采用沥青或玻璃胶粘合密封处理.5)设备噪声处理播音实验室内的设备噪声主要来源于空调、日光灯、换气系统、电子设备.空调选质量好的分体式空调,室外机安装在播音实验室以外的墙体.空调的风口(冷凝器)装在相邻的房间并由风管把冷气送入,送风风扇装在播音实验室外.为了减少照明灯内镇流器发出的噪声,把镇流器移到播音实验室外改装.播音实验室的电子设备应购置质量好、噪声系数低的设备.2. 室内混响时间的声学设计2.1 混响时间的计算混响时间是指播音实验室内的声源停止后,声音经过多次反射或散射,室内保留余声这种现象称为混响,经过这过程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用T60表示,混响时间应控制在0.3s~0.6s[1]。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总21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GY/T5086-2012 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声学设计规范目次1 总则2 术语3 噪声控侧设计噪声容许标准 .围护结构的隔声通风和空调系统的噪声控制机电设备的隔振4 音质设计4. 1设计标准4. 2录(播)音室、演播室的的学设计4. 3多声道录音控制室的声学设计阶录A NR噪声评价曲线的l / 1倍频程声压级dB附录B空气中声波的衰减系数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条文说明1 总则为了安全、实用、经济地做好广播电视工程设计,并结合广播或电视节目制播的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相关技术用房对声学环境要求,制订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广播电视录(播)音室、演播室等的声学工程设计。
录(播)音室、演播室及其相关技术用房内声学设计的基本目标是满足广播电视节目录制、播出和节目交流的需要,达到良好的声环境。
其基本的技术要求是: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合适的混响时间,无明显的声学缺陷;录(播)音室、演播室及相关技术用房应具有符合录播要求的安静声环境。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中,宜安排必要的声学中间测量。
录(播)音室、演播室施工完毕后,应进行现场声学测量。
声学测量时,应在录(播)音室、演播室正常使用状态下进行。
录(播)室、演播室内声学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的规定。
2术语技术用房acoustic requirements room木规范所称技术用房是指录(播)音室、电视演播室、电视导演室、录音控制室和审听室等有室内声学要求的房间。
录音控制室recording control room指装备有录音用广播电视设备,主要用于节目录制或导播的房间。
多声道录音控制室,mufti-channel sound control room指满足多立体声或环绕声录制工艺要求的录音控制室。
播音间方案一、背景介绍播音间是一个专门用于录制和播放音频的房间,通常用于电台、电视台、录音棚等场所。
良好的播音间方案可以保证音频的质量和清晰度,提高播音效果。
二、播音间设计要点在设计播音间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 空间选择播音间应位于较为安静的地方,远离噪音和干扰源。
它应该是一个密闭的房间,可以有效隔离外界的噪音。
2. 材料选择播音间的墙壁、天花板和地板应该采用吸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砖等,以减少噪音的反射和回声。
3. 照明设计播音间应设计合适的照明系统,以满足播音人员的工作需要。
照明应柔和,避免眩光或阴影等情况。
4. 空调系统播音间应配备合适的空调系统,以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稳定。
空调系统应无噪音和无震动。
5. 声音监控系统播音间应配备高质量的音响系统和音频监控设备,以便播音人员能够准确听到录音和播放的声音。
三、播音间布局示意图graph LRA[播音员工位] --连接--> B[(控制室)]B --连接--> C[平面扬声器]B --连接--> D[声卡]B --连接--> E[调音台]以上是一个基本的播音间布局示意图,播音员的工位与控制室相连接,控制室连接着平面扬声器、声卡和调音台。
四、播音间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播音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1.保持房间的清洁和整洁,定期清理吸音材料和设备。
2.避免在播音间内摆放易碎物品,以防止碰撞和损坏设备。
3.注意用电安全,确保电源和线路的正常工作。
4.定期检查和维护音响设备,保证其正常运行。
五、结论一个良好的播音间方案非常重要,它可以保证音频的质量、提高播音效果,并提升用户的体验。
在设计播音间时,需要考虑空间选择、材料选择、照明设计、空调系统和声音监控系统等要点,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事项,以确保播音间能正常运行和发挥最佳效果。
以上是一个关于播音间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意:以上文档仅为示例,实际情况可能因个人需求和场景而有所不同。
有线广播录音播音室设计规和技术用房技术要求(摘录)GYJ26-86一、噪声控制1.1噪声控制的设计标准在125-4000Hz(1/1倍频程)的频率围,室噪声的平均声压级的允许值与录音室的种类有关外,还与站设备系统本身的噪声有关。
表1 录播室及其它技术用房的噪声评价曲线*括号中的数值适用于经济条件较差的电视台。
1.2场地的选择广播站(台)的录播室外墙至某些噪声源或振动源的距离大于表2的要求。
在此条件下,还应根据噪声源与录播室的具体关系以及噪声发生的频度、时间等实际情况,决定合理的隔声、隔振措施。
表2 录播室外墙至某些设施的最小距离1.3在广播站(台)建筑物中应根据以下原则合理地布置录播室:i. 必要时,可利用非技术房间将录播室等技术用房包围的格局,以减轻外来噪声的影响。
ii. 宜将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集中设置,以利于隔声处理。
iii. 不应使录播室与车库、仓库、金工间、厕所等房间直接相邻(同一层或上下层)。
iv. 录播室及其附属用房宜与站(台)主体结构基础部分分开。
语言用录播室有必要时建在主楼时,应做"房中房"构造。
v. 录播室应布置在人流少的位置,以尽可能避免外来噪声和震动的干扰。
vi. 对门厅、走道等噪声较高的场所,应做减噪吸声处理1.4录播室围护结构的隔声设计进行隔声设计时,应按中心频率为125,250,500,1000,2000,4000dB(1/1倍频程)分别进行计算(必要时可按1/3倍频程)。
录播室的隔声墙(包括楼板、顶板)的施工质量与隔声性能关系密切。
设计中,应对有关施工质量提出要求(如:对砖墙应满浆满缝,并至少单面抹灰,一切孔洞应填充密实等)。
隔声门、观察窗的设计和技术要求录播室的出入口处必须设两道隔声门。
二道隔声门之间的"声闸"应加以强吸声处理;声闸的深度应大于1.5m。
应根据下述要求设计或选用隔声门:表3 单扇隔声门隔声量的要求注:表已考虑了门缝等漏声的影响。
隔声门门扇应采用中间填充多孔性吸声材料(例如:岩棉、玻璃棉等)的多种复合构造;门缝与门框之间的接合部分应有密闭措施;门框与墙洞之间的缝隙应填充密实,以防漏。
门体结构结实、不易变形、开启方便。
应根据下述要求设计或选用隔声门:观察窗的隔声量应符合表4规定的要求:表4 标准隔声观察窗隔声量观察窗应采用多层(通常为2-3层)玻璃的构造形式;各层玻璃及其间距不应全部相等;在各层玻璃层间的窗框应做吸声处理;玻璃与窗框之间应用弹性材料减振并采取密封措施;窗框与窗洞之间的缝隙必须填充密实,以防漏声。
观察窗临录播室一面的玻璃应向上倾斜60。
在环境比较安静的条件下,如采用自然通风,则通风窗必须采取严格的隔声措施,以确保录播室噪声的平均声压级符合表1的要求。
二、通风空调机房的设计应符合如下规定ü 通风空调机房可设在主体建筑物的外部或部。
当设在外部时,室外部分的送回风管道应做好防水、防腐、保温和隔热处理。
当设在部时,空调房间与语言录音室不应直接相邻,同时应做采取较好的隔振措施。
ü 通风空调机应做好减振吸声处理,必要时应对机械设备加做隔声罩,使机房的噪声控制在85db(A)以下。
通风空调系统的风管,应避免风速过高而引起的再生噪声。
风速应控制在以下围:表5 风道及送回风口处风速m/s在录播室的我(传声器附近),空气的自由流速应不大于0.5m/s。
三、音质的设计音质设计的一般要求供1-2人用的语言录音室其室的面积宜选12-16 m2,供20人以的乐队使用的音乐录音室其面积宜选邓80-120m2。
表6 录播室的尺寸 m当录播室不能按表6推荐的尺寸时,可按如下比例计算录播室的长、宽和高:小录播室L:W:H=1.6:1.25:1.0小录播室L:W:H=1.6:1.25:1.0一般录播室L:W:H=2.5:1.6:1.0低长顶录播室L:W:H=3.2:2.5:1.0细长型录播室L:W:H=3.2:1.25:1.0录播室不得采用平剖面为正方形或具有弧面墙、穹形顶的体型。
录播室混响时间的选择录播室的混响时间由节目的种类、录播室的体积和录音方式来决定。
各录播室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推荐值如表7:表7 录播室的混响时间及其频率特性演播室是利用光和声进行空间艺术创作的场所,是电视节目制作的基地。
除录制声音外,还要摄录图像。
演员在里面进行表演。
因此,它必须具有足够的声、光设备和便于创作的条件。
一. 演播室分类电视台演播室根据用途不同一般从面积上分为大型(400平方米以上);中型(号150平方米左右)和小型(50平方米以下)。
大型演播室,多用于场面较大的歌舞、戏曲、综艺活动等节目,也可拍电视剧,在一个大型演播室可以分割成若干个小景区,一个接一个顺序地拍下去,拍过的景区随即更换布景再拍另外场景的节目,以提高演播室利用率。
中型演播室,以小型戏曲、歌舞、智力竟赛或者座谈会等为宜。
电视台在制作形象化教学节目或编排一些带情节的教育片时最适用。
小型演播室,以新闻、节目预告、板式教学等动作不大的节目为主,更多的是用于插播、配解说和拍摄小型实物为主。
电视台一般都建设有中型演播室,可设置多个景区,以达到综合利用演播室为目的。
可制作专题教学节目,如家庭辅导,外语教学,教育新闻等各种栏目的节目都置于一个演播室,各有自己的布景、道具,同用一套摄录设备,同用一个控制室,只要把时间排开,只需移动一下摄像机,即可方便地到每个景区前去拍摄节目,这样可以提高演播室的利用率,还可节约设备。
电视台使用的中、小型演播室的部结构,最好呈非对称长方形。
以减少声音在墙壁之间的多次反射。
演播室的层高一般为4米左右,高的可达9米以上,因为在天幕之上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以便安装灯具走行机构、空调管道和容纳多余的热量。
演播室周围用房的安排最好是两层。
一层为库房,存放摄像机、照明灯具和传声器、音响设备等专用器材,各有门与演播室相通便于各自的管理。
二层为控制室,墙侧有观察窗,可供导演或灯光师在必要时了解现场情况。
正常情况下则以监视器为主。
因此,观察窗不一定非要放在中央位置上。
为了控制室不至于离地面太高,一层各库房的高度应设计在2.5米以下。
小型演播室与控制室也可以在同一层地面上。
二. 演播室声学要求演播室声学要求既不像摄影棚那样简陋,又不像录音室那样考究。
因为,电视制作不像电影那样先在摄影棚里拍摄画面,然后再到录音室里去配音。
往往采用同期声,一气呵成。
为此,只要提出最主要的指标就可以了。
1.混响时间在声源停止辐射以后声能下降60dB所需要的时间为混响时间。
它的大小与房间容积、墙壁、地板和顶棚等界面的吸声系数有关,电视演播室的混响时间一般设计在0.6秒左右,电视台建造的中小型演播室为了减少混响时间只有加强吸声措施入手。
通常的做法是:室墙壁和顶棚全部用吸音材料,装饰无需华丽,注意各个频段的吸声要均匀,颜色也以灰暗色无反光为宜。
常用的材料有空心砖、岩棉板、岩面袋、穿孔石膏板、钙塑板和防火绝缘板等。
按照声学要求,除了吸声外,还要有反射,扩散声场和利用腔体共振吸收相关的低频声能的装置。
为达到防火性能的要求,制作上述装饰体时,选材一定要符合防火规。
混响时间测量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执行。
2.隔声建筑隔声包括空气声和撞击声两种。
空气声是指建筑物中经过空气传播的噪声。
如门缝、穿线孔和通风管道等透过的声音。
由环境噪声构成的背景噪声称为底噪声。
隔声性能差,本底噪声必然高。
正常情况下,演播室本底噪声应该低于40dB。
撞击声是指在固体上撞击而引起的噪声。
尤其是楼板下的室噪声、脚步声是最常听到的撞击声。
需采取措施以减少以上声音。
控制室与演播室之间的观察窗也是需要进行隔声处理的关键部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双层玻璃,夹层空间不要造成两玻璃平行的腔体,玻璃要有一定的厚度。
演播室声学要求既不像摄影棚那样简陋,又不像录音室那样考究。
因为,电视制作不像电影那样先在摄影棚里拍摄画面,然后再到录音室里去配音。
往往采用同期声,一气呵成。
为此,只要提出最主要的指标就可以了。
1.混响时间在声源停止辐射以后声能下降60dB所需要的时间为混响时间。
它的大小与房间容积、墙壁、地板和顶棚等界面的吸声系数有关,电视演播室的混响时间一般设计在0.6秒左右,电视台建造的中小型演播室为了减少混响时间只有加强吸声措施入手。
通常的做法是:室墙壁和顶棚全部用吸音材料,装饰无需华丽,注意各个频段的吸声要均匀,颜色也以灰暗色无反光为宜。
常用的材料有空心砖、岩棉板、岩面袋、穿孔石膏板、钙塑板和防火绝缘板等。
按照声学要求,除了吸声外,还要有反射,扩散声场和利用腔体共振吸收相关的低频声能的装置。
为达到防火性能的要求,制作上述装饰体时,选材一定要符合防火规。
混响时间测量方法,按照国家标准GBJ76-84“厅堂混响时间测量规”执行。
2.隔声建筑隔声包括空气声和撞击声两种。
空气声是指建筑物中经过空气传播的噪声。
如门缝、穿线孔和通风管道等透过的声音。
由环境噪声构成的背景噪声称为底噪声。
隔声性能差,本底噪声必然高。
正常情况下,演播室本底噪声应该低于40dB。
撞击声是指在固体上撞击而引起的噪声。
尤其是楼板下的室噪声、脚步声是最常听到的撞击声。
需采取措施以减少以上声音。
控制室与演播室之间的观察窗也是需要进行隔声处理的关键部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双层玻璃,夹层空间不要造成两玻璃平行的腔体,玻璃要有一定的厚度。
· 自然混响录音棚背景噪声控制自然混响音乐录音棚要求很低的被纪念馆噪声级,其允许噪声标准为nr-20。
为了达到这一标准,就要做好维护结构的隔声和空调系统的消音设计。
录音棚的门和窗也应有相应的隔声量,空调的噪声控制包括控制气流噪声、减少风机噪声通过管道的传声及格力空调、制冷设备的固体传声三方面。
对于中小型自然混响录音棚,如果设在业务楼或其它主体建筑时,必须设置“浮筑”结构,即房中房结构形式。
· 演播厅噪声控制噪声控制不力,是小型演播室的一个主要问题。
不少演播室因噪声干扰音质极差,有的播放时有“翁翁”的本底噪声,汽车喇叭声和撞击声,有的甚至无法使用。
噪声控制是演播室声学设计的重要容。
噪声控制的方法与措施,要因地制宜由所处的噪声环境和控制标准所决定,没有统一的模式。
(一)噪声标准从调查结果看,小型演播室的允许噪声级不宜太低,太低实际上是不需要的。
由于受工作条件和设备,器械等级限制,室正常工作时,演员和工作人员走动将发出噪声, 灯光。
摄象机也会有较高噪声,其综合值一般已在35~40dB(A),因此小型演播室的噪声以35~40dBA,围为宜。
若用噪声评价曲线NR表示,相当于取NR30~35曲线。
实践证明,对小型演播室有适量的背景噪声,只要是连续的。
均匀的,并不带有能听懂的语言声和音乐声的信息,还将有助于掩蔽摄象机,空调系统发出的噪声干扰。